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儿咳嗽中医理论辩证论治

2019-04-21 24页 doc 50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9139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儿咳嗽中医理论辩证论治小儿咳嗽中医理论辩证论治 咳嗽是怎样产生的?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形成咳嗽的器官,有呼吸道、肺脏、呼吸肌、神经系统。咳嗽中枢位于延脑,当咳嗽中枢受到刺激时,便可产生咳嗽动作。呼吸道炎症,如病毒、细菌和某些寄生虫侵入呼吸道后引起的发炎,可刺激粘膜而引起咳嗽;其次,多种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能刺激呼吸道粘膜,或压迫支气管,通过神经而刺激咳嗽中枢。其中,在儿童时期,最易遇到的是因呼吸道有异物而引起咳嗽:当小儿在哭、笑或喊叫时,可将口内的食物或其他东西吸入呼吸道。此外,有些体质过敏的小儿,闻到油漆气味或...
小儿咳嗽中医理论辩证论治
小儿咳嗽中医理论辩证论治 咳嗽是怎样产生的?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形成咳嗽的器官,有呼吸道、肺脏、呼吸肌、神经系统。咳嗽中枢位于延脑,当咳嗽中枢受到刺激时,便可产生咳嗽动作。呼吸道炎症,如病毒、细菌和某些寄生虫侵入呼吸道后引起的发炎,可刺激粘膜而引起咳嗽;其次,多种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能刺激呼吸道粘膜,或压迫支气管,通过神经而刺激咳嗽中枢。其中,在儿童时期,最易遇到的是因呼吸道有异物而引起咳嗽:当小儿在哭、笑或喊叫时,可将口内的食物或其他东西吸入呼吸道。此外,有些体质过敏的小儿,闻到油漆气味或吸入花粉、香烟、烟雾等也可引起咳嗽。咳嗽时,第一步是吸气肌收缩使胸腔增大,胸腔压力降低,大量空气进入肺泡;第二步是声门关闭,呼吸肌、肋间内肌、膈肌、腹肌等同时迅速收缩,使胸腔内压力突然升高;最后,声门打开,此时肺内的气体在压力下迸发而出,并在喉头产生咳声。中医是怎样认识咳嗽的,询问痰的情况有什么意义? 中医认为,在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中,都可有 咳嗽的症状出现。“咳”谓无痰而有声,“嗽”谓无声而有痰,“咳嗽”谓有痰而有声。咳嗽的发生,或因外邪犯肺,或因脏腑内伤而涉及于肺,故有“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之说。治疗原则上,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为主。咳嗽的分类,以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寒嗽、热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瘀血咳、时行咳嗽等;从脏腑分,有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等;从咳嗽的时间和咳的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咳、五更嗽、干咳嗽、夜嗽、顿嗽等。 临床上,询问患儿是否有痰,痰的量、色,对指导诊断、治疗有直接关系。如:有声无痰者责之于肺,多属阴虚肺燥;有痰无声者,责之于脾,多属脾虚不运,湿邪内阻,痰浊上干于肺;有声有痰者,肺气初伤,继动脾湿,属肺脾两脏同病。所以,辨痰之有无,可以辨别病变部位。 痰白有泡沫者,多属风寒;痰黄稠浊者,多属肺热;痰白质稠量多者,多为脾湿;痰白清稀冷唾者,多为肺寒;痰质胶固,稠粘量少,不利咯出者,多为肺燥。 总之,炼液为痰者,痰多黄稠,多因邪火;聚湿为痰者,痰 多稠白,多因脾湿;水泛为痰者,痰液清冷,多为脏气虚寒。为什么说五脏六腑都能使人咳嗽,并不单独是肺? 诸病易治,咳嗽难医。之所以难治,缘咳嗽根由甚多,不单是肺。 小儿咳嗽不离于肺,但又常和脾肾有关。如:有因痰而嗽者,因小儿脾胃虚弱,而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行于肺,阻塞气道,使肺的功能失常而发生咳嗽。故古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咳嗽与肾也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肾脏主水,为水火之脏。肺主气,肾纳气,气生于肺而依赖于肾。肺为水之上源,肾支配人身津液,痰虽可由脾湿凝聚而成,也可由肾的津液所化。若肾阳虚衰,一则不能暖土,致脾虚湿聚而生痰,二则不能制水,致水寒上犯而为饮。故有“痰之标在脾,痰之本在肾”之说。但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肾气渐旺故因肾虚而咳者较成人少见。又如心火太旺,灼伤肺脏,亦能致咳,所以,临床上小儿咳嗽因热邪迫肺、燥热伤津者屡有所见。治疗上,不能单独从治肺来考虑,要认真观察其病情,其病因,然后根据舌苔的薄厚、舌质的正常与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治疗。小儿咳嗽时应考虑哪些疾病? 咳嗽是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可以阻止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系统,或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积聚。但小儿频咳、呛咳、或剧烈咳嗽属病理性的应考虑以下疾病。 (1)呼吸道感染: ①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炎、慢性副鼻窦炎、慢性咽炎、咽后壁脓肿、急性会厌炎、白喉、急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急性微细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麻疹、百日咳。②霉菌感染: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③寄生虫病:肺包虫性肺囊肿、肺吸虫病、疟疾、阿米巴原虫病、肺蠕虫蚴移行症。 (2)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 (3)肺循环障碍:肺充血、肺水肿、肺梗塞。 (4)机械性或其他因素:吸入浓烟或其他刺激性气体、增殖体肥大、呼吸道异物吸入、食管气管瘘、胸腔积液、纵隔肿瘤、心脏肥大、心包积液、膈肌受刺激、膈疝、迷走神经耳枝受刺激(如外耳道炎、异物、湿疹)。 (5)精神性咳嗽。 (6)其他:胰腺囊性纤维病变、出血性肺肾综合征、肺泡蛋白质蓄积症、肺泡微结石症、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白血病或网状内皮细胞病的肺浸润。如何根据咳嗽的声音来判断疾病? 临床上,可根据小儿咳嗽的声音来判断属哪种疾病。详细询问咳嗽的性质,或亲自听到患儿的咳嗽声有助于鉴别诊断。 干性、刺激性咳嗽:患者咽、喉燥痒,呛咳无痰,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之初期、胸膜炎及肺结核早期。 (2)湿性咳嗽:痰多,喉内咕噜作响,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后期、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水肿。 (3)单声浅咳嗽:由于扁桃体肥大、增殖体肥大或慢性鼻、咽炎等刺激咽喉所致。 (4)痉挛性咳嗽:阵发性一连串剧咳,咳时面红耳赤,呈窒息样,多见于百日咳及气管异物的患者,亦可 见于气管或支气管受肿大淋巴结的压迫、支气管扩张、原发性间质肺炎患者。 (5)犬吠样咳嗽:高音调干咳,其声如犬吠常伴声嘶、喉内喘鸣及吸入性困难,多见于急性喉炎。 (6)无声性咳嗽:有咳嗽动作而无声音,偶见于癔病、声带麻痹的患者。 (7)金属音调性咳嗽:咳嗽与胸腔内空气共鸣所致,偶而在开放性气胸患者中听到。 根据小儿的咳嗽声音,结合病史、伴随症状体征等情况,即可确诊是哪一种疾病。咳嗽从中医而论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差,在春秋气候多变之时,更因小儿寒暖不知自调,忽于增减衣服,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故易为风寒热等外邪侵袭,而发生咳嗽。 盖肺为娇脏,其性肃降,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肺气具有宣散和肃降两方面的功能, 故肺有宣有肃,气则能出能入,方可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倘卫外机能不固,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人体,必内犯肺脏,使肺失宣降,以致肺气郁闭不宣,其气上逆而发为咳嗽。 因小儿体质素虚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则更易复感外邪,致使咳嗽累作,肺气愈伤,清肃功能难复,亦可出现肺阴不足或肺气虚弱的证候,发展成为内伤咳嗽。 若因痰而嗽者,主要由于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导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壅阻气道,故肺气不得宣畅,而引起咳嗽。以上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谓。痰亦有寒热之分,若痰稀色白,伴流清涕,或兼形寒无汗,头痛鼻塞等症是为风寒;痰稠且黄,口渴咽痛,则为风热;痰量多者为湿盛;干咳无痰的,多为阴伤燥咳。 综上所述,发生咳嗽的致病原因虽多,但其发病机理则一,皆须在肺脏受累之后才能出现。风、寒、暑、湿、燥五种病邪是如何引起咳嗽的? 风是五种病因之首,其性善行数变,四时不正之风邪皆可伤 人,寒、暑、燥、湿皆可同时侵及人体。春令多风,风性善于向上,故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侵,致使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司而发为咳嗽。 肺为娇脏,小儿寒温不能自调,若冬令严寒,衣被太薄,或单衣露宿,将息失慎,寒邪束于肤表,则内犯于肺,致肺气不宣,气逆不顺,宣降失司而咳嗽频作。 夏令酷热,炎暑盛行。火性炎上,若小儿嬉戏于烈日之下,感受其邪,一则伤津耗气,二则火邪伤肺,致热邪迫肺,津伤肺燥,肃降无权,气逆而咳。 正当夏秋之交,时值长夏主令,阳热下降,湿热熏薰,水气上腾,潮湿充斥。若小儿玩弄戏水,坐卧湿地或雨露沾衣,则外伤于湿而内困于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滞,凝聚为痰,上阻肺道,发为干哕咳逆。 燥为深秋主气,临床又有温凉之分。小儿感受夏暑之余气者,发为温燥;而感受深秋之寒气者则发为凉燥。肺脏娇嫩,喜清肃濡润,既不耐热,更不耐燥,燥邪干涩,能伤肺灼津。若小儿为燥邪所伤,可致津伤液耗,肺伤气逆,肃降无权,发为干咳痰粘等证。如何区别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各采用 什么治疗法则? 