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儿童心理

2017-09-19 14页 doc 79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童心理第六章  儿童在医院里常见心理问题 ● 个例分析 妈妈带着五岁的娜娜在医院等候体检,娜娜显得很紧张。这时正好有个护士走过,看见正在哭鼻子的娜娜,就走过来问她。原来,娜娜是害怕大夫的听诊器。“傻孩子”,妈妈说,“大夫会先把它焐热的,别怕。”“我不是怕它凉”,娜娜说,“那个听诊器一听,就会知道我的心跳还是不跳,那多可怕呀!” 这时,护士该怎样说呢?是笑着告诉她:“你的心当然在跳了,每个孩子的心都会跳的,别担心。”还是顺着娜娜的思路,拿来一个听诊器放在自己的心口让娜娜听听:“你听,我的心跳是快是慢?现在你愿意听听你自己的心跳吗?” ...
儿童心理
第六章  儿童在医院里常见心理问题 ● 个例分析 妈妈带着五岁的娜娜在医院等候体检,娜娜显得很紧张。这时正好有个护士走过,看见正在哭鼻子的娜娜,就走过来问她。原来,娜娜是害怕大夫的听诊器。“傻孩子”,妈妈说,“大夫会先把它焐热的,别怕。”“我不是怕它凉”,娜娜说,“那个听诊器一听,就会知道我的心跳还是不跳,那多可怕呀!” 这时,护士该怎样说呢?是笑着告诉她:“你的心当然在跳了,每个孩子的心都会跳的,别担心。”还是顺着娜娜的思路,拿来一个听诊器放在自己的心口让娜娜听听:“你听,我的心跳是快是慢?现在你愿意听听你自己的心跳吗?” 六岁的强强因为股骨骨折而卧床牵引,病房里新来的护士要帮他洗头可他总是拒绝。老护士和他一谈话才知道,原来强强认为头只能在浴室里洗,他无法理解人躺在床上,如果不把头摘下来拿到浴室去,怎么洗头呢?于是,护士就给他演示人躺在床上洗头也很简单。 在医院里,很大一部分护理工作是针对儿童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的行为与成人的不同,以及他们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变化情况。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认为,个体一生中的行为变化主要现在两个方面:量变和质变。本章讨论了儿童在不同时期的行为的两种变化和护士在护理儿童时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对于儿童来说,认识周围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首先形成一个认识的框架,然后再不断地把新的内容填入其中。同样的,本章的学习也是先为护士理出理解儿童行为的框架,然后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第一节  新生儿 许多人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没有任何理解能力。早先的教育学家认为,新生儿的思想就像一张白纸,外部世界被不加理解地在上面。然而,近30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婴儿一出生就具备一定的理解力,能对周围事物有有限的认知能力。 新生儿的感觉 1、 视觉 视觉敏度是指婴儿能够看清楚事物的程度。新生儿的视力比成人差30倍,形象地说,他们看6米以外的东西所形成的影像就好象成人在45米以外看东西一样。这是因为新生儿不能很好地聚焦,他们的睫状肌还不会调节晶体,所以他们只能看清20-25厘米远的东西,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事物是模糊不清的,有时候孩子对玩具没有兴趣,就是因为放得太远的缘故。新生儿的眼球大约只有成人的一半大,但结构是完整的。它的形状有点扁,这是因为各部分生长速度不一样。另一方面,新生儿的视束还没有完全被髓鞘包裹,这使得视觉信号向中枢传递的速度不如成人那样快。 (插入第67页的两张图片) 因此,新生儿的视觉从一出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帮助他探索周围的环境。 经过大量的研究,人们总结出婴儿用眼的规律: ● 在清醒的时候,如果光线不很刺眼,就睁眼看看; ● 在黑暗中,持续地、详细地用眼搜索; ● 如果有光线但没有物体的边缘,就继续寻找; ● 找到边缘之后,就沿着它搜索直至描出物体的轮廓。 这对护理工作至少有两点提示: 1、 婴儿需要一定程度的刺激; 2、 应该向家长说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请看下面这个有趣的实验。向婴儿展示下列图片并记录他们对每张图片注视的时间。结果发现,婴儿对有图案的图片注视的时间更长,而对母亲样子的图片注视时间几乎是其它图片的两倍。科学家们的解释是,黑白相间的图案能激活更多的视觉细胞,所以更多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对于母亲的图案的关注,目前尚没有定论。 此外,彩色图案对婴儿早期的视觉影响也是很大的。有实验表明,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已经能分辨红色、绿色和黄色,但是蓝色则要到第五个月才能分辨。 (插入第68页的图) 2、听觉 与眼睛相同,耳朵在出生时也基本成型了。