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4则

2018-04-27 43页 doc 78KB 3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4则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4则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五九 匿名谤书(一) 59 匿名谤书 一、美文精读 【文学常识】 《益智编》全书四十一卷,按前后顺序分为帝王、宫掖、政事、职官、财赋、兵戎、刑狱、说词、人事、边塞、工作、杂俎等共计十二类。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人,王安石同母四弟,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文章主旨】 1 ...
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4则
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4则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五九 匿名谤书(一) 59 匿名谤书 一、美文精读 【文学常识】 《益智编》全书四十一卷,按前后顺序分为帝王、宫掖、政事、职官、财赋、兵戎、刑狱、说词、人事、边塞、工作、杂俎等共计十二类。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人,王安石同母四弟,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文章主旨】 1 本文刻画了一个明查暗访,认真剖析案情,秉公执法,机智善断的王安礼的形象。 【文言原文】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明孙能传《益智编》) 【对照注译】 【作品赏析】 本文通过寥寥数语刻画了一个明察秋毫、机智善断的王安礼的形象。本文娓娓序来,精致有序。写出 了一个明查暗访,认真剖析案情,秉公执法的王安礼。语言简洁生动,妙趣横生。 【读后必练】(共30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 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 ( ) ?都城皆恐 ( ) ((( ? 和甫不以然 ( ) ?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 ) (( ? 尝有所贷 ( ) ?弗与 ( ) (( 2 ? 和甫乃密以他事绾马生至 ( ) ?取谤书字校之 ( ) (( ? 略无少异 ( ) ?罪之 ( ) ((( 2(翻译句子。(10分) ? 尹京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 ?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 ?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 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 ? 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其事。 3.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3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曾经) B (弗与(给予) (( C (取谤书字校之(毁谤) D (果马生所作,罪之(罪行) (( 5. 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4分) 【参考】 3 1. ? 谋反,叛逆。 ? 都。 ? 这样。 ? 询问。 ? 曾经。 ? 给。 ? 到。? 校对,对证,对照。 ? 一点没有。 ? 治罪,判罪。 2. ? 在开封府时候,有一封匿名书信,告发一个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谋反叛逆的人。? 整个京都的人都担心,唯独和甫不放在心上。? 和甫扫查了这户富裕的人家没有找到任何东西能够证明其有谋反的迹象,因此询问他有没有冤家结仇。? 前几日有个写状子的人叫马生的向我借钱,我没有借,他就说了很多坏话。? 取来诽谤的文书与他的字迹对证,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审问他关于诽谤之事。 3.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4. D。5. ? 严谨,不轻信,重视调查;? 公正,重证据,处罚严明。 二、趣文泛读 认族 有王姓者,平素最好联谱,每遇姓相似者,不曰寒宗,就说敝族。偶遇一汪姓者,指 为友曰:“这是舍侄。”友曰:“汪如何为是盛族,”其人曰:“他是水窠路里王家。”遇一 匡姓者,亦认是侄孙,其人曰:“匡与王,一发差得远了。”答曰:“他是槿墙内王家。”又 指一全姓,亦云:“是舍弟。”“一发甚么相干,”其人曰:“他 4 从幼在大人家做篾片的王家。”又指姓毛者是寒族,友大笑其荒唐,曰:“你不知,他本是我王家一派,只因生了一个尾 巴,弄得毛头毛脑了。”人问:“王与黄同音,为何反不是一家,”答曰:“如何不是,那 是廿一都田头八家兄。” 【译文】 有个姓王的人,一向最好联谱,每当遇到姓相似的人,不曰寒宗,就说敝族。偶然遇到一个姓汪 的,指给朋友说:“这是舍侄。”朋友问:“汪姓怎么会是和你同族,”回答说:“他是水窠路里王家。” 遇到一个姓匡的,那人也认做是侄孙,朋友说:“匡与王,更差得远了。”那人回答说:“他是槿墙内王 家。”那人又指一姓全的,也说是舍弟。朋友说:“更是不相干了。”那人说:“他是从小在大人家做蔑片的王家。”那人又指姓毛的是寒家,朋友大笑其荒唐,那人说:“你不晓得他本是我王家一派,只因他生了一尾巴,弄得毛头毛脑了。”朋友问:“王与黄同韵,为什么反而不是一家,”那人回答说:“怎么不是,那是廿一都田头八家兄。” 匿名谤书观月(二) 5 匿名谤书(6分)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明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绾:拘系。?鞫:审讯,审问。 18(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6 19(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2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 (2)弗与() (3)取谤书字校之() (4)果马生所作,罪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答案 18(【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每断对一处得1分;超过两处则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考点直击】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7 【思路点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础,也可借助句子的结构特征 来帮助断句。 19.【答案(【答案】?严谨,不轻信,重视调查;?公正,重证据,处罚 严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直击】本题要求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选文内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翻译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这样就不难理解了,还可以寻找王安礼案】(l)曾经(2)给予(给)(3)诽谤(毁谤) (4)判罪(惩处,处罚)(每小题1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积累、理解文言字词的情况。 【思路点拨】D中的“罪”作动词用,可解释为“降罪”“处罚”。 20作所为,根据他的举动来概括他的做事风格。 8 21.【答案】王安礼对富家进行了搜查,没有发现谋反的真凭实据,便问他们是否曾经有仇人。 译文 宋朝王安利礼,字和甫,在开封府时候,有一封匿名书信,告发一个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谋反叛逆的人,整个京都的人都担心,唯独和甫不放在欣赏,果然没有几天又圣旨下来消除这个谣言。和甫扫查了这户富裕的人家没有找到任何东西能够证明其有谋反的迹象,因此询问他有没有冤家结仇。夫人说:前几日有个写状子的人叫骂声的向我借钱,我没有借,他就说了很多坏话。和甫于是就私下里让人用其他的利用将马省拘役到负压,对字迹,取来诽谤的文书与他的字迹对证,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审问他关于诽谤之事。果然是马生所做,判他有罪。 观月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 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 9 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 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 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1( 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 2(解释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 3(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段中的原话回答。 