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2012-10-30 3页 pdf 110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8872

暂无简介

举报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收稿日期 :2009210215   作者简介 :杨波 (19772) ,男 ,安徽太和人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助教 ,硕士。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哲学。 第 8 卷  第 6 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 8 No. 6 2009 年 12 月 J OURNAL OF HUA 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 ICAL COLL EGE Dec. 2009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杨  波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 :本文从“中国文...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收稿日期 :2009210215   作者简介 :杨波 (19772) ,男 ,安徽太和人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助教 ,硕士。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哲学。 第 8 卷  第 6 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 8 No. 6 2009 年 12 月 J OURNAL OF HUA 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 ICAL COLL EGE Dec. 2009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杨  波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 :本文从“中国文化‘活的精神生命’之存在”、“儒家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中国文化与科学 技术”三个方面阐释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一书的精华 ,肯定了此书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精神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8275 (2009) 0620109203   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于 1958 年联名发表的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 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又称《中国文化 与世界》,以下简称《文化宣言》) ,曾被牟宗三称为“十年间 吾人努力之综结”,视为他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反省中 国文化之历史和价值、探讨中国文化之未来所做的努力的 综合性结果。时隔半个世纪 ,我们回眸《文化宣言》,不仅再 次领略到它在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而 且深切地感受到它所提出的一些见解至今仍然值得关注。 一、中国文化“活的精神生命”之存在 《文化宣言》最主要的理论贡献 ,借用它本身的语言来 说 ,就是“中国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之肯定”,即在特定的 时代背景下论证了中国文化“活的精神生命之存在”,阐发 和维护了民族文化的价值。 在《文化宣言》的作者看来 ,西方人士在研究中国文化 时存在着三种错误态度 ,即“传教士式的态度”( 注重中国 古代典籍中“言及上帝”的内容和“尊天敬神”的观念) 、“汉 学家式的态度”( 注重对中国文物和古迹的研究) 和“近代 史学者式的态度”( 注重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现实) 。作者 在批评这些态度的同时 ,提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态度 :承 认中国文化“活的生命之存在”,给予中国文化“同情、敬意” 的理解。 《文化宣言》批评最多的是“汉学家式的态度”,因为这 种态度将中国文化视为一种丧失了生命活力的、死亡了的 文明。针对这种态度 ,《文化宣言》云 : 我们首先要恳求 :中国与世界人士研究中国学术文化 者 ,须肯定承认中国文化之活的生命之存在。我们不能否 认 ,在许多西方人与中国人之心目中 ,中国文化已经死了。 如斯宾格勒 ,即以中国文化到汉代已死。⋯⋯我们亦不否 认 ,中国文化正在生病 ,病至生出许多奇形怪状之赘疣 ,以 致失去原形。但病人仍有活的生命。我们要治病 ,先要肯 定病人生命之存在。