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

2017-09-30 50页 doc 227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原始时期战争年表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约前30世纪—前22世纪) 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 相传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30世纪),神农氏部落进攻斧燧氏部落的作战。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今约五千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族集团。神农氏是古夷人部族集团的一个部落,生活于今河南东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已在冶陶手工业及交换市场。为开拓生产、生活空间,逐渐向东北民展,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部的另一古夷人部落斧燧(或称补燧)氏,发生利害矛盾,引起冲突。斧燧氏部落不肯屈服。神逐氏遂北上进攻斧燧...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 原始时期战争年表(约前30世纪—前22世纪) 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 相传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30世纪),神农氏部落进攻斧燧氏部落的作战。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今约五千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族集团。神农氏是古夷人部族集团的一个部落,生活于今河南东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已在冶陶手工业及交换市场。为开拓生产、生活空间,逐渐向东北民展,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部的另一古夷人部落斧燧(或称补燧)氏,发生利害矛盾,引起冲突。斧燧氏部落不肯屈服。神逐氏遂北上进攻斧燧氏,将其击败、兼并。随后,神农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阳地区迁移至今山东曲阜一带。附近各部落自动归附,组成部落联盟。此战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作战行动。 约公元26世纪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26世纪),黄帝率领本部落联盟武装在中原地区征服其他部族的战争。 至今约万年时,先民足迹已北达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通过各氏族、部落的增殖、分化及相互通婚、联盟、战争及迁徙,至今约五千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落集团。姜姓古羌人集团生活于今关中、豫西及晋南;古戎人集团生活于今豫中、豫北及冀南;古夷人集团生活于江、淮之间及山东;古苗蛮人集团生活于江、汉之间及豫南等地,相继进入军事民主制时代。以黄帝为首的轩辕氏部族迅速强大起来,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联盟。对内严密社会组织,对外加强武力开拓,对不肯归附的部族经常进行攻战。周边较小的氏族、部落,或被征服而加盟,或被驱逐而远走。黄帝逐渐成为一个较大部落的联盟领袖。专用于战斗的兵器,已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来,有了石矛、石钺、石戈、石殳及弓箭等。部族勇士组成的营卫队已形成,平时保卫首领,战时即为骨干。当时比较强大的还有炎帝部落联盟,不服黄帝号令。黄帝遂攻炎帝于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经过多次激烈战斗重又解仇结盟。风姓古夷人集团,此际已繁衍分化为以少昊及蚩尤为首领的两大部落联盟。蚩尤部落联盟,史称“九黎”,善制石器,战斗凶猛,曾征服二十余部落,控制了今苏、鲁、豫交界地区,积极向西、北扩展。黄帝于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擒杀蚩尤。少昊与黄帝结盟,听从黄帝号令。黄帝在泰山举行了联盟大会,古苗蛮人部亦有参加。“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点评:从此黄帝英明远播,“东至于海”,“西至空桐”(今青海固原,一说甘肃高台),“北逐荤粥”后至釜山(今河北怀来),“南至于江”。此后一些不同血缘、文化的古羌、戎、夷、苗蛮部族加速了融合,为华夏族及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约公元前26世纪阪泉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的一次交战。 神农氏之后,中原出现两大部落联盟。其首领分别为炎帝和黄帝,据传皆少典氏后裔。炎帝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以姜为姓。其族沿黄河流域向东发展进入中原,成为黄河中游地区的强大部落联盟。黄帝长于姬水(即岐水,今陕西境,亦有他说),以姬为姓,东进中原后,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称轩辕氏(又称缙云氏、帝鸿氏、有熊氏)。其族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部落联盟。黄帝经常进攻附近不肯归附的部落,势力不断扩大。炎帝也在不断扩大自己势力,两大联盟终于暴发冲突。黄帝率领以熊、罴、貔、貅、虎、雕、歇、鹰、鸢等为图腾的各部落,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各部落交战。经三次激烈战斗,黄帝部落联盟终于获胜,初步建立了黄帝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 约公元前26世纪涿鹿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的作战。 黄帝战胜炎帝(参见阪泉之战),在中原地区初步取得领导地时,活动于今河北南部及山东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蚩尤部落联盟,相传由81个氏族和9个部族组成,史称“九黎”。为争夺生存空间和领导地位,它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与主要活动于黄河以北的炎帝部落联盟首先发生冲突,并将其击败。炎帝向黄帝求援。炎、黄两大部落联盟,遂联合起来共同与蚩尤部落联盟进行斗争。经多次作战,最后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残余一部退向南方,一部归并于少昊部落联盟。此后,黄帝继续进行征服中原各族的作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 点评:黄帝在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各部族的融合,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黄帝则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与共工之战 相传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九有(即九州)黄河中游河西地区(约在今河南辉县境),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共工率领部落联盟修筑西岸河堤,防止水患。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颛顼终于击败共工。 约公元前24世纪帝喾攻共工之战 相传帝喾时期(约公元前24世纪),帝喾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约今河南辉县境)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黄帝之后,黄帝族部落联盟生活在中原东部高辛(今山东南部地区)一带。相传黄帝曾孙帝喾号高辛氏,继颛顼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炎帝族的一个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居其上流黄河西岸(约今 河南辉县境),经常侵犯其他部落,不服帝喾管辖。帝喾遂进攻共工氏,将其一举击败。此战,给共工氏以沉重打击,巩固了帝喾及其部族的领导地位。 约公元前23世纪尧攻驩兜丹水之战 相传帝尧时期(约公元前23世纪),帝尧部落联盟在丹水(今丹江,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流域进攻驩兜三苗部落联盟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尧成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帝尧名放勋,因其曾为陶唐氏首领又称唐尧,初居冀方(今河北唐县境),后迁晋阳(今山西太原),再迁平阳(今山西临汾)。他领导的部落联盟,在当时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较强的力量。三苗族中一支以修蛇为图腾的部落联盟,生活在丹水流域,首领为驩兜。它日益强大,经常侵扰中原。尧率中原部落联盟向其进攻,在丹水岸边与之大战,终于击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尧将驩兜及其部族驱赶到崇山(今河南登封嵩山)一带,缓解了矛盾冲突。 约公元前22世纪舜攻三苗之战 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帝舜部落联盟在江汉地区进攻三苗部落联盟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舜继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帝舜姓姚,名重华,因其曾为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相传是颛顼七世孙。三苗部落联盟逐渐南移于江、汉一带,发展迅速,日益强大,常和舜领导的部落联盟发生冲突。舜遂率本部落联盟进攻三苗。经过激烈作战,将三苗击败。为防再发生冲突,又把三苗迁徙到偏远的三危(今甘肃敦煌东南,还有今四川、云南等说)。但其相当部分退至南方地区。 约公元前22世纪禹攻共工之战 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禹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部落联盟(今河南嵩县北黄河附近)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生活着黄帝族系的部落联盟(今山西南部),舜为首领。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联盟,长期与舜领导的部落联盟争夺生存地域,并为治水发生冲突。于是,禹率领本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将其击败并驱离治水地区,以便治水。从此共工氏再也无力与黄帝族系部落联盟抗衡。 约公元前22世纪禹攻三苗之战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三苗部落联盟(今湖北、湖南、江西交界一带)的作战。 帝禹姓姒,名文命,继舜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生活在南方的一些三苗(又称有苗氏,或苗民)部 落再度发展起来,侵扰中原。禹率部落联盟进攻三苗。战前,禹率众誓师,宣布三苗“敢行称乱”(《墨子?兼爱下》引禹誓)的罪行,以激励士气,然后与三苗进行决战,大败三苗。三苗部落从此逐渐衰落。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21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 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禹攻三苗之战)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骛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权力已超出部落联盟领袖具有的公共权力范围。在会稽之山召集部落首领集会时,防风氏后至,竟被禹杀。与禹同为姒姓的有扈氏,是位于禹所在地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西方的强大部族,对禹的权力膨胀,颇为不满。禹遂召集所属部落进攻有扈氏。经多次交战,终未能将其彻底征服。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所属部落在箕山(今河南登封境嵩山)南击灭伯益的作战。 禹任部落联盟领袖时,因治水及战败三苗,得到各族系多数部落首领的拥戴,“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尚书•立政》)。禹生前向联盟会议推荐伯益为联盟领袖继承人。伯益(亦称益、伯翳或大费)是东夷的部落首领,曾佐禹治水,但时间不长。禹死后,禹子启受到大多部落首领的支持。益则“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启凭借其氏族远远超过其他氏族的强大实力,立即率部向暂居于箕山的益进攻,将其杀死,夺取了中原地区的领导权,并迁居于夏(今山西夏县西北)。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河南今郑州西,或说今洛阳西南)与有扈氏军的一次交战。 启击杀益(参见夏启攻益之战)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承认,使子承父位及君主专制合法化;并在钓台(今河南禹州境)召开首领大会,将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原先就对禹的领导不满的西方大族有扈氏,此时对夏启的夺权及改变制度更为不服,起而反抗。启遂调集配属战车的王室卫队及诸侯族军数千人,西渡黄河,进攻有扈氏,双方对阵于甘。启在交战前,对军、政六卿及部队下达动员令进行誓师。借口“威侮五行,总弃三正”,作为有扈氏的罪行,宣布“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规定作战纪律:“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御非其正”,即为“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有命,戮于社”(《尚书•甘誓》)。然后下令进攻。夏军初战小胜,后又经多次作战,方彻底击败有扈氏,进一步巩固了夏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地位。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西河之战 启十一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楚語》曰:“启有五观”。韦注:“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十五年,武观及西河叛。彭伯壽率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十六年,帝启去世。 《帝王世纪》?“(启)三十五年,征河西。”(《御览》卷八二引,“河西”当即“ 西河”。)启征西河必有史实。今本《纪年》:“(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其说当出于《逸周书(尝麦》:“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五子,五观也,亦曰武观,启子。”《吕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河。”古本《纪年》:“河?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见后)是西河即相,今之河南安阳,与观地(观在卫)相近。所谓“ 启征西河”,疑即指启诛五观。 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 羲氏、和氏是颛顼时代执行“绝地通天”命令的重、黎的后代。“重”后代中的一支成为羲氏,“黎”后代中的一支成为和氏。他们世代掌天地之官,负责祭祀天地之神、观测天地变化的工作。夏仲康元岁,有日食之象,而羲、和未能准确预报,仲康以其失职,派胤统军前往征讨羲、和部落。 此次征讨,非因叛反,而是因羲、和未能尽职,可见夏统治者为显示王权的力量和表明王权的至尊,已不惜兵戎相见,反映了军事与政治制度发展的紧密关系。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 东夷,是对居于黄河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的总称。在史前时期,东夷集团的社会经济发展就与华夏集团齐头并进,曾多次与华夏族争夺中原,成为华夏族的强大对手,至夏代依然如故。东夷诸部叛服无常,对夏的统治造成极大威胁,夏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和扩张势力,曾数次对东夷大规模用兵。 夏相时曾先后对属于东夷集团的风夷、黄夷等部落发动进攻。少康复国后,东夷中不少部落仍不服夏朝统治,与夏抗争,东夷诸部中仅方夷来朝。少康以太康失国为鉴,重视发展生产,国力增强。这一时期夏王朝没有对东夷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至少康之子予(又作杼)继位后,开始对东夷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为了对付东夷,夏王朝曾一度迁都于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北),并且改善了武器装备,改进和发展了兵士的甲胄和矛。此次东征之战夏王朝取得了节节胜利,一直打到东海海滨,杼因此举而为后世称颂。《国语•鲁语》说:“杼能帅禹者,夏后代报焉”,极言杼东征东夷对巩固和发展夏王朝的作用,并以之与禹相提并论,深受后代崇敬。事实也证明,杼征东夷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至杼子槐(又作芬)在位时,风夷、黄夷、于夷、方夷等九夷均承认夏的统治而入都朝见。可以说征东夷之战,不仅加强了夏夷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同时使夏王朝的统治由今豫西晋南地区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以至淮河流域,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华夏族的形成。另外,如前所说,这场战争对兵器和军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东夷有穷氏(今山东西部)首领后羿推翻夏后氏。不久,其部属寒浞又篡夺政权。仲康子相跑到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避居,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力量,进行有限统治。浇是寒浞长子,被封在有过氏部族的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寒浞为铲除后患,命浇攻相。浇率有过氏军进攻斟灌氏及帝丘,一举击败斟灌氏军,攻克帝丘。相再逃到斟寻氏处。浇又率军进攻并击灭斟寻氏,杀相。相妻后缗已怀孕,急从小洞逃出,跑回娘家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处避居,生儿子少康。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 启子太康继位后,因不恤民众,统治动摇,有穷氏首领后羿借夏众的不满情绪兴兵赶走太康,自立为帝,史称“太康失国”。嗣后,羿之亲信寒浞又夺羿自立。太康弟仲康之子相,于流亡中在帝丘(今河南濮阳县)立国,遭寒浞攻杀。相之子少康被迫投奔有虞氏,在纶(今河南虞城)召集旧臣遗民,积蓄和发展军事力量,准备复国。与此同时,夏旧臣靡也在有鬲氏境内(山东德州北)招纳被寒浞击败的斟灌氏和斟寻氏余众,准备配合少康行动。时寒浞为确保自己的统治,反击来自各方的反对,频繁用兵,致使内部矛盾重重,局势动荡,少康和靡抓住时机向寒浞发起进攻,击杀寒浞二子浇和豷(yi),寒浞代夏遂告失败,少康称帝,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率领有虞氏军在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攻灭浇的有过氏军的作战。 寒浞夺取政权后封长子浇于有过氏的过地。太康死后,位传经仲康、相至少康。少康一家经浇追杀,几经劫难,只剩少康一人逃至有虞氏处(今河南虞城东北)立住脚跟(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浇灭相之战》条)。有虞氏是原始社会末中原地区部落大酋长舜的后裔,首领虞思不忍夏朝奠基人禹绝后代,便任命少康为庖正(厨官),封于纶(今河南虞城东南),并将二女嫁给少康。少康积极聚集力量,有一支500人的队伍,准备复国。他布施恩惠,施展才华,收笼夏朝遗民,安抚夏朝遗臣;又和在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的夏朝遗臣伯靡取得联系,共同行动。少康先派亲信大臣女艾到浇那里作间谍,分化瓦解浇的势力,刺探情报。然后,亲率有虞氏大军突然进攻过。浇忙率有过氏军迎战。有虞氏军一举攻灭有过氏军,为复国打下了基础。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季杼灭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之子季杼率领有虞氏军于戈(约在今 河南中部)攻灭豷所率有穷氏军队的作战。 寒浞篡夺王位,后封次子豷于戈地。少康只身逃到有虞氏,聚集大批力量,开始复国之战。他先攻灭寒浞长子浇于过。又令儿子季杼率军进攻戈地的豷。季杼先至戈地,引诱、麻痹豷,使其丧失警惕性。然后,率领有虞氏军队突然进攻戈,一举歼灭豷部有穷氏军,杀死豷,为少康复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夏臣伯靡率领有鬲氏、斟灌氏、斟寻氏军于斟寻(今河南巩义西南)攻灭寒浞所率有穷氏军的作战。 后羿篡夺夏权,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属臣伯靡,先转为后羿服务,后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笼被有穷氏攻灭的斟灌氏、斟寻氏等夏朝遗民,组织力量,准备为恢复夏后氏统治而战。此时,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配合作战。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寻氏大军,进攻斟寻,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政权随之瓦解。伯靡进入斟寻,立少康为帝,恢复夏后氏统治。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季杼攻东夷之战 少康复国后,东夷中不少部落仍不服夏朝统治,与夏抗争,东夷诸部中仅方夷来朝。少康以太康失国为鉴,重视发展生产,国力增强,至其子予(又作杼)继位后,开始对东夷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度迁都于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北),并且为对付善射的东夷,改善武器装备,改进和发展了兵士的甲胄和矛。东征之战取得节节胜利,一直打到东海海滨,杼因此举而为后世称颂。《国语•鲁语》说:“杼能帅禹者,夏后代报焉”极言杼东征东夷对巩固和发展夏王朝的作用,并以之与禹相提并论,深受后代崇敬。事实也证明,杼征东夷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至杼子槐(又作芬)在位时,风夷、黄夷、于夷、方夷等九夷均承认夏的统治而入都朝见。可以说征东夷之战,不仅加强了夏夷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同时使夏王朝的统治由今豫西晋南地区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以至淮河流域,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华夏族的形成。另外,这场战争对兵器和军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 帝芬元年戊子,帝即位。三年,九夷來御。十六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这里的洛应该指河南洛水,河指黄河,洛伯与河伯两大家族相斗,了河洛之地为洛伯家族与河伯家族的封邑,而不是夏朝之都。早期的偃师、二里头一带为洛伯、河伯两大家族的势力范围,后来为昆吾氏的势力范围。夏禹时洛水指邰城洛水,这里出现河南洛水,由此可以断定,随着有洛氏家族的移居河南,邰城的洛水名称也被带到了河南。 夏王泄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欲杀,后又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鲁语》曰:“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商人不断兴盛有迹可查。 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 帝不降元年己亥,帝即位,居邰城。六年,伐九苑。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夏桀代有施氏(今山东省腾县),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夏桀乘热凌人,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探知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投其所好,选了美女妺喜进献请降。夏桀见妺喜貌美,十分高兴,遂罢兵带妺喜回到王都斟(左边是寻右边是个耳刀,打不出来)(今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妺喜见王都宫殿陈旧,很不高兴,桀王为了讨好妹喜,造倾宫,筑瑶台,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外瑶台,以此作为离宫,终日饮宴淫尔,不理政事。 妺喜,妹音读“mò”,一名末喜,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夏桀在征伐有施氏时,有施氏的首领把她献给夏桀。夏桀对她十分宠爱。据《列女传•夏桀妺喜传》载,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妺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 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陆续出现商朝妲已,周代褒姒……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十一年,会诸侯于仍,有缗氏逃归,遂灭有缗。《左•昭四年传》曰:“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桀率领夏军进攻有缗氏(今山东金乡东北)的作战。 夏桀荒淫无度,残暴异常,致使人民怨声载道,诸侯时有反叛。某日,夏桀为炫耀权力,命诸侯在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东南)盟会。有缗氏是夏朝东部较大的诸侯国,一向不满夏桀的残暴统治。其国君于盟会中途,愤然归国。于是,夏桀便征调大批军队进攻有缗氏,将其击败。夏军也遭受重大损失。有缗氏国君被迫献出琬、琰两名美女求和。夏桀纳二女,而将妻妹喜抛弃在洛水一带,冷落之。妹喜因此十分不满。商国名臣伊尹乘机与之交结,离间夏王朝,终使夏朝灭亡。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出兵攻灭夏属国,然后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东北,一说今河南封丘东)击败夏军,灭亡夏朝的战争。 夏朝末年,夏王桀政治腐败,暴虐无道,一面大兴土木。造寝宫、瑶台享乐,耗尽民脂民膏;另一面穷兵黩武(连年用兵四方,致使民众怨恨,诸侯方国纷纷叛离。此时,在中原东部崛起一个古老的部族商,相传是始祖契的后裔。建都于毫(今山东曹县南)。商王汤在国力日渐强盛,但与夏相比仍处劣势的情况下,为求得向中原发展,表面上臣服于夏朝,实际上积极进行灭夏的准备。他对内励精图治,“以宽治民”(《国语•鲁语》),轻赋薄敛,发展生产,得到百姓支持;对外广行仁义,大力发展同周围方国的关系,扩大影响,使“诸侯皆归商”(《史记•夏本纪》)。商族很快发展成为有相当实力的国家。夏桀对商的强大十分恐慌,下令召商汤至夏都斟寻(今河南巩义西南),欲加谋害,但慑于诸侯拥护商汤,故囚禁不久又将其释放。商汤回毫后,为进一步查明夏朝虚实,任用贤人伊尹为相,出使夏都。伊尹目睹夏朝政治腐败,夏桀失道寡助,内部矛盾尖锐。九夷之师不服从调遣,即回亳报告。商汤组建了一支有勇士6000人、战车70乘的装备精良而又训练有素的大军,作为攻夏的突击力量,并召集各国诸侯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北)会盟,宣布:“夏德大乱”,夏桀残暴,自己“受命于天”“奉桀众以克有夏”(《墨子•非攻下》),得到各国诸侯拥护。这就是著名的“景亳之命”。 商汤基本完成灭夏准备后,即与伊尹、仲虺等制定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除其羽翼,再攻夏都的灭夏战略。商汤首先发兵攻占了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今河南宁陵东北),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继之,调动大军向西北进攻,又先后攻灭了夏属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和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保障了侧背的安全。位于商西南的夏属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较有实力。为扫除这一障碍,商汤亲率全国军队和各国诸侯联军,向昆吾氏国进攻,一举将其攻灭,使夏处于正面受敌地位。接着,商汤集合商军和诸侯联军进行誓师,指出“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揭露夏桀的暴虐,声称执行上天对夏的惩罚,并宣布作战中的奖惩规定,激发了士气。随即亲率大军绕道从西方出其不意地进攻夏都斟寻。夏桀害怕被歼,带领夏军向故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方向退却。商军紧迫不舍,击败夏军。夏桀率军退至鸣条,欲与商军决战。商汤指挥大军列阵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夏军主力。夏桀只带数百人奔往三朡(今山西中条山中),不久再被商军攻破,逃至南巢(离三朡不远,一说今安徽巢湖一带),后亡于该地。夏朝灭亡。商汤班师回都,建立了商朝统治。 点评:此战,商汤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心相结合,以及先翦除夏桀羽翼,孤立削弱敌人,后进行决战以取而代之的战略,对中国以后战略战术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 商汤基本完成灭夏准备后,即与伊尹、仲虺等制定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除其羽翼,再攻夏都的灭夏战略。商汤首先发兵攻占了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今河南宁陵东北),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伯为邻。葛伯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汤使遗之牛羊,葛伯得而食之,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粢盛。”汤使亳民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众要其酒肉黍稻者遮而夺之,不授,则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汤乃肖师代葛。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言不以天下为 富,为一夫一妇报仇也。)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 商汤基本完成灭夏准备后,即与伊尹、仲虺等制定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除其羽翼,再攻夏都的灭夏战略。