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后现代的厌倦

后现代的厌倦

2012-11-05 5页 pdf 224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后现代的厌倦 海外文坛 后 现代的厌倦 [日]铃木章能著 桑村特里沙译 摘 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描写形形色色“无聊”的人生。这些作品反映了后现 代社会因生活厌倦而感到生活“无聊”的社会思潮。它们不仅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在美国读者中也产 生了影响,与此同时,在美国这类题材的创作也一度流行。许多作品经村上春树在内的作家及出版家 译介到日本,也引起日本读者的兴趣。这样,这类题材的作品也就在日本、美国双向跨境交流。这是两 个国家后现代社会土壤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 关键词:村上春树;“无聊”题材作品;社会土壤;超越国境的交流...
后现代的厌倦
海外文坛 后 现代的厌倦 [日]铃木章能著 桑村特里沙译 摘 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描写形形色色“无聊”的人生。这些作品反映了后现 代社会因生活厌倦而感到生活“无聊”的社会思潮。它们不仅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在美国读者中也产 生了影响,与此同时,在美国这类材的创作也一度流行。许多作品经村上春树在内的作家及出版家 译介到日本,也引起日本读者的兴趣。这样,这类题材的作品也就在日本、美国双向跨境交流。这是两 个国家后现代社会土壤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 关键词:村上春树;“无聊”题材作品;社会土壤;超越国境的交流 一 关注“无聊”的主题 笔者曾对日本女作家吉本芭拉拉有过专门的评论①, 认为她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作品所包容的世界能为当代年轻 读者广泛接受;而更能获得年轻读者的日本作家是村上春 树②。村上的作品不仅与吉本的作品一样赢得了 30 - 40 岁 读者的支持,还拥有更多其他年龄层次的读者。他的许多 作品在 40 多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③,已经在不同 文化背景的广大读者,特别是 80 后一代读者中流传。 村上的作品之所以具有人气,是由于贴近当今社会生 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吉本作品的登场人物多系 80 后 的青年男女,作品始终真实地描写他们的正直、善良、自立、 他们气质和生活方式独特的“酷”④,以此引起同龄读者的 亲切感。村上作品的登场人物,也多在 30 - 40 岁年龄段, 但并不拘于这个年龄层次。所热衷的主题是后现代社会的 时代思潮,尤其是特有的厌倦的社会思潮,作品所创造的形 象体系有着多种多样的象征性,有着引人寻味的内涵和 意蕴。 认为村上作品的人气主要靠趣味性来支撑,这种观点 并不全面。应该说,村上作品的真正魅力在于真实地表现 了后现代社会的时代思潮,特别是后现代的厌倦,并且通过 富有情趣的叙述和人物故事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美国 出版村上的短篇小说集《消失的大象》(The Elephant Vanishes),收集了反映后现代厌倦思潮的具有代表性的短 篇小说,集中展示了由厌倦而产生“无聊”的时代流行病的 社会人生。笔者曾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把这个小说集列 入讲义,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百余名学生很有兴趣地参 与阅读,讨论,他们率直地发表意见,认为作品阅读起来非 常无聊,并且探讨其表现形形色色“无聊”人生的特质。依 照通常的关于“无聊”题材作品的分类,小说集的作品属于 带来“无聊”的感觉,“无聊”的体验的一类。小说集中有一 辑《袋鼠的通信》(The Kangaroo Communique),更可以归为 体验这一类。