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偏瘫康复训练(图解)

偏瘫康复训练(图解)

2012-10-21 18页 doc 1MB 4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4787

暂无简介

举报
偏瘫康复训练(图解)第1章 偏瘫康复训练图解   一、肢体良好姿势摆放   二、翻身训练   三、爬位及爬行训练   四、跪位及跪行训练   五、坐位训练   (一) 辅助下坐起   (二) 独立坐起   (三) 床上坐位   (四) 椅坐位   (五) 坐位平衡   六、站起及站立训练   (一) 站起   (二) 健侧下肢负重站立   (三) 患侧下肢负重站立   (四) 站立平衡   (五) 利用手杖的站立平衡   七、身体转移训练   (一) 床-椅子间的转移  ...
偏瘫康复训练(图解)
第1章 偏瘫康复训练图解   一、肢体良好姿势摆放   二、翻身训练   三、爬位及爬行训练   四、跪位及跪行训练   五、坐位训练   (一) 辅助下坐起   (二) 独立坐起   (三) 床上坐位   (四) 椅坐位   (五) 坐位平衡   六、站起及站立训练   (一) 站起   (二) 健侧下肢负重站立   (三) 患侧下肢负重站立   (四) 站立平衡   (五) 利用手杖的站立平衡   七、身体转移训练   (一) 床-椅子间的转移   (二) 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   (三) 从轮椅移动到床上   (四) 轮椅至厕所的转移   (五) 乘坐轮椅开关门   (六) 从轮椅转移到普通坐椅上   (七) 从普通椅子转移到轮椅上。   八、行走训练   (一) 患侧下肢原地迈步行走   (二) 侧方辅助行走   (三) 后方辅助行走   (四) 帮助下行走   (五) 控制骨盆提高行走能力   (六) 通过旋肩帮助摆臂   (七) 扶杖行走   (八) 利用手杖上下楼梯   (九) 使用四足、三足和单足手杖行走   (十) 患肢足尖下垂的处理   九、克服痉挛及提高身体反应能力训练   (一) 人体关键点的控制   (二) 反射抑制的抗痉挛   (三) 平衡反应及保护性反应   (四) 感觉刺激   十、提高生活能力训练   (一) 进食   (二) 使用自助具   (三) 更衣   (四) 患者使用交流画板与他人交流    第2章 社区训练治疗效果简易评定   一、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三、社区康复肢体残疾功能评定   第3章 偏瘫常见并发障碍   一、肢体异常运动姿势   (一) 异常运动表现   (二) 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三) 康复治疗   (四) 偏瘫预后与预防   二、痉挛   (一) 痉挛主要表现   (二) 痉挛的康复治疗   三、肩关节半脱位   (一) 肩关节半脱位表现   (二) 预防和治疗   四、肩手综合征   (一) 症状表现   (二) 预防和治疗   五、肩痛   (一) 症状表现   (二) 预防和治疗   六、吞咽功能障碍   (一) 症状表现   (二) 吞咽功能障碍的处理   七、挛缩   (一) 概述   (二) 挛缩评定   (三) 康复处理   八、骨质疏松症   (一) 偏瘫后骨质疏松特点   (二) 康复治疗   第4章 偏瘫常用康复评定方法   第5章 偏瘫康复训练常用器材   参考文献 [1] 编辑本段中医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方法   (1)中药内服:以健脾补气,养血柔肝,通经活络为主要治疗原则。   (2)按摩方法:按摩是中医康复重要手段,它通过手法的刺激可以实现功能的重组和再塑。   (3)针灸疗法:现临床方法颇多,可达几十种针法,归纳起来以头针和体针运用最多。笔者个人多采用体针,且以阴经、阳经穴同取,以达阴阳平衡之意。   (4)中药熏洗:是中医外治方法,通过疏通经络,活血散瘀以达缓解痉挛、促进康复的作用。我科曾用中药外洗消除中风[2]后的水肿症状,起到了很好疗效。以上是中医康复的几种方法,但必须强调的是,中医方法必须是建立在中医的辨证基础上,且不可千篇一律。最好是根据个人情况康复训练。 约有60-7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坚持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还包括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编辑本段其它康复训练   1、按摩与被动锻炼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4、动作锻炼   (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   (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   (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 (6)家务劳动: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可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如叠被、洗碗、开关门窗等活动,或在室外晒被、种花等缺血性脑中风康复锻炼法。 (三) 坐位训练 1.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可分为三级:静态平衡这是病人最早就能进行的相对容易完成的动作。训练时让病人坐于椅子上或床边,双足平放于地上,双手放于膝部,保持稳定,如有困难可稍加帮助调整部位。开始时病人多易向患侧倾倒,可以先在Bobath反射抑制肢位下保持坐位平衡,这样既可以牵伸痉挛的侧屈肌同时也是辅助下坐位平衡训练。另外也可以被动牵伸患侧屈肌。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前面可放一面镜子,以弥补位置觉障碍的影响,使患者能通过视觉不断调整自己的体位。静态平衡完成好后,徐进一步进行。二级:自动平衡训练,即自行躯干腰部活动。训练动态下的平衡,让病人去取不同方向、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由近渐远增加困难程度。三级:他动态平衡,是在静态平衡下治疗者从前后左右各个不同方向给病人施加推力,打破静态平衡,使患者尽快调整达到性的平衡状态。在给予推力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病人以防止摔倒。通过平衡训练,不断增强躯干肌的控制能力,提高平衡反应水平,为站立行走做好准备。在此训练中应诱发出患侧的保护性姿势反射,这也是一种促通。 2.坐位下患肢持重训练: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充分前伸躯干前倾抬头,向前向患侧方向触及目标物。此过程足跟向下用力,将体重渐移至患侧下肢上。训练负重时应注意足跟不能离地,不能出现前脚掌用力下登的现象,更不能试图单使健腿过度用力,因极易引起踝震挛。 3.坐——站起训练 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一般足跟距边缘5㎝左右,双足在同一水平或患足稍偏后,上肢像上述前倾持重训练一样,躯干前倾双脚负重,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伸膝伸髋,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治疗者可在患膝和髋部给予帮助。站起后治疗者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防止“打软”。注意,此过程中应防止在站立瞬间健足后移,造成健下肢单独负重站起的情况。治疗者可用足在患者患足后抵住。躯干前倾式屈髋的过程,而不是弯脊柱和低头。 4.由站——坐训练 由站立到稳定的坐下与上述相反,但更难于完成。因为这主要是通过股四头肌的离心性收缩来控制,要求下肢群更好的协调作用。开始,治疗者可帮助屈膝、上提腰带,控制坐下速度。 5.坐位小屈膝踝背屈 此训练要求屈膝过程时足跟不能离开地面。踝背屈可在坐位膝关节自然屈曲位下进行,应防止足内翻。 6.坐位下的上肢训练 耸肩运动,上肢反射抑制肢位下肩胛活动,双上肢上举和患肢独立主动上举训练等卧位时的上肢训练也应该在坐位下继续进行。 7.战力训练 站立平衡训练是站立位下的静态平衡、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训练。方法基本同坐位平衡。但保持站立位平衡还需要膝、踝、髋关节稳定控制。利用姿势镜此时仍是必要的。但静态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训练患侧下肢持重:两足稍分开,让患者将重心渐移向患侧,可以利用磅秤或感知承重的生物反馈仪进行训练,逐渐提高持重训练的目标 8.立位下屈膝训练 病人站在墙前,保持股部接触墙面以保证做屈膝动作时髋保持伸展。 9.膝关节稳定性控制 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站立和行走时膝“打软”或“过伸”,患者因为无力控制而通过过伸“锁住”关节来求得稳定。训练可在站立位下尽可能患肢持重,上肢可扶持肋木、平衡杠或桌椅进行患膝0-15°范围有控制的缓慢活动。也可在床上或坐位下进行,由治疗者帮助一手通过足底施加推力,另一手放在膝关节膝伸屈时上下引导控制活动范围。 10.收账不行 采用三点支持步行,步行顺序为手杖——患腿——健腿,即健手持杖,先伸手杖。后迈患腿,最后迈健腿。手杖的长度为自然站立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高度,或自然站立,屈肘30°、腕背伸约25°下持杖的高度。多脚杖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使用手杖很容易造成全部由健侧负重的状态,即当迈患腿是躯干进一步向手杖方向倾倒,使患侧躯干短缩,上肢及手屈曲痉挛加重,因此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利用手杖进行步行训练。