商汤首先发兵攻占了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今河南宁陵东北),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继之,调动大军向西北进攻,又先后攻灭了夏属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和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保障了侧背的安全。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的作战。 夏朝末年,中原东部崛起的商王汤,在相继灭亡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和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参见商汤灭葛之战、商汤灭韦顾之战条)之后,决心乘胜举兵西南,攻灭昆吾氏国。昆吾是夏桀最亲近的盟国,东南方面的主要屏障,实力较强。为翦除夏朝最后一个重要羽翼,并随后立即攻打夏都,商汤亲率全国军队,在众诸侯国军队协同配合下,浩浩荡荡进攻昆吾氏国,一举将其攻灭。 点评:此次作战,连同灭葛、韦、顾之战,商军四战四捷,扫清了灭夏道路上的障碍,在进攻夏都、灭亡夏朝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 《竹书纪年》曰:仲丁即位,征于蓝夷。《后汉书(东夷传》注 (《竹书纪年》)又曰:仲丁即位,征于蓝夷。 《太平御览》卷七八,四夷部 商王河亶甲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商河亶甲攻蓝夷班方之战 《纪年》曰: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商王阳甲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末)商阳甲西征之战 《纪年》曰:阳甲即位,居奄。《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竹书》曰:和甲西征,得一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注 按:《山海经》注引《竹书》,《存真》入辑。《辑校》改列祖甲下,云:“„和?、„祖?二字,形相近,今本《纪年》系之阳甲,乃有„ 阳甲名和?之说矣。”此仅以“和”、“祖”形近为说,无确证,其《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则云:“隶书 „和?、„祖?二字形相近,和甲疑即祖甲之讹。”尚作疑似之词。杨树达云:“今本《纪年》云:„阳甲名和。?按《山海经(大荒北经》郭注引古本《纪年》云:„和甲西征,得丹山。 ?按和甲之称,与《吕氏春秋》称河?甲为整甲者辞例同,非后人所能杜撰,此可证今本《纪年》阳甲名和之说为可信。王静安略无证据,谓郭注和甲为祖甲之误,疑 撰今本《纪年》者据误字造为阳甲名和之说,径以西征得丹山之事属之祖甲,武断甚矣。”(《积微居甲文说》卷下页三八)现从《存真》,仍列入阳甲。 甲骨文作“象甲”,或释“兔甲 ”。郭沫若同志云:“象、?与阳同部,则象甲若?甲即阳甲矣。”(《卜辞通纂》考释页三一)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军在中原地区进攻周边敌对小国,镇压属国叛乱的战争。 商王朝在盘庚即位前,历经九世之乱,人民怨恨,属国叛离,国力大衰。盘庚努力“行汤之政”,加强王室统治,将都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经小辛、小乙二王,国力渐强。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镇压了让(今河南陕县附近)、亘(今山西南)等国叛殷势力,并使之成为商王朝的统治支柱。又进攻周、畀、宙方、下危等周边小国,迫使其臣服,初步巩固和加强了殷王朝的统治。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甫之战 商王朝在盘庚即位前,历经九世之乱,人民怨恨,属国叛离,国力大衰。盘庚努力“行汤之政”,加强王室统治,将都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经小辛、小乙二王,国力渐强。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沚之战 约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继位后,商朝经济、军事力量空前发展,国势日盛。为掠夺财富和奴隶,扩大势力范围,武丁对周边少数部族,尤其是对威胁最大的西北部(上工下口,音gong)方、土方、鬼方、羌方等,展开了频繁而剧烈的战争。活动于今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的商朝劲敌(上工下口)方,与活动于今山西北部一带的土方,经常攻扰商朝边地,掠夺人、畜,甚至相互联合袭扰商西部属国沚,(上工下口)方更连接袭击商所属(左虫右又)、(上小下臼)等地。武丁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先后遣戉、妇 好、沚(左首右戈)为将,对(上工下口)方多次发动进攻。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周之战 商王朝在盘庚即位前,历经九世之乱,人民怨恨,属国叛离,国力大衰。盘庚努力“行汤之政”,加强王室统治,将都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经小辛、小乙二王,国力渐强。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镇压了让(今河南陕县附近)、亘(今山西南)等国叛殷势力,并使之成为商王朝的统治支柱。又进攻周、畀、宙方、下危等周边小国,迫使其臣服,初步巩固和加强了殷王朝的统治。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巴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巴方(今湖北西南)的作战。 武丁即位后,四方用兵攻打敌对方国,消除外患,扩大疆域。巴方是南方巴人的方国。巴人出自巴氏、樊氏、相氏、郑氏等五部族,生活于山水纵横地区,发展较快,不服商朝管辖。武丁征调军队,亲自率领并与其妇妇好一起出征。参与攻巴方的贵族有作先锋前导的沚,(或字少一撇)及其他侯伯等。战前,武丁还曾谋划,令妇好领兵预先布阵埋伏,自己率军从东面进攻敌军,将其赶入妇好阵内围歼。 点评:此战中的伏击、围歼的思想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已见最早的文字所记载的。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下危之战 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镇压了让(今河南陕县附近)、亘(今山西南)等国叛殷势力,并使之成为商王朝的统治支柱。又进攻周、畀、宙方、下危等周边小国,迫使其臣服,初步巩固和加强了殷王朝的统治。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武丁攻宙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宙方的作战。 宙方是商朝周边的一个小方国,与商为敌。武丁征调步卒,配备战车,进攻宙方。癸亥一战失利。经整顿,于甲子日再战,商军一举击败宙军。 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已见最早文字记载的使用战车部队的作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缶之战 商王朝在盘庚即位前,历经九世之乱,人民怨恨,属国叛离,国力大衰。盘庚努力“行汤之政”,加强王室统治,将都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经小辛、小乙二王,国力渐强。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子方攻基攻缶之战 卜辞中的确是有个“子方”,如: ??贞:,王,令蟌,以,子方奠于并,甾王事。《合集》5622 辛丑贞:王令蟌以子方奠于并。《合集》32107 第一条是武丁时期的卜辞,蟌是武丁的小耤臣(主管农业的大臣),子方是方国名,并是子方的地名,但是地望都不能确定在哪里;第二条是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这个蟌不知道是不是还是武丁时期的小耤臣,也可能是小耤臣蟌的后人。这两条卜辞说的都是商王命令蟌到子方的并地去举行奠祭,可见这个子方是大商的友好方国,从武丁时期到武乙、文丁时期和大商一直很友善,那么妇好来自于子方也是很有可能的。在殷商时代,母与子的地位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出身高贵的母亲才能做商王的正妻,也就是王后,只有王后生的儿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也只有儿子被立为太子或者继承的王位,这位王后死后才能被列入周祭,和丈夫配享。武丁共有三个配享的配偶,即司母戊妇妌(妣戊)、司母辛妇好(妣辛)和一个不知道妇名的妣癸,正好武丁也有三个儿子身份不同寻常,一个是在卜辞中被称为“大子”(即太子)或“小王”的子弓,他应该就是做了太子但没有即位的祖己,后世典籍里称之为“孝己”,一个是后来即位的祖庚曜,还有一个是祖甲载。这三个人很可能分别是妇妌、妇好和妣癸所生,所以三个人都入了周祭。同样,商王祖丁新有四个儿子先后为王,即阳甲和、盘庚旬、小辛颂和小乙敛(即武丁的父亲),而和祖丁配享的王后有妣己和妣癸两位,大概四兄弟是这两位王后所生,所以也被列入周祭。这样看来,妇好作为武丁的王后,她至少是一位太子的母亲,地位显赫,而且是列入周祭和武丁配享的法定配偶,绝对不可能是个身份低贱的人,她应该是子方的王公之女,而子方也是在大商诸方国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诸侯。 甲骨文中无箕字,但有其字,象箕形,一般认为即箕的初文。甲骨文中又有“?(上己下其)”、“?(上土下其)”二字,均为方国名。“?(上土下其)”字从土从其,土在上,郭沫若定为“基”字,认为即箕子所封国名。对于箕国的地望,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认为箕即古冀国之冀,古冀国从《左传》杜预注“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在今山西河津。又认为箕与郭、缶二地相邻,郭即虢,在今山西平陆;缶即陶,在今山西永济。也有人认为箕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的箕,李学勤(晏琬)《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认为微、箕都在商王畿内,故依阎若璩释以此箕为今山西榆社南的箕城镇。曹定云《亚其考棗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探讨》(1980)依杜预注及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认为当为今山西蒲县东北的箕城。前者所释在山西东部,近于河北的沙河。后者所释在山西西部,近于黄河。陈梦家所释则在山西西南端,但是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令支一篇中提出在河北北部易水、滱水流域也有郭、缶二地。郭即《左传》昭公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二月戊午,盟于濡水”之虢,为郭之音转,地在今容城。缶即陶,即《汉书•地理志》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石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入泜” 之廮陶。似此亦可与甲骨文中基与郭、缶二地相邻的记述相符合,而基地遂可于河北北部求之。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亘方之战 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镇压了让(今河南陕县附近)、亘(今山西南)等国叛殷势力,并使之成为商王朝的统治支柱。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荆楚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武丁率领商军进攻荆楚(今湖北荆山、江汉流域)地区诸部族方国的战争。 商王朝经“九世之乱”,国力衰弱。南方荆楚地区一些部族、方国纷纷反叛,不贡商廷,时尔侵扰商境。武丁即位后,重整朝政,加强实力,调集大军进攻荆楚,以征服他国,消除外患。荆楚地区山林水泽纵横交错,路途艰难。武丁指挥商军,突破荆山(今湖北荆山)险阻,攻打归(即夔国,今湖北秭归)、?(归国附近),夺取雩方,又与南方属国相配合,击败虎方、?方等,取得重大胜利,抓获众多俘虏,征服一批部族方国,消除了南方威胁。此战,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巩固了商王朝的大国地位。 商伐荆楚发生在武丁时期征服鬼方、羌方之后。关于此战,卜辞中未有记述,仅在《诗经•商颂》中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衰荆之旅”的记载,详情难以知晓。但就该条材料可知,商军伐荆楚,规模应不算小,且深入荆楚地区,给荆楚以重创。很显然经此战,商朝的势力向南扩展至长江流域。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归、佣之战 武丁即位后,重整朝政,加强实力,调集大军进攻荆楚,以征服他国,消除外患。荆楚地区山林水泽纵横交错,路途艰难。武丁指挥商军,突破荆山(今湖北荆山)险阻,攻打归(即夔国,今湖北秭归)、?(归国附近),夺取雩方。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虎方之战 武丁即位后,重整朝政,加强实力,调集大军进攻荆楚,以征服他国,消除外患。荆楚地区山林水泽纵横交错,路途艰难。武丁指挥商军,突破荆山(今湖北荆山)险阻,攻打归(即夔国,今湖北秭归)、?(归国附近),夺取雩方,又与南方属国相配合,击败虎方、?方等,取得重大胜利,抓获众多俘虏,征服一批部族方国,消除了南方威胁。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军与西北众多游牧族(今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一带)军队的战争。 武丁通过对周围小国用兵,镇压叛国、争取与国,扩大了四土,使商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此基础上,武丁开始对西北劲敌——游牧民“多方”的作战。当时商王朝势力范围大致西达今陕西西部,北至河北北部,与游牧民活动地域接壤。夏商时在今甘肃、陕西北部、山西北部至内蒙古河套广大地区,以游牧为主的古族日益强大起来。社会发展正处于“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后汉书•西羌传》)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因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商人常将他们视为异族,统称为羌、戎,将其大量掳掠作为奴隶和人祭的牺牲。而经济相对发达,富裕的商王朝也成为崇尚武力的游牧民侵暴目标。其中,“强种”如土方、羌方等,有时单独行动,有时结成联盟或互相配合,经常突入商王朝边鄙或属国,掳掠人口、庄稼、牲畜,袭击奴隶劳营,造成奴隶逃亡,对商王朝构成很大威胁。为消除边患,武丁集中力量连续多年对西北用兵,以倾国之师征,方、土方,又帅师协同蒙侯虎大军攻诸方,通过对于西北“多方”的进攻,基本解除了游牧部落的威胁。其部落有的被攻灭,首领被擒,土地被夺占,在那里建立起商人的邑落,有的因战败降服于商或远徙他乡;也有的一度衰败,久后崛起再度与商为敌。此阶段战争至祖庚时才基本结束。 点评:武丁对西北游牧族多方的战争,使商王朝基本解除了边患,扩大了疆域,将中原王朝的统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中原与西起甘肃、环内蒙古河套以北的地区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与相互影响。 约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继位后,商朝经济、军事力量空前发展,国势日盛。为掠夺财富和奴隶,扩大势力范围,武丁对周边少数部族,尤其是对威胁最大的西北部(上工下口)方、土方、鬼方、羌方等,展开了频繁而剧烈的战争。活动于今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的商朝劲敌(上工下口)方,与活动于今山西北部一带的土方,经常攻扰商朝边地,掠夺人、畜,甚至相互联合袭扰商西部属国沚,(上工下口)方更连接袭击商所属(左虫右又)、(上小下臼)等地。武丁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先后遣戉、妇好、沚(左首右戈)为将,对上方多次发动进攻,同时命雪率西戈之兵牵制(上工下口)方,使其不能与土方联合作战。击败土方后,又集中力量转攻(上工下口)方,先后达300多次,每次征兵3000,5000人(据武丁时卜辞记载)。其中武丁曾在38日之内连续七次征兵共达2.3万人,亲自统领出征,大败(上工下口)方。从此,(上工下口)方、土方为商朝所征服。武丁又命震率军讨伐活动于今陕北、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区的鬼方,经三年激战,平定鬼方。活动于今陕西西部和甘肃一带的羌方,对商王朝叛服无常。武丁大举用兵,频频征伐,曾命妇好一次征兵1.3万人攻羌方。羌方战败,大批被俘的羌人沦为奴隶。武丁对西北部族的长期征伐,扩大了商朝统治区域,加强了商与西北部族的关系。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土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土方(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部地区)的作战。 土方是商朝北方强悍的游牧部族,时尔侵入商境攻掠。某年,土方军队突然攻入商朝西北边境,攻打 城邑,抢夺庄稼,掳掠人口。还与占方配合,由东路侵入商境,攻克二邑,进行抢掠等。为消除北患,武丁多次征调数千人的大军,亲自率领进攻土方。还曾派贵族沚?(左首右戈)率部为先导。其配偶之一的女将妇好也曾跟随协同作战。?和一些贵族军也参加过进攻土方的作战。经过多年战争,商军终于战胜土方,使北边得安。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洋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羌方之战 羌为商朝西方的一个部族,主要活动于今甘肃、陕西西部,山西西南及河南西北一带,早在商初,羌与商王朝就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商颂•殷武》载:“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说明在汤之时,羌人就臣服于商,成为商朝众多方国之一,因称“羌方”。但随着其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力不断扩大,逐渐从“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而变成对商的不断反抗,因此甲骨文中商不断对羌用兵的记载甚多,如“令五族伐羌”、“妇好伐羌”以及“追羌”、“执羌”等,其中妇好征羌最为典型。妇好为武丁之妻,曾多次征兵亲率出征羌、夷、土方等部落。 1976 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掘其墓葬,出土文物中的偶方彝,三联甗、铜镜等铭文中均记有其伐羌事迹,与文献记载相应合,其中一次率兵一万三千人代羌。妇好伐羌是我国历史上有关妇女统兵征战的最早记载。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北羌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龙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震攻鬼方之战 这是商王朝征服边疆方国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武丁(高宗)时期(公元前1324,1266 年)。商朝从建国至武丁时,已历22 王近200 年,此时中原地区早已平定,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强大,达到极盛时期。开疆拓土不仅非常需要,而且有了可能,于是商加强对边远方国的控制,势力不断向边疆扩张。与此同时,商统辖范围以外的各族,如北面、西面之狄、羌,南方之荆楚等经长期发展,势力也逐渐强大,也有意向中原扩张势力,侵扰商边境之事日见增多。高宗伐鬼方之战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鬼方,居处于商之西方及北方,活动地区大概在今陕北及河套一带,当时商之属国与鬼方及北方的土方相接壤者有?、沚二部。 武丁二十九年(公元前1296 年)二月,商之方国下旨(地点不详)叛反,武丁遣大将望乘前往征讨,土方与鬼方乘机侵扰沚境,沚告急求援。三月武丁即“登人五千”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分阶段重点打击的办法,先专攻土方和平下旨,至十二月下旨之战结束,接着开始进攻鬼方。 武丁于攻鬼方之际,深恐渭河流域的周人及陇西的羌方伺机行动,特遣蒙侯加以防范,此时鬼方与土方加强联盟共同对抗商军,战事非常激烈,规模日益扩大。武丁三十年七至九月期间,武丁曾七次下令增 调援军,每次三千或五千,在不到40 天的时间内就征调了二万三千人;并遍祭祖先及诸神,祈求福祐,可见战事之紧张。在商军强大的攻势之下,至武丁三十二年底(公元前1293 年)鬼方终于溃败,商军胜利班师。 此次战争因商王朝与外族扩张势力的矛盾冲突而引发,由征下旨开始,征伐对象除下旨外,还有土方和鬼方,其中以对鬼方作战为主,战事持续达三年之久,动用了大量的军队,堪称为商代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即使是在商以后持续如此之久的战争亦不多见。战争的结果以商的胜利而告终,不仅平靖了边患,而且扩大了势力范围。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人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廪辛、康丁攻危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廪辛、康丁抗击羌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商军于西部边境地区(今山西、河南西部)抗击西北羌方侵扰的战争。 商王武丁时,曾对活动于今晋、豫、陕之间的羌方进行过一些小规模的战争。羌方受到打击后部分降服,部分向西退去。经祖庚、祖甲二王至廪辛、康丁时,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成为商王朝欲用兵的重点。商王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了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由于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康丁时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擒杀羌方伯,占领羌方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武乙及其后的诸王在位时,仍常与羌方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周武王攻纣时,羌方更参加了灭商的联军。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商武乙攻召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商武乙攻人方之战 人方,又称尸方、夷方,生活在东部地区,是夷人的一个方国。它发展迅速,经常进入商境攻掠,与商为敌。武乙(约前12世纪)曾攻打过人方。 10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季历率领周军,进攻西落鬼戎(今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作战。 周国(今陕西境)是商王朝西部迅速崛起的诸侯国。周王季历在位时,国都已踞岐(今陕西扶风、岐山交 界处)。季历继承父王古公遗业,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开拓疆土,国力大为增强。西落鬼戎是北方强悍的游牧部族鬼方的一支,分徙西部,经常侵商、攻周,掠夺人畜财物。武乙三十四年,季历先朝拜商帝武乙,得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珏、马八匹;并娶商境内挚国任姓女为妻,得到商朝的支持。三十五年,季历便调集大批周军,进攻西落鬼戎,一举击败西落鬼戎军,俘获其20个部落首领,保卫了周国的安全,确保了商朝西部的安宁。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灭程之战 周族是活动于渭、泾流域的姬姓古族,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政权组织日趋完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成为商西方大国。周王季历执政后,更大兴征战,如攻程,攻鬼方、燕京、余无、始呼及翳徒诸戎,开拓东进据点和解除西戎威胁。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 周族是活动于渭、泾流域的姬姓古族,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政权组织日趋完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成为商西方大国。周王季历执政后,更大兴征战,如攻程,攻鬼方、燕京、余无、始呼及翳徒诸戎,开拓东进据点和解除西戎威胁。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 周族是活动于渭、泾流域的姬姓古族,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政权组织日趋完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成为商西方大国。周王季历执政后,更大兴征战,如攻程,攻鬼方、燕京、余无、始呼及翳徒诸戎,开拓东进据点和解除西戎威胁。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 周族是活动于渭、泾流域的姬姓古族,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政权组织日趋完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成为商西方大国。周王季历执政后,更大兴征战,如攻程,攻鬼方、燕京、余无、始呼及翳徒诸戎,开拓东进据点和解除西戎威胁。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 周族是活动于渭、泾流域的姬姓古族,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政权组织日趋完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成为商西方大国。周王季历执政后,更大兴征战,如攻程,攻鬼方、燕京、余无、始呼及翳徒诸戎,开拓 东进据点和解除西戎威胁。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攻商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率领周军,进攻商朝(中原地区)的作战。 商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力衰退,但还保存一支具备一定实力的军队。周国(今陕西境)是以岐(今陕西扶风,岐山交界处)为中心的诸侯国,发展迅速,诸侯归顺。文丁十一年,帝乙父商王文丁,看到周人屡败戎人,战功显赫,势力扩大,唯恐对商不利,谋杀了周王季历。季历之子姬昌继位,为西伯,称文王。帝乙二年,周文王急于报仇,在未充分准备,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征调周军进攻商朝,一战败北。战后,周文王改变策略,继续臣服于商,同时积极发展力量,等待灭商时机。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商帝乙攻人方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帝乙率领商军,进攻人方(黄、泗、淮流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 人方,又称尸方、夷方,生活在东部地区,是夷人的一个方国。它发展迅速,经常进入商境攻掠,与商为敌。武乙(约前12世纪)曾攻打过人方。帝乙时,双方矛盾更为尖锐。帝乙十年,商王征调大量步兵亲自率领,并命东部属国攸国(今安徽宿州附近)国君攸侯喜,率本国军队协同进攻人方。商军从东部重镇大邑商(今河南商丘)东进,到达攸国东部边境城邑永(攸东数十里),以此为前进基地与人方军队交战。帝乙指挥商军列阵缓慢向前推进,进攻人方军队。同时,令两翼实施夹击,一举打败人方。两次攻人方都擒获敌酋,取得胜利。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商帝乙帝辛攻盂方之战 商朝末期,江淮一带的夷人强盛起来,武乙时便“分迁淮岱,渐居中土”,与商发生直接冲突。帝乙时,东征夷方,不意中途为盂方截击。盂方为商一方国,在今河南睢县西北(《辞海》;另一说,董作宾《殷周战史》:“盂方大概为羌方附近之方国。”),帝乙便转而亲征盂方。据卜辞记载,此次战争具有相当规模,不仅商王率军亲征,而且大获全胜,擒方伯3 人,俘1570人,战车2 辆,盾牌180 个,甲胄50 具。可见战争已达到较高水平和盂方军装备之精良。此战中军队投入数量之多,武器装备的精良,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原方国社会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平。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商帝辛攻东夷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帝辛派商军,进攻东夷(黄、泗、淮流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 商王朝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帝辛,人称纣,又叫商纣王。他政治腐败,行为暴虐,生活荒淫无度,致使庞大的商王朝,矛盾激化,危机四伏。东夷,又称人方、夷方等,是生活在黄、泗、淮水流域各部族 国家总称。他们发展迅速,与商为敌。帝辛在黎(今山东鄄城东)举行军事演习,要东夷派军队参加。东夷拒绝。帝辛便派商军主力进攻东夷。经多年作战。商军打败许多东夷部族,俘获大量夷人。但由于东夷部族的顽强抵抗,使商军长期陷于东部作战,造成商朝内部空虚,消耗了商朝大量人力、物力,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 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 商朝末期(约公元前11世纪),在周灭商之战中,周武王姬发率军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进攻商军,灭亡商朝的战略决战。 文王即位五十年、称王九年时去世,儿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加紧进行灭商准备。武王以姜尚为“师”负责军事,弟周公姬旦为“辅”,处理政务,召公、毕公为左右助手。他于文王墓前祭祀,令将文王木主牌位载车于军中,宣称奉文王之命,率六师军队东进至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黄河渡口,会盟各诸侯国军,检阅实兵。相传800诸侯不期而至。众诸侯拥武王为盟主,结成联合灭商阵线。武王拒绝诸侯即刻伐商建议,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在会盟完毕,即率军西归,史称“孟津观兵”。 武王待机灭商,派间谍侯般到朝歌侦察商朝情况,并收买纣王重臣微子启、胶鬲等,促其反叛。当得知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囚禁其弟箕子,微子出走,太师疵和少师疆奔周,商统治集团严重分裂,纣王十分孤立,商军主力远攻东夷(东部沿海地带),朝歌空虚,遂决定先发制人,乘隙决战灭商。 周武王四年(前1057年,一说前1027年;另说八年,十—年)十二月,武王率西六师战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并联合庸(今湖北西北、陕西南部)、蜀(今四川境)、羌(今陕西、甘肃境)、,(今河南西部)、微、卢、彭(均在今四川南部)、濮(今湖北西南)等方国军队,大举东进。戊午日,周军在孟津(一说汜水)渡河,与各方国军队汇合。武王作“泰誓”,历数纣王“自绝于天”的罪行,宣布今“维共行天罚”(《尚书•泰誓》)的决定。接着,武王挥军北上,冒雨行军,于一月;初(—说二月)进抵商郊牧野。甲子日早晨,攻商大军在牧野集结,武王占卜为吉,随即召开誓师大会,并命军队在作战时,“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以保持队形严整;要求将士英勇奋战,又不滥杀败逃之敌(《尚书•牧誓》)。周军与诸侯国军士气高昂,列成左、中、右三个方阵,准备与商军交战。 纣王得知周军来攻,慌忙调集少数贵族军队和大量奴隶、战俘17万人(一说70万人),开赴牧野。