新生儿对音调的分辨能力很有限,他们对高音,尤其是4000赫兹左右的声音,比较敏感(钢琴上能奏出的最高频音大约是4180赫兹),所以许多大人发现孩子对高调的话语更注意。 有人发现,新生儿能够分辨“pa”和“ba”。此外,还有人对12名孕妇作了这样的实验,在孕期的最后六周每天对她们肚子里的胎儿念“猫捉老鼠”的故事。在出生几天后,给这些婴儿播放两段录音,一段是他们在子宫里听到的“猫捉老鼠”,另一段则是新故事。结果发现,在听到“猫捉老鼠”时,孩子会改变吮乳的速度,而对新故事则一点反应也没有。这说明: ● 他们能区别这两个故事是不同的; ● 他们在子宫里也能听见声音; ● 他们在出生前就能学习和记忆。 3、嗅觉 刚生下来的婴儿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较差,但几个星期后他们就能辨别出母亲和陌生人的气味的不同,在母亲的和陌生人的内衣之间,婴儿更喜欢靠近母亲的内衣,但是这种现象只在母乳喂养的孩子才有,瓶乳喂养的孩子则没有这种分辨能力,他们仅能分辨泌乳和非泌乳女性的不同气味。 4、味觉 新生儿能够分辨白开水和糖水,甚至能辨别出蔗糖水和葡萄糖水,这些本领都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做过实验,把不同味道的水放入从未喂养过的婴儿口中,并记录他们的表情。结果发现,甜水引起放松的表情,酸水使孩子双唇紧闭,而苦水则使孩子把嘴角搭拉下来,并作出一副厌恶的表情。显然,他们能够分辨这些不同的味道。 5、触觉 新生儿有简单的反射机制,这说明他们有触觉能力。将手指在婴儿掌心轻轻滑动能引起握抓反射,抚摸孩子的面颊能使他将脸转向被抚摸的一侧。许多反射都与物种生存的进化有关,比如倚靠反射和握抓反射在遇到危险时就很有用。在出生几个月之后,许多反射都会消失,这是因为大脑渐渐发育起来的缘故。 6、感觉协同 不少实验都发现新生儿比稍大一点的孩子更具感觉协同的能力。盲婴可以用耳朵“看”,而且,年龄越小,这种本领就越强。这是通过下面的来实现的。向物体发射超声,反射回来的声波由仪器转换成声音传入盲孩的耳朵,声音的高低表示物体的距离,强弱表示大小,清晰度表示质地,左右表示方位。实验发现,5到16个月大的孩子能通过这种方法将物体精确地定位,而且年纪越小,学会得越快。实验者认为,这些孩子并不是在听,而是用耳朵在看,像正常孩子对光线那样对声音作出反应。 因此,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了解这些对于护士的工作至关重要,这能帮助护士和家长正确地刺激和引导孩子去更好地认识周围的环境。 第二节  亲子关系 在婴儿时期,孩子与家长之间将形成一条感情的纽带,缺乏了这样的纽带将使得孩子变得冷漠无情,不良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很大的不利因素,让我们来看看亲子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早期影响 人们认为,下面的因素将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 ● 婴儿气质; ● 早熟儿; ● 产后抑郁。 1、婴儿气质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就是婴儿的性情乖戾。人们花了很大精力来研究新生儿是否有不同的气质,以及这些气质是否在个体发育中一成不变。研究者调查了141对家长,他们的孩子大小从两个月到十岁不等,结果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可有9条评价气质的指标。(见下表) 表3-1。气质评价 活动能力 坐立不安,活跃,安静,死气沉沉 情绪 快乐,满足,不满,苦恼 兴趣 对新事物是迎合还是躲避 节律 吃喝拉撒睡有无固定时间 适应力 对新环境新规矩是否很快适应 敏感度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活动强度 大声哭闹还是哼哼叽叽 注意力 注意力集中,不易转移 固执程度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由此可将婴儿分成三种: 轻松型(40%) 功能良好 兴趣广泛 中等强度 适应力强 问题型(10%) 节律性差 适应力差 大哭大闹 情绪不定 迟钝型(15%) 活动性差 被动适应 敏感性低 安于现状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家长和护士理解孩子的行为,并且,由于这种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对有些“问题婴儿”护士就不会对他们的家长产生误会了。对一些早产或出生体重轻的孩子的调查发现,他们大都是“问题型”的。但是,这样的分类也有问题,因为还有35%的孩子不属于任何一类,而且这个实验也没有考虑到家长的气质对孩子行为的影响。观察发现,婴儿气质还会影响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家长对问题婴儿往往惩罚更频繁,于是孩子的发展更受限制,问题就更严重。我们常常发现,母亲在孩子第一个月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可能妨碍她与孩子正确地沟通,与这种不稳定相对应地,孩子的生活节律可能表现成“问题型”,这反过来又减少了母亲通过亲子获得的乐趣,于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少。 