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957年资料5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

2017-12-12 8页 doc 22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1957年资料5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1957年资料5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 秦伯未 十六、腹满症 腹满多为胃肠病,“伤寒论”把它属于阳明和太阴范围,“金匮”上还是同一分类,把实症、热症、可下之症归入阳明,虚症、寒症和当温之症归入太阴。其主要鉴别是在于痮与痛两面,如说:“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1957年资料5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
1957年资料5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 秦伯未 十六、腹满症 腹满多为胃肠病,“伤寒论”把它属于阳明和太阴范围,“金匮”上还是同一分类,把实症、热症、可下之症归入阳明,虚症、寒症和当温之症归入太阴。其主要鉴别是在于痮与痛两面,如说:“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又说:“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此为仲景辨证的大法。考“内经”论腹满:“脏寒生满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和“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腹满闭实”等,也以脾胃消化失常作为纲领。故“内经”在治法方面,提出“中满者泻之于内”,泻之于内不同于一般的泻下法,含有消运疎导之意,说明腹内胀满,应该排除,但不是单纯的攻逐所能解决。仲景接受了前人的经验,分为如下三类: (虚实症)1.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冲者心下则痞;2.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br>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里实症)1.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2.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3.?br>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里俱实症)1.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如上所述,腹满症和痮与痛是有密切联系,仲景就在这两个不同程度上加以区分虚实、寒热和表里。然而腹满除脾胃之外也有其它原因,故又指出:“跌阳脈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说明肝气受寒也能致腹满,但脈症截然两样。后人从这理论推阐,有治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青皮、陈皮、半夏、生姜)、解肝煎(陈皮、半夏、茯苓、厚朴、苏叶、白芍、砂仁)、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等方剂,理气和中,肝脾并治。于此可见前人在脾胃病症里极其注意肝病,恰如现代医学把肝胆疾患包括在消化系统之内。中西医理论体系虽然不同,未始没有共同之点,正待我们细细地整理。 十七、寒疝病 寒疝是古代腹痛中特殊症候之一。“内经”上说:“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 疝,得之寒。”“巢氏病源”上也说:“疝者痛也,此由阴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通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苦,发则白津出(内经有“津脱者汗大泄”之句,当指大汗而言),手足厥冷,大乌头煎主之;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很显然,它的原因是寒邪,它的主症是腹中痛,它的特征是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随着疼痛所引起的兼症是呕吐、汗出、手足厥冷等,它的主要治法是温中散寒,加入镇痛之品。镇痛之品当以乌头为主药,看到赤丸的服法内:“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又乌头桂枝汤的服法内:“其知者如醉状,”可知乌头虽为辛热药,能散寒湿风冷,实则利用其麻醉作用。“金匮”里另有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汤治历节疼痛,不可屈仲,同样以镇痛为惟一目的。有人问能不能不用乌头,我以为“温病条辨”曾经选用椒桂汤(川椒、桂枝、良姜、柴胡、小茴香、陈皮、吴萸、青皮),亦有效验。至于大建中汤重在扶阳,当归生姜羊肉汤重在治疗血虚有寒,均非寒疝主方,应当别论。 寒疝为腹痛症,但与一般腹痛有别,故仲景寒疝方不能使用于一般寒性腹痛,治一般的寒性腹痛当于“伤寒论”三阴篇中求之。后世常用的香砂六君汤(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和排气饮(藿香、乌药、木香、厚朴、枳壳、陈皮、泽泻、香附)等,亦可参考。 