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见痰休治痰刍议

见痰休治痰刍议

2012-10-22 3页 pdf 96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0394

暂无简介

举报
见痰休治痰刍议 标能够缓解一时,治病必求于本才是中医追求的境界。下面谈 谈我们对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新思路。 1 寒乃生积 肿瘤在中医可归属为 瘕积聚, 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 积聚的主要病因是始于外感。“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 期也, 必生于风雨寒暑, 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 或为 风肿汗出, 或为消瘅, 或为寒热,或为留痹, 或为积聚。奇邪淫 溢, 不可胜数”(《灵枢·五变》)。对于发生于腹腔积病的始动因 素和形成机理, 则更有“得寒乃生”的详细论述。又如: 《灵枢· 百病始生》: “黄帝曰: 积之始生,至其已成, 奈...
见痰休治痰刍议
标能够缓解一时,治病必求于本才是中医追求的境界。下面谈 谈我们对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新思路。 1 寒乃生积 肿瘤在中医可归属为 瘕积聚, 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 积聚的主要病因是始于外感。“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 期也, 必生于风雨寒暑, 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 或为 风肿汗出, 或为消瘅, 或为寒热,或为留痹, 或为积聚。奇邪淫 溢, 不可胜数”(《灵枢·五变》)。对于发生于腹腔积病的始动因 素和形成机理, 则更有“得寒乃生”的详细论述。又如: 《灵枢· 百病始生》: “黄帝曰: 积之始生,至其已成, 奈何?”黄帝问的就 是积发生的原因与过程。岐伯回答: “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厥乃 成积也。”积的始动因素是感受寒邪, 寒邪上厥(逆)就可以成 积。黄帝又问: “其成积奈何?”即成积的过程是怎样的。岐伯回 答了三种情况: 一是, “厥气生足 , 生胫寒, 胫寒则血脉凝 涩, 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 胀则肠外 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即寒气从足向上直入肠胃,引 起肠胃 胀 ,压迫肠外之液体凝聚, 日久成积。是谓寒痰积聚。 二是“卒然多食饮, 则肠满, 起居不节, 用力过度,则络脉伤, 阳 络伤则血外溢, 血外溢则衄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 血内溢则后 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 肠外有寒, 汁沫与血相搏, 则并 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即饮食不节,肠胃络伤,血溢肠外, 肠外寒凝瘀血搏结成积。是谓寒瘀积聚。三是“卒然中外于寒, 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 气上逆则六俞不通, 温气不行, 凝血 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即外感寒邪, 加之内伤情志,气机内乱,经络阻滞,卫气不温, 营血瘀滞, 津液 涩渗, 留著成积。是谓寒郁积聚。原本外感寒邪发病较为单纯, 但合情志内伤, 不但病情复杂程度增加, 病情性质显著变化,尤 其病情严重程度明显恶化。 由此可见, 无论寒痰成积、寒瘀成积、寒郁成积, “得寒乃 生”是积生成的始动原因和根本病因。由于寒性收引,无论寒邪 起于局部, 还是束于周身, 在寒邪的作用下,便以收引为病理表 现, 以有形的津液、血液为病理靶点, 形成 瘕积聚。因此,寒为 积之本因。至于 积形成以后产生的热、毒、痰、瘀、虚等, 不 过是瘤体的自身形态,或阻滞压迫损伤带来的继发反应。于是 温寒就成为治疗肿瘤的根本原则。不温不散, 温则行之,气血流 通, 何积之有。 2 何处温寒 所谓何处温寒, 是说人体何处易招致寒邪,是寒邪易袭的 部位, 从而确定需要温寒的部位。从上述经文可以看出,下焦足 胫、中焦肠胃、皮表肌腠是最容易招致寒邪侵袭的部位。注意这 些部位的保暖御寒, 尤其是不留寒, 对于肿瘤的预防是很重要 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管肿瘤发生于何处 ,都应该注意温下 焦、中焦和肌表。