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2019-01-20 14页 doc 33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 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一方面,“生态主义”为60~80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形成了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 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计手段日益丰富。 3、现代哲学的启迪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意义”,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一、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自19世纪中叶始,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是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时期,资本主义大工业革命诱发出现代景观的艺术和科学两条线索。 艺术和科学始终是20世纪西方景观设计发展的主体,只是表现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二者的比重不一。较小尺度的景观设计更侧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而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更侧重科学的分析和实践。 1、现代景观科学的探索 1857年奥姆斯特德与弗克斯(Calvert Vaux)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开始了美国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60年代奥姆斯特德与约翰·缪赫(John Muir)等人提出需要保护一些重要景观的思想,并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约斯迈特(Yosemite)公园。20世纪初,小奥姆斯特德和谢克里夫在哈佛大学创建第一个景观设计(LA)专业。此外,在19世纪后半叶还出现了将城市公园、公园大道与城市中心连接成一整体的公园系统的思想。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园要求在功能使用、行为与心理、环境及技术等众多方面形成更为综合的理论与方法,使城市公园成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景观。 2、现代景观艺术的探索 尽管19世纪公元与花园在欧美很多城市中大量出现,但是以兼收并蓄的折衷主义混杂风格为主,设计风格及创造性上流于贫乏。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艺术的探索是20世纪初西方新艺术运动及其引发的现代主义浪潮。新艺术(Art Nouveau)引导欧洲艺术放弃写实性而走向抽象性,这一艺术倾向对建筑领域的影响要比景观设计大。当时只有很少的一些庭院可以称得上是具有新艺术精神的,而且这些设计大多数是维也纳分离派(Viennese Secession)建筑师的手笔。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现代艺术装饰展览会(Exposition des Arts Decocratifs in Paris)上,建筑师安德烈·韦拉(Andre Vern)和雕刻家保尔·韦拉(Pul Vera)的设计体现了几何艺术装饰的特点。设计师埃瑞克安(Gabriel Guevrekian)设计的“光与水的庭院”,通过完整地吸收立体主义构图思想,在全面革新景观设计的空间概念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法国20年代兴起的艺术装饰庭院,尽管存在的时间很短,也没有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与稳定的风格,但是这一现代景观的雏形对其后的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美国现代主义景观引路人斯蒂尔(Fletcher Steele)便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在美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性创作,这些思想与作品对其后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广泛应用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虽然现代景观在各国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具有较统一的“现代主义”思想:对由工业社会、场所和内容所创造的整体环境的理性探求。反对模仿传统的模式。追求的是空间,而不是图案和式样。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以法国前卫园林为代表的现代景观开始逐渐走上历史舞台,促使西方现代景观产生和风格形成。1938年英国的唐纳德(Chritopher Tunnard)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Garden in Modern Landscape)提出了功能的、移情的和美学的设计理念。真正推动现代主义景观理论前进的,是30年代就读于哈佛的年青设计师埃克博(Garrett Eckbo)、凯利和罗斯(James Rose)三人在《笔触》(Pencil Points)和《建筑实录》(Architecture Record)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论文,强调人的需要、自然环境条件及两者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理论。 二战后的西方社会经济处于萧条期。20~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迫使家庭庭院的设计更加经济,对“加州花园”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丘奇的优美设计、埃克博的民主景观和凯利的实用主义设计引起了人们对现代景观的兴趣,但这种应用在美国当时“还不能称作改革,而是一种进化(Peter Walker)”。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全盛发展的时期,欧洲社会经济也开始复苏并稳定发展,导致了景观设计事业迅速发展和设计领域不断扩展。在城市更新、国家交通系统和城市、郊区居住环境建 设诸多领域中“现代主义”景观理论在大量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完善。 “现代主义”景观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壮大的过程,但是它并没有表现为一种单一的模式。