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联合国的成立

2017-09-05 4页 doc 15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联合国的成立从国联到联合国 朱雨晨 从"国联"到联合国,大约只走了25年。当初联合国的发起人之一罗斯福说,他设想这是一个"保障50年世界和平的组织"。然而至今联合国已经走过60年,尽管道路坎坷,却不曾放弃。 战争--停战--战争。历史的精彩总是以腥风血雨为主题。普鲁士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拿破仑战争之后,维也纳和会确立了一百年的欧洲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废墟上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划分了的世界政治格局,只持续了二十年。历史的规律似乎是战胜国瓜分战利品,然后等待下一次大战来临再次划分。爱因斯坦评论的名言是:"我...
联合国的成立
从国联到联合国 朱雨晨 从"国联"到联合国,大约只走了25年。当初联合国的发起人之一罗斯福说,他设想这是一个"保障50年世界和平的组织"。然而至今联合国已经走过60年,尽管道路坎坷,却不曾放弃。 战争--停战--战争。历史的精彩总是以腥风血雨为主。普鲁士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拿破仑战争之后,维也纳和会确立了一百年的欧洲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废墟上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划分了的世界政治格局,只持续了二十年。历史的规律似乎是战胜国瓜分战利品,然后等待下一次大战来临再次划分。爱因斯坦评论的名言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使用什么武器,但是我能肯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是棍子。"他的意思是,到了那个时候,世界已经毁灭得只剩下棍子了。这就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来源之因。国联的废墟政治理性需要以武力作为后盾,甚至以直接的武力对抗为求解。但是作为个人,政治家对战争往往也会出自人性本能地排斥。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中,最后一条充满着美国式的理想主义:"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但是,美国的外交政策中,理想主义总是和现实主义交替进行。"为了美国的利益",至今也是该国政要发表演说时的最常用词汇。在那个年代,建立国联的理想主张,并不能被"孤立主义"为主流的美国意识接纳。于是,从欧洲满载而归的威尔逊却栽在本国议会中,美国作为发起国,却未能参加国联。此后,苏联被长期排除在国联之外,直到1934年才加入。国联只是一个进出自由的外交俱乐部,先后有18国退出或被除名。1920年1月,国联盟约随着凡尔赛合约的生效而生效,国际联盟因此诞生。然而,国联盟约只是战胜国处理战败国条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开始就和强权政治联系在了一起。在机制上,国联缺乏对于战争、侵略的实质性军事、经济制裁手段。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国联的制裁和干涉都绵软无力,结果只是不了了之。德、意、日还嫌国联对其侵略行径碍事,干脆退出。而对于1939年末苏联对芬兰的战争,国联只能通过决议开除苏联。 从《大西洋宪章》到《联合国宪章》 国联失败的另一个主因,是从筹备到成立太过仓促。国联盟约仅经过11天就突击正式通过。而联合国从设想到正式建立,花了整整4年时间。其第一个里程碑式文件,是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史称《大西洋宪章》。《宪章》声明"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两国希望世界重建和平,放弃侵略和使用武力的同时,还希望世界能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措施"。此时,美国还未被卷入二战,却已未雨绸缪于战后重建问题。时任中国驻英大使的顾维钧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他听到这一消息是在一午餐会上,有客人说:"美国并不是交战国,却参与了有关战争目的的声明,真是咄咄怪事。"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反法西斯盟国发表共同宣言,一致赞同以《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作为盟国的共同纲领。根据罗斯福的建议,将共同纲领定名为《联合国家宣言》,从此"联合国"(United Nations)这一名称被确立下来。1943年10月,美国国务卿赫尔、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和苏联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在美国的坚持下,与会国同意中国政府参加四国宣言,10月30日,时任中国驻莫斯科大使傅秉常作为中国外长代表在四国宣言上签字,中国从此确立了盟国"四强"之一的席位。随后是1943年11月,四强在开罗和德黑兰分别开会,就联合国的总体设想和框架结构原则交换意见。1944年8月至10月,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召开的会议上,正式确立了联合国的名称、基本宗旨和原则。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组织会议在旧金山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制定《联合国宪章》。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之后,先后已有36个国家提出了1200件修正案。经过激烈讨论和逐项投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和作为它的构成部分的《国际法院规约》。6月26日,在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50个国家的153名代表在《联合国宪章》的中、法、俄、英、西班牙5种文本上签字。仅签字仪式就持续了8个小时。当晚,制宪会议举行了闭幕式。按照《联合国宪章》,已签字的51个国家(波兰于10月15日补签)应有29国批准宪章方能生效。至10月24日,苏联、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交存了批准书后,总数达到29个,宪章正式生效。这也是10月24日被定位"联合国日"的来由。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成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这一理想主义原则在付诸实施时,基础还是大国间的合作。因此,联合国相比于国联,更加讲求大国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集中表现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上。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40个中 小国家对于大国的否决权强烈批评,但在最后的逐项表决中,会议还是勉强通过了这一条款。在激烈争执的时候,杜鲁门曾经指示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国务卿退丁纽斯,"若没有这样的否决权,任何协议将不能被参议院通过"。这是联合国在方面为保护大国利益所做的,从而避免了国联没有被美国加入的覆辙。深究否决权问题,可以发现这其实实现了"大国一致"这一高难度政治平衡目标。国联的最终崩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大国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否决权却使大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否决权被学者称为"安全阀"的原因,也是联合国相比国联的历史性进步。在联合国设计之初,罗斯福总统曾设想这是一个能够"保障50年世界和平的组织"。时至今日,联合国已经走过了60年历史,从总体而言,已经超额完成了罗斯福提出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得失1943年,联合国进入实质性的草创阶段时,也是中国外交史上成果颇为丰硕的一年,首先表现在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上。中国关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首先是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开始提出。至1928年,成为国民政府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进行至1943年,中国已经独立支撑了全面抗战达六年之久。罗斯福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正是因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在盟国中的地位骤增。为推促蒋介石坚持抗战并使中国在亚洲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在1942年10月10日宣布,将通过谈判废除美国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所有治外法权、特权和租界。罗斯福总统同时说服英国也这样做,除香港问题外废除全部在华不平等条约。这一举动通过在1943年1月11日美英分别同中国签订的条约而正式被肯定下来。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在美国的坚持下,正式确立了中国在盟国中的大国地位。在中国代表团出席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前,蒋介石曾向中国代表顾维钧指示两条:第一,促进会议取得成功,我们所有建议都应服从于这个总方针;第二,努力改善同苏俄代表的关系。 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七项补充建议,经讨论,英美接受以下三点:第一,处理国际争端应注重国际正义与国际公法原则。 第二,国际公法的发展与修改,应由大会提倡研究并建议。 第三,经济社会委员会应促进教育及其他文化合作事业。 这些补充建议被称为"中国建议",写入《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中国对联合国成立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本文参考了《顾维钧回忆录》、《联合国五十年》等著作。并感谢后者的作者李铁城教授的帮助)
/
本文档为【联合国的成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