临床也可以看到在外感、呕泻或情绪刺激,肿 瘤患者病情易加重和反复。 在《灵枢·五变》中还指出了易患肠中积聚疾病者的体质 状态,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 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皮 肤薄而不泽, 肉不坚而淖泽”。即皮枯肉懈,没有光泽,是中焦不 足, 不能维养肌肤的表现。“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 乃伤脾胃之间, 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 大聚乃起”。反 映了中焦脾胃虚弱, 易于留积的肠胃病理特点。如果寒凉迭进, 宿积累落, 便会形成大聚(大的肿块)。 由于脾为中阳,主四末, 脾阳足则四肢温, 周身暖, 不易受 寒。且脾主运化,脾之阳气健旺,气血津液流动,亦不易形成积 聚。如积聚已成,若恢复脾运,使气血津液流通起来, 积聚也易 消散。在护卫、温中、暖下三个温寒原则中,时时顾护脾胃,着眼 中阳, 应是肿瘤治疗求本的第一要义。 3 如何温寒 关于如何温寒,诸位医家各自都有自己的经验见解、习用 手法, 不可千篇一律。内温可用汤剂, 外治可用熏灸, 包括食养 食疗等, 方法众多,从病者择其善而用之是基本原则。下面就积 聚已成患者的温寒治法, 谈谈感触。 护卫: 护卫肌表不受外邪, 我们认为, 主要在于疏, 使卫表 开合有致, 邪不能附, 而不是紧闭死守。若积聚始于表寒, 更应 该在起手投药之时, 先佐用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等轻剂两三 剂疏理卫表, 使表邪散去,邪不束则卫表和。“三焦膀胱者,腠理 毫毛其应。”(《灵枢·本脏》涉及水液系统的 瘕积聚, 此法更 为必要。 温中: 温中之法多端,张仲景理中汤(丸)堪属经典, 该方重 在补气, 气足则阳盛。况中焦不温则多湿, 积聚患者多见舌苔湿 腻, 显为运化不力, 理中之法较为合拍。也常见患者舌苔黄腻, 显出湿热之象, 但患者体弱无力, 又经多方戕伐, 中焦脾胃委 顿, 理中再合泻心诸剂可也。脾胃一健,治疗方有转机。 暖下:由于“寒在下”,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 必从足始”, 况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足下受寒湿之邪气,必假肝脾肾三阴经 成上厥之邪, 收引气血津液 ,积聚于中则留积中焦肠胃, 积聚于 下则留积下焦肝肾, 古之称为疝瘕积聚。暖下即温肝肾,上焦主 气, 下焦主血, 温肝肾者即是温血。小温者佛手散, 大温者胶艾 汤; 温而行气者温经汤, 温而利水者当归芍药散,温而化瘀者桂 枝茯苓丸等等, 仲景经方及后世效方可择机选用。 “见痰休治痰”刍议 黄陈招1 朱彩凤2 王永钧2 ( 1.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 317600;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痰为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 分为有形之痰及无形之 痰。痰多因病而致,其中无形之痰又是致病之因,能“随气升降, 无处不到”, 上至巅顶, 下至涌泉, 外而四肢筋骨, 内而五脏六 腑。痰犯于肺可见咳嗽哮喘,蒙闭心包则神昏癫狂,痰浊上扰则 眩晕耳鸣、偏正头痛,阻于脑络则舌强语謇、四肢不遂,痰停胁 肋则胸膺疼痛, 滞于筋骨则见阴疽流注, 客于关节可见鹤膝历 节, 痰阻三焦少阴经气,又可诱发疟疾等。故《类证治裁》中说: “在肺则咳, 在胃为呕,在心则悸, 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 痞, 在膝则胀, 在肠则泻, 在经络则肿, 在四肢则痹⋯⋯”, 其症 见多端, 证候芜杂。因此, 有“怪病多责之于痰”、“百病多因痰作 祟”之论。在现代医学中, 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哮喘、胸膜 增厚、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结节、偏头 痛、失眠、肥胖、癫痫、脑梗死等多可呈痰证表现。 1 治痰须审因 中医学认为, 痰因病而生, 为病之标, 而非病之本, 欲清其 流, 必先澄其源。痰之源不一, 或由外感,或由内伤,有因热而生 者, 有因寒而生者, 有因风而生者,有因惊而生者, 有积饮而生 ·955·中医杂志2009 年10 月第50卷第 10 期 Journal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Vol. 50, No . 10  者, 有多食而生者, 有因暑而生者,有因生冷物而生者,有饮酒 而生者, 有因郁而生者, 有因虚而生者,而虚者尤多。