外感咳嗽,起病多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发热、微恶风寒、流涕、喷嚏等症。临床以表证、实证、热证居多。 内伤咳嗽,或为本脏自病,或因他脏及肺,起病多缓,病程较长,往往有各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而无邪犯肌表之症状。临床上,除伤食咳嗽和肺热咳嗽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多属里、实、热证外,其他均以里证、虚证(包括阴虚)、寒证居多。 临床应本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原则,去其咳嗽之因,则咳嗽自止。外感之咳,邪气多由皮毛、口鼻而入于肺,治以疏散为先,肺欲辛,平味药能开泄肺气,肺气宣畅则咳嗽可除。用药虽不外辛凉、辛温两类,但因小儿实证、热证较多,辛凉清宣最为常用。 内伤之咳,治疗不同,但总不外湿甚者健脾,食积者导滞,实火者清热,虚火者滋阴,脾虚补土,肺寒温散等法。?外感咳嗽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如何? 外感咳嗽,临床分风寒、风热、湿热、燥热等类型,其中以 风热咳嗽最多。 患儿如见咳嗽痰稀,喷嚏,流涕,鼻塞,头痛身重,怕冷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浮红,为外感风寒之邪,肺气失宣而致风寒咳嗽。临床上,采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法药用,紫苏8g ,生姜3片,杏仁6g,前胡8g,桔梗8g,陈皮8g,枳壳6g,半夏6g,水煎服。若感受风寒重者,或为油腻荤腥食物所致,症见气促者,急当宣肺散寒,肃肺降逆,酌加麻黄以增强散寒之力。兼挟食滞腹胀者,少佐山楂、神曲、麦芽。 患儿症见咳嗽痰稠,鼻流浊涕,口渴咽痛,头昏有汗,舌苔薄白,脉象浮数,指纹浮而青紫,此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致的风热咳嗽,治疗采用辛凉解表,宣肺利痰,药用:桑叶10g,菊花10g,薄荷10g,连翘10g,杏仁8g,桔梗10g,芦根12g,甘草4g,水煎服。咳嗽较重者,加瓜蒌皮12g,麦冬8g;痰热上壅者,加前胡10g,海浮石10g,葶苈子10g;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者,加马勃6g,山豆根12g。 如患儿症见咳嗽痰浊,口渴少饮,胸满纳呆,或咳而干哕,小便黄赤,唇红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濡数。此为湿邪外侵,或内生痰湿上壅于肺,肺气闭郁不宣而致的湿热咳嗽, 治疗采用苦辛通降,轻宣肺气之药:连翘10g,杏仁8g,滑石12g,薏苡仁12g,半夏10g,栀子9g。痰稠而多者,加冬瓜仁 8g;气促痰壅,大便秘结者,加葶苈子9g。如患儿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而不爽,鼻咽干燥或咳嗽牵扯胸痛,大便艰难,或唇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数,指纹色青紫者,为燥热之邪,灼伤肺阴,肺失清肃润降而致,用辛凉甘润,养阴清肺之药:桑叶8g,杏仁 8g ,浙贝10g,沙参10g,栀子6g,淡豆豉10g,梨皮1个。久咳不止者,加百部6g,地骨皮6g。燥咳不止,声音嘶哑者,应清热保肺,润燥宣达,用鲜荷叶20g,鲜银花20g,西瓜翠衣10g,丝瓜络6g,鲜竹叶心10g,鲜扁豆花10g,桔梗6g,杏仁6g,麦冬8g,甘草4g,水煎服。内伤咳嗽的临床表现及治法如何? 小儿内伤痨瘵、肾气虚损虽不多见,但内伤脾肺之证,却屡见不鲜。临床上常分为伤食咳嗽、痰湿咳嗽、肺热咳嗽、阴虚咳嗽、肺脾气虚咳嗽、肺虚寒嗽六型。 患儿表现以咳嗽、呕吐乳食痰涎为主,常伴五更咳甚,胸腹胀满,不思乳食,吞酸嗳腐,大便酸臭或秘结,手足心热, 睡卧不安,舌苔白厚或黄,脉象沉滑,指纹紫滞,为乳食积滞中脘,蕴湿成痰,痰热上蒸于肺而致,用消食导滞,化痰止咳药:神曲10g,炒麦芽10g,陈皮8g,清夏8g,茯苓6g,甘草3g,枳实6g,山楂6g。腹胀甚者,加炒卜子6g;痰黄稠者,加桑皮8g,冬花6g。 患儿表现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痰随嗽生,胸闷纳呆,舌苔白厚或腻,脉象濡或滑,指纹沉滞者,属痰湿渍于肺,肺失宣肃而致,用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药:陈皮10g,清夏10g,茯苓8g,甘草4g。腹胀便溏,加苍术10g,厚朴8g;咳痰不利者,加瓜蒌10g,胆星6g,黄芩8g。 患儿表现咳嗽气粗,痰黄而稠,鼻咽干燥,口气臭秽,面唇红赤,烦渴便秘,舌红苔黄厚,脉象滑数,指纹青紫者,为火热之邪上灼于肺,炼液为痰,阻遏气道,使肺之肃降无权而致。用清热泻肺,止咳化痰药:桑皮8g,地骨皮8g,黄芩8g,栀子8g,梗米6g,甘草4g,白前6g。 见到干咳无痰或少痰,午后夜间咳甚,咽喉燥痒,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唇燥舌红,苔少乏津,脉细数,指纹紫滞,此为津液暗耗,不能上润于肺,致肺阴不足,失于清润而致,用养阴清肺,润燥止咳药: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 花粉10g,桑叶8g,白扁豆8g,甘草8g 。痰粘难咳出者,加瓜蒌霜6g,鼻孔红干加桑白皮8g,久咳伤肺,肺气虚弱者,加百合10g ,白及8g。 