从欧洲到美洲,这些实践造就了西方现代景观第一代和第二代设计师,他们结合各国的传统和现实,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三、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济繁荣下的社会无节制发展,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加重,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初期对环境和历史的忽略之后,传统价值观重新回到社会,环境保护和历史保护成为普遍的意识。现代景观进入了一个“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发展时期,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类环境反思的“生态主义潮流”,另一方面是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反驳。 1、生态主义潮流 麦克哈格的生态主义思想是整个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在景观设计中的折射。他1969年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理论,诠释了景观、工程、科学和开发之间的关系。80年代早期,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man)和米切尔·戈登(Michel Godron)合作完成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整个80年代是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和规划设计师紧密合作的年代(卡尔·斯坦尼兹)。 同时,西方景观界也注意到了科学设计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片面强调科学性,景观设计的艺术感染力日渐下降;其次,鉴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并不能得到切实保证。因此,生态设计向艺术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应运而生。 2、经典不再和多重取向 从60年代开始,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危机动荡促使景观设计进入了反思和转变的时期,一些被现代主义忽略的东西,其价值也被重新认识,现代景观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调整、修正、补充和更新。功能至上的思想受到质疑,艺术、装饰、形式又得到重视。传统园林的价值重新得到尊重,古典的风格也可以被接受。设计的思想更加广阔,手法更加多样,现代景观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现代景观的新含义 1)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 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 2)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 体。 3)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 4)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 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 ·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启迪 一、景观审美的新内涵 1、审美价值多元化 形式和功能的审美价值观作为景观审美主流贯串了整个20世纪,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 20世纪下半期,还充斥着很多其他的价值观,从而构成了上一世纪审美价值观的多元化。 2、审美情趣个性化 在当代,追求个性表达具有广泛的哲学文化基础。西方哲学中非理性思潮的泛滥,使“尊重个性、肯定个人价值”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思潮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反映,就是表现自我,弘扬个性。 二、现代艺术发展的两条线索:理性与非理性 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注重新的艺术母题思维方式与纯形式语言的学术性研究,强调人类的理性知觉性,这一条线索由“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挑起,从野兽派、立体主义走向构成主义及几何抽象,这是冷静的理性抽象主义。它们纯粹的理性思维,表达了简洁而富有逻辑性的思想,最终创造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艺术。另一条则是作为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尚挑起,他从根本上颠覆了艺术的固有概念。沿着杜尚指引的方向,二战后西方艺术家创造了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等等,这些艺术都是“现成品”的陈列、重组或复制。艺术家并由此进一步推出了大地艺术、环境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和过程艺术等,这类艺术力求打破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大众的界限,重视的是创作过程、行为和体验,而不是创作的结果,总体来说更强调非理性思维的抽象。 1、理性抽象艺术的影响 在整个20世纪,理性抽象艺术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英国风景园林师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指出抽象艺术在设计形态和色彩运用的相互关系上,拓宽了造园家的眼界。理性抽象艺术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形式语言。罗斯1938年在《园林中的自由》一文中也提出,“决定现代(园林)形式的要素,最好是求助于抽象艺术家。” ·野兽主义 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马蒂斯为代表,作品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 巴西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善于将抽象绘画的构图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多以无规律的曲线样式作为设计框架,以南美热代植物材料进行配置,用深浅不同的植物色阶作基调,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简约的构图结构等现代设计手法,组成自由的色块形式,取得了强烈对比下的和谐统一。在地面的处理上采用具有南美传统的瓷砖或彩色马赛克,以各种自由变化的大曲面形态作为平面图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子。