十八、宿食症 宿食的意义是食后经宿不消,使人腹痮痞闷,嗳恶酸腐,即俗所谓积食。食积于内,不能排泄,依据“内经”上“留者攻之”的治则,当以泻下为主。故“金匮”云:“下之愈,宜大承气汤,”又云:“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但积在于肠,可用下法,若停于胃,催吐为捷,因此又有“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的条文。成无己说:“宿食在中下脘者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总之不离因势利导。必须补充,其有食停中脘,吐之已迟,下之嫌早,则又宜用消运一法,保和丸(神粬、山查、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及大和中饮(山查、厚朴、枳实、半 宿食症极为常见,吐之下之亦为常法,但本人认为必宗仲景用瓜蒂散和大承气汤来治疗则大可考虑。理由是健康之体,偶然饮啖过量,食滞成积,用峻剂排除,尚无大害,如果脾胃薄弱的人,也固守经方,孟浪从事,未免太迂。而且积食之人,多数属于脾胃薄弱一流,前人所谓“胃气以下行为顺,脾气以健运为能,胃阳虚则饱食輙嗳,脾阳虚则多食不化。”所以治宿食症也当审察标本,辨症施治,不要为了轻浅而忽视。 十九、五臓风寒症 “金匮”五脏风寒症,历来註家无明确解释,多数拘泥在“伤寒论”的中风、中寒等名词,遂使格格不相人。本人的意见:1.已经指出五脏字样,是病在内脏,不应当专从外感立论;2.风与寒可以代表两种症状的不同性质,不一定指狭义的风邪和寒邪;3.前人所说的五脏症 状,往往包涵经络范围,见到那些症状,就认为与某脏有关,并不局限一脏。所以五脏风寒症包括热性和寒性、虚性和实性多方面,它可以由风邪或塞邪引起,也可能由本身的阴虚或阳虚引起。体会“金匮”五脏的条文,主要是根据症状来鉴别,仅仅是一个辨症的概念,我们应该注意其具体例子和治法,比较切实。兹将“金匮”原文列表如下:(表见下) 上表内原文有缺略,肺中寒条亦觉太简,恐系传写遗漏,决非无此症候。在病例方面比较重要,我想援引肺痿和肺胀两症补入,是否合式,盼望同道研究。至于肝着病的着字是留着的意思,肝气郁结,因而营行不利,当是受寒所致,故用旋复花汤的行气散滞,通阳活血,“医宗金鉴”认为方症不合,实不惬当。且此方用药虽只三味,立法极佳, 叶天士医案中逢到久痛入络,常用此方增损,所加当归须、桃仁、郁金等药,效果显著,可谓读书有得。心伤症的伤字应作虚弱解,故其病多发于劳倦之后。所说面赤、自烦、发热,都为虚火上扰之象,与下文邪哭一条可以结合。邪哭是悲伤哭泣,如邪所憑,由于血少所致。故接着指出失眠症状:“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形容疲劳过度后欲眠不眠状态维妙维肖。这类症候,经久不愈,可以造成心理上极度恐怖,如癫如狂。从现在来说,都属于神经衰弱范围。仲景没有立方,我以为虚劳病篇的酸枣仁汤(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可以移用。脾约症见于“伤寒论”,是指津液枯燥的便闭,不能用承气汤猛攻,故把小承气汤加入麻仁、杏仁、芍药养阴滋润。这方法对于温病学家启发甚大,吴鞠通治阴虚便闭的增液汤(生地、玄参、),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实从麻仁丸化出。肾着本非肾脏病,因症状偏重腰部,腰为肾之府,遂称肾着。同时由于寒湿内阻,中焦阳气不化,故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目的不在温肾而在散寒遂湿。“三因方”有除湿汤治冒雨着湿郁于经络,即是此方,更可明确其效用。 因五脏连想到三焦,在虚症则上焦为噫,中焦为消化不良,下焦为遗尿,在热症则上焦为肺痿,中焦为痞满,下焦为尿血或小溲癃闭。下焦中又 分大肠和小肠寒热两症,可以发生大便溏薄、大便粘秽、后重便血和痔疮等不同病症。当然,我们不能以此膠柱鼓瑟,但仲景所说三焦的界限极为清晰,指出辨症求因的方法也甚明朗。有人讥其以三焦为说,缥緲难憑,未免太少考虑了。 二十、积聚病 “难经”上说:“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金匮”立论,以“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实与“难经”相同。所说气即食气,因类似积聚而附及,作为鉴别诊断,实非主文。 本篇有两点遗憾,一是没有叙述积聚的症状和治法,二是脉象不与症候相结合,很难加以解释。大概积聚是包括有形的痞块一类,多由气血痰濁凝结而成,因其形态和部位的不同,分为阴阳、脏腑以资区别。后来虽有五积、六聚、七癥、八瘕等名目,在临床上还是不能离开“难经”和“金匮”的原则性指示。既然是有形的气血痰濁等凝结,治法不离攻逐,“内经” 所说“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坚者削之”等治法,当以积聚症施用为最多。如李士材所订通治的阴阳攻积丸(吴萸、干姜、肉桂、川乌、黄连、橘红、槟榔、茯苓、厚朴、枳实、人参、沉香、琥珀、延胡、半夏曲、巴豆霜),“苏沈良方”记载外治的阿魏膏(羌活、独活、玄参、肉桂、赤芍、穿山甲、生地、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槐枝、柳枝、桃枝、红花、木鳖子、乱发、黄丹、芒硝、阿魏、乳香、没药、苏合香油、麝香)都是。然而积聚之症不是一朝一夕所成,根深蒂固,必须邪正兼顾,前人有量新久,酌虚实,或一补一攻,或三补一攻等说法。由渐而成,必由渐而去,这是极其合理的。 二十一、痰饮病 研究痰饮病之前,必须理解几个问题:1.痰饮是病因,由病因而成为病名的;2.痰饮和水气是一种,往往因病 “金匮”上没有指出痰饮的原因,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条来看,属于寒症无疑,再观其处方多甘温之品,可知脾胃阳虚实为根本。证以“内经”无痰字,其论饮症皆由湿蒸土郁,可云一致。