婴儿具有不同的气质,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些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护士应该向家长说明他们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护士自身也应该成为好榜样,带动“问题”孩子转变,并以此向家长说明如何正确地进行亲子交流,这比仅仅把孩子进行气质分类更有用。 二、早熟 一般地,早熟儿可以归为两类: 1、 弱小儿:孩子出生时比预计的体重要轻。这样的孩子有些是足月生,有些是早产; 2、 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达到预计值,但出生时间过早。 由于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出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与父母隔离,所以给亲子关系的正确建立带来问题。对此,我们建议在医院期间多给这样的孩子一些刺激,这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同样是早熟儿,接受护士额外抚摸的那些要比常规护理的孩子体重增长更多。除了触觉刺激之外,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强化业能在很多方面帮助早熟儿正常发展。对于体重小于1500克的超小型早熟儿,触觉以外的刺激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皮肤非常娇嫩,经不起过多的刺激。当然,仅仅在医院里的额外刺激还不够,孩子在回家后,父母必须继续这样的强化刺激,并且在质和量上都要非常讲究。刺激得过多和过少同样都不利于孩子的正确发展,而且家长与早熟儿的交流方式也很重要。许多母亲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眼神的交流,还有的掌握不好刺激的强度,结果孩子不是被过度刺激就是觉得索然无味。 巴氏(Brazelton)量表 巴氏新生儿评估表(Brazelton Neonatal Assessment Scale,NBAS)是用来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婴儿进行交流。评估本身就是一种与孩子的交流,能增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同时家长也会觉得更有信心。 表3-2。巴氏量表 1、 对重复性视觉刺激的反应减退程度 2、 对拨郎鼓的反应减退程度 3、 对钟声的反应减退程度 4、 对小动作的反应减退程度 5、 对非活体的视觉定向反应 6、 对非活体的听觉定向反应 7、 对活体(测试者的脸)的视觉定向反应 8、 对活体(测试者的声音)的听觉定向反应 9、 对活体的视觉和听觉定向反应 10、 警觉期的持续时间和表现 11、 静息时、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时的肌肉张力 12、 运动能力 13、 牵拉反应――拽到床上 14、 搂抱反应――测试者搂抱孩子 15、 防卫反应――用布块盖住孩子的头 16、 对哄劝的态度 17、 兴奋时的表现和自控能力 18、 哭喊的状态 19、 测试时的激惹性 20、 友善程度 21、 胆量 22、 惊讶的次数 23、 皮肤划痕试验――自主神经功能 24、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状态 25、 独处能力 26、 手嘴协调能力 在早熟儿的训练中,还需要护士的参与,才能及时地帮助孩子正确地发展。 三、产后抑郁 有时候,不称职的父母也能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研究表明,产后精神抑郁的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更多的问题。 ● 在育婴室里不能与婴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 不能完成常规的育儿行为; ● 婴儿在家里经常哭闹,吃不好、睡不好; ● 婴儿的行为使母亲感到困难和烦恼; ● 有些母亲在产后几周才出现抑郁情绪,有类似于上述的表现。 这些都是母亲自己的感受,使母子关系不能良好形成。此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母子间的“非自然隔离”会对婴儿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当母亲与孩子的交流被正常行为打断时,比如母亲开始与别人交谈,婴儿不会有不满的表现,但是,如果母亲非自然地与孩子中断交流,比如陷入抑郁状态、沉默寡言,表情淡漠,那么孩子就会立即表现得不安,并可能导致发生行为障碍。 许多母亲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产后抑郁状态,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亲子关系,所以,及时发现产后抑郁十分重要。