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2012-10-31 4页 pdf 165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9240

暂无简介

举报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收稿日期: 2002- 11- 25 作者简介:伍俊斌( 1978- ) , 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主要从事西方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研究。 第 18卷第 1 期 2 0 0 3 年 2 月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 Vol. 18 No . 1 Feb . 2 0 0 3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伍俊斌 (湖南师范大学 哲学系,湖南 长沙 � 410...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收稿日期: 2002- 11- 25 作者简介:伍俊斌( 1978- ) , 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主要从事西方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研究。 第 18卷第 1 期 2 0 0 3 年 2 月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 Vol. 18 No . 1 Feb . 2 0 0 3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伍俊斌 (湖南师范大学 哲学系,湖南 长沙 � 410081) [摘要]通过对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即历史无规律、历史不可预测和历史无意义进行理论和逻辑的评析, 揭示其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批驳是不成立的。指出: 人类历史的进程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历史 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必然的、确定的和可预测的; 历史的意义产生于将历史事实整合进主体的认知框架和理解结构的 过程之中。 [关键词]历史主义;历史规律; 历史预测;零星的社会工程; 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 B561. 59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7- 6271( 2003) 01- 0019- 04 Comment on Three Key Concepts of Popper� s History Philosophy WU Jun�bin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oret ical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comment about the three key concepts of Popper� s history philosophy that there isn� t any law in history, history can� t be forecasted, there isn� t significance in history, this article aims to bring to l ight that Popper� s criticism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n� t stand on firm ground.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process of human history is dialectical in unity with purpose and law; the basic ten� denc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inevitable, determinate and can be forecast ;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y arises from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historical facts into cognit ion frame and comprehending structure. Key words: historicism; historical law; historical forecast ; fragmentary social engineer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 历史哲学在西方起源于人们对人类历史运动轨迹的思 索。在其起始阶段, 18 世纪哲学家伏尔泰、维柯、赫尔德等相 继对历史的进程作了阶段性划分。尔后, 黑格尔将 绝对精 神!贯通整个历史, 藉此解释历史的运动脉络。实证主义的 代表人物孔德否弃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 认为形而上学的 实体如 绝对精神!等无法勾勒出历史的发展,人类历史只能 由实证的经验和知识来推演证实。孔德实证主义史学占据 了 19世纪西方史学的主导地位。20 世纪, 历史哲学家开始 重视历史认识论研究。克罗齐认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一切历史都必须从当前出发,脱离了这个唯一的坐标系就无 所谓历史。而柯林武德则指出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抽掉 了思想,历史就只剩下僵尸一具。波普尔继承和发扬了这一 体统,认为作为事件过程真实反映的历史即客观的历史是根 本不存在的,每一代人都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重新看待 和重新解释历史。这种历史哲学理论 ∀ ∀ ∀ 即从根本上否认 存在客观如实的历史理论 ∀ ∀ ∀ 被称之为 克罗齐 ∀ 柯林武德 ∀ 波普尔史学理论!。波普尔是一个享誉很高的科学哲学 家, 他的历史哲学别具特色, 他以明晰确定的笔调、鲜明的针 对性构成了本世纪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大诘难。波普尔 批判理性主义的历史哲学可归结为三个核心观念, 即历史无 规律、历史不可预测和历史无意义。通过对其评析, 我们不 难发现波普尔的历史哲学思想既不像西方学者所推崇的那 样完美,也并非如国内学人所贬抑的那样一无是处。 一、历史无规律 波普尔的历史哲学可概括为 反历史主义!, 本来 历史 主义!