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药发展史概览(3)

2019-04-23 4页 doc 16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药发展史概览(3)中药发展史概览(3) 作者/田丽娟, 黄泰康☉编辑/聂道湑 编者按 上一期我们感受了从两晋到元代这段时期中药蓬勃发展的盛况。今天我们将讲明清和现代以来至当下中药的发展情况,此时期中药大致是由繁盛到衰落再到繁盛的曲折发展过程。 明清以来的中药发展史 一、明及鸦片战争之前清朝时期的药学(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明代医药学的进步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主要有:《本草发挥》、《救荒本草》、《本草集要》、《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荃》、《滇南本草》和《本草纲目》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 《本草...
中药发展史概览(3)
中药发展史概览(3) 作者/田丽娟, 黄泰康☉编辑/聂道湑 编者按 上一期我们感受了从两晋到元代这段时期中药蓬勃发展的盛况。今天我们将讲明清和现代以来至当下中药的发展情况,此时期中药大致是由繁盛到衰落再到繁盛的曲折发展过程。 明清以来的中药发展史 一、明及鸦片战争之前清朝时期的药学(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明代医药学的进步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主要有:《本草发挥》、《救荒本草》、《本草集要》、《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荃》、《滇南本草》和《本草纲目》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 《本草纲目》的编写是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对每种药材都详细的叙述了性味、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药理研究、方剂配合等。共载药 1800 余种, 附方11000余个。它对 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总结, 为后世本草学的研究与应用, 提供了很有益的资料与经验, 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清代前中期,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是补充修正《本草纲目》的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药学专著, 代表了清代本草学的最高成就。 本共分 10卷, 共收载药品 921种。赵学敏的另一部名著《串雅》, 收集、挖掘、整理了民间医药学术资料和文献, 记载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走方医经验。 吴其濬著的《植物名实图考》是清代一部具有相当科学水平的药用植物学专著, 共收载植物 1714种。此书的出现,反映了我国本草 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药用植物学发展的新起点。 明清在《方剂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有: 《普济方》公元1425年由周王朱橚[sù]主持, 由滕硕、刘醇等人参加编辑而成的巨著, 成方6万多个, 是部空前的伟著。清代黄元御著《长沙药解》4卷, 就是取张仲景《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175方的 160种所用 药物, 以药名药性为纲, 以某方用药为目, 因病治疗, 分述药物。沈金鳌《要药分剂》10卷,也是以方剂为依据, 组合药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缪希雍《炮制大法》, 论述了 400余种药物的 炮制方法, 是自《雷公炮炙论》之后又一部在炮制学方面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著作。 二、中国近代中药学 (公元 1840年— 1949年 ) 鸦片战争以后近百年期间, 由于西医学的传入, 传统中药学的发 展遇到了严重的阻力, 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阶段, 呈现了缓 慢发展状态。但也有一定的成就, 如辑佚、注释和研究《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就有 20 余种, 其中以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蔡陆仙《中国医药汇海》、阮其煜《本草经新注》等辑注本较为突出。另外近代不少医药学家十分重视对药物功效的研究, 其中有代表 性的著作有屠道和著《本草汇纂》, 周岩《本草思辨录》, 丁甘仁《药性辑要》、丁福保《中药浅说》和温敬修《实验药物学》。在药物鉴别和炮制法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和杨叔澄《制药学大纲》。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有费伯雄著《医方论》, 蒋文芳著《时方论》和唐宗海著《六经方证中西通解》。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我国近代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未能 取得显著的成就, 但也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一定 的启蒙,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药学的发展 ( 1949年—现在 ) 革命战争时期, 在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 中医药在为红军和 地方群众卫生保健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继续给予中医药事业以高度重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21条规定: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的传统医药。1996年12月,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又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996年 7月, 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执行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于 1997年 9月结题, 写出了 70万字的研究, 并建议国家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列为国家“九五”科技重中之重项目加以实施。建国以后, 国家先后组织各方面专家保存整理古典医药专籍, 先 后编写了《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多 部大型著作。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为中药现代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 GAP)等的颁布更使中药的发展日趋化和现代化。 建国以来, 我国已建立一批中医药研究机构及一大批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根据2012年中医药统计提要报告指出,截止到 2012年我国中医机构(包括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隶属于卫生部门的中医科研机构)达到39,305个与2011年的38,224个相比,增加了1,081个,增幅为2.83%;全国各类卫生机构中,在岗从业的中医药人员总数为476,882人,比2011年的420,329人,增加了56,553人,增幅达13.45%;全国各类卫生机构中医类科室床位总数为707,262张,比2011年的598,536张,增加了108,726张,增幅达18.17%;2012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45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西医药院校90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非医药院校118所。2012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数121,075人,比2011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数118,618人多出2,457人。以上这些中医药科研单位和高中等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 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很多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 随着中外医药交流更加频繁、深入和广泛,中医药事业必能继往开来, 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天之力点评 中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朝鸦片战争以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药一直处于成长壮大期,鸦片战争之后,中药受到西药和反旧传统思想的冲击而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药重新焕发活力,现在成为了国内甚至西方医药研究的热点。
/
本文档为【中药发展史概览(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