关于病型方面,仲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他的解释是:“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瀝瀝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留在?br>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逆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我们意味着这四饮都就症状命名,故“千金方”有留饮、澼饮、痰饮、溢饮、流饮五种,即“金匮”也更有留饮、伏饮等名称,实则只是痰饮一种而已。仲景根据四个类型审别轻重处理,茲择要分列如下: 〔痰饮〕1.夫心下有留饮(留饮即痰饮之留而不去者),其人背寒冷如掌(掌原作水,依尤在泾改)大; 2.留饮者,?br>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转甚原作輙已,据“脉经”改); 3.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4.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者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痰饮之伏而难攻者)。 5.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6.心下有痰饮,胸?br>支满,目眩,苓桂朮甘汤主之; 7.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8.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牛夏汤主之; 9.腹满口干舌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1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1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应据“医宗金鉴”改作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12.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13.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逆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后更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于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有支饮也,支饮者注当冒,冒者必呕,呕者纳半夏以去其水 14.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悬饮〕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支饮〕1.膈问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目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2.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3.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4.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5.呕家本呕,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6.夫有支饮家,欬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从上面许多方剂中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痰饮正治,以温化为主,如桂苓术甘汤、肾气丸等;第二、兼表症者,温而发汗,如大小青龙汤等;第三、在下焦者,温而利小便,如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第四、深痼难化者,温而攻逐,使从大便排除,如十枣汤、甘遂半夏汤等。但不宜单靠一条作,应把各条综合起来,寻出特征后,予以适当的治疗。比如十枣汤治悬饮,在痰饮,支饮亦用之,又如说:“其人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可知仲景虽然分类,并不划地自守。因而还可看到“心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br>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一节,乃指水饮影响五脏,并非真在五脏之内,即不须根据五脏立方。饮去则脏气自安,故仲景不出治法,有人为补苓桂朮甘汤、苓桂甘枣汤等,真如画蛇添足。 一般痰饮症多见咳嗽气喘,患者年龄多在五十岁以上,天寒加剧,天热轻减,由于体质上有变化,很难根治。它的发作每因外寒引起,故小青龙汤最为繁用,若在平时调理,当分脾肾,在脾宜桂苓术甘汤,在肾宜肾气丸,阳气极虚喘促欲脱者,后人加入黑锡丹(黑铅、硫黄、沉香、附子、胡卢巴、阳起石、破故纸、茴香、肉豆蔻、金铃子、木香、肉桂),但只能用作急救,不可常服,以免铅中毒。至于降气药在痰饮症不起多大作用,泻下之剂更宜谨慎。(下期续) (本文发表在1957年5期第261页上)
/
本文档为【1957年资料5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