它包括五个短篇:《袋鼠的通信》,《睡眠》 (Sleep),《罗马帝国的消亡,1881 年印度的暴动,希特勒入 侵波兰,极端王国的气流》(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1881 Indian Uprising,Hitler’s Invasion of Poland,and the Realm of Raging Winds),《皮短裤》(Lederhosen),《绿色的 野兽》(The Little Green Monster)。过去的一些研究著作和 书评大多好意给予肯定,突出了它们的艺术吸引力。 就这几篇作品表现的“无聊”的层面而言,一是对无聊 的小人物及其“无聊”的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二是这些真 实的描写在读者心中酿造成同样“无聊”的心情和气氛;三 是人物对“无聊”抵抗的所作所为,也即对“无聊”的种种反 应也是“无聊”,这对读者更加强化了“无聊”的情绪。最 后,作品的意蕴诱使读者进入一个空白的空间,让读者想 象,寻味。⑤这也就意味着,“无聊”的程度会因为不同读者 不同的寻味和思索而增强或减弱。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前两 种状态。同时将探究为什么美国出版界将这些表现“无 聊”题材的作品汇编出版,为什么这些“无聊”特色的人物、 故事会引起共同关注。 或许可以说,“无聊”题材文学作品的流行已是日本和 美国文学的现状。它是这两个国家后现代社会生活土壤的 产物。它已在两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 村上的作品可以作为观察这种文学现象的窗口。 二 “无聊”题材的作品 首先让我们确认村上这五篇“无聊”题材作品人物,故 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绿色的野兽》所着意描写的是一 17 海外文坛·当代文坛·2 0 1 2 . 2 个“无聊”地打发日子的家庭主妇。她终日浸沉在种种绿 色的奇形怪状物体的想象和冥想中,“我丈夫像往常一样离 开家去工作,我想不出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我没有什么好 做”(《The Elephant Vanishes》,152页)。这是这个家庭主妇 的内心独白。《袋鼠的通信》刻画的男主角把日常的工作 视为百无聊赖。他说每天的工作都充满“可怕的无聊”(同 上,53 页)。《皮短裤》中的男主角,当他的女朋友们比预约 时间提前两小时到达时,他不仅不感到打扰了他的工作,扰 乱了他的时间安排,反而说:“这没有什么,反正我觉得完全 没有心情工作,我一直是这里那里坐着,听凭小猫坐在膝 上,无目的地看着录像”(同上,121 页)。他的女朋友们也 是过着无聊的生活。她们说:“我们在家里也过着一种莫名 的无聊的生活”,“我们在家里也有莫名的无聊和孤独”(同 上,121 页)。于是他们之间互相感染无聊的情绪,弥漫着 无聊的气氛。《睡眠》中那位牙医夫人身份的主妇,也总是 说她单调地重复着每天的日子,每天都是一层不变地平淡 地度过。她有着这样的慨叹:“. . . each day pretty much a repetition of the one before. I used to keep a diary,but if I for- got for two or three days,I’d lose track of what had happened on which day. Yesterday could have been the day before yester- day,or vice versa. I’d sometimes wonder what kind of life this was. Which is not to say that I found it empty. I was ― very simply ― amazed. At the lack of demarcation between the days. At the fact that I was part of such a life,a life that had swallowed me up so completely. At the fact that my footprints were being blown away before I even had a chance to turn and look at them”(同上,81页)。她的这番感慨的意思是:“每天 都在某些方面很大的程度上重复着过去的一天。我有记日 记的习惯。如果两三天忘了记日记,我会感到失去连续,会 追踪那些天发生了什么,昨天也许就是前天。有时我真困 惑,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啊!并不是说我很空虚。