因而痰有 热痰、寒痰、风痰、湿痰、燥痰、酒痰、郁痰、惊痰、老痰、食积痰、 郁痰、虚痰等之异。在治疗上,应遵循中医八纲辨证而治之,表 者宣之, 里者化之, 寒者宜温, 热者宜清, 虚者补益,实者攻逐, 若虚实夹杂表里同病寒热互见则应分别主次轻重以治之。如喻 嘉言主张“治病必先识病, 识病然后议药”, 他反对见痰治痰,不 分寒热虚实而一概疗以辛燥之剂。《内经》言“必伏其所主,而先 其所因”,所谓伏其所主者, 制病之本也; 先其所因者, 求病之由 也,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治痰者, 亦如是理。“痰之为 病, 必有所以致之者, 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 但治其风火, 风火 熄而痰自清也;因虚、因实而生痰者, 但治其虚实, 虚实愈而痰 自平也;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 虚实可自调者”(《景岳全 书》)。当然在审因论治的基础上, 还应注重急则治标缓则图本 的原则。如宿痰伏肺之哮证, 发作时痰涎壅盛, 格拒气道, 此时 当以攻邪气为急,治痰为先 ,以开气道, 缓解期则应以调补脏腑 功能为主, 以防止痰饮复生而致哮证复作。 2 治痰须扶正 如前所述, 痰有虚实,不可不辨。然究其本源, 可以发现“天 下之实痰无几, 故痰之宜伐者亦无几”。《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津液的生成和输布依赖于 胃之腐熟水谷、脾之升清降浊、肺之宣发肃降、肾之蒸腾气化, 三焦之决渎通调, 若脏腑功能失调,则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 排泄及其代谢平衡,而致津凝为饮, 饮聚为痰。由此可见, 痰本 人身之津液 ,亦为水谷所化生,若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 若化失其正 ,则脏腑病, 津液败, 即令血气变生痰涎。自仲景以 降, 痰饮学说百家争鸣, 不断充实和发展,自明清渐发展成熟。 明代王纶首倡“痰之本,水也,原于肾; 痰之动 ,湿也,主于脾”, 继之张景岳也承其说, 提出“五脏之病, 虽俱能生痰, 然无不由 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 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 无不在脾, 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认为凡是痰证, 皆与脾肾相关。 脾虚则中气虚馁,食饮不化,化湿酿痰,此土不制水;肾虚者,水 不归源,肾水上泛 ,或阴虚火动,肾水沸腾,煎熬成痰。“故治痰 者, 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 去矣”。在具体遣方用药时, 张景岳以健脾益肾、摄肾固真为主, 并拟20余首治痰方剂, 为前人所不及。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 也主张“若肾虚水泛,为痰为饮者,必滋其肾, 肾水不足则用六 味, 若命门火衰, 寒痰上泛, 则用八味肾气丸, 补火生土开胃家 之关, 导泉水下流而痰饮自消”。可见调补脾肾方为追本穷源之 治。经言肾为胃之关,主水液, 因为肾寓真阴真阳, 为水火之根, 气化之动力。若肾亏精少,命门火衰 ,则气化失职, 开合失司,而 致清津不能运化,浊液不得排泄, 水湿停积,便酿为痰浊。补肾 以激发气化, 既可排泄蓄积之水液,又可防痰证之复萌。若惟见 痰治痰, 不求所因, 不固其本, 则旋攻旋生, 而致虚者愈虚, 危不 旋踵。诚如景岳所言“治痰之法无他, 但能使元气日强, 则痰必 日少, ⋯⋯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 方是补天之手”。 3 治痰须治气 气能行津,水化于气, 津液属阴主静,行则为液,聚则为痰, 流则为津, 止则为饮。其转输、敷布、排泄均依赖气的推动,是谓 “液随气运,⋯⋯藉气周流”。若内外感伤致气虚、气滞则使脏腑 功能失调, 于肺则通调下降 ,于脾则转输无权,于肾则蒸化开阖 失司, 于肝则疏泄无度, 于心则神明无主,脉道不利, 而使清者 不升,浊者不降, 水液失其正化,停而为痰。三脏之中, 以肾为 本, 以肺为客, 以脾为标。可见“夫痰之滞, 非痰之故, 乃气之滞 也”。故《济生方》有云: “⋯⋯人身无倒上之痰, 天下无逆流之 水, ⋯⋯人之气道贵乎顺, 顺则津液流通, 决无痰饮之患, 调摄 失宜, 气道闭塞, 水饮停于胸腑,结而成痰”。因此, 在治法上各 医家均主张以治气为主, 宣通气脉为先。如朱丹溪云:“善治痰 者, 不治痰而治气,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古方治 痰饮用汗吐下温之法, 愚见不若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 其常 用理气药有香附、青皮、陈皮、枳实等。