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拍还是不拍

2012-09-26 1页 ppt 77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8467

暂无简介

举报
拍还是不拍null拍还是不拍拍还是不拍拍?还是不拍? 2005年05月18日 2005年5月12日,厦门摄影记者柳涛成为“焦点人物”。他候拍的一个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摔倒过程的照片,被各大网站转载,相关评论超过上万条。   有人夸他报道及时,更多的人谴责他守株待兔,“卑鄙”、“没公德”。一场关于“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的争论,几乎将柳涛淹没。   受到这样质疑的,柳涛不是头一个。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了《饥饿的女孩》:一个赤身裸体的小女孩匍匐在荒凉的原野上,不远处,一只兀鹰正盯着她。这张...
拍还是不拍
null拍还是不拍拍还是不拍拍?还是不拍? 2005年05月18日 2005年5月12日,厦门摄影记者柳涛成为“焦点人物”。他候拍的一个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摔倒过程的照片,被各大网站转载,相关评论超过上万条。   有人夸他报道及时,更多的人谴责他守株待兔,“卑鄙”、“没公德”。一场关于“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的争论,几乎将柳涛淹没。   受到这样质疑的,柳涛不是头一个。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了《饥饿的女孩》:一个赤身裸体的小女孩匍匐在荒凉的原野上,不远处,一只兀鹰正盯着她。这张记录饥荒的照片为他赢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也招来无数批评,有人说他本身就是个捕猎者,是在场的另一只鹰。   获奖两个月后,他自杀了。他的遗充满噩梦般的呓语:“心情恶劣……没有付房租的钱……我被鲜明的杀人、尸体、愤怒、痛苦、饥饿、受伤的儿童的记忆纠缠不休……” null 很多人认为他死于无法平衡的“新闻和社会公德之间的尖锐冲突”。而读者长平却坚持,从遗书来看,卡特死于心碎,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什么“舆论压力”。   亲历和记录人间苦难,是摄影记者的职责,同时也是一种煎熬。   这种煎熬出现在1971年孟加拉的达卡。美国记者霍斯特·法厄斯拍下孟加拉游击队员慢慢挑死被俘虏的东巴基斯坦平民。“我的手颤抖得厉害,以至于无法更换胶卷……把发生的这些报道出去是我们的职责。”   这种煎熬出现在1963年的越南的西贡。记者马尔科姆·勃朗尼拍到了一个和尚在街头自焚的全过程。这也引起了争议: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冲上去,把汽油瓶踢掉,就能阻止这一政治殉道行为。可是他没有。“因为我是记者,只是目击者,不是由我们去当审判官,职业可以凌驾于道义之上。”   18709人参加了某门户网站上柳涛候拍事件的调查。在回答“你认为记者的角色应是怎样的”时,43.20%的人认为职业素质重要,42.30%的人认为社会公德重要,另有14.51%的人认为“很难平衡”。 nullnullnullnull拍?还是不拍?这确实是个问题。   某大报社招考摄影记者出过一道考题:作为摄影记者,看到有人落水,在何种情况下你可以拍照片?在何种情况下不能拍照片?   或许美国人维珍尼亚·萧可以给出一个完美。1953年,她在一座大桥上目睹前车撞坏栏杆并燃烧起来,车头则挂到了桥面下。同伴们用绳索把司机吊起来时,她跑到对面的山丘上,拍下救援镜头,并赢得了次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其实没有惟一的答案。”出题的摄影部主任说,但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就你一人在场,想办法救人比拍照更重要。   考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如果落水者是我亲戚,我就救人,如果是陌生人,我就拍照;也有人说,无论如何都坚持拍照。当然,这些人都没有进入下一轮。这道考题测试的,是职业道德的那根底线,是人性,是良心。 null正因为有这根底线,卡特按下快门后,赶走了兀鹰;正因为有这根底线,柳涛拍完摔倒的行人后,找来一个提示牌放在坑边。   著名摄影记者贺延光并不认为柳涛的做法超越了那根“底线”。“如果这坑足以使人致命,而记者还在那里候拍,就不应该了。一个成熟的摄影记者,不仅应该知道什么时候不拍,什么时候拍,还应该知道怎么拍。”   贺延光还认为,有的事情本身就很“残酷”,摄影记者是难以回避的。“如果他们的镜头里都是‘春光明媚’和‘莺歌燕舞’,那倒太可怕了。”   网上激辩“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如何平衡”的同时,长平撰文说,这是一个“伪问题”。在他看来,关于卡特的争论的前提是,新闻已经职业化甚至过度职业化。在前现代的中国现实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还在于:怎样完善社会分工,怎样建立职业伦理、培养职业精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的是道德伦常,缺的是职业伦理。到现在,仍有很多公众把记者当官员、当法官。 null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骏认为,记者传达新闻的义务和公德心没有矛盾。现代社会分工细化,每个人履行公民责任的最好方式是:用职业手段取得最大的社会效应。柳涛拍摄的照片见报当天,出事路口附近的几个坑都被填平了。   和波士顿《先驱美国人报》摄影记者斯坦利·福尔曼相比,柳涛的麻烦还不算大。前者在一次火灾救援现场,拍到了一组消防队员营救的照片。就在消防队员带着被困的妇女、儿童来到太平梯出口时,平台坍塌,妇女摔死了。   照片发后,编辑收到250张被撕碎的报纸。愤怒的公众谴责暴露一个人死前的一刹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之后,波士顿通过了一个加固全城所有太平梯的法令,一张照片竟彰显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
本文档为【拍还是不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