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于日军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的疑问

2017-09-26 12页 doc 278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日军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的疑问关于日军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的疑问 早前宫泽说甲种师团等于常设师团是说法是扯淡 当时是爪机 没有说清楚 现在说明一下 日军早期甲师团乙师团丙师团均为常设师团,日清战争以后随着陆军实力增强,日军将当时全国12个常设师团分成甲乙丙三类,甲师团有个54门大炮的33制炮兵联队和1个18门野战重炮的33制野战重炮兵大队 早期乙师团有个缺编1个中队的33制炮兵联队48门野炮和1个6门野战重炮的33制野战重炮兵中队 早期丙师团有个54门山炮的33制山炮兵联队,无野战重炮兵部队 这是早期师团的编制情况,确有甲乙丙之分,不过和一般理...
关于日军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的疑问
关于日军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的疑问 早前宫泽说甲种师团等于常设师团是说法是扯淡 当时是爪机 没有说清楚 现在说明一下 日军早期甲师团乙师团丙师团均为常设师团,日清战争以后随着陆军实力增强,日军将当时全国12个常设师团分成甲乙丙三类,甲师团有个54门大炮的33制炮兵联队和1个18门野战重炮的33制野战重炮兵大队 早期乙师团有个缺编1个中队的33制炮兵联队48门野炮和1个6门野战重炮的33制野战重炮兵中队 早期丙师团有个54门山炮的33制山炮兵联队,无野战重炮兵部队 这是早期师团的编制情况,确有甲乙丙之分,不过和一般理解的甲乙丙不同 后面我会说明 昭和时期起初常设师团不分甲乙丙,后来把战斗力相对弱的预备师团和复活师团称乙,再后来所有的4单位师团以及三单位师团,只要是野战用途师团有炮兵联队都称做甲师团,无炮兵联队只有炮兵队的野战师团为乙师团,非野战任务驻屯师团为丙师团,纯粹治安用途师团为丁师团 海洋师团为3联队制师团,辖1个炮兵联队,属于甲师团,不是什么丁师团 此前宫泽就说过,甲乙丙的划分主要看部队任务性质以及炮兵情况 如第27师团,武汉作战时期是野战师团辖支那驻屯炮兵队(清一色96式150榴弹炮)以及山炮兵第27联队,支那驻屯战车联队,这是不折不扣的甲师团。但 武汉作战结束后调到河北东部驻屯,那时支那驻屯战车队,支那驻屯炮兵队,转为新的炮兵与战车单位,第27师团改为驻屯地守备任务,这时就是丙师团,而后来 又入满洲参加关特演承担对毛子战备任务,这时就又是甲师团,1944年重新入关参加大陆打通作战此时还是甲师团 甲乙丙丁的划分不是看常不常设,主要看任务性质和炮兵编制 所以日军师团等级是会变化,不同时期都不一样 23师团属于边境警备师团,担负驻屯任务。驻屯任务就是丙师团,有炮兵单位也是丙师团,野战战备才是甲师团或乙师团 所以主要还是看任务,炮兵单位不是最主要的 日军有步兵联队的师团也不一定有炮兵单位,没有步兵联队的师团也未必就没有炮兵单位,不过总的来说,如果没有步兵联队只有步兵大队,他的炮兵单位一般不会是炮兵联队,多数是大队性质,如是野战战备任务,一般是乙师团 2旅团制师团辖8个独立步兵大队,有的辖炮兵队有的没有,有炮兵队的属于乙师团 1886-1889年日本陆军省次官桂太郎、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主持兵制与军备改革,1888年 废除六镇台设置第1-6师团,日本陆军师团的历史由此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1、1888-1915年组建第1-20师团与近卫师团,1925年第13、15、17、18师团复员撤销 后,第1-12、14、16、19、20师团与近卫师团是日本陆军的17个“常设”师团。 