商军士气低落,多不愿战,队形混乱。武王见此情,便命姜尚率百夫长的大卒精兵首先向商军发起冲锋。商军纷纷倒戈,让开通道。武王随即指挥全军奋力冲杀。双方大战至夕,商军大势已去。纣王逃奔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领众诸侯进入朝歌,安抚商民。然后发兵攻打越,方(今河南郑州西)、卫(今河南淇县北)、磨(今河南滑县、濮阳一带)、宣方(今山西垣曲附近)、蜀(今山西新绛西)、厉(今河南鹿邑东)等,扫除附商诸侯,扩大战果。四月回到宗周(今陕西西安西),作《世俘》宣布克殷之命。统治中原近700年的商王朝灭亡,周王朝代之而立。 点评:牧野之战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朝代更易过程中最大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这场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周人几代人的努力才实现的结果。在战争的酝酿阶段,周文王和武王始终从两个方面削弱商王国的势力,同时壮大自己,即把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尽量发挥政治攻势的影响,瓦解敌人的同盟军和商朝廷内部势力,团结友军,形成共同对付商王国的联盟,使商朝陷入孤立。周武王正确选择决战时机,先发制人,增加了远程攻商的突然性。在作战中运用阵前誓师,揭露其背天理、逆传统、无 人性的残暴行径,激励全军士气,统一作战行动,充分显示了政治攻势的强大威力。联军的指挥中枢应变能力强,在保持当时作战水平所要求的队列整齐、步调一致的前提下,又能根据阵前双方兵力配置,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先以骁勇善战的姜尚率小股兵力攻破敌阵,先声夺人,震慑敌军并分散其注意力,尔后以大军冲杀敌阵,打其措手不及,顷刻便使敌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迅速结束战斗,取得灭商的彻底胜利。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过程,反映出3000多年前我国的军事家驾驭战争的能力已具有了一定的战略战术水平,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商王朝,建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犬戎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在周灭商之战中,周军进攻犬戎(今陕西武功东、兴平北,一说在今陕西凤翔一带)的作战。 文王时周人统治中心在邪岐一带,与西戎毗邻。犬戎是其中强大的一支。武丁时犬方是商之属国,常参与攻打叛商方国的战争。犬侯曾受命协同商人的多子族武装攻掠周方。文王为解除东攻商的后顾之忧,派周国军队进攻犬戎,终于取得胜利。 点评:此战的胜利,翦除了商王朝一个羽翼,为战争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周文王在争取各诸侯的同时,利用自己从纣王那里取得的征伐权力,采取军事行动,消灭敌对势力,剪除商的属国,先后征服北边的犬戎、西边的密须(在今甘肃灵台)、东边的黎(又作耆,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邗(今陕西户县北,一说在今河南沁阳西北)。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耆之战 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荒淫暴虐,致使众叛亲离,政权摇摇欲坠。地处渭水、泾水流域(今陕西境)的姬姓周族国家迅速崛起,拥有一支车、步兵数万人的精锐军队。周文王继位后,鉴于商周矛盾加深,励精图治,发展实力,力图摆脱商朝控制。他以具有雄才大略的姜尚为军师,任用一批贤臣(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翦除羽翼,逐渐削弱和孤立商乏朝的方略,积极准备灭商。周先后出兵攻灭西部的犬戎(今陕西武功东、兴平北,一说在今陕西凤翔境)、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巩固丁后方,又转兵东进攻灭耆(商西土与国,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邗(今陕西户县北,一说在今河南沁阳西北)、崇(今陕西户县附近)等商的盟国,对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形成进逼之势。然后,又将国都从岐地迁到丰邑,作为灭商的前进阵地。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邗之战 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荒淫暴虐,致使众叛亲离,政权摇摇欲坠。地处渭水、泾水流域(今陕西境)的姬姓周族国家迅速崛起,拥有一支车、步兵数万人的精锐军队。周文王继位后,鉴于商周矛盾加深,励精图治,发展实力,力图摆脱商朝控制。他以具有雄才大略的姜尚为军师,任用一批贤臣(采取先弱后强, 各个击破,翦除羽翼,逐渐削弱和孤立商乏朝的方略,积极准备灭商。周先后出兵攻灭西部的犬戎(今陕西武功东、兴平北,一说在今陕西凤翔境)、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巩固丁后方,又转兵东进攻灭耆(商西土与国,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邗(今陕西户县北,一说在今河南沁阳西北)、崇(今陕西户县附近)等商的盟国,对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形成进逼之势。然后,又将国都从岐地迁到丰邑,作为灭商的前进阵地。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灭崇之战 周,是由姬姓的一个古老部族发展而来,在商代是商的一个方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水、泾水流域,到季历(文王之父)时势力渐强,不断扩张,发动对其周边部族的战争。先是伐西落鬼戎,俘其部落首领12人,又攻燕京之戎,受挫,经休整后又打败无余之戎和翳徒之戎。到文王姬昌之时,又连续征服昆夷(活动于陕西洛水流域的游牧部族)、密须(活动于甘肃灵台西南)、阮(活动于甘肃泾川东南)、共(泾川北)等附近部族后,转而向东发展,先争取虞(山西平陆)、芮(陕西大荔)两族归服,又击灭黎(山西黎城)、邗(河南沁阳)等方国,然后集中兵力指向亲商的崇国(位于陕西户县)。周的强大与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的注意,商为扼制周的发展及进攻,多次发动对周的征伐。卜辞中亦常有“寇周”之记载,如“令旅族寇周”、“令多子族从犬侯寇周”等,在早期商周军事交锋中,重大战事有周灭商之属国崇之战。战前,周王誓师,严明纪律,经三十天的围攻,崇人拒不投降,周军使用云梯及攻城临冲车发起猛攻(《诗•大雅•皇矣》),一举灭崇,并在崇地建立丰邑,将都城由歧下迁于此。此战不仅显示了周的实力,而且使渭河平原尽为周有,为灭商创造了条件。 西周时期战争年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东征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姬旦率军东征,于中原地区平定以武庚为代表的反叛势力的一次大规模作战。 牧野之战前后,周武王姬发虽在牧野之战歼灭了商军主力,但商的残余势力仍有相当力量。为安抚商遗贵族,武王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仍居原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并分商地为三部,由武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分别统治,监视武庚。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实则时刻企图复辟。周灭商两年后,武王病逝,太子诵继位为成王。武王弟周公旦以成王年幼,而摄理国事。管叔、蔡叔对此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欲谋害武王,窃取王位。武庚见有机可乘,便与管、蔡串通起来,联合东方旧属国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蒲姑(又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使新生的周王朝处于危机之中。面对不利形势,周公首先向召公恳切解释,表明自己摄政是为王室着想,并无异心,使其不信流言,加强了内部团结。随后,以召公留守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处理后方政务;授予齐侯姜尚以征伐叛逆之权;并昭布天下,联络和调集各地诸侯,于周成王元年亲自率师东征叛军。反周势力虽气势汹汹,但因政治、民族等复杂关系,内部并不统一。据此,周公旦采取集中兵力各个破敌的作战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攻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蔡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降霍叔为庶人。继之进兵东南,采用先弱后强的方针,先攻徐、淮等九夷。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河南洛阳)。最后才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薄姑等国亦相继降服。至此历时3年的东征胜利结束。 点评:此战,周公东征在西周开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继武王灭商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反叛,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如果说武王伐纣确立了周王朝的统治,周公东征则为 周王朝的巩固和强大奠下基础,在近三百年的西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作战指导上,周公旦团结内部、各个歼敌、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灭武庚之战 周灭商后两年,武王卒,其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当时周朝刚刚建立,其统治基础远未巩固,原来的殷商势力仍很强大。武庚及地处东方(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安徽及江苏北部地区)的一些诸侯国趁机叛乱。管叔(武王次弟)因企图继王位,对周公旦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蔡叔、霍叔等,怂恿武庚及东方诸国,以“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为借口,公开叛乱,周王朝面临着殷商复辟的危险。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复辟势力,多方权衡,断然决定兴师东征。 但当时周朝内部反对武力平叛者大有人在,为了组织东征军发动平叛之战,周公旦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他发布文告(即《尚书•大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武王死后,政局动荡,国内很不平静,殷商遗族看到周朝内矛盾尖锐,有懈可击,因而轻视周朝,企图复辟并发动叛反,王朝面临天降大祸,不可等闲视之,必须除绝祸患以求振兴。他用大龟占卜,说得到上天旨意,用武力平定叛乱,且卜兆是吉利的。据此告戒周人及原来归属于周的诸侯,必须顺行天意,继续文王、武王的大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东征平叛。 经过周公的宣传动员,借助上天的旨意和文王、武王的余威,周公终于把东征大军组织起来,并亲任统帅,挥师东征。周公率东征大军沿当年武王伐纣的路线向东征讨,首先将兵锋直指邶地,周师一到,“殷大震溃”,杀武庚(一说败逃,不知所终)。与此同时,分兵一路直取管叔驻地鄘,并迅速消灭管叔的武装,占领了城邑,管叔亦被杀死。接着周师攻克蔡叔驻地殷,捉蔡叔而囚之于郭凌(一作郭邻)。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管蔡之战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在周公东征中,周公旦率军于卫(今河南淇县境)、庸(今河南新乡西南)平定管叔鲜、蔡叔度叛乱的作战。 管叔鲜、蔡叔度及霍叔处均系周武王姬发之弟,跟随商纣王之子武庚在卫、庸发动叛乱。周公旦在率领大军进攻武庚的同时,分兵一部攻打管、蔡。周军首先击破管叔军,占领卫邑,杀死管叔。接着又攻进蔡叔庸邑,俘获蔡叔并将其囚禁在郭凌(一作郭邻)。此战为东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攻东国之战 西周初年,在周公东征中,周公旦指挥周军进攻东方诸国(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安徽江苏北部地区)的作战。 周公在平定武庚、管叔、蔡叔的叛乱之后(参见周公灭武庚之战、周公灭武庚之战),便挥师东进,继续攻打东方叛乱各国。他采纳了辛公甲“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韩非子•说林上》)的建议, 先攻淮、泗间九夷诸小国。周军克服地势低洼、河湖众多,兵马水土不服,行动不便的困难,连续作战,终于征服九夷熊盈族17国。接着,周军北上攻打奄国(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周军占领奄国西、南两边邻国。奄国势孤,国君被迫投降。以后丰(今山东益都西北)、蒲姑(又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等国也相继投降。周公东征胜利结束。 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攻录国之战 戎、狄、夷、蛮叛而复降,对于确信其不会再叛而实力尚存的方国之君,王室也例封子爵,地位等同于楚;既为一统海内的诸侯,则一律论功行赏。楚与周初时关系虽密,但楚未参加代殷翦纣之役,所以周初封为子爵。西周时的录国,立国安徽六安,为群舒之一。周成王时的大保簋铭记有成王下令太保征讨叛舒录国:“王伐录子圣”,“王降征令于太保。”再据周穆王时的录伯?簋铭,录被征服后,受封子爵,“乃祖考有爵于周邦,右辟四方”;后又因“淮夷敢伐内国,女以成师氏戍于?师。”录君?因功而由子爵升为伯爵。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康王攻鬼方之战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军进攻鬼方(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一次作战。 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周初,武王灭商后曾将其放逐至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时入贡。后因周军镇压东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进攻东部的准夷等而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机从岐周(今陕西岐山)以西和陇(今陕西干阳、陇县)之间,经常对西周西北边境侵扰,威胁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二十五年,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多人,俘获其4名首领及以下1.3万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周军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安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荆楚之战 周昭王时,汉水南的楚国和百濮、群蛮,时常“陷虐”周王朝南土,南疆边患不断。昭王十六年,汉水流域的及国攻扰周土,昭王决定亲自率军南征,欲彻底解除南疆边患,以收一劳永逸之功。于是在成周集结大军,同时命令各诸侯率本国军队从征。当周军大举南进达于边壤时,及国闻风归附,遣使往迎周王,南夷(汉水流域诸国)、东夷(淮水流域诸国)二十六邦国均来朝见,以示臣服,南征第一阶段不战而捷(据《宗周钟》铭文)。昭王因胜而骄,继续南下攻荆、楚,渡汉水后,遭到以兕(古犀牛类独角兽)为图腾的部落的阻击,周军大败,六师丧尽,昭王亦死于汉水之中(《史记•周本纪》)。此次南征古文献资料奇缺,战争经过不得而知,但昭王以丧师身亡而告终却是事实。 昭王南征是周朝建立后遭受的第一次严重的军事挫折,此次战争的失败从侧面暴露了周王朝政治、军事上的薄弱环节。成康之际周朝国势强大后,不再像文王、武王时期一样从政治上争取和团结四方外族方国部落,而是单纯地依仗军事征服来解决与周边外族的矛盾,文王、武王时的德政义行不能远播四方,周王朝的威信影响受到削弱,遭致各族人民的反对,此其一。其次,周朝在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时期里,军事 上陷于保守状态,满足于周初东征取胜的经验,单纯注意发展车兵,没有根据战场的变化来研究四方边境地理环境的特点,更没有发展出一套适合于山区和江河作战的军事装备和战法,因此一旦离开中原地区而深入山河交错的山区作战,必然困难重重,无法施展。其三,因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对军事斗争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对敌方缺乏了解,因而既不注重军队的训练,又妄自尊大,每当出征,周王往往亲自挂帅,以满足自己的虚骄心理,而其左右辅臣,因久享安乐,知礼乐而不知兵法,在此种情况下轻敌冒进,难免不落得兵败身亡的悲惨结局。 由此可见,昭王南征的失败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层的政治和军事原因。自昭王之后“王道衰微”(《史记•周本纪》)即是明证。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东夷之战 周昭王时,汉水南的楚国和百濮、群蛮,时常“陷虐”周王朝南土,南疆边患不断。昭王十六年,汉水流域的及国攻扰周土,昭王决定亲自率军南征,欲彻底解除南疆边患,以收一劳永逸之功。于是在成周集结大军,同时命令各诸侯率本国军队从征。当周军大举南进达于边壤时,及国闻风归附,遣使往迎周王,南夷(汉水流域诸国)、东夷(淮水流域诸国)二十六邦国均来朝见,以示臣服,南征第一阶段不战而捷(据《宗周钟》铭文)。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昭王在南攻楚荆时率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的一次作战行动。 东夷乃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西周初年,这些国家对周室时服时叛。经周公、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这年,以楚国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昭王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众寡悬殊,纷纷归顺。至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26邦国前来臣服朝见。这便加强了周王朝对东夷诸国的控制,孤立了楚国。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穆王率军进攻犬戎(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的作战。 犬戎系古戎族的一支,殷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是殷周西方的劲敌。周文王曾对之用兵,使其荒服(五服最远的地方)于周。穆王时其势益强,阻碍了周与其他方国部落的往来。这年,穆王率师西攻犬戎广获其五王”(《后汉书•西羌传》),并把一批犬戎部落迁至太原(今甘肃平凉、镇原一带)。这就打开了通向大西北的道路,对加强周人同西北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周昭王南征溺死后,其子姬满即位,是为穆王。穆王时,居处西北的犬戎势力又强大起来,并开始怠慢于周,在朝穆王时没有进献贡品,以示挑衅,穆王遂决定征伐之。祭公谋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主张实行文王时“耀德不观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时来朝拜周王,无其他义务),穆王不听,亲自帅师西征。因有关资料缺乏,战争经过不详,据《后汉书•西羌传》仅知“获其五王,又得 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原”。即俘其部落首领五人,而“四白鹿、四白狼”中的“鹿”与“狼”,有人认为是指以鹿、狼为名号的戎族。从战果来看,此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而且由于穆王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高压的政策,其所导致的后果是对周极为不利。《史记•周本纪》谓:“自始荒服者不至”,说明周王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了威信。 穆王战胜犬戎后,继续西征,一直打到昆仑,还相传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古本竹书纪年》)。说明周穆王时,周的势力曾一度深入西域地区。 周穆王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徐之战 周穆王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穆王兴军进攻徐夷(今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的作战。 徐夷又称徐戎,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以今江苏泅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曾随武庚反周,后对周时服时叛。穆王即位后其势益强,其国君僭号称王,为偃王。这年,穆王东征,中原空虚,徐偃王遂联合九夷(淮、泗一带各部族)侵周,西至黄河边,宗周危机。穆王闻讯,立即乘坐造父(其以善御幸于王)所驾马车,昼夜兼程,返回宗周,兴师东征,大破徐夷,巩固了周朝在东方的统治。 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群舒之战 周共王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共王灭密之战 密国原本在今甘肃省灵台县,是西周初年商代密须国故地上分封的姬姓国家。根据史书记载,周文王三年,密须国的国民仰慕周文王的圣德,把国君绑了起来献给文王,周文王于是在密须国故地建立起密国。到了周恭王的时候,恭王到密国游玩,喜欢上密国的三个美女,但密康公不愿意献出这三个美女,周恭王怀恨在心, 当年秋天,发兵攻打密国,密康公仓猝应战,半夜里城被攻破,密康公骑牛突围,拂晓也没有逃出去。由于金秋季节,洪水泛滥,牛被拦在城东1公里之处的河湾里,康公被擒,三个女子在战乱中逃走。今天灵台县仍有“三女川”,“澜牛湾”等地名,记录着密国的这段历史。 甘肃密国被灭以后,周恭王把当地的民众迁到了今天河南省的新密市境内,让他们仍旧使用密国的国号。 周懿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周懿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发动了征犬戎之战,并将犬戎迁至太原(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地区)。周穆王死后,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相继即位,在以上诸王在位期间,国势日趋衰微,西北的戎狄侵凌日甚,对戎族之战成为西周中后期对外战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懿王时,戎族不断攻扰周境,一度打到镐(陕西西安西)、岐(陕西岐山)等地,懿王派虢公率军攻拒犬戎,战败,懿王被迫逃离镐京,迁都犬丘(即槐里,今陕西兴平县)。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攻西戎之战 周穆王发动了征犬戎之战,并将犬戎迁至太原(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地区)。周穆王死后,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相继即位,在以上诸王在位期间,国势日趋衰微,西北的戎狄侵凌日甚,对戎族之战成为西周中后期对外战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孝王时,与戎族的战争时断时续,孝王曾命申候(“申”为古姜姓国,居今晋、陕之间)攻西戎,西戎战败,献马止战。 19 周夷王十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战 周穆王发动了征犬戎之战,并将犬戎迁至太原(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地区)。周穆王死后,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相继即位,在以上诸王在位期间,国势日趋衰微,西北的戎狄侵凌日甚,对戎族之战成为西周中后期对外战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夷王时,力图征服西戎,以绝除戎族不断侵扰之患,令“虢公率六师攻太原之战”(《古本竹书纪年•周纪》)。周师进至俞泉(今地不详),大败戎人。获马千匹,取得较大胜利。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玁狁之战 夷王虽重创戎族,但并未达到绝患的目的,不久允姓之戎又崛起。至厉王初年,玁(ǎ)狁竟攻至周京师——豳的附近,大肆掳掠,厉王令武公率军迎战,元士多友自宗周奉命驰援京师。周大军向西进击,先后在?、龚、世和杨冢等地与玁狁交战,共计斩杀356 人,俘28 人,缴获兵车127 辆。同时,还解救了玁狁所掳的荀邑百姓。 20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厉王时对戎族的战争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仅仅缓解了一下局势,并未能阻止戎人的继续进攻,以至到宣王、幽王时成为对周王朝的主要威胁,并再度攻入镐京,杀幽王,最后瓦解西周。 周夷王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夷王厉王与淮夷之战 夷王、厉王时期,由于戎族的不断进攻,不仅西方、北面边患不断,战事频繁,此时居处淮河流域的淮夷(或称南淮夷)因看到周室日益衰微也不断起而反抗。 夷王时,淮夷的反抗日甚一日,夷王曾亲率大军南征淮夷,在噩侯驭方的配合下,先后征服了角(今江苏淮阴)、津(今江苏宝应)、桐(今安徽桐城)、遹(今安徽霍山)等小邦,事后对征战有功的噩侯 大加赏赐。淮夷诸小邦受夷王打击后,一度息兵止战,贡服于周,但由于周在淮夷地区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事隔不久,至厉王时淮夷诸邦又重新联合起来,反抗周朝,曾有功于周的噩侯驭方也加入其中,并成为反周联军的首领。在驭方的率领下,淮夷联军向西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上洛地区(今陕西商县),西周朝野震动。周厉王急忙组织军队在析谷阻击,将淮夷联军从西向东步步逼退。在击退淮夷联军的进攻后,趁势诏命“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南下攻灭噩国,擒获驭方,终于将淮夷的反抗暂时压服。但淮夷众小邦并未就此俯首听命,而是继续反抗,厉王不得不亲自率师征战,但其收效并不明显。从上述战况来看,夷王时期周与淮夷之战规模很大,战线很长,周朝动用了王室军的主力——“西六师”和“成周八师”仍未奏功,可见淮夷反周力量的强大和战争的十分艰巨。 周厉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国人爆动 周厉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城内,国人反对周室残暴统治的暴动。 西周中后期,国力日益衰退。周厉王即位,为增加收入,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实行“专利”,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许平民利用谋生,遭到国人(居于都城之内,以平民为主,包括百工、商贾及下层群众)的严厉谴责。厉王命卫国之巫(以巫人通神灵,有谤必知)监视国人活动,严禁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周厉王的“专利”和高压政策,使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十七年,正值大旱,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乱不安。国人忍无可忍,聚众暴动,围攻王宫,欲杀厉王。厉王惊惶失措,狼狈渡过黄河,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匿召穆公(召公爽后代)家,国人得知,将其包围。召公以自己儿子冒称太子交国人杀死,才保全了太子性命。此时,厉王在彘,朝政由召公、周公(周公旦之后)代管,史称“共和行政”。从此,西周进一步衰落。 《史记》曰: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谏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王怒,得卫巫,使监谤,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相与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乃围之。召公以其子代太子,竟得脱。召公、周公二人相共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是为宣王。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荆蛮之战 前840年周共和二年,荆蛮攻周东南边境,遭周召伯虎反击至洛水而还。 周宣王对周边部族之战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宣王命周军于西北(今陕西、山西、甘肃一带)、东南(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进攻戎狄和蛮夷的战争。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位,为宣王。周公、召公辅政,大修文武之业,国势重振,“诸侯复宗周”(《史记•周本纪》)。于是,宣王陆续派遣大军,对周边屡起叛乱和进犯的戎狄蛮夷大举用兵。俨抗自西周中期以后,屡犯宗周。五年(前823年)三月,俨狁南侵至泾水北岸,严重威胁镐京安全。六月,宣王命尹吉甫率师反攻。周军以车战优势,向俨狁南进基地焦获(今陕西泾阳西北)发起猛攻,俨抗溃退。十二年(前816年),宣王又遣师西攻俨狁,大获全胜,解除了俨狁对宗周的威胁,也使原来受其控制的戎族部落重新臣服于周,西北边境遂安。六年(前822年)宣王以秦仲父子,率军攻打西戎,收复了被侵占的秦国领土,也解除了西戎对宗周的威胁。五年秋八月,派方叔率宗周六师主力南征楚荆,其各国纷纷归附,南方始定。六年,徐国联合淮夷反周,宣王亲率大军东征,经数年征战,徐国臣服,东夷平息。宣王晚年,继续对外族用兵,但除战胜一次申戎外,攻太原戎、条戎和奔戎,均遭失败;特别是攻姜戎之役,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大败而还。从此,周军元气大伤,短暂“中兴”的西周王朝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 周宣王攻俨狁之战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宣王命属臣尹吉甫率军于焦获(今陕西泾阳西北)进攻俨狁的作战。 这年三月,西北俨狁侵犯周境,聚集在焦获,前锋已抵泾阳(今陕西泾阳境),威胁周都镐京。六月,宣王命大臣尹吉甫率军反攻。尹吉甫文武兼备,以10乘战车为核心组成精锐的先头部队,向焦获开前。周军日行30里,以优势兵力击败俨狁。继而追击至太原(今甘肃庆阳一带)。随后,宣王又派武臣南仲率兵至泾阳北筑城设防,或寻机击俨狁,暂时缓解了俨狁的威胁。十二年(前816年),宣王又派号季子白率军攻打俨狁。号季子白率军西进于洛水北岸击败俨狁,斩首500人,俘获50人。他又命属将不其追击俨狁至高陶(今甘肃天水一带),大胜而归,解除了俨狁之患。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楚荆之战 宣王在解决西北边患后,便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南方的荆楚和东南的淮夷。在对楚作战中,宣王派方叔挂帅出征,统领兵车三千乘,浩浩荡荡,直奔南方。在周朝大军的强大攻势下,楚被打败,南方亦得以暂安。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宣王六年,宣王召秦仲的五个儿子,命他们统兵七千再次大举攻伐西戎,大胜。