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2017-11-11 50页 doc 122KB 1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 一、科学研究 (一)科学 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 ...
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等。)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 一、科学研究 (一)科学 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 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 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 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 (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 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 ,、教育系统的人为性; ,、教育系统的实践性; ,、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 ,、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它控性; ,、教育系统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 杨小微主编的《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点: ,、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教育问题的整合性; ,、教育问题的二难性; ,、教育问题的开放性。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 1、复杂性 2、实践性 3、准控性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与功能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 (一)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宏观研究(macroscopic research) 2、中观研究 3、微观研究(microcosmic research) (二)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 ,、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三)以时间为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预测研究 ,、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 ,、现状研究 ,、预测研究(Prediction Research) (四)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1)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 (2)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3)定性研究关心的是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中,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已经存在的意义的理解、 看法和体验,而不注重对象的操作行为和反应。 (4)定性研究强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2、定量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1)定量研究基本上是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 (2)定量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受试者行为与有关变量间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或固定性的相关关系。 (3)定量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演绎方式, (4)定量研究所得的结果,企图对同类问题作广泛推论。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2、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经。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本章主要有四节内容: 第一节 教育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层次和结构 第一节 教育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一、教育研究方法 (一)方法(Method)的内涵 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选择和采用的途经、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二)教育研究方法(The method of education research) 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者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或获得教育规律,有组织、有计划地采用的途经、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二、教育研究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一个复合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分解,至少可分为三种: 一是分解为“教育研究,方法,论”; 二是分解为“教育,研究方法,论”; 三是分解为“教育研究,方法论”. (一)方法论(Methodology) 方法论,也有人称之为“元方法(Metamethod)。 1、 从科学意义上理解,方法论是指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及关于方法的学问。 ,、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学说。 (二)教育研究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education research)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指关于教育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是人们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 从古到今,教育研究方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以经验和思辨为主的时期 直觉(Intuition)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原始的方法。 古希腊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泰勒斯研究了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 又如: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米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而不是水。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不是水,也不是气,而是更富变化性的火。 再如: 我国古代(西周晚期),先哲们用“五行(金、木、水、火、士)来说明万物的构成,用阴气和阳气等四气来解答自然界的变化。 因此,直觉带有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 ,、孔子的有关思想 ?教育教学理论 ?为学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之道:“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老子的思想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庄子的思想 一个人最可宝贵的是他的生命,而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 ,、荀子的思想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二、以实验和分析为主的时期 近代自然科学的根本观念是机械论和原子论。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方法论贡献,是确立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第一个对实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伽利略, 伽利略的实验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把实验方法看作是发明知识和证明知识的重要手段。 第二,创立了理想实验。 第三,把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结合起来。 而对实验方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认为: 1、任何科学都是实验的科学; ,、自然的奥秘也是在技术的干扰下比在自然活动时容易表露出来; ,、科学就是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观察,比较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重要条件。 ,、制定了实验方法的原则,即所谓的实验八法:变化法、重复法、倒转法、转移法、消除法、应用法、连接法、偶获法。 第一次提出对教育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康德。 真正开教育实验先河的是裴斯泰洛齐。 福禄倍尔于1840年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创立了幼儿教育理论体系。 蒙台梭利于20世纪初创立了“幼儿之家”,她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儿童:她致力于在自然条件下研究儿童,运用自然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自此开始。 中国学前教育实验的开创者陈鹤琴通过观察和实验写出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教育测量学应用而生 桑代克:“所有的存在都存在一定的数量之中。” 麦柯尔:“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总之,实验和分析的方法为西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重描述轻理论揭示、重分析轻综合、重归纳轻演绎的特点,使得西方科学“支离破碎”。 三、以综合研究(Synthetical Study)为主的时期 (一)世界的统一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作用 (三)科学的发展趋势 彭加勒曾指出,科学的发展有两种趋势: 其一、是走向统一与简明的道路 ; 从古希腊的原子论——发展到17,18世纪的机械论——再发展到当代还原论 其二、是走向变化与复杂的道路 从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论——发展到18,19世纪活力论——再发展到当代整体论和生成论 两种趋势此起彼伏,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四)系统科学的推动作用 ,,世纪系统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理论 ,,世纪,,年代至,,年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诞生可以看作系统科学的理论奠基。 第二阶段——自组织理论 ,,世纪,,年代至,,年代以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和突变论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先后兴起,可以看作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非线性理论 ,,世纪,,至,,年到迅速发展起来的分形理论与混沌理论 ,、系统论(System Theory)—贝塔朗菲 以“整体不可分性”的“机体论”和“整体论”原则,批判了经典科学的还原论和机械论,使科学研究的对象从孤立的部分转向对复杂系统整体及其整体性规律的研究,突出了部分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以及部分与整体间的层次关系 ,、信息论(I,formation Theory),申农 第一次赋予信息以严格的科学定义,从此,信息成为可以定量研究的最基本的科学概念,成为与物质、能量并列的三大要素进入现代科学的殿堂。 ,、控制论(Cybernetics),维纳 揭示了系统作为整体的自调节稳定机制,通过反馈控制和信息通信,为那将目的性和学习的概念赋予了机器,为计算机、智能机的制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和技术。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普里高津 研究了系统新结构产生的条件和机制,证明了系统进化的可能,解决了使经典科学陷入困境的进化与退化、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宇宙佯谬 ,、协同学(Synergetic),哈肯 突破了以往线性科学着眼于他组织的局限,探讨了在突变点上系统如何通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竞争,自己组织起来形成结构的内在机制。 ,、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托姆 超越了以往“自然界无飞跃”的渐进进化思想,使突变现象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且给系统科学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 ,、分形理论(Fractal),,芒德勃罗 是自欧几里得以来几何学最大的一次变革,它研究探讨了被以往几何学排斥在外的大量不规则几何对象,揭示出深藏在复杂形状中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几何规律, 建立了图形生长的模型。 ,、混沌学(Chaos),,洛仑兹 通过非线性确定性方程所蕴含的蝴蝶效应,揭示了分形结构的动力学根源。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惠勒所说:在过去,只有在人们了解到熵概念后,才能说他们受 过科学教育。在将来,如果一个人不懂分形,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科学文盲。 (五)教育的综合研究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 首先,以综合的观点处理好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的问题 ;以综合的观点处理好教育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搞好对学生的综合研究。 其次,以整体的观点对待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分析教学效果。即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任何教学现象。 我国二十世纪,,年代的整体改革实验或综合改革实验。 总结: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实证研究的不足 实证方法的理论根源是实证主义哲学。它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价值因素的影响。 其研究过程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验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预定的假设。 不足之处: 第一,实证研究方法简化了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首先,人有意识 其次,人有差异性 第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教育研究如果只是“价值中立”纯客观描述,就很难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实证主义认为:教育研究虽然无法排除价值问题,但它仅在形成假设中产生作用,在研究过程和方法上,务必符合“价值中立”的要求,研究者必须把情绪作用和价值判定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德国社会学家,释义学之父——狄尔泰《人文科学引论》 胡塞尔在《现象学的观念》中强调整体的方法,即把人理解为具有完整性的和在适当情境中的个体,要通过移情作用来理解人类反应背后的动机,要尽力避免由实证主义的和实验的方法所引起的支解。 “诠释——理解”的研究方法,有人称其为人类的研究方法,或称其为定性的研究方法,或称其为质的研究方法。其特点是注重直观和切身体验,强调对人和社会的主观理解或阐释。 它的理论基础是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 解释主义发源于象征互动主义和现象学,该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不是截然分离的,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过程 批判理论植根于黑格尔的辩证哲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评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某些利益动机,所谓的“知识”,“事实”,“真理”都受到某种价值观或理论的制约;主体和客体不应分离,主体在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中,不仅要了解和认识客体,而且也要得到发展和进步,从而对研究对象乃至自身获得完全真切的理解。 (一)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并存 (二) 定性与定量研究逐步结合 (三)向宏观与微观研究两极发展 (四)注重研究方法的引进、移植与数学化 (五)研究的重点向现实的教学问题转移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层次和结构 一、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层次和结构 叶澜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哲学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数学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等 我们认为: 哲学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双重结构: 其一,是该层次对于对象规律的自觉运用而形成的方法论 其二,是具有该层次对象特点的纯工具的方法论 二、教育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一)哲学在教育研究方法论中地位 从整体上看,哲学在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中处于最高层的地位没有变化。 (二)哲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作用 ,、直接作用 (,)哲学中有关人与世界的观念和认识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提性认识,即理论基础,发挥着方法作用 (,)每一种哲学观中蕴含的思维方式和路线对教育研究和学科发展自身的反思具有直接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某种新的哲学观可以成为批判、反思已有教育理论和研究方式,寻找新的生长点、新的视角的思想武器,具有开拓、更新教育科学和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间接作用 指哲学的发展、变化带来其他科学、尤其是与教育学科相关学科的发展、变化,从而为教育学科的研究带来方法论的启发。 (三)教育研究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反映论。 第一,理论的产生于实践,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强调教育实践反映的辩证决定性。 第二,教育研究的对象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强调教育实践反映的社会性。 第三,研究教育现象不仅要强调教育的社会性,而且还要看到教育对象自然属性的一面。 第四,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 第五,教育的发展性。 第六,人在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第七,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性。 ,、普遍联系论 ,、运动发展论 ,、对立统一论 ,、质量互变论 三、教育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1、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指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系统功能是指它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 (1)整体不可分原理 部分在整体中只是名义的部分,不存在转化为独立物的可能性,部分一旦离开整体便 立即失去作为整体之部分的特性和功能。 (2)非加和性原理 系统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作用 ,整体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 (3)突现性原理 系统具有组成它的要素及要素的总和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 (4)层次性原理 一切复杂系统都是由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层次组成的,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形式具有等级次序性,也就是说系统有次序、分层次。 整体性原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启示在于: 第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教育工作的整体效益。 第二,在教育研究中,不仅要发挥各部分的功能,而且要特别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的新的功能,即通过调整和协调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来增强整体的功能。 2、有序(开放)原理 有序原理指出开放、与外界交往,是事物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要条件。 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的区别 第一、开放系统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稳定状态,而封闭系统只能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开放系统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重新恢复稳定状态,而封闭系统则不具有此功能。 第三、开放系统具有等结局性,异因同果性。 有序(开放)原理对于教育研究的意义: 第一,教育科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如何通过教育的开放来促进教育的发展。用封闭守旧的思想指导教育研究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教育科学研究本身应当是开放的,只有广泛吸取、借鉴,只有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才会有生命力。 3、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不能接受反馈信息的开放回路,是不能实现控制的 。 反馈控制对教育科研的启示在于: 第一,如何取得真实反映教育状态的反馈信息,实现对教育过程的有效控制,应当是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二,教育研究过程本身应当是一个反馈信息畅通的闭合回路。只有实现有效的反馈控制,才能保证研究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二)“三论”的基本范畴对于教育研究的指导意义 1、系统与要素 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因子或部分 系统与要素对于教育科研的启示: 第一,教育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功能是这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同一类的系统,由于各要素有自己的特点与个别差异,系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三,系统与要素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 2、结构与功能 结构是系统的组成形式,是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 功能是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从系统外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一、组成系统结构的要素及其素质对系统功能存在影响。 