患儿表现咳嗽无力,痰白清稀,食少便溏,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指纹淡红者,此为肺气虚损,痰阻气道而致,用补益肺脾,温化痰湿药:陈皮10g,清夏10g,人参3g,茯苓8g,白术8g,甘草6g。如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加草蔻;久咳不止,肺虚及肾,短气不足一息者,当滋肾敛肺,用八仙长寿丸,1/2~1丸,1日3次。 患儿表现咳嗽绵绵,昼静夜甚,呼吸气冷,冷唾痰稀,怯寒背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唇舌俱淡,舌质胖嫩,舌苔白润,脉象沉细,指纹红沉,证属素体阳虚,肺气虚损,寒自内生而致,用温肺散寒药:干姜3g,陈皮6g,清夏6g,党参8g,茯苓8g,炙甘草6g。小儿稚阳易热,姜桂大热之药,如辨证不确切,则不得轻易加用。小儿内伤咳嗽为什么多痰? 小儿内伤咳嗽的形成,有直接来源于内伤的,也有因外感失治转变而成的,起病虽然不同,病因也有差异,但证候表现每以痰多为主证。所以前人曾有内伤咳嗽 “十九皆由于痰”的说法。小儿内伤咳嗽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的小儿,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小儿脾胃薄弱,因乳食不调,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小儿外感失治,或体弱小儿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乳食积滞能致咳吗,为什么咳嗽要禁食肥甘厚味和生冷食物? 小儿脾常不足,哺乳喂养,重在“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若小儿伤于乳食,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调而成积滞。积滞郁久化热,则蕴湿成痰,痰热上壅于肺,阻遏气道,致肺之清肃失司而发为咳嗽。所以,乳食积滞也能引起咳嗽。 小儿为稚阴之体,津液易伤。若饮食失节,任其嗜食香燥炙,肥甘厚味诸物,久之,势必香燥走窜耗津,炙助热劫液,致脾胃之阴液受损,不能自润而干咳不已。因此,咳嗽患儿应禁食肥甘厚味,以避免灼伤津液加重病情。 形寒饮冷则伤肺,其言外因形体受寒,内因伤于生冷,内外 合邪而致咳嗽,一则肺合皮毛,外寒束表则内犯于肺;二则内伤生冷,冷气上至于肺。“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咳之,则为肺咳”。“风寒无形之邪入内,与饮食有形之邪相合,必留恋不舍,内寒与外寒相结而致肺寒咳嗽”,故曰: “形寒饮冷则伤肺”。名医为什么怕治久咳? 不是因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咳嗽,中医称为内伤咳嗽。除了肺痨咳嗽以外,最常见的是痰饮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一类),病程较长,冬春季节遇冷即发,反复难愈。一般分为痰湿和痰热两种,治疗上也各有不同。 痰湿咳嗽,多出现咳嗽气急,痰多易出,色白清稀,胸中作闷,舌苔白润,用燥湿化痰止咳的方法治疗。如制半夏、陈皮、茯苓、桔梗、紫菀、百部、甘草各10g,水煎,分3次服。并每日早晚服用二陈丸、半贝丸,每次1/2~1丸,1日2~3次。 气喘气急的,可服用消咳喘,每次3~5ml,每日3次,又宜服用复方杜鹃片,每次2片,每日3 次。 痰热咳嗽,多见咳嗽气粗,痰黄粘稠,发热胸痛,舌苔黄干, 治疗用清热、化痰、止咳的药物。如:麻黄6g,杏仁、黄芩、桑皮、冬花各12g,制半夏、瓜蒌皮各10g,鱼腥草、冬瓜仁各30g,甘草6g,水煎,分2~3次温服。并早晚加用二母宁嗽丸、橘红丸、蛇胆川贝散等。每次1/2~1丸或1/2~ 1 管,1日3次。 此外,民间还有不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验方,均可治疗此病。采用上述治法,虽能暂时取效,仍然避免不了复发,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治疗,也很难断根,所以,有名医怕治久咳说法。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应积极煅炼身体,防止受凉等引发本病。小儿咳嗽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有哪些? 遇到咳嗽的小儿,为了协助诊断治疗,可作如下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感染多伴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则往往降低。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者,须考虑百日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须考虑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疾患。 (2)慢性咳嗽患者,须作大便常规检查或浓缩法找虫卵。 (3)痰液检查:①性质:透明而有粘液的痰多见于急性卡他性炎症;粘液、脓性痰液多见于化脓性炎症;泡沫、血性痰液多见于肺水肿。②颜色:铁锈色痰可见于大叶性肺炎或间质肺炎;蓝绿色痰多见于绿脓杆菌感染;红褐色痰多见于阿米巴感染;黄色脓痰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③气味:臭味痰多见于肺脓肿及支气管扩张。④量:24小时内咳出大量痰液多见于肺水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脓胸伴有支气管胸瘘患者。