一般对于病重的患者,预测以后不能恢复至独立行走或年老稳定性差的病人,必须使用辅助器步行者,应较早给予使用手杖的训练指导。 11.上、下楼梯训练 由于下肢有一定的伸肌异常运动模式,伸膝是踝跖屈内翻,患者感觉患腿长,不得不向健侧侧身;正确的上下楼训练方法是,上楼先上健腿,后上患腿;下楼先下患腿再下健腿。 平衡板训练 为进一步提高平衡能力。另外,可进行单腿站立,踩直线站立和步行来进行高水平平衡训练。 1. 伸肘训练 取仰卧位,叩打三头肌诱发肘伸展。治疗者一手放于肱骨远段支持,保持肩前屈90°,另一手叩打三头肌同时发出伸肘指令,使病人努力伸直肘关节。适于II期病人。病人进一步可进行主动伸肘后令其反复做伸曲肘、摸对侧耳朵的训练。肩不能控制前屈位时应给予帮助。 2. 双上肢上举 仰卧位,下肢良好肢位下双手相触、手指交叉相握、患拇在上(称Bobath握手),用健臂带动使肘伸直,做全范围的肩前屈运动。前屈终点手掌翻转,使患侧前臂旋后肩外旋。此动作在I 期就开始进行,患肩由被动逐渐增加主动程序,手掌相触可保持一定程度的肩外旋。这个训练,对于维持关节活动度,体会肩关节空间位置和运动觉,增强对患肢的认识都很重要。 3. 患上肢上举 治疗者一手帮助维持患者肘关节伸直,患者将两手手指相插帮助带动患上肢上举。最初的独立活动可训练上举90°位的稳定控制,将上肢带到此体位下,鼓励患者伸肘和肩并向上挺住,可用手给一触及目标引导。待控制能力提高后进行小范围有控制的活动,直到全范围的活动,并能控制在任何角度。 4. 桥式运动 上肢伸直放于侧体,双下肢(立膝位)屈膝髋,足平踏于床上,用力下踩将臀抬起并控制,下肢把持稳定,尽可能达到充分伸髋,保持5-10秒,勿憋气。通常最开始训练时需帮助病人放置好下肢,在膝部给予向下压力,甚至帮助抬臀。因患下肢用力时伸肌张力的增高,需帮助固定膝、踝来保持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桥式运动,且充分完成后可适当给予阻力。此动作变得容易完成后,可以在臀抬起后,再抬起健下肢保持单足支撑,即单桥运动。桥式体位是一个良好的抗痉挛体位;是自理训练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做好强而有控制的桥式运动,就很难达到充分的伸髋,而这必将影响正常的行走;另外桥式运动也为坐、站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翻身 由仰卧位一侧卧位。双髋膝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头转向侧方,健上肢带动患肢伸直肘向前送,向翻身侧用力转动躯干,同时向同一侧摆膝,完成肩胛带 骨盆带的共同摆动,达到患侧。这一过程治疗者应站在转向的一侧,以解除病人害怕摔下的顾虑。初期可给予适当的帮助,治疗者用手作目标,引导病人上肢向一侧带动或帮助摆膝。向患侧翻身较向健侧容易,但需注意勿使患肩受损。 6. 起坐 由侧卧位开始,健足推动患足,将腿移至床缘外。患侧坐起时,将健手插在患侧腋部支撑,用力推动身躯,手掌边推动边后撤,同时躯干用力侧屈至坐起。有困难时,治疗者可在膝、小腿部推压或由颈部向上推以帮助坐起。健侧坐起时,用健肘支撑将身躯干推起完成,但此动作易使本已有患侧躯干肌痉挛的情况加重,故一般能够完成后就不需要在训练。 7. 挤压肩关节 仰卧位,患上肢充分伸肘上举。治疗者一手握住患手,手掌相对腕背伸,另一手放于肘部,保持肘伸直,将肱骨推入关节窝。同时帮助患者做前屈、外展运动。患者需注意体会此过程中的感觉,进一步病人可主动用力送肩推治疗者的手活动肩胛骨,这时治疗者可推压给予阻力。此活动也可在健侧卧位下进行。 8. 牵伸躯干肌 仰卧位、患下肢屈膝、髋内旋,治疗者一手下压患膝同时一手作用于患肩,是患侧躯干肌受到缓慢持续牵拉,以此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9. 手指训练 控制拇指关键点降低手屈肌痉挛,可在此位置下训练手指伸展 10. 肘关节旋前旋后活动 因旋前肌紧张造成旋后困难,通过利用持续牵拉旋前肌后快速牵拉旋后肌,而后马上令病人做手掌向上翻的前臂旋后动作,治疗者可顺势给予适当的助力。 11. 骨盆带摆动 运动功能恢复是由躯干开始、近端至远端顺序进行的,摆髋是早期髋控制能力的重要训练。仰卧立膝位,双膝一同从一侧向另一侧摆动。患侧跟上健侧,髋由外旋位向内旋位摆动的过程是此项活动的难点,开始可适当给予帮助。 12. 分夹腿运动 在同上体位下,两髋同时做外旋到中立位的反复运动,会位困难时可在健膝内侧施加阻力,加强联合反应来促进患髋由外旋回到中立位,因髋控制能力差,分腿时易过猛外旋损伤内收肌,因此应注意保护。进一步可进行患腿分、合活动。 13. 仰卧位屈膝运动 下肢抗重力肌痉挛造成屈膝困难,所以应进行屈膝运动。仰卧位下膝由伸展位开始做膝运动,足跟不能离开床面。初期有困难可在稍屈位开始,治疗者可帮助控制足跟不离床或稍给予助力。 14. 仰卧位床边屈膝 髋关节始终保持伸展位,小腿放于床边缘,治疗者帮助保持踝背屈,避免重力影响,活动过程不应伴有足下蹬。此动作已utuoli共同运动。 15. 俯卧位屈膝 俯卧位时,髋关节为伸展状态,向后钩腿屈膝,用力屈膝时易同时产生足内翻、屈髋,治疗者应帮助控制,伸髋下屈膝也可在站立位下进行。 16. 