第二、系统要素的组合方式的改变将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 第三、同一种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系统结构来实现。 第四,同一结构能发挥多种功能。 结构与功能对于教育研究的启示: 第一,研究任何对象,都必须首先弄清它的基本结构,不掌握其基本结构就无法理解和发 挥其基本功能; 第二,教育研究本身的功能的充分发挥,在于认真改善其内部的结构 。 3、过程与状态 过程是系统状态的变化,是系统变化性的一面; 状态是系统特性的度量,是系统稳定性的一面。 四、教育研究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教育研究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理论起源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真实的”, 而且可以被了解。 在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上 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 ,、后实证主义 简单地说,后实证主义是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 后实证主义可以分为两类:唯物的实证主义和维心的实证主义。 唯物的实证主义 维心的实证主义 所谓“扎根理论”是1967年格拉斯和施特劳斯提出的。它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主要宗旨 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是一种“历史现实主义”。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二)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1、主体性 人类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意志的行动,人的行动是人的意志和情感作用完成的 价值活动。社会科学中充满了主体人的情感、想象、意志。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主客体关系上的区别是: 自然科学中主体(人)与客体(对象)处于一种主客二元对立的外在关系中。是将对 象作为一个东西,一个“物”来对待的; 主体性理论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首先,在教育研究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要注意学生具有主动的“意向性”,教师 应当注意引发学生的主动作用; 其次,教育研究要注重情感方面的作用。 2、沟通性 要解决人类价值的冲突和矛盾,人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要通过主体的沟通和妥协 才能完成。 沟通性理论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其一、对教育问题的探讨要用诠释的方法而不用描述的方法。 其二、 为我们观察思考教育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3、互动性 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主体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不断与别人或所接触的事物的沟通来 实现的,换言之,知识是经过“磋商”而形成的。。 互动性理论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其一、既然知识是“协议”而来,因此学习就是意义与符号在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产生交换、沟通和重建的动态过程; 其二,教育的内容脱离不了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其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与所处的政治、经济及其社会条件有密切关系。 五、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六、教育研究方法论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层次的方法论对低层次方法论有指导作用。 (二)不宜混同各研究方法的概念术语 (三)正确使用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确定 一、教育研究课题的确定的意义 二、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 (一)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2、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3、学校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4、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5、学校内外联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来源于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 (三)课题来源于对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的怀疑 (四)课题来源于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处理好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旨趣) 个人兴趣 私人话题 自娱自乐 社会责任 公共议题 济世助教 三、选择研究课题 (一)教育科研课题筛选的过程 其一,初选备择课题; 其二,查阅资料,了解动态; 其三,进行筛选。 (二)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 1、课题必须有价值 2、课题要有科学性 3、课题要有新颖性、创造性 4、课题要有可行性 四、课题的论证和评价 第一、目的性论证。 第二、根据性论证。 主攻领域与相关学科(基础) 主攻领域: 明确定位 相关学科: 增加底蕴 三大支柱学科:哲学 社会学 心理学 哲学: 面向人类:追寻意义 通向根基 社会学:面向群体 寻找差别 转向背后 心理学:面向个体: 第三、创造性论证。 要处理好目中有人与目中无人的关系 目中有人:了解他人(综述) 目中无人:超越他人(创新、价值、意义) 别人的思想 自己的思想 我言我思 原创的思想 气壮如牛 我言共思 混合的思想 不卑不亢 我言他思 借用的思想 狐假虎威 他言他思 贩卖的思想 鹦鹉学舌 第四、可行性论证。 课题论证报告内容一般包括: (1)课题名称。题目名称要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研究的内容、范围和准备完成的任务。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阐明本项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的现状、趋势。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 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分歧点, 该课题领域研究的动向。 (4)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将在那些方面有所突破。 (5)研究内容。研究准备在哪几方面进行。 (6)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哪几种研究法法。 (7)条件分析。包括课题研究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8)研究步骤和各阶段的时间分配。 (9)经费预算。 (10)成果形式。 第二节 研究课题与假设的表述 一、研究课题的表述 研究课题的表述要求能清楚地说明研究课题的范围与变量的限定。 课题名称应尽可能说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如《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1、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1)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进行界定。 就是对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外延与内涵作出具体的解释和规定。 (2)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2、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表述 (一)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 1,按研究假设的形成,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两种。 2 ,按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 (二)一个好假设具备的条件 1、假设应说明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但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两 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可以有一组假设。 2、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 是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的。 3、假设应是可检验的,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4、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设计 一、确定研究类型 (一)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二)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三)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二、选择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实地研究 (三)调查研究 (四)实验研究 三 、确定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一)分析单位 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区 5、社会产物 (二)研究内容 1、状态 2、意向性 3、行为 (三)确定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层次谬误 层次谬误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2、简化论 简化论是指在教育研究中局限于用某类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教育现象。 四,选择研究对象 五、确定资料收集的方法 六、确定研究的场所时间和经费 七、选择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 定性分析法也称为因果分析法,逻辑学上分析和探求因果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1、求同法(契合法) 求同法是指如果在出现某种现象的若干先行场中,只有一个因素是共同的,则此唯一的共同的因素,就是该现象的原因,其模式是: 场合 因素 现象 1 AB a 2 ABC a 3 AE a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 是a 的原因 2、求异法 求异法是指如果出现某现象的一种场合和不出现该现象的另一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 不同,则此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其模式是: 场合 因素 现象 1 ABC a 2 B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 是 a 的原因 3、求同求异并用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出现某现象的若干场合只有一种因素A 是共同的, 而在不出现该现象的若干场合中,又只有无A这一点是共同的那么因素A就是产生该现象的原 因,其模式是: 场合 因素 现象 1 ABC a 2 ADE a ? ? 