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感觉

感觉

2012-10-04 8页 doc 43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9317

暂无简介

举报
感觉第三章 感觉 [本章提要] 1、感觉定义,感觉编码,感觉种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感觉过程的规律:感觉适用,感觉对比,多种感觉的相互作用 4、视觉 5、听觉 6、其他感觉 一、感觉定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强调三点:1、感觉认识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2、感觉所认识的事物必须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如果事物不在眼前,如提起某样东西你知道,则不属于感觉。 3、感觉是人脑的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的加工,离开人脑就谈不上感觉。 人脑是通过接受和加工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而认识其整体的...
感觉
第三章 感觉 [本章提要] 1、感觉定义,感觉编码,感觉种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感觉过程的规律:感觉适用,感觉对比,多种感觉的相互作用 4、视觉 5、听觉 6、其他感觉 一、感觉定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强调三点:1、感觉认识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2、感觉所认识的事物必须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如果事物不在眼前,如提起某样东西你知道,则不属于感觉。 3、感觉是人脑的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的加工,离开人脑就谈不上感觉。 人脑是通过接受和加工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而认识其整体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常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个别的、简单的属性开始的。例如,粉笔,我们用眼睛看,知道它是白色的,形状是圆柱体;用手摸一摸,知道它表面是光滑的;用手掂一掂,知道它有一定的重量。白色、圆柱体、重量就是粉笔这一事物的一些个别属性。眼睛与手表面的皮肤是人的感官,我们将感官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人的大脑对之进行加工,于是就形成了颜色、重量、光滑度等感觉。 感觉虽然简单却很重要,它在人的心理发展及工作生活中意义重大。(彭P74) 首先,感觉为我们提供了体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我们能够了解宇宙万物,通过感觉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冷热、饥渴。 其次,感觉保证了有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是机体保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反之,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对机体带来严重不良的影响。如大城市信息超载,造成信息污染,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相反,如果“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造成信息不足,也会使人痛苦不堪。Bexton,Heron & Scott 于1954年首次了感觉剥夺的实验结果。被试尽管每天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但他们难以在这种实验室里呆2~3天以上。 再次,感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离开感觉,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二)感觉编码 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是指将外部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所谓编码就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说,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例如,发电报就是通过编码,将文字转化为线条和点。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波。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其进行能量转换,将其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转换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编码。 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外部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人脑对神经冲动(信号)的加工是一种译码的过程,人脑通过这种译码、加工某种神经冲动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性,帮助人们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感觉编码不仅发生在感官中,而且发生在神经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近年来,关于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理论。一种叫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这种理论主张,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如有些神经元传递红色信息,有些神经元是传递甜味信息的。当这些神经元被激活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把它们的激活分别解释为“红”和“甜”。 另一种理论叫模块理论或模式理论(module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编码是由一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如红光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且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整组神经元的某种激活模式才产生红色的感觉。 今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Goldstein,1996) (三)感觉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八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内脏觉、平衡觉、运动觉。其中前五类感觉因其感觉器官在外面,故又称外部感觉。后三类感觉因其感觉器官在内部,故又称内部感觉。但也有人提出五种感觉以外的“第六感觉”,或称超感觉(extrasensary perception),是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或未来信息的可能性。研究超感觉的科学称为“异常心理学”Parapsychology)。这种对所谓的特异功能的研究近100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争议,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承认第六感觉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证据去证明。 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觉器官引起的,但是,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能引起人的感觉的这个刺激范围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人们对这个范围内的刺激的感觉能力感称之为受性。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觉器官引起的,但是,只有当刺激物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例如,当灰尘落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平常我们也听不到戴在手上的手表的嘀哒声。