4(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 【参考答案】 答案: 1.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2.宜:适合 是:此 、这 3.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4.八月之望 翻译: 观 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 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 静少有之处。果 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 10 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 远)吗, 我 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 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 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 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翻译(三)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翻译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1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21,近臣尽规22,亲戚补察23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4,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7,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 。 注释: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史实。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xiǎng)、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召(shào)公,即召穆公,名虎,是周厉王的卿士。“召”,一作“邵”。厉王,即周厉王,名胡,夷王的儿子。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弭(mǐ),消除、阻止。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虐〕暴虐。 ?〔民不堪命〕老百姓忍受不了暴虐的政令。堪,能忍受。 ?〔卫巫〕卫国的巫师。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 12 的人。 ?〔使监谤者〕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 ?〔以告〕把批评厉王的人告诉(厉王)。 ?〔道路以目〕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形容政治黑暗,人民敢怒而不敢言。 ?〔障〕堵塞,阻隔。 ?〔壅(yōng)〕阻塞。 ?〔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通行、通畅。 ?〔宣〕疏通,疏导。 ?〔公卿〕三公九卿。 ?〔列士〕古代一般官员称“士”,此为总言之。列,众、各。 ?〔诗〕指采自民间的讽谏性歌谣。 ?〔瞽(gǔ)〕没有眼睛叫瞽。古代乐官都由盲人充任,这里指代乐官。 ?〔史〕史官。 ?〔师箴(zhēn)〕乐师向王进箴言,用来规谏王的过失。 ?〔瞍(sǒu)赋〕盲人朗读讽谏的文辞。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méng)〕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这里也是乐官。 ?〔百工〕从事各种技艺的人。 21〔庶人传语〕老百姓的意见间接传达(给国王)。庶人, 13 平民、百姓。 22〔近臣尽规〕在君王身边的大臣尽规谏之力。规,规劝、规谏。 23〔亲戚补察〕同族的内外亲属弥补、监督国王的过失。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都称为亲戚。 24〔耆(qí)、艾(ài)修之〕年高望重的人修饬整理各种意见。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这里指国王的师傅。修,修饬整理。 25〔不悖(bèi)〕不违背事理。悖,违逆。 26〔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是,这。乎,助词。 27〔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一样。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的土地。 28〔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百姓口头发言论,国家治乱就从这里显现出来。善败,治乱。是,此。兴,显现。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释: 14 ?〔行善而备败〕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行,推行、实行。备,防备。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大概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丰富起来的办法吧。其,指示代词,这。所以„„者,用来„„的办法。阜,使„„丰富。 ?〔成而行之〕思考成熟,自然要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成,成熟。行,有“自然流露”的意思。 ?〔胡〕怎么,表疑问语气。 ?〔其与能几何〕意思是能有什么帮助呢,其,那。与,帮助。 ?〔流王于彘(zhì)〕把王放逐到彘。流,流放,放逐。彘,晋国地名,在现在山西省霍县。 本文记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为政暴虐,用残酷手段堵塞人民的言路,镇压人民的反抗,最终被人民推翻的史实。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在记言。通过本文的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本质。 读后想一想: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道理的?在召公看来,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弭谤”效果? 译文 15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 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 “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 16 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翻译(四)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本文记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为政暴虐,用残酷手段堵塞人民的言路,镇压人民的反抗,最终被人民推翻的史实。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在记言。通过本文的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本质。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 17 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 “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在结构上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 18 语》的一般特点。但文章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2-3]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 19 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包括各贵族间朝聘、宴会、讽谏、辩论、应对之辞,一些历史事件及传说故事。《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 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一般认为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线词 (1)厉王虐,国人谤王。(暴虐)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名作动,用眼睛示意) (3)是以事行而不悖。