一词在哲学体统中有着确定含义, 专指那些强调文化 相对性和历史差异性的史学思想流派, 其典型如兰克史学, 带有浓厚的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而波普尔所说的 历 史主义! ( Historicism,亦译历史决定论)是指这样一种观点:人 19 类历史是一个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和不可逆转的过程, 由某 种内在的规律所决定;认识这些规律并进而合理地预见未来 是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人类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不是别 的,正是这种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对未来的预测。正如波普 尔所讲:人类的经历是一个谜, 谁能解开这个谜, 谁就掌握了 打开未来的钥匙。他认为历史主义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环 节:一是肯定历史有内在规律, 二是肯定对历史能作出预测。 他着重从这两方面对历史主义展开了批判。 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波普尔采取了先扬后抑的方 法,对历史上的三位决定论思想家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 进行了批判。他的反驳和攻击可归结为五条论纲(一个三段 论和两个推论) : 1. 人类历史的行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 2. 我们不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 识的未来增长!。 3. 因此,我们不能预告人类历史的未来行程!。 4. 我们必须摒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 5. 于是,历史主义也就崩溃了!。[ 1] ( P2- 3) 单从这五个论题看 ,它是确有道理且符合逻辑的, 但我 们深入解读其历史哲学思想,就会觉察出实际上波普尔在最 关键的地方偷换了概念。他这个三段论的真实表述应该是: 1.人类知识的增长对人类历史的行程起决定性作用。 2.我们不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精确预告科学知 识的未来增长。 3.因此我们不能精确预告人类历史的未来行程。 由此可见,波普尔不遗余力的反驳历史决定论 ,而他自 己却陷入了知识决定论。波普尔在本体论方面的惊世骇俗 之举是一反传统的二分法,强调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 还存在着一个第三世界 ∀ ∀ ∀ 属于客观理论、客观问题和客 观论据的世界!, [2] ( P116- 117)即客观知识的世界。波普尔极其 重视 世界 3!理论, 认为对世界 3 客体的理解构成了人文科 学的中心问题。他赋予 世界 3! 以自主性的本体地位: a. %世界 3� 具有本体的地位; b. %世界 3� 以自身固有的方式产 生出人们意料不到的后果; c. 自主性还意味着不可还原 性。! [ 3] ( P117- 118) 那些构成我们知识的观念 ∀ ∀ ∀ 比生产的较 为复杂的物质手段更基本! [ 4] ( P176)。亦即, 世界 3!决定着人 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唯物史观看来, 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以及主要由它决定的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 才是社 会历史进程的根本基础和前提,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5] ( P695)。而作为观念 形态的人类知识及其增长, 并不是第一性的东西, 它们要受 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由以形成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过程! [ 6] ( P82)。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今知 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对社会发展确有日益显著的巨大影 响,但它仍然要遵循这样的规律,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 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 什么程度! [ 7] ( P585)。当波普尔把 知识的增长!单独抽出来赋 予其自主本体的地位, 作为人类历史进程的决定力量, 并由 此断言无法预测这种 增长!也就无法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 时, 其历史唯心主义的偏见和臆断是显而易见的。 波普尔批驳历史主义的关键之点是否认一切历史规律 的存在。他认为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存在 进化规律!。 其理由有三: 1.社会历史现象是 独一无二的! ,没有可重复性, 因而 也就没有可检验性是无法证伪的。 2.社会历史现象具有极端复杂性, 存在 俄狄浦斯效 应! ,即 预告可以影响到被预告的事件! [1] ( P14)。 3.在社会变化中存在的只是趋向, 而绝不是规律, 规律 和趋向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1] ( P101)。规律和趋向分属于自 然和历史。 关于第一点理由, 波普尔步新康德主义之后尘, 认为历 史进程中根本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规律。他强调,人类社会的 进化只是一个单独的线性历史过程, 无重复性可言, 虽然我 们可以用化学、力学、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果规律描述 历史过程,但描述的都只是单称的历史命题, 而不是普遍规 律, 这是 事后诸葛亮!。观察一个独特的历史过程永远无法 得出普遍性假说和对之验证。历史主义的缺陷也就是归纳 法的缺陷,关于个别历史事件的单称命题永远都无法上升为 以全称命题形式表述的历史规律。其实, 波普尔的推断是不 成立的。的确, 社会过程中的现象和历史细节是特殊的, 不 可能简单地、机械地重复出现。但只要我们透过表面现象, 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本质着眼,分析 物质的生产关系!并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 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 复性和常规性, 就有可能把各国概括为一个基本概念, 即社会形态! [ 8] ( P8)。