⑤显微镜检查:可查是否有脓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即有含铁血黄色素颗粒的大吞噬细胞)、嗜酸性细胞,寄生虫或虫卵、结核杆菌、霉菌的菌丝或芽胞等。如痰内找到弹力纤维,说明肺组织有破坏性病变(脓肿、坏死或严重结核病变)存在。 (4) 病原学检查:耳鼻、咽拭子或分泌物作培养或病毒分离,有条件可作免疫荧光检查。疑有百日咳时可作咳碟培养,婴幼儿疑有结核感染时,可抽取胃液找结核杆菌或做动物接种。 (5 )血清学检查:必要时可做冷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合试验等。 特殊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 (2)X线检查:咳嗽持续存在而未能以病史或体检之发现来解释,或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者,可行胸部X线检查、副鼻窦X线检查,必要时作支气管造影。 (3)支气管镜检查:疑有异物吸入或反复咯血原因不明者,可行支气管镜检查。咳嗽原因不明者,必要时尚可行肺穿刺或肺活检。小儿咳嗽在辨证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小儿咳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辨证准确,治疗得当,则很快向愈。如失治误治则会迁延不愈,甚则变生他证。因此,小儿咳嗽的辨证准确与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儿咳嗽的辨证要点,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问明新病、久病,以定外感、内伤。一般而论,病属新得,素无他疾,而来势急骤,或兼有表证的多是外感;如果病已历久,病势缓慢,或先患其他疾病,渐渐转为咳嗽,并伴有脏腑虚证的多是内伤。其次,应查清寒热的轻重,以便进一步辨明外感的性质。通常说来,恶寒发热是外感咳嗽的必有症状。 如恶寒重、发热轻的是外感风寒;发热重、恶寒轻,甚至不恶寒的是外感风热。第三是了解有痰无痰,以便区分属燥属湿。如干咳少痰或者无痰,多属燥热;若咳嗽痰多则是痰湿偏盛。第四是对于有痰者,要进一步察看痰的黄白,以辨别属寒属热。如痰白质稀,一咳即出属于寒痰;痰黄质稠,咳出甚难者属于热痰。第五要注意咳嗽声音的高亢、低微,以辨病情的虚实。小儿咳嗽,如声音高亢,是属积气壅盛,肺气上逆,病证属实;若声音低微,甚至气不接续,则是正气不足,肺脾气虚。最后要注意舌、脉、指纹。就脉象来说,主要注意浮沉、迟数、有力无力。脉浮主表,脉沉主里,脉数多热,脉迟多寒,脉有力为实证,脉无力为虚证。指纹浮红为外感风寒,鲜红为风热,紫红为痰热内闭,青紫为食积痰阻,淡红为气虚,淡紫为虚寒。至于舌、苔,一要注意舌的色泽,二是观察苔的颜色、厚薄、干腻。如苔薄白,舌质无明显变化属于风寒外感;苔薄黄,舌尖红则是外感风热;苔厚腻色白,舌质淡为脾虚痰盛;苔厚而黄,舌质红则是痰热;舌苔黄而燥的是肺热津伤;舌红少苔,或是光剥的即是阴虚。 总之,对于小儿咳嗽,在辨证时如能问明病证的新久,查清寒热轻重的差异,了解有痰无痰,以及痰色的黄白,听清咳嗽声音的低微高亢,再结合舌、脉、指纹的变化,就可以辨 明病证的寒热虚实,作出恰当的诊断。为什么治疗小儿咳嗽要强调理脾?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有属于外感的,有属于内伤的。起病情况,有肺脏先病,一病就咳嗽的;有他脏先病,累及于肺后才出现咳嗽的。故有“咳者肺病”之说。正因为咳者肺病,故咳嗽治肺是必然的,而在治肺的同时,又强调调理脾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理脾可以祛邪:如外感风寒犯肺,肺气不宣就会咳嗽。在肺失宣降,不能输津四布的情况下,水湿又必然会停留而成痰浊,痰浊阻肺,或壅塞气道,则使咳嗽加重。大家知道,痰的来源是湿,湿又由脾所主,如果脾气健运,水湿运行,就会使痰化饮消,咳嗽减轻。因此,在治疗时,常常是宣肺散寒,健脾燥湿,肺脾同治,就会促进疾病的痊愈。如果既感寒邪,气失于宣降而咳嗽;脾又被寒气所伤,健运失职而聚湿成痰,上阻于肺,咳嗽痰多,就更需要肺脾同治了。 (2)理脾可以消除病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饮食不知自节,使脾胃受伤,不论是湿热内蕴,久而成痰,还是脾虚湿盛,凝聚为痰浊,都可上贮于肺,使肺气不利,气道受阻,而致咳嗽。这时治肺乃是治标,理脾才是治本。 因此,在宣肺利气的同时,应参以健脾行滞或是健脾化湿,使脾运正常,就能消除病源,使病证痊愈。 (3) 理脾可以补虚:如果小儿体质薄弱,肺气不足,或经常感受外邪,肺气受伤,不能进行正常的宣发肃降而发生虚损咳嗽,治疗就应补益肺气。但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要想使肺不虚,就必须补益脾气。脾土旺盛才能生化有源,气血充足,肺气也就得到补益。因此,补脾益肺是治疗这类咳嗽必须遵循的法则。小儿外感咳嗽能用一方加减来治疗吗? 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可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湿热咳嗽、燥热咳嗽等类型,这些外感咳嗽能不能用一个方剂加减治疗呢?实践证明是可以的,这就是止嗽散。止嗽散见于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为了说明本方能用于各种外感咳嗽,有必要对其药物功能做一简介。方中紫菀、百部,性均温润,紫菀味苦辛,百部味苦甘,皆入肺经,二药性微温而不热,润而不寒,可理肺止咳,新久咳嗽均能使用。