(因此) (4)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疏通、疏导) 20 (5)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赞许、赞助)(几个〔人〕) (6)民不堪命矣(能忍受) (7)国人莫敢言(没有谁) (8)吾能弭谤矣(消除、阻止) (9)是障之也(是,这)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告,则杀之。(介词,按照、依据)(2)道路以目。(介词,用)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4)三年,乃流王于彘。(介词,到) 三、一词多义 与 1、失其所与,不知(帮助)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赞许) 3、秦伯说,与郑人盟(和)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认为) 2、以告,则杀之(依据,按照) 3、是以事行而不悖(因为) 4、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固定结构, 用来„„的办法) 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如同,好像)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还、仍) 流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流动) 2、三年,乃流王于彘(放逐、流放) 3、三教九流(流派、派别) 四、文言句式 1、防民之中,甚于防川(状语后置句) 21 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判断句) 3、长于臣(状语后置句) 4、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状语后置句) 五、难句翻译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译文: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川中产生出来的。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能有几个人和你在一起呢, 本文写周厉王推行剥夺“国人”利益的“专利”法,引起国人强烈批评,厉王则以刑杀压制批评,并拒绝召公劝谏,结果激起民愤,厉王被国人赶下了台。这一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它说明:对于老百姓的批评,是“宣之使言”,还是“防民之口”,这是关系国家兴衰治乱的大问题。召公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论断,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本文在写作上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 1.文章详于记言。记言部分既阐明了事理,又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境界。如召公的谏辞:首先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压制批评,会造成严重后果;继而用“天子听政”要从12个方面纳谏求治的 22 历史事例,从正面说明广开言路,才能“事行而不悖”; 第三,再从正面设喻,“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更深一层说明按老百姓的意见办事,是国家生存的基础;最后得出结论:老百姓的口是堵不住的。最后一句“其与能几何”是暗示不久会出乱子。这些喻证和例证,既把“弭谤”之害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得非常透彻,很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表现出了召公的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善于言辞。 2(文章略于记事。记事部分非常简略,但记事与记言交错进行,并且“言”为“事”发表,“事”为“言”验证。这是《国语》常用的方法。如本文,召公劝谏之“言”,是由厉王弭谤之“事”引出的;而国人放逐厉王之“事”,正好验证了召公之“言”。记言、记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 23 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就另作打算,以成就(我们的)大事。请让我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物,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鲁肃直接去迎他,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顺、依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现在为您筹划,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呑并,难道能够依靠吗,”刘备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纳了鲁肃的计谋,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 24 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与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的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稳定局面,于是攻破荆州,威势震动天下。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遁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大祸没几天就要临头了~”孙权说:“假若如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倾慕他,就象水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怎能再居于其下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了(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了,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归队的士兵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拢江夏的战士也不也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听说追逐刘豫州,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 25 ‘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 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住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象听到巨响而失去了常态。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猛虎,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现在抗拒他,事情更为不利。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有了那里的全部领地,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一来)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同占有了。而实力的大小、强弱又不能相提并论。我以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顺他。”(这时)只有鲁肃沉默不语。孙权起 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他来意,握着他的手说:“您要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与(他们)谋划大事。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坐牛车,吏卒跟随,交往士大夫们,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将军您迎顺曹操,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所持的议论,非常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利害,正与我的想法一样。” 26 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还继有父兄的功业,占据着江东,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丰裕,英雄们都原意为国效力,正应当横行天下,替汉朝除去残暴、邪恶之人;况且曹操是自来送死,怎么可以迎顺他呢,请允许(我)为将军谋划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的军队放弃鞍马,依仗船只,与东吴争高下。