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建筑史第006讲(封前下)

建筑史第006讲(封前下)

2012-10-30 47页 ppt 4M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9459

暂无简介

举报
建筑史第006讲(封前下)nullnull《中国建筑史》 第六讲null§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下) (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589年) 一、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一)概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
建筑史第006讲(封前下)
nullnull《中国建筑史》 第六讲null§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下) (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589年) 一、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一)概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 木架结构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石、画像砖、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已经形成。null红绿釉陶望楼 绿釉陶戏楼 绿釉陶水榭 不详红陶绿釉。下为方形池塘,塘内有龟、鱼、鸭浮游。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台上各有吹奏俑2个、执弩俑2个、立俑1个,楼顶正中立一朱雀。 汉画像石门楼图汉画像石门楼图 该门楼门户高大,门柱上施一斗三升拱,简洁有力,有一来宾正恭恭敬敬地向守门者行礼。二层有望楼两个,一仆人似持剑作四方瞭望状。 null(二)汉阙:    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表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汉画像砖上的阙门形象 沛县 仿古汉城null(一) 现存的汉阙都为墓阙。高颐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30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它建于东汉,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东西两阙相距13.6米,东阙现仅存阙身,西阙即高颐阙保存完好。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为有子阙的重檐仿木结构建筑,其中上下檐之间相距十分紧密。阙顶部为瓦当状,脊正中雕刻一只展翅欲飞、口含组绶(古代玉佩上系玉用的丝带)的雄鹰;阙身置于石基之上,表面刻有柱子和额枋,柱上置有两层斗拱,支撑着檐壁。檐壁上刻着人物车马、飞禽走兽。高颐阙 高颐阙造型雄伟,轮廓曲折变化,古朴浑厚,雕刻精湛,充分表现了汉代建筑的端庄秀美。它经历17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仍巍然屹立,反映出汉时精湛的工艺水平 。null(二)冯焕阙位于四川渠县赵家坪,建于东汉,是四川现存诸阙中时代最早者。现仅存左阙主阙。通高4.6米,由台基、阙身、楼部及顶盖四部分构成,用灰黄砂石五层垒砌,形似楼阁式木建筑。阙身正面柱间有隶书铭文两行:“故尚书侍郎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此阙造型典雅,雕刻精炼。冯焕于公元121年遭陷害入狱,卒后始平反。此阙当建于平反之后。 冯焕阙null(三) 组合式建筑:   下面是一个汉代组合形体建筑的例子。图中有二层楼阁一座,楼两边子母阙各一。中部的建筑为庑殿顶,正脊平直,立柱粗硕,上施一斗三升拱,檐下似乎还有一条斗拱带。楼的两层都设有卧棂栏杆,栏杆后坐有人物,好象正进行着一场宴会。在主建筑两旁的阙上也有层层的斗拱,阙身上还雕刻着动物的图案。整个建筑立面丰富,富于变化,气氛庄重而热烈,也许正反映了汉代地主阶层奢华的生活场面。重楼并双阕(画像砖)重楼并双阕(画像砖)null(四) 汉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两种含义的名称,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西汉元始四年建造的明堂辟雍,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有方形围墙,墙正中辟阙门各3间,墙内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围墙外绕圆形水沟,就是所谓的辟雍。null   四阙门轴线正中为明堂,建在一个圆形夯土基上面。根据遗址结构和一些间接资料,可以推测出它原是一个十字轴线对称的3层台榭式建筑。上层有5室,呈井字形构图;中层每面3室,是为明堂(南)、玄堂(北)、青阳(东)、总章(西)四“堂”。八“个”即“四向十二室”;底层是附属用房。至于明堂“上圆下方”之说,据现有结构,有可能上层中央太室顶上为圆形屋顶,也可能另有所指。中心建筑(即明堂)的尺度,如不计算四面敞廊,每面约合28步(每步6尺,每汉尺0.23米),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即春秋战国时的理想相同。 西汉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西汉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null(四)汉建筑技艺 :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1、屋顶: 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凰。由以上这些,便形成了汉代建筑古朴简洁,但又不乏朝气的形象。汉代歇山顶不多见,从四川出土的一件明器中可见当时的歇山形状是由中央悬山顶和四周单庇顶组合而成的,并且檐口微微起翘,可能是当时南方的建筑风格。四川成都牧马山出土东汉明器四川成都牧马山出土东汉明器null2、承重结构: 通过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当时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抬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斗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此时的斗拱虽已能做的比较复杂,但没有往前出跳的 。 实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三升斗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三升斗拱 多层斗拱 曲臂斗拱 3、汉砖:3、汉砖: 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至迟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砖质坚硬。汉代建筑已广泛使用砖,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砖石拱券结构日益发达,用于墓室、下水道,除并列纵联的砖砌筒壳外,还有穹窿顶和双曲扁壳。秦咸阳秦宫殿遗址发现有大量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在秦的建筑遗址内使用石构件均不多,加工精度也不高,说明青铜工具加工石材不易。晚到西汉前中期,砖石拱壳才出现,初步具备造砖石房屋的技术条件,但这时木构建筑技术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4、著名的汉代四象瓦当和“汉并天下”瓦当 4、著名的汉代四象瓦当和“汉并天下”瓦当 朱雀(南)玄武(北)白虎(西)青龙(东)汉并天下(中)null秦汉铜铺首汉长安城下水道铁闸门汉代塌和几汉代塌和几汉(前206~公元220年)建筑艺术特点: 1、形制严整,气势宏大。 ◆ 汉长安 ◆ 明堂辟雍 2、风格古拙 有明显的“挑脚”,斗栱碩大。汉(前206~公元220年)null建筑技术特点: 1、 木构架技术趋于成熟 ①建筑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已经出现; ②斗栱普遍应用。 2、 屋顶形式极大丰富 庑殿、悬山、歇山顶、卷棚顶、平顶、囤顶、攒尖顶 3、 砖石类建筑开始多用,出现了板梁式结构与拱券结构。 板梁式:柱、梁、板直接的方式,以山东沂南汉墓为代表。 拱劵式:(1)用楔形砖起筒拱;(2)以砖“叠涩”的方式起穹窿顶null园林 在园林艺术创作上,表现为追求仙境、长生不老。 园林的规划产生“一池三岛”的模式,池中建岛,三岛: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 null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建筑 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沂南汉墓沂南汉墓西汉画像砖西汉画像砖东汉画像砖东汉画像砖null二、三国、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由于晋室南迁,中原人口大量涌入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加之江南战争较少,说明东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则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经济遭到严破坏,人口大减,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取得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使社会经济有了恢复。 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此时专制王权衰退, 各族的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他们在佛教中求得寄托,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丰富了我中华建筑的形象。 null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北魏统治者更是不遗余力地崇佛,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就大兴佛寺,开凿云冈石窟。迁都洛阳后,又在洛阳伊阙开凿龙门石窟。到北魏末年,北方佛寺达3 万多所,其中洛阳有1000余所。可见当时北朝佛教比南朝更盛。 (一)单体建筑: 此时期建筑艺术及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方面,额上施一斗三升拱,拱端有卷杀。屋顶方面,东晋壁画中出现了屋角起翘的新样式,且有了举折,使体量巨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建筑形象 高高的重楼,略显幼稚的屋顶曲线和鸱尾,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建筑形象 高高的重楼,略显幼稚的屋顶曲线和鸱尾,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 null (二)佛教建筑: 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作为实物存留的则有石窟寺,以云冈石窟和敦煌早期石窟为代表。中国最早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区,始于东汉,受南亚次大陆风格影响。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到中原,并向南方发展。中原地区早期石窟的建筑,沿袭南亚次大陆于窟内立塔柱为中心的作法,并明显受到汉化建筑庭院布局影响。如,四世纪末建成的云冈第六窟,窟室方形,中心立塔柱,四壁环以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即是一例 。null南朝某寺院复原图佛教建筑兴起佛教建筑兴起佛教建筑实例: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 密檐砖石塔,已知中国最早的佛塔。河北定兴北齐石柱佛教石窟寺, ◆ 公元3世纪开凿的,新疆克孜尔石窟,为最早。 ◆ 甘肃敦煌莫高窟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null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nullnull (三)塔: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译的简称,意为“高显处”或“高坟”,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它的造型简单一致: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中国早期的高塔多为空心,可以登临。这一点与南亚次大陆原型大不相同,是中国人的创造。 历史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元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可惜这座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 我国此时期的木塔已一无所存,唯在日本法隆寺有五重木塔一座(乃隋时高丽僧依魏齐之法所建) 和我国云冈石窟内的方形塔柱可为旁证。 null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日本法隆寺五重塔(南北朝风格)    null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市,寺内五重木塔平面呈方形,高31.9米,塔刹部分约占总高1/3弱。塔内部无楼层,不能登临。塔第1层檐下也有后加的裳阶,2层以上檐下都有装饰性栏杆。塔中心有一根贯通全塔的中心柱,承托刹上的相轮、宝珠等部件,塔身重量则由外檐柱和4个天柱承担。中心柱下有埋置舍利的孔穴。中门进深3间,面阔4间,入口处有中柱和左右2门。这种做法为中国汉以前的宫室、祠庙和墓室所普遍应用 。null (四)我国现存最早的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此一座,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希腊风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波斯风格),有火焰形的券间(印度风格),形式十分优美。它的艺术处理虽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 null 萧景墓石表(梁) 在石刻方面,南京郊区一批南朝陵墓的石辟邪、石麒麟、石墓表可表示出技艺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辟邪简洁威猛,概括力强,墓表比例精当,造型凝练优美,细部处理贴切。南京梁萧景墓墓表、河北定兴北齐石柱为南北朝时代的艺术珍品。null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68年)  陵墓建筑: 相对于汉代以来的厚葬改为薄葬,享受现世的生活。 园林 山水园林发展,以追求自然山水为本,追求自然美,摒弃了早期对“神仙境界”的追求。是园林发展上的较大转折,对后世园林艺术的发展影响较大。 园林 山水园林发展,以追求自然山水为本,追求自然美,摒弃了早期对“神仙境界”的追求。是园林发展上的较大转折,对后世园林艺术的发展影响较大。 null生活方式的变革。 ◆饮食 胡饼、奶制品等 ◆服装 胡服 ◆家具 由跪坐转向垂足而坐。胡床、筌蹄。 大同司马金龙墓砚大同司马金龙墓砚北齐雕塑北齐雕塑北齐石棺床北齐石棺床
/
本文档为【建筑史第006讲(封前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