1 BC — 2 DE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是a的原因 4、共变法 共变法是指在其他因素(B、C)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因素A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现象 a 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同向或异向),那么因素A是现象a 的原因,其模式是: 场合 因素 现象 1 A1BC a1 2 A2BC a2 3 A3BC a3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A是a的原因 5、剩余法 剩余法是指已知某一复合因素是某一复合现象的原因,又知复合因素中的一部分因 素是复合现象中一部分现象的原因,则复合因素中剩余因素也是复合现象中剩余现象的原因, 其模式: 场合 因素 现象 1 ABC abc 2 B b 3 C c ———————————————————— 所以 A 是a的原因 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有哪些突破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一、什么是观察法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观察的重要特点正是在于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二)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 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有两种:广义观察和科学观察。 广义观察(日常观察): 科学观察: 一般说来,科学观察有以下特点: 第一,正式的观察具有目的性。 第二,正式的观察具有客观性。 第三,正式的观察具有能动性。 二、观察的类型 1、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实验室中的观察: 2、按观察的方式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3、按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分: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 4、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分:结构式观察与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 三、观察的步骤 (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 (4)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 (5)资料收集记录。 (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四、观察研究的记录 (一)描述记录 1、日记描述法 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或教育现象一种观察方法。分为综合日记描述和主题日记描述。 最早使用者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一个父亲的日记》 我国最早使用者为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 2、 轶事记录法 将研究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或感兴趣的事件完整地记录下来。 3、连续记录法 (二)取样记录方法 1、时间取样法 2、活动取样法 3、事件取样法 (三)行为核对表 五、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自觉性 六、观察法的作用和局限 (一)观察法的作用 第一,观察是获得教育信息的重要手段,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有利于深入认识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提出新的教育理论。 第二,观察研究也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 第三,观察是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有利于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第四,观察法操作简单,具有不妨碍被观察者日常生活、学习和正常发展等特点,适用于广泛的教育领域。 (二)观察法的局限 1、观察法不能判断所观察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因此,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不能证明事物的必然。 2、由于观察时间和观察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 3、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及多变性,观察项目归类结论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4、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程度不高。 第二节 参与观察法 一、参与观察与人类学 参与观察法的创始人之一的马林诺斯基在其名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描述了他对突布兰群岛土著文化进行实地观察的情况: 二、参与观察的类型和实例 1、“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研究者的身份是被所研究和观察的群体知道的,即人们知道他是一个研究人员。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福特?怀特所作的“街角社会”的研究。 2、“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要求研究者采用虚伪的角色,例如,装作一个体验生活的作家或进行采访实习的记者。 3、“完全参与者” 研究者的角色就是间谍。 前苏联社会学家奥里珊斯基 的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奥瓦波安进行监狱管理与囚犯生活调查研究 三、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 1、进入现场 第一,进入原始社区; 第二,现代社区和群体; 第三,禁止外人进入的社区和群体。 2、观察内容 (,)现场的情境; (,)观察对象的角色、地位、数量以及相互关系; (,)人们行动的目的、动机、态度; (,)社会行动的时间、产生与发展过程,行为的性质、细节以及影响等; (,)事件和行为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频率、持续的期间等。 3、观察的时间、地点 4、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5、观察的准确性 第三节 间接观察 一、物质痕迹观察 1、腐损测量 2、累积物测量 二、行为标志观察 “丢失邮件或物品”的观察 第四节 观察效度与信度 一、观察的效度 观察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第一,要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第二,观察对象的选择要考虑研究目的和观察角色的影响 ; 第三,观察范畴的选择和操作化 。 (二)观察实施阶段 1、被观察者的“反应”; 2、观察者本人的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 3、观察者本人感官和记忆力的影响。 (三)资料处理阶段 第一,研究者可能依据自己的偏好决定资料的取舍; 第二,研究者挑选有利的数据来构造自己喜好的理论 二、观察的信度 (一)观察的信度包括三种类型: 1、不同观察者的相关度; 2、稳定系数。即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的符合度; 3、信度系数,及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观察的符合度。 (二)提高观察信度的方式 1、通过在不同时间的重复观察; 2、增加观察者的人数; 3、要注意选择有经验的和受过专业训练的观察者; 4、对观察的类别要有较清楚的定义。 第 一 节 调查法概述 一、调查法的涵义和特点 (一)调查法的涵义 调查法是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从而对事物的 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客观描述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调查法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3、调查效率的高效性 二、调查法的类型 (一)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调查范围)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个案调查 (二)现状调查、历史调查、发展调查、比较调查(调查功能) ,、现状调查 ,、历史调查 ,、发展调查 ,、比较调查 (三)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座谈调查、测验调查(调查手段) 三、调查法的步骤 (一)确定调查的课题 (二)选择调查对象 (三)选定调查的具体方法 (四)制订调查计划 (五)调查的实施 (六)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问 卷 法 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 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十项社会调查中就有九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 一、问卷的意义和类型 (一)问卷的意义 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等。 (二)问卷的类型 依据填答或使用的方式的不同,问卷可分为: ,、访问问卷 ,、自填问卷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封面信 同志,你好~ 这份问卷是由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我们请求参加答卷的教师能 够如实的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这种信息对于制定政策和科学研究的是很有价值的。请你按照 每个问题的要求进行作答,您的积极参与对这次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你告诉我们的一切都将严 格地予以保密,您的姓名绝不会与研究结果连在一起。 在封面信中,一般需要说明以下内容: ,、调查的主办单位和个人的身份。 ,、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调查的目的。 ,、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二)指导语 指导语有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两种: ,、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正式调查问题之前。 ,、卷中指导语一般是针对某些较特殊的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 (三)问题和答案 问题的形式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问题 (,)优点 (,)不足 ,、封闭式问题 (,)优点 (,)不足 ,、问题的内容可分为事实的、态度的、个人背景资料三大类: (,)事实的(行为) (,)态度或看法 (,)个人背景资料 (四)其他资料 三、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把为调查对象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调查者——问卷——调查对象 1、问卷设计得很长,问题太多,需要填答的量太大。 2、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和计算。 (二)保证问卷的适当性 1、研究目的(理由)的充分性 2、问题对于调查目标的适宜性 3、问题对调查对象的适当性 (三)对于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1、主观障碍(畏难情绪、顾虑重重、漫不经心、毫无兴趣) ,、客观障碍(阅读能力的限制、理解能力的限制、表达能力的限制、记忆能力的限制、 计算能力的限制) 四、问题的形式和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的形式 1、填空式(用于那些既容易回答,又方便填写的问题 ) 例1,您的实足年龄:--------岁。 