现在又天气严寒,战马没有草料。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我周瑜请求率领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他~”孙权说:“老贼想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那几个雄杰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迎战,很合我的心意。这是苍天把你交给我啊。”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众人只见曹操信上说水军、步兵八十万而个个害怕,不再考虑它的真假,便发出投降的议论,是很没道理的。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他所率领的中 27 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七八万罢了,而且都三心二意。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我只要有精兵五万,已经足够制服它,希望将军不要忧虑~”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很合我的心意。 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很让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一致,这是苍天让你二人辅助我啊~五万兵难在仓猝之集合起来,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用具都已办齐。你与子敬、程公就先行出发,我会继续派出军队,多多装载物资、粮食,作您的后援。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决一死战。”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兵与刘备同力迎战曹操;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计划作战的策略。 (孙、刘联军)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这时曹操军中的士兵们已经有流行病,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曹操)率军退到江北驻扎。周瑜的军队驻扎在南岸,周瑜部下的将领黄盖说:“现在敌多我少,很难同(他们)持久对峙。曹操的军队正好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于是调拨十只大小战船,装满干苇和枯柴,在里面灌上油,外面用帷帐包裹,上面树起旗帜,预备好轻快小船,系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称要 28 投降。这时东南风来势很急,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将领、士兵都走出营房站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前来投降。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火势很旺,风势很猛,船只往来象箭一样,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着,并蔓延到岸上军营。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风,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队饥饿、瘟疫交加,死了将近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把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 提问者评价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其结果是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汉末的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这次战役又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这次战役涉及三个军事集团,人物众多,头绪纷繁,作者 仅用了2500字左右的篇幅就生动形象地把它勾画出来了。本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 29 一、详略得当。全文绝大部分(从开头到“助画方略”止,占全文五分之四以上)写战前孙、刘方面的决策过程;对交战的实况写得很少(最后两段,不到全文的五分之一)。为什么要详写战前决策而略写交战实况呢,因为战前的战略决策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联合抗曹是孙、刘战胜曹操的根本决策,所以要详写。在孙刘结盟中,孙权方面起决定作用,所以鲁肃、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孙权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都围绕孙权的最后决策而进行,实际上介绍了孙、刘方面对战争的客观形势和敌我双方优劣虚实的反复剖析。等到孙权最后下决心与曹操决一死战的时候,战争的胜负趋向就已经预示出来了,因而后边的交战实况就用不着多费笔墨了,只是作为战前决策的一种印证而已。另外,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也就是以历史上的兴衰来提醒最高统治者——皇帝注意统治策略,赤壁之战值得借鉴的是孙、刘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从这点考虑,也应该详写战略决策而略写交战实况。 二、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本文的对话约占全文的一半,在会谈和会议中,一个个人物的言谈风貌、语气态度都不相同。例如同是劝说孙权联刘抗曹,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他采用激将法劝告孙权;鲁肃劝孙权“不能迎操”的言谈话语,处处为 30 孙权考虑,推心置腹地向孙权陈述利害;周瑜有见识,有才干,有胆量,他反复地为孙权形势,并以胜利的信心坚定抗曹意志,慷慨激昂,的确是“雄姿英发”的青年统帅。孙权与人谈话,开始很谨慎,不露锋芒,一旦决断,就口口声声骂曹操为“汉贼”“老贼”,势不两立,态度十分坚决。谨慎而又有决断,这在孙权身上完全是统一的,这是由他的处境和地位决定的。曹操的战书,虽只有三句话,却和盘托出了他那踌躇满志、轻率狂妄、不可一世的神态。 这篇文章的材料散见于《三国志》和《江表传》的有关部分,作者把零碎分散的史料贯串成为完整的篇章,脉络清晰,使人一目了然。但是,由于选用不同 的史料而未加很好的统一,个别地方的文字前后不一致。例如第一段最后一句“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第四段写周瑜对孙权说:“瑜请得精兵数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前面说刘备驻扎在樊口,后面说要进驻夏口,与刘备会合,这两处记载不一致。这是因为刘备驻在樊口是据《江表传》的记载,《三国志》则说刘备进驻夏口,周瑜“进住夏口”的话也见于《三国志》,编写时疏忽了,造成了一个小小的矛盾。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其结果是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汉末的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这次战役又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 31 一。这次战役涉及三个军事集团,人物众多,头绪纷繁,作者仅用了2500字左右的篇幅就生动形象地把它勾画出来了。本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 赤壁之战参战的有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在这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作者重笔突出曹操与孙权。把曹、孙作为主要对立的政治集团这不仅符合当时战争的历史真实,更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拨开了纷纭的历史云雾。在曹操、孙权两大对立集团中,曹军强大,孙刘弱小,但作者反客为主,略写强大的曹操的一方,详写弱小的孙刘的一方,明映暗衬,不仅能使读者详尽地了解到弱军战胜强军的战役实施过程,十分明白地领会骄兵必败的道理,而且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观念。在孙刘联军方面,作者详写孙权的一方,略写刘备的一方。这也是根据历史内容决定,恰切地进行剪裁而成的。因为刘备在当阳长坂坡新败,已失去独立抗曹的能力,而东吴尚未与人交战,国力、军力都很旺盛。在详写孙权集团决策抗曹的过程中,通过写鲁肃的建议,诸葛亮的劝说,周瑜的两见孙权,中间还夹写了曹操的威胁信和张昭的投降理论,等等。都是围绕着东吴领袖孙权的抗战决策的形成而展开的。文章在安排上每段也各有侧重。第一、二段,渲染形势,写鲁肃建议和出使刘备;第三段,写诸葛亮智激孙权;第四段,交待曹操下战书,张昭力主降曹和鲁肃现身说法劝戒孙权;第五、六段写周瑜两见孙权,孙权终于下定抗曹决心, 32 文章无一不紧扣孙权决策的中心。以人物的言语行动串线,不仅将头绪纷繁的孙、曹、刘三方面的事情,有主次地 编织在一起,做到有条不紊,详略得当,而且表明,作者有着超人的艺术匠心和高名的历史眼光。