不能先假定病人已死 ,而只足供医学 家之解剖研究。[1 ]7 此处的笔调 ,是近乎沉痛的。针对“中国文化已死”的 观念 ,《文化宣言》强调中国文化是“病人”而非“死人”;既然 是“病人”,则中国文化仍有“活的精神生命”存在。《文化宣 言》说明了 :中国文化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一种从未断 绝的“活的精神生命”;以儒家心性之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与西方文化同样具有宗教性的超越精神 ;中国文化之所以 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 ,是由于中国文化具有万古常新的永 恒价值 ;今日之中国文化仍有其现代价值 ,固然中国文化 为实现现代化应该向西方文化学习 ,而西方文化为克服自 身弊端也应该向中国文化学习。通过这些论述 ,《文化宣 言》不仅反驳了激烈的反传统派否定中国文化的论调 ,而 且深入地抉发、阐扬了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生命及其 现代价值。 《文化宣言》认为 ,研究人类历史文化不同于研究客观 外在的自然物 ,因为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命的表现。 “历史文化之本身 ,那是无数代的人 ,以其生命心血 ,一页 一页的写成的 ; ⋯⋯这中间有血 ,有汗 ,有笑 ,有一贯的理 想与精神在贯注。”[1 ]8人类文化不同于自然界的化石 ,它是 人的精神生命的表现 ,这就要求人们在对文化进行研究 时 ,采用“同情、敬意”的理解方式 ,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正该 如此。“如果任何研究中国之历史文化的人 ,不能真实肯 定中国之历史文化 ,乃系无数代的中国人 ,以其生命心血 写成 ,而为一客观的精神生命之表现 ,因而多少寄以同情 与敬意 ,则中国之历史文化 ,在他们之前 ,必然只等于一堆 无生命精神之文物 ,如同死的化石。然而由此遂推断中国 文化为已死 ,却系大错。”[1 ]9倘若不能怀着“同情”和“敬意” 去研究中国文化 ,那就不能肯定中国文化精神生命的客观 存在 ,就会导致中国文化“已死”的荒谬认识。《文化宣言》 还提出 ,用那种没有“同情与敬意”的、看似“最冷静客观”的 态度研究中国文化 ,所得出的见解实际上是“最主观的自 由任意的猜想与解释”。因此 ,中外人士研究中国文化惟 一的正确态度是 :承认中国文化“活的生命”之存在 ,给予 中国文化“同情、敬意”的理解。 二、儒家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 《文化宣言》一个十分突出的观念 ,是强调儒家心性之 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 :“此心性之学 ,乃中国文化 之神髓所在 , ⋯⋯不了解中国心性之学 ,即不了解中国之 ·90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化也。”[1 ]虽说心性之学至宋明而大盛 ,但是先秦的儒 家、道家思想实际上已经以其对于心性的认识为核心。古 文《尚书》所谓尧、舜、禹相传之十六字心法 ,固是后人所伪 造 ,但后人之所以要伪造此说 ,宋明儒之所以深信此为中 国学术“道统”之来源 ,正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学术文化以心 性之学为其本原。 《文化宣言》对于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 位的高度推崇 ,基于它对于心性之学与中国文化“天人合 德”思想的关系的理解。 《文化宣言》先说明了儒家心性之学是道德实践的基 础。“中国由孔孟至宋明儒之心性之学 ,则是人之道德实践 的基础 , ⋯⋯此心性之学中 ,自包含一形上学。然此形上 学 ,乃近乎康德所谓的形上学 ,是为道德实践的基础 ,亦由 道德实践而证实的形上学。而非一般先假定一究竟实在 存于客观宇宙 , 而据一般的经验理性去推证之形上 学。”[5 ]19儒家心性之学作为形上学 ,与康德《实践理性批 判》所讲的形上学同样是道德的形上学。这种形上学向内 追究人的道德行为在心性上的根据 ,而不是向外追究客观 宇宙的终极本体。在这种形上学看来 ,人的道德实践不仅 是在行为上遵从应有的伦理 ,而且更是人的内在的本 性的要求。认识到这一点 ,乃是人对于自己的道德行为的 一种“觉悟”,心性之学则正是开启、提升人们的此种“觉 悟”,指导人们自觉地从事道德实践的形上学。人们“依觉 悟而生实践 , 依实践而更增觉悟。知行二者 , 相依而 进”。[1 ]20正因为中国由孔孟至宋明儒的心性之学具有作为 道德实践之基础的性质 ,一个人如果不从事道德实践 ,或 者虽从事道德实践 ,却把道德行为仅仅理解为服从社会道 德规范或服从神的命令 ,那就无法理解儒家心性之学的真 谛和意义。 心性之学是人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 ,因而也就是 “中国思想中之所以有天人合德之说”的内在根据。在现 代新儒家看来 ,道德实践活动基于人内在的本性 ,而这种 本性乃是“天性”、“天道”、“天德”的分殊体现 ,“此心此性 , 同时即通于天。于是人能尽心知性则知天 ,人之存心养性 亦即所以事天。而人性即天性 ,人德即天德 ,人之尽性成 德之事 ,皆所以赞天地之化育。所以宋明儒由此而有性理 即天理 ,人之本心即天心 ,人之良知之灵明 ,即天地万物之 灵明 ,人之良知良能 ,即乾知坤能等之思想 ,亦即所谓天人 合一思想。”