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2017-09-21 21页 doc 41KB 17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对流,室温以18-22度为宜,相对湿度55%—65%为宜。 3、 按不同年龄与病种,感染和非感染疾病,分别安置病儿,防止院内感染。 4、 病情危重及急性病儿,须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恢复期及慢性病者,可适当活动,但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 按医嘱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并根据不同年龄及病种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协助营养食堂提高烹调技术,增进病儿食欲,正在断奶的婴儿,在住院期间应暂停断...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对流,室温以18-22度为宜,相对湿度55%—65%为宜。 3、 按不同年龄与病种,感染和非感染疾病,分别安置病儿,防止院内感染。 4、 病情危重及急性病儿,须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恢复期及慢性病者,可适当活动,但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 按医嘱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并根据不同年龄及病种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协助营养食堂提高烹调技术,增进病儿食欲,正在断奶的婴儿,在住院期间应暂停断奶。 6、 凡入院24小时以内的病儿、新生儿未成熟儿危重病儿以及体温在38以上度或36度以下着,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其余病儿每天测两次,体温在39度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低于36度者,应给予保暖。 7、 三个月以内婴儿,每周测量体重两次,一般病儿每周一次。 8、 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整洁,注意皮肤护理。婴幼儿便后应洗净、擦干臀部并涂油,以防红臀。夏季每天洗澡1-2次,冬季每周一次,危重儿应床上擦浴。 9、 饭前、便后应洗手,培养病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0、 病儿所用面盆、毛巾,每日收回消毒一次,便盆每日清刷一次。 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遇有病情恶化者,及时医师,并积极配合处理,做好计划护理或特别护理,并做好面及床头交班。 12、 注意病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13、 帮助病儿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可根据病儿年龄、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游戏及玩具,使他们在陌生环境中得到安慰,从而安心修养,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14、 病儿出院时,所用物品须分别清洁、消毒。向病儿家长进行预防疾病及正确育儿的知识宣传教育,并作出院家庭特殊护理的示教,使其熟练掌握。 入院一般护理 入院护理是指患儿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儿所做的一系列医护活的安排。 1、 接待患儿及家长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待用物,并通知主管医师。 2、 责任护士向患儿及家长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 3、 危重患儿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师做紧急处理,并作好护理记录。 4、 入院后对患儿进行评估,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并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合适体位。 5、 新入院患儿每日测呼吸、体温、脉搏两次(7Am-3Pm)连续三日,悟异常者改为每日3Pm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 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呼吸、脉搏3次(7Am、3Pm、7Pm),体温超过38.5度以上者,没4小时测体温、呼吸、脉搏1次至体温恢复3日后再改为每日一次。 7、 与营养室联系,为患儿准备膳食,指导患儿饮食卫生。 8、 了解患儿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 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 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 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 12、 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予处理。根据病情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 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示。 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是指患儿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儿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儿或家长,以便做好准备。 1、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儿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儿或家长,以便做好准备。 2、为患儿办妥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和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根据病情及患儿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休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 4、征求患儿及家长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出院手续办妥,清点病区物品,协助家属及患儿整理用物,并护送期出病区。 6、彻底清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完毕,铺好备用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一般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鼻、鼻烟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护理措施】 1、 降低体温 (1)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温水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2) 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3) 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给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并适度保暖,避免因受凉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2、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如患儿病情加重,体温持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需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如病程中出现皮疹,应区别是否为某种传染病的早期征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促进舒适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在18-22度,湿度50%-60%;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鼻塞严重时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碱液滴鼻,每次1-2滴。对因鼻塞而妨碍吸允的婴幼儿,应在哺乳前10-15分钟滴鼻,是鼻腔通畅,保证吸允;注意观察咽部充水肿等情况,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片或行雾化吸入。 4、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个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护理要点,懂得相应的应对技巧,如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机体抵抗力,但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气候变化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如有伤感流行趋势,应早期隔离患儿,室内用食醋熏蒸法消毒。 支气管炎(急性)的护理 【一般概念】 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后为一些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可称为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以减少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利于排痰。 (2) 经常变换患儿体位,拍击背部,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以利于痰液排除,促进炎症消退。 (3) 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消除炎症,促进排痰,必要时用吸引器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剂,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5) 对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注意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 维持正常体温 (1)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度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防止发生惊厥。 (2) 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睡前漱洗口腔。 3、 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奥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积极预防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小儿肺炎的护理 【一般概念】 肺炎是各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菌。 按病因分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按病情可分为轻症和重症肺炎;按病理程度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支气管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特征。重症肺炎常伴全省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 【护理常规】 一、 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 一般护理 1、 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与温度,适当饮水,以利于痰液排除。 2、 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尽量避免哭闹,减少氧的消耗。 3、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 氧气吸入,可鼻导管、鼻塞、面罩给氧。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6、 严格控制液体速度,以防肺水肿发生。 三、 病情观察 1、 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2、 注意有无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先兆症状,做好抢救准备 3、 若患儿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可能合并气胸或脓胸闭式引流的准备,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4、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四、 健康教育 1、 指导患儿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定期复查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一般概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管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和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在治疗后缓解。以1-6患病较多,大多在三岁以内发病。 护理措施 1、 缓解呼吸困难 (1)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其效果和副作用。 (2) 置患儿与坐位或卧位,以利于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浓度以40%为宜,定时进行血气,及时调整氧流量,保持PaCO2在9.3-12.0kpa(70-90mmHg) (3) 教会并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4)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机械呼吸 2、 维持气道通畅 (1)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 给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震颤,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体位引流;对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 (3) 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防止痰栓形成 (4) 若有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3、 密切监测病情 若患儿出现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并共同抢救 4、 做好心理护理 (1)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以保证患儿的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 哮喘发作时,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 (3) 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向患儿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及预后,指导他们弋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并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自我护理,预防复发。 健康教育 (1) 指导患儿学会呼吸运动以强化横隔呼吸肌。在执行呼吸运动前,应先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 腹部呼吸运动:1》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2》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3》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到吐完。4》重复以上动作10次。 向前弯曲运动:1》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于膝部,使腹肌收缩。2》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3》胸部保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 胸部扩张运动:1》坐在椅上将手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肋骨上,2》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肋骨。3》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4》重复以上动作10次。 (2)介绍有关用药及防病知识: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儿及家长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源,去除各种诱发因素;教会患儿及家长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及适当的处理方法;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安全用药。 婴幼儿腹泻 一般概念 婴幼儿腹泻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好发年龄2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主要是与感染、饮食及气候因素有关。 临床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恶心或呕吐。每日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大便呈“蛋花样”,重型表现为起病急,严重腹泻、呕吐,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伴有电解质紊乱。 护理常规 一、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 一般护理 1、 按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 严格饮食管理,保证足够的水分及盐类,轻型腹泻停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类食物,重型腹泻应禁食,一般不禁水。若有严重呕吐及腹胀者,适当控制饮水量,由静脉补充。 3、 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严格执行补液计划,掌握补液速度及补液原则。 4、 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呕吐物及粪便管理。 5、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炎,如有鹅口疮可用1%-2%碳酸钠溶液清洗。 三、 病情观察 1、 注意呕吐、腹泻的次数、量及性状。 2、 观察体温变化。 3、 注意有无代谢性酸中毒表现,若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血PH及CO2CP下降时,应及时协助处理。 4、 观察有无低血钾表现,若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下降、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等情况,应及时协助处理。 