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2017-09-19 14页 doc 368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 一、填空。  1、 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 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 “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 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 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古代汉语专作业(1) 一、填空。  1、 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 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 “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 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 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 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 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 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 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 汉字主要来源于 原始绘画。  7、 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 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 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 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 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 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文字的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有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汉字学的创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汉字学萌芽于先秦,创建于东汉。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易·系辞下传》中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这个时期的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爱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2、 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许慎创造了“部首”。部首就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他用540个部首统摄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了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建构了一种优秀的范式。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3、 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许慎的“六书”说,是关于个体汉字构造的理论,其提出的540个部首,虽然也具有整体系统理论的色彩,但未能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构建起全部汉字的系统结构。而郑樵、戴侗等人在许慎的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这种理论有两个观点:第一汉子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通过不同组合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第二字与字的产生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次第相生的,即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另一些字是在这些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意义:这种理论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从而把汉字结构理论推向了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高度。古人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汉字系统,比现代学者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汉字早了七百多年,这在汉字学史乃至语言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4、 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富盛名是什么?  答:从唐代起,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多达数百种,流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南唐末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宋初徐铉的《校订说文解字》;明赵宦光的《说文长笺》;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清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富盛名。  5、 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  答:宋戴侗的《六书故》是一部研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对《说文解字》部首进行了改进,并将之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解字》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有关部首在表义功能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解字》部首中分析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六书故》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汉字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那些新的变化?  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字经历了汉字改革运动。汉字改革运动始于甲午战争之后,前后延续了将近百年。这一阶段的文字改革作了两件事:探索拼音化道路与汉字简化。汉字改革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主要有卢赣章、王照、劳乃宣。 7、 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  答:古文字学是医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所谓古文字,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古文字学发端于金石学。金石学形成于宋代,它虽然涉及古文字,但主要研究金石,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古文字学才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汉字学中一门新的学科分支。  古文字学集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姚孝遂的《甲甲骨文字诂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商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开估研究所的殷商金文集成释文》;《睡虎地秦墓竹筒》;高明编纂的《古陶文汇编》。  8、 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的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  答:刻划记号,指古代刻划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从古籍记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看,刻划记号是汉学的直接来源之一,刻划记号有多种,书契即是其中之一。另外还包括陶器符号。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在烧制陶器时,往往在上面刻划或绘制一些具有某种意义的符号,当今的学术界称之为“陶器刻划符号”。这种符号也是汉字的源头之一。 9、 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  答:六国文字,也称东土文字,与秦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时期,六国文字出现了地方化的趋势,到了战国时期,地方化的趋势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异形,即同一个字,各国的写法各不相同;第二,文字的书写风格由西周时的浑厚凝重趋向华丽纤巧,有的变为美术性的文字。六国文字的出现,虽然并未脱离汉字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字汉字字形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给各地的交流造成了困难。 10、 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那几种趋势?  答:古文字从商到秦,历经1400余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纵观这一阶段的变化,呈现出这样几种趋势:第一,逐渐向意音文字发展。