2、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至1938年6月组建侵华“特设”师团第101、104、 106 、108、109、110、114、116师团,“复活”第13、18师团(亦有资料称第13、18师团与 下段之第15、17师团为“特设”师团)。 3、1937年9月-1938年6月7个早期三联队师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在华北扩编为第26 师团,中国驻屯兵团改编为第27师团,1938年4月4日在本土以常设师团留守部队组建第15 、17师团及新建第21、22、23师团;除第23师团外均参加了对中国关内的侵略作战。 4、1939年在本土组建三联队第32-41师团共10个,原用于中国关内占领地警备。 5、1939年10月开始施行四联队师团改三联队制,至1943年3月以抽出步兵联队组建第 24、25、28、29、30、31师团;1940年11月抽出联队与台湾混成旅团组建第48师团、1942 年4月抽出联队与珲春驻屯队组建第71师团。 6、1940年7月确定13个师团为“满洲永久驻扎师团”,以其中8个原常设师团的留守人 员在本土组建第51-57师团作为“新常设”师团。 7、1943年3月-1944年1月在日本以独立步兵群(Independent Infantry Group)为 基干组建6个师团:第42、43、46、47、61、49师团。 8、在中国关内组建20个两旅团制师团:1942年2月-1943年5月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第 58、59、60、62、63、64、65、68、69、70师团。1944年7月-1945年4月由独立步兵旅团 或其它人员组建第114(二次)、115、117、118、129、130、131、132、133、161师团 。 B)W2^ } Q H x ] 9、1944年4月-1945年2月由驻防岛屿的独立混成旅团或守备部队组建11个师团:台湾 第50、66师团,千岛群岛第91、89师团,南库页岛第88师团,马来第94师团,小笠原群岛 第109师团(二次),菲律宾第100、102、103、105师团。 10、1944年5月始在中国东北、朝鲜由留守师团及守备部队组建27个师团就地驻防: 1944年东北第107、108(二次)、111、112、119、120师团;1945年朝鲜第121、96、 150、160、320、137师团;1945年1月东北第79、122、123、124、125、126、127、128 师团;7月东北第134、135、136、138、139、148、149师团。“8.15”时该27个师团均隶 属关东军。 11、1943年始在本土组建、从未调出本土三岛的50个师团:1943年近卫第1师团; 1944年第44、72、73、77、81、84、86、93师团、近卫第3师团;1945年“本土决战动员 ”组建40个师团(番号见本文第三节)。至“8.15”时这50个师团隶属第1、2总军。日军 大本营将本土三岛防卫与北方防卫分开筹划。1944年2月在北海道组建的第5方面军防卫对 象是苏军,其部队参与了远东战役,而担任本土防卫的第1、2总军组建于1945年4月,没有 地面作战经历。 远东战役爆发后的8月10日日军大本营下令在中国东北编组第158师团,实际未执行。 以上总计173个师团:战前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156个师团,其间第109、114师团 于1939年复员撤销、第101、106、108师团于1940年复员撤销,1944年第29、43师团在马 里亚纳作战覆没撤销番号,1945年第24、62师团在冲绳作战覆没撤销番号,至“8.15”时 有164个师团。“8.15”时日本陆军兵员550万,其中在海外有240万。在缅甸、菲律宾、新 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马鲁古群岛、中太平洋各岛、日本西南诸岛作战以及远 东战役遭受打击而残缺不全甚至濒临溃散的诸多师团,因番号尚存均包括在164个师团之内 七七事变前的17个“常设”师团为四联队制,辖2个步兵旅团4个步兵联队12个步兵大 队,师团直辖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4个特科联队(有的师团还辖有野战重炮兵旅团、 骑兵旅团,开战后解除)以及卫生队、野战医院、病马厂、兵器勤务队、通信队。