我是非常 的单纯,我会很奇妙地发现每一天都完全没有任何差别。 事实上,我就是这种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生活完全 吞噬了我,在我有机会回顾之前,我的脚迹已被风蚀,吹 干。”这位主妇的这种无聊感与《绿色的野兽》中主妇的无 聊感都是相同的“无聊”心理状态的体现。按照马克思主 义和女权主义的观点,这种心理状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 映⑥。也就是说,这些主妇“无聊”的心理状态,是她们无聊 的生活造成的,她们的无聊感是由重复着单调的日子所引 起的。这种无聊的心理状态,不会因为男、女性别不同而有 太大的差异。例如《罗马帝国的消亡》的那个男主角,也是 由于每天重复单调的生活产生了无法抗拒的无聊感。 这几部作品描写的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行 为和语言特征,但都具有生活、心情无聊的共同特点。《皮 短裤》是关于德国南部男人所穿的一种皮革短裤吊带的故 事,人物、场境描写都有地域文化色彩。《睡眠》中着重描 写了女主妇在读书时回忆起当年快乐的学生时代,对比眼 前无聊的生活,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袋鼠的通信》中写 那个男服务员,在处理女客人的投诉时十分投入,其行为和 语言,个性鲜明生动,无聊之感令人捧腹。《绿色的野兽》中 写的那位主妇,眼前总是显现绿色的异形物体,迫使她产生 不断拷问的想象,她是以“无聊”来对抗“无聊”。《罗马帝 国的消亡》中那个男主角,也类似这种用“无聊”抗拒“无 聊”,其结果是“无聊”的抗拒越是激烈,“无聊”的情绪越发 强烈。这个男人对每天发生的事情都保持做一个简单的记 录,每个周日都整理这些记录并把它写成文章,这种习惯坚 持了 22年。现在,他仍旧像往常一样记着日记(《The Ele- phant Vanishes》,111页),像往常一样用同一种方式接过恋 人的电话,像往常一样与拎同一个挎包的同一个女人游玩 (同上,113 - 114 页)。如果说也有与往常的不同之举,那 就是在日记中记下牵强地与历史事件相联系产生的狂想。 例如狂风劲吹,不久也就停止了。曾有的记录是“世界的外 貌和运转与疾风之前的状况依然不变”(同上,117 页)。 当下的记录则把狂风劲吹的状况说成是“罗马帝国的消 亡”,把刮风引起电话声音效果不佳说成是发生了“1881 年 印度暴动”。他一再把眼前的现实与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 起来加以记录。他说:“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meticulous system of mine,I have managed to keep a diary for twenty - two years without missing a day. To every meaning act,its own sys- tem. Whether the wind blows or not,that’s the way I live”(同 上,118 页)。他这话的意思是:“坦率地说,这是由于我有非 常之细腻的心。我曾保持了 22 年从不间断地记日记的习 惯。我得寻找每一次行为的意味,以及它自有的规律,不管 是否刮过狂风。这是我的生存方式。”总之,他把写日记当 成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大事件”。他觉得并非日常 生活空间中站立着作为记载主体的他自己,他捏造着“记 忆”。按照斯巴克斯(Patricia Meyer Spacks)的观点,也就是 说日记是对自己每日单调生活中无聊感的抵抗(Spacks. Boredom,1 - 30 页),是从现实生活逃避到虚构的幻觉世 界的一种创作表现。是“无聊”充斥着他的日常生活的一种 证据(Edwark Said. 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d,81 页)。“无聊”时光的流逝,像“单调、重复的时钟的嘀嗒 声”。所进行的抵抗,只是在“无意义的反复中追求一种 ‘只限一次’的刺激”(阿部公彦:《现代的近似值———Ste- vens·大江·Avant Garde》115页)。 村上的短篇小说,除上述五篇,还有一些作品也塑造 了形形色色“无聊”的人物形象。例如《雨宿》中的女主角, 《我们时代的民间传说———高度资本主义前史》中的大学 生,《她的城市和她的绵羊》中的男人以及友人,《32 岁的德 托里帕》中的“年轻的女子们”。这篇小说写“她们”在一个 月到底做了些什么都完全记忆不起来。