只有当刺激物达到一定强度时,我们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心理学规定,刚刚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叫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小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绝对感受性可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即用人能感受到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衡量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的刺激量越小,感受性就越大。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符号表示为 E=1/R 在上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研究发现,绝对感觉阈限值并不是一个固定值,不是绝对不变的,只是一个模糊值,接近阈限值的声音有时听的到,有时听不到。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值可能不同。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等,都会影响阈限的大小。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受性是很高的。如在黑暗而空气清新的夜晚,人们可以看见48公里外的一支烛光;在安静的环境中可听到6.1米外的手表的嘀哒声。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现实生活中,当两样物体差别很小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有当它们之间的差别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它们之间有差别。人们能够觉察刺激之间微小差别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那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sensary differential threhold) 。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的刺激差别量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相反,差别感受性越低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的刺激差别量越大,即差别感觉阈限越高。 研究发现,为了辨别两个刺激是否有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刺激本身大小有关。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发现,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的刺激变化量与原刺激量的大小之比是常数。从刺激方面讲,需要出现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从感觉方面讲,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叫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efference,JND)。用公式表示是 JND=kI 或者k=ΔI/I k是常数,ΔI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增量,即JND,I是刺激本身的强度或数量。 这一公式叫韦伯定律(Weber's law) 表3—1 不同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 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提出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JND所需的变化量越大,或者说,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即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这一规律称为费希纳的定律或对数定律(logarithmic law)。用公式表示 P=klogI+C P:指感觉量,I:感觉量,k、C:常数。 根据该公式可以这样认为,当物理刺激强度是按几何级数增加时,人的感觉强度是只按算数级数增加。这一公式叫费希纳定律。 三、感觉过程的规律 (一)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的作用于某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或者使感受性提高或者使感受性降低。例如,我们刚从电影院出来时,由于外面的光线太强,会看不清外面的东西,只好眯起眼睛以免强光照射。这是因为在黑暗中我们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在强光下需要降低感受性。当我们从明亮的阳光下,走进一个光线比较暗的房子里,开始我们什么也看不清,以后才能逐渐分辨出物体的轮廓。这是我们对弱光的感受性不断提高的缘故。“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二)感觉的对比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感觉的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两种不同的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的现象。例如,同样的灰色方块在白色的背景上显得暗,在深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 继时对比:是指两种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的现象。例如,先吃黄连后吃糖,会觉得糖特别的甜。 (三)多种感觉的相互作用 多种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颜色有“温色”和“冷色”之分,温色:深红、亮黄、深紫等颜色;冷色:湖蓝、天蓝、浅绿等颜色。研究表明,微弱的光刺激能提高听觉感受性,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的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四、视觉 视觉(vision)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是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睛而产生的。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有80%是来自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磁辐射。人的眼睛能够觉察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频率范围是5*1014~5* 1015Hz,换算成波长为380~780nm(纳米,毫微米)。在广阔的电磁辐射中,可见光只是其中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见彭书P84,图3—5)。在真空中,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当光线穿过液体、气体或其他透明物质时,光速会下降。 (二)视觉感受器官—眼睛 1、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视觉结构。 眼球最外部是一个透明的保护层,叫角膜(cornea)。光线通过角膜进入到位于它后面的由虹膜环绕的瞳孔(pupil)。 虹膜赋予眼球以不同的颜色,并通过它的收缩和松弛改变瞳孔大小,使适量光线进入眼球。 瞳孔后面是水晶体(lens),进入眼球的适量光线,经过眼部肌肉对水晶体曲度的调节,这些进入的光线就能恰好聚焦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retina)上成像了。 2、视网膜 光能向神经活动能量的转换在视网膜上实现,它是真正的感光组织。 视网膜主要有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rods cell)和锥体细胞(cones cell)。在外界光刺激的作用下,它们通过所含化学物质的变化传递着视觉信息。 棒体细胞又称视杆细胞,或杆体细胞,形状像棒子,故名。主要分布在网膜的周边。它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但不能分辨颜色。含有夜晚视觉所必须的视紫红质,故又称夜视器官。 锥体细胞又称视锥细胞,或锥体细胞,形状像锥子,故名。主要分布在网膜的中央。它对光的波长反应敏感,在光亮的条件下,使人能够细微的分辨颜色。含有昼视觉所必须的视紫红质,故又称昼视器官和颜色器官。 当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中的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是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分解和合成。视紫红质感光后分解成视黄醛和视蛋白;在暗处视黄醛和视蛋白又合成视紫红质。分解和合成时所释放的能量,激发视神经细胞的神经冲动,从而引起相应的视觉。 在眼底视网膜的中央有一小块碟形区叫中央窝,其间含有密集的锥体细胞,具有敏锐的视觉辨别能力。在离中央窝150的地方,是神经节细胞在此聚集成束形成视神经进入大脑之处,它是无视觉区,称作盲点(blind spot)。 (三)色觉 色觉即关于颜色的视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颜色感觉,颜色就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日常生活中,颜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白、黑、灰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 颜色有三个基本特性:色调 、明度、饱和度。 色调(hue),主要取决于光波的波长。由于占优势的光波的波长不同,色调就不同。例如,700nm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上去是红的;510nm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上去是绿的。如果物体反射光中长波占优势,物体呈红色或黄色;如果物体反射光中短波占优势,物体呈绿色或蓝色。 明度(brightness),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颜色的明暗决定于照明的强度或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光线的照度越大,或者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物体看上去就越亮。 饱和度(saturation),是指某种颜色纯杂的程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是纯的,是单一波长的光,如鲜红、鲜绿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是没有色调的,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颜色混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颜色大多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人们对颜色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有以下三个定律: 1、互补律: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与它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如绿色和紫色、蓝色和黄色、红色和青色等,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都可能产生白色,因此它们是互补色。 2、间色律:混合两种非互补色会产生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如混合红色与绿色,根据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橙色、黄色、橙黄色等。 3、替代律:不同颜色混合后可以产生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互相替代。 (四)色觉理论 关于颜色视觉是如何产生的,有两种基本理论。 1、三色说(Trichromatic theory):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和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他们认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即红、绿、蓝混合而成。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最敏感。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生理学家通过显微镜也已观察到三种锥体细胞,并且通过锥体细胞的电活动,也证明有三种类型。但该理论对有些现象不能解释,如红绿色盲、视觉后像。按该理论红绿色盲患者缺乏感红和感绿的锥体细胞,而黄色是由红色和绿色混合产生的,因此这类患者不应该有黄色感觉,事实并非如此。 2、四色说或对立过程说(Opponent-process thoery) :是由黑林(Hering ,1874)提出。他认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颜色,加上黑和白共组成三对,在光波的刺激下起作用,每一对的两个要素如红和绿,其作用相反,具体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用该理论可以很好解释视觉后像现象。如先看红色(红-绿组织中的红色被激活),其后像是绿色(其对立一面绿色被激活)。这三对互相对立的活动也得到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的支持。只不过,这种活动不是发生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觉神经通路中途的神经节细胞中发生的。 总之,三色说可以解释视觉感受器(视网膜)的活动,四色说可以解释视觉信息自感受器输出后在视神经节细胞上活动过程。在解释人的颜色感觉经验中,两中理论互相补充。 (五)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Visual cons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明暗对比是指对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完全相同,但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明度经验。这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例如,从同一张灰色的纸上剪下两块方形纸片,将其放在一张白纸和一张黑色纸上,你会发现,在白色纸上的灰色纸片的颜色要比黑色纸上的深。 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的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例如,将灰色方块放在红色背景上,灰色方块会略显绿色;放在绿色背景上,灰色方块会略显红色。也就是说,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六)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是指由于光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眼睛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 1、暗适应(Dark adaptation),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进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例如,从明亮的室外进入黑暗的室内,或夜晚从室外进入室内,都会产生暗适应。暗适应开始时(约10分钟)是由棒体细胞与锥体细胞共同完成的,以后,锥体细胞完成适应过程,只有棒体细胞在继续起作用。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40分钟。 暗适应的机制是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当视色素吸收光线时,视色素中的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网膜颜色由红转橙、转黄,最后成为无色透明的物质,这个过程叫漂白。当光线停止作用时,视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这个过程称为还原。由于视色素的还原,感受器对光线的吸收作用上升,因而使感受性提高。但后来研究发现,暗适应除了网膜上的感受器的光化学效应外,还有神经的作用参加。 2、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进入亮处时眼睛的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明适应一般比较快,约5分钟就可完成。明适应的机制与暗适应正好相反,是视觉色素漂白的过程。 视觉适应在生活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如值夜班的飞行员与消防员,长时期在井下工作的工人等。 五、听觉 (一)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人耳,并在人耳中产生听觉。用音叉和示波器,我们就可以从示波器上看到声波的形状。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它决定音高(音高,pitch)人耳能听到的频率是16Hz~20000Hz。不同声音,频率不同。成年男性声音频率低,女人和儿童的声音频率高。工地上夯(hang)土机的声音频率低,汽笛的声音频率高。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开始位置的大小。 它决定音强(音响,loudness)声音的振幅不同,对空气产生的压力就不同。振幅大,压力大,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振幅小,压力小,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弱。测量声音强度用声压水平,单位是分贝(dB)。 声波最基本的波形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如用仪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音叉发出的声音属纯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复合音,是由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叠加而成的。 