运用无规律的曲线样式作为设计框架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斯蒂里1931年设计的瑙姆科吉庄园的平台花园、丘奇设计的“加州花园”之一——唐纳花园的“肾形”泳池等。 立体主义和构成派 以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抽象主义的先驱康定斯基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为抽象主义奠定了一定基础。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 20世纪20年代建筑师古埃瑞克安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和Noailles别墅的花园,是早期受到抽象艺术形式影响的经典作品。 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无疑影响到现代造型艺术的所有门类,现代建筑平面、空间的理性设计深受其启发,一些现代建筑大师也将这些理论带入景观设计领域。 路易斯·巴拉甘1959年设计的饮马槽广场。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界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热衷于形体的重叠、并置、变形、运动、增生。从构图形式上看,哈普林在1960年为波特兰市设计的系列广场表现出未来主义的特征。女艺术家塔哈,一直从事“特定场地的建筑性雕塑”的创作,产生了独特的室外雕塑与景观结合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基于各种形式的复杂台地,曲线的、直线的、折线的、层层叠叠,形成有趣的和独特的硬质景观,也表现出未来主义的风格。 ·极简主义 早在20世纪早期俄国画家马列维奇创建的至上主义,探讨了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对极简主义有启发意义。极简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个重要流派也是现代主义的终结。艺术到了极简主义手中就蜕变为一种观念和无所不在的几何形体。极简主义阵营中的代表人物唐纳德·贾德是个非常严肃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无题》(1968)是一系列相同形状的长方体的串联,对此他解释说,“形状和材料不应为内容的牵强附会所改变。任何单个的物体或一个系列都有它们的安排秩序,都是一种排列,仅仅是秩序而已。”贾德的“顺序”理念在以彼得·沃克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作品中被完整地表现出来。 2、非理性抽象艺术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达达主义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之中。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艺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学的贡献,也因此而引出非理性抽象艺术倾向的一系列景观设计理论及实践。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指艺术中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强烈的感情表现,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的处理的一种思潮。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居尔公园似乎是这一思想在景观中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吸取思想养料,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 1982年,由乔治·哈格里夫斯完成的位于美国丹佛市的哈乐昆广场,被尊称为美国景观设计的分水岭,它标志着超现实主义设计形式的极大成功。 ·波谱艺术 波普艺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杜尚早年给蒙娜丽莎加胡子和直接取用小便器的现成物作为艺术的行为。波普艺术的主题就是日常生活,反映当代文化现实,揭示这种文化上的深刻变化。在艺术表现上利用 令人感到刺激的行为、藐视经典审慎的魅力。这种变化的实质影响也表现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方面,甚至使“每人都是艺术家”都成为可能。在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而成气候,进入70年代,艺术发展更多元化,不断扩展媒介和技术手段。电脑和因特网加速了信息流通,这使几乎一切领域染上波普色彩,波普化的景观设计从历史、现实生活取材,取消历史的含义,或使日常题材变成艺术题材。波普化不带有任何批判意味,只是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其表现形式有拼贴与重复两类。 玛莎·施瓦茨在许多作品表达出了波普艺术的拼合和重复意趣。 ·大地艺术 6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大地艺术(Land Art)创造性地将艺术与大地景观紧密结合在一起。早期有代表性的当属罗伯特史密斯于1970年设计的美国犹他洲大盐湖的螺旋形防波堤。“大地艺术”的介入,扩展了景观艺术的含义,使其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找到灵感的源泉。 美国最具有影响之一的雕塑家景观设计师野口勇,早在大地艺术产生之前,20世纪初已成功地将雕塑概念扩展到风景空间,使大地不再是展示作品的背景,而是作品自身的组成部分。这种将大地作为超大尺度的雕塑进行设计的手法,在近年来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詹克斯夫妇1990年设计的自家花园,1992年由建筑师、艺术家合作设计的巴塞罗那北站广场等。 ·科学与技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一、理性、科学的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性精神,既包含了推崇演绎逻辑、讲究概念明晰和数理秩序的古典理性,也包含了从经验主义发展而来、建立在现代实用主义基础上的理性主义成分。在本体论层次上,它以现代科学精神为指导,强调景观的物质性;在认识论层次上,它关心经验支持,坚持科学性,反对不可知论;在方法论层次上,它讲究逻辑推理方法,反对主观与随意性;同时,它把社会进步作为景观设计的最高价值。这些理性精神,集中反映在它功能理性和技术理性等方面。 1、景观设计的范式 2、空间与功能 现代建筑的理性思想无疑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建筑的自由平面和流动空间提供了一个再思考景观的价值模式的机会。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国际风格”建筑展览提出了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6年以后,被J·C罗斯借用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对空间的意识以及对古典中轴的抛弃。