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7-10-14 9页 doc 22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钦州市大寺中学 黄勇纲 摘要:农村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孩子的成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我国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弊端。致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 正文: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孩子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等首先是从家庭中习得,孩子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从这里萌芽和滋长。接受家庭教育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复杂、开放的教育系统中,虽然家庭教育仅是学校教育机构的一个分支,但它对孩子形成良好的...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钦州市大寺中学 黄勇纲 摘要:农村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孩子的成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我国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弊端。致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 正文: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孩子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等首先是从家庭中习得,孩子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从这里萌芽和滋长。接受家庭教育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复杂、开放的教育系统中,虽然家庭教育仅是学校教育机构的一个分支,但它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作用是不可代替,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础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和教育空间。因此,关注农村家庭教育,做好农村儿童的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千万个农村家庭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者应该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儿童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家长素质的提高,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是落实“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重要行动。 作为从事农村教育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耳闻目睹了农村家庭教育,发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当下的农村家庭教育丧失了应有的教育作用,普遍存在着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民工潮”冲击、家长教育观念滞后等现状。现就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作以浅析: (一)家庭教育者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科学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系(血缘关系)的受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实施的一种教育。家庭中的成人承担着传播道德行为、传授一定的文化生活知识的任务,家长必须履行对子女教育的义务,用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行为以及所掌握的社会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受到父母文化素质影响所形成的家庭微环境、个性心理环境将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 今天的中小学生的家长,有95,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又在偏僻贫困的农村,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比较有限。教育实践中发现只有30,左右的家 1 长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家长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他们曾经经历和接受过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当夫妇承担起养儿育女的重任时,他们眼前一片茫然,不知如何教育子女才科学有效,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很多家长在盲目的状态中全然不知教育的“路”到底在何方。更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他们很少对孩子进行成才教育、成人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一切皆由其“自我发展”。 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滞后是造成农村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脱节的根本原因。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意识到教育具有隐性,想不到自己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言行,行动鲁莽,语言粗俗,在孩子面前没有现出家长的风范。受父母影响,孩子慢慢也滋长了一些不良的想法并体现于言行举止上。在家庭中,家长没有起到榜样作用,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表现在,认为教育则是学校的责任,因而家里不提供学习的机会,带着孩子忙于干家务农活类,使学校教育得不到延续,学生家庭作业完不成,这对长期生活在身边的孩子影响甚大。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凡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与家长高尚的品德、文化基础有关。孩子毕竟是孩子,不管多么聪明、多么能干,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不会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他们爱模仿的天性注定要受到家庭成员和家庭文化的影响。没有高素质的家长,怎么能造就高素质的孩子,不具备科学的教育知识,教育好子女又从何谈起。如今的家庭教育中,还表现出家长嗜好赌博迷信活动,对孩子的学习过问太少,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农村还严重存在,特别是部分民族地区。 (二)家长外出务工,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当前农村的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有较大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及其沿海一带。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很多人选择了“打工”这条路。在学生中有绝大多数的家长终年在外务工,子女有的被寄托给亲戚,有的委托给家中年迈的老人,有的甚至是孤身一人。在在学校要求配合教育时,每当要求学生请家长时,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父母打工去了”,要么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在家,他们来行吗,”。某县某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程老师说:“我们班4 7名同学,其中有2 9名学生因父母都在外地务工跟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他们中有2 2人的成绩和表现均属较差,平时经常迟到、旷课,基本的作业经常不能及时完成。有时候学生在学校得疾病了,有的甚至需要立即做手术。老师急得不行,医院要监护人签字才做手术。可做手术关系人命啊,老师怎敢擅自签字。联系家长,家长均在很远的地方打工,打电话联系,有时也不一定能打通。找亲戚来,有时也找不到。他村上的朋友熟人,也不愿承担这个责任。 2 这样例子不是少数, 家长为了生计而长年奔波在外,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缓解了一时的经济困难,基本上满足子女上学所需的花费,可他们忽视也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对子女的教育。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了子女对金钱的需要,孩子就会好好学习,自己也尽到了责任。可他们不知失去的家庭教育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孩子被扭曲的心灵和形成的孤僻、任性、倔强的心理已很难矫正,“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观念在孩子的大脑中萌芽,要靠金钱、溺爱来补偿给子女只会适得其反。这些孩子大都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淡薄、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来往,沾染了社会上的恶习。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方法简单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农村家长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绝对权威,家长主义、命令主义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家长的头脑中,严重束缚了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不期待子女成才的父母。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家庭更是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期待他们能跳出“农门”,光耀祖宗。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理解,可他们对子女的爱、期望、教育是与新时代和新社会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 一是粗暴型。大多数家庭教育中的教养行为以家长式的权威和命令主义为主,以家长为中心,从而严重地压抑了子女的个性,挫伤了孩子的创造力,甚至形成了孤僻和待人冷漠的性格。在家长的眼中好孩子就是成绩优异的孩子,考试中能够获得高分的孩子。家长一心只求子女成才而忽视了首先应该让子女成人。家长不顾子女的自我选择,忽视了人与环境、活动的交互作用,在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下,孩子的能力被“蚕食”,创新意识被湮没,不“成龙”反“成虫”。二是放任型。