既有做了各种各样 事情的感觉,又有什么事也没有做的感觉。直到月末收取 报费的人到来之前,也没有意识到一个月又过去了。这些 年轻女性的“无聊”,与《袋鼠的通信》中写的男人日日单调 生活的“无聊”,与《睡眠》中写的主妇那种“无聊”并无太大 差异。村上的作品不止是短篇小说,有的长篇小说也有以 27 后现代的厌倦 无聊生活为背景为基调的。例如《羊的巡游冒险》,其中性 的描写所揭示的也是无聊地消磨时间的心理状态。 社会学家中野收认为,支持村上作品的读者,特别是狂 热者、“村上迷”,其中不少是感到作品投合了自己的胃口, 反映了相同的生活感受和情绪体验(《为什么会发生“村上 春树现象”》,41 - 43页)。如果真是如此,则表明无聊的人 生在作品中有,在作品外也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 活的无聊感已是蔓延的时代病。无聊题材的创作有着坚实 的生活基础。 三 产生“无聊”题材作品的社会土壤 当代的日本社会,由厌倦而生的各种“无聊”,包括“无 聊”的生存状态,“无聊”的生活方式,“无聊”的情绪感染, “无聊”的价值观念,等等,到处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朝 日新闻》曾对所刊登的记叙文使用无聊词语的频率做过调 查统计。使用频率较高的 1985 年有 26 件,1991 年有 135 件,1998 年有 269 件,1999 年有 348 件⑦。这些记叙文并不 都是以“无聊”为主题,但它们都较多地使用“无聊”这个词 语。这类文章一直大幅度增加,这表明“无聊”一语的逐渐 泛滥。例如:“学校上学的孩子总是抱怨星期日的‘无聊’” (《无聊圣代》,1985,10,16),“周五日制开始,星期五、六就 出现了‘无聊’”(《学校变成五日制了吗》,2002,11,20),等 等。又如:因为“无聊”,成年男女总是对“特快消息”、对 “丑闻”等刺激性消息和事件津津乐道(参见《好奇心社 会》,1985,8,2)。“限定”、“解禁日”等非日常生活的特别 时间代名词,被引入到了生活中,说明了日常生活的世界 自身就是无聊(参见《波觉勒鲁波》,1988,11,9)。为避免 学龄前儿童乘火车时感到无聊,阿帮玛卡通形象的玩具装 备上车厢,名号“悠悠阿帮玛车厢”的列车也开始运营(参 见《为了不让孩子无聊———阿帮玛车厢》,2002,10,10)等 等。所有这些文章和报道,都使用了“无聊”的字眼,都涉 及到抗拒“无聊”的思想情绪。身处现代社会的一些人出 于抗拒“无聊”,曾寄希望于发挥电视机的功能,认为如果 它真正具有古代吟游诗人的能力,能支配文化,能支配意识 形态,能引导社会思潮,就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参见 John Fiske and John Hartley. Reading Television)。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电视业界人士提出“无趣就不是电视”,强调如果 电视节目毫无趣味性就毫无作用,就不能发挥它的功能。 从此,娱乐性搞笑有趣的节目就在全国电视节目中蔓延 开了。 然而,对有兴趣的定义已越来越有差异。有的人认为 真正的有兴趣是新出现的、令人感慨的东西。如果没有枯 燥乏味这个先行条件,“有兴趣”也是不存在的。而且有兴 趣和厌烦是相辅相存的。厌烦和枯燥是同义词,有趣也会 被厌烦、被枯燥乏味所侵蚀,需要不断地更新(阿部公彦: 《现代的近似值———Stevens·大江· Avant Garde》,108 页)。当然,一次再一次不停地更新兴趣是不太可能的。资 本主义制度初期有许多新事物,但很快变成旧古董。种种 刺激也很快变成“无聊”,从刺激到“无聊”不断演变。资本 主义体制的一个副产物就是由厌烦而产生“无聊”的社会 病。现代的日本社会,“有趣”的泛滥和“无聊”的蔓延共 存。加之追求“快乐最大化”社会思潮的兴起,伦理、道德、 行为等等,被认为陈规和约束。个体的自我约束的努 力也由内在转向外化。自我限制消失,欲求、欲望、快感的 感知和体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中野收:《为什么会发生 “村上春树现象”》,44 页),“无聊”感就经常、很快地滋生 蔓延。《无聊论》的作者小谷野敦认为“现在的人们每天都 在想办法怎样对待无聊并且往往陷入迷津”,这句话的含意 让人很容易理解。充满“无聊”思想情绪的社会群体,包括 从富裕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一代,住在郊外过着富裕 生活的中产阶段,也即是村上作品刻意描绘的那些人物。 仲俣晓生也有与此相同的观点。