切得准,挖得深,这是《赤壁之战》剪裁得体最有特色的一点。因为,如不充分展开战役前的孙刘联盟和战役部署的过程,只是让双方以三几万人对二十余万人,在战场上进行单纯的武力和实力的较量,则三国赤壁之战中孙刘一方的胜利就是难以理解的神话了。而没有孙权的痛下决心,则三国赤壁之战就根本不会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的确抓住了赤壁之战这一段历史的真髓。 又其次,作者在略写战争场面的时候,也是做到了略中有详,突出重点的。赤壁之战是有着数十万人参加的巨大的战役。参战各集团,都投入了大量的马军、步军和水军。兵种繁多,战法多样,战役过程非常复杂。但是,作者在描写赤壁之战的战役实施过程中,既不写马军的冲锋,也不写步军的拼杀,甚至把射箭、跳帮等水战中常见的战法也略去了。而是在多种兵联合作战中突出了水军的作战,在水战中又突出了“火攻”。再一次使《赤壁之战》中的理性光芒纷呈了异彩。司马光用“操军方连船舰”,黄盖献计“火攻”,周瑜水军烧尽水船,操军大坏北还,这样一系列有机的作战过程为经线,以“风急”、“风猛”、“大风”,和黄盖“投降”时,“操军 33 吏士出营立观,指言盖降”的特写镜头为纬线,又略中有详,着重叙写了孙刘联军的基本战术成功的实施过程,在读者面前大纵深地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广阔的战役战场,而且对操军官兵骄傲麻痹,败到临头尚蒙在鼓里的轻狂之态,予以了辛辣的讽刺。最后,更使读者深切地认识到,孙刘联军依托着操军沿江南北对峙的地利,加上联合抗曹,上下同心的人和,审度操军不习水战,对峙愈久对本军愈不利的时势,利用“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正适值“东南风急”的天时(战机),采取积极防御原则,以攻为守、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和诈降与火攻突袭的机动战术,以己之有备,攻敌之不意,大胆地战二胜之,都是非常英明和十分正确的。 最后,作者充分展示“火烧赤壁”战术成功的威力和曹操引军狼狈北还的惨败情景,不仅向人们揭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只要经过充分的条件积累、对比、竞赛过程,就会实现根本转化的唯物辩证思想,而且还强烈地辉映出“火烧赤 壁”的宏伟气势,给人们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试问当年赤壁,走舸如梭,方船连江,风展旌旗猎猎,猛可间,杀声雷动,火势张天。这火,来得猛,驾着狂风烧得北军措手不及,这火,来势大,木船油火照天烧~北船烧尽,燃及岸营,北军焦头烂额,如潮溃泻,似山坏倒,败走泥泞小道,人马践踏,狼狈窜逃。这是何等的有实体感,又是何等的色彩鲜明。它活象一幅泼墨重彩的巨幅油画,把“赤壁之战”这一火 34 红火热的光芒万丈的历史瞬间给我们描绘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火烧赤壁”的神来之笔,《赤壁之战》就会变成无睛之龙,大为逊色。正是“火烧赤壁”和战前各集团间展开军政外交活动等场面的交相辉映,才使《赤壁之战》具有这样高的历史借鉴价值和夺目的光辉的。 《赤壁之战》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二为人物描写,性格鲜明。 描写战争的散文,主要不是写战争,而是通过写战争来刻画人物,这在我国史文著作中,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司马光正是继承了这个传统,并有着独特风格的史学家。《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人物,主要是通过描述赤壁之战前,各政治集团内部重要人物之间的军政外交活动场面而跃然纸上的。司马光叙述历史,不是单纯地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而是采用背景渲染、人物行为和多量对话相结合的艺术手段,通过各种人物在重大军事政治斗争面前的语言行为来叙述事件,从而形象地刻画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虽然着墨不多,但却形神必现。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等,就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鲁肃:文章一开始,就借东吴谋士鲁肃之口,把赤壁战前的形势烘托出来。一箭双雕,既交代了动荡不安,战云密布的历史背景,又把在急剧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孙权的得力谋士鲁肃的锐利的政治洞察力不着声色地描绘了出来。他助孙权的谋略:一是联合刘备“共治曹操”:二是说服孙权,拒绝 35 迎操,这二者都是存吴的国是~鲁肃指出,“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曹操、刘备、孙权、刘表二子等四方之间,交织着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在稍纵即逝的时机之前,把荆州这块战略要地纳入东吴的势力范围,并迅速与刘备进行联盟,以确保东吴的安全。因此,请命出使荆州。当鲁肃发动外交攻势的时候,形势不出鲁肃预料,果然已“为操所先”。刘琮降操~刘备南逃~但他没有因荆州已失而无所 作为,而是当机自断,“径迎”刘备,游说刘备。这是在荆州已失,东吴危急已在眉睫的情况下,出于鲁肃的自谋。作为一个外交使者,这时充分显示出他行事果断,具有独自处理适应变化形势的才能。他一见刘备,就侃侃而谈,向刘备“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这时,情况紧急,鲁肃的联刘,实际上已变为急迫的拉刘。他劝说刘备与孙权联盟,以“共济大业”,他语言委婉含蓄,还与诸葛亮拉私人关系。他做这些,处处都是从孙权集团的利益出发的,然而却对刘备说:“今为君计”,帮刘备“何往”权衡利害,使刘备“甚悦”,听从了他的意见。这里只是几句简洁的对号入座,就表现了鲁肃言谈机巧,善办外交的特点。 再看他如何说动孙权拒绝曹操。这时,曹操的挑战书使东吴和、战两派的意见分歧尖锐起来,危及了孙刘尚未巩固的联盟。曹操“八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挑战书志得意满,使东吴的主降派们(包括动摇派)“莫不响震失色”。主降派的核心 36 人物—长史张昭认为来得正好,他一大篇话,把曹操的压力扩大开去。他把曹操的“奉辞伐罪”,师出有名,曹操水步军的强大无匹、长江天险屏障的失却、众寡不敌的“公理”等几项因素相加,指出了“不如迎之”论。刚刚浓厚起来的“主战”空气又被冲淡了。在战书面前,作者极写张昭等主降派们畏敌如虎的表情言论,摆出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横自信,是在于反衬鲁肃在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的环境下,仍坚持自己正确主张的坚定立场的可贵。鲁肃在“迎操论”喧嚣的情况下,“独不言”,却追权于宇下。他知道力排众议是没有多大用处的,重要的是巩固主帅的抗曹决心。宇下的一番话,他没有正面劝孙权如何抗曹,而是设身处地,说明“群下”迎曹尚可捞一官半职,而孙权却无地自容。要害之所在,攻其所必救,一针见血地触及了孙权“与曹操共争天下”的心理。这样,鲁肃不从正面批驳主降派迎操的那套堂皇的理由,而是从侧翼揭露他们企图保全身家性命、“专欲误将军”的实质。劝戒方式十分巧妙。其言语行动,莫不符合鲁肃的身份,而且极富个性特点。作者正是通过请命出使、游说刘备、宇下主战这三个典型的场面,表明鲁肃是一个有远见、善外交、忠心耿耿的策士的。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主要谋臣和政治家,诸葛亮对形势早有灼见。他一见操军“顺流东下”即告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他见到孙权,首先把刘备抬高,说刘 37 备败逃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样,既不丧失自己的志气,也有利于和孙权结成联盟。接着,诸葛亮就与孙权唇枪舌剑,展开“舌战”,他先狠狠地惊一惊孙权,说孙权“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在战降之间徘徊,必然要“祸至无日”。努力要使孙权对当前形势充分引起警觉,认识更清醒,以造成一种威胁临头的特别紧迫感。指出:“若能”则怎样,“若不能”又将怎样,尖锐地指明孙权的两种决策,将带来两种命运的前景,并迫切地指出,犹豫不决将会招致危祸的到来,时不我待~他夸曹操破荆州,“威震四海”;说田横“守义不辱”,是“齐之壮士”;赞刘备是“英才盖世”,不能为人之下。用曹操的骄横、田横的坚定和刘备的果决来反激孙权,并分析天下大势三分的远景,指出了当前的态势,使孙权英雄血热,倾向于战。当孙权拒操决心表明后,诸葛亮便进一步就军事实力的对比,民心的归附,战略和战术的运用,各方的利弊等诸方面,摆开加以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以巩固孙权的决心。 为什么诸葛亮要极言利害,定欲造成孙刘联盟而后可,对此,他是深有谋虑的。刘备集团能否生存,在此联盟一举,舍此,则大势去。他的认识是十分高远的。后来,事态发展的进程,完全证实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言。在诸葛亮激孙权一段,诸葛亮无一语涉及求救,态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一激再激,言谈机锋,诙谐成趣,始终引导着谈判朝有利于实 38 现联盟的方向发展,在这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中,幸不辱命。表现出他与鲁肃有着不同的个性风度,显现了他足智多谋、智慧犀利的品格。 周瑜:作者是把周瑜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来写的。