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

2020-03-08 12页 doc 29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一、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 (一)    指导思想    1 (二)    发展目标    1 二、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2 (一)    主要任务    2 1.    基础教育信息化    2 2.    职业教育信息化    4 3.    教育督导信息化    5 4.    高等教育信息化    5 5.    继续教育信息化    6 6.    教育管理信息化    7 (二)    重点工程(项目)    8 1.    ...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一、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 (一)    指导思想    1 (二)    发展目标    1 二、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2 (一)    主要任务    2 1.    基础教育信息化    2 2.    职业教育信息化    4 3.    教育督导信息化    5 4.    高等教育信息化    5 5.    继续教育信息化    6 6.    教育管理信息化    7 (二)    重点工程(项目)    8 1.    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设    8 2.    福建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9 三、    保障措施    11 (一)    建立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    11 (二)    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12 (三)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12 (四)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13 (五)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检查机制    13 一、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引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升全民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民信息化学习能力,建设与全省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局面,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贡献。 (二) 发展目标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完全建成遍及全省城乡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立开放灵活的福建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及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着力构建能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科学合理的发展保障机制。全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 主要任务 1. 基础教育信息化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全省所有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重点支持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设备配备作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基础保障。到2015年,全省所有普通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所有学校均有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实现“一人一机”教学,班级多媒体配备普及率达到50%以上,逐步实现“班班通”; 绝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建成不同层次的校园网,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建成“数字校园”,全省城乡中小学校信息化条件基本实现均衡。 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按照“引入国家资源、采购急需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共享上传资源”的建设思路,在总量稳步增加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资源质量。增加适用于农村中小学课堂实际的资源、学生课外活动资源和学前教育资源,加大福建地方特色和校本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全国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试点工作,探索各种层次资源共建共享的新途径。依托区域优势,探索海峡两岸优秀教育资源交流。设立省级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基地学校,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信息化支撑平台。以教育基础数据完全整合、有效应用为目标,在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基础上建成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广大师生教学资源共享、专业发展、自主学习等应用需求。提供教育资源、网络培训、即时通讯、网络帮扶、虚拟实验室、网络教研等功能。开设海峡两岸优秀资源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海峡两岸校际协作学习。实现办公管理、技术装备管理和图书馆管理等网络化和信息化,实现教学互动、学术交流、名师课堂、共建共享等各类应用的大融合,切实提升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切实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的能力。建立一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项目县级实验基地,探索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加快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到2015年,基本完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3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建立全省中小学计算机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将计算机管理人员培训纳入各级师资培训计划。广泛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活动和主题学习,鼓励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外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教师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学科、分区域探索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继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引导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地区、科研机构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以科研带动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电子书包和数字校园环境下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 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加强各级基础教育信息化专业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标准,明确职能,完善制度,确定人员编制,形成制度健全、职能明确和人员结构合理的专业服务体系,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建立健全县、校两级由计算机管理人员组成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整合电教、教育装备、教研等相关部门力量,理顺工作联系机制,明确分工,发挥教育信息化最大效益,形成适应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 职业教育信息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管理平台普及率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覆盖率均达90%,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依托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建成中等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网,及时宣传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和改革发展成果;广泛交流办学经验、教育教学信息;建立健全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优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完善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学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员队伍。积极开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健全县域职业教育网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数字图书馆、网络教室,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3. 教育督导信息化 全面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督导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建立全省相对统一,覆盖督政、督学两大体系,实现教育发展基础数据、文档资料互通共享的督导评估系统。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为各级教育行政、教育督导部门适时掌握所辖区域、学校教育教学常态化管理情况,提供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督导评估系统的有效应用,推动教育督导手段与评估方式的现代化,提高督导评估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基层各级教育行政、教育督导部门和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性文件档案管理,大幅度减轻评估材料整理等方面准备工作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益。 4. 高等教育信息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现高等学校在已接入CERNET和CNGI-CERNET2的基础上,升级校园网全面支持IPv6协议,使其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同时在省内重点高校开展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先进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科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和对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将进一步完善校园的“一卡通”建设,使“一卡通”在食堂、商店等处使用的基础上,延伸到学校的实验室、宿舍、图书馆等所有服务性收费项目,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将建立校园高速无线网络和云计算服务支撑平台,适时发展基于RFID等传感技术的校园物联网,将校园的基础设施、重大设备以及资源管理纳入物联网范围,初步形成智慧校园综合系统。 加强我省高校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在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福州大学超级计算中心、厦门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现有运算能力基础上,提高运算能力和系统可靠性,争取达到100万亿次每秒以上的运算水平和200TB以上的存储支撑能力;丰富超级计算平台的专业计算软件配置,为全省用户提供专业的计算服务和灵活方便的资源分配与任务提交平台;加强基于超级计算平台的科研工作和高性能人才培养,力争成为高性能计算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5. 继续教育信息化 运用先进远程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依托福建远程教育的网络平台,构建满足我省继续教育多样化需求的远程网络学习平台,营造适应我省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开展各类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种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 通过三网融合互通和3G 通讯技术应用,搭建覆盖全省并延伸至城乡社区的远程教育网络,形成以城乡社区为学习中心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提供网络环境。 整合、建设我省继续教育远程综合网络学习平台,为各类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和统一学习平台入口,提供便捷多渠道的学习支持服务。 