白前与桔梗性平相同,都有辛味,但白前有甘味,桔梗兼苦味,桔梗能宣达肺气而利膈,白前能下气开壅而止嗽,同有辛味上升,甘苦下降的作用,不论寒咳热咳均能应用,以上四味为本方主药,因其有升有降,有出有入, 故能调整气机升降失常;方中另有橘红祛痰化湿,荆芥散风疏表,甘草缓急止嗽。由于本方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苦不过寒、辛不过热等特点,因此,对于肺的宣散肃降、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咳嗽,都能使用。临床上,对于风寒咳嗽,用止嗽散治疗,可在原方中加苏叶、防风等辛温发散之品;对于风热咳嗽,用止嗽散治疗应当减小紫菀、百部的用量,加入桑叶、菊花、薄荷、瓜蒌皮等辛凉清解化痰之品,以加强本方散风清热、止咳化痰之力。对于湿热所引起的咳嗽,用止嗽散治疗,当减去辛温发散之荆芥,加入前胡、佩兰、菖蒲等化湿止咳,滑石、薏苡清热利湿。对于燥热咳嗽,用止嗽散治疗,也应当减去辛温之荆芥、橘红、白前,加入辛凉甘润之桑叶、沙参、麦冬、知母、元参、梨皮等以滋阴生津润燥,加川贝以润肺止咳。还有些咳嗽病例,时经多日,咳仍不止,咯痰不爽,喉中发痒,痰白而粘,治疗时只需要在止嗽散中加杏仁、贝母润肺降气就可以了。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各型外感咳嗽,均能以止嗽散为主方加减来治疗。但是,应该指出,无论是哪一种外感咳嗽,都以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为主。所以,在用止嗽散时,必须根据具体病情,适当调整,特别是在咳嗽初起之时,更要注意。小儿咳嗽时家长如何处理? 前边我们已经谈过,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咳嗽。所以,治疗咳嗽首先要判断引起咳嗽的疾病本身是否严重。在伤风感冒时,偶而几声咳嗽,只要用白萝卜煮汤喝就可以。若咳嗽、痰稠粘者,可服用使分泌物变稀的药物,如氯化铵1/3~1/2片, 1日3次;棕色合剂1ml/岁·次,日3次;鲜竹沥5~10ml, 1日3 次;祛痰灵:5~10ml,1日3次。同时,可配合消炎药, 如阿莫西林冲剂1 ~2袋,1日3次;再林0.5~1.5袋,1日3次;琥乙红霉素冲剂或片剂30mg/kg·日,分3次口服。但是,对于体质较差,大便经常稀薄的小儿,不宜用鲜竹沥和祛痰灵。如果咳嗽伴有高热,应注意是否有肺炎,要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如果咳嗽时间长且伴低热、消瘦,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肺结核。如果咳嗽发生在大哭、大笑或吃东西时,并伴气急青紫,应立即拍小孩胸背,采取头低位,以利咳出呛入的异物。若咳不出,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问是,咳嗽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麻醉性止咳药,如咳必清及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那更使痰液粘稠不易咯出,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除非是干咳频繁、无痰而又影响小儿夜间睡眠时,可临时给非那更0.5~1mg/kg?口服,以镇静止咳。咳嗽咯血时用什么 偏、单验方较好? 干地榆1500g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过滤,浓缩至600ml ,每次10 ~ 15ml,1日4次。 (2)肺形草30g 用法:水煎,日服2次,每次150ml,连服1个月,症状缓解后,可用开水冲泡作茶饮服。 (3)仙鹤草45g 用法:以水2碗煎至半碗顿服,1日1 次。 (4)旱莲草250g 用法:旱莲草捣烂取汁,煎沸数分钟冲糖(适量),每日分4次服。 (5)鲜白茅根50~100g 用法:上药洗净,加适量清水煨极烂,后加冰糖烊化,每日早、晚食之。 (6)鲜羊血适量 用法:取鲜羊血热饮1~2盏。羊血含蛋白质10 4%,主要是血红蛋白,次为血清蛋白,功能止血去瘀。 (7)广郁金适量 用法:上药加水磨汁,以丝绵蘸药汁擦洗背部,每日2次,每次10分钟,3日为1疗程。怎样用推拿方法治疗咳嗽? (1)常用穴位及手法 清补肺3分钟,平肝2 分钟,揉一窝风2分钟,分阴阳1 分钟,分推膻中2分钟,揉天突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 (2)随证配穴 ①风寒型咳嗽:配推上三关穴2分钟,顺揉外劳宫2分钟, 顺揉膊阳池2分钟。痰多加揉小横纹1分钟,痰少推四横纹2分钟,头痛揉印堂1分钟,揉太阳穴1分钟。 ②风热型咳嗽:配清肺3分钟,清大肠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揉风池2分钟,推大椎2分钟,擦背 1分钟,掐合谷1分钟。头痛重的拿列缺1分钟,揉膊阳池2分钟或用头痛推拿法;头痛如伴有痰多而喉鸣和大便不调的加清补脾,揉足三里1分钟。 ③痰热咳嗽:配推六腑3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清小肠1分钟。 ④痰湿咳嗽:配顺运八卦3分钟,补脾3分钟,合阴阳1分钟,清胃1分钟,揉小横纹1分钟,清小肠2分钟。 ⑤气虚咳嗽:配补脾2分钟,补肺2分钟,揉二马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顺运八卦2分钟,合阴阳1分钟。