宣王封秦仲长子为西陲大夫(号庄公),并赐管犬兵、犬骆之地,使其成为周在西方的重要屏护力量,以缓解来自渭河上游的威胁。事隔不久,宣王又派虢季子白伐玁狁,虢季子白率军由泾阳西进,初战告捷,斩首500,生俘50。接着命其部将不其乘胜追击,直打到高陶(今甘肃天水附近),得胜而归。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东征 接着,周宣王又把用兵重点转向东南,时以徐为首的淮夷诸小邦常反攻周,宣王先派召虎前往征伐。虽获胜,然淮夷诸邦仍不服,继续与周对抗,周宣王遂决定调集军队大举东征。宣王东征淮夷之役,《诗经•大雅•常武》有记载称,周王在太庙中命卿士南仲和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警既戒,惠此南国。”即是要整顿好国家军队,保持高度戒备,征服作乱的徐淮之夷,使王朝的恩惠能施于南国。同时训令军队将士在征战中要守纪律,不许扰民。据诗歌中反映,周军行动迅捷,势如猛虎,长驱直入,势不可挡,王师所至,踏遍淮河两岸,俘斩无数,将徐国大肆洗劫了一番,达到了以武力迫服淮夷的目的。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公元前812年(晋献侯十二年)晋献侯死,次年,其子费王(又作弗王、沸王)继位,是为穆侯。前805年,晋穆侯与周宣王共伐周边少数民族条戎和奔戎(约在今山西夏县一带),结果打了败仗。晋穆侯不忘此耻,将这一年生下的一个儿子起名为仇,并立为太子。前 802年(晋穆侯十年),晋穆侯在千亩(今山西安泽北90里)之战中获胜,又把这年生的一个儿子起名为成师,取“出师成功”之意。前785年(晋穆侯二十七年),晋穆侯死,其弟殇叔篡位自立,太子仇被迫逃亡在外。过了4年,前781年(殇叔四年),太子仇率领党徒卷土重来,袭杀殇叔,夺回君位,这是晋国历史上见诸记载的第一次君位篡夺事件。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周宣王攻太原戎之战 经过以上大大小小的征战,四境的反叛势力均被压服,国内矛盾也因而得到了暂时缓解,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国势得到很大恢复,周王声威重振,史称“宣王中兴”。但是宣王满足于已取得的胜利,错误地夸大自己的力量而轻视外族的实力。在取得东征胜利后,并没有适时调整对外族的政策,而是希图以军事手段再创伟业,因而继续奉行军事征服政策,其晚年又多次对外族用兵,如攻太原之戎,攻条戎、奔戎,以及宣王三十九年攻姜戎等,但这些征战皆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攻姜戎之战,周师惨败,“丧南国之师”,周军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鲁之战 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侯孝。」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耇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王曰:「然则能训治其民矣。」乃命鲁孝公于夷宫。(《周语上》P.23)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周宣王攻条奔戎之战 经过以上大大小小的征战,四境的反叛势力均被压服,国内矛盾也因而得到了暂时缓解,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国势得到很大恢复,周王声威重振,史称“宣王中兴”。但是宣王满足于已取得的胜利,错误地夸大自己的力量而轻视外族的实力。在取得东征胜利后,并没有适时调整对外族的政策,而是 希图以军事手段再创伟业,因而继续奉行军事征服政策,其晚年又多次对外族用兵,如攻太原之戎,攻条戎、奔戎,以及宣王三十九年攻姜戎等,但这些征战皆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攻姜戎之战,周师惨败,“丧南国之师”,周军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晋攻北戎之战 从《后汉书•西羌传》“(宣王三十八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的记载看,晋之开拓河东邠地可能从宣王末年业已开始,要早于取河西之地(按今本《竹书》,“晋灭韩”在平王十四年)。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戎攻姜之战 后二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注:并见《竹书纪年》。) 《后汉书•西羌传》注 按:《存真》、《辑校》列于宣王三十八年。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 「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王不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周语上》P.21)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竹书纪年》:二年。辛酉。晋文侯元年泾渭洛竭?岐山崩?初增赋?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后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注:„并见《竹书纪年》。?) 《后汉书•西羌传》注 按:《订补》云:按《西羌传》作“后十年”,谓周宣王三十九后十年。宣王四十六年卒,又三年即当幽王三年。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前777年(周幽王五年),秦襄公继位,一方面,以女弟缪嬴为西戎丰王妻,以结好西戎,同时和西戎中与秦为敌者斗争。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之战 宣王在位四十六年而死,其子宫涅继立,是为幽王。幽王即位时,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人民因连年战争和奴隶主贵族的残酷压榨,生活悲惨,加之震灾(幽王二年关中发生大地震)、旱灾的危害,人民如陷水火,挣扎在死亡线上;而奴隶主贵族们却依然骄奢淫逸,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在此情况下,西北的戎狄族大肆入侵“日蹙地百里”,周王朝陷入内忧外患交织的危险境地。而幽王不思振作,任用奸猾,以善溲好利的虢石父为亲,国人怨愤;又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册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由此引发一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申后之父申候联合缯侯与犬戎攻宗周,以支持申后和宜臼夺权。而当大祸将至之际,幽王以国事为儿戏,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及至申侯与犬戎之军兵临城下时,再举烽燧,诸侯无一应援,犬戎兵一举攻入镐京,幽王仓惶逃走,被追杀于骊山之下,西周遂告灭亡。 春秋时期战争年表(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周平王二年至四年(公元前769—767年)郑灭郐虢之战 周平王三年(公元前768年)齐灭祝之战 周平王五年(公元前766年)秦攻犬戎之战 周平王十四年(公元前757年)晋灭韩之战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秦攻戎之战 周平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39年)晋抗桓叔翼之战 周平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38年)楚攻申之战 周平王四十二年(公元前729年)狄攻晋之战 周平王四十七年(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攻晋翼之战 晋文侯去世以后,其子即位为晋昭侯。周平王二十六年(前745),封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曲沃城邑的规模超过晋的都城--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成师号称桓叔,又称曲沃桓叔,受封时年已58岁,喜好德义,晋国民众多归附他。曲沃桓叔的势力逐渐超过晋君。晋人认为,晋国本末倒置,日后必定发生祸乱。周平王三十三年(前738),晋国大臣潘父弑晋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晋都,晋人不愿,发兵攻打桓叔,桓叔败退曲沃。晋人共立晋昭侯之子平为君。即晋孝侯。孝侯即位后,诛杀潘父。曲沃桓叔死后,其子鱓于周平王四十年(前731)即位,称曲沃庄伯。 周平王四十七年(前724),曲沃庄伯攻入晋的都城翼,杀晋孝侯。晋人攻打曲沃庄伯,迫使他退归曲沃。晋人立孝侯炎郄为晋鄂侯。前718年,晋鄂侯卒,曲沃庄伯再次兴兵伐晋。周平王派虢公率兵讨伐。曲沃庄伯败退曲沃。晋人于是立鄂侯子光,即晋哀侯。周桓王四年(前716),曲沃庄伯卒。 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鄢之战 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率军在郑地鄢(今河南鄢陵西北)击败叛军的作战。 春秋早期,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今河南中部)是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郑武公病故后,其子庄公执政。庄公母武姜偏爱次子段,在其请求庄公把地势险要的制(今河南荥阳西北)封给段作食邑遭拒绝后,又为段请封于京邑(今河南荥阳东南)。段居京后,为篡夺郑国政权,致力于筑城储粮,扩充军队,修造战具,并占领郑国西部及北部的两个边邑作为私邑,将其控制地域延伸到郑东北部的廪延(今河南延津北)。至此,段欲篡权企图已暴露无遗。郑庄公在对其防范的同时,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伺机行事。四十九年五月,段以居于新郑的武姜为内应,据京邑反叛,准备进攻新郑(今河南境)。郑庄公认为时机已成熟,遂令大夫子封(公子吕)率战车200乘攻打京邑。京人将段逐出,迫其率叛军退守鄢邑。郑庄公又亲自率军攻克鄢邑,击溃叛军。段出逃到共国(今河南辉县)。 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纪攻夷之战 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卫攻郑廪之战 周平王五十年(公元前721年)莒之战 周平王五十年(公元前721年)鲁灭极之战 极(今山东金乡县南)本是鲁的附庸国。鲁隐公二年(前七二一),鲁卿士司空无骇领兵进入极国,并派费灭极。 周平王五十年(公元前721年)郑攻卫之战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郑攻周温成周之战 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年)莒攻杞牟娄之战 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年)宋陈蔡卫攻郑新郑之战 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卫攻成之战 春秋初期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 春秋前期,齐桓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 一度称雄中原的郑庄公逝世后,其霸业亦随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齐桓公。他重用具有改革思想的管仲等人,制定了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图霸战略。齐根据其地近东海,士地肥沃更富渔盐之利的有利条件,在经济上施行“拥地衰征”,“通货积财”等发展农业、商业的政策,并“使民鬻之四方”,运盐至内陆各国(换回金属。用以制造兵器。同时还设立了允汁犯人缴纳金属及兵器赎罪的制度。政治上实行“叁其国而五其鄙,定民之后。成民之事”的政策,将国都地区,划为二十一乡(每乡二千家):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将鄙野之农民,划为五属(每属九万家),分级管理,并建立荐举及监督制度以加强统治。军事上实行“作内政而寓军令”的政策(规定士乡国人专服兵役,世代相传,以保障拥有充足、稳定及高质量的兵源。并将士乡按轨(五家)、里(五十家),连(二百家),乡(二千家)四级编组。军队与之合—,亦按伍、小戎,连、旅四级编组,每家出战士一人,一乡二千人为一旅,五旅组为一军,全国共三军。由于战士“世同居(少同游”,官兵彼此熟悉了解,所以“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视足以相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及战斗力。外交上实行“奉天子令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的政策,以适应当时王室衰微,列国互争,戎狄南侵,荆蛮北渐的局势。 桓公即位的次年(前683年)即灭谭,将齐西部疆域扩至济水流域。桓公五年(前681年),齐与对立的 鲁国重新通好。齐恒公随后以平定宋内乱为由,召集鲁、宋,陈、蔡、邾等国之君在北杏会盟。同年,齐又以遂君未应召赴会为借口,出兵灭遂,完全控制了广大的济、汶地区。六年,齐攻宋时,除有陈、曹等小国参加,周王亦遣大夫率军助战;七年诸侯在鄄会盟时,与会的宋、郑、卫、陈之君均表示听命于桓公外,标志着周王及实力较强的中原诸侯均已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齐国的霸权与控制范围,齐桓公曾四度发兵击退山戎、赤狄等异族军队,“援燕,救邢、存卫之举,使介威望大增。周惠王于十年(前667年),惠王遣卿士召伯廖赴齐,赐封桓公为伯侯,正式确认为诸侯领袖。此时,楚国正力图向中原发展,并连年发兵攻打附齐的郑国。为此,齐桓公于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率八国联军击蔡、攻楚。桓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争霸。而指导思想却是注重“兼弱”与“胜一而百服”,所以虽对弱小国家无情兼并,而对中等国家则力求慎战、少战,对实力强大之国,更尽可能避免决战。因此,当诸侯联军与楚军相遇后,齐恒公仅争取使楚在名义上稍有让步(即以召陵结盟结束战争危机。为加强对动摇于齐、楚之间的郑同的控制,齐曾两次攻郑。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桓公召巢葵丘之会时,中原主要国家鲁、郑、卫、宋,许,曹及王室宰周公皆来参加。齐桓公三十七年,戎军攻周时,竟需桓派管仲调解。至此,齐桓公的霸业达于顶峰。周襄王十年(前643年),恒公病逝,群子争立,齐国内乱。齐桓公所创霸业亦随之结束。 点评:齐桓公在名臣管仲的辅佐之下,依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有限的战争手段和符合实际形势的政治、外交活动谋取霸权,是其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主要原因。通过图霸战争,齐统一了今山东北部地区,为尔后中国统一创造了条件;其联合诸侯反对戎狄的掠夺和内侵之举,有利于保卫中原先进文化免遭破坏;其多次主持会盟,相对减少了战争,增加了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另外,齐桓公将经济因素纳入战略范畴之内,以外交手段寻求外力支援。以及创建军队编制与地方组织一元化的“寓兵于农”制度和具有职业兵性质的早期世兵制等,均使中国古代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制度前进了一步。 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北制之战 中原大国中首先崛起的郑国,积极向外扩张,出兵进攻临近的卫国。卫国急忙调遣属国南燕的军队抗击郑国的进攻。郑军北上,还未定出国门即遇到了南燕军队。郑庄公派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支军队从正面逼近燕军,吸引其注意力,另源公子曼伯、子元偷偷地迂回到燕军的侧后北制 (今河南荣阳把水镇) 。燕军不了解郑军的意图和部署,认为北制地形险要,放松了戒备,仍按传统正面进攻战法,专注正面之敌。六月,曼伯、子元乘燕军不备,突然从背后发起进攻,大败燕军。这是史书上首次记载迂回袭敌取胜的战例,一直是后世用兵的鉴戒。 周桓王二年至三年(公元前718—717年)长葛之战 公元前,,,年,周桓王十三年,天子战车完成编队,从洛阳隆隆启程。卫、陈、蔡三国也从河南地区各起本国主力,到指定地点约齐,将战争瞄向威胁中原大地安全格局的、饱经风霜的郑庄公。郑庄公三军倾巢而出,以攻代防,催动兵马出驻新郑市南的长葛地区,和周天子联军对峙。中原大地上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对抗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了。 周军的作战指挥人员有:统帅周桓王指挥中军,居中;将领虢公林父(卿士)指挥右军。附属蔡、卫 勤王部队;周公黑肩(卿士)指挥左军,附属陈国勤王军;兵车约,,,辆。 郑国作战序列:统帅郑庄公寤生(名字不太雅);将领祭足(正卿)统领左军;原繁(大夫)统领中军;公子元(大夫)居中军;高渠弥(大夫)居中军;祝聃(大夫)居中军;曼伯(大夫)统领右军;兵车约,,,辆。 郑庄公为了规避周天子的左、中、右三军称号,将自己三军称作“左踞,右踞,中踞”这种三军依次决战,己方的左军对敌方的右军,己方的右军对敌方的左军,最后是中军对中军,鸣鼓而击之,合计较量三次。 郑庄公胜了第一场,展开第二回合接战,以左踞冲击政府军右军(附属有蔡、卫兵)。右军统帅虢公林父不负周桓王倚重,奋勇力战,稳住阵脚,将业已插入己方阵地的郑军像拔钉子一样,拔了出来。郑军被逼退回。双方各自一胜一负,战局逼平。 郑庄公挥动三军全线猛烈出击,分别由左右两翼实施向心合围,集中力量压击周桓王中军,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周桓王已失去右军,只得以左军、中军沉着应战,几次化险为夷。郑国大夫祝聃从远处持箭瞄准周桓王,箭中右肩。天子中箭,政府军旌旗波动,只好边打边退。 点评:长葛之战,正式宣布了周桓王“外干中间也干”的事实,从此天子成为缩头乌龟,诸侯之间排座次、争老大的春秋时代两百年纷争,开始了。 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曲沃庄伯再攻晋翼之战 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虢公攻曲沃之战 周桓王三年(公元前717年)郑攻陈之战 陈国位于今豫东一带,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与郑相邻。郑庄公曾表示要与陈友好,但陈桓公此时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周郑交恶,他不愿答应郑庄公的请求。陈大夫五父认为,亲近仁义而结交邻国,是安国之本,他希望陈桓公答应郑国请求。陈桓公认为,陈国附近的宋、卫才是陈的真正威胁,郑国不足为道,因而仍然和郑相敌对。郑庄公二十七年(前七一七),郑庄公率军入侵陈,俘获大批财物。次年秋,陈与郑媾和。年底,陈大夫五父到郑国参加会盟。郑大夫良佐则赴陈参加会盟。 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鲁攻邾之战 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戎、周楚丘之战 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郑抗北戎之战 郑庄公三十年(前七一四),北戎出兵侵扰郑国。郑庄公率兵抵御。郑庄公害怕戎军从后方绕到郑军之前袭击。公子突向郑庄公献计,派小殷郑军兵士与戎敌交战,稍一接触便佯装败退,事先在沿途设下三批伏兵,等待戎军。戎军轻率而不整肃,贪婪而且缺乏团结,战斗时,前面的菜兵只顾掳取财物,遇伏兵则奔逃,后面的戎兵也不去救援,因而必败无疑。郑庄公采纳公子突之计,设下伏兵,戎军果然中计。郑大夫祝聃率伏兵将戎军拦腰截断,前后夹击,全部歼灭,大获全胜。 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郑攻宋之战 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在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郑军在北部边境(今河由北部)歼灭部分北戎军的伏击战。 北戎又称山戎,是中国古代戎族的一支。春秋初期,其主要活动于今河北北部地区。周桓王六年冬,北戎军南下侵郑。郑庄公因戎军以步兵为主,较己方战车机动性强,惧其实施突袭,遂采纳公子突建议,针对其“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下相救”(《左传•隐公九年》)的弱点,以一部兵力佯败诱敌,将郑军主力分作三部,埋伏于北戎军追击必经道路附近。当北戌军深入伏击地域后,郑军三处伏兵同时出击,切断北戎前、后军联系。北戎前军被郑大夫祝聃部围歼,后军仓惶溃逃。 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成功伏击战例。郑庄公因势利导、设伏邀击的作战指导,为战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例,对后世作战指挥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 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秦灭亳之战 周桓王七年(公元前713年)戴之战 周桓王七年(公元前713年),在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郑军在戴(今河南民权东)全歼宋、卫、蔡联军的作战。 六年,郑攻宋之举因抗击北戎而暂停(参见郑抗北戎之战)。待击退北戎军后,郑庄公又将攻击矛头指向宋国。七年正月,郑庄公与齐僖公、鲁隐公在鲁地中丘(今山东临沂东北)会见,共谋攻宋;二月,三国之君又在鲁地邓(今山东汶河南、运河北)结盟,并议定作战及日期。五月,郑、齐、鲁三国军队攻宋。六月初,三国国君会于老桃。六月初七,鲁军首败宋军于菅(今山东单县北)。六月十五及二十五日,郑军先后攻占宋东北部之郜(今山东成武东南)、防(今山东金乡西南)2邑,并将两地划归鲁国。七月初五,郑撤兵回国,驻于新郑远郊。宋乘机联合卫。蔡出兵攻郑,并攻占郑属国戴。八月初八,郑庄公率军将入戴之宋、卫、蔡联军包围。三国军队联而不和,行动不一,仅战一日,即被郑军全歼。九月,郑军乘胜再度攻入宋国。 周桓王七年(公元前713年)郑齐攻成之战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郑齐鲁攻许之战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息攻郑之战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郑再攻宋之战 周桓王十年(公元前710年)鲁攻杞之战 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9年)曲沃与晋汾隰之战 春秋时期,晋哀侯侵占陉庭(今山西翼城东南)田地,引起曲沃武公的不满。第二年,曲沃武公向晋哀侯都城翼(今山西翼城南)进军。到达陉庭后,亲自乘战车进攻,晋哀侯败退。曲沃武公顺势则攻,继续追击。晋哀侯退至汾隰(汾水西岸山西临汾、襄汾之间),曲沃武公仍不善罢甘休,乘夜派兵袭击,击杀晋哀侯。 40 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秦攻芮之战 40 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周秦攻魏之战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襦葛之战 春秋初年,周王室衰弱,郑国称霸中原。郑庄公专横跋庭,挟天子以令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郑两国矛盾日深。周桓王十三年 (公元前 707年) 秋,桓王调集陈、蔡、魏等国军队联合攻郑,战于襦葛 (今河南长葛东北)。周分三军:右军配属蔡、魏军,左军配属陈军,桓王亲率中军主力。郑军亦分三军迎战,决定先攻周军薄弱的两翼,再集中兵力攻击周军中军。郑庄公还改变了传统的车战队形,布成“鱼丽阵 ”,即将原随车后的步兵分散配置于战车左、右、后三方,填补了战车之间的空隙,收到了车步协同相互掩护的效果,攻防更加自如。交战开始,郑军先从两翼发起进攻,陈军一触即溃, 蔡、魏军纷 纷败逃,周军左右两军阵脚大乱,中军更加孤立。随后,郑军从左右向周军中军实施钳形攻击,中军主力亦投入战斗。周中军三面受敌而大败。桓王中箭受伤,急忙退军。从此,周王室威信扫地,大国纷争四起。 周桓王十四年(公元前706年)郑与北戎之战 周桓王十五年(公元前705年)郑攻盟向之战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鲁再攻邾之战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楚随速杞之战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楚军在速杞(今湖北应山西南)击败随军的作战。 春秋初期,楚国(今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发展为南方强国。楚君熊通,自尊为武王。此后,楚以江、汉、沮、漳地区为基地,开始向外扩张。六年,楚武王曾率军攻随(今湖北随州),进至瑕后与随媾和。十六年夏,楚武王借口随侯未参加其主持的在楚地沈鹿(今湖北钟祥东)举行的诸侯盟会,亲自领兵攻随,进抵汉、淮两水之间。率军拒敌的随侯拒绝大夫季梁提出的避开楚军主力左军,攻其弱部右军的合理建议,而采纳宠臣少师提出的与楚王左军对阵的错误主张,致使两军在速杞相遇并发生激战,随军大败。楚大夫斗丹缴获随侯乘坐的战车并俘获其车右少师。秋,楚、随两国再次媾和。楚军撤走。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周攻曲沃之战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秦攻荡氏之战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楚巴与邓鄾之战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周再攻曲沃之战 周桓王十八年(公元前702年)郎之战 周桓王十八年(公元前702年)詹父攻虢仲之战 周桓王十八年(公元前702年)虞叔攻虞公之战 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楚郧蒲骚之战 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楚大夫斗廉率军在蒲骚(今湖北应城西北)击败郧军的作战。 十九年,楚武王为向东方拓展势力,命莫敖(官职)屈瑕与贰(今湖北应山南)、轸(今湖北应城西)两国结盟。地处贰、轸之间的郧国(今湖北安陆境)为阻遏楚国势力东进,在其邑蒲骚集结兵力,准备联合随(今湖北随州)、绞(今湖北郧县西北)、州(今湖北洪湖东北)、蓼(今河南固始东北)之军攻楚,以破坏楚与贰、轸两国的盟会。屈瑕采纳斗廉的建议,率部分兵力驻于郊郢(今湖北钟祥),作好抗击五国军队的准备,另遣斗廉率精兵夜袭蒲骚,大败郧军。其余四国慑于楚军之威,不敢轻举妄动。楚遂完成与贰、轸两国结盟,将其势力推进至清发水(今郧水)流域。 2008-01-23 13:45 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鲁郑纪攻宋之战 2008-01-23 13:45 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楚攻绞之战 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郑宋纪之战 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楚攻罗之战 周桓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98年)五国攻郑之战 周王朝纠集了五国联军宋、齐、卫、陈、蔡去攻郑,以宋殇公与夷为盟主,石厚为先锋,向郑国进攻。 郑庄公运筹帏幄,对五路诸侯的状况分析得透辟入骨,以抽柴撤火之计,釜底抽薪,不过五日,五国联军就被郑庄公挫败。郑庄公足不出户已退了五国联军,群臣叹服。 点评:周王室衰落平王东迁之后,首次联合作战诸侯会伐,也是中原和东部诸侯分党结盟之始。从此以齐、郑为一国家联盟,鲁、宋、陈、蔡、卫为另一国家联盟,由此五霸迭兴,连年征战不已。 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鲁宋卫陈攻郑之战 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秦攻彭戏氏之战 周庄王二年(公元前695年)齐鲁奚之战 周庄王二年(公元前695年)宋卫鲁攻邾之战 周庄王五年(公元前692年)鲁攻於余丘 周庄王六年至九年(公元前691—688年)卫惠公复位之战 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年)齐灭纪之战 春秋初年,齐国强大起来,逐步向东发展,纪国成为主要障碍。由于害怕齐国入侵,纪国便投靠了与齐国实力相当又与齐国对立的鲁国,依靠鲁国强大的力量生存下去。这一策略使纪国平安的度过了几十年,然而进入春秋时代以后,齐国经过数代君主的统治实力已远在鲁国之上。经过长期战争,到公元前690年,纪便鲁国无可奈何的注视下被齐国吞并。 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年)楚攻随之战 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楚巴攻申邓之战 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秦灭邽冀之战 前688年,秦穆公伐邽冀戎,约在今甘肃天水附近,这样向东发展的同时,又向西北发展。 周庄王十年(公元前687年)秦灭小虢之战 平王东迁,西虢亦徙于上阳,其留岐者为小虢,后为秦所灭。 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齐鲁攻成之战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鲁乾时之战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军在乾时(时水支流,经山东桓台西北注入古济水,旱则干涸)击败鲁军的作战。 十一年冬,齐公孙无知杀襄公启立为君。齐大夫管仲等奉公子纠奔鲁;大夫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十二年春,公孙无知被齐大夫雍廪所杀。随后,齐大夫高奚等暗中遣使赴莒迎公子小白。鲁庄公则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归国,并命管仲率军把守住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以阻止公子小白归国。当管仲军与护送公子小白归国的军队发生交战时,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遂佯死,得以先入齐国继位,即齐桓公。秋,鲁庄公为助公子纠争位,再度领兵攻齐。齐、鲁两军在齐都临淄以西的乾时相遇。齐军以逸待劳,大败鲁军。鲁庄公丢弃所乘战车,改乘轻车逃回。其御手秦子及车右梁子持庄公的旗帜,在道旁诱骗齐军,被俘。不久,齐大夫鲍叔牙率军至鲁,对鲁施加压力,迫使其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 齐鲁长勺之战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鲁庄公率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击败齐军的作战。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 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 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客观形势,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迎击来犯的齐车。两军都摆开了决战的态势,待布阵完毕后,鲁庄公准备传令擂鼓出击齐军,希望能够先发制人。曹刿见状赶忙加以劝止,建议庄公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伺机破敌,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这一建议,暂时按兵不动。齐军方面求胜心切,凭恃强大的兵力优势,主动向鲁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它接连三次的出击都在鲁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遭到了挫败,未能达到先发制人的作战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战力衰落,斗志沮丧。曹刿见时机已到,建议庄公果断进行反击。庄公听从他的意见,传令鲁军全线出击。鲁军于是凭借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迅猛英勇地冲向敌人,冲垮齐军的车阵,大败齐军。庄公见到齐军败退,急欲下令发起追击,又被曹刿所劝阻。曹刿下车仔细察看,发现齐军的车辙的痕迹紊乱;又登车远望,望到齐军的旗帜东倒西歪,判明了齐军确是败溃,这才建议鲁庄公实施追击。庄公于是下令追击齐军,进一步重创齐军,将其赶出了鲁国国境,鲁军至此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一番话说得鲁庄公心悦诚服,点头称是。 