而陈士铎治气逆痰滞为 患, 方用白术、茯苓、人参、陈皮、天花粉、白芥子、神曲、紫苏子、 白豆蔻, “在治痰之中,而先理气, 气顺则痰活, 气顺则湿流通, 而痰且不生矣”。清代另一名家喻昌在其医案中也指出:“大率 痰为标, 气为本, 治标易而治本则难。⋯⋯治气之源有三: 一曰 肺气, 肺气清则周身之气肃然下行; ⋯⋯一曰胃气, 胃气和则胸 中之气亦易下行;⋯⋯一曰膀胱之气, 膀胱之气旺, 则能吸引胸 中之气下行。⋯⋯顺气则痰不留,即不治痰则痰自运矣”。可见, 治痰者,当先调其气,杜生痰之源头, 气滞者宜行之, 气逆者宜 平之, 气虚者宜补之, 气陷者宜升之,气逸者宜摄之,气血冲和, 则痰无以生。 4 治痰兼治瘀 如前所述, 痰饮为津液不化的病理产物, 而瘀血为血运不 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 由于津血同源, 痰瘀之间 亦同气相求 ,常兼见同病,甚而相因为病。痰阻则血涩, 血凝则 痰滞, 瘀血内阻, 蕴里不散, 津液涩渗,六输不通, 湿气不行, 久 必生痰, 痰结更致血瘀, 痰瘀相搏, 而致病情胶结难解。“诸痰 者, 皆由血脉闭塞,饮水积聚不散,便成痰也”(《诸病源候论》)。 “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瘀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血 证论·咳嗽》)。“自气成积,自积生痰, 痰挟瘀血, 遂成窠囊”; “久得涩脉,卒难得开, 必费调理”(《丹溪心法》)。而近代医家关 幼波也指出: “痰与血同属阴, 易于交结凝固, 气血流畅则津液 并行, 无痰以生,气滞则血瘀结”。凡此种种, 均揭示了痰瘀同病 的本质, 同时也指出了痰瘀病证的预后。痰瘀同病,内外妇儿各 科均可见, 五脏六腑皮脉筋骨全身无不至, 结于胸则病心痛,停 于肝则 积臌胀,阻于胃则疳积格拒, 凝于皮下则成痰核瘰疬, 滞于胞宫则经痛经漏甚而经闭不孕。由于痰瘀同生且互结为 患, 切不可见痰治痰, 或见瘀治瘀, 当治其源, 并治其兼, 且应权 衡主次轻重, 求因定位,辨证分治。若在“胸痹”病中见者, 治宜 化痰逐瘀、宣痹通阳; 若在“痹证”中见者,则应活血通络温化寒 痰;若为痰蒙心窍瘀血冲心之“狂”病, 则应活血祛瘀, 镇心涤 痰。化痰使气机调畅,则有利于血行, 瘀祛则脉道通畅, 而有助 于痰清, 正所谓“治痰要活血, 血活则痰化”。其实痰瘀同源、同 病的理论可溯源至《内经》,其用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开创了痰瘀 同治的先河。而在《金匮要略》中也有不少痰瘀同治、水血并调 的方剂, 如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大黄甘遂汤、大 黄牡丹皮汤等。至若丹溪推崇苍术的化痰消瘀功用, 认为苍术 治痰瘀互结而成之“窠囊”极妙, 并以控涎丹加桃仁泥丸治痰瘀 身痛胁痛, 以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治痰瘀肺 胀,以血块丸治疗“痰浊死血积聚而成”之肿块, 方用桃仁、红 花、五灵脂、三棱、莪术、海浮石之属以破血逐瘀化痰散结。在 ·956· 中医杂志2009年10 月第50 卷第10 期 Journal o f T 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Vo l. 50, No . 10  《寿世保元》中, 以清湿化痰方治痰迷心窍、神不守舍, 其方以胆 南星、半夏、陈皮、苍术、白芥子等化痰, 若并见骨体痛甚及有肿 块作痛, “名曰痰块”,则加乳香、没药、芒硝等活血行瘀类药; 若 见头顶痛加川芎、威灵仙以活血祛风止痛; 而手臂痛则加薄、 桂, 使经脉温通,引胆南星至痛处, 充分体现了痰瘀同治的学术 观点。在现代医学中,如哮喘、肺心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 梗死及其后遗症、癫痫、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内伤杂病及妇科经 带胎产病采用活血祛瘀、理气化痰的方法均收到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 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 因于外感内伤, 源于脾肾 之虚、气机之滞、瘀血之化, 因此, 在治疗上,务必审因论治、固 护脾肾、调气行瘀,穷其本, 溯其根,而不应专事于祛痰攻痰。 参考文献 [ 1]张存钧,王松坡, 张镜人 . 张镜人痰瘀同治临床经验[ J] . 山 东中医杂志, 2008, 27( 6) : 418 419. [ 2]刘谨. 痰瘀同治法治疗高脂血症67 例[ J] . 浙江中医学院学 报, 2002, 26( 2) : 32. 