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

2017-10-08 7页 doc 20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 心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多种前驱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极易被忽视。如果有心血管病史,到秋季一定要格外小心。 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 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 3.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 7.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 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 心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多种前驱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极易被忽视。如果有心血管病史,到秋季一定要格外小心。 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 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 3.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 7.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一般1~2秒即可消失。 9.爬楼梯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动,感到特别累,需歇几次才能完成,且感到胸闷气短。 10.浑身无力,不愿说话。 11.清晨起床时忽然发现视物模糊,在数日内越来越看不清楚. 12.鼻横纹,贯桥线,脸浮肿. 13.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14.心血管系统异常,如心悸、胸闷等,冠心病患者可能发生心绞痛; 15.运动系统异常,如肢体麻木,乏力,颈背肌肉紧张、酸痛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脑血管的症状有以下几项: 心悸;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 呼吸困难;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 ;是体征,指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 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 紫绀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及摇晃,眩晕发作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絮乱症状.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临 床病征. 疲劳: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当心脏病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稍,令人产生疲劳感。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不容小视。目前,在我国居民的死亡谱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号杀手,而且每年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患该病导致残疾。 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心脏及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对健康危害极为严重。以下我们来一一看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一:冠心病导致的猝死 心血管疾病除了包括心脏先天器质性疾病,主要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起因主要是心脏血管硬化,无法供应心肌足够的血液和氧。冠心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 起病隐匿,有人心肌缺血时毫无症状;它发病迅速,虽然动脉硬化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更长,但几分钟 心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对于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规范诊疗,控制病情进展很重要;对于 未患病的人群,应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从而做到及早预防措施. 预防几个危险因素 身体超重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研究表明,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体重每相差10千克,收缩压相差约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张压相差约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压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对11万余名女性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发现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蛋白质缺乏 曾经有调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国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脑卒中的比率高3倍,两组人群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夏威夷人群动物蛋白摄入显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发现动物蛋白与脑卒中呈负相关,动物蛋白可以抑制脑卒中的发生。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也导致过量脂肪摄入,并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2-1.5克为宜,其中至少有1/3为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类、瘦肉、豆制品,食用鱼类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纤维 美国学者曾经对30681名美国健康男性调查4年,综合所有营养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膳食纤维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预防高血压。有报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摄入量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杂粮、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 盐的危害 高血压为心血管病第一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 压和食盐摄入量关系密切,摄入量越高,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就越高。与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天吃盐大于等于12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大于等于18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中国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普遍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对高血压的预防非常不利。诺贝尔奖得主——伊格纳罗教授自称“有一颗年轻的心脏”,他除了强调运动的作用外,还曾特别提及在他的厨房中没有食盐,这一点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盐也就是一个牙膏盖的量,6克食盐加起来并没有多 少。从心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逐渐减少食盐用量,直到不特别在食物中加盐。 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高胆固醇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猪油、牛脂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5(限盐。高盐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7.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还要戒烟限酒,少喝浓茶. 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 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 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 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铁是使氧气连结在血红素上的重要元素。在肺部,吸入的氧气同红血球相结合,然后通过血管输送到各个器官。所以,作为供氧媒介的重要组织部分,一旦供应量达不到需求,就会直接导致血液运氧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 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做好冬季预防措施 心血管患者要做好冬季预防措施,主要从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压、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 (1)注意保暖 在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外出的老年患者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以免突然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因温差过大而发病。 (2)饮食清淡 “大多数人冬天都喜欢吃火锅,广州人也爱煲汤,都不知火锅属于高脂高盐食物,老火汤也属于高脂食物。”杜作义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食物和太多进补,应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 (3)不宜晨练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运动要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尽量避晨练,因为晨练会有冷刺激,从而加重心脏负担。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但是,心血 管疾病患者必须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一定要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如登山、快跑等。 (4)控制好血压 由于冬天时高血压病人较春夏时血压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 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
/
本文档为【心血管病的预警信号,症状,危害及其预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