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可见,长勺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因此,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鲁与齐宋乘丘之战 公元前684年6月,宋、齐两军联合攻鲁,进至郎(今山东兖州西北)。鲁公子偃侦知宋军战斗力较差,建议先攻宋军。鲁庄公不听,公子偃即私自率军,并以虎皮蒙马,出南门进攻。鲁、宋两军在乘丘(今山东兖州东)交战,宋军见蒙有虎皮的战马冲来而惊惧。鲁庄公所率主力随后跟进,宋军大败。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楚蔡莘之战 春秋前期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 春秋前期,齐桓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 一度称雄中原的郑庄公逝世后,其霸业亦随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齐桓公。他重用具有改革思想的管仲等人,制定了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图霸战略。齐根据其地近东海,士地肥沃更富渔盐之利的有利条件,在经济上施行“拥地衰征”,“通货积财”等发展农业、商业的政策,并“使民鬻之四方”,运盐至内陆各国(换回金属。用以制造兵器。同时还设立了允汁犯人缴纳金属及兵器赎罪的制度。政治上实行“叁其国而五其鄙,定民之后。成民之事”的政策,将国都地区,划为二十一乡(每乡二千家):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将鄙野之农民,划为五属(每属九万家),分级管理,并建立荐举及监督制度以加强统治。军事上实行“作内政而寓军令”的政策(规定士乡国人专服兵役,世代相传,以保障拥有充足、稳定及高质量的兵源。并将士乡按轨(五家)、里(五十家),连(二百家),乡(二千家)四级编组。军队与之合—,亦按伍、小戎,连、旅四级编组,每家出战士一人,一乡二千人为一旅,五旅组为一军,全国共三军。由于战士“世同居(少同游”,官兵彼此熟悉了解,所以“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视足以相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及战斗力。外交上实行“奉天子令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的政策,以适应当时王室衰微,列国互争,戎狄南侵,荆蛮北渐的局势。 桓公即位的次年(前683年)即灭谭,将齐西部疆域扩至济水流域。桓公五年(前681年),齐与对立的鲁国重新通好。齐恒公随后以平定宋内乱为由,召集鲁、宋,陈、蔡、邾等国之君在北杏会盟。同年,齐又以遂君未应召赴会为借口,出兵灭遂,完全控制了广大的济、汶地区。六年,齐攻宋时,除有陈、曹等小国参加,周王亦遣大夫率军助战;七年诸侯在鄄会盟时,与会的宋、郑、卫、陈之君均表示听命于桓公外,标志着周王及实力较强的中原诸侯均已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齐国的霸权与控制范围,齐桓公曾四度发兵击退山戎、赤狄等异族军队,“援燕,救邢、存卫之举,使介威望大增。周惠王于十年(前667年),惠王遣卿士召伯廖赴齐,赐封桓公为伯侯,正式确认为诸侯领袖。此时,楚国正力图向中原发展,并连年发兵攻打附齐的郑国。为此,齐桓公于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率八国联军击蔡、攻楚。桓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争霸。而指导思想却是注重“兼弱”与“胜一而百服”,所以虽对弱小国家无情兼并,而对中等国家则力求慎战、少战,对实力强大之国,更尽可能避免决战。因此,当诸侯联军与楚军相遇后,齐恒公仅争取使楚在名义上稍有让步(即以召陵结盟结束战争危机。为加强对动摇于齐、楚之间的郑同的控制,齐曾两次攻郑。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桓公召巢葵丘之会时,中原主要国家鲁、郑、卫、宋,许,曹及王室宰周公皆来参加。齐桓公三十七年,戎军攻周时,竟需桓派管仲调解。至此,齐桓公的霸业达于顶峰。周襄王十年(前643年),恒公病逝,群子争立,齐国内乱。齐桓公所创霸业亦随之结束。 点评:齐桓公在名臣管仲的辅佐之下,依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有限的战争手段和符合实际形势的政治、外交活动谋取霸权,是其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主要原因。通过图霸战争,齐统一了今山东北部地区,为尔后中国统一创造了条件;其联合诸侯反对戎狄的掠夺和内侵之举,有利于保卫中原先进文化免遭破坏;其多次主持会盟,相对减少了战争,增加了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 合。另外,齐桓公将经济因素纳入战略范畴之内,以外交手段寻求外力支援。以及创建军队编制与地方组织一元化的“寓兵于农”制度和具有职业兵性质的早期世兵制等,均使中国古代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制度前进了一步。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齐灭谭之战 谭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谭国,爵位为子。谭国势一直不很强盛,所以不久之后就沦为强邻齐国的附庸地位。到了春秋时代初期,齐桓公称霸诸候,就于周庄王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83年,干脆把谭国并吞了。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鲁宋鄑之战 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年)南宫万叛宋之战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攻陆浑之戎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晋攻郑、楚攻郑之战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赤狄攻齐之战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鄋瞒攻齐之战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鲁攻莒占向之战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若敖氏叛楚 周定王三年(公元前604年)楚攻郑、晋救郑之战 周定王四年(公元前603年)晋攻陈之战 周定王四年(公元前603年)赤狄攻晋之战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鲁、齐攻莱之战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赤狄攻晋之战 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白狄晋联合攻秦之战 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楚灭蓼舒之战 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楚攻陈之战 周定王七年(公元前600年)齐攻莱之战 周定王七年(公元前600年)鲁取根牟之战 周定王七年(公元前600年)晋攻陈、楚之战 周定王七年(公元前600年)晋攻陈之战 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宋攻滕之战 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鲁攻邾之战 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晋、楚颖北之战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鲁联齐攻莒之战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楚攻陈之战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楚攻宋之战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楚攻郑之战 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郑新郑之战 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年,楚庄王率军攻克郑都新郑(今河南境)的作战。 九年春,楚国以武力慑服郑国。夏,楚庄王与郑、陈两国君在陈邑辰陵(今河南西华西北)盟会。但盟会后不久,郑襄公又主动向晋求和。楚庄王为彻底征服郑国,以完全控制这一战略要地,于十年春亲率大军攻郑。楚军围攻郑都新郑十余日不克。庄王遂引兵回撤。郑人抓紧时机修复城垣,以防楚军再攻。时隔不久,庄王率楚军卷土重来,再围新郑。三个月后,新郑失陷。郑襄公袒背牵羊迎接庄王,向其谢罪、请降。庄王左右大臣建议灭郑而并其地。庄王认为楚若灭郑,其政治影响对楚不利。遂从争霸战争的全局出发,下令退兵30里,接受郑降。郑襄公为表示对楚忠诚,命其弟子良出质于楚。至此,楚巩固了对郑的控制,为其进一步争霸中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在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至于楚庄王本人,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无可争辩地挤入史所称道的“春秋五霸”位置。 楚国虽然在城濮之战中遭到失败,但由于它长期以来都是南方地区的大国,地广民众,物产丰富,兵力充裕,因此仍具备着东山再起的实力。城濮之战后不久,楚国即同晋国讲和,以减轻晋国的压力,转移晋国的视线。在达到这一目的后,楚国积极发展军力,伺机再次北上中原,同晋争霸。 晋国方面自取得城濮之战胜利后,开始放松对楚动向的警惕,而与原先的盟国秦之间产生了矛盾。矛盾的激化,是两国间先后几度兵戎相见。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殽之战。是役,晋军虽然伏击秦军成功,使对方“匹马只轮未返”,取得战役上的大胜;但是在战略上却是大大的丢分,它使得秦晋同盟关系陷于瓦解,两国间战事频繁,秦国亲近楚国,从而极大地牵制了晋的力量,这就为楚国再次北进中原提供了客观上的帮助。 楚国方面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再次向中原地区用兵,扩张自己的势力。它接连并吞中原南部的江、蓼、六等小国,并伐郑伐陈,使之降服。接着它又先后迫使蔡、宋等国归附自己。楚庄王继位之后,英明有为,在他的整治下,楚国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甚至借出兵讨伐陆浑之戎为名,公然陈兵于洛邑境内,向周天子询问九鼎之大小和轻重。九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这样做,无疑暴露了他欲取代周天子的用心。此举虽然遭到周臣王孙满的批驳,但是却充分反映了楚国实力再度崛起的这一客观事实。 当然,楚庄王心里清楚,要真正号令中原诸侯,光征服陈、蔡等国是不够的,而必须从军事上战胜晋国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于是,他积极伺机寻求与晋开战的时机。与此同时,晋国也不能容忍楚国势力重新弥漫于中原的局面,故召开盟会,争取与国,力图抑制楚国的北进。当时,郑、宋等国家夹在晋、楚势力之间,对哪一方也不敢轻易开罪,只好两面讨好,以求自保。尤其是郑国,位于中原腹心四战之地,处境更是微妙。这时它为晋国的威逼,权衡利害,又投靠晋国。楚国深知郑在争霸全局中的重要性,决定对郑用兵,迫使其服己,以便进而封锁黄河,阻晋南下。于是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以郑通晋为罪名,大举伐郑,拉开了晋楚邲之战的序幕。 是年六月,郑国都城在被围数个月后,因得不到晋军的及时援助,虽经坚决抵抗,但终于为楚军所攻陷。郑襄公肉袒向楚军请和,楚庄王答应了这一媾和请求,退兵30里,派使臣与郑盟,郑国以襄公弟子良入楚为质。 郑国是晋进入中原的通道,晋国自然不能允许楚国控制这里。所以当楚围郑二个月后,晋景公就委任荀林父为中军元帅,率军救郑。然而晋军发兵已延误战机,进军又不迅速,所以当郑与楚媾和的消息传来时,晋军才抵达今河南省黄河北岸的温县地区,陷入了战略上的被动。 在决定下一步战略的时候,晋军内部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执。荀林父认为郑既已降楚,晋军再去救郑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主张暂时不渡黄河,勒兵观衅,待楚军南撤后再进兵,逼郑附己。上军主帅士会赞成荀林父的意见,强调兵只可观衅而动,楚军当时正处于有理、有利、有节的优势地位,现在同它作战对晋不利,主张另待时机,再树霸权。他们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却遭到中军副将郤穀的坚决反对,他认为晋所以称霸中原,是因为军队勇武,臣下尽力。如今失掉郑国,称不得“力”;面临敌人而 不打,称不得“武”,若是在我们这些人手上失掉霸主地位,还不如去死。 并强调“成师以出,闻敌强而退,非丈夫也”。在这种好战心理的驱使下,郤穀遂不顾荀林父的军令,擅自率其部属渡河南进。他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晋军统帅中枢的有效指挥。 郤穀擅自渡河的事件发生后,晋下军大夫即认为这么做必败无疑。这时司马韩厥就向荀林父建议道:“郤穀以偏师攻敌,势必招致危险,您身为元帅,对此是负有罪责的。还不如命令全军渡河前进,这样,即使是打了败仗,责任也是由大家共同承担”。荀林父犹豫不决,最后被迫令全军南渡黄河,行至邲地(河南衡雍西南),由西而东背靠黄河列阵。 楚军闻知晋军渡河,内部也出现了战与不战的分歧,令尹孙叔敖主张见好就收,及时撤兵,不与晋军作正面冲突;而宠臣伍参则在分析了晋军内部将帅不和、士气低落等弱点后向楚庄王建议同晋开战。楚庄王采纳了伍参的意见,打消南撤念头,转而率兵向北推进,抵达管地(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前夕,郑襄公派遣使臣皇戍前往晋营,以“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为由,劝说荀林父进攻楚军,并答应郑军协同晋军作战。对郑国的这一劝战建议,晋军将帅中又发生了一场辩论。郤穀力主答应郑使的要求,赞成立即出战,认为“败楚、服郑,在于此矣”。 下军副将栾书则不同意郤穀的意见,认为楚军实际情况并非“骄”“老”和“不备”。郑国来劝战,纯粹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晋、楚速战速决,以战争结局来决定郑国的去从。中军元帅荀林父一时犹豫于两派的意见之间,迟迟未能作出决断。 正在晋军进退不决之时,楚庄王遣使求见晋军主帅,表示楚这番出师北上,目的只是为了教训一下郑国,而并无开罪晋国的意思。晋上军将士会代表荀林父答复说,晋、郑同受命辅佐周王室,如今郑怀有二心,晋特奉王命质问郑国,而与楚国无涉。回答得比较客气。郤穀对此大为不满,认为荀林父谄媚楚国,便派中军大夫赵括用挑衅性的语言答复楚使: 晋国出兵是为了把楚军从郑国赶走,“必逐楚军”,为此,不惜同楚军交锋,“不避战”。这样一来,晋军内部的混乱分歧,便直接暴露在楚使跟前,楚庄王从而掌握了晋军的意向和虚实。 为了进一步麻痹晋军,确保决战的胜利,楚庄王再次派人以卑屈的言辞向晋军求和。荀林父原先并无决战的决心,见楚军求和,即予以答应,并放松了戒备。这时,楚军就乘机派遣乐伯、许伯、摄叔等人乘战车向晋军挑战。既打击了晋军的士气,又摸清了晋军的虚实。 楚军挑战后,晋军中两个心怀不满,希望晋军失利的将佐魏锜和赵旃,也先后要求前去向楚军挑战,未被允许,改为出使请和。赵、魏两人进至楚营后,擅自向楚军挑战进攻,结果恰好为楚军所利用,楚大军遂倾巢而出,猛烈攻打晋军各部,给前来挑战的晋军魏锜、赵旃、荀莹部以沉重的打击。并乘胜进逼晋军大营。 这时,荀林父还在营中等待楚军派使者前来议和。楚军突然如潮而至,使得其手足无措,计无所出,竟然在惊恐中发出全军渡河北撤的命令,并大呼先渡河者有赏。这样一来,晋军更是陷于一片混乱,大败溃逃,拥挤于黄河河岸附近,争相渡河逃命,船少人多,渡河没有指挥。先上船的怕楚军追及,急于开船,未上船的跳入河中,手攀船弦,以至船只不能开动。结果引起一阵自相砍杀,造成船上断臂断指积成一堆,使晋军蒙受重大的损失。 所幸的是,楚军并无压迫晋军于河岸聚歼的计划,晋军大部才得以渡河逃脱战场。另外,晋上军在士会指挥下,预作准备,设伏挫败楚公子婴齐率领的楚左军进攻,有秩不紊地向黄河北岸撤退;又晋下军大 夫荀首为营救其子荀莹而奇袭楚先头部队成功,射死楚将连尹襄老,活捉公子谷臣。所有这些,也都起到了掩护晋军渡河的客观作用,减少了晋军的伤亡。 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楚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邲之战就此划上了句号。接着,楚庄王进兵衡雍,在那里以胜利者的身份修筑楚先君宫殿,举行祭河仪式和祝捷大会。然后撤军凯旋南还。从此,楚在中原的势力更显见长了。 邲之战的胜负归属与城濮之战不同,但胜负的原因,两场战争却有着某种类似处,即胜败不是由于双方军力强弱的悬殊,而是在于双方战争指导者主观指挥上的正误。晋军的失败,是由于援郑之师出动时机过迟;内部意见不统一,主帅荀林父缺乏威信且遇事犹豫不决;轻信楚军的求和请求,放松戒备,给敌以可乘之机;当战事全面爆发后,又惊慌失措,轻率下令渡河退却,自陷危境;渡河时未妥善实施防御,导致一片混乱。由此而丧失战争的主动权,陷于失败。 楚军的胜利,则在于作战指导的高明一筹。楚庄王亲自统率楚军,指挥集中统一,不像晋军那样各自为政。在战前一再遣使侦查晋军的虚实,并佯作求和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和松懈晋军的防卫。在作战中,又通过挑战应战,由小战变为大战,迅速展开奇袭突击行动,一举击溃晋军。至于论者多以为楚军没有实施猛烈的追击,以致未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这其实是不谙春秋时作战遵循“逐奔不远”军礼原则的误解。 在当时军礼原则的规范下,楚军只能是“不穷不能”,而无法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聚歼晋军。 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灭萧之战 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宋攻陈、卫救陈之战 周定王十一年(公元前596年)楚攻宋之战 周定王十一年(公元前596年)齐攻莒之战 定王十一年(公元前596年)赤狄攻晋之战 周定王十二年(公元前595年)楚联鲁攻宋之战 周定王十二年(公元前595年)晋攻郑之战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秦攻晋辅氏之战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将魏颗率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东)击败来犯的秦军的作战。 春秋中期,在晋、楚两国争霸战争中,曾夺得中原霸权的晋国于崤之战中大败秦军,挫败了西方秦国东进中原争霸的企图(参见崤之战)。此后10余年,晋,秦两国之间争战不断,互有胜负。至晋景公六年(即周定王十三年)夏,楚国已从晋国手中夺取中原霸权。同年七月,秦桓公乘晋霸业中衰之际,领兵东进,攻入晋国,进抵辅氏。二十七日,攻灭潞氏之狄不久的晋景公在稷(今山西稷山南)集结、演练军队。随后,景公令晋军向东北挺进,勘定原潞氏之狄的疆界,并使灭亡于潞氏的黎国(今山西黎城东北)复国。待景公闻悉秦军入晋后,又急令晋军回师西进,抗击来犯之敌。晋军进驻距辅氏不远的雒(今陕西大荔东南)。不久,晋将魏颗领兵对驻于辅氏的秦军发起攻击,大败敌军,俘获秦大力士杜回。秦桓公被迫率军撤走。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灭赤狄潞氏之战 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593年)晋灭赤狄甲氏等部 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90年)周攻茅戎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齐、鲁龙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率军南下攻占鲁国龙邑(又作隆,今山东泰安东南),继而击败卫国军队的作战。 春秋初期,晋国取代齐国成为中原的霸主。原追随于齐的中原诸侯遂转而附晋。位于齐西南方中等实力的鲁国亦自恃投靠于晋,不再事齐,齐、鲁因此失和。后,晋之宿敌江汉流域强国楚国不断发兵北犯,从晋手中夺取了对中原中、南部地区的控制权,使晋的中原霸权跌落。十六年春,晋景公会同卫国加兵于齐,迫使齐顷公向晋求和,晋、齐复重归于好。鲁国鉴于晋、齐媾和,惧怕齐国出兵攻鲁,而晋会袖手旁观,遂于同年夏遣使赴楚,建议其发兵攻齐。当时,楚国正试图拉拢齐国,并无攻齐之意。不久,楚庄王病故,楚遂以其有丧事为由回绝了鲁国的请求。鲁遭楚拒绝后,深恐受到齐国的报复,遂于十七年春制定丘甲制度,以增加军赋。冬,鲁成公授权大夫藏孙许(即藏宣叔)负责训练军队,修缮城郭,以加强战备。十八年春,齐顷公果然率大军南下攻占鲁北部的龙邑,继而南进至巢丘。当时,鲁与其西方邻国卫国关系友善。卫穆公闻悉齐军攻鲁,急遣大夫孙良夫、石稷、宁向、向禽领兵东进攻齐救鲁。齐顷公得知卫军攻 齐,遂领兵西进迎击。进入齐境不久的卫军慑于齐军实力强大,仓促回撤。齐军尾追卫军至卫东部边地新筑(今河北魏县南),击败卫军。鲁、卫两国被迫向晋国求援。晋景公命新任主政卿却克领兵会同鲁、卫等国军队攻齐,导致晋、齐鞍之战(参见鞍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齐、晋鞍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晋卿郤克率领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齐地鞍(今济南西北)击败齐军,迫齐背楚从晋的作战。 十八年春,齐国乘晋国霸业中衰之际,出兵南下攻打鲁国,继而击败卫国援鲁之军。面对齐军强大的攻势,鲁、卫两国告急于晋。当时,晋之宿敌楚国已从晋国手中夺取了对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正努力施展拉拢齐国的外交手段,以进一步消弱中原地区抗楚的势力。晋景公深知,齐若被楚接近,必将对晋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惩戒叛逆,震慑诸侯,复兴霸业,晋景公命中军元帅郤克率上、中、下三军战车800乘,会同鲁、卫、曹及狄人的军队进攻由齐顷公率领的滞留在卫国的齐军。顷公闻讯,令齐军避开诸侯联军的锋芒,迅速东撤。六月十六日,联军尾随齐军至齐西南部的靡笄山(今济南干佛山)下。齐顷公下令停止撤退,并遣使向郤克挑战。次日晨,双方在鞍列阵。求胜心切的齐顷公自恃齐军勇猛,遂马不披甲,催动其所乘战车,率先向晋联军冲击。两军展开激战。郤克及其战车御手解张虽身负箭伤,仍与车右郑丘缓相互激励,坚持指挥战斗。解张一手挽缰,一手击鼓,带领军队向齐军猛攻,大败齐军。晋联军乘胜追击,继续东进,经五舆北上,攻打齐都临淄西南方的马陉(今山东淄博东南),进而威胁临淄。齐顷公被迫遣使向郤克求和。七月,晋、齐两国在爰娄(又作袁娄,今山东淄博临淄西)媾和,齐复屈从于晋。 点评:此战,晋军指挥果断,临危不乱,大败恃勇轻敌的齐顷公,迫齐与晋结盟,解除了与楚争霸的侧后之忧。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楚联合蔡、许攻鲁、卫之战 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晋、郑祭之战 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晋、郑丘舆之战 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晋、卫攻赤狄之战 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鲁围棘之战 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鲁取郙之战 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晋攻楚、沈、许之战 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楚攻郑、晋救郑之战 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吴攻郯之战 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吴攻楚巢、徐、州来之战 周简王四年(公元前582年)楚攻莒渠丘之战 周简王四年(公元前582年)秦联合白狄攻晋之战 周简王五年(公元前581年)晋会诸侯攻郑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晋、狄交刚之战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晋景公、晋平公病重到秦国请名医救治,而麻遂之战前不久,秦医刚刚 救护过晋厉公的父亲,而当时狄国正在侵略晋国,破坏晋楚议和,晋狄爆发交刚之战,晋率领诸侯伐狄。 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秦、晋麻隧之战 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泾阳北)击败秦军的作战。 四年冬,企图东出争霸的秦国,乘中原局势动荡之机,联合其东北方的白狄共同发兵攻打晋国。七年,秦又乘晋忙于与楚媾和之机,指使白狄再度攻晋。晋、楚虽达成弭兵盟约,却仍各怀异志。八年春,晋厉公与晋将栾书、荀庚、士燮,韩厥等率上,中,下及新中四军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八国国君所率军队会师,筹划攻秦事宜。周简王亦派大夫刘康公、成肃公率军助战。夏,晋大夫吕相奉命赴秦,以绝秦书历数秦国罪状。随后,晋厉公与刘康公、成肃公率诸侯联军西进攻秦。秦国发兵迎击,两军在秦地麻隧展开大战。秦军不敌,大败而逃。秦大夫成差及不更(爵名)女父被俘。联军乘胜西进,渡过泾水,进至秦地侯丽(今陕西礼泉东)后撤兵。 点评:此战,联军重创秦军,对阻遏秦国势力东进,起了一定作用。 周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郑攻许之战 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楚攻郑、卫之战 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晋攻曹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六月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南)。是役,晋军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争霸中原的老对手——楚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鄢陵之战堪称为当时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幕。 公元前578年,晋国取得对秦麻隧之战胜利后,已处于争霸的最有利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时期。这时,秦被打败,一时无力东顾;齐、晋同盟正处于巩固阶段;中原中小诸侯国皆臣服于晋;南方的吴国和晋携手,与楚为敌。晋国只待有利时机出现,即可与楚一战,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霸权。鄢陵之战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周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入许都外城,许被迫割地媾和。许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要引起楚的干涉。于是,次年楚国便起兵攻打郑国,迫使它屈服于己。郑国叛晋后,仗恃有楚国作后盾,兴师进攻宋国。郑国的所作所为,直接违反了诸侯的盟约,且为楚国势力的北上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此晋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下决心讨伐郑国:以栾书为中军帅,并联合齐、鲁、卫等 国一道出兵杀向郑国,时在公元前575年。 楚共王听说晋国出兵,也不甘示弱,亲自统率楚军及郑军、夷兵,以司马子反为中军帅,迅速北上援救郑国,两国军队于是便在郑地鄢陵相遭遇。 当时晋国的盟军齐、鲁、卫军尚在开赴鄢陵的途中,针对这一情况,楚军统帅部作出决策:乘齐鲁各国军队未到达战场之前,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晋军,把握军事上的主动权。 为此,楚军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作为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列,以期同晋军速决速胜。 晋军此时未见盟军援兵抵达,加之营垒前方有泥沼,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处于不利的地位。鉴于这种形势,晋军主帅栾书主张固守待援,“楚军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然而新军统帅郤至则认为,楚军有诸多弱点,具体说来:?楚军中军帅子反和左军帅子重关系不好;?楚王的亲兵老旧不精良;?郑军列阵不整;?随楚出征的蛮军不懂得阵法;?楚军布阵于无月光之夜,实不吉利;?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指出如此杂乱无章的军队一旦投入战斗,必然是互相观望,没有斗志,我军若乘此机会发动进攻,一定能够把他们击败。因此主张利用楚军的弱点,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楚军。 晋厉公认为郤至所言很在理,于是改变先前固守待援、后发制人的计划,决心趋利避害,立即与楚军决战。随即便在营垒中填平井灶,扩大列阵的空间,调动上、中、下军及新军布列阵势。 双方在决战前夕都进行了战场侦察活动。楚军方面,楚共王在晋国叛臣伯州犁陪同下,登上巢车,观察晋军在阵营内的动静。伯州犁向楚共王逐一解释晋军活动的性质和目的,介绍晋军的临战准备情况。然而,楚军并未能由此而判明晋军的作战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准备。另一边晋军方面,晋厉公也在楚旧臣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的阵势。苗贲皇熟悉楚军内情,这时便向晋厉公提出建议道:楚军的精锐是在中军的王族部队,晋军据此应该先以精锐部队分击楚的左右军,得手后,再合军集中攻击楚中军。认为这样一定能大败楚军。 晋厉公和栾书欣然采纳这一建议,及时改变原有阵势,即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部加强左右两翼。确定了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尔后围歼其中军的作战方案。部署既定,晋军遂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营前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 楚共王望见晋厉公所在的晋中军兵力薄弱,即率中军攻打,企图先击败晋中军,结果遭到晋军的顽强抗击。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未及支援两翼。 楚共王中箭负伤的消息很快传遍楚军,造成人心浮动。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楚军抵挡不住,被逼到不便通行的地形上,陷入被动,阵势大乱,纷纷向颍水北岸方向败退。双方从清晨一直打到夜幕降临,楚军损失很大,公子茂也成了晋军的俘虏。楚共王只得收兵,而晋军见天色已黑,也暂时中止了追击。 当天夜里,楚中军帅子反检查救护伤兵,补充兵卒战车,修理甲胄兵器,整顿部队,准备明日再战。晋军方面见楚还不服输,也积极行动起来,补充军队,秣马厉兵,准备来日再一决雌雄。楚共王听到晋军备战的消息,心里不安,急忙召见子反商量对策。但这时子反却因多饮了两盅,大醉卧帐,不能应召。楚共王见元帅如此,不禁心灰意懒,自料再战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率军宵遁。撤退到瑕地时,楚中军帅 子反引咎自杀身死。 次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3日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从此走向颓势;晋国方面虽然藉此得以重整霸业(即所谓的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了。 楚军遭到这场会战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仓猝兴师,行军太急,“其行速,过险而不整”(《左传•成公十六年》),造成军队疲劳;(二)一味强调赶在齐、鲁等国军队到达前与晋军会战,过于急躁;(三)未能判明晋军作战意图,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四)会战中缺乏权宜机变能力,以致被动挨打;(五)主帅子反不守军纪,醉酒误事,致使楚共王丧失再战信心。 晋军在此战中表现出较高的作战指导能力:它出动军队及时,“先据战地以待敌”,赢得一定的主动。