周瑜是东吴智勇双全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孙刘联军的主将。他在关键时刻登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周瑜一到,就直言不讳,极力主战,并着重从军事上阐明战胜曹操的条件。周瑜指出,操军虽貌似强大,但腹背受敌,有后患之忧;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不得人心;北军“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战,不服水土,后勤不 济,易生疾病,等到。数样用兵大患,周瑜都一一数落,句句击中要害。而本军正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强弱是表面的,两者转化的契机,就在于以己之长,制敌之短。周瑜和诸葛亮见解暗合,但他更把曹操南下看作是擒操的良机,主动请缨,敌之破之。着一席话,咄咄逼人,大长了主战派的斗志,大灭了投降派的恐慑之风,足见周瑜性格的豪迈刚烈。周瑜还趁热打铁,连夜将自己所料的“虚实”,进一步给孙权作了具体分析。他透过现象抓本质,准确地指出,操军实际上只有二十多万人,且多是疲病孤疑的乌合之众,并提出请战的具体要求。这又表明,周瑜在战略上藐视敌军,在战术上却又是非常谨慎、周密,高度重视具体战斗的。最后,周瑜用黄盖诈降火攻之计,挥军大破曹操,成了破曹具 39 体作战的主要立功人物,的确是英勇善战的将才。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主帅,“聪明仁惠”、“神武雄才”是他,“内怀犹豫”、“事急而不断”也是他。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呢,司马光用含蓄的艺术手法,刻画了这个老谋深算、视虑高远的统帅。曹操大军破荆州、下江陵,他手下两派“战”“和”斗争激烈,在强敌压境,内部意见不一这样危急的历史关头,作为东吴首领的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决断于万全的。在鲁肃、诸葛亮这些智囊人物皆曰可战,并力劝孙权不要错过良机之后,周瑜又两见孙权,终于“说服”了孙权,使孙权定下了最后的决心。他和周瑜谋划战局时所谓的:“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所谓的:“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决策大刀阔斧。其实都是他早已谋划好的~否则,何来“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呢,这都是他早已别遣良将秘密调集备办好了的。到此时,东吴主帅才现出了庐山面目,他是要打有把握之仗~是他,迅速决策,早派鲁肃出使荆州的;是他,给了鲁肃全权,使鲁肃敢于当机自谋的;是他,和诸葛亮相互“激将”,试探了友军的诚意和决心的;是他,让部下两派充分发表见解,以估量本军实力斗志的;还是他,又亲为后援,与曹操决一死战。他的性格貌似矛盾和犹豫不决,其实是一个稳重求实、善纳良言、威望极高、知人善任、大权独揽,并有着极大魄力和勇气的 40 统帅。否则,鲁肃、周瑜等英雄人物何以对他如此忠心 呢,诸葛亮和孙权的部下两派为什么这样认真地做他的工作呢,部署兵员船粮战具怎么又是那样神不知鬼不觉呢,作者就是这样,把他放在历史事件的中心,用众星拱月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成功地塑造了孙权这个精明统帅的。孙权,可说是《赤壁之战》英雄谱中最有厚度、最扎实的人物。刻画出这样复杂的人物,丝毫也看不出斧凿痕迹,于自然平淡中见警奇,说明作者的确不愧为“剪裁”史料“缝新装”的圣手。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正确前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确定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第三部分(第五—七段):执行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通过编列提纲,就能清晰地掌握全文的灵魂、重点和脉络、结构,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有重点地阅读课文,有条理、有层次地分析课文。由学生按四人小组边读边议,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把问题综合集中,以便做到有针对性地启发,有重点地进行分析。 我们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为了达到“资治”的目的,而有明 41 有暗、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对史料进行剪裁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明写孙、刘分析形势,联合抗曹,暗写曹操追击刘备,进逼孙权;详写分析形势,料敌决策,略写战况;详写孙权决策经过,略写刘备。 (一)鲁肃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劝说刘备联合孙权。 1.在引导学生口译“初,鲁肃闻刘表卒„„恐为操所先”一段后,提出问题:鲁肃对孙权的谈话包含几层意思,中心是什么, 鲁肃向孙权献计,这一席话有四层意思:?荆州的重要。?围绕荆州的三种矛盾:一是曹操和刘备的矛盾,二是刘备同刘表的矛盾,三是刘表死后荆州内部的矛盾;而曹操同刘备的矛盾正可以为我所用。这是鲁肃对当时形势的精辟分 析。?对付的策略。?应采取的行动:以吊唁刘表之名,前去联合刘备,占领荆州,共抗曹操,确保东吴。 鲁肃这番谈话的中心目的是建议孙权联刘抗曹,并自请执行联刘任务。 鲁肃这番谈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肃是东吴的一位很有才干的谋士。刘表病死后,他立刻认识到荆州是孙、曹双方必争之地,而荆州的得失又关系着东吴的安危,因此他马上去晋见孙权。他劝说孙权联刘抗曹的这番谈话透辟地分析了形势,既表现了他对孙权的一片忠心,又表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2.引导学生口译“权即遣肃行„„进住鄂县之樊口”。提出问 42 题:鲁肃会见刘备前,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是怎样劝说刘备联吴抗曹的,结果如何, 在鲁肃驰往荆州途中,形势急剧变化。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刘琮降曹,刘备南逃,东吴危急,迫在眉捷。鲁肃当机立断,迎刘备,说合刘备。这时鲁肃的联刘,实际上已成为迫不及待的“拉”刘,但他说话却很策略。他首先“宣权旨”、“致殷勤之意”,对刘备表示问候,从感情上争取刘备,然后指出南投吴巨不如东投孙权,从利害关系上说服刘备。鲁肃出于诚意,权衡利害得失,所以能说动刘备,使“备甚悦”。“拉”刘备,就必须“拉”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为此,鲁肃借与诸葛亮的兄长是朋友的关系,“即共定交”。由于两相情愿,孙刘联盟,便基本成功。 鲁肃在劝说刘备联合孙权的谈话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肃在荆州失陷,东吴危急的情势下,能当机立断,不再请示孙权而自己决定,迳迎刘备,显现出他具有适应情况变化独自决策的才能。在劝说刘备联孙抗曹的过程中,说话很讲策略,明为刘计,暗为孙计,显示他灵活机巧、善于外交的本领。 (二)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祸至无日矣”。 曹操水陆大军顺江东下,追击刘备,进逼孙权。这不但威胁刘备集团的生存,而且威胁孙权集团的安全。诸葛亮来见 43 孙权,求救并说服孙权共同抗曹,是他的唯一目的。 诸葛亮对孙权这段话可分几层意思, 这段谈话可分三层意思:一是追述过去情况,二是纵论当时形势,三是对孙权提出建议。 追述过去情况为的是表明什么意思,既然是来求救,为什么不谈求救而先追述过去情况, 诸葛亮追述过去,为的是表明孙权、刘备都是乘“海内大乱”之势而起兵的英雄,地位等同。“与曹操共争天下”,更表明双方从来利害一致,曹操一直是共同的敌人,指出了双方有联合的政治基础,今天更应该联合抗曹。因为要和人家联合,首先要让人感到值得联合。诸葛亮这样不失身分,以追述过去拉拢关系,正是为了促成联合,达到求救的目的。 诸葛亮纵论当时形势,目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面对曹操势力强大的现实,并不回避刘备战败的事实,说明曹操必然直取吴越。这一点孙权并非不知,经诸葛亮这一提醒,就自然加深了孙权对目前形势的认识,使他更警觉,更清醒,从而产生一种威胁临头的紧迫感。谈话表明刘备遭遇困境是因为“无用武之地”,若得用武之地,英雄必将大有作为;揭示曹军逼近情况,自然在于突出孙曹矛盾的尖锐,促使孙权下定联刘抗曹的决心。 诸葛亮对孙权提出建议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 诸葛亮建议的内容是:实力能战则战,实力不敌则降;“事 44 急而不断”,不战不降就会“祸至无日”。 诸葛亮这样提出建议,目的在于引起孙权诘问,以便激怒孙权,促其抗曹。 2.引导学生口译“权曰:苟如君言„„与其群下谋之”,提问:诸葛亮这段促权抗曹的谈话运用了什么方法, 诸葛亮这段谈话不是采用“直劝法”,而是采用“激将法”。他分析孙权的基本态度是主战的,但又忧虑兵力问题,所以处于矛盾之中。 针对这一情况,诸葛亮对孙权采取了先“激”,然后具体分析的办法。因其不愿降,“激”之以坚其志;而因其战有疑虑,故“析”之以安其心。他夸曹操破荆州,“威震四海”,是有意抬高曹操,这对与之争雄的孙权来说,是一“激”;他说孙权,“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这是有意抑低孙权,这是二“激”;他说田横“守义”,刘备“英才”,“安能复为之下乎”,这是以他人的果决,与孙权的犹豫不决两相对比,扬彼抑此,这是三“激”。