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4节气72候详解2017

2019-06-24 9页 doc 23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24节气72候详解2017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及详解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24节气72候详解2017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及详解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起源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小满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1] 一月(正月) 1、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即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 近于冰。说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 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2、雨水:雨水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月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 光乃发,故云始电。 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三月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初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 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 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谷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初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 女功兴而戴鵀鸣。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 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四月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 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五月 芒种:芒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 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在这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六月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初候,温风至。 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大暑:大暑日腐草为蠲,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 三候,大雨行时。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七月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初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降。 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 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此节气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八月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鸿,小曰雁。 二候,玄鸟归;燕去也。 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古人认为雷是 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坯,昔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 三候,水始涸。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 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 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 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霜降:霜降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 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二候, 草木黄落;阳气去也。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侯,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十月 立冬:立冬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初候,水始冻。 二候,地始冻。 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
本文档为【24节气72候详解201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