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2012-11-04 4页 pdf 190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6072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徐 丹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 的现代化, 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 联系日益加强, 人们的交流和接触也空前地频 繁。世界这个“地球村”的成员们不仅在政治、经 济等方面逐渐地相互影响, 在文化领域更是率 先有所反映, 呈现出隔阂减小...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徐 丹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 的现代化, 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 联系日益加强, 人们的交流和接触也空前地频 繁。世界这个“地球村”的成员们不仅在政治、经 济等方面逐渐地相互影响, 在文化领域更是率 先有所反映, 呈现出隔阂减小、融汇通合的趋 势。在此文化趋向融合的大环境下, 不可避免地 产生了一些新的语言翻译问题, 因为语言作为 文化的一个要素, 最能直观地反映文化的变化 状态。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浅见: (一)文化 融合的趋势、现状及对语言的影响 (二) 文化融 合对翻译的影响 (三)异化还是归化。 文化融合的趋势、现状及对语言的影响 所谓“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 是指人类 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英国十九世纪人类学家泰勒 (Ed2 w ard T ylo r) 提出: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 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 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 惯”。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 本质特征: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 传获得的;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 而非 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 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4)文化是一个统 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 互关联。① 从共时的角度来说,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 着自己的文化; 从历时的角度看, 文化又是不断 进化的。而“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 即随 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 只 要文化还存在着, 文化趋同的过程就是无止境 的。”②“趋同”即指具有融合的趋势。这里要强 调的是世界文化具有融合这个倾向而非大同的 状态。至于世界文化的高度统一, 我们不否认其 可能性, 但这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发 展过程。 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因素, 文化的 融合趋向直接地反映在语言的融合趋向上。美 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Eugene N ida)博士 1995 年 11 月在深圳大学作的题为“语言和文化的关 系”(R ela tionsh ip betw een L ang uag e and Cu l2 tu re ) 的讲学报告中说,“语言和文化是不断发 展的”(L anguage and cu ltu re are a lw ays in a p rocess of change) ;“语言和文化的范围倾向于 扩大”(L anguage and cu ltu re tend to be en2 la rged ) ;“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地相似” (L anguages and cu ltu res a ll over the w o rld are am azingly sim ilar) , 并说明相似之处占 90% , 不似之处只有 10%。在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入 的中国, 语言和文化趋向融合的迹象处处可见。 中国人对在正式场合穿西装、打领带、演讲结束 时道“谢谢”已经习以为常了, 也早已熟悉了西 方人示胜利、搭顺风车之类的手势。越来越多 的中国人大大方方将在餐馆吃剩的食物“打包” 回家, 不难看出奈达报告中所提到的“doggie2 bag cu ltu re”对中国人观念的影响。大陆实行五 天工作制以来,“周末”的概念和西方的达到了 一致。无论中西, 从外语借用的词汇越来越多地 被人们接受, 如进入中文的“模特儿”、“咖啡”、 “逻辑”; 进入英文的“功夫”、“关系”、“普通话”, 以及美国人也乐于采用的中式英语“L ong t im e 2 《中国翻译》1998 年第 3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no see”。现在中国观众从传媒听到美国“第一 夫人”(F irst L ady) 的字眼, 不会再对美国总统 有几位太太表示疑问, 而外国人在中国听到有 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也不再大惊小怪了。中 外语言和文化仍在不断的接触、交融中。 文化进化理论研究表明, 两种文化融合的 状况并不是 1+ 1= 2, 而往往呈现出双语双文 化且其中之一占上风的态势, 而且这种态势也 是处于变化中的。从目前文化影响的范围来看, 英语文化比其他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作用明显更 强大, 其作用力似乎也比反作用力大, 这反映了 在目前社会历史条件下发达经济的力量, 因为 文化“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相当 的程度上来自于物质文明。而同时, 中国所拥有 的又是一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文化, 其渗透的 潜力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目前的状况在一定 时期内还将持续下去。语言的融合与此同存同 理, 密切相关。 曾经处于百年殖民统治下的香港, 英语长 期是唯一正式的官方语言, 人们的生活方式深 受西方影响, 大众的母语——粤方言中也大量 夹杂了英语的成份, 甚至形成了用粤语说某些 英文单词的独特方式, 且已约定俗成, 广泛应 用。