《脉经》“伤寒”考 毛秉豫1 刘世恩2 ( 1.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学院, 473006; 2.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   《脉经》系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叔和) , 于公元220~230 年间 撰著的有关脉学专著, 共10 卷。现在流传于世的《脉经》,是经过 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正后的传本, 在对《脉经》进行修订 时, 除在编次体例上进行了调整之外,又将王叔和收集在《伤寒 杂病论》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删削,如卷九第三、五、九篇均可 见到“方见伤寒中”或“在伤寒中”之语。尽管这样,《脉经》中仍 有三分之一的内容, 属《伤寒杂病论》未散佚的条文,因此,《脉 经》是相关《伤寒杂病论》最早的传本之一。 我们参照晋代王叔和撰次《金匮玉函经》,隋代巢元方《诸 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王 怀隐等《太平圣惠方》, 林亿等校定《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 日本国康平本《伤寒论》,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等不同朝代的 《伤寒杂病论》传本, 就《脉经》中所辑《伤寒杂病论》佚文, 进行 了较为认真的考证, 现将结果辑录于下。 1 条文与载方的统计 据统计,王叔和《脉经》10 卷, 前后共收载《伤寒杂病论》佚 文789 条,其中只有论而无方者572条, 方论俱全者217 条,载方 (除去重复)共137 首。 2 辑载佚文所涉及的篇卷 卷五: 张仲景论脉第一,佚文 1条, 有论无方。 卷七: ( 1)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佚文35 条,有论无方。( 2)病 可发汗证第二, 佚文 45 条 ,其中有论有方 40 条, 载方 (除去重 复) 12 首。( 3)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佚文27条, 其中有论有方17 条, 载方(除去重复) 17 首。( 4)病不可吐证第四,佚文4 条,有论 无方。( 5)病可吐证第五, 佚文7 条,有论无方。( 6)病不可下证 第六, 佚文44 条,其中有论有方4 条,载方(除去重复) 6 首。( 7) 病可下证第七, 佚文 32 条 ,其中有论有方 27 条, 载方 (除去重 复) 9 首。( 8)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佚文57 条,其中有论有方 37条, 载方(除去重复) 31 首。( 9)病可温证第九,佚文10 条,其 中有论有方7 条, 载方(除去重复) 2 首。( 10)病不可灸证第十, 佚文3条, 有论无方。( 11)病可灸证第十一, 佚文8 条,其中有论 有方2条, 载方(除去重复) 2 首。( 12)病不可刺证第十二,佚文1 条,有论无方。( 13)病可刺证第十三, 佚文 27 条, 有论无方。 ( 14)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佚文7 条,其中有论有方 2条, 载方(除 去重复) 4首。( 15)病可水证第十五, 佚文6 条,其中有论有方 2 条, 载方(除去重复) 1首。( 16)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佚文12 条, 其中有论有方 1 条, 载方(除去重复) 1 首。( 17)病可火证第十 七, 佚文1 条,有论有方, 载方2 首。( 18)热病阴阳交少阴厥逆阴 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 佚文35 条,有论无方。( 19)重实重虚阴阳 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佚文5条, 有论无方。( 20)热病生死期日证 第二十, 佚文10 条,有论无方。( 21)热病十逆死日证第二十一, 佚文10 条, 有论无方。( 22)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佚文 6 条,有论无方。( 23)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佚文3 条,有论 无方。( 24)热病损脉死日证第二十四, 佚文3 条,有论无方。 卷八: ( 1)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佚文1条, 有论无方。