起立床训练 早期就开始起立床训练,可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尽早使患肢负重,预防骨质疏松,获得直立的感觉刺激,通过反射机制诱发肌张力等。 搜集了一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I.          早期康复的内容: 包括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2.体位变换;3.关节的被动活动;4.预防吸入性肺炎;5.床上移动训练;6.床上动作训练;7.起坐训练;8.坐位平衡训练;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10.移动训练。 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 一般认为,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应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康复训练开始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蛛网膜下腔出血未手术病人,应观察1个月左右在谨慎开始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1.         正确的床上卧位 体位摆放关系到康复预后的好坏,为预防并发症,应使患者肢体置于良好肢位,即良肢位。这样可使患者感觉舒适,又可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具体如下: A.         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处于下方的侧卧位。头枕于枕头上,躯干正面与床面保持直角。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肩关节屈曲约100°,上肢尽可能伸直,手指伸展开。患侧下肢用枕头垫起,保持屈髋、屈膝位,足部亦垫在枕头上,不能悬于枕头边缘。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姿势,可轻度伸髋屈膝。健侧卧位有利于患侧的血液循环,可减轻患侧肢体的痉挛,预防患肢浮肿。 B.         仰卧位 头部枕于枕头上,躯干平展,在患侧臀部至大腿下外侧垫放一个长枕,防止患侧髋关节外旋。患侧肩胛下方放一枕头,使肩上抬,并使肘部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手中不握东西。患侧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一枕头,形成膝关节屈曲,足底不接触物品,可用床架支撑被褥。 C.         患侧卧位 患侧肢体处于下方,这样有助于刺激、牵拉患侧,减轻痉挛。患侧头稍前屈,躯干后倾,用枕头稳固支撑后背,患侧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腕背伸、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开。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微屈膝。注意,一定要保持患侧肩处于前伸位。 2.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早期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不仅可以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还可以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并可促进全身机能恢复。 A.         肩关节的屈曲和外展、肩关节的内收和外旋:治疗师一手固定肩关节加以保护,另一手做肩关节的屈曲、外展、内旋和外旋。 HYPERLINK "http://hiphotos.baidu.com/%CA%AE%BC%B6%C9%CB%B2%D0/pic/item/3e9fe9defbebba35495403dd.jpg" \t "_blank" HYPERLINK "http://hiphotos.baidu.com/%CA%AE%BC%B6%C9%CB%B2%D0/pic/item/f7cd18509a81c5a98c5430da.jpg" \t "_blank" B.         前臂的被动运动:训练时治疗师一手固定上臂接近肘关节处,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徐缓地、充分地旋转前臂。 C.         肘关节伸展活动:患者取仰卧位,屈肘90°,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手腕,将肘关节从屈曲位运动至伸展位并伸直腕关节。 D.        髋关节的伸展:治疗师一手充分屈曲健侧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另一手向下方(床面方向)按压患侧膝关节,达到伸展患侧髋关节的目的。 