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04-25 16页 doc 33KB 1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 基础性:无论是对于文化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小学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因此,要加大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就必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全体性: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 基础性:无论是对于文化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小学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因此,要加大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就必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全体性: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适龄儿童的。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教育全体性的提出是从文化发展角度提出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 全面性: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每一个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这就规定着当代小学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小学生都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作用: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实验实际是一种被控制的观察,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问卷法也需要凭借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问、提出问题的前提,是产生理论假设的手段。 观察法的种类: 1、描述观察法: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2、取样观察法:包括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 3、等级评定法:包括数字量表法、图示量表法、累计评定法; 4、间接观察法:包括谈话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创设情景法。 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了解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 第 1 页共11 页 的一类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理念,主要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主要成分。具备比较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课程论的知识等。教育理论对教师具有非常重要启迪和启示作用,没有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师是一个盲目和短见的实际工作者。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它包括教学技术规则、教学经验、教学情境知识、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和实践化的学问知识。另外,新课程强调课程结构应当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并且倡导新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这势必要求教师必须形成跨 学科的知识结构。 3、专业能力,即教师在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教师在智力上应达到一般水平,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教师特殊能力包括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特殊能力,如学科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等,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四种能力。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途径 1、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3、强化创新精神,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当代背景下,要有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能力。 五、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1、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计划对于学习的意义。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与任务、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时间安排与力量分配等。在学习上,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是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或借助相应的仪器去感知观察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3、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学生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道德观念只有靠记忆才能在头脑中得到巩固、保持。 4、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是学习不可缺少的。 5、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学习周期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需要合理衔接,行止有序。 六、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应用说服法的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2、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榜样法的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的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陶冶法的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扬与教育。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2、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 3、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感情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4、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5、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解释、评价和看法。 七、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它是班级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班主任首先要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通过管理促进教育,通过教育促进管理。班主任还可以依靠班级组织的力量,及时了解情况,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管理落实到实处。 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正确的言行要及时引导、制止学生,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 3、树立典范,平等对待学生。一个班级学生很多,班主任不可能每天都管住每一个学生,要提高管理效果,树立典范是关键。首先要树立正面典范。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范,进行积极的指导,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们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对学生要多激励。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个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其中激励的方法有需要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评价激励等,第三要关心后进学生。对后进学生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和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以正面典范激励、启发他们,一点点一滴滴促使他们转变,这样就可以以一带十、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平等待人,使学生更佩服尊重班主任,就可以很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4、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由于学生在文化知识多寡、年龄结构、感情能力、个性特点以及情趣等方面各有所异,因此班主任不能使用一种统一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一般说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通过努力,积极锻炼,培养出色的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后进学生,要认真分析后进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战胜自我、超越一切的信心和勇气;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他们是最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奖励和惩罚都可能与他们无缘,这部分学生常常安分守己,默默 无闻,因此,易产生自卑、冷漠、随波逐流等思想,班主任要做好过细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安居中游、随波逐流的思想,鼓励他们敢学先进、力争上游。 5、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教师都深知一碗水与一桶水的辩证关系。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十多岁的青少年学生接受外界的事物快,消息灵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量较大。对于班主任而言,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显得迫切和必要。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班主任首先必须率先垂范,尽可能做到学高身正、德才兼备。学生佩服的是知识全面又平等待人的教师,教师只有用知识和能力去折服他们,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对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修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专业学科知识,同时也不断地学习相关学科。 八、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班会、学校活动、课外科学技术文娱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实践服务活动。 基本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活动。小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知识经验储备少,其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对生动形象、感性具体的东西容易接受,因此,组织展开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开展活动。 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班级活动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知识的机会,从而不仅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还丰富了学识,发展了智力。 九、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 小学生之前是否具备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开始新学习的基础。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小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是新学习的重要资源或途径。 1、学习新的内容,已有的知识起着“中介”作用,“以旧引新”,通过前后的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或逻辑使学生粗略地了解新学知识的背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某些相似性进行类比,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理解知识的“支撑点”。 2、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景,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新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3、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作为先行组织者,深化对新知识、新方法的理解。 4、生活经历作为新的学习内容的延伸学习资源。 十、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 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1、课题。 2、教学目标。 3、课型、课时。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7、作业处理。 8、板书设计及教具。 教学设计的步骤: 1、研读课程。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与内容框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总体上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原则与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 2、分析处理教材。分析教材,即了解分析编者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知识结构,概念原理、基本定律、活动安排等。处理教材,把经过分析、加工和组织,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3、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4、了解教学情境。了解教学情境包括了解学生与了解教学的场地和设备。其中,重点是了解学生。 5、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一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来确定。 6、准备教学媒体。 7、设计教学过程。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教学目标的不同、课型类型的区分, 教学过程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教学过程的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要求: 1、科学。一是应做到观点正确、材料真实;二是要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三是要做到书写规范,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2、简洁明了。教案内容要简洁明确,教学过程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不可杂乱无章。 3、形式多样。教案的形式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案形式。 4、理念先进。教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反映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十一、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基本策略: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包括目标策略、成就策略、情景策略、课堂变化与调节策略。 2、教材呈现策略。包括新旧知识互相作用、素材处理、问题研究、活动展示等。 3、教师启发引导策略。包括教师言语讲授、质疑问难、教学演示。 4、学习指导的策略。包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 5、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主要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 问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要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3)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 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2)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7、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基本要求: (1)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导师,因此,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气氛,尽可能安排一些富于发现的场景和机会,揭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指导如何观察、对比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现,并帮助学生寻找和审查资料,引导学生作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2)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通过教具或图形的实际观察和分析,促进他们的思考发现,促进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 (3)发现法要求教师通晓有关学科的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以便相机诱导,适时启发,促进发现过程的迁移。 (4)发现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发现学习,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而在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养成动脑筋、讲科学的习惯。 (5)发现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特点、学科性质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灵活实施,不要固定于一个程序,一个模式,要因势利导。 十二、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1、教师中心的方法。如讲授、提问、论证等。运用这类方法时,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此时,教师的语言交流是单向的,即从教师到学生。 2、师生相互作用的方法,如班级讨论,小组讨论,小组设计法和同伴教学法等,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认知领域较高水平的学习和所有情感领域的学习特别有效。 3、个体化的学习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和计算机教学,这类方法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速度,有规则地、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学习进程。 4、实践的学习方法,如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这类方法区别于前述三类方法的唯一特征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或带有刺激性的场所参与实际工作,可用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的学习。 第11 页共11 页
/
本文档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