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 ● 有些母亲在产前就可能表现出产后抑郁的倾向,护士应该对这样的母亲多加注意:有社会和经济的压力、缺乏亲近的朋友、或是以前有过心理病症的历史,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的诱因。 ● 仅凭产前的这些因素还很不准确,所以护士更要在育婴房里注意母亲的行为。 1. 对婴儿强烈的不良情绪会影响母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2. 有抑郁情绪的母亲往往不能对孩子很好地哺乳; 3. 不少母亲在产后会有强烈的情绪低落; 4. 缺乏社会支持可能是又一个危险因素。没有人来育婴室探望、或是与探望的人发生不合都是潜在的危机。 仅表现出上述情况之一并不一定说明什么问题,还要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结论。 ● 由于许多婚姻或个人危机都发生在产后几周到几个月内,所以这段时间还要在家里自己反省一下。有人总结了一系列自我测试量表,供产后六周的母亲使用,效果很好。 ● 对已经处于产后抑郁状态的母亲,护士应该帮助她们摆脱这样的困境。首先要以母亲的眼光去看待这个情形,并担当顾问的角色,给出一些建议,这有助于减少抑郁症状,而且对非抑郁的家长也有指导意义。 第三节  依赖关系 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孩子与家长渐渐地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且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的社交信号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啼哭和微笑。 一、啼哭 啼哭的主要心理学功能就是使他人,一般是照顾人,走近孩子从而与他进行交流。啼哭有三种类型: a、基本╱饥饿型――遵循这样的节奏:啼哭-安静-喘息-安静-啼哭; b、疯狂╱愤怒型――与上述节奏相似,但各部分的长度不同,又称为“找  麻烦啼哭”; c、疼痛型――又响又长的哭声-长长的安静-一串急促的喘气。 出生几个月之后,孩子就发现啼哭能带来令人愉快的后果,所以常常会以啼哭来引起大人的注意。那么,不断地对孩子的啼哭作出反应是否会被孩子认为是一种奖励,从而哭得越来越多呢?但是,实验发现,如果孩子一哭妈妈就立即去照顾,那么孩子反而哭得少。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样的母亲往往对孩子的其它无意行为也同样地关注,比如微笑、呀语等,所以孩子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引起母亲的注意,而不是光通过啼哭了。 有时婴儿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如果刚喂完奶孩子又哭了,则妈妈会以为是孩子的尿布湿了或是孩子着凉了。研究人员让护士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换尿布――其中一半孩子的尿布被真正替换了,而另一半只是由护士做换尿布的动作而已,结果这两组中的大部分孩子都停止了啼哭,这说明是换尿布这个动作本身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也就是说,孩子更关注是否有人照顾他,而照顾的效果却无所谓。 其它的一些实验也得出了一些让“麻烦孩子”平静的方法: ● 将孩子抱起来放在肩膀上或是胸口; ● 摇晃、拍打孩子或是对他低声细语; ● 在嘴里塞一个橡皮奶嘴; ● 给孩子听低沉的、有节奏的声音,比如心跳声; ● 有节奏地上下晃动孩子,幅度大约10公分,每分钟60次。 总的说来,把触摸与有节奏的刺激相结合往往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 二、微笑 如果说啼哭能提醒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话,那么微笑的作用就是维持交流继续进行。刚开始的时候,婴儿不加选择地对他们看见、听见的任何事物微笑,甚至在入睡后也会微笑,渐渐地,孩子会发出有意义的微笑,并会通过问候反应开始与父母交流。问候反应是当孩子看见父母时,睁大眼睛和嘴巴并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形状,嘴里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并作出微笑的样子。一般的,父母就用微笑、触摸和交谈开始与孩子进行交流,婴儿发现他的反应得到了回报,于是更加微笑,如此良性循环。正是这样的交流使依赖关系逐渐发展起来。 三、依赖关系 前述的交流及良性循环使得依赖关系渐渐产生,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当婴儿与父母分开时是什么样的情形。研究者把一批一个月到一岁的孩子与父母隔离开一小段时间,隔离的效果通过下面的指标来衡量:啼哭的时间、对来访母亲的反应,以及对护士的态度。结果发现,当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年龄大于七个月的孩子对隔离的反应是对抗,对护士不欢迎,退缩,并且在回家以后有一段时间对母亲有不安全感。