( 2)平痉 湿 脉证第二, 佚文26 条,其中有论有方9条, 载方10 首。( 3)平 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佚文7 条, 其中有论有方 5条, 载 方7 首。( 4)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佚文3条, 其中有论有方1 条, 载方1 首。( 5)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佚文8 条, 其中有论有方2 条, 载方2 首。( 6)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佚文12 条,其中有论有 方2 条,载方2 首。( 7)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佚文7 条,其中 有论有方1 条,载方1 首。( 8)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佚文26 条, 其中有论有方7 条,载方9 首。( 9)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佚文23 条,其中有论有方6 条,载方6 首。( 10)平胸痹心痛短气 奔豚脉证第十,佚文5 条,其中有论有方2 条, 载方2 首。( 11)平 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佚文25条, 其中有论有方3 条,载方 3 首。( 12)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佚文15 条, 有论无方。( 13)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佚文 21 条,有论无方。 ( 14)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 佚文40 条, 其中有论有方1 条, 载方1 首。( 15)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证第十五, 佚文39 条, 其中有论有方12 条, 载方(除去重复) 10 首。( 16)平痈肿肠 痈金疮浸淫脉证第十六, 佚文11 条,其中有论有方2 条, 载文 2 首。 卷九: ( 1)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证第一, 佚文 11 条, 有论无 方。( 2)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佚文35 条,其中 有论有方5 条, 载方5 首。( 3)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 利证第三,佚文8条, 有论有方8条 ,载方(除去重复) 8 首。( 4)平 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佚文17条, 有论有方2 条,载方 2 首。 ( 5)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下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佚文 11 条,有论有方6 条,载方6首。( 6)产咽中如有去炙脔喜悲热入血 室腹满第六, 佚文7条, 有论有方4 条,载方4 首。( 7)平阴中寒转 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佚文13 条, 有论有方5条, 载方5 首。 ( 8)平妇人病生死第八,佚文8 条,有论无方。( 9)平小儿杂病证 第九, 佚文7 条,有论无方。 3 小结 《脉经》所载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佚文,多达 789 条, 载方 137 首, 病种除六经本经病证及变证外, 还涉及内、外、妇、儿等 临床多科, 弥补了宋版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不足, 这对 于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 整理、完善仲景文献, 指导中医临床, 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编辑: 李 巍] ·957·中医杂志2009 年10 月第50卷第 10 期 Journal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Vol. 50, No . 10 
/
本文档为【见痰休治痰刍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