小儿咳喘时使用敷贴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敷贴疗法又称外敷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汁(如酒、醋、茶水、温水等)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一 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由于小儿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外邪,而“肺为娇脏”,邪气袭肺,使肺失宣降引起咳嗽、气喘。小儿大多拒服药物,或服下后因咳嗽而吐出;再加上小儿脾胃功能薄弱,内服药物时间久后,往往易损伤脾胃引起厌食、腹痛、呕吐诸症。故我们根据小儿肌肤薄嫩、毛孔稀疏、外用药物易于吸收的特点,选用辛散走窜入肺经的药物敷贴肺俞、膻中、天突等穴,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能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肺脏,以调节肺的宣发与肃降,祛除邪气,治愈咳嗽。故小儿咳嗽,除去用口服药物治疗以外,敷贴疗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副作用很少的治法。咳嗽病人用什么药敷贴? (1)药物:罂粟壳适量。 制法:研细末,以陈醋调膏。 用法:贴于脐部,用于久嗽不止者。 出处:《理瀹骈文》。 (2)药物:五倍子适量。 制法:研细末,以陈醋调膏。 用法:贴脐,用于久嗽不止。 出处:《理瀹骈文》 (3)药物:党参10g,白术7g,干姜6g,炙甘草3g。 制法:混合烘干,碾面备用。 用法:用上药200mg,加入热参浸膏10mg,用一软纸覆盖,再加棉花,外用胶布固定封好,3~7天换药1次。 (4)药物:朱砂8g,甘遂5g,轻粉1 5g 。 制法:共研末,取少许温开水调成糊。 用法:上滴香油敷脐,用于寒咳。小儿常用的止咳方剂有哪些? (1)止嗽散 组成和用法:荆芥6 ~9g,桔梗6~9g,百部6~9g,紫菀6~9g,甘草3~6g,白前6~12g,陈皮6~9g,水煎服。 功用:止咳化痰,疏风解表。 主治:外感咳嗽,日久不止,咳痰不畅;或有轻度恶风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缓。 (2)金沸草散 组成和用法:旋覆花6~9g,前胡6~9g,荆芥6~9g,细辛 3~5g,姜半夏6~9g,赤芍6~9g,甘草3~4g,生姜2~ 3片,大枣3~4枚,水煎服。 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痰多,咯痰清稀,气急胸闷者。 (3 )清燥救肺汤 组成和用法:桑叶6~9g,生石膏12~18g,甘草3~4g,胡麻?6~9?g,阿胶6~9g,麦冬6~9g,杏仁6~8g,枇杷叶9~12g,沙参9~12g 功用:润肺清燥。 主治:燥热伤肺,干咳无痰,咽鼻干燥,甚或气促,舌红苔少,舌红,脉数。 (4)桑菊饮 组成和用法:桑叶6~15g,菊花9~15g,杏仁4~8g,连翘9~15g,薄荷6 ~ 9g,桔梗4~9g,芦根9~15g,甘草3~5g。 功用:辛凉宣透,清燥润肺。 主治:咳嗽声嘶,干咳无痰,或痰液稠粘而少,舌红苔干。小儿咳嗽有哪些食疗方法? (1)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 。用法: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疗程,停1周再行第2疗程。 (2)黄精粥:黄精15g(新鲜者加倍),粳米50g,冰糖适量,用法:将黄精洗净,切细,和粳米一起加水500ml,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冰糖,再煮片刻,每日早晚空腹时趁热食服。 (3)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冷后1次顿服。1日2次。 (4)花生煲冰糖:花生米100~150g,冰糖适量。将花生米洗净,加入冰糖及清水同煮熟,吃花生米饮汤,1日分3次吃完。 (5)银耳羹:银耳5g,鸡蛋1个,冰糖60g,猪油适量。将银耳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发透后,摘除杂质,洗净并分成片状,然后加适量水煮开,并用文火再煎2小时,待银耳煮烂为止。将冰糖另加水煮化,打入鸡蛋,并兑入清水少 行搅匀后,入锅中煮开,并搅拌,将鸡蛋糖汁倒入银耳锅内,起锅时,加入少许猪油。 (6)生姜柿饼:生姜6g,柿饼1个。将生姜洗净、切碎,夹在柿饼内放在火上焙熟吃,1日1~2次。 (7)大蒜白糖汁:大蒜头15g,白糖30g。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加白糖和开水约500ml,浸泡5小时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4~5天。 (蔗浆粥:新鲜甘蔗若干,粳米50g。将粳米加入400ml煮成稀粥,然后将新鲜甘蔗洗净切碎,榨取汁150ml左右,加入稀粥中即可服食。每日2次,早晚服。 (9)松子仁粥:松子仁20g,糯米50g,蜂蜜适量,将松子仁捣成泥状,与糯米一起加水500ml,用文火煮成稀稠粥,然后调入蜂蜜,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 以上九方均可用于咳嗽食疗。咳嗽怎样辨证食疗? 根据临床实践和家庭食疗,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食疗,疗效明显提高,一般临床上将咳嗽分为以下五型。 (1)风寒咳嗽:用干姜30g,淡豆豉15g,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 次,加水再煎。共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大火煎煮浓缩,至煎液较稠厚时加饴糖250g(或以关东糖250g代替),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成丝状,而不甚粘手时,停火。