在会战中,既能根据楚军的阵势和地形特点,又能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并及时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先弱后强,从而一举击败楚军。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郑、宋勺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郑大夫公子喜率军在宋地汋陵(今河南宁陵南)击败宋军的作战。 十年,楚国首先背弃与晋国缔结的和约,出兵攻打亲附于晋的郑国、卫国。次年春,楚共王为夺取对郑国的控制权,又率大军进驻楚北部边邑武城(今河南南阳北),作出即将攻郑之势。同时,共王遣大夫公子成赴郑,以楚北部汝阴(今河南郏县、叶县之间)之田贿赂郑成公,诱其叛晋从楚。在楚国的恩威并施之下,郑成公遣大夫子驷赴武城拜见楚共王,与楚结盟。夏,投靠楚不久的郑国即发兵东进攻打晋之与国宋国。郑军在郑将公子喜的率领下进逼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宋平公急命大夫将鉏、乐惧领兵西进迎击郑军。宋、郑两军在宋西部的汋陂交战,郑军受挫。初战告捷的宋军退至夫渠后,对郑军未加防范。郑军虽首战失利,但公子喜仍坚持率军东进,对夫渠宋军发动突袭。毫无防备的宋军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仓皇而逃,最终在沟陵被郑军击溃,将鉏、乐惧被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晋、郑颖上之战 周简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楚灭舒庸之战 周简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晋、郑高氏之战 周简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楚宋彭城之战 周简王十三年至十四年(公元前573年—前572年),在晋悼公兴复霸业之战中,以晋军为首的诸侯军队收复宋邑彭城(今江苏徐州)的作战。 七年,晋、楚两国盟于宋都商丘西门之外,相约互不侵犯。但双方并未真正放弃争夺中原霸权的企图。十年夏,楚共王背弃盟约,发兵侵郑伐卫,使稍见缓和的中原局势再度吃紧。当时的战略形势大致为,齐、鲁、宋、卫从晋,而郑、陈、蔡从楚。十三年夏,郑乘晋新君悼公初立之机,发兵攻宋,兵至商丘西北城门曹门外。楚亦随即出兵北上会同郑军攻宋。楚、郑联军攻克宋邑朝郏(今河南永城西)后,在楚大夫子辛、郑大夫皇辰的率领下向末东都地区挺进,围攻宋邑城郜,继而连克幽丘(今江苏铜山东南)、彭城二邑。彭城是宋东部重邑,子辛欲将其作为楚日后进一步向北扩展势力的据点,遂将逃亡在楚的宋大夫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安置在彭城,并留下三百辆战车的兵力协助五大夫驻守该邑。同年秋,末平公命大夫老佐、华喜领兵东进,围攻彭城。经多日激战,老佐战死,彭城仍未克复。冬,楚共王为解彭城之围,遣大夫子重率军攻宋。宋平公向晋告急。此时,在晋悼公治理下的晋国,通过推行一系列新的军政措施,实力大增。致力于复兴晋国霸业的晋悼公听从主政卿士韩厥的建议,决定以此为复霸契机,于同年冬派晋军主力东进救宋。悼公自率一部兵力进驻晋东部的台谷邑(今山西晋城西南),作为后援。晋军主力在宋地靡角之谷(今江苏徐州附近)与入宋楚军相遇。新败于鄢陵的楚军(参见鄢陵之战)不敢与晋军作直接正面对抗,南撤回国。十四年春,晋悼公命大夫栾黡率军会同宋、鲁、卫、曹、莒、邾、滕、薛八国军队再度围攻彭城。鱼石、向为人等五大夫被迫投降。彭城复为宋所有。 点评:此役,晋军逼退楚军,协助宋国收复失地,使晋在中原诸侯中声威大振,为其进一步复兴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简王十四年(公元前572年)晋攻郑洧上之战 周简王十四年(公元前572年)晋攻齐之战 周简王十四年(公元前572年)郑攻宋之战 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齐攻莱之战 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吴、楚鸩兹之战 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楚令尹子重率军进攻吴国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衡山(今安徽当涂东北) 的作战。 吴国是西周时周太王之子太伯、伯雍创建的小国。春秋中晚期,吴发展成为长江下游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当时,中原北方的晋国与江汉流域强国楚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正展开激烈的较量。为削弱楚国,周简王二年(前584年),晋景公遣逃亡在晋的楚大夫申公巫臣赴吴,游说吴王寿梦联晋抗楚,并传授吴军使用战车及排兵布阵之法。晋之建议与吴王西向夺取楚势力范围的企图不谋而合。此后,吴通过一连串的武力征讨,将原归附于楚的东方蛮夷纳入其控制之下。吴因此国力大增,并开始了与中原各国的密切交往。周灵王二年春,为遏制吴势力西进,楚共王遣令尹子重率精兵东进攻吴,取其西部鸠兹邑,进至衡山。随后,子重命大夫邓廖率精锐车兵300人、步兵3000人向吴纵深挺进。吴军设伏截击,大败邓廖军。邓廖被俘,其属下除车兵80人、步兵300人逃生外,余皆被歼。不久,吴发兵西进攻楚,进行报复,取楚东部重邑驾(今安徽无为境)。 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晋攻许之战 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9年)鲁攻鄫之战 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9年)楚、顿攻陈之战 周灵王四年(公元前568年)楚攻陈之战 周灵王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之战 莱(今山东昌邑县东南)国曾给齐灵公宠臣夙沙卫行贿,所以不加提防。周灵王四年(前五六八)四月齐派晏弱在东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筑城威逼莱国,并逐渐将莱包围,环城堆起土山,紧挨着城墙。鲁襄公六年(前五六七)三月,莱国王湫领兵和正舆子以及莱国棠(今山东平度县东南)邑的人共同迎战齐军,被打败。三月二十七日,齐军进入莱国,莱共公浮柔逃亡到棠邑。正舆子和王湫逃亡到莒,被莒人所杀。四月,陈无宇把莱园宗庙的宝器献于齐襄公宗庙。晏弱率军包围棠邑,十二月十日将其灭掉。齐把莱的百姓迁到,地居住。齐派高厚、崔杼划定莱国田地结疆界。 周灵王五年(公元前567年)莒灭鄫之战 鄫(今山东枣庄市东)国原鄫为鲁国附庸。鲁襄公五年(前五六八),鲁国穆叔以为这样对鲁国无益, 便让鄫国重新独立。次年秋,鄫国依仗给大国送贿赂而不设防,莒国乘机出兵灭鄫。 周灵王六年(公元前566年)楚攻陈、晋救陈之战 周灵王七年(公元前565年)郑攻蔡之战 周灵王七年(前565),郑国攻打蔡国,并取得胜利。郑国大夫子国之子子产年幼,以为“小国而有武功”,使郑国卷入晋楚之争。 周灵王七年(公元前565年)莒军攻鲁之战 周灵王八年(公元前564年)晋、郑阴口之战 周灵王九年(公元前563年)晋灭逼阳之战 周灵王九年(公元前563年),在晋悼公兴复霸业之战中,以晋军为首的众诸侯国联军攻灭逼阳国(今山东枣庄南)的作战。 逼阳是西周时封建的姜姓小国。九年春,晋悼公为实施联吴制楚的战略,率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之君及齐太子光赴吴邑柤(今江苏邳州西北)与吴王寿梦相会,以加强中原各国与吴国的联系。夏,会见结束后,为扫除吴与中原各国在地理沟通上的障碍,晋悼公决定攻灭阻于二者之间的逼阳国,遂遣晋卿士荀偃、士匄率与会诸侯军队自祖邑北上进攻逼阳都城。逼阳都城小而坚固,诸侯联军久攻不下。后,鲁人秦堇父设计赚开城门,一部联军将士乘机攻入城中。逼阳守军下放悬门,企图切断入城联军的退路,予以歼灭。幸赖鲁大夫叔梁纥(孔丘之父)奋力托住落下的悬门,方救出攻入城内的联军将士。鉴于倡阳城久攻不下,而雨季将至,荀偃、士匄向晋主帅荀罃请求撤兵,遭拒绝。荀、士二人遂身先士卒,亲率联军强行攻城。经激战,逼阳城破,国亡。晋悼公欲将其地赠予亲晋的宋大夫向戍,被向戍婉言谢绝。悼公遂将逼阳并入宋国。 周灵王九年(公元前563年)楚、宋萧之战 周灵王十年(公元前562年)晋、秦栎之战 周灵王十一年(公元前561年)莒攻鲁之战 周灵王十一年(公元前561年)楚攻宋杨梁之战 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鲁灭邿之战 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吴、楚庸浦之战 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楚国司马子庚,大夫养由基率军在楚地庸浦(今安徽无为南)设伏,击败吴军的作战。 春秋中晚期,正值晋、楚两强在争夺中原霸权的较量中难分胜负之时,崛起于长江下流的吴国势力日渐壮大,成为楚国潜在的威胁。晋国君臣及时抓住这一时机,事实联吴制楚的战略,于周简王二年派遣逃亡在晋国的叛楚之臣申公巫臣赴吴,传授吴国排兵布阵之法及使用战车之法,使吴叛楚。次后,吴不断向西用兵,吞并了附属于楚国的蛮夷诸部落,成为楚之东方劲敌。周灵王十二年秋,楚共王逝,吴乘机发兵侵楚。楚国司马子庚,大夫养由基迎敌,身为先锋将的养由基鉴于吴军轻敌且疏于防备,向子庚提出诱敌深入后伏击的建议,被子庚采纳。随后,随后养由基率部分楚军进击已度过长江的吴军。两军交兵后,楚军诈败后撤。吴军不审虚实,尾随追击至庸浦。子庚指挥埋伏于该地的三处吴兵猛攻吴军,吴军猝遭突袭溃败而逃。吴公子党被俘。 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十三国攻秦之战 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晋、齐、卫、宋、郑、鲁、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联军进攻秦国(今陕西境)的一次军事行动。 十三年春,致力于重振昔日文公霸业的晋国在与楚国争夺对中原控制权的较量中已稳操胜券,遂开始移军打击多次与楚联兵攻晋的秦国。四月,晋悼公命荀偃、栾黡等六卿七率军会同齐,卫、宋、郑、鲁、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二国大夫所率军队攻秦。名义是报复十年冬秦败晋栎之役。其时,诸侯因连年发兵助晋征战,多有厌战之意。因此,当诸侯联军进至泾(水名,此指泾水渡口,在今陕西泾阳南)时,宋、齐等国军队不肯渡河入秦,后经郑大夫子峤、卫大夫北宫懿子的劝说,才勉强渡过泾水,驻于泾水西岸。秦国士卒在泾水上游投置毒物,致使诸侯军士因饮水中毒而亡者甚众。随后,联军西进至械林(今陕西泾阳西南)。晋下军主帅栾黡鉴于联军士卒厌战,士气低落,自料此役难以取胜,遂违抗晋军主帅荀偃的继续西进攻秦的命令,率部擅自回撤。荀偃无奈,亦下令全军撤退。此战,诸侯联军徒劳无功,晋人称之为“迁延之役”。 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吴、楚皋舟之战 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楚国为了报吴军入庸浦之仇,命子囊率军攻吴。楚军浩浩荡荡进至棠(今江苏六合北)。吴军见楚军锐气至甚,乃采取坚壁挫锐之策,不出应战。子囊认为吴军已丧失作战能力,求战不得,进行撤退。撤退时,轻敌大意,毫无戒备。吴军乘机在皋舟(今安徽巢县西北柘皋)设伏,突然袭击,把楚军打败。 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齐、鲁城之战 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晋、楚湛阪之战 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最后一战。春秋诸侯争霸战争中,晋与楚为争夺中原(两国之间宋、郑、曹、卫诸国)霸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著名的有城濮之战、鄢陵之战,双方各有胜负,旗鼓相当,都难以完全控制中原。公元前572年晋悼公继位,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一时间霸业复兴。悼公十五年(前558),晋联合诸侯攻许 (都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驻军函氏(许地,今叶县北)。晋将苟偃率晋军攻楚,楚公子格率楚军迎战,两军战于湛阪(今河南平顶山北),楚师受挫败退。晋军攻至楚方城(楚长城,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取城外诸城邑后,回军攻许,随后撤军。晋胜楚后,又多次同吴国会盟,使楚腹背受敌,再无力与晋扰争。晋也因国内六卿专权,互相争斗,不得已对外罢兵。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宋向戎与晋赵武、楚屈建友好协商后,倡议弭兵,晋、楚、齐、秦等13国响应,在宋会盟。此后5年,中原各国无战争,晋楚争霸也就此结束。 周灵王十六年(公元前556年)齐、鲁防之战 周灵王十六年(公元前556年)宋攻陈之战 周灵王十六年(公元前556年)卫占曹重丘之战 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齐、晋平阴之战 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晋平公率晋、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联军在平阴(今山东平阴东北)重创齐军的作战。 十五年,晋悼公病逝,其子平公继位。素怀异志的齐国乘晋君初立之机,公然背弃中原联盟,与楚通使交好,并兴兵攻打鲁、卫、曹等中原盟国,意欲代晋称霸。十七年,为巩固中原联盟,维护霸业,晋平公亲自领兵出征。晋、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一国军队会师于鲁济(即鲁界内济水,今山东境内)。齐灵公率军在平阴组织防御,并在平阴附近之防门挖壕筑墙以坚守。诸侯联军兵分两路,以主力攻打平阴之齐军,余部经鲁、莒国境,越沂蒙山奔袭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联军主力在防门展开攻坚战。齐守军死伤甚众。为迷惑齐军,联军又在平阴南面山泽险要之处虚张旗帜为阵,用战车拖柴扬尘,似大军驰骋。齐灵公见状大惊,遂乘夜率军逃遁。联军入平阴,俘齐军殿后将领殖绰、郭最。继而克京兹(今山东平阴东南)、邿(今山东平阴西南),围卢(今山东平阴东北),主力进抵临淄城下,与先遣之军会合,将齐都团团包围,火攻其四面城门。齐灵公欲退逃邮棠(今山东平度东南),被太子和诸臣劝阻。联军穷追溃逃的齐军,东至潍水,南及沂水。此时,楚兴兵攻郑,藉以救齐。晋平公恐腹背受敌,遂于次年春与诸侯会盟于督扬(今山东长清东北)后撤军。 点评:此战,联军采用的正面强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及虚张声势等作战指导方针,突出地体现了春秋时期军事的发展。 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楚、郑费滑之战 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晋平公率晋、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联军在平阴(今山东平阴东北)重创齐军的作战。 十五年,晋悼公病逝,其子平公继位。素怀异志的齐国乘晋君初立之机,公然背弃中原联盟,与楚通使交好,并兴兵攻打鲁、卫、曹等中原盟国,意欲代晋称霸。十七年,为巩固中原联盟,维护霸业,晋平公亲自领兵出征。晋、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一国军队会师于鲁济(即鲁界内济水,今山东境内)。齐灵公率军在平阴组织防御,并在平阴附近之防门挖壕筑墙以坚守。诸侯联军兵分两路,以主力攻打平阴之齐军,余部经鲁、莒国境,越沂蒙山奔袭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联军主力在防门展开攻坚战。齐守军死伤甚众。为迷惑齐军,联军又在平阴南面山泽险要之处虚张旗帜为阵,用战车拖柴扬尘,似大军驰骋。齐灵公见状大惊,遂乘夜率军逃遁。联军入平阴,俘齐军殿后将领殖绰、郭最。继而克京兹(今山东平阴东南)、邿(今山东平阴西南),围卢(今山东平阴东北),主力进抵临淄城下,与先遣之军会合,将齐都团团包围,火攻其四面城门。齐灵公欲退逃邮棠(今山东平度东南),被太子和诸臣劝阻。联军穷追溃逃的齐军,东至潍水,南及沂水。此时,楚兴兵攻郑,藉以救齐。晋平公恐腹背受敌,遂于次年春与诸侯会盟于督扬(今山东长清东北)后撤军。 点评:此战,联军采用的正面强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及虚张声势等作战指导方针,突出地体现了春秋时期军事的发展。 周灵王十八年(公元前554年)晋、卫攻齐之战 周灵王十八年(公元前554年)齐破高唐之战 周灵王十九年(公元前553年)邾袭鲁之战 周灵王十九年(公元前553年)鲁、莒盟于向 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齐袭晋荧庭之战 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率军长途奔袭,大败晋军于荧庭(今山西翼城东南)的作战。 齐国在平阴之战中惨遭败绩,决意报复。二十年,晋国卿族发生内讧,栾氏宗主栾盈流亡于楚,其余党逃奔至齐。次年秋,栾盈自楚至齐。齐庄公纳之以图谋攻晋。二十二年春,齐庄公密送栾盈潜回栾氏封邑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使之乱晋,作为齐攻晋之内应。栾盈入晋后,率余党攻打晋都新田(今山西侯马西),兵败,退守曲沃,以待齐援。同年秋,齐庄公将精锐士卒编为先驱、前、中、左、右、后六队,越卫境袭晋。齐军首先攻占晋东方军事要地朝歌(今河南淇县),随后分兵两路:北路入孟门(今河南辉县境,入太行山隘口),登太行,直趋晋都新田;南路沿太行山南麓向晋腹地急进。两路齐军会师于荧庭,与固守之晋军展开激战。晋军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齐之报复晋的目的已达,遂班师。而曲沃栾氏族党均被晋平公所杀。 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齐、莒蒲侯氏之战 周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楚、郑棘泽之战 周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楚舟师攻吴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楚、吴舒鸠之战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楚军击败吴军,攻灭舒鸠国(今安徽舒城东南) 的作战。 二十三年,晋平公率诸侯联军攻齐。楚发兵攻郑援齐。与晋结为联盟的吴国遂唆使楚之属国舒鸠叛楚。楚军自郑回师至荒浦(今安徽桐城西北),责问舒鸠叛楚之故。舒鸠公子告以未叛,并请求与楚结盟。楚康王欲出兵惩罚其失信,被令尹莲子冯劝阻。次年,遗子冯率舒鸠叛楚从吴。楚令尹子木率军攻舒鸠。吴发兵救援。子木率楚右军先至舒鸠城附近;大夫子强率楚左军与吴军遭遇,未战即退。吴军得以穿插至楚左、右军之间,切断了两军联系。子强为改变不利态势,以左军宅力列阵于后,自率少数部队诱击吴军。吴军因未发现楚军主力,即贸然向子强进攻,以致陷入楚军预设阵地,遭楚左军主力伏击,大败而归。楚军乘机攻灭舒鸠。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郑攻陈之战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齐崔杼攻鲁之战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晋联合诸侯攻齐之战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吴攻楚巢城之战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楚军在巢城(今安徽巢湖东北)击败吴军的作战。 二十三年,楚发水军攻吴。舒鸠之战又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积怨(参见楚吴舒鸠之战)。二十四年十二月,吴王诸樊率军攻楚,至巢城列阵攻城。楚巢城守将牛臣利用吴王勇猛却轻敌的弱点,开启城门以诱之。诸樊果然中计,亲自率军冲至城门口,被牛臣等用乱箭射死。吴军失去统帅,只得撤退。 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秦、楚攻吴、郑之战 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楚率诸侯军攻郑之战 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晋、卫茅氏之战 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诸侯“弭兵之会” 从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至公元前580年(楚共王十一年)的十一年间,晋、楚一方面进行激烈的争夺,另一方面由于双方实力下降,已开始进行和平试探。 从晋国来说,与楚争夺,虽有时稍占优势,但自从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晋命鲁归汶阳之田与齐,已引起中小国家的不满。它虽然讨好了齐国,却侮辱了鲁国,也使其他国家“贰于晋”。次年,郑成公主动来朝时,晋又横蛮地拘留他,得罪了郑国。公元前581年,鲁成公朝晋,晋疑其亲楚,不让他回国。次年,鲁成公被迫接受盟约后,才准其回国。这件事更加不得人心。 正当晋滥施霸威、诸侯多对之有二心时,秦与白狄也乘机伐晋。公元前580年,晋景公卒,子晋厉公立,为稳定局势,争取与秦和好,于是晋、秦约定会于令狐(晋邑,今山西临猗西)。据《左传•成公十一年》载,晋厉公先至,秦桓公不肯涉河,止于王城(秦邑,今陕西大荔东)。两国夹河而盟。秦大夫盟晋君于河东,晋大夫盟秦君于河西。秦桓公回来后就背盟,与白狄谋划伐晋。所以,晋已力不从心,郑、鲁受辱,其他各国貌合神离,存有二心,秦始终抱敌对态度,白狄又时来犯,与楚争霸已感不支,开始转向与楚弭兵。 从楚国来说,楚庄王卒,楚共王年幼执政,霸势转衰,原中原与国,纷纷倒向晋一边。子重等一班旧臣虽竭力维持,但与晋争夺往往处于被动。而子重等又居功自傲,在强敌面前,不顾国家利益,伸手要赏田,目的未遂,又贪婪侵占,终演成内乱。据《左传•成公七年》载,楚围宋之役后,令尹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申公巫臣(屈巫,申县之尹)认为“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楚庄王接受了这一意见,没有把申、吕赏给子重。子重对申公巫臣怀恨在心。子反要娶夏姬,申公巫臣自己想娶她,出面阻止,这样又得罪了子反。申公巫臣于公元前589年利用出使齐国之机,携带夏姬去齐,适逢齐在鞍之战中被晋打败,申公巫臣就奔至晋,晋任以为邢大夫。楚共王即位后,子重(令尹)、子反(司马)利用特权灭申公巫臣之族而分其家财。申公巫臣怨恨,请出使到吴国,晋景公欣然同意。申公巫臣到吴国后,吴国国君寿梦非常高兴。申公巫臣教吴人乘车和战阵之法,使其叛楚。吴国从此开始伐楚、伐巢(今安徵瓦埠湖东南)、伐徐(今江苏泗洪南)、入州来(今安徽风台)。“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通中原诸国)”。吴国日益强大起来,对楚国构成严重威胁。 晋、楚争霸,直接受到祸害的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宋、郑等中小国家。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与广大臣民一样,也渴望和平,停止战争。第一次弭兵之会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公元前582年(楚共王九年,晋景公十八年)秋,晋、楚在激烈争夺的同时,已试探媾和。据《左传•成公九年》载,晋景公视察军府,面见楚俘钟仪(公元前584年被郑俘,郑献给晋),与他作了一番友好的交谈。范文子建议释放归楚,“使合晋、楚之成”。晋景公同意,“重为之礼,使归求成”。这年冬,楚共王也及时遣公子辰赴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次年(公元前581年)春,晋景公又派大夫籴[艹/伐]聘楚,以“报大宰子商(公子辰)之使也”(《左传•成公十年》。)夏,晋伐郑而释郑成公回国,这也是在晋、楚媾和气氛中出现的举措。 公元前580年(楚共王十一年,晋厉公元年),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使者互访,谋求媾和,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本人与晋正卿栾书、楚令尹子重皆有私交,就先后奔赴楚、晋,“合晋、楚之成”(《左传•成公十一年》。)其时,晋还谋求与秦结好,夹河而盟。经过华元的努力,公元前579年(楚共王十二年,晋厉公二年)五月,晋大夫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达成协议,盟于宋西门之外,史称“宋西门之盟”(“华元弭兵”)。盟约说:“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甾(灾)危,救备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坠)其师,无克[月乍]国。”(《左传•成公十二年》。)盟成,卫、鲁、郑等国国君赴晋受命(《春秋•成公十二年》:“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琐泽,晋地。)同年秋,晋遣[谷阝]至聘楚,“且[氵位]盟”;冬,楚亦遣公子 罢聘晋,“且[氵位]盟”,相互承认盟约。十二月,晋厉公和楚公子罢盟于赤棘(晋地)。宋西门之盟一时得到了贯彻执行。 宋西门之盟,只是晋、楚双方暂时缓解激烈争夺之举,并未带来真正的停兵与和平。这才有了第二次弭兵之会(宋蒙门之盟) 。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卒,子楚康王(前559年)立。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卒,子晋平公立,晋、楚关系史,乃至我国古代春秋史,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晋平公新立,为确立霸主地位,即于公元前557年(楚康王三年)会宋、鲁、卫、郑等国国君于溴梁(今河南济源西)。齐灵公不至,仅派大夫高厚赴会。晋以邾、莒侵鲁,又通齐、楚,执两国之君,高厚害怕,中途逃盟(《春秋左传•襄公十六年》。)许原已被楚迁于叶,这时见晋势强盛,许灵公弃楚从晋,遂请迁于晋,许国大夫则反对,晋于是伐许,并进而攻打楚国,以报宋杨梁之役(公元前561年,楚为报晋取郑,联秦攻宋,进驻杨梁(今河南商丘东南)。楚公子格率军与晋军战于湛阪(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北),楚军失败。晋军接着攻至楚方城之外,因许未迁,复又伐许而还(《左传•襄公十六年》。)这是楚康王、晋平公时双方发生的一次较大的战争,但这次战争也只是局部性的,晋以自己一国之军独进,楚亦未出动主力,且许请迁晋并未实现,所以对双方影响不大。 此后,晋、楚间又出现弭兵运动。这次弭兵,除原有的因素仍在起作用外,随着晋、楚双方与各国形势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晋国早在晋景、厉公时期,内部矛盾就很尖锐,晋厉公本人就是在统治集团内部倾轧中丧命的。晋悼公立,政局一时稳定,但他是依靠网络贵族与对外争夺,才得以维持其统治的。 晋悼公复强,时仅十六年。卒后,国内矛盾迅速暴露出来。公元前554年(晋平公四年),晋中军帅荀偃卒,晋平公以范宣子为中军帅,主国政。过二年,栾[厌/黑/]卒,其妻栾祁(范宣子女)与家臣私通,惧子栾盈,向其父范宣子诬陷栾盈将作乱。栾盈好施舍,颇得人心,范宣子听信了栾祁的话,就逐栾盈,杀其党十人(皆晋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先奔楚,后奔齐。公元前550年(晋平公八年),栾盈在齐庄公帮助下,潜入曲沃(栾邑),因得魏纾掩护,昼入晋都绛(今山西侯马市)。范鞅挟持魏纾入宫,栾氏孤立无援。范宣子焚“丹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杜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丹书,以红色书于简牍。”),使奴隶裴豹杀栾氏家臣督戎。栾盈失败,固守曲沃。晋国这次内乱,充分暴露了晋六卿(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专权,勾心斗角和矛盾重重的局面。晋平公听命于众卿,君权日弱。栾氏虽被镇压下去了(《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晋人克栾盈于曲沃,尽杀盈氏之族党。栾鲂出奔宋。书曰„晋人杀栾盈?。”),然晋卿大夫之家权力日重,公室日卑,国力下降。 晋国的外部形势也日益陷于被动。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范宣子为政,征诸侯之币重,郑子产致书范宣子说: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即子产)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指晋),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昧昧)也!将焉用贿?(《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范宣子只得减轻诸侯之币。范宣子死后,赵文子(赵武)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明晋对从国勒索是很苛重的,以致郑子产致书抨击。晋为了改善与各国关系,也一再减轻各国进贡数量,申之以礼,借以缓和与盟国的紧张关系。 晋虽一直希望与秦修好,而秦则始终亲楚而敌晋。在楚、晋相争中,楚几次得到秦军援助,使晋受到极大的压力。公元前559年,晋会同中原各国军队大举攻秦,至泾(泾水,或泾水渡口),都不肯渡水。后虽渡过泾水,但晋下军帅栾[厌/黑]竟抗命,率其部东归。中军帅荀偃无奈,只好命令全军撤退。此役劳而无功,晋人称之为“迁延之役”(《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亲楚与晋为敌,对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晋对齐虽采取谨慎与拉拢政策,但齐国一直把矛头对准晋之与国鲁,从而引发与晋的直接对抗。从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十六年)起,齐连年攻鲁之北鄙,并使邾攻鲁之南鄙,还公然不与晋之会盟(公元前557年溴梁之会)。公元前555年(晋平公三年),晋联合鲁、宋等盟国大规模地攻打齐国,围齐都临淄,东侵及潍水,南略及沂水(《左传•襄公十八年》。)。齐被迫与晋讲和。公元前550年(晋平公八年,齐庄公四年),齐先助晋栾盈返晋,继而出兵伐晋,深入晋国腹地,及闻栾氏败,才收兵而归。次年,晋会各国将伐齐,齐乞师于楚,楚康王即“伐郑以救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8(楚康王十二年,晋平公十年),齐庄公被崔杼杀,齐景公新立,晋等又乘机伐齐,齐又被迫赂晋请和。晋、齐虽和,但齐的威胁依然存在。 晋平公即位后,面临国内矛盾重重、国外楚、秦、齐威胁,属国又恐生二心,故公元前548年,不得不改变政策,对属国以礼相待,减轻求索,并进而考虑与楚再度弭兵。 前已指出,楚自鄢陵之战失败后,已渐走下坡路,与晋争夺与国时,往往处于劣势。在此同时,楚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也日益尖锐复杂。楚在鄢陵之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卿相恶”(指令尹子重与司马子反)(《左传•成公十六年》),内部倾轧,指挥不力。其后,右司马公子申,居功自傲,“多受小国之赂,以逼子重、子辛”(《左传•襄公二年》),对外受贿赂,在内又争权,结果被杀。令尹子重卒后,继任令尹的子辛,又对小国求索无厌,任令尹不过二年又被杀。此两人被杀,《春秋》均予以醒目记载,反映了楚国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已达到了何其严重的程度。楚共王卒,楚康王初立,为了整肃政纪,曾对统治集团成员作了调整,“以靖国人”(《左传•襄公十五年》。)但在新任九位大员中,五人为公子,余四人为世族,实际上是在公族大姓之间进行调节平衡,实现权力再分配。其间,公子午(子庚)任令尹,政绩平平,公元前555年(楚康王五年),子庚死,楚康王要任命子冯为令尹,子冯先征求申叔豫意见,申叔豫说:“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多宠”,指的是公族大姓势力强大,左右国家政局;“王弱”,说明楚共王死了以后,王权也开始削弱。 楚共王即位以来,楚国政治还出现了一个突出的严重问题,即公族与世族及世族之间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激烈,造成一些世族逃往晋及其他国家,为客国效劳。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在第二次弭兵前夕,蔡声子(公孙归生)在同令尹子木的谈话中,详尽地列举了楚国自楚共王以来世族外逃,给楚国带来严重危害的事例。他考察晋、楚相争实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他告诫子木:“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他希望楚国统治者勤赏、畏刑、恤民,实行礼治,再不要滥刑逼使大夫逃往他国。蔡声子的话剌痛了子木和楚康王,使他们不能不感到忧虑,转而考虑与晋弭兵。 楚申公巫臣自教吴叛楚后,楚、吴关系一直紧张。楚既北争中原,与晋正面对抗;在东方又与吴结仇,更使自己陷于被动。公元前570年(楚共王二十一年),楚国为了打击吴国,令尹子重在出兵之前先行演习,挑选军吏、士卒,大规模地进行东征。结果为吴所败,吴取驾(今安徽无为境),楚人咎子重,子重心疾发而死。这年夏,晋会诸侯于鸡泽,吴王寿梦未赴会,但过两年,吴王寿梦则派使者去晋致歉,请与晋及中原诸国通好。