5、 观察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及尿量等表现,以判断脱水程度。 四、 臀部护理 勤换尿布,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拭干,尿布宜柔软,吸水后用鞣酸软膏外涂。 五、 健康教育 1、 合理喂养,避免夏季断奶。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 3、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止受凉或过热。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一般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 疾病引起的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道溃疡、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出血、凝血机制损害所致的出血。 临床以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为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 一、 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 一般护理 1、 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保暖,去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心理护理 保持安静,安慰患者,解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 饮食 大出血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温凉流质,食道静脉曲张者应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 4、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严格观察输血、输液速度,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 5、 应用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者按双囊三腔管护理常规。 三、 病情观察 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 2、 注意肢体温度、湿度、皮肤及甲床色泽。 3、 观察呕血、黑便的量、次数和性状,并记录。若有头昏、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应及时协助处理,并按休克护理常规。 四、 健康教育 1、 保持良好的心境,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2、 给予易消化饮食,忌粗糙、过硬的食物。 3、 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如有出血征象立即卧床,保持安静,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4、 定期复查。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一般概念]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一般认为在疾病早期病毒及其病毒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产生病理变化,此外也有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参与。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柯萨奇病毒乙组(1-6)最常见。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1-4周内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病毒感染史而出现相应的局部或全身症状。心肌受累明显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胸痛等,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或心脑综合征。 [护理常规] 一、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 一般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减少不良刺激。 2、急性期伴有心力衰竭和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6个月,病情好转者逐渐增 加活动量。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功能不全伴水肿者应限制钠盐 及水摄入量。 4、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变化,注意有无心源性休克发生。 2、注意有无乏力、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心肌受累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3、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用药前后应测量心率、心律的变化,如婴幼儿心率〈100 次每分钟,学龄儿童心率<60次每分钟须停药。 4、慢性心肌炎患儿长期服用激素时,应注意观察有无高血压、低血钾、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 5、控制输液的速度及量,以防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发生。 四、健康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介绍医疗保健知识,使之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等病毒感染,在疾病流行期少去公共 场所,一旦发病及时就诊。 3、注意营养,保证休息,防止复发。 二十三、 抽搐护理 【一般概念】 抽搐是指大脑皮层功能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暂时性功能紊乱,或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强直、双手握拳等表现为特征。 【护理常规】 一、 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 一般护理 1、 设专人护理。 2、 注意护理安全,防止舌咬伤、坠床及假牙误入气管。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解开衣扣,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 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护理操作动作要轻,减少对患 者任何刺激。 5、 备齐急救用物,如吸引器、开口器、拉舌钳等。 三、 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 2、 观察抽搐部位和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并记录。 3、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4、 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十六、 川崎病的护理 【一般概念】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亦称为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心脏病并发症,心肌梗死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护理措施】 1、 降低体温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监测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 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2) 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 2、 减轻皮肤、黏膜的损伤 (1) 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口腔护理2~3次,晨起、睡前、餐前、餐 后漱口,口腔溃疡可碘甘油以水炎止痛。 (2) 保持皮肤黏膜清洁,衣服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勤剪指甲, 防止抓伤、擦伤。指端脱屑时应让其自然脱落,不要用手拉扯 脱屑,以免出血。 3、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精神状态等,注意有无 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音低、心脏杂音及心电图变化等,如有 以上变化,应进行心电监护,并及时处理。 4、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及时向家长交待病情并予以安慰,以取 二十一、 高热护理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 休息 发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澹忘、惊厥时应用床档,防 止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具。 2、 饮食 给予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劝告患者多饮水,每日一般不少于3000ml。 3、 保持口腔清洁,根据病情选用漱口液。 4、 如服退热剂后,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避免受凉,给于皮肤护理。 5、 怀疑有传染病时,先给予一般隔离,确诊后遵医嘱执行。 6、 诊断威名确者,协助医师进行各种检查。 三、病情观察 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测血压1次, 注意发热特点及其伴随症状。 