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7-10-07 6页 doc 19KB 1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阿城区玉泉镇河南小学 牛海亮 当我们的数学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走进课堂时,“提问”是我们常用的教学形式。我们很期待学生在解决这些提问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与发展。所以,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引导性的。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问策略,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并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本文拟在分析有效提问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提出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 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并因此而积极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阿城区玉泉镇河南小学 牛海亮 当我们的数学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走进课堂时,“提问”是我们常用的教学形式。我们很期待学生在解决这些提问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与发展。所以,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引导性的。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问策略,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并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本文拟在分析有效提问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提出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 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提问。 有效提问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有效提问主要来源于教师,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 2、有效提问外显形式表现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两种,在实践中常用于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 3、有效提问的内容具有随机性,实践中,教师可以预设许多有效提问,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里动态生成的,无法完全在备课中预知。有效提问还具有思考的价值性,能引起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1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面对教学内容,教师该如何将其转化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问题呢,笔者以为,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索;其次教师提问时还要兼顾问题的宽泛性和指向性,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又要紧紧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教师还应适时、适度地使用探询性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成效的方向扩展;最后,提问还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确保提问的有效性。 1、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不同,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因此教师提问时,尤其需要考虑提问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 (1)提出的问题要有需要性 在课改理念渗透相对不深的课堂上,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如此一来,教师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话语来对付一节课,随时对学生提问,便是教师们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课堂上,你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这道题是不是该用加法呀,(该)”,“4,7是不是等于11啊,(是)”,“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该)”„„。请问:你提的这种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吗,学生获取知识还需要“努力”吗,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 2 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2)提出的问题要有创造性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生2:我认为是选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2、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 3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不能太小,那种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大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次“大问题”也必须是指向明确的,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教学“时间和数学(一)”(北师大版第五册),在这节课里,教师创设了一个“每当周六、周日的时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妈妈休息,他们就会带飞飞出去玩,这不12月份到了”的教学情境,情境呈现后学生情绪高涨。然后,教师提出“飞飞会想些什么呢,”的问题,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一教学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再如: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教者一开始上课,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快乐的大森林”。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森林好漂亮啊~有美丽的小花、绿绿的小草,还有好吃的果子。 生2:我发现天上的白云在飘动~ 4 生3:我发现小鸟在表演节目。 生4:我发现小兔在跳舞,跳得真好看~ „„ 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而老师却也着急了,7(8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为什么课会变得如此难驾驭呢,因为教师的问题中没有提炼出数学信息。其实,教师可以这样问:图上有几种动物,(3种,即小鸟、小兔和小猪)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每3只小鸟、4只小兔、2只小猪在一起),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3只3只、4只4只、2只2只地数,突出“几个3”、“几个2”、“几个4”,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如此一来,就能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数学情境问题(生活现象),为以后的乘法学习奠定基础。 3、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询性问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才能及时追问或补问。 (1)使用探询性问题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在快节奏的活跃课堂里,那些简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会掩饰部分正确的答案,或者,虽然答案是正确的,但理由是错误的。当你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 5 回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时,应使用探询性问题来加以澄清。如教学“9的减法”,教师出示情景:“9个气球,飞走了5个”,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提出“9-5=4”,教师这时可以追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这样你就有可能听到“9表示气球的总个数,5表示飞走的个数,求出来的4表示剩下气球的个数。”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2)使用探询性问题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在得到一个至少是部分正确的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息。 如教学“十几减9(8)” ,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15-9你会算吗, 学生:15-9=6 因为10-9=1 1+5=6 学生:15-9=6 因为15-5=10 10-4=6 学生: 15-9=6 因为 15-1-1-1-1-1-1-1-1-1=6 学生:15-9=6 因为 15-10=5 5+1=6 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以补问“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6+9=15,所以15-9=6”。通过补问,诱出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 (3)使用探询性问题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向,使讨论转向新的方向,为后续学习问题设定新的情境。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学生 6 明白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之后,教师提出“现在有没有同学要说说其他分数的大小比较”,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思维方向马上发生转变,进而自然地进入另一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建构阶段。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疑提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提问时机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所以教师选择什么时机设疑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什么时机提问容易受到最佳的效果呢, 一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把握教材内容,或提前设疑,或课中置疑,或课后留疑,引导学生“先疑”、“质疑”、“释疑”,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对知识积极探求状态。 二是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的地方。 三是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事物本身往往据多面性,对于阅历较浅、涉世不深的小学生来说,有时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不容易理解,这就要教师在学生思维处于转折时给予及时的、适当的点拨。 7 严格说,根据教材内容,课堂设置哪些提问,让哪些学生回答,对学生回答结果应对办法,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进行周密考虑,切忌课堂提问随意化。 5、有效提问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1)使用的问题太复杂,语意模棱两可。 (2)教师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对于超出你认为是恰当范围之外的答案,你会拒之门外,其实这里隐藏着不可预约的精彩。 (3)提问时心中无教学目标,不能肯定自已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 (4)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作出回答。 (5)把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 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8
/
本文档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