这样就促使孙权下定不“受制于人”的决心。 当孙权拒操决心已定,诸葛亮便进一步对曹与孙、刘两方面力量的强弱、军事上的利弊,作了极其精辟的分析。他首先介绍了刘备的兵力,强调兵精,表明大有联合价值;然后着重分析了曹营的弱点:远来疲敝,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曹并非心服,借以巩固孙权拒操的决心。通过介绍、分析,得出联刘抗曹必破曹军,于孙于刘,两皆有利的结论。 45 3.诸葛亮这篇言辞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诸葛亮来说孙权,本来是求救,但言谈中始终不言求救,他深知若能说动孙权拒曹,刘备自然得救。他在会谈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以“激”为先,诙谐成趣,分析敌情,精确透辟,强调联合刘备,必破曹军。这些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辞令。他从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出发,巧妙斡旋,促成了孙、刘联盟,达到了求救的目的,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的才能。 (三)鲁肃劝说孙权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是时曹操遗权书曰„„鲁肃独不言”。分析时要强调下面这些内容:曹操给孙权的信中以战胜者的余威,炫耀兵力,威胁孙权。张昭等投降派趁势根据三个理由,提出迎降曹操的主张。这三个“理由”是:?曹操动以朝廷为辞,拒曹事理不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由于会场上一片投降派议论,“鲁肃独不言”,以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2.引导学生口译“权起更衣„„正与孤同”。然后提问:鲁肃怎样说服孙权拒绝迎操建议, 鲁肃在向孙权陈述己见时,首先指出:投降派的议论“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对主和论调断然给以否定。然后现身说法,以降曹之后,君臣的不同结果,具体揭示降曹于张昭等前途无损,但于孙权的前途不堪设想。“将军迎曹, 46 欲安所归乎,”问得有力,发人深省。最后忠切地要求孙权“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鲁肃的话说得忠切、深刻,既有力地揭露了投降派的不顾国家、专谋私利;又有效地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使犹豫不决的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 3.提问:鲁肃这段谈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段谈话表现了鲁肃的智谋,他深知力排众议,于事无补,重要的是巩固孙权拒曹的决心,这样才能促使他“一锤定音”。他以君臣对比,对降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就巧妙地触动了孙权。他的语言既警要又诚挚,体现着他效忠孙权的立场和深沉内涵的性格。 (四)周瑜劝说孙权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乃罢会”。然后提问:周瑜怎样劝说孙权下定抗曹决心, 周瑜这段谈话紧紧扣住投降派的论据,逐一加以批驳。他首先指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抗曹就是“为汉家除残去秽”,针锋相对地批驳了投降派“今日拒之,事更不顺”的论据;他以孙权的个人才略、父兄功业、充足实力来鼓舞孙权的胜利信心,增强孙权抗曹的斗志。然后具体分析曹操的四大弱点:一是北土未平,有后顾之忧;二是“舍鞍马仗舟楫”,战斗力不易发挥;三是气候严寒,供给困难;四是士兵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同时,他明确指出,曹操不顾兵家之忌,强行蛮干,必遭失败。这样就有力地批驳了投降派 47 的第二个论据:“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最后自请领兵出征,并且“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自请出征和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使孙权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而孙权拔刀斫案,下令不准再谈迎操,以示拒曹到底。但投降派提出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投降论据尚未驳斥,孙权在这方面还有顾虑,还没有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所以周瑜当夜又去劝说孙权。 2.引导学生口译“是夜„„助画方略”。然后提问:周瑜是怎样驳斥投降派“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投降论据,说服孙权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的, 针对投降派主张迎操的第三个论据,周瑜先指出投降派“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因此他们发表的投降言论毫无根据。接着具体核对、分析曹操兵力:数量上不过二、三十万,没有曹操信上所讲的那么多;质量上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军心涣散,没有战斗力。从而得出“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的结论。最后再次充满胜利信心地自请统兵五万,迎击曹军。这就有力地驳斥了投降派“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论据,解除了孙权在这一方面的顾虑,说服孙权把抗曹决心变成了迎战行动。 3.周瑜劝说孙权的谈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周瑜两次劝说孙权的谈话,力排众议,果决明快,分析精辟,充满信心,自请破曹,这表明了他在战略上敢于蔑视曹 48 操,而在战术上却是非常谨慎、缜密,高度重视曹操的。周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咄咄逼人,大长了主战派的志气,足见其性格的英勇刚烈,体现了他从孙权集团利益出发的立场和作为孙权集团最高将领的身分。 (五)引导学生口译最后两段课文,然后提问:赤壁之战略写战况在表现人物上起什么作用, 文章用“进,与操遇于赤壁”,写孙、刘联合进军,把故事从战前决策推进到实战上来,然后略写战况。开头写孙刘联军初战告捷。战争一开始,曹军就显出了它的弱点,“已有疾疫”,结果初战失利,引次江北,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证明了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对曹军分析的正确,说明了张昭等投降派的议论是毫无根据的。 接着写火烧赤壁,周瑜等人利用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而又“不习水战”的弱点和曹操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的情绪,采用诈降、火攻等策略,大破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完全胜利。文中描写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惨状,与下书时的骄横,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最后,写战役的结局和影响。经过这次战役,操军“死者大半”,元气大伤,不得不“引军北还”。曹操的“引军北还”和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都证明了诸葛亮“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的论断极其正确。 因此,从孙、刘联合、以弱胜强的战役结果和曹军在战争 49 中发生的情况,证明三人抗曹主张和分析敌情的正确。 然后再提问:在赤壁之战的整个决策和战斗过程中,体现了孙权怎样的性格特点, 孙权是拒操的决策人物。周瑜称他为“神武之才”,曹操也有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但为什么当曹操“旌麾南指”时,是“迎”是“拒”,孙权却“犹豫”而“不断”呢, 这是因为: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重形势,作为东吴首领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孙权正是这样。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又没有立即吐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 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 孙权,其实早有战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 50 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布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六)引导学生。 1.