他在分析 1985 年后半期 文学现状时,认为有的作家已把艺术触觉伸向都市郊区的 富裕阶层,认为郊区的扩大,生活条件的变化,吸引了富裕 的群体,他们在那里过着优越的、闲适的生活,滋生“无聊” 的思想情绪,生活的无聊感互相感染,迅速传播(参见《文 学:后村上的日本文学〈Culture Studies〉》)。三浦展还有更 为鲜明的观点。他在分析郊区集聚的中产阶级人群时说, 郊外住宅闲适又不能逃离社会,追求优裕的生活却又不得 不拘谨于传统的文化心理,被动地要求与左邻右舍一致,所 以他们是在感到压抑,感到“无聊”的生活、心理环境中,过 着非常厌倦、非常无聊的日子(参见《“家族”和“幸福”的战 后史———郊外的梦与现实》)。他在分析富裕生活环境中 成长的年轻一代时说,他们与 60 岁以上的这一代人不同, 他们一直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失去了富裕的感觉,认为富 裕是一种常态,一种司空见惯的东西;认为所谓追求人生价 值,将来的目标、未来的理想,也不过是这些日常生活所见 到的。上辈人强调的目标,在他们的心目中,都已变成“没 完没了的日常”,“无聊的日常”。对他们来说,社会富裕已 经停滞,他们也只得在“无聊”中消磨时光。现在的 60 岁以 上的人,对年轻一代的这种价值观已很难理解。60 岁以上 的人从战后饥饿和贫困中开拓人生道路,社会的进步发展 与他们的生存成长步调一致,同步进步,同步成长。即使自 己的成长与否不为许多人知道,但伴随社会进步发展的自 我存在感始终在不断扩大。即使这种存在感的扩大不被自 己充分肯定,但社会对自己的存在也会予以肯定,使自己感 到在社会中存在的十分必要。在这一代人身上很少产生对 社会、对生活的厌倦感与无聊感。从富裕生活环境中成长 起来的年轻一代,社会与自身成长虽然同步,但自身的壮大 感却感觉不到,自身的壮大的必要性也感觉不到,自身存在 的肯定感也就较为淡漠。这一代人就会在富裕、舒适的生 活环境中,产生对生活的停滞感,滋生对生活的厌倦感、无 聊感(参见三浦展《我的无家可归》,56 页,187 页,188 页)。 联系到社会生活、社会思潮来看村上“无聊”题材的作 品,就可以看到作品充满无聊思想情绪的人物故事都不过 37 海外文坛·当代文坛·2 0 1 2 . 2 是生活、思潮形象的反映和艺术地再现。这就是说,这些作 品都有生活基础、生活依据、有生长的生活土壤。这些作品 的支持者,那些 80后的“村上迷”,之所以热心传诵村上的 这些作品,也正是由于他们有类似的思想情绪,他们对作品 的人物故事感同身受,感到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和感 受。这也是为什么“村上迷”以年轻人为主的原由。斋藤 美奈子在其《文坛偶象论》中指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不同 于新闻报道,它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无聊’”。村上作品 的‘无聊’是从他的真正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了后现代时代 的无聊生活。 四 “无聊”题材作品的越境交流 不仅仅是日本,在美国也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 普遍关注“无聊”的社会思潮的。最先从本质上提出问题 的人物之一有大卫·理奇。他把创作的题材取向转到了城 市郊区富人的生活。以那里的生活为背景创作了真实地描 写“病态的美国”、“疯狂的郊外生活”等社会问题的作品, 向人们揭示了那充满闭塞感的郊外,住民们拥有一家一个 独院,过着富裕的生活,可是他们精神空虚,感到非常的“无 聊”,正因为无聊,所以户内的猎奇事件连连发生。 本文前面曾提到,为什么美国出版界将村上有关“无 聊”题材的作品,将那些充满无聊感的人物故事汇编成短篇 小说集出版,介绍给美国读者,其实这也是由于它们贴近美 国社会生活,切合美国社会思潮,拥有美国的读者。人们不 难理解《消失的大象》等作品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它们所反 映的社会现象在美国读者中会引起怎样的同感共鸣。事实 上,大卫·理奇有些作品与村上春树的有些作品,在主题思 想上有某些类似之处。 当然,对“无聊”的思潮的关注,并非只有大卫·理奇、 村上春树。还有一些作家,例如斯巴克思也有过精辟的论 述。他曾明确指出,“无聊”的思潮是后现代社会的时代思 潮。