这种 重复性! 和 常规性! 并非不可检 验无法证伪,马克思本人就曾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历史验 证了他所发现的 伟大的历史运动的规律。! 至于波普尔否认历史规律的第二点理由 ,恩格斯早就运 用社会 力的平行四边形! 理论(或称社会 合力!理论)解释 了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历史规律之间的关联机 制, 并由此阐明了 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 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唯一途径! [ 5] ( P245)。社会中 基于各种不同利益而产生的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的 冲突 ,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 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状况。即使有人想要影响和阻止 符合历史规律的社会过程的最终出现, 也是徒劳的。 一个 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 跳过也不能用法律来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它能缩短和 减轻分娩的痛苦! [ 6] (P207)。这实际上科学地回答了波普尔的 所谓 俄狄浦斯效应!的问题。 在第三条理由中, 波普尔把规律和趋向绝对对立起来, 认为趋向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 而规律是无条件的、普遍 有效的。实际上, 规律和趋向并非如他所讲的 是根本不同 的两回事! ,两者是密切关联的。规律的普适性是有条件的, 而不是无条件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不存在无条 件的绝对规律。趋向的存在恰恰是规律起作用的具体表现, 规律和趋向的区分只有逻辑上的明晰性而没有事实上的绝 对性。从规律生成论的意义上说, 与自然规律的自发性不 同, 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目的性的介入, 社会历史的进程总 20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 第 18 卷 是以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就使得 社会历史规律只能在各种对规律的明显偏离中显示为统计 的、整体的趋势。甚至可以说, 趋向乃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的 普遍形式,是事物在规律支配下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 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不是表现为机械的必然性, 而是以一种 历史趋向和可能性表现出来,从而为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提 供客观依据。 二、历史不可预测 波普尔认为,既然历史没有规律, 也就无从预测历史的 未来。他屡次用形式逻辑归谬法反驳历史主义, 说社会科学 预测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而仅凭 纯粹的逻辑理由!就足以 驳倒它。他认为, 历史是人创造的, 人的行为是由意志支配 的,而人的意志又是自由的, 因而不可能准确预言历史的未 来。波普尔强调人的主体性,宣扬自由意志是值得肯定的, 但它过分夸大了自由意志的作用。 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 界的必然性认识来支配我们和外部自然界, 因此它必然是历 史发展的产物! [ 9] ( P154)。波普尔把主体自由选择和必然性对 立起来,完全否认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 最终也就否 认了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在必然性的联系失效的地方, 科学便完结了! [ 9] ( P541)。 波普尔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并不构成否认历史预测的充 分条件,因为规律性体现的是事物本身性质的陈述, 而不可 预测性体现的是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把握, 是一种对象理 论,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看, 这两种陈述是不等同的, 否认历史 规律的存在, 并不构成否认历史预言的可能性的充分条件, 因为根据趋势也可作出预测。历史的运动过程不是一条直 线,而是由许许多多现实的、个别的历史事件所形成的上下 波动的曲线。历史的基本趋势就好比贯穿这条曲线的中轴 线。虽然这条曲线的上下波动部分是偶然的、非确定的,但 这条曲线的中轴线即历史的基本趋势, 却是必然的、确定的, 因而是可预测的。波普尔对历史主义的批判还包含了一个 错误的预设, 即历史主义= 历史决定论= 历史唯物意义。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 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只应该也 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 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时 日! [ 10] ( P106)。马克思依据历史发展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但他从未给资本 主义国家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日程表, 也没有把自己的全部 理论工作归结为精确预测历史的未来细节, 更没有否定主体 在创造历史活动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波普尔把等号画错了 地方, 其反驳是无的放矢的。社会历史现象错综复杂, 但不 等于无规律可循; 主观能动性和意志自由的作用不容忽视, 但不等于可违背历史规律恣意妄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 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 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11] ( P603)。波普 尔对 历史主义!的批评 ,实际上是对机械决定论的批评, 这 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致性。