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

2017-09-19 6页 doc 36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操作练习,同时...
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
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 一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良好的饮食习惯: 1、养成经常及时喝水的习惯。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孩童时期体内水分相对的较成人多,约占体重的70~75%。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因此需水量也较多,一岁到三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大约l00至150毫升,四岁到六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大约90至100毫升。这些水分除了从食物中获得一部分外,还应由饮料补充。所以我们应该观察孩子,提醒他们喝水。每天上、下午固定喝水一次,其余时间随渴随喝。有的孩子常常只顾玩耍,忘记喝水,到了吃饭时才觉得口渴,于是饭前大量喝水,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吃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提醒孩子喝水,饭食内也可适当加些菜汤、稀饭,让孩子干稀搭配着吃。 2、不吃不净的食物。地下拣的东西绝对不能随便往嘴里放,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最好削皮。有的孩子生吃瓜果时只在自来水笼头下把瓜果一冲就算洗过了,其实这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应该用    刷子或丝瓜瓤擦上肥皂把瓜果刷洗干净,再冲洗两遍。   如上图所示,针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是否要家长喂做了调查分析。小班幼儿有66.7%需要在吃饭的时候需要家长喂,33.3%不需要家长喂;中班幼儿有38.5%需要在吃饭的时候需要家长喂,61.5%不需要家长喂;大班幼儿有12.5%需要在吃饭的时候需要家长喂,87.5%不需要家长喂。由此可见,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吃饭不需要家长喂,这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的养成。 (二)良好的睡眠习惯: 1、正常、充足的睡眠。科学家发现,孩子熟睡时比醒着时的生长速度快3倍。这是因为脑垂体在人熟睡时比醒着时要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国外的研究明,睡眠的质量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智力。每晚睡眠10小时以上的小学生,成绩较差者仅占13%。长期缺少睡眠的孩子,会产生反应迟钝、吃饭胃口差、体重增长缓慢、记忆和理解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因此,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而言,4~7岁的儿童每天睡眠10.5~11小时,就能保证其生理和智力发展的需要;8~12岁的儿童每天必须睡足10小时。 2、正确的睡眠姿势、睡眠环境及睡眠前的活动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从睡眠姿势上讲,因为心脏在人体左侧,故一般要求采用向右侧卧较好,这样可避免心脏受压,保证血液循环畅通。仰卧、俯卧都是不恰当的睡姿。此外,睡时应尽量地使身体放松。从睡眠环境来讲,一般要求开窗通风,保持卧室空气清新。 3、避免噪声和强光。应在安静、光线柔和暗淡的环境中睡眠。儿童尽可能不要与父母同居一室,这样可培养孩子独睡的习惯,避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影响孩子的健康。睡觉前不宜进行剧烈的让孩子兴奋的活动,否则会影响孩子睡眠的深度。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得到和谐发展。 如上图所示,针对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晚上的睡眠时间做了调查分析。小班幼儿有77.8%能在晚上8点前能睡觉,22.2%晚上8点前还不能入睡;中班幼儿有76.9%能在晚上8点前能睡觉,23.1%晚上8点前还不能入睡;大班幼儿有62.5%能在晚上8点前能睡觉,37.5%晚上8点前还不能入睡。由此可见,不论幼儿在哪个阶段,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在晚上8点前入睡,这也是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三)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身体和服装整洁的习惯。例如会正确地洗手、洗脸,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这不仅能清洁身体,保证卫生,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人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往往沾染上各种污物和细菌。据查,一只未洗净的手上有四万到四十万个细菌,一克重的指甲垢里藏的细菌和虫卵有三十八亿之多。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洗手时    要认真用肥皂搓洗,如果只用水冲冲是洗不干净的。 如上图所示,针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洗澡时会不会哭做了调查分析。小班幼儿55.6%洗澡时会哭,44.4%洗澡的时候不会哭;中班幼儿46.2%洗澡时会哭,53.8%洗澡的时候不会哭;大班幼儿37.5%洗澡时会哭,62.5%洗澡的时候不会哭。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年龄越大洗澡时就不怎么哭了,这也是幼儿有良好盥洗习惯的养成。 二 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充分认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养成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作用,明确目标,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坚持一贯,同时要为孩子提供独立的生活用品、玩具、图书等,让孩子学习使用,创设一个适宜幼儿习惯养成的物质环境,同时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家长要不包办、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一)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通过课堂集中教育活动,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知道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b:儿歌。幼儿通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育啊!比如“塞裤子”:哥哥、哥哥请你管好小妹妹,姐姐、姐姐请你管好小妹妹,大家一起帮助就ok。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c: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三)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技能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 (四)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  。 幼儿园要与家长加强联系,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家长栏中不断地宣传知识,对一些家长错误的观念进行个别访问,运用理论和案例进行探讨。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总之,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这一关键期,我们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将来孩子是仔细还是马虎、做事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喜欢读书还是讨厌学习等都会受是否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请家长们首先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于日常生活细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注重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为幼儿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并帮助幼儿长期坚持某一良好行为,使之养成习惯;并取得幼儿园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另外,在这一关键期对幼儿实施教育,务必要遵循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家长的教育变得更轻松有效;让孩子从中收获快乐和成果。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可以说父母是一个比一个更疼爱孩子,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吧.。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