师团属炮 兵联队分为野炮兵联队与山炮兵联队两种,分别以装备75毫米以上加农炮、75毫米以上榴 弹炮为主。与步兵联队不同,特科联队下属是大队或中队,联队长大佐或中佐。侵华战争开 始后编组的10个“复活”与“特设”师团沿用原有编制方式惟骑兵联队可能缩小为骑兵大队 或搜索队,队长中佐军衔(例如第13师团重组时设骑兵第17大队,1940年又缩为骑兵队) 特科联队只有4个 1937年9月从第26师团始新编步兵三联队制师团,辖一炮兵联队。从1943年3月组建第 61师团开始有的三联队师团只辖炮兵队(队长中佐)。至1945年7月组建三步兵联队一炮兵 联队师团70个、三步兵联队一炮兵队师团6个共76个 1943年5月由近卫混成旅团扩编的近卫第1师团沿用战前四联队制,惟不设步兵旅团司 令部 1944年4月组建的千岛第91师团辖2个步兵旅团12个独立步兵大队及战车第11联队3个炮 兵队 1944年5月组建的父岛第109师团、1945年2月组建的择捉岛第89师团各由2个混成旅团 组成,每旅团辖2个步兵联队6个独立步兵大队,第109师团辖重炮兵第9联队 1945年组建朝鲜第150、160师团与“本土决战动员”组建本土三岛40个师团中的24个 “沿岸配备师团”辖4个步兵联队、速射炮队或火箭炮队或炮兵队共2个,但确认完成编组的 只有14个师团;40个师团中的16个“机动打击师团”有三步兵联队以及野炮兵或山炮兵联 队、迫击炮联队、速射炮队、机关炮队各一,但实际只有8个师团完成编组 日文资料除《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外并无完整的“甲、乙、丙、丁种 师团”表述,但有甲编成师团或甲师团编成、甲等师团、重装备师团、重师团等说,且涵义 多有不一致的情形。考虑到1942年后日军全部24个两旅团八步兵大队师团中的20个在中国关内编成,推测甲、乙、丙、丁之说可能仅存于中国派遣军,且无文件规定的准确涵义。前期之区分依据大抵是编成原因,后期区分之依据大抵是编制类型且以兵员、火力因素为主。 1940年日军大本营确定是时关东军第1、8、9、10、11、12、14、23、24、25、28、 29师团外加第16师团(尚在本土,以后未执行)为“满洲永久驻扎”师团。次年4月日苏中 立条约签订,双方出发点本是暂求边境无事,6月德国突袭苏联后日军大本营作攻苏准备, 以“关特演”再调入第51、57师团。8月终于决定停止攻苏企图、实行南进侵略,却还担心 苏联进攻满洲,关东军部队并未因南方作战而调走。到1943年6月又先后调入或组建第71、27师团共15个精锐师团(第51师团于1941年9月调中国关内),使关东军的实力达于顶点。 从1944年2月始到1945年初这15个师团全部调出,关东军实为彻底换血 可以看到,关东军实力达到顶峰是43年6月,共有15u个师团 之前还以为是43年开始调出,实际是44年2月,15个师团全部调出,远东战役的关东军是临时编成之说是正确的 此外日军师团还分出战师团和留守师团 日本陆军编制的特点是基本作战单位类型多,不仅师团分为4等,师团之下又有独立混 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警备旅团、独立警备队等,这与其作战 地域广大、作战时间长、作战任务各异有关。中国派遣军序列尤其体现于此,独立步兵旅团 、独立警备队编制类型仅设置于中国关内。其中最低一层的独立警备队因具有固定编制,其 任务不止是长期占领地的治安,亦能参与军级野战行动。例如1945年3月芷江作战驻长沙的 第2独立警备队、老河口作战驻邓县的第14独立警备队,都是战场梯次配置的最后一级。 另外,日军师团的人数也比比较复杂 常设4连队制师团平时编制人数11000多,战时完全动员可以达到2万2至2万5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常设师团都经过完全动员,第四师团就只有半动员,人数任何时期都不超过1万2千人
/
本文档为【关于日军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的疑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