与此相反,小于七个月的孩子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现,把护士当作是妈妈的代替者,回家后尽管有一段时间的不安,但这是由于环境改变的缘故,而不是针对母亲的。所以,研究者得出结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关系的形成大约是在七个月的时候。 许多医院都有儿科的家庭病房,以便孩子生病时父母可以陪在身边,这不仅对孩子有益,而且还能使家长放心。 在家里也可以研究家庭环境下依赖关系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制造一些与孩子隔离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单独在一个房间里或是与陌生人在一起。观察再次发现,七个月是一个年龄的分界线,这个年龄以上的孩子对陌生人感到不安,而小一些的孩子则一点也不怕。 因此,研究者对于依赖关系得出下面的结论: ● 这种关系形成的平均年龄是七个月; ● 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是对隔离的不安和对陌生人的害怕; ● 孩子可以与不止一个人形成这种关系。 大部分孩子一开始只和某个人形成依赖关系,但到了18个月后,就可以和许多人有这种关系了,比如父亲、祖父、姨妈、兄弟姐妹等等。此外,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会与一些并没有喂养过他们、而且白天不在家的人,比如父亲,形成紧密的依赖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回家后与孩子交流所形成的刺激更强,这提示我们,与孩子交流的质量可能比时间长短更重要。 有人总结出一套评价依赖关系的“陌生场合法”,这包括8个连续的段落,3分钟一个,在每段中,父母中的一个与一个陌生人进出房间一次,观察者对孩子的表现计分,根据这些评分可以把孩子分为三类:稳定型、模糊型和逃避型,见下表: 表3-3。陌生场合 第一段  观察者把母婴领入实验房间,然后自己推出 第二段 让孩子自己在房间里探索 第三段  陌生人进来,沉默,与母亲交谈,走近婴儿。三分钟后母亲离开 第四段  第一个隔离时段,如果孩子非常不安,可以适当缩短时间 第五段  第一个重逢时段。母亲招呼并安慰孩子,逗他玩,然后离开 第六段  第二个隔离时段。 第七段  继续隔离。 第八段  第二个重逢时段。母亲招呼并抱起孩子,陌生人悄悄离开。 第四节  母爱剥夺 母爱剥夺是指母亲暂时或永久地从生活中消失。随着孩子与母亲分离时间的长短不同,其影响也不一样。 一、短期分离 孩子住院可以算是一种短期分离的情况。早年的研究表明,仅仅住院一周并不会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而反复地生病住院则与将来的行为障碍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里面有对研究结果分析的影响,统计数据的相关并不能说明实际生活中一定相关。比如,从数据分析来看,冰激凌的消费与溺水可能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它们都在海滨发生的缘故,而并不是说冰激凌吃多了就要溺水。所以,让我们重新看看反复住院与行为障碍之间的正相关,是不是它们有共同的根源呢,即导致反复住院的因素可能也是将来发生行为障碍的原因?或者,这与医院里的条件有关,是不是护士的影响?如此等等,所以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两者的关系。 短期分离的另一种情况是母亲要上班,这在我国更为普遍。早在195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母亲上班而把婴儿留给托儿所将对下一代产生严重影响,而护士们也都觉得母亲在白天与小孩分开,尤其是三岁一下的孩子,是很危险的。但是,此后三十多年的研究表明,短期分离本身并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不少孩子依赖的对象是他们的父亲,尽管他们只有晚上下班之后才与孩子在一起。孩子们可能会对照顾他们的人形成依赖关系,但他们更依赖的人是父母,所以不必担心将孩子送进托儿所会有什么坏处。另一方面,对于家庭环境比较沉闷的孩子,白天在托儿所可能对他们更有好处。但是,家庭以外的照顾的质量好坏大有讲究,这与家庭照料共同构成孩子心理和智力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长期分离 长期分离主要是指父母离异或是母亲去世,两者对孩子的影响差别不是很大。研究发现,长期分离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由婚姻不和睦所造成的,在那些父母不是因为不合而离婚的孩子中,行为异常和少年犯罪的发生率远比婚姻不合的要少。因此,婚姻状况才是更重要的因素。此外,孩子的性格、环境事件也有一定的作用。父母离异或一方的死亡,家庭经济危机,父母情感危机或健康危机,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将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严重的打击,以致于使我们关于少年犯罪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它因素相比,和家长的分离在其中的作用不甚重要。 