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存在超越社会的自我

存在超越社会的自我

2020-03-05 4页 doc 15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存在超越社会的自我是否存在一个超越社会的稳定的、核心的自我 是否存在一个超越社会的稳定的、核心的自我 一、概念界定 在对本文命题下结论之前,首先对命题的进行剖析。所谓“社会”,马克思界定人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其他代名词是“角色扮演”或“社会关系”,例如我们在学校是老师的学生,回到家中是父母的儿女。在对“社会”有所了解后,才谈得上“实现”,进而“超越”,“超越”是对社会关系的忽略,是自我独立的存在。再者,这里的“自我”,并不指向外在的自我,因为关注生理上的变化并不能够改变什么,而所谓整容整形而带来的变化并不在本文考虑的范围内。...
存在超越社会的自我
是否存在一个超越社会的稳定的、核心的自我 是否存在一个超越社会的稳定的、核心的自我 一、概念界定 在对本文命题下结论之前,首先对命题的进行剖析。所谓“社会”,马克思界定人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其他代名词是“角色扮演”或“社会关系”,例如我们在学校是老师的学生,回到家中是父母的儿女。在对“社会”有所了解后,才谈得上“实现”,进而“超越”,“超越”是对社会关系的忽略,是自我独立的存在。再者,这里的“自我”,并不指向外在的自我,因为关注生理上的变化并不能够改变什么,而所谓整容整形而带来的变化并不在本文考虑的范围内。换言之,本文关注的“自我”,是内在的自我,一般情况下,内在的自我会不断地走向成熟,给予人生前进的方向,因此需要重视。如果说“社会中的自我”是一位因为王子的存在才赋予其存在合法性的公主的话,那么结合命题中的一对形容词——稳定的、核心的,命题中的自我则是一位不需要任何人或事的存在便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公主。通俗点来说,即使没有玻璃鞋,也可以确定自己是灰姑娘;即使没有王子的亲吻,也可以明确自己是白雪公主。这样的存在,不是别人告诉自我的,是自我有意识的身份确定。跳出公主的童话假想,回到社会中去寻找超越的例子,即没有“坏”的存在也可以明确“好”的独立存在。 二、必要性 在对本命题进行字面的表里理解后,再来思考探析本命题的必要性。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上文,多次被提及的“自我”,是一个专属人类的名词,动物没有“自我”的概念。因此就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提取三个关键词——目的性、反思性、理性。人对其目的具有反思性,并不断地超越于当下的目的之上,整个人类历史便表现为建构目的、反思目的、再建构目的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自我”是人发展的当下目的和最终目的,即一个不断被实现,继而不断被超越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得以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则有赖于“反思”和“理性”的力量。斥诸反思,才可以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到改善;斥诸理性,才可以为改善选定适合的方向,让改善得以实现,让超越得以实现,理性的本质便是超越。 哲学思辨的魅力。第奥根尼说,“世界上什么事最难办到?认识你自己。”“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柏拉图如此坦言道。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以及哲学家们的千年前的忧虑,如果我们想构建自我心中的“理想国”,摒弃浑浑噩噩的人生而投入有意义的人生,我们不得不重视对“自我”的认识和超越,重视这么一个思辨的过程。这样即便夜半鬼敲门,也答得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对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有利于通过哲学式的思考让人生从自在走向自觉与自为。 三、存在性 1 最后,对命题进行一个大致的定论。是否存在?如何存在? (一)是否存在 本文认为,超越社会的稳定的、核心的自我是可能存在的。 (二)如何存在 从存在的结构层次看,这样的“自我”来源于自我意识,实现于自我行动,而自我意识和自我行动间的关系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反馈的。这个过程中,反思与理性是目的实现的催化剂。关于自我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主观自我觉察,个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从物理和社会环境中区分出自己,例如“我”与“椅子”;客观自我觉察,个体能把自己当作客体来注意的能力,能知觉到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并能“知道他知道的,记得他记得的”;象征性的自我觉察,通过语言形成对自我的抽象的认知表象能力,例如“我是好学生”的归纳抽象,它使得我们能够相互交流,建立关系,设立目标,评价结果,发展与自我相关的态度等。人生要超越自我,需要对自我意识的三大层次循序渐进,并最终用象征性的自我觉察指导和反思自我的行动。 先立足求依托,后超越。自我意识一旦形成,便表现在自我行动上。例如,“好学生”包括成绩、品德、身体素质等都良好,当自我都拥有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条件时,则无需哭着闹着要老师和同学随时都陪在身边做生招牌证明自我是“好学生”。当别人还未来得及发现自己的“好”时,也无需对自我的本质改变什么,只管坚持,此时的自我行动即一如既往认真的学习等,而这个稳定、核心的自我终将感染到周边的人对自我身份的信服。以上所举“好学生”的例子,最终定位在社会中的“学生”,这里仍未实现对社会的超越。而要超越,则需要撇开“学生”,而追溯“好”的存在。 如此的自我存在可能是瞬间、暂时的。正如上文所言,要超越自我的稳定、核心的自我存在。需要撇开“学生”,只追溯“好”的存在,即心无杂念地肯定自我就是“好”,而无需证明。但是这样的意识是十分短暂的,因为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再“好”的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如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每个人从其降世就是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产物,是“不好的”,所以需要赎罪。所以当自我被“凭空”认为“好”时,其持续时间可能很短,可能很快就被某件小事打断自我一直“好”下去。它最终需要立足社会,定位于“好学生”或是“好老师”上。虽然超越社会关系的“好”看似抽象而虚无,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有理由放弃对“好”的终极追求。相反,这样突然对“好”的顿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自我、立足现实,见证更好的自我。 (三)克服误区 首先,超越社会的自我的独立存在,并不等于自我的孤立存在。自我不仅仅是自己的个人特征与才能,更不是与社会割裂。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自我的存 在、特征与才能才获得了意义。亦如上文所言,稳定、核心的自我超越社会的前提是立足社会。 再者,对超越社会的稳定、核心的自我的终极追求并不等于神经质的偏执。这里需要涉及对“假定的自我观念”的引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往往被我们关于我们可以、应该或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观念所左右,这些假定的自我观念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可达到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应该成为的自我,不想成为的自我。超越社会的稳定、核心的自我可以理解为“理想的自我”,每个人都怀有理想的自我观念,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把这些理想的自我意象与可达到的自我意象相混淆,神经质的人格具有一种固执的、理想化的自我特征,它与正常人格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是否具有理想的自我,只有当理想自我变成必须自我时,才会出现问题。这里也再次验证,对超越社会的稳定、核心的自我的终极追求并不是必须和强迫的,而自我积极主动的追求。
/
本文档为【存在超越社会的自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