[1 ]20 - 21这表明中国文化之“天人合一”、“天人合 德”思想的基本依据 ,即在于“人心”与“天心”、“人性”与“天 性”、“人德”与“天德”、“人道”与“天道”的统一。 此外 ,《文化宣言》还说明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同样 具有超越性的宗教精神 ,中国文化超越性的宗教精神基于 内在而超越的儒家心性之学。心性之学表明 ,人的心性与 天道的合一是儒家的信仰 ,内在超越是儒家的精神追求。 在这种信仰与精神追求中 ,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 超越性宗教情感。因此 ,如果“以为中国文化中莫有宗教 性的超越感情 ,中国之伦理道德思想 ,都是一些外表的行 为规范的条文 ,缺乏内心之精神生活上的根据。这种看 法 ,却犯了莫大的错误”。[1 ]13此处所谓“内心之精神生活上 的根据”,即是儒家心性之学。 总之 ,“此心性之学 ,正为中国学术思想之核心 ,亦是 中国思想中之所以有天人合德之说之真正理由所在。”[1 ]28 这个论断 ,表明了现代新儒家对于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理 解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一种内在超越的、以儒家心 性之学作为核心理念的天人合德 (天人合一) 精神。这种 理解当然未必就是准确的 ,但至少它揭示了如下的道理 : “天人合德”、“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本意义 ,乃是“内在超 越”。今日学术界论中国文化的“天人合德”、“天人合一” 之说 ,多从中国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 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角度作出阐释 ,这无疑是言之成理 的。然而从本原上、从更深的层次上看问题 ,其实“天人合 德”、“天人合一”思想首先表明的是 :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心 性对于天道的“内在超越”。 三、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 《文化宣言》坚决否定“中国文化历来反对科学与民 主”的观点 ,说 :“我们承认中国文化历史中 ,缺乏西方之近 代民主之建立 ,与西方之近代的科学 ,及各种实用技 术 ,致使中国未能真正的现代化工业化。但是我们不能承 认中国之文化思想 ,没有民主思想之种子 , ⋯⋯亦不能承 认中国文化是反科学的 , 自来即轻视科学实用技术 的。”[1 ]28在“五四”以来的文化论争中 ,“全盘西化”派和一 些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认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 化与科学、民主是水火不相容的 ,不否定传统文化就不能 实现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文化宣言》则认为 中国文化不仅不反对科学技术 ,而且从来就包含着发展科 学技术的内在要求 :“关于科学与实用技术一层 ,我们须先 承认中国古代之文化 ,分明是注重实用技术的。故传说中 之圣王 ,都是器物的发明者。而儒家亦素有形上之道 ,见 于形下之器的思想 ,而重‘正德’、‘利用’、‘厚生’。”[1 ]28 对 此 ,人们不禁要问 :既然如此 ,中国文化何以没有发展出近 代科学技术 ? 答案是 :中国文化过于重视“正德”、“利用”、“厚生”,过 于重视实用。 中国文化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技术 ,当然是由于科学 精神欠缺。而中国文化之所以欠缺科学精神 ,在《文化宣 言》的作者看来 ,不是如同“五四”以来颇为流行的说 法 ———由于中国人长期轻视实用知识和技术而沉湎于八 股文章、诗词歌赋、考据训诂等“无用之学”, 不像西方人治 学注重实用 ;恰恰相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实用 知识和技术。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发达甚早 ,而在 十八世纪之前 ,关于制造器物和工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知 识 ,中国也高于西方。中国文化之所以欠缺西方近代的科 学精神 ,原因在于 : 西方科学根本精神 ,乃超实用技术动机之上者。西方 科学精神 ,实导源于希腊人之为求知而求知。⋯⋯此种科 学之精神 ,毕竟为中国先哲之所缺。因而其理论科学 ,不 能继续发展 ;而实用技术之知识 ,亦不能继续扩充 ;遂使中 国人之实用技术、利用厚生之活动 ,亦不能尽量伸展。[1 ]28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基于“为求知而求知”的超出 实用价值的动机。出于这样的动机 ,人们才能把外在的世 界当作客观的观察和研究的对象 ,对于客观对象所呈现出 来的一切现象作理性的考察和逻辑的推演 ,从而形成科学 的理论。此时人们需要暂时“收敛”一切实用的活动和道 ·011· 杨  波/《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德实践的活动 ,而投入一种“为求知而求知”的纯粹认识活 动 ,暂时脱开作为实用活动主体和道德实践主体的人 ,而 凸显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中国文化则正是由于过分注重 “正德”、“利用”、“厚生”的实用价值 ,而妨碍了科学精神的 形成和发展。