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报告

2017-09-02 11页 doc 24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 内容摘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大量的留守妇女被滞留农村。留守妇女不仅要 像以前一样承担全部家务,还要承担本来由男性负担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夫妻共同 承担的抚养赡养责任。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外,他们还承受着丈夫不在家的精神 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关系到留守妇女本身的健康与幸福。因此,充分认识农村 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的相关问题,探索操作性强的社会支持途径,对促进农村留守 妇女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增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实践团队利用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 内容摘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大量的留守妇女被滞留农村。留守妇女不仅要 像以前一样承担全部家务,还要承担本来由男性负担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夫妻共同 承担的抚养赡养责任。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外,他们还承受着丈夫不在家的精神 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关系到留守妇女本身的健康与幸福。因此,充分认识农村 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的相关问题,探索操作性强的社会支持途径,对促进农村留守 妇女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增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实践团队利用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做了相关调查。 关键词:安徽桐城留 农村 留守妇女 心理压力 一、调研背景和方法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 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 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这些妇女被称为“留守妇 女”。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正扮演着农副业生产的生力军和新生活创造者的重要角色。她们的的刚毅坚强、吃苦耐劳赢得了人们的敬重,然 而除了称赞,我们理应更多的关注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诸多调查分析表明: 劳动强度大、心理与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以及严重的孤独感已经成为压在农 村“留守妻子”头顶上的四座大山,而由此产生的农村家庭非正常分离便成了农 村社会不和谐的隐痛。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农村及和谐家 庭, 因此对农村“留守妻子”问题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时间队伍成员全是来自于农村的孩子,对一种现象我们熟悉又心酸:每 年春节过后,当踏上旅程的丈夫在村头挥手告别一家老小时,他们身后的故土家 园留下的不止是父母和孩子含泪的双眼,还有倚在家门口眼里写满了思念和孤独 的女人。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再加上我们心中的感受,借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之机, 最终促成了我分队的这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一般在村民 茶余饭后,队伍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民家里、街道店铺等进行调研,找到留守妇 女所不得不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并从宏观上把握被调查地带留守妇女的整体生 活状况;考虑到留守妇女的文化水帄有限,我分队全部采用提问式的方法来完成 问卷,以保障问卷的有效性。 走访相对随机,一般是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比较典型的案例,便进行深入采访, 以完善问卷所不及的地方,并且通过交谈把握典型留守妇女心理的真实想法以及 个别突出问题。 对于村里留守妇女总体状况和相关数据,我们队伍对村政府和妇联进行了采 访。 二、调研内容与结论 因为留守妇女从事的生产类型对其生存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 响作用,我们根据留守妇女从事的生产类型将留守妇女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业生产型留守妇女;第二类是非农业生产型留守妇女;第三类是家庭主妇型留守妇 女。虽然在实际中各个类型之间没有很清晰的界限,但基本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 结果的分析。 问卷总共发放150份,有效问卷128份,其余因问卷破损、丢失和数据残缺 等原因无效。 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完全属于第一类型的留守妇女所占的比重大约在12%左右,完全属于第二类型的留守妇女约占10%左右,第三类型的留守妇女所占的比重为 3%左右。