历史唯物主义既 不是机械决定论,也不是历史选择论, 而是历史的辩证决定 论。马克思在肯定规律客观性、必然性的基础上,强调主体 选择性,他把社会历史规律看作是主体即人的实践活动的规 律。 波普尔批驳唯物史观,否认历史规律和历史预测的实质 和落脚点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资产阶级的 零星的!改 良主义。这就是他攻击科学社会主义是 乌托邦工程!, 而提 倡所谓 零星社会工程!( 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 亦译渐进 社会工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波普尔认为, 社会科学的真 正方法不是对社会发展进行预测的历史主义方法, 而是自然 科学中行之有效的试错法。社会科学的任务不是控制社会 整体、全盘改造社会的 乌托邦工程! , 而是逐步、温和地治疗 社会弊病。这也就是美国法学家罗斯科∋蓬达( Roscoe Pound) 所提出的 零星的社会工程!。 波普尔反对科学的社会主义, 指责它是一项 乌托邦社 会工程!。他声称, 乌托邦工程是某种基于对历史必然性的 深刻认识而提出的大规模彻底重建社会的政治; 它往往 勾画出一幅美好的社会蓝图作为一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的 终极目的;它为社会订出善的目标, 并运用政治权力把这种 善或幸福强加给全社会,它是一种以政权为依托的道德权威 主义; 乌托邦工程往往导致极权主义政治, 这是对 开放社 会!的最大威胁; 它往往诉诸我们的激情, 而不是我们的理 性, 即使是建立人间天堂的最美好的愿望, 也只能使之成为 地狱 ∀ ∀ ∀ 人本身为其同类准备的地狱。他宣称,不能为了遥 不可及的理想而让当下的人做出牺牲, 每一代人都不必为 将来的一代一代而牺牲,为一个可能永远实现不了的幸福理 想而牺牲! [ 12] ( P515)。波普尔极力鼓吹以试错法为基础的 零 星社会工程!方法, 这种方法不从正面提出最理想的社会方 案, 而是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不断消除人间苦难和社会弊病的 过程 ,人类的幸福正是在这种消除或抑制痛苦的过程中实现 的。人类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完成全面改造社会的伟大工程, 也不可能在人间建造没有痛苦与罪恶的十全十美的天堂。 与此相应, 他提出了一个与功利主义者 最大多数的最大幸 福原则!相反的原则, 即 最小少数的最小不幸原则! , 认为政 府应致力于消除当前最大的和最紧迫的痛苦与罪恶。 众所周知 ,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确存在过, 这就是马克思 主义产生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 傅立叶、欧文和巴贝夫等是其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 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 并创立了唯物史观, 揭示 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揭穿了资本 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阐明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 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使工人阶级成为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正是 由于这些发现, 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9] ( P67)。且 其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和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变, 进一 步验证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波普尔无视这些事 实, 攻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乌托邦工程, 这表明 了他的资产阶级偏见。 波普尔关于逐步改革的观点不无可取之处,值得我们结 合我国实际加以改造、借鉴和吸收。但他在反历史主义的前 提下对社会革命的攻击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主义并不一 概地反对渐进改良,同时也认为一旦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 展的桎梏,不用革命手段改造生产关系和实行大规模社会变 革, 就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波普尔反对社会革命, 21 2003 年第 1期 � � � � � � � � � � � �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其要害是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 制度永世长存作辩护。 三、历史无意义 波普尔明确提出: 历史无意义&&大多数人所说的那 种意义上的%历史� 根本就不存在。! [4] ( P406) 尽管历史没有意 义,但我们能够给予它以意义。! [4] ( P417)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波普尔 历史无意义!中的 历史!并非指以往客观存在的历 史,而只是指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他用 是!和 关于!两个 词分别界定事实的历史和见诸文字的历史。即是说, 我们所 见到的不是 是!什么的历史,而只是 关于!什么的历史。譬 如欧洲史, 历史学家只能写出 关于! 欧洲的历史, 而这种历 史并不能看作 是!欧洲的历史。在波普尔看来, 出自历史学 家笔下的历史非但不全面,且多是对历史的曲解。因为自有 文明史以来, 历史学家的主要兴趣在于 政治权力的发展 史! ,并将其提升到世界史的高度, 好像一部人类史仅此而 已。波普尔倾向于人民史观,对政治舞台上的中心人物毫无 好感,认为政治权力的发展史, 只不过是国际犯罪和集体屠 杀的历史。而教科书中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历史, 甚至将一些 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罪犯颂扬为历史英雄, 这样的历史当 然没有意义。 一切现存的历史, 伟人的历史和权力的历史, 至多是一场肤浅的喜剧! [ 4] ( P409)。波普尔认为, 历史学家大 多是在皇帝、将军、独裁者的淫威下来撰写历史的。这样的 历史是失真的,有的甚至完全是一些骗人的文字, 是人伪造 的历史!。 如果存在着什么具体的人类历史的话, 那也必然 是全人类的历史,它将必然是全人类希望、斗争和受苦的历 史。