具体表现为表音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逐渐减少,而形声字逐渐增多。第二,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地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第三,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第四,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三、翻译下列古文。  1、 译:往古的时侯,伏牺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 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  2、 译:《周礼》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六书」。第一 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即属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属此例。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属此例。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二字即属此例。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即属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  3、 译:表情与语言,表达了心中所想的东西,愤愤告诉其他人所想的,莫过于是语言。迷盖天 下之事,记载的久远,能够映照记载古今之事,莫过于是书法。所以语言,是心声的表现;书法,是心画的表现。  4、 译: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虽说是两个独立的艺术体系,但绘画中的线条随物象而变化,书法中 的线条随“字象”而变化,而书法是从表象脱离出来,绘画是从意象中脱离出来;绘画复杂,而汉字精炼。凡是象形物体都可以入画,不能入画就可以用书法描述。然而书法虽少但是却变化多端,所以绘画虽然复杂占用大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少;而书法虽然简单只占用少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却很多。  5、 译:汉字(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不必所 有都是圣人所作,五湖四海的人们,语言不同,名称不一,文字不通,都可以造字。圣人所作,命上古乐官造之,并协其名声;同文字相比,都会显得繁琐,所以最终还是要人们自己造。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2)  一、 填空。  1、“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名称的次序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3、“四体二用说”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书之体”,转注、假借二者是“所以用文字者”,后人概括为“四体二用说”。 4、陈梦家“三书说”的名目是每个字皆具有三个属性,即“形”、“音”、“意”。 5、表意字就是通过字形表示字的意义的字。  6、合体象形是由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这个字一部分是固有字,另一部分则象物形。  7、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而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  8、指事字的根本特点是用一个字符来象征一种意义所构成的。 9、会意字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符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整字。  10、根据造字所用部件形体的特点,会意字可以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类。  11、按会意字表示整字意义的方式,会意可以分字形会意和字义会意两类。 12、会意字与指事字的区别是指事字是独体字,即由一个字符构成的字,而会意字则是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符构成的字。  13、表音字是用字表示语音,通过语音表达字义的字,“六书”中称为假借字。  14、假借字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意思无法用形体表达,就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的字。  15、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16、意声字是字形既表意又表音的字,也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 17、字形的内部功能是指字的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  18、字形结构是指整字内部的各级部件在组成整字时的组合方式。 19、字形构成包含的要素有构成整字的部件和部件构成整字的方式。 20、汉字字形的构件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材料,特点是独立性和稳定性。 21、汉字形体结构方式指汉字构件组成整字的组合方式。  这种方式包括的要素有:解除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组合的层级关系。 22、汉字字形的循变指字的形体遵循着原来的基础和造字意图的变化。 23、汉字字形的讹变指字的形体在演变过程中脱离了原来的形体基础与造字意图。  24、汉字字形的分化指一个整字分化为几个不同的整字。  25、汉字形体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从个人即字的制作者、使用者对字形的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因素对字形的制约的角度来考察。  26、书写的要求对汉字形体变化产生了的影响有:①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从图画型转变为笔画型;②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谁,怎么解释的?  答: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班固、郑玄、许慎所说的“六书”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班固、郑玄、许慎所说的“六书”,名称和排列有同有异。班固所说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玄所说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所说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从名称上看,象形、转注、假借,三家所说相同。班固说的“象事”,郑玄说的“处事”,许慎说的“指事”;班固说的“象意”,郑玄、许慎都称“会意”;班固说的“象声”,郑玄称“谐声”,许慎称“形声”。这里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班固所说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中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许慎“象形”中的“象”是相像的意思。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不同。第二,“象事”与“指事”,“象意”与“会意”,前者概括性强,后者具体而明确。第三,在排列顺序上,班固的排列有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汉字产生的逻辑发展。  3、为什么说班固所说的“造字之本”是造字的理据?  答: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里的造字之本指的是六书,而许慎对“六书”的解释是汉字研究史上第一次对六书所作的具体说明,也是关于汉字构造的最早理论,因而成为汉字构造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4、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答:从字形看,象形字的主要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为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从字义看,象形字主要是表示具体的实物的字,很难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抽象的概念。但象形字为指事、会意、形声等类型的字的构造奠定了基础,因此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5、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列很小?  答: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虽然借用同音字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很方便,但它无法区别同音词,如果毫无节制的大量使用,势必削弱文字的表意功能,因此在汉字体系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6、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口”作为意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与口有关的器官,如“嘴”、“喉”;与口有关的行为,如“叫”、“吐”;与语言有关的事情,如“告”、“召”。第二,同一类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意符表示。例如表示建筑物或其局部可以用“宀”,如“室”、“宅”;可以用“广”,如“庙”、“廊”;还可以用“户”,如“房”;还可以用“尸”,如“屋”。 7、字形的内部功能有哪些? 答: 1、形成与显示文字;  2、表现字音字义; 3、区分文字。  8、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有什么区别?  答: 第一,字形结构仅是字的形体组合,而字的结构则是字的形体及其所表示的音义的组合; 第二,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所含的结构单位层次不同; 第三,人们研究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角度和目的不同。 