香港从回归祖国前, 就兴起了介绍大陆文化 的热潮, 学习普通话成为新的时尚。香港回归 后, 根据《基本法》第九条, 香港官方的正式语言 是中文, 英文也属正式语言。这说明香港社会确 立了以中文为主的双语并存的语言体制。在这 种情况下, 探讨中西文化趋向融合的过程中的 种种话题、尤其是语言翻译问题, 更加具有实践 意义。 文化融合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 与其说它涉及两种语言, 不如说它涉 及的是两种文化。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 土壤, 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文化融合对翻译 的影响是两方面的。积极的一面是, 双语双文化 的环境, 能丰富两种文化的内涵, 在总体上提高 语言材料的可译度, 宏观而言翻译的难度可能 减小。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具体的语言材料 上, 两种文化接触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局部的 冲突, 接触越频繁则冲突的机会越多, 翻译困难 的类型和数量也就相应增加。两方面相比, 对后 者展开探讨的实践意义更加突出, 下文将重点 就此方面进行研究。 文化融合给翻译带来困难的例子很多, 如: 从一种文化引进的一些事物, 在另一种文化里 无法找到对应词语来翻译, 意译或音意结合的 办法无法解决的只好音译。这类外来词在中文 中就屡见不鲜, 除上文提到的以外, 还有“沙 发”、“摩托”、“俱乐部”、“麦当劳”、“巧克力”、 “可口可乐”、“幽默”等等; 甚至还有像 karaoke 这样个别的词, 音译的同时还不得不借用英文 字母, 勉强地译为“卡拉O K”。随着中西文化的 进一步接触, 外来词语还在不断相互引进, 其中 相当大的一部分的要靠约定俗成的力量来维持 其存在。 有了中西食文化的迥异, 因而有了语言表 达上的千差万别。《语言与文化》一中举了一 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中国人形容游泳池里人太 多, 水太脏, 说“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 外国人 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饺子, 就丝毫不 觉得这个比喻幽默。西方人形容人多拥挤, 说的 是“It w as packed like sard ines”(塞得像沙丁鱼 罐头) ; 而没有见过沙丁鱼罐头的中国人也不一 定能欣赏其妙处。③这正是王佐良所指出的“翻 译里最大的困难”——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 东西, 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 解释。④ 中西之间的文化固然有着差异, 西方内部 即使是使用同一语言的不同文化之间有时也存 在着细微的差别。英美表示楼层的方法有别; 英 国人以惯常的绅士风度低声说话, 在美国人眼 里却显得有些心怀叵测, 而美国人自认坦荡, 说 起话来高声大嗓, 却被英国人视为无礼蛮横。在 一定的环境中这类文化可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 义, 翻译时如有忽视, 就会造成传达的失准。 解决翻译难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人们在 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摸索出了不少变通和补偿手 段, 如音译或直译加注、转换形象活译、舍弃形 3 《中国翻译》1998 年第 3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象释义、归化等。然而这些手段在思想上却有些 对立, 总结起来, 不外乎是在译语中引进原语的 表达方式的主张和使用译语地道表达方式的主 张的矛盾, 简言之, 就是异化和归化的矛盾。 异化还是归化 异化和归化的矛盾实际上就是我国翻译界 长期以来的直译派与意译派之争。一般说来, 直 译派主张“保留原文中语言的方式, 即要输入新 的表现法”, 而意译派则“反对引入欧化表达方 式, 而主张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⑤异化还是 归化的问题在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翻译中显得尤 为突出。 如上所述, 文化的融合无论过程多么缓慢, 终究是大势所趋。用发展的眼光看, 异化如同一 股潮流, 不可阻挡, 难以逆转, 其理论依据就是 文化的开放性和渗透力。首先文化本身是一个 开放的体系, 具有不可估量的吸纳包容的能力, 外来文化的新鲜事物容易被人们接受, 并逐渐 约定俗成, 化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文化又 有渗透的力量, 凭借社会生活的种种契机进入 其他的文化, 依靠那里的文化环境维持着自己 的生命力。 异化翻译成功的例子很多, 如进入日常生 活的大量外来词语。又如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 兰克林 (Ben jam in F rank lin) 在 1748 年写的论 文《致青年商人》(T o Y oung T rad esm an ) 中的 一句名言“T im e is money”, ⑥直接译为“时间就 是金钱”, 比起归化成“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得更 贴切达意。还有“sou r grapes”, 出自伊索寓言著 名的篇章《狐狸和葡萄》( T he F ox and the G rap es ) , 中文里借用“酸葡萄”的字眼, 把得不 到某件渴望的东西而强自安慰的心理表达得十 分生动传神。中国人了解到英文中表示上厕所 的委婉语“w ash hands”后,“洗手间”一词随即 进入了大众词汇。许多异化而来的语言在中文 里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 然而异化产生的译文能否被广泛地接受, 总是有赖于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且其可接受性 也只能就一定的阶段而言。归化翻译可以完全 避免这个问题, 还能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 尽量 使译文贴近译文读者。归化的做法是“撇开原文 的词语和句法, 抓住其语用意义, 从译语中选取 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这是 一种语用翻译, 一种文化翻译”。⑦它是“用与原 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 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语词语, 其长处在 于能使译文读来比较地道和生动。”⑧ 不可忽视归化同样产生了许多佳译。如香 港一所大学的餐厅写着“请勿用物件预留座 位”, 英文译成“Seats shall be reserved fo r w arm bodies on ly”。译文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也 兼顾了中英文化的差异, 用英语文化的轻松诙 谐代替了中文公告的庄重, 在这个语言环境里 是十分恰当的。