他说:“boredom becomes a metaphor for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Spacks. Boredom,260);the twentieth - century novelists assume boredom as a point of reference,often taking it (as sociologists and journalists also tend to do)as the paradig- matic ailment of our time (262);boredom has new forms of u- tility for fiction writers(262);the most characteristic postmod- ern imaginative use of boredom is not as fictional subject but as fictional atmosphere (265).”他的这番论述的意思是:“20 世 纪的小说家们把“无聊”推论成后现代社会思潮的重要的 旁证,常常把它视为一种典型的慢性病(一些社会学家、新 闻记者在文章和报道中也表示趋向于这种认识),它以各种 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都已成为创作吸取的元素,它的一些 具有后现代社会意义的表现,还被采用为创作的题材,据以 创造作品的氛围。由此可见,热心于创造具有后现代社会 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形象的作家已不在少数。”斯巴克思关 于无聊的论述列举有很多例子,其中如《印第安的暴动》甚 至与村上“1881 年印度的暴动”的主题有类似之处。后现 代作家唐纳德·巴士埃米(Donald Barthelme)的《爵士王》, 还经由村上译介给日本读者。这里不妨摘引其中“城市生 活”的一段: I remember once we went out on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West (out past Vulture’s Roost)to shoot. First we shot up a lot of old beer cans,then we shot up a lot of whiskey bottles,better because they shattered. . . . But no animals came to our party (it was noisy,I admit it). A long list of animals failed to arrive,no deer,quail,rab- bits,seals,sea lions,condylarths. It was pretty boring shooting up mesquite bushes,so we hunkered down behind some rocks,Father and I,he hunkered down behind his rocks and I hunkered down behind my rocks,and we com- menced to shooting at each other. That was interesting (City Life,12 - 13页). 这是一个因为“无聊”发生的故事,它叙述说:“记得有 一次我们去西边到处打猎,首先我们打了很多破旧的啤酒 罐。随后我们打了许多老旧的威士忌瓶子。我们把它们全 部粉碎了,但是没有打到一个动物。在我们长长的猎物名 单中没有一个出现,没有鹿,没有鹌鹑,没有野兔,没有海 豹,没有海狮,等等。因为太无聊,只得射击灌木丛。然后, 我父亲和我坐在一堆岩石后面。他坐在他的岩石后面,我 坐在我的岩石后面。我们开始互相射击。这真是太有趣 了。”(《城市生活》,12 - 13) 唐纳德·巴士埃米的这部作品不仅在美国拥有读者, 译介到日本也受到读者欢迎。大卫·理奇的作品也是如 此。它们都为两国读者所广泛接受。村上春树的作品,尤 其那些“无聊”题材的作品,不仅在日本流传,翻译到美国 也拥有众多读者。“无聊”题材作品的创作、兴起、流行于美 国和日本,它们在日本、在美国都有生长的土壤。尽管文化 背景有差异,但后现代社会生活都有共性。它们都具有相 同的时代特色。它们在日本、在美国也都有读者群。这些 读者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但社会生活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却相同。他们对这类题材的作品感到贴近,能引起他们的 兴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些作品超越国境,被广大读者 所接受。 注释: ①参见铃木章能《吉本芭拉拉的〈厨房〉》。 ②村上春树在日本已更多地被称为世界作家。