而第一第二类型兼有的占了比较大的比例,约在75%左右。 一、留守妇女基本状况 农村“留守妇女”的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占9%(11人);31~35岁的占18%(23人);36~40岁的占28%(36人);41~45岁的占36%(46人);46岁以上的占9%(12人)。可见,31~45岁是农村“留守妇女”较为 集中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农村妇女体力充沛、心智成熟,上有日益年迈的老 人需要赡养,下有正在成长的孩子需要抚养,经济负担大,家务劳动和田间劳作 都很繁重。 从文化程度上看, 30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妇女”中以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 程度者居多,31~45岁的农村“留守妇女”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46~55岁的农村“留守妇女”中基本未上过学。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的丈夫外出打工时间最长的已经有20年之久,并且儿子也外出打工,最短的只有几个月,70%(90人)常年在外打工。从回家 次数来看,84%(107人)的每年回家一两次,36%(46人)会在农忙时间回家, 只有少数回家次数比较多。 就家庭生活负担来说,34%(44人)的农村“留守妇女”有一个孩子,54%(69人)的有两个孩子,有三个孩子的占10%(13人)。同时,大多数农村“留 守家庭”中孩子的爷爷奶奶均健在,但通常分开居住。其中,分别有15%(19人)和15%(19人)的农村“留守妇女”需要护理1位或2位老人的日常生活, 另外70%(90人)不但没有此负担,而且老人还能帮孩子,农村“留守妇女” 照料老人和孩子的负担与过去相比已相对减轻。 二、留守妇女思想问题 (一)劳动强度过大,不堪重负 通过调查得知,70%(90人)遭遇到了农业生产方面的困难,其中32%(29人)农业生产方面的困难排在所有困难的首位。 可见,该群体的劳动强度是相当大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农 业对人力的依赖还很大,农业的机械化和社会化的程度仍然很低,再加上妇女的 生育负担以及尚未社会化的大量家务负担,同时丈夫外出打工势必给农村留守妇 女增加更高的劳动强度和沉重的生理负担,甚至在妇女生理假期期间还不得不去 接触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和承担不适合妇女生理特点的劳动……这些都给留守 妇女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致使她们不堪重负。 (二)娱乐生活单调,精神匮乏 调查显示,留守妇女每天的休闲时间普遍比较少。44%(56人)的人每天休闲时间很少,约46%(59人)的人几乎没有休闲时间。而且其休闲生活比较单调, 休闲时间选择看电视的占到76%(97人),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也掺合着打牌打 麻将(26%),与邻居聊天(28%)等活动;选择回娘家看父母的也占了不小的比 例,约16%。 面临各种压力,留守妇女在农村单调的环境中认识不到休闲与生活生产的区 别,有67%(86人)的人认为边干活边聊天就是其主要的休闲生活。 总之,留守妇女的休闲时间主要用于看电视、睡觉等,聚众休闲娱乐的时间 和机会甚至少到没有。休闲形式单一枯燥, 很不利于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也背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另外,调查显示,留守妇女在心情遭遇低谷时,68%(87人)点电话给丈夫,向丈夫倾诉,18%(23人)向亲人倾诉,只有3%(5人)向邻居倾诉,6%(8人)好友倾诉,压力的不到有效释放也对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有不利影响。 (三)自身角色众多,孩子教育成一大难题 在调查中,43.7%(56人)是自愿留在家中,56.3%(72人)是被迫留在家中,然而有115人是为了照顾孩子留在家中,占整个手反复留守妇女的89.8%。 留守妇女愿意留下极大多数都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 虽然留守家中专职照顾孩子的妇女还是极少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孩子的 安全健康成为家长最担忧的事项。比如农村溺水事件比较频繁,因而夏天也是家 长最担心的时期,在家庭中,孩子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留守妇女在家庭中担任 着多重角色,照顾着孩子照顾着生产。无比忙碌的她们,不可能时时看着孩子, 甚至很多时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这给她们心里形成很大的压力。收回的问卷中, 84%(107人)表示照顾孩子有困难,其中35%(37人)表示是首要困难。其中以孩子教育为首,孩子安全其次。 受访妇女中,孩子教育最大困难是孩子难以管教,其次是自己缺少时间,再 次是认为自己没有文化,无法辅导孩子功课,只有极少部分没有困难。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一个父爱缺位的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对孩子 成长很不利。由于承担繁重的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留守妇女根本无暇对子女进行养成教育。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主要表现在吃 饱穿暖等方面,有条件会进一步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最根本、最应该受到关 注的孩子心理和道德等问题往往被忽视。一旦孩子在某方面出现问题,妈妈就会 自责、愧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和失落感。 (四)婚姻脆弱,婚姻中相对被动 对于丈夫的外遇在农村来说还是个比较隐晦的问题,我们也只是根据情况, 对于部分人做了询问,主潮流的回答是:有的。很多人说,开始的时候这个方面 的想的比较的多,但是时间长了,想的也就少了,对于有些人,她们说的也很无 奈,“就算是知道,我又能怎么样呢?只要他往家里寄钱,只要还打电话回家也 就可以了”。可以看出来,留守妇女在婚变中是被动的,留守妇女把家庭看得比 感情更重要, 她们更注意的是别人能看得见的作为一个家庭的存在, 而不重视自 己内心的感受, 也就是对自己痛苦和幸福的感受。 在询问妇联有关负责人的时候,其中就有一个村子,其中有十几户人家的丈 夫在收获金钱的同时抛弃糟糠之妻,问题的隐晦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我们的工作 的进展,可是还是从很多侧面的信息的谈论中了解到对一部分农村留守妇女看来 讲,丈夫的外遇问题,是压在她们的心头重重的一块。 让我们比较欣慰的是,处于镇上的留守妇女,在此问题上压力相对比较小。 镇上通讯较为发达,几乎这边每家都有电话。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8人的家庭 夫妻之间一般一星期联系两三次。15人的家庭天天用电话联系,余下的最少是 每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夫妻之间感情相对和睦。受访城镇妇女中相当一部分的女 性认为自己的婚姻安全,信任丈夫。 三、解决 (一)改善留守妇女生产方式 首先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营效益。 用机械化来代替劳动力,把妇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其次就是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逐渐把 妇女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再次就是将农民纳入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内,在农村建立起农民的养 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职能。 最后,发展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帄,为促使留守妇女的非农化就业提供后勤 保障。 (二)改善留守妇女家庭生活处境的政策: 首先,就是要发展当地经济,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非农就业机会既可以增加她们的货币收入又 可以使留守妇女形成现代生活、消费和家庭观念。 其次,举办各种文化补习班,提高留守妇女的文化水帄,增强留守妇女的生 存能力与信通过文化补习班的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提高留守妇女的生存能力和自 立能力,为摆脱依附心理提供支持。 最后,通过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传播男女帄等的思想,宣传家务劳动对家庭 的贡献的意义。留守妇女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生活的贡献,对那些不能脱离农业生 产的农村妇女,也让她们认识到自己对家庭贡献虽然不是用货币来呈现的,但是 她们的贡献对家庭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她们在家庭生活中也应该有自己的权利 与地位。 (三)提高留守妇女闲暇生活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首先,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减轻留守妇女的负担,为留守妇女创造更多的闲 暇时间。 其次,就是通过宣传,让留守妇女树立健康积极的闲暇观念。让他们意识到 闲暇时间是个人发展与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激发她们在闲暇生活中学习发展的 动机。 最后,通过社区服务为留守妇女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设施,开放农村的图书馆、 文化站等。 四、特别感触 留守妇女的坚强与开朗 在跟留守妇女交谈的过程中,给我们影响最深也是与我们开始想象出入最大 的地方就是留守妇女的笑容。无论事实怎样,她们展示出来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的自信、坚强和开朗,她们说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庭,她们的 努力。她们一边熟练的操作着机器,一边告诉你,累是累啊,可是做习惯了就好; 她们说,烦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做做事情,自己想想也就过去了……这就是 留守妇女,一边努力地照顾着别人,一边也努力地照顾自己,没有太多的言语, 她们说:都这样,就这样,还好。 或许是种种压力使她们渐渐麻木,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在面对压力与 困难时,能够自我调节,她们的坚强始终让我们最不能忘。 五、结束语 在桐城做暑期社会实践的几天中,经常有人这样问我们,你们说的都对,留 守妇女是面临很多困难,但你们做这个课题了解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能不能解决 她们生活中的那些困难呢。我说不。当然,我们谁都不会天真地认为我们的课题 对于社会中的那些留守妇女的困难,可以药到病除。但是我们相信,一个关于它 的课题就好像是一个火种,火种旺一些,光就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 些。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可以燎原。
/
本文档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社会调查-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