因为没有一个人比他人更重要! [ 4] ( P407)。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统治者常常为了自身的利益, 为了 掩盖自己的罪责和丑行,而强迫历史学家编造或篡改历史事 实,但他们决不能禁止后人去考证历史事实, 还历史以本来 面目。换言之, 比较客观地记述历史事实并非不可能。况 且,历史学家所写的历史也不仅仅只有政治史。比如, 伏尔 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希罗多德的#历史∃、布克哈特的#意大 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等, 就不是以政治史为主题的。就 历史而言存在着两种语言,一种是史科搜集和编纂者使用的 价值中立语言,一种则是史学家使用的渗透其评价或者说渗 透其价值的语言。否认有价值中立的语言似乎是当代西方 哲学的一种时尚; 然而时髦的东西未必深刻, 也未必正确。 波普尔不承认有价值中立的语言,因为他根本否认客观记述 历史的可能性,他认为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语言都渗透了价 值,从而 历史!本身没有意义, 是主体赋予历史以意义。其 实,意义并非纯粹的主观构造, 历史的意义产生于将下 来的历史事实整合进主体的认知框架和理解结构的过程之 中。没有对史料的理解和解释,史料便会是一堆完全无用的 东西,它没有与我们的价值追求发生联系, 意义就不会自动 显现出来;但若根本没有史料, 历史解释便毫无现实的依托。 因此,唯有史料收集者与历史解释者的相互合作才有可能撰 写出既客观可信又对现实和未来富有启迪的历史来。主体 的创造力来源于与历史和现实的对话, 而对话的前提就是尊 重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性。波普尔只看到了主体解释历史的 重要性,却忘记了历史作为被解释的对象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相对于一切剥削阶级的历史学具 有双重优点:其一、阶级立场的优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 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无产阶级是真 正代表人类未来的阶级, 故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看待历 史、研究历史的理论家,便具有无比的洞察力和最开阔的视 野。其二、理论观点的优越。只有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 才第一次把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和解释奠定在科学的基 础上, 只有从唯物史观看待历史, 才能把握历史的本来面目,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偶然的历史现象背后把握住人类社会历 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综观波普尔的整个历史哲学体系, 撇开其阶级局限性, 他的理论有许多地方是值得肯定和引发我们深思的。如: 关 注个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倡导人民史观; 零星 的社会工程!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提倡 民主主义和批判精神以及强调任何社会理论的不完善性和 发展必然性,指出社会科学理论和社会历史永远是开放的体 系。但他试图用其 试错法!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起 来, 并不切实际地运用社会历史区域, 孤立地考察历史的某 些特殊表现形式,过分夸大处于对立统一中的矛盾的某一方 面的重要性,从而滑向了历史不可知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迷 途。作为具有系统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 唯有 运用整体性的方法才能说明其何以达到历史的和逻辑的相 统一的要求,其它都只能为唯物史观提供某种具体方法的借 鉴。由此可见, 贫困!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而正 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历史观。 [参考文献] [ 1] (英)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 [M ]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2] (英)波普尔.客观知识 ∀ ∀ ∀ 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 ] .上海: 上海译 文出版社, 2001. [ 3]赵敦华,卡尔∋波普[M] .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 1991. [ 4] (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1999. [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 M]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72. [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 M]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72. [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十卷) [ M ]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1956. [ 8]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 [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 M]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72. [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 [M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72. [ 12] (英)波普尔.猜想与反驳 ∀ ∀ ∀ 科学知识的增长[M] .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 1986. [责任编辑 � 刘范弟] 22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 第 18 卷
/
本文档为【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