理论科学的不发达 ,又导致了实用技术不能 充量发展。在这方面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表现了动机 与效果的背反 :西方文化“为求知而求知”的动机 ,最终导 致了实用科学技术的发达 ;中国文化过于注重实用效果的 动机 ,最终导致了实用科学技术的落后。 《文化宣言》进一步提出 ,中国文化过于注重实用 ,是 因为过于注重道德实践。“其根本上之症结所在 ,则中国 思想之过重道德的实践 ,恒使其不能暂保留对于客观世界 之价值的判断”。[1 ]28 在“正德”与“利用厚生”之间 ,缺少了 理论科学知识作为媒介 ,“正德”之事就不能连通到“利用 厚生”之事 ,而只能退为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之事 ,闭塞了 道德主体向外打通的门路 ,而趋于主体自身的寂寞与干 枯。明末的王船山、顾亭林、黄梨洲等人已经感受到道德 主体向内收敛的毛病 ,认识到此主体有向外打通之必要。 但是由于中国缺乏理论科学的精神传统 ,到了清代 ,学者 的精神虽欲向外打通 ,然而对于外面世界所注意者 ,仍归 于文物书籍 ,而以对之作考证训诂之功为能事 ,使精神僵 固于文物书籍之中。这就既失宋明儒家对于道德主体之 觉悟 ,亦不能正德以利用厚生 ,遂产生中国文化精神的更 大闭塞。 因此 ,“中国人欲具备此西方理论科学精神 ,却又须中 国人之亦能随时收敛其实用的活动 ,暂忘其道德的目标 , 而此点则终未为明末以来思想家所认清。今认清此点 ,则 中国人不仅当只求自觉成为一道德的主体 ,以直下贯注于 利用厚生 ,而为实用活动之主体 ;更当兼求自觉成为纯粹 认识之主体。当其自觉求成为认识之主体时 ,即须暂忘其 为道德的主体 ,及实用活动之主体。”[1 ]29 中国人要具备科 学精神 ,就需要“暂忘”其作为实用活动的主体和道德活动 的主体 ,自觉地成为纯粹的认识活动的主体 ,成为“为求知 而求知”活动的主体。此时道德的主体须退归于认识的主 体背后 ,成为认识主体的支持者 ,直至认识主体完成其认 识任务之后 ,再施其价值判断 ,从事道德实践 ,并引发实用 活动。在《文化宣言》的作者看来 ,道德主体和认识主体都 是可进可退的 ,而当道德主体能够主宰其自身的进退和认 识主体的进退时 ,便成为“最高的道德主体”,这也就是所 谓“人之最大之仁 ,乃兼涵仁与智者”。当其用智时 ,任此智 去客观、冷静地了解对象 ,仁乃暂时退隐于后 ;当其不用智 时 ,则一切智皆卷之以退藏于密 ,而“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 处处是价值判断”。这就是《文化宣言》提出的关于道德主 体与认识主体的“进退”说。 中国文化未能发展出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 (或者说原 因之一) ,是否如《文化宣言》所说 ———过于重视实用的目 的 ,这应该是一个至今仍然值得讨论的问题。中国传统学 问被世人称为“实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实 学”文化。所谓“实学”,一个基本的含义便是对于“实用”的 高度重视。中国文化自其形成时期便高度重视“正德、利 用、厚生”的实用目的 ,比较忽视探索客观世界本质和运动 规律的认知活动 ,由此导致比较欠缺科学理论和技术。应 该说 ,这是有一定根据的见解。曾有论者提出如下的观 点 :中国科学 (当然不包括现代科学) 的发展始终基本上停 滞在经验的层面 ,而没有真正进展到理论的层面。这当然 也是有待探讨的观点 ,而《文化宣言》关于中国文化由于太 过注重实用而未能发展理论科学的见解 ,可以视为对这种 观点作出的一种值得人们思考的阐释。 参考文献 [1 ]  封祖盛. 当代新儒家[ M ] . 北京 :三联书店 ,1989. 责任编辑 :王志蔚 The Interpret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of Decl a r a tion f or All t he People of Chi nese Cul t ure YAN G Bo Abstract :Based on“t 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 ure‘living existence’”,“t he life of t he study of Conf ucian in Chinese cult ural value and position”,“Chinese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t hree aspect s ,t his ar2 ticle explains t he main ideas of t he book Decl aration f or A l l t he People of Chi nese Cul t ure ,and affirms t he essence of the academic value of it .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 ; spirit ; value ·11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年第 6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对中国文化的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