2、是否式(答案只有肯定与否定两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例2,您是否打算调动工作,是 否 3、多项选择式(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选择其一 ) 例,,您的文化程度 (1)小学及以下 (2)初中(3)高中(4)大专以上 4、矩阵式(询问若干具有相同答案形式的问题时,可以将其设计成矩阵形式) 例,您认为下列环境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是否严重,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噪音 ? ? ? ? ? (,)烟尘 ? ? ? ? ? (,)污水 ? ? ? ? ? (,)垃圾 ? ? ? ? ? 5、表格式(表格式与矩阵式十分相似,比如将上例变成表格式) 例,您认为下列环境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是否严重, (二)答案设计的要求 首先,要保证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所谓穷尽性是指所列出的答案包括所有的回答,不能使有的回答者无答案可选。 所谓互斥性是指所列的答案相互之间不能重叠或相互包含,不能使有的回答者可以选多于一个的答案。 其次,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斯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测量分类法. (,)定类测量 定类测量也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 (2)定序测量 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 (3)定距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 (4)定比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为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 五、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 1、尽量用简单的语言。 ,、问题要尽量简短。 3、避免双重含义问题。 例,、您的父母是工人吗, 4、问题不要带倾向性。 例,、您不抽烟,是吗, 例,、医生认为抽烟是有害的,您的看法如何, 5、不用否定形式提问。 例,、您是否赞成不进行改革, 6、不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例,,、您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满意, 7、不直接问敏感性问题。 8、问题的参考框架要明确。 所谓参照框架,是指问题相对于什么背景,在什么范围和对什么方面而言。 例,,、这个城市属于哪种类型, 六、问题的数目和顺序 (一)问题的数目 (二)问题的顺序 1、被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问题的放在前面,比较生疏、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 后面。 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和顾虑的问 题放在后面。 3、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4、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5、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 七、相倚问题 例,,、您是个体经营者吗, (1)是 请问,您从事个体经营有-- 年了, 一般情况 下 您每天工作,,-小时, (2)否 例,,,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吗, (1)是的 (2)不是的。 请跳过问题14------问题17,直接从问题18开始回答 八、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的理论构思 1、概念的操作化 (1)概念、变量和指标 ?概念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变量 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就是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 ?指标 表示一个概念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作这一概念的一组指标。 “社会阶层”; “夫妻权利” (2)概念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所谓概念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同情心”可以操作化为下列一组指标: ?给讨饭者钱、物; ?捐献衣物给受灾地区人民; ?帮助走失的小孩找到父母; ?搀扶盲人过马路。 (3)操作化与命题 “女性比男性更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可以操作化为下列一组指标: ?给讨饭者钱、物; ?捐献衣物给受灾地区人民; ?帮助走失的小孩找到父母; ?搀扶盲人过马路。 “不同学科的教师受欢迎的程度不同”。 “欢迎”是一个抽象概念,其测量指标: ?学生评价老师的评分值; ?各科教师上课时学生的缺勤率; ?教师节、元旦、春节期间各科教师收到的学生送的名信片、贺年片,或其他礼物的件数。 “学生越是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成绩就越好。” “理解”可用下列指标测量: ?学生听课时点头的次数; ?学生回答对老师提问的次数; ?学生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次数。 2、操作化的方法 ?概念澄清与界定 首先,要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 其次,决定一个定义。 ?发展变量指标 首先,列出概念的维度; 其次,建立测量指标。 第一种方式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 第二种方式是研究者自行寻找。 3、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4、操作化的几个例子 (,)“溺爱孩子” 首先,根据“溺爱孩子”概念的名义定义,将其操作化为4个不同的维度: 1(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3(对孩子过分迁就; 4(物质上对孩子尽量满足。 其次、在每个维度上选择若干个具体指标。 (2)“人的现代性” 1(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2(年老者的角色 3(教育期望与职业期望 4(可依赖 性 5(对变革的认识与评价 6(公民权 7(消费态度 8(对尊严的评价 9(效能 10(家 庭大小 11(意见的增多 12(与国家的认同 13(信息 14.大众传播媒介 15(亲属义务 16(社 会阶级分层 17(新经验 18(妇女权力 19(宗教 20(专门技能 21(对时间的评价 22(计划 23(工作信念 24(了解生产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是否属于某一个组织”、?“所参加的组织的数目”、?“哪一个组织在政治上持有自己的 观点”、?“是否用谈话或书信方式向政府官员表明白己的观点”、?“参加投票的次数”、?“是 否曾高度关心某件公共事务”。 (二)问卷的设计的主要步骤 1、探索性工作 首先,研究者要亲自进行一定时间的非结构式访问; 其次,通过访谈去发现有含糊性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 再次,通过访谈把自由回答的开放式问题转变成多项选择的封闭式问题。 2、设计问卷初稿 第一,根据研究假设和所测变量的逻辑结构,列出问卷内容; 第二,将探索性工作中得到的问题的答案写在一张张卡片上; 第三,安排并调整好卡片的结构和顺序; 第四,最后将满意的结果抄在纸上,并附上上封面信等有关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3、试用和修改 对预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检查: (1)回收率 (2)有效回收率 (3)对未回答的问题的分析 (4)对填答错误的分析 第 三 节 访 问 法 一、访问法的意义和特点 访问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与其它调查方法相比,访问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访问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的始终,并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访问法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灵活性。 其二,范围广 其三,真实有效 但访问法也有不足之处: 其一,费用大、时间长 其二,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调查者的能力、水平、态度、访问技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三,不能给调查对象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其深入思考。 二、访问的种类 (一)结构式访问与非结构式访问 (二)一次性访问与重复性访问 (三)集体访问和个别访问 三、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一)访问的准备 ,、准备访谈计划 准备交谈问题时要注意: 其一,用词要小心,要用谈话对象肯定能听懂的话,避免使用技术术语; 其二,提问的措辞一定不能流露出自己的偏向,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影响谈话对象的态度; 其三,安排好问题的顺序。 2、试谈 3、编制访问的程序表 例,,他(她)这时上学的年龄是否合适,您是否想让他早点上学或晚点上学, 此时开始合适--------------------------------1 最好再早点-----------------------------------2 最好再晚点-----------------------------------3 没有把握,或不知道-----------------------4 例2,如果希望早点或晚点(2或3),你希望在几岁开始上学, 三 岁半以下------------------------------------1 三岁半到四岁----------------------------------2 四岁到四岁半岁 ------------------------------3 四岁半到五岁----------------------------------4 五岁半到六岁----------------------------------5 六岁以上----------------------------------------6 不知道-------------------------------------------7 (二)进入访问 , 访问者在接近被访问者时,要做到: (1)进行自我介绍; (2)说明来访的目的; (3)告诉被访者他是如何被选出来的; (4)把随带的过去调查结果的剪报或过去研究发表的概要展示给他看; (5)利用肯定进见的方式进见。 ,、拒绝的理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受访者对访问不感兴趣; (2)受访者认为调查是“愚蠢的”和“没有价值的”; (3)受访者与访问员语言不通; (4)受访者现在太忙,不能够或不愿意费时间接受访问; (5)受访者已接受过其他机构的访问。 ,、进入访问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陌生感,它使双方拘束无言; (2)调查对象以各种原因拒绝受访,访问者由此产生怯场和不耐烦情绪; (3)由于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地位不平等,产生不自然感。 (三)访问的控制 1、提问控制 (1)题目转换 所谓功能性问题,是指在访谈过程中为了对被访问者发生某种作用而提的问题。 跑题时进行引导性提问的方法有: 归纳法; 提要法 ; 以动作转换话题。 (2)对问题的追问 一个中立的追问包括: 其一,复述问题; 其二,复述回答 ; 其三,表示理解和关心 ; 其四,停顿; 其五,一个中立的问题或评估。 (3)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4)提问的注意事项 第一,始终保持中立态度; 第二,把握方向主题焦点,尽量减少题外话,以便集中注意力讨论重要问题; 第三,注意时间上的顺序; 第四,使用语言越简单越好,以能达意为原则; 第五,根据访问对象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与口气 。 2、表情与动作控制 在运用表情时要注意防止: (1)毫无表情 ; (2)用表情控制,即访问员要控制自己的表情使其符合被调查对象所谈的情境。 (四)结束访问 访谈结束应掌握两个原则: (1)适可而止 ; (,)要把握住结束谈话的时机 。 (五)访问记录 四、访谈中的倾听 (一)“听”的方式 ,、行为层面的“听” 访谈者在行为层面上的“听”指的是听的态度 。 (,)表面的“听” (,)消极的“听” (,)积极关注的“听” ,、认知层面的“听” 认知层面的“听” 指的是对“听”的理解态度。 (,)强加的“听” (,)接受的“听” (,)建构的“听” ,、情感层面上的“听” 访谈者在情感层面上的“听”指的是听的感受 。 (,)无感情的“听” (,)有感情的“听” (,)共情的“听” (二)“听”的基本原则 ,、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 ,、容忍沉默 总之,访问者在访问过程中始终应该: (,)耐心细致,即使在亲密的态度之中也要采取理智的批判态度; (2)不带某种权威的架子,即要以平等的态度访问; (3)不要采取忠告或训诫式的态度; (4)不和对方进行议论; (5)发现下列情况就要进行交谈而停止提问: (a)需要帮助对方说话; (b)需要解除交谈对象的恐惧不安; (c)为了正确地把握对方的思考和感情而鼓励对方; (d)失掉谈话的机会或忘了所谈的问题,要回过头去议议等。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概述 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陈 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 进行如下操作: 1、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进行测试(即前测); 2、引入自变量(X),让它发挥作用和影响; 3、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测); 4、比较前测与后测的差异值检验假设。 因此,实验通常包括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自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组和控制组; (,)前测和后测。 二、实验法的含义和特征 ,、实验法的含义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创设一定的情境,控制一些无关因素,主动地操纵某些 实验因素,从而验证假设,确定实验因素与实验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特征 教育实验法有如下特征: 第一,实验法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 第二,实验法是通过改变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态来研究的方法; 第三,实验法是用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有效方法; 第四,实验法要求有验证,有严格的操作规则,精确地测量手段和数据处理,以保证 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三、教育实验的种类 (一)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前实验(Pre---experiment) 准实验(Quasi---experiment) 真实验(True---experiment) (二)开创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三)单科单项试验、多科实验和整体实验 (四)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五)单因素实验、双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四、教育实验的功用 (一)教育实验能准确地揭示教育的必然规律; (二)教育实验可以检验某一理论的正误,甄别某一方法的优劣,为教育改革探索出有效 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育实验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研究问题的志趣。 第二节 教育实验设计 一、教育实验设计与实验效度 (一)教育实验设计 教育实验设计是研究者针对实验课题,为验证实验假设,对整个实验过程所做的周密而详 细地安排计划。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如下条件: 1、充分的实验控制 2、不加人为的修饰 3、比较的基础 4、非污染的数据 5、代表性 6、省力原则 (二)实验效度 ,、内在效度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决定着实验结果的解释 。 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八类因素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 (,)偶然因素 (,)成熟 (,)测验 (,)测量手段 (,)统计回归 (,)被试选择的差异 (,)被试的流失 (,)取样——成熟程度交互作用 ,、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涉及到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 用范围问题。 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四类因素影响教育实验的外内效度 : (,)测验的交互作用; (,)抽样误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实验安排效应; (,)多重处理干扰。 提高外在效度的措施主要有: (,)使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 (,)使实验情境与教育教学环境尽量接近; (,)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实验。 二、确定实验课题 (一)教育实验课题应是教育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实验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三)实验课题的范围应恰当 (四)实验课题应是能够解决的问题 (五)实验课题的表述应简洁明确 二、建立研究假设 三、实验变量的确定和分解 (一)实验变量的分类 实验变量分为三大类: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自变量 自变量是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一种假定的原因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的变量。 ,、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被试对所呈现的刺激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是在自变量作用下可能产生的 结果。 ,、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数值变动而对实验结果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三类变量的处理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二)实验自变量的确定 实验自变量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数量的变化和性质的变化两种。它们都具有下 列特点: 1、可变性; 2、确定性 ; 3、操作性 。 实验自变量的确定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实验自变量的数目; 第二、确定每一个自变量的水平数目; 第三、自变量各水平的具体化。 (三)实验因变量的确立与分解 实验因变量的指标应具有下面的特点: 1、因变量的变化发生于自变量之后或与自变量同时发生; 2、具有可观测性; 3、与实验自变量的相关性。 实验因变量的确立与分解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依据实验目的,寻找因变量; 第二、分解因变量,寻找具体指标 ; 第三、确立具体指标的观测方法 。 四、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 实验因素 非实验因素 实验因素的水平 实验处理 被试 实验效果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为了简化叙述,我们将引入下面一些符号: X——自变量,即实验处理; Y——因变量; Y,Y ——实验组前、后测平均成绩; 12 , ——控制组前、后测平均成绩; R——随机分派 MR——配对后随机分派 (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所谓单因素实验,就是在实验时只施加一种实验因素,其它因素都控制不变, 从而研究实验因素(自变量)与实验效果(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完全随机化设计 其基本模式为: R: S —R— X O 111 R: S —R— X O 222 R: S —R— X O 333 R: Sn —R— Xn On 例如某一学校要进行三种教学方法(X X X)的实验,首先将150名学生用123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三个班(S S S),其次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决定哪个班采用何种123 教学方法。如果抽样结果是S是采用X , S采用X , S采用X ,则实验设计模式为: 122133 , ,—R— , , 121 , ,—R— , , 212 , ,—R— , , 333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在两个实验组中,一个组施加实验因素,作为实验组。一个组保持原来状态,作 为控制组,则其模式为: R , , O 11 R , — O 2 2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为了防止或避免随机分组的两组不相等。可在实验前进行前测,则其实验设计模式 为: , , , , , 1 12 , , , — , 234 这种设计也称为典型的或传统的实验设计。 (3)所罗门四组设计 把上述两种设计模式合并,即为索罗门四组设计,模式如下: R O X O 12 R O — O 34 R X O 5 R — O 6所罗门四组设计优缺点 优点: 可以精确测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和测量干扰对因变量的影响。 缺点:(1)设置四个组,增加了实验的困难; (2)结果必须经过复杂的统计检验; (3)它只能判断其它外部因素对因变量有否影响,但无法确定那些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2、随机化区组设计 随机化区组设计有以下步骤: 第一,以实验的“特质”为标准,把实验对象分为N个区组; 第二,把每个区组内的实验对象分为H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实验对象的数目是实验处理 数的倍数。 第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决定哪个小区接受何种实验处理。 第四,把接受同一实验处理的小区的实验对象组成一个实验组 例、,,,名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方法实验三种教学方法(X、X、X),如何设计, 123 首先,我们按照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优、良、中、差、极差的5个区组,每个区组中有 30名学生; 其次,把30名学生分为三个小区,每个小区10人 再次,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决定每个小区接受何种 教学方法的实验。 最后,把接受同一教学方法实验的学生编为一个班进行实验。 (二)双因素实验设计 ,、实验因素间的搭配方式 实验因素间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交叉分组和系统分组 所谓交叉分组是指实验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实验因素,的每个水平都要碰到,,和 ,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实验处理的组合数目等于各因素水平数的乘积。 , , 11 , 2 ,, 3 2 所谓系统分组是指实验因素A和实验因素B处于不同的地位,先用来分组的因 素A叫一级因素,后用来分组的因素B叫二级因素,因素A的某些水平与因素B的某些水平可能不会碰到,实验处理的组合数目不等于各因素水平数的乘积。 一级因素, ,, ,3 1 2 二级因素, ,, , , 1 21 2 2、双因素的完全随机化设计 双因素的完全随机化设计首先要选取因素的搭配方式,即决定是采用交叉分组或是系统分组;其次要进行因素的水平搭配,找出所有的实验处理组合;下面的步骤与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相同。 R S ——R—— AB O ,,,, R S ——R—— AB O ,,,, R S ——R—— AB O ,,,, R S ——R—— AB O ,,,, 3、双因素的随机化区组设计 双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能够分析出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选择优水平组合提供科学的根据; 第二、能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度; 第三,双因素实验的实用性较强 (三)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也称为析因设计,是指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施加三个或三个以上实验因素的设计。 