在建筑思想的推动下,空间成为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主要因素。 与传统园林相比,现代景观设计第一次将对物质空间的追求摆到首要的为置上。构成现代主义探索基础的,正是对于寻找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兴趣。现代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也不再局限于景观本身,而将室外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促使室内外空间的流动和融合。唐纳德在1942年提出,“现代庭院尝试用空间流动取代功能空间的分割,并提高其可用性……现代设计师认识到有植物环境和建筑围合的空间与形式本身同样重要。” 凯利的米勒花园的设计是这一思想的体现。类似的作品还有哈普林1958年设计的麦克英瑞特花园、埃克博的“城市小花园”等等。 一些理论家更对外部空间这一“虚”的概念从理性的角度进行了“实”化,如日本的芦原义信借助现代心理学等理论对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D/H比、外部空间模数等量化概念和理论。 现代景观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大众使用要求,这是它有别于传统园林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外部空间。从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始,无论是斯德哥尔摩的公园系统或是德国的城市公园,还是哈普林的参与理论,都体现了这种功能主义的思想。功能理性成为20世纪景观设计的主潮之一。 3、生态规划与设计 生态主义基于科学的考虑,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业大发展,使城市环境受到威胁,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生态保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从而走上景观设计生态主义的探索道路,20世纪50~70年代生态主义一度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潮。 1)自然式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的探索 自然式设计提倡向自然学习,其研究方向有两方面:其一是依附城市的自然脉络,通过开放空间系统的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其二是建立自然景观分类系统作为自然式设计的形式参照系。 2)保护、恢复性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 保护性设计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率先将生态学研究与景观设计紧紧联系到一起。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开创了景观生态设计的科学时代。书中肯定了自然作用对景观的创造性,认为人类只有充分认识自然作用并参与其中才能对自然施加良性影响;推崇科学而非艺术的设计,强调依靠全面的生态资料解析过程获得合理的设计;强调科学家与设计人员的合作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出于对潜在的环境危机的担忧,生态设计开始转向更为现实的课题——恢复因人类过度利用而污染严重的废弃地。恢复性设计是贯彻一种生态与可持续的设计思想,促进维持自然系统必需的基本生态过程,恢复场地自然性的一种整体主义方法。 四、解构主义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关于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一词是在70年代初出现的,最初主要是就当时法国与美国前沿的文学理论而言。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演化而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在场为全部意义的存在。这种对结构的分解,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绝对真理的真实性存在,从根本上颠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二元对立的基础。解构主义的出现是它在美学上开始对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与反叛,尤其在美学上导致了对后现代主义的反叛与超越。其设计美学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传统设计样式的整体和谐的结构系统的解构。 2、景观设计解构主义思维 解构主义哲学渗透到建筑界、景观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设计思维。解构主义对设计对象本质和与设计对象相关的一切价值的拆析和消解本身并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对设计对象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对整个设计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重新整备。德里达区分了消解战略的两个阶段。首先颠倒,必须在特定的时刻颠倒能指/所指的等级关系;其次是改变,“符号的游戏”使符号离开其系统中既定的位置,符号的原意 指物不能出场,那么一个新的意指便出场了。正是“游戏”消解了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颠倒了二者的主从关系,赋予能指的自主地位。 景观设计中,解构的方法不是“颠倒”而是“游戏”,即“能指的游戏”或“形式的游戏”。一是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的解构,景观设计成了一种即兴创作,一种随意的拼凑,一种支离破碎的古怪堆积,当然景观符号与语言符号不同,后者是任意的,而景观符号的“能指”是有实用功能,“形式游戏”在很大程度上要服从“能指”的构成规律;二是对中心论解构,在传统的景观设计中,都会在设计中安排一个中心,一个聚焦空间,解构主义认为这种空间等级的划分是不合理的,因此他们要打破这座固定空间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组织形式;三是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否定理性的、武断的价值观,提倡模糊的功能意义和多元价值观;四是对确定性的解构。屈米从反类型学角度,在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混沌理论,即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性本质提出挑战。同在某一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关系与它同空间本身的关系是等量的。在景观设计中,空间在功能意义上具有交换性和不确定性,我们不得不接受形式和功能这种异乎寻常的交换性。
/
本文档为【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