从赤壁之战的准备及作战过程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等人物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赤壁之战》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他们都有与各自身分相适应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总括说来,鲁肃是一个拒操活动的串联者,他和诸葛亮、周瑜又都是拒曹的出谋划策者,孙权才是拒操的最后决策者,周瑜则是这次破曹作战的主要立功者。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是:鲁肃谋而诚,诸葛亮谋而智,周瑜谋而勇,孙权谋而周。 2.全文的主题思想应该怎样归纳, 孙权因诸葛亮、周瑜、鲁肃的料敌决策,才决定了联合刘备,以弱抗强的战略,取得了胜利;曹操悍然发动战争,不顾兵家之忌,终因骄傲遭到了失败。 3.文章是怎样紧密围绕主题思想,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进行剪裁的, 由于作者记述赤壁之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客观地记述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总结历史经验,供最高统治者作治国安邦的鉴戒,所以在记述时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方面。赤壁之战的根本经验在于联合作战的战略决策。因为战 51 略思想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所以作者详写战略决策,而略写战况。同时,在记述参加赤壁之战的三大军事集团中,作者也没有平均用力,而是以记述东吴为主,刘备为辅。这是因为东吴的动向如何,不仅关系到战略决策的确定,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战争的结局。因此,把东吴作为主要方面来写,而对曹、刘作为次要方面,附带提及。 :(1)提出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战略方针(?——?小节),这是以弱胜强的正确前提;(2)确定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小节),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3)执行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小节)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这样,由总纲而分纲再到细目,逐步把握,层层拎起,则全文的灵魂、重点和脉络、结构也就清楚了。这就为讲析课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纲目既明,在进入具体的串讲分析时,就要紧扣教材的章节、词句,既要分析出几个主要人物鲁肃、孔明、周瑜的对话作用和特色,又要表现出孙权在他们 几个人的作用下,抗曹态度的转变过程,而这一切,又都要围绕总纲和分纲所提示的内容来进行,这样,讲析时才可以做到紧凑集中、简明扼要,避免拉杂、枝蔓的毛病。现试分述如下: 第一节写鲁肃向孙权献计,这一席话,有四层内容:?荆州的重要;?荆州内部各派的情况;?对付的策略;?应即 52 采取的行动。这是鲁肃在当时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准确判断和应急办法。这一段话有两个特点:?符合当时荆州方面的实际情况,说明刘备一方可以利用;?说明为了东吴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刘备的力量应该利用。再结合鲁肃联刘抗曹的一贯主张来看,是势在必提;从孙权当时的处境及刘备方面的实力来看,是势在必行。因而鲁肃这样说,完全符合其人的一贯策略思想和现实情况,是真实可信、切实可行的。所以孙权听后欣然同意,命他即刻出使刘备。 第二节写鲁肃会刘备于长坂,说服刘备“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并与诸葛亮定交。其结果是“备甚悦”,并“用肃计,进驻鄂县之樊口”。这是鲁肃提出孙刘联合抗曹战略方针的初步胜利,为下面进一步确定并执行这一方针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也是尔后取得以弱胜强重大胜利的正确前提。 从第三节到第六节是讲孙刘双方通过紧张的活动,共同确定了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写诸葛亮与鲁肃俱诣孙权。孔明见孙权讲的一席话,可谓分析精当,说理透辟,高屋建瓴,洞若观火,终于使孙权折服,初步决定联刘抗曹。然细读文字,深感孔明不仅见识过人,而且讲话的艺术也相当高明,确非鲁肃等人所能企及,表现出孔明鲜明的性格特征。 孔明往说孙权,明明是去求救,可他首论三方形势,不卑 53 不亢;次论和战大计,故意激将;继论敌我利弊,对比鲜明;终论破操前景,了如指掌。孔明为什么要说这些以及为什么采取这种说法,这除了表明孔明一贯的策略思想(孙刘联合,共同抗曹)外,还充分表现了孔明深邃的洞察力,高度的语言技巧和杰出的外交才能。 强敌压境,何以自保,战耶,降耶,孰利孰弊,在此危急存亡之秋,确已使孙权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之中。孙权当时降吧,不愿;战吧,又有顾虑,真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但是,孙权的基本态度是主战的,其忧虑的核心是兵力问题,这从孙权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针对上述情况,孔明就对孙权采取“激”和“析”的办法。因其不愿降,故激之以坚其志;又因其战有疑虑,故析之以安其心。尤其在“析”的方面,孔明能就孙权的顾虑,分别从天时、地利、民心诸方面陈列操军之弊。对比之下,敌方的“失”,正是己方的“得”。这就生动地表现出孔明朴素的辩证观点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这正是孔明有鉴于对方矛盾焦灼的心理,自己的身份、地位及当时三方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而作的一番卓有见地的谈话。谈话的结果是,“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孙权抗曹决心初下,然其内心犹豫之处并未完全消除。 第四节是操遗权书,东吴内部和战两派发生争议。以张昭为代表的主和派,慑于敌人威势,力主迎操;鲁肃则为孙权设想迎操后果,力主迎战。这生动地表明了鲁肃跟孙权的亲 54 密关系以及鲁肃的忠诚、厚道的性格特征。这两派的观点,孰是孰非,对比鲜明。对话的结果是,“权叹息”,赞同鲁肃之议。抗曹信心进一步增强。 第五节写周瑜回来,第一次跟孙权对话。他先是力排众人降操之议,要为汉家除残去秽;接着历数曹操用兵之患,决心请兵破曹。特别是他分析曹军的几个不利因素,也是从天时、地利、人心几方面着眼的,这跟孔明之见相近,真是“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了。他们谈话的结果是,权“因拔刀斫前奏案”,进一步下定抗曹决心。 第六节是写周瑜是夜复见孙权,谈话的核心仍是兵力问题。周瑜实校曹操兵力,认为“甚未足畏”;孙权听后深表赞同,决心逆操。结果是,权抚瑜背,表示“孤当与孟德决之”。至此,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才最后下定。作为决定和战的关键人物孙权的态度一旦明朗,则鲁肃、孔明等人提出的孙刘联合、共拒曹操的战略方针才得以最后确定下来。这既承前面第一、二小节内容,又启下第七节赤壁鏖兵的描写。 第七节承上写火烧曹操水陆大军,操军大败北还。这是执行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运用了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总之,孙刘这一方,从提出、确定到执行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处处表现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以致使敌我双方优劣转化,强弱易势,终于产生了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综合上述,试拟本篇板书提纲如下: 55 总纲:赤壁之战何以能胜,——主观指导的正确。 分纲: (一)提出孙刘抗曹的战略方针——以弱胜强的正确前提。 ?鲁肃言于孙权:荆州的重要;荆州内部各派的情况;对付的策略;应即采取的行动。——同心一意共制曹操。 ?鲁肃会备于长坂:劝备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与诸葛亮定交。——备用肃计,进驻樊口。 (二)确定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 ?亮与鲁肃俱诣孙权:论形势,不卑不亢;谈和战,故意激将;讲利弊,对比鲜明;看前景,了如指掌。——权大悦,与群下谋之。 ?操遗权书,两派争议:张昭,慑于敌人威势,力主迎操;鲁肃,为权设想后果,力主迎战。——权叹息,赞同鲁肃之议。 ?周瑜至,言于孙权:力排众人降操之议,为汉除秽;历数曹操用兵之患,请兵破曹。——权拔刀,斫前奏案。 ?周瑜是夜复见孙权:实校曹操兵力,甚未足畏;孙权深表赞同,决心逆操。——权抚瑜背,“与孟德决之”。 (三)执行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火烧曹操水陆大军,操军大败北还。——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 56 57
/
本文档为【匿名谤书翻译和原文4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