从此,吴与晋等结盟,进一步与楚为敌。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卒,吴即乘丧攻楚,结果失败。晋等国虽应吴请出兵攻楚,然因各国意见不一,结果中途作罢。公元前559年(楚康王元年),楚康王即位,即命令尹子囊伐吴,吴军不出,楚军回还途中失去警戒,结果被吴自皋舟之隘拦腰截击,楚军不能相救, 被打得大败。子囊回来后不久就死去了,临死前嘱咐子庚(继任令尹):“必城郢!”要子庚筑郢城以备吴(《左传•襄公十四年》。《续汉书•地理志》刘昭注云:“江陵县北十余里有纪南城,楚王所都。东南有郢城,子囊所城。”)。楚国两任令尹均为战吴而死,楚人不能不以此为训,故一段时间内,楚持郑重态度,再未贸然出击。直至公元前549年(楚康王十一年)夏,楚经训练成水军后,才出动水军攻吴,但因不设赏罚,军政不善,“无功而还”,此即为楚、吴舟师之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冬,吴召舒鸠(楚之属国,今安徽舒城)叛楚,楚康王亲自领军讨伐,舒鸠否认叛楚,楚康王领军还。次年秋,楚令尹子冯死,舒鸠又叛楚,楚新任令尹子木率军攻讨,吴军来救,被楚军打得大败,遂灭舒鸠。冬,吴王诸樊率军伐楚,攻巢(今安徽瓦埠湖南),被楚巢牛臣射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楚康王十三年),楚康王联合秦军伐吴,至雩娄(今河南商城东),闻吴有备而还,转攻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由此可见,自楚共王以来,晋联吴攻楚,使楚面临晋、吴北、东夹击,已日益疲于应付,陷于困境。楚康王虽力图略吴,并取得一些胜利,但终无法摆脱吴的严重威胁。 综观上述,无论是晋国还是楚国,自鄢陵之战后,国内政局不稳,盟国不堪忍受沉重的需求勒索,离心日显,都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战争,都想息兵罢战,把原来的弭兵运动变成现实。公元前548年(楚康王十二年,晋平公十年),晋赵文子(赵武)执政,采取“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政策,就是基于对楚等国倾向于弭兵的分析得出来的。他对穆叔说: 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指子木)。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这就是说,今后对各国减少勒索,和楚国停止武力相争,转向以“礼”相待,弭兵是可以实现的。赵文子不失为一位头脑清醒、注重实际的政治家。 第二年,即公元前547年(楚康王十三年),楚会同陈、蔡伐郑,郑卿子产认为“晋、楚将军,诸侯将和,楚王是昧于一来。不如使逞而归,乃易成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宁可让楚国攻伐也不抵御,从而让弭兵愿望早日变成事实。子产的这种态度,也不失为一明智之举。 宋国左师向戌也认识到弭兵已是大势所趋势,他本人又与晋赵文子、楚令尹子木友善,“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遂于公元前546年(楚康王十四年,晋平公十二年),先至晋提出弭兵问题,赵文子与诸大夫商议,韩宣子说: 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8)[艹/甾/]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之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晋国同意。至楚,楚国亦表示赞同。至齐,齐人先犹豫,后考虑到晋、楚均同意弭兵,又怕失去民心,也就同意了。告秦及其他国家,都表示赞同。于是这年秋十月,楚令尹子木、晋卿赵文子与宋平公、滕、邾之君,以及齐、鲁、卫、陈、蔡、郑、曹、许国大夫盟于宋都商丘蒙门(东北门)。秦同意弭兵,但《春秋左传》未记其代表出席会议,可能与远处西陲,交通不便有关。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各国随来军队以篱笆编织为墙,不为垒堑,以示友好。晋、楚军队分处北、南两头。经向戌斡旋,晋、楚双方达成协议,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即晋之盟国要朝楚,楚之盟国要朝晋,奉晋、楚为共同霸主;秦、齐亦大国,秦不朝晋,齐亦不朝楚。邾、滕分别为齐、宋之属国,故不与盟。 盟会期间,双方明争暗斗,气氛很紧张。晋人见“楚氛甚恶,惧难”,甚至作好撤退准备。 在歃盟时,“晋、楚争先”,“楚人衷甲”(甲在衣中),各不示弱。晋臣叔向(赵文子副手)委婉地劝赵文子“子务德,无争先”,“乃先楚人”,楚令尹子木于是首先歃血盟誓(先歃者为盟主)。此即第二次弭兵之会,亦谓“向 戌弭兵”或“宋蒙门之盟”。 次年夏,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国国君朝晋;冬,鲁、宋、陈、郑、许等国国君朝楚(《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宋蒙门之盟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标志着弭兵运动的成功。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鲁攻莒取郓之战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晋、狄太原之战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晋卿士魏舒率军在大原(今山西晋阳南)重创狄军的作战。 春秋时期,晋国周围分布着许多狄族,屡兴战事。这年夏天,晋卿士魏舒随主将荀吴率军与狄军遭遇于大原,发生激战。由于战场地形复杂,道路险要,战车难以施展作用,对以车兵为主的晋军极为不利;狄军则多为步兵,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有鉴于此,魏舒建议“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左传•昭公元年》),即放弃战车,改用步兵编制,五乘战车的甲士被编为三伍。荀吴许之。魏舒将甲士与步卒混编成五个方阵,各阵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作战整体。战斗伊始,狄军对晋军的新阵法不以为然,轻谩嘲笑,未整阵列即向晋军贸然发起攻击。晋军诱敌入阵,大败狄军。 点评:此战,晋将魏舒在战场形势不利于己方的情况下,果断地“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是此战获胜的根本,其所创的魏舒方阵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 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吴朱方之战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楚、吴鹊岸之战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鲁、莒蚡泉之战 周景王九年(公元前536年)楚、吴房钟之战 周景王九年(公元前536年)齐攻北燕之战 周景王十一年(公元前534年)楚灭陈之战 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年)鲁攻莒取郠 周景王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楚灭蔡之战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吴、楚豫章之战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军在豫章(今安徽合肥西,湖北应山东)大败楚军的一次伏击战。 夏,吴王磕闾诱使楚之属国桐(今安徽桐城北)叛楚,又唆使楚之附庸舒鸠(今安徽舒城东南)劝诱楚发兵攻桐。楚不知是计,于同年秋遣令尹囊瓦率军攻吴,进至豫章;又令公子繁率军自六(今安徽六安东北)经舒鸠袭桐。吴军故意将大批船只集中在豫章南部江面,示以守势,暗中却将主力潜伏于巢(今安徽桐城与安庆之间)。囊瓦以为吴军尽在江上,因而松懈了对陆上方面的戒备。吴军乘机突然对楚军侧后发动袭击,楚军溃败。吴军尽俘其战船,又乘胜攻占巢地。楚公子繁率部经过舒鸠时,亦遭吴军伏击,公子繁被俘。经此一战,楚国在豫章以东诸邑及属国皆被吴所占有。 点评:此战,吴军用兵灵活,出其不意,故能取胜。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伐鲜虞之战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卿士荀吴率军攻灭肥(狄族之国,今河北藁城西南),继而进攻鲜虞(狄族之国,今河北正定东北)的作战。 “弭兵之会”后,大国争霸战争的焦点由中原转向东南。晋与楚、秦的关系趋于缓和。晋遂改变其“和戎”策略,不断对周围的狄族发动攻击,以扩大其疆域。这年夏,晋卿士荀吴率军诈称与齐军相会,向鲜虞借路,乘机攻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八月,晋军攻灭肥国,俘其君緜皋而回。旋又以灭肥之师,北上攻打鲜虞。鲜虞虽事先预知晋军来犯,但既不加强边防,亦未整饬军备。荀吴率上军自著雍入鲜虞,进逼中人(今河北唐县西)。鲜虞仓促发兵迎敌。晋军驰战车突破敌阵,俘获甚众,大胜而归。 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公子比叛楚之战 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 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鲁季平子攻费之战 周景王十七年(公元前528年)费邑叛南氏 周景王十七年(公元前528年)楚灭养氏 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晋荀吴攻鲜虞之战 周景王十九年(公元前526年)齐攻徐至蒲隧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 晋灭陆浑之战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晋卿士荀吴率军攻灭陆浑戎(戎族国,今陕西洛南东)的作战。 陆浑戎居于晋、楚之间的缓冲地带,与楚国交往甚密,对晋国形成威胁。秋,晋国策划攻打陆浑戎。为防止暴露作战意图,晋顷公先派大夫屠蒯赴周,请求祭祀陆浑戎附近的雒水(今洛水)与三涂(山名,今河南嵩县西南)。周人从屠蒯的言谈表情中察知晋人的真实意图,遂设防警戒。同年九月二十四日,荀吴率军渡河南下,直抵陆浑戎境。荀吴让祭史用牲畜祭祀雒水。陆浑戎不知是计,遂放松警惕。晋军乘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于二十七日攻灭陆浑戎。陆浑戎亡国后,其君流亡至楚,余众逃奔周邑甘鹿(今河南伊川西北),被早有防备的周人俘获殆尽。晋军得胜而归,献俘于文公之庙。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吴、楚长岸之战 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楚国发生政变,令尹公子弃疾弑楚灵王,自立为楚平王。吴国乘楚国内战之机,出兵围攻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州来是吴楚间的战略要地,楚国岂能拱手相让~但楚平王由于刚刚登基,民心未固,不敢贸然用兵,暂且忍下这口气。到了第二年,楚平王命令召陵、宋丘两地分别训练东西部之兵,同时打造舟船,作伐吴的准备。至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楚王命令尹阳 和司马公子舫率舟师伐吴。吴王僚得报后,令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率军迎战。在吴国的水军中,有当 时最大的战舰,并派后军筑堑坞于江边守护。 吴军初战失利,公了光急了,召集诸将说:“丧先王之乘舟,岂惟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以救死~”将士们受命后,商量对策,有人提议派人伪装成楚军在战时混入船队,伺机夺回。可是由于当时吴人断发纹身,而楚军蓄发,此计行不通。公子光由此受到启发,在军队中选出几位胡须特长的人,乘夜潜水往伏船队之旁,然后以夜幕作掩护,率军队攻袭楚军舟师。楚舟师列阵不动,吴军不敢贸然靠近。吴军命人环舟师呼叫,船上的守卒不知何人呼叫,回声答应。三呼三应,吴军因此知船队所在,楚军将士则因之怀疑船队有内奸而搜捕引起内乱。邻近的楚船前往救助,遭吴船袭击。在这场夜战中,强大的楚国水军舟师被吴军各个攻,混乱不堪,乱了阵脚。令尹阳见势不妙,只得下令撤退。这场发生在长岸的水战,以吴军胜利而告终。 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宋、邾虫之战 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齐高发攻莒之战 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楚舟师攻濮之战 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郑镇压萑苻奴隶之乱 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郑国奴隶在萑苻泽(今河南中牟东北)聚众反抗郑国统治者的起义作战。 郑国地处四战之地,屡遭晋、楚等国攻打,并被迫不断向大国贡纳财物,以求得生存。郑统治者为应付大国的索求和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肆意剥削掠夺本国人民,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奴隶纷纷逃亡。这年,不堪忍受贵族统治的郑奴隶聚集于萑苻泽起义。郑国执政卿士子大叔发兵前往镇压。起义奴隶大部牺牲,起义失败。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宋平华氏叛乱之战 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周王子朝之乱 周景王二十五年至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20—前516年),周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周(都王城,今河南洛 阳王城公园一带)地发动的叛乱。 二十五年四月,景王病逝。周大夫单旗、刘狄立景王长子猛,为悼王。六月,景王庶子王子朝率百工及灵王、景王的族人与悼王争位,击败王师。悼王出奔,告急于晋。十月,晋大夫籍谈、荀跞率军护送悼王返归王城。十一月,悼王卒,其弟王子匄立,为敬王。晋军与周军攻王子朝。王子朝受挫,退守于京(今河南洛阳西南)。周局势稍缓。周敬王元年正月,晋军撤走。六月,王子朝之势复振,败敬王之师,占据周都王城。周敬王退居狄泉。狄泉在王城东,人称敬王为东王;王子朝亦在王城称王,人称其为西王。二年六月,郑定公出使晋国,请晋再度出兵救周。三年夏,晋、鲁、宋、卫、郑、曹、邾、滕、薛、小邾等国会盟于黄父(今山西沁水西北),商议平定王室之乱。主盟者晋卿士赵鞅令与会诸侯向敬王输送粮草,筹派戍卒,并商定次年出兵勤王。四年七月,荀跞、赵鞅率晋军入周,攻王子朝。十一月,晋军克巩(今涸南巩义西南)。王子朝兵败,与其族党逃奔楚。 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齐北郭启攻莒之战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吴、楚鸡父之战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 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 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伏击突袭等战法,出奇制胜, 大破楚军,从而逐渐夺取了吴楚战争的主动权。 公元前546年宋国向戍倡导诸侯弭兵会盟后,中原诸侯列国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 局面。当时,晋、楚、齐、秦四个强国,都因国势趋于衰弱,国内矛盾激化,而被迫放 慢了对外扩张、争霸活动的步伐。与此同时,偏处于东南部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起 来,开始加入大国争霸的行列,由此,战争的重心也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淮河流域, 从中原诸侯国转移到了楚、吴、越诸国。 吴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辖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浙江、安徽的一部。自吴王寿梦 (前586年—前561年)起,经济逐渐发展,国势开始强盛。当时晋国出于同楚国争霸斗 争的需要,采纳楚亡臣申公巫臣联吴制楚的建议,主动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从 侧面打击楚国,以牵制楚国的北上。而日渐强大起来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也将楚国 作为第一个战略打击的目标,因此欣然接受晋国的拉拢,坚决摆脱了对楚的臣属关系。并积极动用武力,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自寿梦至吴王僚60余年间,两国战争频繁,互 有胜负,但总的趋势是楚国日遭削弱,吴国兵锋咄咄逼人,渐占上风。鸡父之战就是吴 楚长年争战中的重要一战。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兴兵进攻楚国控制下的淮河流域战略要地州来 (今安徽凤台)。楚平王闻讯后,即下令司马薳越统率楚、顿(今河南商城南)、胡 (今安徽阜阳西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陈(今河南睢阳)、许 (今河南叶县)七国联军前往救援州来,并令令尹阳匄带病督师。吴军统帅部见楚联军 力量强盛,来势凶猛,遂迅速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移驻于钟离地区(今安徽凤阳 东临淮关),暂避敌锋,伺机行动。 然而,就在这时,进军途中的楚军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故,这就是带病出征的 楚令尹阳匄(即子暇)因病体沉重,死于军中。楚军失去主帅,士气顿时沮丧低落。司 马薳越见状,被迫回师鸡父。拟稍事休整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吴公子光听说楚军统帅阳匄已身亡,楚联军不战而退,认定这正是吴军把握战机, 击破敌人的良机, 便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随,捕捉机会。他的分析是这样的:“随从楚 国的诸侯虽多,但均是些小国,而且都系为楚国所胁迫而来。况且这些小国也有各自的 弱点。具体地说,胡、沈两国国君年幼骄狂,陈国帅师的大夫夏齧强硬但却固执,顿、 许、蔡等国则一直憎恨楚国的压迫,它们同楚国之间不是一条心,这一点可以乘机加以 利用。至于楚军内部,情况也很糟糕。主帅病死,司马薳越资历低浅,不能集中指挥, 楚军士气低落,政令不一,貌似强大,实则虚弱。”最后他得出结论是“七国联军同役 而不同心,兵力虽多,但也可击败”。公子光的分析入情合理,吴王僚欣然采纳。并针 对敌情作出具体周密的作战计划:迅速向楚联军逼近,定于在到达鸡父战场后的次日即 发起攻击,利用当天“晦日”的特殊天候条件,乘敌不备,以奇袭取胜。在兵力部署上, 先以一部兵力攻击胡、沈、陈的军队,战而胜之;然后打乱其他诸侯国军,再集中兵力 攻击楚军本身。并决定在作战中采取先示敌以“去备薄威”,后以“敦阵整族猛攻之” 的灵活战法。 一切就绪后,吴军遂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此举 完全出乎楚司马薳越的意料,仓猝之中,他让胡、沈、陈、顿、蔡、许六国军队列为前 阵,以掩护楚军。吴王以自己所帅的中军,公子光所帅的右军,掩余所帅的左军等主力 预作埋伏,而以不习战阵的3000囚徒为诱兵攻打胡、沈、陈诸军。双方接战不久,未受 过军事训练的吴刑徒乌合之众即散乱退却。胡、沈、陈军见状遂贸然追击,捕捉战俘, 纷纷进入了吴军主力的预定伏击圈中。这时,吴三军当机立断,从三面突然出击,很快 战胜了胡、沈、陈三国军队,并俘杀胡、沈国君和陈国大夫夏齧。尔后又纵所俘的三国 士卒逃回本阵。这些士卒侥幸逃得性命,便纷纷狂奔,口中还叫嚷不已:“我们的国君 死了,我们的大夫死了。” 许、蔡、顿三国军队见状,顿时军心动摇,阵势不稳。这时吴军遂乘胜擂鼓呐喊冲 杀向前,直扑三国之师。三国之师的阵势本已动摇,又见吴军蜂拥而来,哪里还有作战 的勇气,于是纷纷不战而溃,乱作一团。楚军未及列阵,即被许、蔡等诸侯军之退却所 扰乱,已无回天之力,迅速陷于溃败。至此,吴军终于大获全胜,并乘胜攻占了州来。 鸡父之战,乃是吴军实行正确作战指导的必然结果。从兵力对比来说,当时吴军处 于以寡敌众的困难地位;从作战态势来说,吴军也处于“后据战地而趋战”的不利位置, 但是吴军最后却打了胜仗。其原因在于吴军统帅部准确地判明和掌握了敌军的情况和动 态,巧妙利用了对方的弱点,坚决打破了“晦日”不宜作战的迷信习惯,灵活地运用了 示形动敌、诱敌冒进、设伏痛击、乘胜猛攻等一系列正确战法,从而达到了出奇制胜的 战役目的;实施各个击破,出其不意地先击溃部分弱敌,造成敌人的全线混乱,最终使 其失去抵抗力。 楚军的失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方面概括归纳起来,一是恃强好战,昧于 谋略;二是主将缺乏威信,内部矛盾重重,不能实行集中统一指挥;三是对吴军的动向 疏于了解和戒备,以致为对手所乘;四是临阵指挥笨拙,缺乏机动应变能力。所有这些 凑在一起,遂导致楚军在整个战役行动中陷于被动。覆军杀将,固其所宜也~ 鸡父之战是对楚国的一次沉重打击。战后不久,楚司马薳越因楚夫人出走吴国而畏 罪自杀,庸碌无能的囊瓦担任了令尹要职。从此楚军很少主动出击吴军,而基本采取消 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战争格局中逐渐趋于被动了。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吴灭巢与钟离之战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吴、楚潜之战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楚两军在潜(今安徽霍山东北)的作战。 四年,楚平王死,太子轸立,为昭王。次年春,吴王僚乘楚新丧,派遣公子掩余、公子烛庸率军攻楚,围楚邑潜。楚昭王派军援潜,以工尹麇、莠尹然率军为前队;以左司马沈尹戍率国君卫队及王室战车部队为后队,由左翼前进;并令令尹子常率水军沿淮河东下,进至沙汭(今安徽蚌埠西,淮河与涡河交汇处)一带,防备州来(今安徽凤台)、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吴军,保障楚军侧翼安全。同时,昭王令左尹邵宛、工尹寿率一部兵力由右翼进至潜。围潜吴军闻楚军来援,分兵迎战,与楚左翼军相遇于穷(今安徽金寨东北),而楚右翼军此时亦已至潜。吴军进退两难。当此之时,吴公子光乘国内空虚刺杀吴王僚,自立为王。公子掩余逃亡徐国(今江苏泗洪南);公子烛庸逃奔钟吾(今江苏宿迁北)。楚亦因国内矛盾加剧,遂撤回驻潜、穷之军。 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郓民溃 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赵车叛周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灭徐之战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吴攻楚潜、六之战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军在楚国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袭扰楚军的军事行动。 八年,吴灭徐。徐君章禹奔楚,被安置在楚邑夷(即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次年秋,吴王采纳伍员提出的分兵扰楚之计,以偏师攻夷,兵至潜、六两邑。楚沈尹戌率军救潜。吴军撤走。楚军迁潜邑之民于南岗(今安徽霍山南)而还。随后,吴又以一军围弦(今河南息县南)。楚左司马戌与右司马稽率军救弦,至豫章(今安徽、河南、湖北交界之六安、商城、麻城一带),吴军又退走。 点评:吴军此次的战略佯动,不仅使楚军疲于奔命,而且也导致楚国在战略判断上产生很大的错觉,为日后柏举之战大破楚军创造了条件。 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吴攻越之战 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吴、楚豫章之战 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军在豫章(今安徽合肥西,湖北应山东)大败楚军的一次伏击战。 夏,吴王磕闾诱使楚之属国桐(今安徽桐城北)叛楚,又唆使楚之附庸舒鸠(今安徽舒城东南)劝诱楚发兵攻桐。楚不知是计,于同年秋遣令尹囊瓦率军攻吴,进至豫章;又令公子繁率军自六(今安徽六安东北)经舒鸠袭桐。吴军故意将大批船只集中在豫章南部江面,示以守势,暗中却将主力潜伏于巢(今安徽桐城与安庆之间)。囊瓦以为吴军尽在江上,因而松懈了对陆上方面的戒备。吴军乘机突然对楚军侧后发动袭击,楚军溃败。吴军尽俘其战船,又乘胜攻占巢地。楚公子繁率部经过舒鸠时,亦遭吴军伏击,公子繁被俘。经此一战,楚国在豫章以东诸邑及属国皆被吴所占有。 点评:此战,吴军用兵灵活,出其不意,故能取胜。 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鲜虞攻晋平中之战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南方地区的强国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60余年时间里,曾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它终于导致了吴楚两国决定战争胜负的“柏举之战”。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这时,西方的强楚,就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在过去积小胜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国,阖闾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中原霸主的梦想。吴楚战略决战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吉人自有天助”,楚国当时的现状,为阖闾梦想得以实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进入春秋以来,楚同晋国长期征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中衰。同时楚国内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民众怨愤,君臣离心,也给敌国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说,当时的楚国虽然貌似庞然大物,余威尚存,可其实早已是外强中干,是经不得风雨飘摇的,吴楚柏举之战前夕,楚国实际上已经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了。 当然,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楚对吴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当公元前512年阖闾第一次提出大举攻楚 的战略计划时,睿智的孙武即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不过吴国君臣并未消极地守株待兔,他们的厉害,就在于他们从不消极等待敌方出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为此,它首先伐灭楚国的羽翼--徐和钟吾这两个小国,为进而伐楚扫清道路。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具体做法是,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麻痹敌手。这一措施实行了六年有余,吴军先后袭击楚国的夷(今安徽涡阳附近)、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害得楚军疲于奔命,斗志沮丧。同时,吴军这种稍尝辄止、不作决战的做法,也给楚军造成错觉,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包藏的“祸心”,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到头来栽了大跟斗。 公元前506年,给楚国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另外,唐国国君也因愤恨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唐、蔡两国虽是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遂可以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同年冬天,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谋臣武将伍子胥、伯嚭、孙武等,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之隙,进行战略奇袭,吴军溯淮水浩荡西进。进抵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今河南潢州西北)后舍舟登陆,以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配合导引下,兵不血刃,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挺进到汉水东岸。取得“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效果。这堪称实践孙武“以迂为直”原则的杰出典范。 楚军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仓猝应战。楚昭王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率军赶至汉水西岸进行防御。两军隔着汉水互相对峙。 楚军中左司马沈尹戍是一位头脑冷静的优秀军事指挥家。他针对吴军作战的特点,向统帅囊瓦提出如下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正面牵制吴军。 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征集那里的楚军,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毁坏吴军舟楫,阻塞三关,切断吴军的归路。尔后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 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待沈尹戍奔赴方城后,却又听从武城黑和史皇的挑拨怂恿,出于贪立战功的心理,而一改原先商定的作战计划,采取冒进速战的方针,不待沈尹戍军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即擅自单独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吴军见楚军主动出击,大喜过望,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囊瓦果然中计,尾随吴军而来,自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南)至大别(今湖北境大别山脉)间,连续与吴军交战,但结果总是失利,由此而造成士气低落、军队疲惫。 吴军见楚军已陷入完全被动的困境,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同楚军进行战略决战。十一月十九日,吴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县北,一说湖北麻城)列阵迎战楚军。阖闾弟夫概认为囊瓦素来不得人心,楚军无死战之志。因此主张吴军立即主动发起攻击。指出,只要吴军一进攻,楚军就必然溃逃,届时再以主力投入战斗,必能大获全胜。但阖闾出于谨慎而否决了夫概的意见。夫概不愿放弃这一胜敌的良机,便率领自己的五千部属奋勇进攻囊瓦的军队。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成功,乃乘机以主力投入交战,扩张战果,大胜楚军。囊瓦失魂落魄,弃军逃奔郑国,史皇战死沙场。 楚军主力在柏举决战遭重创后狼狈向西溃逃。吴军及时实施战略追击,尾随不舍。终于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涢水)追及楚军。吴军“因敌制胜”,用“半济击”的战法,再度给渡河逃命中的楚军以沉重的打击。吴军继续追击,至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锅造饭的楚囊瓦军残部,大破之。并与由息(今河南息县西南)回救的楚军沈尹戍部遭遇。经过反复激烈的拼杀,楚军又被战败,主将沈尹戍伤重身亡。至此,楚军全线崩溃,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吴军面前。吴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五战五胜,于十一月二十九,一举攻陷郢都。楚昭王凄凄惨惨,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结。 至于吴军入郢后上下忘乎所以,纵暴郢都,内讧迭起,在秦楚联军的反击下,军事、政治均陷于被动,最后被迫退回吴国,那已是后事了。