多因素试验设计中,如果有A、B、C三个自变量,叫做三向析因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中,每一个自变量可以有多个水平,如果三个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称为2×2×2析因设计;如果三个自变量各有三个水平,称为3×3×3析因设计。 多因素实验一般分为全面实验和部分实验。 全面实验是指把每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一切可能组合(即全部实验处理)都做一遍。 部分实验是指从所有的因素组合中选出其中数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来做,并用这数个实验来推断全面实验的情况。 从实验因素组合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因素组合方法有三种:拉丁方设计、正交拉丁方设计和正交实验设计。 (四)准实验设计方法 准实验设计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控制组后测设计 模式为: S X O 11 S — O22 2、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模式为: S O X O112 S O — O 234 3、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其基本模式为: O O O O X O O O O 12345678 4、非等组时间系列设计 其基本模式如下: O O O X O O O 123456 ........................................................... O O O O O O 789101112 (五)前实验设计方法 1、单组后测设计 模式为: S X O 2、单组前后测设计 模式为: S O X O12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实施 一、前测 前测在教育实验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一、可以使实验者了解被试在实验之前某些特质的水平; 其二、可以利用前测抽取被试; 其三、可以利用前测进行分组; 其四、有了前测,可以求出实验因素作用于被试所引起的变化量。 在进行前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前测必须测出实验所研究的特质; 第二,前测要尽量采用标准化测验 ; 第三,测验人员要尽量避免一切偏向的发生; 第四,妥善安排测验的坐次,防止被试作弊 。 二、实验分组 (一)随机化分组 所谓随机化分组就是利用随机过程把被试分成几个相等的组。 随机化分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抽签法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采用随机化分组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随机化分组只有在被试人数数量足够大时才能应用; 其二、利用随机化分组必须保证真正的随机。 (二)测量分组 测量分组一般分为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被试进行前测; 第二步,按照前测成绩,把被试排列成一定的顺序; 第三步,根据被试排列顺序的位置,把被试分成若干相等的组; 第四步,检验所分各组是否相等。 如果要把被试分成两个组,其模式为: S 1、 4、 5、 8、 9、…、 ; 1 S 2、 3、 6、 7、 10、…、; 2 (三)匹配分组 匹配分组是实验者及其助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全体实验对象一一地进行多 方面的考察,然后将几个情况基本相同的被试分别分配到不同的被试组中 三、教育实验情境的控制 教育实验情境的控制,就是实验者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来操纵实验因素,有效地消 除、均衡和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实验情境控制的对象 1、随机性非实验因素 随机性非实验因素,其随机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这类非实验因素是随机出现 的,毫无规律性;另一方面是指这类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发生作用的性质是随机的 。 2、恒定性非实验因素 恒定性非实验因素,其恒定性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这类非实验因素一旦发生作用,则至始至终影响着实验,除非加以控制;另一方面是指这类非实验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二)控制教育实验情境的基本方法 1、消除法 消除法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措施,避免非实验因素的发生,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方法。 2、均衡法 所谓均衡法,就是在实验中使某一个或几个非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控制组产生相同的影响。 3、测量减除法 把这些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测量出来,在计算实验因素的效果时,将其扣除。 (三)几种常见的非实验因素的控制 1、实验者的偏向 2、实验助理人员的偏向 对实验组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称谓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控制组产生消极的影响——格莱姆效应。 3、被试态度的变化 在实验班产生积极效应——“霍桑效应”; 在控制班产生积极效应——“约翰、亨利效应”。 4、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5、被试学习时间的差异 6、迁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教育实验的记录和后测 1、教育实验的记录 2、教育实验后测 第 四 节 运用实验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1、学生发展状况的研究; 2、改进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实验研究; 3、对已有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或其他人做过的教育实验进行实验性验证; 4、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和教育改革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局限性 1、一般而言,实验研究适合于研究自变量数目较少且清晰、可以分解并加以操作的问题。 2、教育研究对象是人,不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容易产生交互作用,而且研究者本身的价值观、态度、动机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观察和资料收集的方向。 3、每个实验的设计不能离开现有分析手段所达到的水平,现有的测量工具还不能十分正确恰当的测量教育情境下的复杂行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必然受条件限制。 4、实验结果的推广受到样本代表的总体范围以及实验特定情境与教育自然情境的差异程度的限制。 三、要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四、做好教育实验的评价工作 所谓教育实验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实验结果和获得结果的过程、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于教育实验作出因果判断和价值判断。 它的任务是: ,、分析实验效果; ,、对实验效果进行归因; ,、得出实验结论,并指出实验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 ,、肯定实验价值,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内容分析概述 一、什么是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对各种信息交流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 内容分析的基本特征在于将文字的、非定量的文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内容分析的特征表现在直观、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方面: 直观 客观 系统 量化 内容分析的文本可以是任何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章、书、文件、广告、演说、电影电视片、相片、音乐作品、艺术品、服装等等 内容分析的内容包括文本中语词、意义、画面、符号、概念、主题等一切可用于交流的信息。 二、内容分析的应用 内容分析可用于三类研究 : 首先,可用于需要处理大量文本的研究课题; 其次,它适用于时间、空间上距离较远的课题; 最后,内容分析可用于挖掘那些平时不易观察的信息 。 下面介绍几个具体的实例。 1、全家合影像片中所反映的家庭关系 2、戏剧内容与国民性 3、期刊内容与社会问题 三、内容分析与文献法的比较 四、内容分析的优缺点 (一)优点 第一、省钱、省时,不需要大量的调查人员,也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仪器; 第二,容许研究者选择不能亲自接触研究对象的课题; 第三,允许研究在一个长时期中发生的过程; 第四,是一种非干扰性的研究方法,它不会干扰我们的研究对象,不会对这些研究对象发生影响 (二)缺点 第一,只局限于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二,资料的效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三,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编录的结果是否的确反映了他所期望研究的变量难以判定。 第二节 内容分析的步骤 一、形成(发现)问题 二、确定分析单位、记录单位和情景单位 (一)分析单位 (二)记录单位 记录单位可以是字、词、句子或段落、条目、主题、人物、情节、场景、动作等 1、单词 2、句子或段落 3、主题 4、人物 (三)情景单位(上下文联系) 三、确定计数系统(测量) 1、频率 2、强度 3、空间 四、分类(编码) 五、抽样 六、评判记录 第一,评判只能记录某类目的有或无、长或短、大或小等明显的客观事实,必须避免使用 主观的、价值性的判断,如好与坏、善与恶等来对内容做出判断。 第二,对于相同内容类目的评判,必须要由两个以上的评判员进行记录。 第三,对于分析类目事实的出现频数,只需按分析单元,以顺序在有关类目栏中以“?”作记 号进行记录。 第四,对于具有评论成分的内容分析,通常对含有赞扬性、肯定性的内容用(,)符号记录, 对含有批评性、或否定性的内容用(,)符号记录。 七、分析 (一)A,X,T分析模式 (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样本的内容分析) (二)A,X,S模式 (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情境样本的内容分析) (三)A,X,Y模式 (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内容样本的内容分析) (四)A,B,X模式 (两个不同资料来源的样本,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 第三节 内容分析应用举例 华东师范大学杜晓利二00三年博士论文《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哈佛教育评论》 为例》 一、为什么以《哈佛教育评论》为例? 1、美国是20世纪教育研究的中心。 2、美国教育事业的特色。 首先,美国的教育是全民参与的教育。 其次,美国的教育汇聚了各国教育思想和实践。 3、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外国期刊出版史》介绍到的美国教育类杂志就有六种,它们是: 《美国教育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哈佛教育评论》(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美国教育研究杂志 《教育》( Education) 《教育纪事》( Educational Record ) 《教育研究评论》(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选择《哈佛教育评论》主要原因为: 第一,时间跨度的原因。 第二,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 第三,《哈佛教育评论》自身的魅力。 二、研究方法 1、统计范围的说明 2、统计主题的说明 3、主题入选的优先等级说明 表2:主题入选的优先等级说明 4、统计结果的展现 三、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重心转移:由“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 1960年之前的教育研究特别注重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学科本位研究; 1960年之后的教育研究则越来越体现出了“问题本位”的研究趋势,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政策研究的关注。 ,、教育研究范围重心的转移:由“教育内部”到“教育外部”。 196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教育内部”研究; 1960 年及其以后的教育研究开始对社会充满了兴趣。教育研究不仅表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且也很注重社会的参与。教育研究的这个发展趋势是与教育研究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分不开的。 ,、教育研究目标的重心转移:由“教学客体”到“教学主体”。 197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关注“物”的层面,注重教学研究。 1970年之后的教育研究则突出地表现为对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关注。 (三)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 其一,教育研究要有问题意识,注意以问题为核心带动教育研究; 其二、关注教育外部研究,促进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 其三,教育研究要关注教学主体研究。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 1、对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解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词首先由社会心理学家Lewin于1940年代提出。 (,) Kemmi与McTaggart认为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自我反省的一种形式,参与者为实际工作者,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合理性与正义感,帮助研究者对于工作实际的了解,使实务工作实施能更有成效; (,)Elliott (1991)则提出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品质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的研究取向; (,)陈伯璋认为行动研究是指情境的参与者基于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有系统的研究, 以讲求实际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蔡清田则从实务的观点来看,认为行动研究是实务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因此实务工作者在工作情境下,除了能对实际的问题加以改善和解决,更能借由研究促进知识的增长和自我的提升。 所谓的“行动研究”是指“由实务工作者将实际的工作情境和研究相结合,以改善实务动作为目的,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改进实务工作,并获得专业的成长和提升”。 所谓的“教育行动研究”则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务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 因而,“教育行动研究”与其说是一种“教育研究”,实际上更应说是一种“教育实践”的过程 (二)行动研究的目的 ,、国外学者Elliott(1991)认为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的研究,主要在改善社会情境; ,、Cohen与Manion将焦点置于教育领域,指陈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有五项: (1)行动研究是一种手段,对于在特定的情境下所诊疗出来的问题,给予治疗,或是改善某一种特定的环境。 (2)行动研究是一种在职进修的方法,可以提供教师新的方法,使教师增加分析及自觉的能力。 (3)行动研究将变通的、革新的方法用在现行教育体制当中,是一种工具,在于改革教育的环境。 (,)增进教师实务工作和学术研究之间的沟通,使研究能提供实际的状况解决的办法。 (5)行动研究可以提供有别于传统科学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法。 ,、台湾学者蔡清田指出教育行动研究可以达到增进教育实务工作者因应教育实务工作情境问题的能力、增进教育实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解及协助获得“教育实务工作者即研究者”的教育专业地位三种目的。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可以归纳出行动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1)缩小理论和实务的差距,矫正传统学术的缺失。 (2)发现实务工作的问题,改善实务工作的情境。 (3)促进实务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帮助实务工作者成为一位能够独立从事研究的行动研究者。 二、行动研究的发展与取向 (一)行动研究的发展 (二)行动研究的三种取向 1(行动研究的技术取向 2(行动研究的实践取向 3(行动研究的解放取向 三、行动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者兼具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 (二)行动研究以实务问题之解决为主要导向 (三)实施过程兼具研究、行动两大面向 (四)对象或问题具有特定性,结论亦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的改进 (五)行动研究重视研究者的自我反省 四、行动研究的类型 (一)个人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过程 2(外部支援 3(读者 (二)协同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过程 2(外部支援 3(读者 (三)全校性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过程 2(外部支援 3(读者 五、行动研究的历程模式 (一)Lewin的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模式 (二)Kemmis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 (三)Elliott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 (四)Ebbutt的可回复性历程模式 (五)Altrichter, Posch与Somekh之自然螺旋模式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寻找问题 (一)一个兴趣:例如尝试某种想法、发展一个教学方法或是以思虑更周详或更具经济效益的方式来处理例行责任性的工作。 (二)一个困难:例如要改善一个困境、解决一个问题,或是改善缺失。 (三)一个“不明”的情况:通常始于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与无法解释的事件。 二、厘清问题 (一)与具批判性的朋友对话,或寻求学者专家的帮助。 (二)除了通过对话、书写外,更可利用图表、列清单与排序等方法来加强对问题情境的理解。 (三)间自己事情是否能不一样,是否能用另一种方式解释此情境, (四)这项研究和发展活动将影响哪些人, (五)需要向谁咨询,以获得最大的成功机率, (六)有何种社会政治决定因素和问题相关,此一情境是如何发生的,在此情境中的事件、背景因素、个人的行动间有何关联, 三、发展行动策略并付诸实践 (一)资料搜集方式 (二)资料分析方式 四、评鉴 (一)在进行行动研究评鉴与回馈修正时之要点 1(教育行动研究的结果重要吗,对谁重要,为什么重要,你喜欢这种结果吗, 2(行动研究有没有造成实际的改变与影响,这种改变是有价值的教育改变与进步吗, 3(研究者是否通过教育行动研究获得专业成长, 4(教育行动研究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合乎教育实务工作者的专业伦理, (二)效度检定考核的要点 1(你所宣称的主张与各种假设是否有冲突对立之处,还有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吗, 2(研究者所提出的证据是否足以支持主张宣称,以便进行充分而适当的解释, 3(研究者的研究伙伴或专业同仁支持研究者的主张或证据吗, 4(研究者是否可以根据其证据与研究发现,进行专业论辩, 五、撰写报告 书面报告应至少包含下列部分: (一)相关文献资料(学术文献、教育行动研究文献及其他文件)。 (二)所有使用的方法、技术、行动策略的设计与执行。 (三)研究的发现,包括观察(评鉴)结果、反省辩证过程,以及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能发现的“意外收获”。 (四)结论与意义,特别是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及后续教育行动研究的启示。 教育行动研究报告中须包括的项目: (一)你所关注的是什么, (二)为什么你关心,你如何呈现你认为需要去进行研究的证据, (三)你可以做些什么, (四)你做了些什么, (五)你提出什么证据来证明你的行动和其影响, (六)你从证据中得到什么结论,你如何判断其有效性, (七)如何显示你关心你的判断是合理且正确, (八)你如何修正你的实务工作, 第三节 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 就台湾来说,以“行动研究”搜寻1996年至2001年台湾国家图书馆之博硕士论文资料库中“关键字”与“摘要”部分,共得教育类别之论文136篇。 研究主题约可分为七类: 一、课程发展,课程研究:如乡土教学课程发展与实施,与“认识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科课程设计等。 二、教学法,学习策略:各种教学策略,如《以合作学习教学法改善学生对高中物理的解题能力及学习态度之合作》 三、教师进修成长:教师各种专业成长途径的成效或是对教学环境的适应,如《学校本位教师专业成长之研究:以一所国小周三进修为例》 四、教师自省,态度:教师对教学的自省或认知,如《解开“生气”的锁链:一个小学女老师的探索、实践之路》 五、学生态度,认知:学生对教学或各种议题的态度认知及改善方法,如《数学教师降低国中学生数学焦虑之行动研究》 六、班级经营:如《学习型班级经营之协同行动研究》。 七、评量:各种评定学生学习情形的方式,如《国小一年级数学领域实作评量之行动研究》 第四节 行动研究的优点与限制 一、行动研究的优点 (一)被研究者的主体价值重获重视 (二)实务工作者的自觉意识增进 (三)具有即刻反省性 (四)理论与实务差距的缩短 二、行动研究的限制 (一)研究所需心力是过重负担 (二)资料公开困难 (三)研究者同僚感觉被侵犯 (四)研究者不够自主,过度依赖专家 (五)外部支援不足 1(行政方面 2(学术界方面 (六)研究成果过于微观,并难以推广运用至其他情况 第五节 行动研究的实例分析 张世睿硕士论文 《国小STS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之行动研究》 一、为何采用行动研究为探究的方式,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者背景、对象 (二)研究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者在自身工作环境当中,找出所要研究的起始点,所以试行STS的教学活动,以A,B两班为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研究者从对于自己本身的研究历程当中不断地检讨、反省,并且与专家、学者和同挤进一步讨论,厘清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因此在第二次循环,改以C,D两班为教学对象,研究者并持续自己进行反思和搜集学生资料的工作,作为改进教学行动的依据。 第三阶段:研究者对于教学情境上不断的分析,并且也搜集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料,提出可行的行动方案,并且将行动方案实际实施在情境当中,在此一阶段中,研究者以“小组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所遭遇的困难,研究者仍不断地反思。 第四阶段:行动研究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其中研究者本身的不断的反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必须在不断循环的研究过程当中,厘清问题并且发展可行的行动策略。因此研究者对于STS的教学活动和分组合学习的方式进行改进,针对前面所面对的困难,提供改进的方案,不断自省,构思下一个教学行动。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 (一)学年教学研究会议记录。 (二)教学资料。 (三)观察记录与录影。 (四)学生晤谈录音带。 (五)与班级导师和同事讨论的录音带转录稿。 (六)研究者自己的反省札记。 (七)学生的文件资料。 (八)合作技巧量表。 (九)回馈意见调查等。 四、研究者的检定与反思
/
本文档为【教育学考研等考试必备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