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开端与终结_中国_政治波普_与美国_经典波普_艺术比较

2012-11-05 2页 pdf 5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8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开端与终结_中国_政治波普_与美国_经典波普_艺术比较 [32] 视觉艺术理论研究 2009.1 新视觉艺术 开端与终结 ——中国“政治波普”与美国“经典波普”艺术比较 孟 尧 (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中国前卫艺术在199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现象无疑是“政治波普”的流行,其艺术手法与观念则要追溯到1960 年代盛行于英美的“经典波普”(Classic Pop)艺术,特别是美国的波普运动;本文力图对中美两类波普现象的成因、观 念及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二者的差异与共性,以加深对波普艺术...
开端与终结_中国_政治波普_与美国_经典波普_艺术比较
[32] 视觉艺术理论研究 2009.1 新视觉艺术 开端与终结 ——中国“政治波普”与美国“经典波普”艺术比较 孟 尧 (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中国前卫艺术在199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现象无疑是“政治波普”的流行,其艺术手法与观念则要追溯到1960 年代盛行于英美的“经典波普”(Classic Pop)艺术,特别是美国的波普运动;本文力图对中美两类波普现象的成因、观 念及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比较,梳理二者的差异与共性,以加深对波普艺术的理解。 [关键词]政治波普;经典波普;后“文革”艺术 作者简介:孟 尧(1982- ),安徽蚌埠人,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美术史。 一、“波普艺术”一词的由来 “波普”是英文“Pop”的音译,也是英文“popular” 一词的缩写,有“流行的、时髦的和广受欢迎的”意思。 “波普”的命名即来源于“popular art”,这个词可能是英 国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罗威(Lawrence Alloway)在 1954年首次提出使用的,用来指称那些平庸的商业主绘 画和大众媒介制造和传播的流行性文化艺术。后来随着艺 术家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流行文化的各种形象,这个词在行 文上与初始的意义有所不同。[1]① 二、美国“经典波普”艺术与抽象表现主义 波普艺术虽然在1950年代中期就在英国率先出现,并 且涌现了像汉密尔顿、艾伦·琼斯(Allen Jones)、彼得· 布莱克(Peter Blake)以及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等一批优秀的波普艺术家,但其全盛期却是在1960年代的 美国。一方面,波普艺术是典型的美国现象,英国艺术家 在作品中反应的大众流行文化多半是来自美国的主流商 业文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在美国艺术家的作品中,对于 这些商业化视觉形象的挖掘也就更加全面彻底;另一方 面,则是美国很多年轻艺术家对于1940-50年代居于统治 地位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Abstract Expressionism)为 代表的权威文化强烈不满。这后一方面体现的尤其明显。 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两条线索推动美国艺 术的发展,其一是现实主义精神和本土文化意识,其二是 欧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2]抽象表现主义作为美国本土产 生的第一个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是欧洲现代派艺术在美国 的衍变,艺术语言上是欧洲抽象艺术的极度个性化发展, 观念上则是形而上的。虽然抽象表现主义在50年代一直占 主导地位,也产生了很优秀的艺术家,但是随着其统治地 位的巩固,抽象表现主义也变得越来越僵化,越来越与时 代生活脱离。甚至连抽象表现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支持者格 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也认为抽象表现主义“这 种明快,鲜艳的风格化特征变成了一种糟糕的艺术是在于 它的化制作,先是有十来件缩减变形的样式化作品, 然后就有成千上万的仿制品,艺术家用同样的动作粗糙地 制作同样类型的画。”而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认为“艺术(指抽象表现主义)越来越浪漫和远离现实, 以艺术作为艺术的养料是不现实的,他们与世界的联系越 来越少,只看到自己的内心。” 美国年轻的艺术家对于这 种权威文化和自命高雅的架上艺术不满,要求通过作品探 索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要求打破现代艺术遵循的雅俗 之分。“经典波普”艺术即是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者 的角色出场的,它是美国本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 归,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精神。[3]从这个角度来 说,美国“经典波普”艺术是高雅文化的终结者,它促成 了艺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开创了艺术创作中的客观 主义,这也是造成波普与现代主义艺术分离的原因;对自 我的消退,不带任何立场、兼收并蓄的表现大众流行文化 各个方面,宣告了战后垄断美国和欧洲艺术主流长达20多 年的抽象表现主义的终结。 三、“后‘文革’艺术”语境中的中国 “政治波普” 1985年,美国艺术家劳申伯格(Rauschenberg)在中国 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大型展览,使得波普艺术首次在北京与 中国艺术家零距离相遇,其对于现成品(ready-made)的 使用,从观念和形式上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艺术家,但是 由于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还处在一种集 体状态之中,加上信息来源的单一,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影 响。