搭建省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福建分中心”建设终身学习资源库。通过引入各类继续教育资源,加大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依托省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继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我省继续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开发千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万门网络学习。 6. 教育管理信息化 全面实施我省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实现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基础,以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信息化需求为导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基本建成功能齐全、简明高效、安全畅通的福建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管理电子化、管理过程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从业务流程管理为主向服务为导向的职能转变,在完成教育电子政务顶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和深化应用水平,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项职能,提高教育行政公开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教育权益,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促进建立服务型政府。建成以省教育厅教育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网站为依托的教育管理网站群,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交互式办公、信息资源共享。实现100%以上的教育行政许可事项能够上网在线办理;80%以上的省市县、大中专院校直属学校的业务会议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召开;100%的非泄密公文通过教育电子政务系统传输。 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教师、校舍、财务等信息的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教育规划与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建立各类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系统,加强动态监测与监督检查,做好质量监测评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深化运用。着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学生就业、教学质量评估、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决策中的服务和应用。 (二) 重点工程(项目) 1. 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设 “十二五”期间构建以福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为基础的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福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依托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构建覆盖全省的省级教育骨干网、设区市城域网,连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各级各类学校等,以及覆盖全省本科院校的纯IPv6实验网。 利用承建方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结构合理、边界清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福建教科网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并结合教科网的具体需求构建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为实现跨学校、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促进教育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福建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福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完成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从省--设区市--县级教育机构的覆盖,省级数据中心及容灾中心,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二期完成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乡镇、行政村教育机构的覆盖,以及全省所有高、中专院校驻地网的建设改造,并推进新应用的运营开发。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将实现100%高等学校、中学、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小学接入教科网,使得我省教育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 福建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福建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引领全省各中小学校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应用水平,实现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统一,符合我省实际的教育资源应用标准体系,打造集教学、教研、培训为一体的数字环境,为校长、教务人员、教师、学生等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建设,覆盖我省基础教育所有学科全部年级的每一个,涵盖媒体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量规集、教与学工具等多种资源类型。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研建设,开设特级教师工作室、教师协作组、教师个人工作室等交流互动平台,引领、示范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培训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省-市-县(市、区)三位一体的远程教育体系,将优秀教师资源传送到网络通达的每个角落,为我省教师培训提供远程教育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3. 福建开放大学数字化平台 建设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福建开放大学网络平台。建设基于十万兆主干、IPV6、多校区互联、功能强大、高速出口、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智能化管理的远程教育综合网络,通过与互联网、卫星网、教育科研网、数字电视网和3G通讯网等其他远程网络的高速接入,实现与国家开放大学、福建开放大学系统、国内外各类各级学校、教育机构以及各类外部网络高速互联互通并提供各种网络应用功能,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各类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种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提供多样化的网络技术服务。 构建基于“一站式”、“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与管理的综合应用服务群,满足各种网络应用服务需要。遵循统一信息化标准和公共数据库,建设统一身份认证、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物联网应用、短信(彩信)平台、远程接待客服等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电大在线、福建终身学习在线、海西教育网、继续教育网、手机学习网等各类学习平台;建设教务教学管理、学分认证、资源库管理、虚拟实验平台、直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综合网络考试平台、数字图书馆、学习体验中心、智能网管、高速无线、邮件等管理平台。 建设教学资源研发存储中心和覆盖全省开放大学系统的多媒体智能交互平台。优化“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和省市县三级平台互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共享福建教育电视台教育频道传输网络,扩大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传播能力与水平。开发和运用各种新型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构建完备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环境和运行管理机制。 在福州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福建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作为我省“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基地”,打造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中心、全民终身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枢纽。 福建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基本建设与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体规划、同步实施,承载福建开放大学办学服务所需的数字化学习港、远程教育综合网络平台、终身学习网络与服务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教育资源整合建设中心、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学分银行”服务中心和数字图书馆。 三、 保障措施 (一) 建立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教育信息化工作,下设办公室,明确分管责任人,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都要建立或明确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任务实施、设备运营、系统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组织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在全省遴选建设若干区域综合试点、中小学学校试点、职业院校(高职和中职)试点、本科院校试点及专项试点,并配合教育部开展抽查和中期检查、验收等工作,到2015年全面完成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模式、好做法、好经验,引领我省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二) 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各级教育部门要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并积极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信息化发展。各地要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长效发展。 (三)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形成具有现代信息技能和素养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服务和管理队伍,确保教育信息化各项建设的正常推进。加快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性研究,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的有效规律和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建设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和培养网络、计算机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人员编制上要有充分的保证,在职称、待遇等方面要予以倾斜,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稳定。 (四)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建立教育信息化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全省教育系统统一的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和网络安全监控,全面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检查机制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目标管理和督导评估考核工作之中,要大力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的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评估部门制定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价办法,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用工作检查评估,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评估标准专项检查。
/
本文档为【福建省教育信息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