趁热搅拌,使糖变为乳白色,再趁热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制成条,再分割100块,即可。 (2)风热咳嗽:用洁净丝瓜花10g,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洗,加盖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次。 (3)肺燥咳嗽:用党参250g,沙参125g,桂圆肉120g,先以适量水浸泡透发后,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如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顿饮,每日3次。 (4)痰湿咳嗽:用鲜柚肉500g,去核切块,放在瓶罐中,加白酒适量,封严,浸闷一夜,再倒入铝锅中煎煮至余液将干时,加入蜂蜜250g,拌匀即可。待冷,装瓶罐备用。 (5)肺虚久咳:大鸭梨或雪花梨1个,洗净,柄部横断切开,挖去核,内装川贝母10g,把梨上部拼对好,用牙签插紧,放大碗中,加冰糖30g,水少许。再把碗放蒸锅中蒸4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常用治疗咳喘的食物有哪些?? (1) 核桃仁:能滋补强壮,温暖命门,润肺益胃,镇咳化痰,养血生津。用于痰喘、久嗽、虚性喘咳。 (2)黑芝麻:滋养强壮剂,具有补肺气、益脑髓、养阴补虚、补血润肠、止嗽化痰平喘的功用。 (3)栗子:具有补脾肾、厚肠胃、止泄泻的功用。主治咳嗽气喘、虚寒泄泻。 ( 4)百合:具有滋养强壮、养阴止嗽、清心安神的功用,用于咽痛、肺阴不足之咳喘。 (5) 白木耳(银耳):具有清热、润肺生津、养胃滋阴、益气活血、清肺热、养胃阴的功用,对肺热咳嗽、肺燥干咳、痰中带血的咳嗽有较好疗效。 (6)燕窝:具有补肾、养肺阴、止咳化痰的功用。主治:支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等。 (7)梨: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清心解酒毒。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橘子:橘子全身是宝。橘皮:健胃理气燥湿、祛痰、镇咳,用于咳嗽痰多者。橘络:通络、化痰、理气、消滞,主治咳嗽、肺痨。橘核:理气、散结、止痛。橘叶:疏肝行气,消肿散结,治疗乳痈肿痛。 (9)萝卜:具有健脾化痰定喘之功,主治风寒咳嗽、肺热咳血,急慢性气管炎。 (10)大蒜:止咳化痰,宣窍通闭。用于肺炎、支气管炎。 (11)鸡蛋:补虚损,理气血,主治久咳不愈。 (1 2)豆腐:清热散血,主治痰喘、百日咳。咳嗽怎样辨证施护? 详细了解咳嗽时发病情况,是否有发热畏寒等外感症状及肺、 脾、肝等内伤症状,从而辨明病因,辨别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对辨证施护具有指导意义。 (1)咳嗽护理应特别注意病室的室温和湿度,寒暖应适宜,保持一定的湿度。并注意随天气的变化给患儿增减衣服,避免外感。 (2)不论是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均禁止在患儿病室内或寝室内吸烟,加强通气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口腔清洁护理,稍大小儿每天早晨养成按时刷牙的习惯,或用淡盐水,金银花水漱口,较小的婴儿可用棉球蘸上药液擦洗口腔,每天3~4次。 (4)咳嗽患儿的饮食及营养水分的补充极为重要。一般给易消化,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多饮水,能使口腔清洁,又能补充体内能量的消耗,并能稀释毒素,以助排泄,外感咳嗽者,饮食应特别注意清淡。 (5)咳嗽多痰,应准备好痰具和废纸,让病儿取侧卧位或经常变换体位,并用手由后背两侧向中间轻轻拍打以促痰液排出。 (6)忌擅自应用峻猛的镇咳药如可待因、吗啡、罂粟壳等。若患儿咳嗽剧烈,影响睡眠时而肺部感染已经控制,或咳嗽稍剧即导致痰中带血,而必须应用镇咳药时,应请示医生再用。 (7)雾化吸入:氟美松2~5mg,α?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4万?μ,生理盐水100~150ml,超声雾化吸入,1日1~2次。咳喘患儿如何服用汤药,服药期间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治疗小儿疾病,汤药是一种主要的剂型之一。但小儿神识未开,多苦于服药,因此,煎熬中药时,汤液应适当浓缩,取汁50~150ml,年龄越小,药汁的量越要少些,一般以少量多次分服为宜,以免强喂引起呕吐,而且分次服用,能使药力持续,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拒服的小儿,可固定小儿头、手,用小匙将药液送至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另外,可在药汁内加些糖调味。对于年龄较大的小儿,要多做教育动员工作。 另外,病证不同,给药次数也不同。如支气管炎、肺炎、喉炎等新病、急病,1日内可分4~5次服;而哮喘根据发作规律,在发作前半小时服1次,另再服2次;若小儿哮喘发于 夜间者,除去白天喂服以外,尚须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昼夜持续发作,1日内服药次数不得少于3次。
/
本文档为【小儿咳嗽中医理论辩证论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