E.         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轻度外展健侧下肢,利用沙囊固定健侧下肢,治疗师用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运动。 F.          髋关节的内旋:治疗师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做髋关节的内旋运动。 G.        牵张掴绳肌的方法:在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屈曲髋关节就可达到牵张掴绳肌的目的。 3.         早期上下肢的主动运动 瘫痪后患侧肢体常出现痉挛、肌张力有所增加。应让患者尽量学会自我控制痉挛的方法,患者可自我训练,对以后的康复起到积极的效果。 首先,应让患者学会Bobath握手,方法如图。在此基础上,让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上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同时患侧的肘关节要保持伸直状,而后再将双侧上肢放置腹部,如此反复进行。动作要缓慢、到位。此项运动可在卧位、坐位、立位等任何姿势下进行。 HYPERLINK "http://hiphotos.baidu.com/%CA%AE%BC%B6%C9%CB%B2%D0/pic/item/71be2950b13f7e0242a75b8f.jpg" \t "_blank" HYPERLINK "http://hiphotos.baidu.com/%CA%AE%BC%B6%C9%CB%B2%D0/pic/item/db3e04dfe310a07eccbf1a95.jpg" \t "_blank" 桥式运动:为了提高骨盆与下肢的控制能力,早期要给患者进行双腿的搭桥训练。患者仰卧,头与躯干一致,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全脚掌支撑床面,治疗师一手在患侧膝部稍施加向下压力,另一手托起患者的臀部,从而帮助患者完成桥式运动。 保持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坐姿:头、颈、躯干应保持左右对称,无扭转,躯干伸直;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保持90°屈曲位,为避免躯干后倾,臀部应尽量坐在椅子偏后方,双臀部负重要均匀;患侧小腿与地面应保持垂直。另外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图: INCLUDEPICTURE "http://hiphotos.baidu.com/%CA%AE%BC%B6%C9%CB%B2%D0/pic/item/8835edaea84565dcfbed50cd.jpg" \* MERGEFORMATINET 如足内翻的患者可在患足外下垫放一块楔形板,可起到纠正足内翻的作用。如图: 随意运动的训练: 上肢: 1患者仰卧、肘伸展,治疗师辅助患者上举、外展、内收或旋转上肢,如图。或患者肩屈曲,另患者够向前方的治疗师,再回够自己的对侧肩,如图。可令患者在任意角度停住并保持数秒,以训练上肢的控制能力。 INCLUDEPICTURE "http://hiphotos.baidu.com/%CA%AE%BC%B6%C9%CB%B2%D0/pic/item/866323ef4045140e2df534de.jpg" \* MERGEFORMATINET 2前臂运动训练:训练前臂的旋前、旋后,可有健手辅助完成,如进行翻转扑克牌等,如图: 3手的抓握和松开:当手指出现分离运动后(可单独活动手指,而不须手臂同时运动)可练习手的抓握和控制能力。过早的训练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训练时可从直径较大的杯或球的抓握开始,逐渐过渡到铅笔、火柴等,也要联系手指的松开,如将握在手里的木钉丢掉等。 4滚筒训练:双手叉握,双上肢置于滚筒上,前后滚动滚筒。注意应利用肩部充分前伸的运动,而非依靠躯干的前后运动来滚动滚筒,另外要确保患侧上肢的外旋位及前臂的中立位。如图: 5木钉盘训练:坐位,双手叉握,由健侧手协助患手抓起木钉,移至另一处放下;或将木钉翻转插至另一木钉盘上,反复练习,直至患手可独立完成。 下肢: 1髋关节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仰卧位,双膝屈曲,健侧下肢保持中立位于不同的角度,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控制训练。 2膝屈曲训练:如图: 3屈髋屈膝训练:如图:          4下肢负重的准备训练:仰卧,下肢伸展,支托于治疗师大腿前部,治疗师沿患肢纵轴方向对患足施加压力,同时指示患者做小范围的膝屈曲、伸展运动,如图。治疗师可将手放置于患膝下方,对膝关节的伸展给予适当抵抗,促进股四头肌收缩。
/
本文档为【偏瘫康复训练(图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