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少年犯罪论文

2017-10-10 6页 doc 18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犯罪论文青少年犯罪论文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青少年犯罪率与前几年相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青少年犯罪率与前几年相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英雄“,无所顾忌,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值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三)从犯罪年段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 (四)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五)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当今社会难免残留着旧社会的痕迹。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 (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父母教育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思想品德的教养,娇生惯养,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青少年在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素质教育已实行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不够;二、法制教育缺乏, 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三、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四、有些教师岐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五、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六、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有的采取变相体罚,致使一些学生弃学、辍学,甚至流浪社会。在校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极易走上邪路。 (四)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一、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二、有的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三、有的青少年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想试试的心理;四、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 造成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很多。调查表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社会当中,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增多,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任重而道远。 (一)完善立法,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许多未成年人家长和有识之士,呼吁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岗位与务工人员数失衡,造成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三)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行引导、教育。特别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少年远离暴力、远离淫秽,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青少年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监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 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五)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中,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二是在各门学科环节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三要教育青少遵守 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治,但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 (六)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年阵地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应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问题,要不断的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经常组织团干、团员青年到有关学校、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讲座,适时的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引导他们走上光明的人生之路,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1]《家庭教育缺陷与青少年犯罪》,王元英、赵晓林,2005年8月25日,法律图书馆 [2]《当代心理学》,陈学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3]《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与教育》,屈铁军,2002年9月19日,华夏心理网 [4]《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李巧玲、叶文炳,2003年10月31日,法律图书馆 [5]《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贾晓波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6]《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贾晓波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林文清 郭兆榕
/
本文档为【青少年犯罪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