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态度,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孩子总认为家长轻视自己,长期下去,容易使其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象野草一样成长起来的孩子,还能希望他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三是冷热无常型。缺乏同孩子间的交流,凭着自己的情绪去教育,伤害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走向极端。四是矛盾型。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一,不同辈间对孩子的要求不同,往往造成孩子钻空子的机会,从而形成混淆是非,仗势欺人,知错不改,积重难返。五是滥施奖励型。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许多家长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采取依成绩奖励的办法激励孩子。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质孩子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为了获取利益导致学习上作弊等现象的发生。物质激励的结果使孩子过早地失去童心,超前消费,荒废学业,甚至使个别孩子误 3 入歧途。 (四)家长不善于与学校配合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教育属于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一年半载,家长不到校看望子女,不过问子女的成绩,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不同学校配合,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有些家长对本来潜力不大的孩子,却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其结果是对子女形成一种高压状态,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产生一种焦虑;部分子女也不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能正确地处理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家庭这种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成长。 在市场经济时代,农村的家庭教育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作用。本来家庭是人才的诞生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人来到人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可是当下的农村家庭教育不仅根本没有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反而是在湮没人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关于父母必读》中表述到:“教育子女这是一件伟大的、严肃的而且负有极大责任的事情”,“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针对当下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优化家庭教育外部环境 党政及有关部门要把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封建文化残余,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好家长、好孩子、好媳妇、好母亲等)及优秀社会角色(好干部、好村民)等评选活动,树立形象。根据当地情况(人们的爱好),开展绘画、体育、歌咏、书法、讲故事等各类竞赛,把打麻将、扑克牌纳入文体活动之中,建立起适合农村孩子发展、创造、竞争、成长的健康的家庭外部文化环境。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一些地方由于在社区或是农村里面,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减少和消除封建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观念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改变人们的家庭心理结构,为孩子的健康成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 二、发挥基层教育部门的作用,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成为家长合理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障碍。教育者普遍认为,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可在农村如何去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仅靠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就一定能教育好子女吗,孟母是靠其高文化水平才意识到“断机杼”的吗,岳飞的母亲难道也是靠高文化和素质才造就了一代爱国英雄吗,当然不是,他们靠的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因此,作为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从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观念入手,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教育,特别是电视等覆盖广大农村的媒体。举办家长家庭教育讲座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工作的季节性、学校的师资条件及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心情,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各类家长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滞后的问题,以此培养出合格的家长,做好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 三、在家长不善于和学校沟通的情况下,学校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和联系,并形成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与家长合作的机制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没有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永远不能完成教育任务,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孤掌难鸣”,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在家长没有意识到两者配合协调的重要性时,学校有责任主动和家长联络,从学校走出去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教育。诸如家长会、家访、书信交流等方式与家长交流,但真正做到的学校和老师实在罕见。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制定一个具体的和家长交流联系的,形成学校性的决策,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定期举行家长会,有计划、合理地进行家访。家长学校应该说是一个适应这种需要的比较好的形式。但在农村,家长学校在不少地方还是空白点。由于农民都是单门独户、生活习惯比较自由,往往不好组织。但是,只要下决心,还是能办起来的。通过“家长学校联系卡”,不时在上面写几句话,点拨个道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外,家访应该重新“兴”起来,从教育和影响的“针对性”讲,炕头上坐坐,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进步问题,这种宽松自由的形式,更适合农民的习惯,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将学校的温暖、教育理念带给学生的家长,以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四、父母要充分地了解子女并实施科学的教育 孩子最信任的是父母亲,孩子不仅因为有了父母亲的保护而产生安全感,而且形成了对父母依赖和崇敬的心理,他们对父母尊重、信任、听从,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科学 5 的家庭教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以自己的学识修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去感染和熏陶孩子,在教育子女时就多一些理智因素少一些情感因素,多一些科学方法少一些粗暴手段,多一些先进的教育科学知识少一些教育的盲目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使家庭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一旦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也失去了应接受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不能够用其他教育方式来代替,家长不应该为暂时的利益而放弃了教育指导子女,既就是这样,建立良好的书信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提高家庭中母亲的素质。妇联、计生、成人教育等部门要担负起对农村妇女教育的重任,以充分发挥她们教育子女的才能。“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手中,倒不如说是把在母亲手中。”(福禄贝尔一德国教育家)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母亲教育开始。在广大的农村,基本上还是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未成年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时间多,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教育更大。提高母亲的素质,通过母亲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艺术以帮助教育孩子,无疑是搞好农村家庭教育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看作如同学校一样的教育,而不把他看作偶然的、自发的教育活动,那么,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则会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真正的形成合力,那么在我国面临着社会和经济转型的今天,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局是就能得到有效的化解,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好的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鞠文灿.陈善卿 《后进生教育启示录》 江苏教育出版 [2] 劳凯声 〈教育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3] 谭仁杰 《做研究型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钱在森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苏)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6] 巴班斯基 《论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 7 8
/
本文档为【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