但是,对于在儿童福利院中的孩子来说,长期分离的又是另一种情况,这时问题的关键在于照顾的质量。尽管大多数福利院给孩子的物质条件是丰富的,但他们给孩子的心理上的照顾确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孩子很少会形成依赖关系,以致于不少孩子即使被别人领养后,仍然会有寻求注意的行为。 因此,护士应该认识到儿童发展障碍的真正原因,从而一方面在护理时采取相应的,另一方面也能说服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与他们短期的分离。此外,护士还应该时刻记住,对孩子的照顾质量比时间更为重要。 第五节  儿童健康观 有人问四、五岁的小孩,听诊器有什么用,他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说,听诊器是用来判断“我有没有心脏”,还有的说是用来检查别人的心脏是不是停止了跳动。显然,儿童的健康观与成人的很不一样,为了帮助他们对健康与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护士就要对孩子的知识面和理解力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向他们解释。所以,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 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健康观有何不同; ● 考虑这些差异是否由于孩子的理解力不够而形成; ● 如何想办法改善交流的效果,以及帮助孩子保持健康。 一、疾病 疾病往往与打针吃药紧密相连。成年人知道注射会引起暂时的疼痛,担注射对身体恢复是大有帮助的,孩子却觉得因为打针会很痛,所以一点也没必要。有人对3至13岁的儿童进行调查,询问他们有关健康与疾病的12个问题,见下表: 表3-4。问卷 1. 身体健康意味着什么? 2. 你是否记得某个生病的人?他是什么表现?怎么得的病,又是如何恢复的? 3. 你是否生过病?如何得的病,怎么恢复的? …… 9. 什么是心脏病发作?为什么有人会得心脏病? 10. 什么是癌症?人如何会得癌? 11. 你是否感到过疼痛?在什么部位,怎么个疼法,为什么会疼? 12. 什么是细菌?细菌长得什么样,你能把它画出来吗?细菌从哪儿来? 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回答的复杂程度将他们归入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岁以下) 无知:回答牛头不对马嘴。 “什么是心脏病发作?” “心脏病发作就是去度假。” “为什么?” “现在能吃冰激凌吗?” 表象:疾病只是那些他生病时所看到、听到的东西。 “什么是心脏病发作?” “心脏病发作就是躺在地上。” “为什么有人会得心脏病?” “因为他们被太阳晒着了。” 蔓延:生病就是接近病人。 “感冒从哪儿来?” “别人那儿。” “怎么得的呢?” “只要和他们一起玩就会得了。” 第二阶段(7-11岁) 误解:无法区分躯体和精神,所以觉得不道德行为与细菌一样也能致病。 “什么是癌症?” “癌症就是病得不得不去医院,浪费和暴饮暴食。” “人怎么会得癌呢?” “因为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就抽烟,你可不能这样,这是不良行为。” 内化:疾病是由外界导致的身体内部的变化。 “人如何会感冒?” “因为空气中有细菌,你把它们吸进去了。” “细菌怎么使你感冒呢?” “它们跑到你血里去了。” 第三阶段(11岁以上) 生理:能描述器官的功能,知道生病是身体功能的失常。 “什么是心脏病发作?” “就是心脏停止向全身供血,人就晕了过去。” 身心:心理因素也能致病,感觉可以影响器官的工作。 “什么是心脏病发作?” “心脏停止工作。” “人们怎么会得心脏病呢?” “整天神经紧绷着就会得心脏病。” (插入第88页图片) 这种调查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指出孩子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都有哪些不正确的地方,而且各阶段的划分也有助于分析孩子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能力。它的不足之处是,不能说明孩子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所以,提问的相关性及问题的意义还有待改进。 二、理解力 只要用适当的语句来陈述有些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孩子们还是能够理解的,而并不是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因为孩子小就没有理解力。除了上述的分段法之外,有人还总结出另一种儿童健康观的发展过程。随着对日常生活的参与,孩子渐渐形成了一个周围世界的模式,里面的人有各自的角色,东西有固定的作用,事件有一定的发生程序,孩子就在这么个模式中成长,它可以指导孩子在类似的环境中预计事件的发展情况,如果发生的事件没有现成的模式,就多加关注,进而形成固定的模式,这一步如果做得不好,就很可能形成错误的概念。 有人让一群四岁的小孩立正,孩子们知道立正的姿势,但都坚持不了几秒钟,可是,如果告诉他们要像升国旗仪式上的解放军叔叔那样站着,他们一个个都会站得毕端毕正,连眼睛都不眨地坚持好几分钟。