直到90年代初,袁晓舫、魏光庆、杨国辛、苏群等一 批聚集在武汉的湖北艺术家以“湖北波普”艺术群体的身 份出现在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上,方才获得艺术界的广泛 关注。在这届展览中,魏光庆的《红墙》系列,袁晓舫的 《cctv·北京风范》以及杨国辛用丝网技术完成的《参考消 息》都是典型的波普手法的作品,因此“湖北波普”可以 看作是“政治波普”出现的前奏。之后的1993年,栗宪庭 和张颂仁在香港共同策划了“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览, 在这次展览中,栗宪庭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政治波普”。[4]在 随后的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政治波普”被推向了国 ①英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在 与美国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的讨论中, 明确提出流行艺术和波普的区别:前者无需专业训练,后 者则要求训练。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波普创作。 [33] 视觉艺术理论研究 2009.1 新视觉艺术 际艺术舞台,开始了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的“政治波 普”热。 90年代中国“政治波普”艺术家的语言体系和60年代 美国“经典波普”艺术家基本相似,即顾丞峰所说的大量 采用公众耳熟能详,进而可以心领神会的视觉符号;但却 有着潜在的历史的本土政治性。一方面,“政治波普”开始 走红的90年代初期不存在一个像60年代美国那样完备的后 工业“丰裕社会”;1990年代初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 步的社会现实是中国还没有达到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水 平,商业化的符号形象只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证明,并不具 备如安迪·沃霍(Andy Warhol)、奥登伯格(Oldenburg)、 韦塞尔曼(Wesselmann)等美国波普艺术家作品中所呈现 的感性趣味:对那种“理想化的平庸”的认同。另一方面, “政治波普”艺术处在一个中国艺术的转型期,即巫鸿所 定义的“后‘文革’艺术”时期——“以一个更广阔的历 史视角看,我们可以将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的中国艺 术主流称为“后‘文革’艺术”。这是因为这种艺术的基本 方向和目的是对“文革”的视觉语言进行回炉、批判及变 形。”[5]这个独特的艺术现实表明“政治波普”表现出的政 治性“不是起源于自觉的政治批判,而是出自80年代前卫 艺术的形式追求。”[6]“政治波普”的代表艺术家王广义、李 山、余友涵、刘大鸿等人都曾经历过“文革”、经历过80年 代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都有过对理想主义的那种形而上 的渴望,曾把自己看作是在中国被推迟的“现代”文化运 动的一员。但是随着这种理想主义的破灭,在这个后“文 革”时期艺术家开始意识到纯粹的语言探索在当代艺术中 并不具备决定意义,关键问题在于艺术是否可以被当代社 会所接纳。王广义当时曾撰文说:“就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 而言,我以为“经院”味的语言纯化,以及个人情绪的表 达倾向是危险的,前者是贵族艺术,后者是贫民艺术。”无 论是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李山的《胭脂》系列还是 余友涵和薛松的波普作品,都频繁的使用文革时期的图像 符号作为素材加工。但是作品中“文革”图像和当代商业 流行文化符号的并置所呈现出的“泛政治”化波普特征, 并不是简单的对逝去的时代的诋毁和批判。由于艺术家自 身的背景和知识经历,他们仍然孜孜以求的试图建立一种 标新立异的“风格”与艺术个性。在中国“前卫艺术”几 乎处于非法地位的90年代初期,波普风格和全球经济体系 的市场化“一拍即合”;正是在这种契机下,“政治波普”艺 术借着西方观众对其“冷战时期逻辑”上的误读,成为一 个共产国家中“地下美术“的代表,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 成功,成为90年代艺术操作的一个典型。从此,中国 的“政治波普”从80年代崇拜形而上和个人自由的意志转 而崇拜媒体的力量和商业化流行的力量。[7]正如巫鸿所言, “政治波普”标志着“后‘文革’艺术的终结,也带来了90 年代中期中国艺术的最新变化;许多艺术家终于向“文革” 及其视觉与精神上的负担告别。 结 语 波普艺术在形式上采用的是全球化的艺术语言,无 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它所选择的都是所在地域最具流行 性和普及性的文化形象和符号;都反映商业文化对日常生 活的影响以及大众传媒的巨大作用。所不同的是,60年代 的美国“经典波普”在一个深刻的文化时刻终结了现代主 义,开启了跨域雅俗之分的新文化;中国90年代的“政治 波普”则唱响了“后‘文革’艺术”的终曲。两个不同国 家在不同时期都选择了“波普”,这反映了两者不同时期 社会、政治和文化深刻变革的共性;那正如丹托(Arthur C.Danto)所言:“波普反对作为整体的艺术,而青睐真实 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M],p15.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易英.波普艺术:美国现代商业文化的旗帜[J]. 世界美术, 1988,(03). [3]同上 [4]“1989年以后,85新潮的艺术家放弃严肃的形而上姿态, 高举解构主义的旗帜,纷纷转向政治化的波普风格⋯⋯我 称其为政治波普。”详见:栗宪庭著《89年后中国艺坛的 现代主义倾向》一文,发表于《创世纪》创刊号,1993年1 月。 [5]巫鸿. 作品与展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M],p18. 广 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 [6]易英. 政治波普的历史变迁[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 术与版),2007.(03). [7]高名潞,《媚俗、权力、共犯——政治波普现象》,转引 自雅昌艺术网http://person.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32 705
/
本文档为【开端与终结_中国_政治波普_与美国_经典波普_艺术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