用孙武自己的话来说,这便是“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战胜多年的敌手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从而有力地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整个战略格局,为吴国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军的取胜,首先是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的结果。其次也是善于“伐交”,争取晋国的支援和唐、蔡两国的协助的产物。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于其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一是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使楚军疲于奔命,并且松懈戒备;二是正确选择有利的进攻方向,“以迂为直”,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袭击,使楚军在十分被动情况下仓猝应战;三是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军的主力;四是适时进行战略追击,不给楚军以重整旗鼓、进行反击的任何机会,最终顺利地夺取战争的胜利。 楚军的失败,其政治、外交上的原因,在于其政治腐效、内部动乱、将帅不和、四面树敌、自陷孤立。从军事上看,则在于其疏于戒备,遭致奇袭;在于其主将贪鄙无能,临战乏术;在于其轻率决战,一败即溃。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蔡灭沈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楚复郢之战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楚、秦联军击败吴军,收复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的作战。 十四年,吴大举出兵攻楚,占楚都郢。楚昭王逃至随(今湖北随州),一面整顿军队,一面派大夫申包胥赴秦求援。次年,秦哀公以大夫子蒲、子虎为将,率战车500乘援楚。六月,秦军与楚大夫子期部会师于稷(今河南桐柏),大败吴王弟夫概军于沂(今河南正阳)。楚大夫子西又在军祥(今湖北随州西)击败吴军。同时,申包胥、王孙圉等又发动楚人不断袭击吴军。七月,为解除南下进军的后顾之忧,秦、楚联军灭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城镇)。楚军初遇吴军于雍澨(今湖北京山),为吴所败。待秦军赶到后又击败吴军。接着,秦、楚联军又先后在麇和公壻之溪(今湖南岳阳东)大败吴军。吴王磕闾弟夫概自沂失败后,趁机归吴自立为王。越国也乘吴长年暴兵于外,国内空虚之机,进攻吴国。吴王阖闾只得退兵回国。九月,楚昭王自随 返回郢都。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越入吴 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以越王允常不肯出兵伐楚为由,兴师伐越。公元前505年,越趁吴伐楚之机, 出兵攻吴,以报五年前侵越之仇。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郑灭许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鲁攻郑取匡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吴败楚水、陆军 周敬王十七年(公元前503年)齐攻鲁之战 周敬王十八年(公元前502年)鲁平阳虎之战 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齐、晋中牟之战 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鲁攻齐阳州之战 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周平仪栗之战 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晋攻卫之战 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鲁攻侯犯之战 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卫攻曹占郊之战 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鲁堕三郡之战 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鲁军强行拆毁“三桓”私邑邱(今山东东平东)、费(今山东费县西北)、成(今山东宁阳东北)的作战。 春秋中期以后,鲁政权不断下移,被称作“三桓”的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三族之家臣势力渐强,经常以下犯上,或以其控制之邑为据点发动叛乱。为防止家臣据“三桓”之私邑反叛,这年夏,鲁司寇孔丘建议定公拆毁“三桓”私邑邱、费、成。是时,“三桓”之家臣势大震主,故此议亦得到“三桓”的响应。叔孙氏首先率军拆毁邱邑。季孙氏欲毁费邑。费宰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率众反叛,袭鲁都曲阜(今山东曲阜东),鲁定公出逃,躲进季孙氏之宫。鲁司寇孔丘命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军反击叛军。费人溃退。鲁军乘胜追击,再败其于姑蔑(今山东泗水东)。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往齐国,费邑遂毁。孟孙氏欲毁成邑,成宰公敛外父以成邑系边防重镇、宗室屏障为由极力劝阻。孟孙氏听从其议,遂不毁成邑。同年十二月,鲁定公率军围成,攻而未克。 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晋卿争权之战 周敬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497年—前496年),晋国卿族之间于国内(今山西、河北、河南一带)进行的争权夺利的作战。 春秋中期以后,晋国公室衰微,政权下移。赵、韩、魏、知、范及中行氏六卿主政,屡为把持权力而起争端。晋定公十五年(周敬王二十三年)六月,赵氏发生内讧,宗主赵鞅囚禁同族赵午,随后杀之。赵午之子赵稷与家臣涉宾据其封邑邯郸(今河北邯郸)反叛。赵鞅派司马籍秦率军围攻邯郸。七月,与赵午有姻亲关系的范吉射(士吉射)、荀寅(中行寅)二卿士攻打赵鞅。赵鞅战败,退守其封邑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范氏、中行氏遂围攻晋阳。十一月,韩简子(不信)、魏襄子(曼多)、知文子(荀跞)奉晋定公之命起兵,攻范氏、中行氏。二氏兵败,荀寅、范吉射逃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十二月,赵鞅自晋阳入晋都新田(今山西侯马西),与定公及韩氏、魏氏结盟。次年春,赵氏又与知氏结盟。夏,晋军围朝歌。二氏族党率狄族军袭新田。晋军释朝歌之围救援新田,狄军败走。随后,晋军败范氏、中行氏军于潞(今山西潞城东北),再败范氏军和前来支援的郑军于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赵、韩、魏、知四氏与中行及范氏因争权而引起的内战,暂时停止。 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齐、卫联合攻晋之战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越檇李之战 公元前510年,越王允常登上王位。允常雄心勃勃,想显露头角,因而在国内整军经武,积蓄国力,等待时机。 越国新君的登位,引起了吴王阖闾的密切关注,因为吴国此时已作好了全面攻楚的准备,远征大军蓄势待发,如上弦之箭,一声令下,就将射向楚国心脏。然而近在咫尺的越国却动向不明,不能不使吴王阖闾忧心忡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7年前的越国尚弱小,就敢派出部队,助楚伐吴,现在若吴军远出千里之外,后方空虚,越国只要派一支精悍之旅,从背后偷袭,吴国就首尾难顾,连回师救援都难。然而现在从表面来看,越王允常安份守己,唯命是从,遵守先王遗训,按时交纳贡物,看不出任何异动迹象。抓不到把柄,就难以下手。在精心策划后,一条妙计脱颖而出:以兄弟邻邦的名义,相约共同出兵伐楚。这道无可回避的政治难题,越王允常必须回答。吴国向越国派出了使者,以不计前嫌、忘却宿怨的友好态度,重提兄弟友谊,并坦诚告之吴将伐楚的重大机密,希望越国起兵相助,最后告之:在这样的紧急关头,越若不能按吴要求去做,吴国就只能认为越存心助楚,与吴为敌。为了吴国安全,不得不有其他措施,万一兵戎相见,恐怕对越国不利,希望越国思之再三。 允常岂是俯首听命之辈,再加上文种、范蠡巧舌如簧,反复夸耀楚国的强大、不可打败,越必须坚决助楚,届时吴败,远在荆地的楚国无暇东顾,必然会将吴地赠送越国作为酬劳,开疆拓土,在此一举;若助吴抗楚,楚国一灭,吴国接下来必然会侵吞越国,国破家亡,悔之莫及。 越王允常反复斟酌,考虑再三,决定不能造次,以免重蹈复辙,万全之计,还是暂守中立,以观大局。他婉言答复吴国使者,限于国内种种情况,暂难出兵,如若吴国固执己见,一定要就此对越国用兵的话,那将是“吴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而灭其交亲”,同样希望吴国慎之又慎。而且根据当时星象学的测定,天上的岁星恰好与地下的吴越两个相呼应,这种岁星与国家呼应的现象表明,两国都可受到天命的保佑,但是二国中如有谁先动兵,就会反受其害。鉴于此,吴王阖闾在得到越王允常的答复后对是否用兵伐越举棋不定。这时,孙武以全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批驳了天命观。孙武指出:“明群贤将,所以动而胜,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心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武的观点,最终得到了吴王的认可。 于是阖闾以伍子胥、孙武为将,移师南下,征讨越国。 江南盛夏,一片葱郁,蛙声蝉鸣,掩不住金戈铁马之声。当时越国的疆域,已经越过了钱塘江,到达了今日嘉兴、平湖一线。允常毫不示弱,率师北上。两军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对阵,展开了吴越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厮杀。虽然<<春秋>>上以精练得不能再精练的文字作记载:“辛卯.鲁昭公三十有二:夏,吴伐越。”但<<左传>>作了进一步阐述:“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著名史学家杜预为此加注:“自此以前,虽疆事小争,未尝用大兵。”据史料分析,吴军并没有越钱塘江南下,战争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今日嘉兴地区,也即是两国相交的边陲地带。 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势不可当,越军当然不是对手。吴军本为削弱越国国势而来,所以除了在战场上 大败越军以外,又在越国“大掠而回”。檇李一战,揭开了吴越之间长达三十七年生死之搏的大幕。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楚灭顿之战 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灭胡之战 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郑罕达攻宋之战 2008-03-09 12:31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演,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伍员请吴王勿许。此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纳伍员之言,遂与越讲和,并率军回国。 点评:夫椒之战,吴王夫差虽然获胜,但许越议和,没有乘胜一举灭越,为以后越国的发展及继而攻灭吴国埋下了隐患。 2008-03-09 12:31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楚攻蔡之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齐、卫、鲁、鲜虞救范氏之战 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齐、郑攻晋之战 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鲁攻邾之战 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齐、卫攻戚之战 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赵鞅围朝歌 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赵鞅围邯郸 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楚灭戎蛮 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齐国夏攻晋占八邑 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晋军围柏人 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晋赵鞅攻卫之战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赵鞅攻鲜虞之战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齐内乱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齐国贵族田氏族军于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击败简公为首的贵族集团的作战。 齐简公即位后,任用田恒和阚止分别担任左、右相。阚止得宠于简公,田恒嫉之。大夫鞅见田氏与阚止势不两立,遂建议齐简公择用一人,欲借此除掉田恒。简公未从。田恒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和斗争不可避免,为了增强实力,继续实行其先辈的办法,以大斗借出粮食,小斗收还,争取了民心。同时,田恒努力加强田氏宗族内部的和睦与团结,为争取斗争的胜利准备了必要条件。齐简公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春,阚止上朝途中遇田氏族人田逆杀人,遂将其拘捕囚禁,后被田氏营救。阚止惧怕田氏势众,遂一面与 之结盟,以暂缓矛盾;一面则在简公支持下,准备驱逐田氏。阐止家臣陈豹将此告知田恒。同年五月,田恒先发制人,率族众驱车冲入公宫,劫持简公。阚止率军攻打公宫,被田氏击败。阚止出逃。田氏军穷追不舍。慌乱中阚止迷路,误入田氏之邑丰丘,被田氏士卒俘杀。六月,田恒杀齐简公于舒州(今山东滕州南),立简公弟骜为君,即齐平公,自任齐相,独掌齐国政权。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吴攻陈城父之战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宋灭曹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鲁攻邾之战 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吴攻鲁夷之战 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齐鲍牧攻鲁之战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宋、郑雍丘之战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楚攻陈之战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吴舟师攻齐之战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吴、鲁、邾、郯攻齐之战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率军联合鲁、邾、郯军进攻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 吴国在南服越人之后,即欲北伐齐、晋,称霸中原。三十四年,吴大发徒役在长江以北修筑邗城(今江 苏扬州附近),又在其旁开邗沟以通江、淮,作为北上运粮之道。经过充分准备,吴王夫差于三十五年春联合鲁、邾、郯军,攻打齐国南部边界。齐大夫田乞杀悼公向夫差谢罪。吴大夫徐承率舟师白海上入齐,被齐军击溃。吴王夫差被迫撤军。 点评:此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战,开创了春秋时期我国渡海作战的先例。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晋赵鞅攻齐之战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齐攻鲁稷曲之战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鲁军于稷曲(今山东曲阜附近)击败齐军的作战。 去年,鲁曾助吴攻齐(参见吴鲁邾郯攻齐之战)。这年春,齐为对鲁实施报复,派大夫国书、高无邳率军攻鲁。当时,季孙氏主鲁国政,不愿率军出城迎敌,欲动员盂孙氏与叔孙氏出征。孟孙氏、叔孙氏因不满季孙氏专权,拒不从命。季孙氏宰冉求以国家利益为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利害,极力说服三家联手抗齐。三家遂达成协议,决定在鲁都曲阜近郊组织防御。鲁军分成左、右二军。左军为主力,由季孙氏之甲士7000人组成,冉求任主帅,布防于南门之外;右军系盂孙氏属下,孟孺子泄为帅,协助左军御敌。齐军到达鲁都近郊,从稷曲向鲁军发起攻击。孟孺子泄畏敌怯战,右军军心涣散,遭齐军攻击后即败退至城内。左军士卒起初因不信任冉求,不愿越过壕沟迎击齐军。冉求遂向全军三次申明军纪,并身先士卒,率先持矛越沟出击。众将士紧随其后,冲向敌阵,勇不可挡,斩获敌首级80多个。齐军大乱,乘夜撤兵。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吴、齐艾陵之战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重创齐军的重要作战。 吴国为称霸中原,于三十五年联合鲁、邾、郯国军队攻打齐国,并派舟师自海上攻齐,被齐军击败(参见吴鲁邾郯攻齐之战)。次年春,齐为报复诸侯攻齐之役,派兵攻鲁,被鲁军击败。五月,吴王夫差闻齐军攻鲁,率吴军会同鲁军以击之,攻克博(今山东泰安东南),进驻赢(今山东莱芜西北),旋与齐军主力在艾陵展开决战。由于双方兵力各为十万,大体相当,于是吴上、下、右军分别由大夫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挥,与齐军相对列阵。吴王夫差亲自指挥中军,列于吴三军阵后为预备队。齐军由国书率中军,高无邳率上军,宗楼率下军。初战,吴右军击败齐上军;吴上军则被齐中军击败。此时,吴王率中军及时投入战斗,救援胥门巢军,大败齐军。吴军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被歼,将领公孙挥战死;下军大夫宗楼下落不明;俘虏齐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五位大夫,缴获齐革车800乘。 点评: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宋攻郑锡嵓之战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吴、越姑苏之战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吴、越在夫椒一战,越惨败求和,才未亡国。越王勾践在吴被扣作人质三年,受尽羞辱。回国后励精图治,积蓄国力,一心灭吴,史有“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对外结好齐、楚、晋等国,采取各种办法麻痹吴国,怂恿吴国北上中原争霸,用以消耗其国力。吴王夫差恃胜而骄,没把越国放在眼里。三十六年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打败齐国,三十八年又率全国精兵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与晋会盟,仅派太子友率万人留守姑苏(今江苏苏州) 。越乘机攻吴。此时,吴国国力尚强,越怕吴军回救,待其远离国境后,始调集水兵 2000人,经过训练的士卒4万人,越王亲兵 6000人, 武将4人,于六月十一日分两路出发:一路由范蠡、舌庸率领从海道入淮,切断夫差退路;一路由畴无余、讴阳领兵一部为先锋;勾践自率大军跟进,从陆路袭击姑苏。吴太子友闻讯,急忙率兵至泓上 (今苏州西南郊) 抵御,因深感实力不足,主张坚守待援。但将领王孙弥庸骄傲轻敌,为报私仇,不听指挥, 擅自率 5000人出战。吴将王子地也领兵相助,击败了越军的先头部队,俘虏了畴无余、讴阳。 吴将因胜而骄,企图乘越军远途跋涉疲惫之时将其击败。乃留王子地守城,余皆出战。越王勾践率主力到达,两军对阵。越军士气高昂,以优势兵力一举将吴军击败,俘虏了太子友、王孙弥庸等将。越军乘胜进入吴都姑苏。这时,吴王夫差正在黄池与晋争霸,听得姑苏城破,太子友被俘,急忙回师。吴军长期在外征战,人困马乏又听得都城失守,军心涣散。夫差料难取胜,遂派太宰伯懿携带厚礼求和。勾践鉴于吴军精锐尚在,遂见好就收,同意议和,班师回国,伺机再战。 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楚子西攻吴之战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灭陈之战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白公胜之乱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吴、越笠泽之战 笠泽之战是中国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战争中,越军在笠泽(今江苏苏州南,与吴淞江走向相同的古河道) 击败吴军的一次作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被吴战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吸取教训,积聚力量,伺机灭吴。吴王夫差恃胜而骄,急欲图霸中原,连年向外用兵,对越国不加戒备。勾践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于三十八年(前482年)趁吴王赴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会盟,袭击吴都姑苏(今苏州),焚烧吴王行宫姑苏台。 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越国又乘吴国兵疲民困、连年天灾、军队分散的有利时机,再次攻吴。三月,勾践率军进抵笠泽江南岸。夫差仓促率姑苏守军至江北迎战,夹江对阵。勾践从左、右两军各派一部兵力,黄昏时分别进至上、下游五里处,夜半渡于江中,鸣鼓呐喊,佯为进攻。夫差误认越军两路渡江夹击吴军,急忙分兵两路迎战,仅留中军接应。勾践乘机率三军主力,以6000锐卒为先锋,偃旗息鼓,秘密渡江,向吴中军发起突然攻击,吴中军大乱败退。两路吴军不及回救,随之溃逃。 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原在苏州郊区,现并入吴中区),接连大败吴军,迫夫差退守姑苏。 笠泽之战是吴越争霸战争中具有关镀意义的战略决战,它使吴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打击,其主力精锐几乎全军覆灭,从此一路不振,再也无力抗街越国的进攻。越国方面则因这次战役的全胜而确立了对吴国的绝对战略优势,其灭吴称霸已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了。 笠泽之战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江河进攻作战和著名的渡江奇袭战,在作战指导上,越军利用夜暗,两翼佯攻,诱敌分兵,乘虚实施中央突破的战术,为后世兵家提供了江河进攻作战的有益经验。 2008-03-12 14:13 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巴攻楚围鄾 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晋智瑶攻郑之战 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楚率诸侯攻东夷之战 战国时期战争年表(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晋荀瑶攻齐之战 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晋、鲁攻齐之战 周元王六年(公元前470年)盗跖起义 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晋攻郑之战 周贞定王五年(公元前464年)晋攻郑之战 周贞定王八年(公元前461年)秦灭大荔之战 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晋攻中山之战 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晋赵襄子灭代 2008-03-12 14:25 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秦与绵诸之战 2008-03-12 14:25 周贞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晋阳之战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晋国赵氏军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与知氏、韩氏、魏氏联军进行的城邑攻守战。 晋国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于十一年,在内部兼并之战中消灭中行氏和范氏并驱逐晋出公后,掌握了晋国大权。其中知氏势力最大,其主知伯(即知瑶)在朝专权。十四年,知伯仗权势向韩氏、魏氏索地。韩康子、魏桓子惧其以武力相加,被迫各送一万户之邑。知伯又向赵氏索取皋狼(今山西离石西北)及蔺(今山西离石西)。赵襄子(即赵无恤)因过去曾受知伯侮辱而予以拒绝。知伯联合韩、魏两军,组成三族联军攻赵。赵襄子居耿(今山西河津南),因城简陋不能御敌,令延陵生率车,骑部队先行,自率大军随后,到人心向赵的大城晋阳防守。晋阳城墙完整,府库器用充足,仓廪粮草实备;而且,宫殿四周茂密环生可用来造箭杆的“荻蒿”、“楮楚”,高十余丈。赵襄子下令大造弓箭,积极备战。知伯率联军到晋阳后,即发动强攻。赵军依托城墙工事,坚守三月,联军始终未能攻克。知伯见强攻无效,便改用围困及水攻的战术,切断所有出入通道;决开汾水灌淹晋阳城。大水淹没城内“三版”(六尺),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城内生活非常困难,粮食即将断绝。人们悬釜(炊具)做饭,搭棚居住,士兵体力下降,群臣中投降、外逃的思想也与日俱增;晋阳形势极为严峻。十六年,赵襄子在危机之时,果断采取分化瓦解联军,策反还击的对策;他派丞相张 孟同暗地去见韩康子、魏桓子,用“唇亡则齿寒”(《战国策•赵策一》)的道理说服他们与赵联合,共同对付知伯。知伯属臣知过遇张孟同,发觉韩、赵两氏可能倒戈,马上报告知伯,建议速杀韩康子及魏桓子,或者以重贿收买二人身边谋臣。但知伯并不重视,未采纳知过的建议。赵襄子担心事情有变,连忙韩、魏当即行动。三月丙午日夜,韩、魏军秘密出动,杀死守河堤的知吏,突然决堤放水反灌知军。知军因忙于救水而陷于混乱。韩、魏军急从两翼进攻。赵襄子则亲率精锐从正面出城反击,大败知军,擒获知伯,遂解晋阳之围。赵、韩、魏三卿杀知伯而三分其地,灭亡知氏族,壮大了三族的力嚣扒从此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点评:晋阳之战从规模上说,在战国时期算不上什么大战,但却是一次很有特色、意义深远的战争,它既是战国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封建兼并战争出现的标志,又是一场以弱胜强、败中取胜的城市防御战。赵襄子善于利用民心,激发士气,挫败了知伯围攻孤城、速战速决的企图;当知伯以水灌城,守城斗争进入最艰巨的阶段时,赵襄子及守城军民又临危不惧,誓死抵抗,并利用韩、魏与知伯的矛盾,加以争取,瓦解智伯的战线,使其陷于彻底的孤立,为尔后的决战创造了有利的态势。当“伐交”斗争取得成功后,赵襄子又能制定正确的破敌之策,巧妙利用水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水倒灌知伯军营,予敌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并及时把握战机,迅速全面出击,取得了聚歼敌人的彻底胜利。由此可见,赵襄子在晋阳之战中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外交、军事才能,不愧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知伯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咎由自取。他恃强凌弱,一味迷信武力,失却民心,在政治上陷入了孤立。四面出击,到处树敌,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在作战中,他长年顿兵于坚城之下,白白损耗许多实力;他昧于对“同盟者”动向的了解,以至为敌所乘。当对方用水攻转而对付自己时,又惊恐失措,未能随机应变,组织有效的抵御,终于身死族灭,一败涂地。 周贞定王十八年(公元前451年)秦攻楚占南郑之战 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灭蔡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灭杞 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秦攻义渠之战 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楚灭莒之战 周考王十一年(公元前430年)义渠攻秦之战 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423年)韩攻郑之战 周威烈王六年(公元前420年)魏平晋乱 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秦、魏少梁之战 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越灭滕、郯之战 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齐攻魏之战 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魏攻秦之战 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楚攻魏之战 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魏取秦繁庞之战 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田白攻鲁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灭中山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取秦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攻郑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齐攻鲁之战 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郑攻鲁之战 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齐攻卫之战 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405年)三晋攻齐禀丘之战 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秦攻魏之战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韩、赵、魏攻楚之战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郑攻韩之战 周安王三年(公元前399年)楚攻郑之战 周安王七年(公元前395年)秦攻瑶诸之战 周安王八年(公元前394年)齐攻鲁之战 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攻鲁之战 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魏攻郑之战 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魏攻秦之战 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赵、魏联合攻楚之战 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秦攻韩宜阳之战 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秦、魏武城之战 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齐攻魏之战
/
本文档为【原始时期战争年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