9、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有哪些作用?  答:人们对字形感知的要求是字形要容易识别,这就要求不同字的形体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区别度。如果区别度过小,就不易辨认。 10、心理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答: 1、美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  2、美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影响; 3、异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影响。  三、说明下列各字的构造类型。  1、答: 鼎、皿的构造类型是本体相形;    舌、须的构造类型是烘托象形;    本、朱的构造类型是加体指事;    淼的构造类型是同体会意;    睡、劣的构造类型是字义会意;    储的构造类型是意声字。  2、答: 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    珑,龙文,从玉从龙,龙亦声。    颗,小头也,从页,果声。    都,从邑,者声。    完,全也,从宀,元声。    窘,迫也,从穴,君声。    基,从土,其声。    常,下裙也,从巾,尚声。    忝,辱也,从心,天声。    徒,步行也。从辵,土声。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3 一、填空 1、给汉字注音法有:反切法、直音法、注音字母和拼音 字母法 。 2、P114;“反切注音”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反切字和被切字的字音关系是被切字的声母和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3、P120;异读字形成的原因是异读字是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3、 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4、 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 4、P127;汉字的讹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适用于甲义的音误用于乙义,另一种情况是误读了一个本来没有的音。 5、根据字的义项生成次序及生成关系,多义字的字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与假借义三类。 6、P147;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四种。 7、P146;字的假借义是一个字被借用而产生的意义。 8、P147;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四种。(6题与8题重复) 9、P149字义的分化与一般的引申的区别是字义分化是从一个义项同时分化出几个并列的不同义项,或者说是从原来的义项的义素中分化出独立的义项。 10、P152末行;字义的更替是指字的后起义排除了其原有的意义,使得这类字后来的意义与最初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同音字?同音字有几类,有什么作用?(教材P122---123) 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 同音字又可分为基本同音字与完全同音字两类。基本同音字是指声调不同,声母、韵母相同的字。完全同音字则指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 同音字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区别同音词。2、同音字可以用来注音。3、同音字之间,有的还具有同义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同音字来解释字义。4、可以利用同音字来探求词的同源关系。5、同音字之间,还可以形成通假关系。 2、汉字误读出现讹音有几种情况?(教材P128--129) 1、因声旁而误读。2、因同旁字类推而误读。3、因形似而误读。4、因不明字意而误读。 3、同义字的意义有几种类型?(教材P139---141) 同义字的意义有五种类型:1、所指对象相同,但称谓不同。2、意义相同,但主体不同。 3、意义相同,但使用对象不同。4、基本意义相同但程度或数量不同。5、同类事物的不同形态。 4、什么是字的本义?确定字的本义的标准是什么?(教材P142) 字的本义指文字产生时获得的意义。 确定字的本义有两条标准,即字形标准与字用标准。所谓字形标准,就是字的本义一定要与字形有着密切联系,从字形中能到说明。所谓字用标准是指与字形相联系的这个意义,一定要有文献用例。 三、根据反切写出汉语拼音 芳非反(fēi)虚应反(xīng)苦瓜切(kuā) 胡到切(hào) 都宗切(dōng)侯古切(hǔ)基烟切(jiān) 息救切(xiù) 奴案切(nàn)许良切(xing) 四、给下列黑体字注上汉语拼音 丁丁(zhēng),龟(qiū)兹(cí) ,大宛(yuān), 月(rîu)氏(zìzhī) ,康居(qú) ,吐谷(yù)浑, 土蕃(bō) ,  镐(hào)京,阿(ē)房宫(páng), 天姥(mǔ)山,会(kuài)稽,哑(â)然失笑, 心广体胖(pán), 造诣(yì) ,抨(pēng)击时弊,毗(pí)邻,瞠(chēng)目结舌,怙(hù)恶不悛(quān),刚愎(bì)自用,草菅(jiān)人命 五、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义 1、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易.中孚》      鼓:击鼓 2、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系辞上》    鼓:振动、摇动 3、武王立重泉之戍,今日,民有百鼓之栗者不行。(《管子,地数篇》)  鼓:计量单位,十二斛为一鼓 4、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尚书,顾命》) 逆:迎接、迎候 5、【齐恒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管子,大匡》) 逆:迎战、迎击 6、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辟,绝流语。(《鹖冠子,天则》)   逆:排斥、拒绝 7、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微子》)  水:水域 8、【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左转,襄公二十四年》)  水:大水、水灾 9、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墨子,备城门》)  水:水攻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水:泅水 六、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日殄没而归馆,晨未昕而即野。(曹植《籍田说》) 黎明、天亮,本义; 2、亟其乘屋。(《诗经,七月》) 登高,本义 3、是断是度,是寻是尺。(《诗经,鲁》)   八尺曰寻,本义 4、彼候人兮,何戈與祋。(《诗经,曹风,候人》)   担,本义 5、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寂寞,引申义 6、严墙三刃,楼季难之。(恒宽《盐铁论。诏圣》)   通“仞”,假借义 7、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九章,哀郢)   废墟、故墟,引申义 8、褰尚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文选,李康<命运轮>》)   田垄、田畴,引申义 9、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隐蔽,假借义 10、得师者王,得友着霸,得疑着存,自为谋而莫已若者亡。(《荀子,尧问》)         通“拟”,力量相似,假借义 七、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句中义和今义 1、鸡薕,狼吞。鸡跑而食之,每有所择,故曰小薕如鸡。(陆佃《埤雅》) 句中义:动物用脚刨地;今义:奔走。 2、我独怕兮其未兆。(《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异俗》) 句中义:恬静、淡泊;今义:害怕。 3、孝者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伤髲肤。(王充《论衡,四讳篇》) 句中义:害怕;今义:害怕。 4、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经,小雅,瓠叶) 句中义:一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带毛烧烤;今义:火炮,一种兵器的名称。 5、于是贯钾跨马于庭中,策马南驰。(《晋书,姚弋仲载记》) 句中义:铠甲;今义:一种化学元素的名称。 八、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意义 1、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竖谷阳献酒》) 亲:通新,刚刚。 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 寤:通牾,逆,倒着,句中指难产。 3、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进之。(《竖谷阳献酒》) 友:通右,车右,主将的助手。 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徴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北冥有雨》) 而:通能,能力。 5、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 如:通而,连词。 6、子乃规矩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坎井之蛙》) 辩:通辨,辨明。 7、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恒晋文之事》)   无:通毋,不要。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恒晋文之事》)   颁:通斑,斑白。 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以,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蚤:通早,早晨。 10、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       有:通佑,帮助。错:通措,舍弃。
/
本文档为【古代汉语专题作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