声波的这些物理特性,决定了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高,)、音响(音强,loudness)和音色(音质,timbre,主要指复合音的质量特征)。 (二)听觉器官—耳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作用是收集声音。耳位于头部两侧,主要是便于确定声音方向。动物可通过肌肉控制外耳运动,主要是有助于对声音定向。 中耳是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元窗组成。由于鼓膜的面积与卵圆窗的面积是20:1,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大约提高20~30倍。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wo)组成。声音经过磴骨(三块听小骨之一)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转换。听到不同的声音,基底膜上的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的变化不同,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活动,因此传向大脑的就是带有对声波频率和振幅编码的信号,从而形成具有音高和音强的声音听觉。 (三)听觉现象 1、音高(pitch) 由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频率不同,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就不同。 音高是一种心理量,它和声音的物理特性—频率并不是完全对应(见彭书P108,图3—30 音高和频率的关系) 从图中可看出,在1000Hz以上,频率与音高几乎是线性的,在1000Hz以下,频率与音高不是线性的,音高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音高不完全由频率决定,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强度和音强等。 2、音强(loudness) 由声音强度决定的听觉特性。它由振幅决定,振幅大,压力大,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响度就高;振幅小,压力小,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弱,响度就低。例如,喷气飞机低空飞行的音强是150dB,摇滚乐是140dB,汽车是100dB,普通谈话是80dB,安静的办公室是40dB,耳语是20dB。 音强还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以产生同样的音响。见等响度曲线(黄书P290,图7—19,彭书P112,图3—33)。 图的最下方那条曲线也叫可听度曲线。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来说,听觉阈限是不一样的。1000Hz的声音的听觉阈是0dB,而30Hz声音的听觉阈是65dB。最上方的曲线代表了情感阈限(Threshold of feeling),声压超过这个水平,将使人耳产生痛觉。 (四)听觉理论 1、位置说(Place theory) 生理学家贝克西(Georg von Bekesy)所作的实验是打开头盖骨并在内耳蜗牛壳上打个洞,观察在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作用下基底膜的变化。他发现,位于基底膜上的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的频率发生最大的反应并把该频率的信号传给听神经。听神经中每个神经细胞都对一个特定的频率最敏感,因此通过听神经中不同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了属于一定音高的声音。该学说可以解释大多数听觉现象,但对于低频声音,是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毛细胞的。对于声音如何编码还不能作出圆满的解释。 2、频率匹配说(Frequency-matching theory) 最初的频率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基底膜,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细胞冲动,并传至大脑。(有实验证明)来自人耳的神经冲动的速率与刺激它的声音的频率基本相同。但这一说法受到限制,因为没有任何神经细胞的冲动速率会达到每秒1000次以上,所以该理论只适用于1000Hz以下的低音。频率匹配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于1000Hz以上的声音,不只是由单独一个细胞,而是由一组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与之相匹配的频率来感受声音的,故称频率匹配说。 总之,神经系统似乎不是只用一种方式对各种频率的声音进行编码的。对于频率低的声音,是由激起频率与之相应的神经细胞来编码;对于中等频率的声音,则由频率匹配和基底膜上的相应部位的毛细胞共同编码;而对高频声音的编码则只由激起基底膜上的特定部位的毛细胞进行的。 六、其他感觉 (一)味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位于口内舌头表面的味觉细胞。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人类有四种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它们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出难以数计的味道。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后对苦最敏感,舌中和舌两侧分别对咸和酸敏感。 味混合是有规律的。已发现两条规律。一是味道独立,即不同的味道混合后各自保留着独立的味道。例如,糖醋菜,又甜又酸。一是相互抑制。当两种或多种味道混合时,味道强的可以掩盖弱的。如菜中有苦味时可以加糖加以掩盖。 (二)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容易在空气中挥发的化学物质,感觉器官是鼻腔内的嗅觉细胞。挥发性的化学物质通过口腔或鼻腔传入到鼻腔内的嗅觉细胞,然后经嗅神经直接传入大脑。嗅神经是人的各种感觉传入神经中,唯一不经过丘脑中转直接进入大脑的一条传入通路,而是通过大脑底部的嗅球,嗅觉神经活动发散到脑的各个部位的。 嗅觉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 (三)皮肤觉 皮肤觉简称肤觉,当人与外界接触时,覆盖身体表面的皮肤向大脑传递着压力、温度和痛疼放面的信息,统称皮肤觉。根据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1、触觉(sense of touch) 触觉是由物理刺激的作用使皮肤组织变形而产生的一种压力感觉。触觉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人可以没有视觉,没有听觉,但不可以没有触觉,没有触觉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他们不能坐,不能站,不能吞咽。 由于身体表面的神经末梢的分布不均,对压力的感觉存在很大差异。用两点阈量规可测出这种差异。如舌尖最小,背部较大。 2、温度觉(temperature sensation ) 温度觉是指皮肤对物体表面的冷热感觉。 3、痛觉(sense of pain) 当刺激物对机体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就会引起痛觉。如没有痛觉的人,自己受到严重伤害,也是觉察不到的。痛觉的情绪主观感受和认知有很大关系。 (四)运动觉 运动觉简称动觉,是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的紧张程度的感觉。动觉的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和关节中。人类由于具有高度精确的动觉,才能实现动作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 (五)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直线或旋转)运动时产生的感觉。其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水肿人会产生眩晕的感觉。 (六)内脏觉 内脏觉也叫机体觉,是对内脏活动的感觉。感受器是内脏壁上的神经细胞。如饥渴、饱胀、恶心、内脏不适等。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感觉编码、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2、感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3、说明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 4、感觉过程的规律有哪些?试加以说明。 5、都有哪些类型的感觉? 6、简述视觉的三色说和四色说。 7、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外界信息的? 8、简述听觉的位置说和频率匹配说。 9、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 10、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
本文档为【感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