又如杨宪益、戴乃迭所译的鲁迅 作品《药》中, 巧妙地利用了中英文字形的特点, 将“阳文的‘八’字”, 归化为“an inverted V ”。还 如英语谚语“L ove m e, love m y dog”译为“爱人 及物”、“爱屋及乌”等。 笔者认为, 异化是总的趋势, 归化是现阶段 的折衷, 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让步。二者之间的 矛盾在一般情况下并非不可调和, 事实上极端 的异化或归化也就不成其为翻译了。译者应该 在忠实于翻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求平衡 点。可以说, 异化还是归化, 不是一个孰是孰非 的问题, 而更多地是一个“度”的问题, 而且跟语 言环境息息相关。试举几例: 来自欧洲文化的“ivo ry tow er”, 比喻一种 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在文化交流的作品或环 境中经常译作“象牙塔”, 词语的典故被文化界 广泛认识和接受; 而在典故的文化意义不重要 的场合, 如译语接受者没有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时, 则不妨回避它, 可套用中文里语用意义接近 的表达“世外桃源”。 林语堂的作品“M om en t in P ek ing”(《京华 烟云》) 中, 毅然从军参加抗日的中国青年学生 阿通给父母写了封信, 原文是:“M y dear par2 en ts: I have en listed. W hat w ou ld be the good of a fam ily if there w ere no coun try? If every son dear to h is paren ts refu ses to go to w ar, 4 《中国翻译》1998 年第 3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how can Ch ina figh t Japan? P lease do no t w o r2 ry. I shall no t com e back t ill w e have driven the dw arfs back in to the sea. You r son, A T ung. ”张振玉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了人物所处 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文体特点, 采用归化的手 段作了恰如其分的回译:“父母大人尊前, 敬禀 者, 儿已从军。念及国若不存, 家有何用? 若为 人子者皆念父母儿女之私情, 中国将如何与日 本作战?祈勿悬念。不驱倭寇于东海, 誓不归来。 儿阿通。”⑨ 我国观众熟悉的电影《卡桑德拉大桥》中有 一个细节: 开往巴黎的火车中途改开东欧, 犹太 商贩乘机向抱怨的乘客推销手表, 此处对他的 一句台词, 译制片的两个版本分别有不同的处 理, 其一是“我这儿有块卡蒂亚表”, 另一是“我 这儿正好有块法国表”。大部分中国观众对于卡 蒂亚表这种法国名表并不熟悉, 异化在此尚不 具备充分的条件, 所以后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前 者。而在欧洲情况截然不同, 这句台词里手表名 称的翻译在欧洲其他语言中很可能是不成问题 的。 据说当年周总理陪几位外宾观看戏剧“梁 山伯与祝英台”时, 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 外宾弄懂故事。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 梁 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外 宾于是马上就明白了。βκ这里实际上是作了一 个归化处理, 颇能恰当地说明问题。 霍克斯 (H aw kes) 在翻译《红楼梦》时, 就在 “度”的问题上有些失衡, 有时过分强调译文的 可读性, 而忽视了传达中国文化中某些重要特 征的一面。西方人概念中的红色是同殉难和流 血相关联的, 霍克斯将“红”归化成西方人喜欢 的“绿”,“怡红公子”译为“Green Boy”,“怡红 院”译为“Green D eligh ts”, 甚至书名都回避“红 楼梦”而取“石头记”, 译成“T he S tory of the S tone”。他忽视了红色在中国文化里和吉祥喜 庆的联系, 以及在这部作品中关于爱情的暗示。 这样不但失去了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机 会, 而且可能导致读者对原文产生误解, 以为作 者暗示主人公“Green Boy”缺乏经验和不谙世 故, 因为英语中 green 一词包含这类联想意 义。βλ此为归化过度的一例。 结  语 译事本已难, 而文化融合涉及翻译的诸多 重要问题, 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 者既要有足够的有关两种语言的知识, 又要具 备相当丰富的有关两种文化的修养; 既要有准 确感受原语文化、语言的领悟力, 又要有得体反 映其在译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自由驾驭译语 的表达力; 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所有的语言 现象, 又要从语境出发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 ⋯⋯而所有这些, 都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度” 的分寸感在实践中也始终是一个变量。在文化 融合的大环境下, 我们一方面为可译度逐步提 高的前景所鼓舞, 一方面感受到社会发展给翻 译工作带来的压力, 要顺应融合的大趋势、进一 步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 翻译 工作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参考书目 ①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中国翻译》1988 年 第 1 期。 ②吕斌《文化进化导论》324—325 页, 学林出版社, 1994 年。 ③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164 页,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1989 年。 ④王佐良《翻译: 思考与试笔》中《翻译与文化繁荣》一文, 外研社, 1989 年。 ⑤范守义《评翻译界五十年 (1894—1948) 的争论》,《中国 翻译》1986 年第 1 期。 ⑥彭在义等编《英语成语典故》67 页,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⑦曾宪才《语义、语用与翻译》, 载《现代汉语》1993 年第 1 期。 ⑧öβλ柯平《释义、归化和回译》, 载《中国翻译》1993 年第 1 期。 ⑨舒启全《貌似神合维妙维肖——评张振玉译〈京华烟 云〉》, 载《中国翻译》1989 年第 2 期。βκ刘慧梅 杨寿康《从文化角度看旅游资料的英译》, 载《中 国翻译》1996 年第 5 期。 作者地址: 518060 深圳大学大学英语部 5 《中国翻译》1998 年第 3 期
/
本文档为【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