这是因为,解放军叔叔在孩子眼里有固定的模式,这比抽象地告诉他们“身体站直,手放两边”要生动形象得多,更便于小孩理解。 同样地,孩子们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概念要在头脑中找到通过日常生活形成的现有模式,而这个模式的形成又受到来自家长和周围事物,甚至是文化背景的影响。 三、认识医院 一般说来,4至10岁的孩子每年会生病4-6次,通过这些得病的经历,他们会形成对医院的认识,不一定要等孩子生病了才让他们去认识医院,我们可以在平时就向他们灌输有关医院的情况,比如通过下面将要提到的角色扮演游戏。 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对医院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人调查了100个10-11岁的孩子,让他们说出听到“医院”后最先想到的10个词语,结果大部分的词都是贬义的(参看本章练习),显然与大人的看法很不一样,但我们很少试过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医院,所以在交流中往往不能达到目的。 练习 我们调查了100个10-11岁的儿童,让他们列出听到“医院”后最先想到的10个词。下面是一些经常出现的词语: 疼痛 焦虑 针筒 乏味 恐怖 血腥 怪味 悲伤 手术 孤独 嘈杂 白布 试着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医院,你觉得上述哪些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给它们排一排顺序。告诉你,其中有一个词的出现频率是其它的两倍,你猜是哪一个呢? 减少孩子对疾病和医院的焦虑的一个方法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把5-6岁的孩子分成3人一组,每一组担当不同的角色,组成一个假象的医院,有护士、病人、医生、技师等等,“医院”里有分诊台、病房、拍片室和手术室。游戏在老师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孩子们去真正的医院参观。这样的游戏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医院,形成对医院的正确的认识,也使他们在真正要去医院的时候不会那么紧张。 本章小结 本章的重点在于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定性和定量的变化。介绍了新生儿用以认知周围世界的各种感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与家长的交流,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慢慢建立起来,但是,如果家长与孩子发生了隔离,那么会对孩子将来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本章尤其对目前有关母子分离的现象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家长的婚姻状态是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照顾的质量要比照顾的时间长短更为重要。 此外,本章还叙述了有关儿童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这一方面与孩子的知识面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关。我们应该试着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健康、疾病和医院,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分析他们不正确的概念的来源。儿童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会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模式化认识,而适当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看法。 讨论题 1. 新生儿眼中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2. 了解婴儿的各种感觉能力对家长有什么帮助? 3. 对于早熟的婴儿,护士的行为将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产生怎样的影响? 4. 亲子交流都有什么形式? 5. 比较工作母亲和在家母亲对婴儿的不同影响。 6. 缺乏母爱与少年犯罪有何联系? 7. 6岁的孩子对健康和疾病是怎样认识的? 8. 护士如何帮助小孩形成正确的健康观? 练习答案 疼痛(19) 焦虑(29) 针筒(19) 乏味(15) 恐怖(36) 血腥(15) 怪味(67) 悲伤(20) 手术(22) 孤独(13) 嘈杂(11) 白布(7) 括号里是被孩子引用的次数。
/
本文档为【儿童心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