2、 注意输液速度,给以足够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注意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荨麻疹、瘀斑以及黄疸等情况。 4、 观察痰、呕吐物、尿、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 四、降温护理 1、 物理降温 凡体温超过39?以上者,头部给以冷敷;40?以上者根据病情给以酒精 擦浴或温水擦浴,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 2、 药物降温 应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及提问骤降时易引起虚脱,如面色苍白、大汗淋 漓、脉快而细、血压下降、四肢发凉、紫绀,甚至神志不清,应及时给以处理,备 好急救药品,对原因不明的高热慎用退热剂。 十七、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一般概念】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变病的变态反应性疾患,主要症状为皮肤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肾脏损害等。 【护理措施】 1、 减少皮肤损伤 (1) 观察皮疹的分布、颜色,出疹及消退时间,并做好记录。 (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抓伤、擦伤;衣着宽松、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避免 穿化纤类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硬及刺激性食物。 (4) 遵医嘱给予止血、脱敏药物。 2、 缓解疼痛 (1) 置患儿于舒适体位,保证其休息,各项治疗、护理应合理安排,集中进行。 (2) 给予按摩、擦浴以减轻局部疼痛,指导患儿使用放松技术,遵医嘱应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以改善腹痛和关节症状。 3、 观察病情 (1) 观察患儿有无腹部绞痛,呕吐、便血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师。有消化道出血 时应限制饮食,给予无渣流质,出血量多时应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 (2) 观察尿量、尿色、尿液性状及尿相对密度的改变,评估水肿的情况,准确记录 24h出入量,并遵医嘱予以处理。 4、健康教育 帮助家长寻找病因,避免复发;教会家长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 十三、 急性肾炎的护理 【一般概念】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绝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所致。一般认为本病为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病前1~3周常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的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 临床以浮肿、少尿、高血压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急剧恶化危及生命。 【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浮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可在室内轻微活动或户 外散步;血沉正常后可以上学,但应避免体育活动;阿迪氏计数恢复正常后可以恢 复正常活动。 2、 给予低盐饮食,每日1~2g;浮肿、少尿、高血压时应给予无盐饮食,严格限制入水 量;氮质血症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不超过0.5g?kg。 3、 每周留尿标本送尿常规检查2次,以了解病情。每周测体重2次,以了解水肿消退 情况。 三、病情观察 1、 观察呼吸、心率、脉搏变化,警惕有无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 2、 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如尿量持续减少,出现 头痛、恶心、呕吐等,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 3、 注意血压变化,如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抽搐等 症状,提示高血压脑病。 4、 观察利尿、降压药应用效果及有无副作用,如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 四、健康教育 1、 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3、 让患儿及家属了解预防急性肾炎的方法,当发生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时,应及早应 用抗生素治疗。 十四、 肾病综合征护理 【一般概念】 肾病综合征是指多种病因致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有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单纯性肾病的发病可能与细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肾炎性肾病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先天性肾病与遗传有关。 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 浮肿明显者营卧床休息,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2、 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高度水肿、尿少者严格控制入水量,浮肿消退后予普食。 3、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阴囊高度水肿时可用吊带托起,避免肌肉 注射。 三、病情观察 1、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 观察浮肿的程度,准确记录出入量,每周测体重2次。 3、 注意有无感染、腹痛等并发症。 四、药物护理 1、 激素治疗时应注意预防感染、骨折、血压增高。 2、 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注意血象、肝、肾功能测定,有无出血、胃肠道反应作用。 五、健康教育 1、 增强营养,注意休息。 2、 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3、 注意安全,以防摔伤。按时按量用药,激素应用应持久,停止用药逐渐减量。 4、 定期复查。 二十七、 中毒的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般概念】 中毒是由于化学物进入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弓起中毒的化学物称毒物。根据接触毒物的量和时间不同,将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类。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毒物,产生急性中毒,长时间接触小量毒物产生慢性中毒。主要是职业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 急性中毒临床以 严重的发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少尿等为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 了解毒物的种类、名称、进入剂量、途径、时间、出现中毒症状时间及有无呕吐。 2、 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及抢救药物通畅。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者给予呼吸兴奋剂, 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4、 留取标本做毒物鉴定。 二、迅速清除毒物 1、 吸入性中毒 立即撤离中毒现场,解开衣领,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接触性中毒 立即脱去药物,用大量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头发和指甲,勿用热水擦 洗。眼内毒物迅速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碱性毒物用3%嘣酸溶液,酸性毒物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再用0.25%氯霉素眼药水、金霉素眼膏加以保护,防止继 发感染。 3、 口服中毒。 (1) 催吐:神志清醒者,服毒时间在4~6小时内,可嘱患者先服适量温开水、盐水 后刺激咽后壁直至吐出液体变为清水止。 (2) 洗胃:应尽早、彻底,洗胃液量为轻度中毒3000~5000ml;中度中毒 5000~8000ml;重度中毒15000~20000ml。以洗出液体澄清、无气味为止。 (3) 导泻及灌肠:催吐洗胃后给予25%硫酸钠30~60ml或50%硫酸镁40~50ml灌 入胃内,惯常方法同一般灌肠法。 三、解毒剂的应用 1、 根据中毒药物不同,遵医嘱给予特异性解毒药治疗。 (1) 抗胆碱药:阿托品用药原则应以早期、足量和维持足够时间,直到阿托品化(瞳 孔不再缩小、面红、皮肤干燥、心率加快、肺部罗音消失)。 (2) 胆碱酯酶复活药,如解磷定等。 2、 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四、病情观察 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 2、 注意有无阿托晶化的指征。 3、 注意有无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现象,如胸闷、唾液分泌增加、原有症状加重等。 4、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需透析者按透析护理常规。
/
本文档为【儿科疾病护理常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