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一个女人和一个站

2018-09-26 4页 doc 15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7320

暂无简介

举报
一个女人和一个站一个女人和一个站 对一座变电站的记忆,从没有像蓼城站这么深刻,深刻到一想到蓼城站,就想到一个女人,即便她离开了三年,仍似乎能闻到站内残留的她的气息。 就如今年迎峰度夏第一天,我去蓼城站体验生活,再次感受到一个女人和一个站的密切关系。 那个女人,名为李玉红。大眼睛,中等身材,一笑就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一个年近四十的女儿、妻子和母亲。 蓼城站是一座二二零千伏变电站,位于拥有一百八十万人口的固始县城西郊。从蓼城站投运那天起,李玉红就是站长,一干就是八年,直到八年后为了儿子上学,回到六十公里外的家乡的潢川站。然而,人们一说起蓼...
一个女人和一个站
一个女人和一个站 对一座变电站的记忆,从没有像蓼城站这么深刻,深刻到一想到蓼城站,就想到一个女人,即便她离开了三年,仍似乎能闻到站内残留的她的气息。 就如今年迎峰度夏第一天,我去蓼城站体验生活,再次感受到一个女人和一个站的密切关系。 那个女人,名为李玉红。大眼睛,中等身材,一笑就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一个年近四十的女儿、妻子和母亲。 蓼城站是一座二二零千伏变电站,位于拥有一百八十万人口的固始县城西郊。从蓼城站投运那天起,李玉红就是站长,一干就是八年,直到八年后为了儿子上学,回到六十公里外的家乡的潢川站。然而,人们一说起蓼城站,仍会自然而然地提到李玉红。可以说,蓼城站烙上了太深的李玉红的痕迹。 那是怎样的变电站,怎样的女人啊! 已不记得第一次去蓼城站是在哪一年,但我清晰地记得深入蓼城站的日子,记得蓼城站早春的小草和料峭的气息。这些深刻的记忆,是与一个女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个女人,就是李玉红。 那是在三年前,守护了蓼城站八个春秋的李玉红已经离开了蓼城站。我在听说她的故事后,觉得她为蓼城站付出了太多,产生了要采写她的冲动。于是,三年前的春节刚过,我便从信阳出发,沿沪陕高速公路一路向东,奔驰了一百七十公里,约了李玉红,一同赶到固始县城,赶到了蓼城站。 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车到站前,远远地,变电站的大门就大开着,代理站长的安全员小黄正在院里等候她。 “我早就盼着你回来了!这次回来,不会再走了吧?”小黄高兴地说。 “只是看看,还要走的。”李玉红说。 我能看到小黄脸上掠过的一丝失望。那一刻,我不经意地发现了站内的春色——草尖上的早春。 设备区的土质地面上,泛着一团团浅浅的绿——那是刚刚钻出地的小草,一到近前,那绿便疏了,淡了,散成零星的草芽。细看去,是一棵棵小野菜,稀疏着,细小的叶片紧紧地贴着地表,那么朴素,那么天真,却又那么恣意,那么旁若无人。 当时,李玉红就在身边,没有说话。她的目光抚过站内所有设备,像抚过自己的孩子,那种亲切、留恋、依依不舍的感觉,让人无法忘记。是的,自八年前蓼城站投运那天起,身为站长,李玉红都是每个星期一从六十公里外的潢川赶到蓼城站上班,星期五回家,在站里一待就是五天四夜,八年来从未间断。赶上蓼城站扩建或检修,更是常常一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前一年的春天,丈夫被抽调农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儿子面临中招考试而无人照顾,她也没有调到家门口的潢川变电站上班的意思。直到大半年后,看到儿子确实不能没人管,她才动了调动工作的念头,调回了她最初工作的潢川站。 “离开蓼城站时,她用手轻轻抚摸着站里的设备,走到每一个角落察看,从她的眼神中能够看出,她对蓼城站的一切都恋恋不舍。”此前,李玉红的领导曾对我说,李玉红只是暂时离开,等她的孩子中考后,她还是要回去的,蓼城站站长的位置会一直给她留着。 我向李玉红转述了她的领导对我说过的话,不禁问道:“你当时为什么那么留恋蓼城站?” “我想到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李玉红感慨地说,“八年了,变电站就是我的第二个孩子。” 我的心猛然颤了一下,为一个女站长的情怀,一个母亲的胸怀,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季节、乍暖还寒的郊外。不待我多想,李玉红的话语再次传到耳畔: “一到夏天,这些野草都会疯长,我们会花费很大工夫打草。” 我能想像得到野草那种葳蕤的事态,在这宁静的郊外,直有萋萋古道之意。但这里不是古道,而是长年累月都有人值守的光明的驿站。 有一个疑问,一直滞留于我的脑际,不肯离去,那就是:难道时间就能成为一个人留下印痕的理由吗? 自然,命是否定的。让李玉红与蓼城站紧紧相连的纽带,是另外一些东西—— “她的技术在站里是最好的,每次操作,她都在现场。有她在站里,我们都很放心。”蓼城站的小黄说,并给我讲述了很多事例,即便是在李玉红离开蓼城的日子里,他们遇到难题,仍打电话向李玉红请教。 “她心细、好学,责任心强,有魄力,有团队精神。”李玉红的领导说,同样给我列举了一些佐证,因此而冒着群龙无首的危险,决意把站长之位给李玉红留着。 那年秋天,公司举办建企四十周年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李玉红榜上有名,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出自我手: 八年如一日,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最偏远的蓼城站。她刻苦钻研技术知识,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隐蔽的难题。她善于培养员工的学习兴趣,从蓼城站里走出的站长和技术骨干令其他站望尘莫及。只要她在站里,值班员心里就踏实;只要她醒着,心一定在站里。 然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人生苦短,三年即长。岁月太过匆忙,匆忙到你还没看清它的面孔,它已别过脸,了无踪迹。就如转眼而过的这三年。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李玉红的儿子由当年参加中招考试,转而参加了高考,李玉红终是没有再回蓼城站。 蓼城站也逐渐习惯了没有李玉红的生活。 时光,在谁的额头挖出了沟壑,又在谁的眼角,纹上了细密的纹。那人是她,是你,也是我。 当然,还有一直在固始县城西郊静静端坐的,蓼城变电站。唯有其静,才表明是在安全稳定运行;无论外界如何纷繁,站内都风平浪静,波澜不兴。 如今,蓼城站的站长是一位有些腼腆的八零后小伙子,可站内年轻的老值班员,一提到变电站的往事,仍会下意识地提到他们的老站长李玉红,提到那些苍翠的时光,青春的日子。 那些苍翠的时光和青春的日子,正是这个美好世界的一部分,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生命和灵 魂,繁星璀璨,枝繁叶茂。 2013年6月21日 夏至
/
本文档为【一个女人和一个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