千石英世认为他 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③参见《认识村上春树》,第 108 - 109 页。 ④“酷”是词语也是一种观念。它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吉本芭 拉拉的《厨房》。其中人物心目中的“酷”是指那些具有正直、善良、自 立等气质的人,是指那种自立、自强的生活方式。“酷”,在村上春树作 品人物的语言中时有变化,但总的含意大致相同。首先是指那些有着 善良、亲切、体贴精神等气质特征的人。三浦雅士联系到《聆听风中的 47 后现代的厌倦 歌》中的人物说,其中确有“不可思议程度的体贴”,而且这种体贴的 “内心”是绝不让涉入的。川本三郎联系到《舞蹈,舞蹈,舞蹈》中的人 物说,“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他人的内心世界就不 要去涉入了”,这应该是一种“风度”(《这个空洞的世界———村上春树 论》,14 页)。黑子一夫联系到《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分析指出,其中 有某种意味的体贴,但并不存在三浦所说的那种体贴,那种温和的体 贴。他强调说,三浦们的“内心世界绝对不涉入”之“体贴论”未必真 是一种“体贴”。不进入自己或他人的内心世界,保持这种“体贴”的 人间关系,怎么说也会是一种孤寞和无聊。黑子一夫还在别处,在分 析可以称之为“酷”和“冷淡”的村上作品的主人公时说,他们是自制 力强的坚强的人,他们对自己对他人不太友善。别人对他们也会拒 绝,但比较接近。其次,在村上春树作品中,对那种自持、自强的生活 方式、生存状态也有称“酷”的。黑子一夫曾联系到村上作品分析说: “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现代停滞的秩序中不自觉沿着一定的轨道前 进的年轻一代,‘强’应该是被接受了。‘敬仰’之类应该是没有的 吧。”(村上春树———The Lost World?41 页,57 页,127 页)黑子关于 生存方式的“酷”,还有别的解释。当然,他认为他讲的这种生存方式 是“80 年代后半期时代和社会”的产物。然而,必须提到的是,对上述 三浦、川本等等的都市人群“疏远论”,笠井洁却持相反的意见。他认 为“情念和欲望在高度发达的市民社会生活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层 层装饰、隐蔽起来。在村上春树的现代市民故事中,那些情念和欲望 等等‘沉重’的问题就是被掩饰和隐蔽起来的。有不少是用兴趣、情 趣、游玩等模拟放松心理的‘轻松’的形态表现出来。”(《关于都市感 觉的隐蔽———村上春树》,215 页)。日本社会中 30 - 40 岁这一代年 轻人有不少是满脑袋浸透了“酷”的思想观念的。他们以此看取生活 方式、生存方式,而且用“轻松”的形态掩饰和隐蔽自己的观念。 ⑤例如松本常彦认为,村上作品中的“幽灵”、“冰男”、“绿色的怪 兽”等变形形态意蕴很深,会无限地诱发读者浸沉空白空间、无意义场 中想象。其他如“袋鼠”、“短裤”的一些含蓄的描写也会造成充分想 象的空间。村上的作品在读者中很有人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 们通过那些隐喻诱使你寻味。它并不需要含意化。无意思阅读读成 无意思也是一种快乐的阅读。也就是说,可以让你除“无聊”之外什么 也没有。丸川哲史也这样认为,想象、寻味,可是“我们几乎什么有益 的、什么意思也没有被给予”(《时代的分析医生》,125 页)。《皮短 裤》中短裤的话,《袋鼠的通信》中袋鼠的登场,《绿色的野兽》中绿色 怪兽的出现,等等,都是如此,所带来的都是“无聊”的意味。还有《睡 眠》中写主妇阅读《安娜·卡列尼娜》,其蕴含也会不时激发想象,特 别是未读过此书的人对她的行为的寻味,但结果仍是陷入“无聊”。再 如《罗马帝国的灭亡》中男人不合时拍地写日记,也会让读者越过遥远 的想象空间感受那种“无聊”。《袋鼠的通信》中,没有题目,采取反比 例“绕舌”为中心的写法,对读者来说,也必然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 “无聊”感。而为抵抗这种“无聊”,还会诱使自己更加感到“无聊”。 当然,是否都是如此,还取决于阅读主体的个体因素。 ⑥例如金塜贞文。参见金塜贞文《睡眠和梦的记事》,第 238 - 242 页。 ⑦来自《闻藏》检索。 (作者单位:铃木章能,甲南女子大学文学系;桑 村特里沙,大阪产业大学教养部) 责任编辑 鄢然 57
/
本文档为【后现代的厌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