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2012-11-06 6页 pdf 534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5493

暂无简介

举报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第15卷第1期 2012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V01.15NO.1 Jan.2012 一哲学研究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杨向荣,刘永利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就外部环境因素而言,当下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奠定了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物质基础,而政 治、社会和性别观念的变革也为男性服饰审美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土壤。...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第15卷第1期 2012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V01.15NO.1 Jan.2012 一哲学研究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杨向荣,刘永利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就外部环境因素而言,当下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奠定了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物质基础,而政 治、社会和性别观念的变革也为男性服饰审美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土壤。就主体内在需求而言,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个体 的“从众”与“异众”心理、个体身体审美意识的强化,也从不同层面促进了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发生。 关键词:男性服饰;审美转向;原因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2)01—0052—05 服饰从诞生之时至当代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服饰的审美观念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而 当下学术界对服饰的审美转向的研究往往只是浮光掠影 地简要提及,对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研究就更少了。基于 此,作者拟运用文化社会学的解读视角,来对当下男性服 饰的审美转向及其原因进行剖析。 一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 在前现代时期,尽管男性服饰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 样式,但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男性服饰的样式和风格 却是单一的。而到了当下社会,男性服饰不再体现为统一 的风格和标准,而是更为多元化和更具包容性。此外,当 下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逐渐打破了传统二元对立的性别 审美观念,传统的男性服饰崇尚阳刚之气和男子气概,而 当下男性服饰在表现男性形态特征的同时,则更注重个性 和时尚,其风格也更为大胆和开放。 (一)设计样式:由单一转向多样 纵观男性服饰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男性服饰虽 然一直在不断变化,但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特定的占据主 流地位的服饰样式。如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男性服饰的基 本形态是贯头型和宽敞的缠裹式外衣的组合。而在中世 纪,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服饰从古希腊罗马的平面式宽 衣形态经由哥特式时期的过渡,最终以日耳曼服饰为代表 的立体式的窄衣形态为定式。从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是西洋服装史上的近世纪,这一时期的男性服饰有一个共 52 同特征,即强调性别的差异与对立。具体来说主要强调上 半身的厚重感,通过大量填充衬垫使雄大的上半身和紧贴 肉体的下半身形成对比,构成上重下轻的男性服饰格局, 以此来体现男性形体的魁梧和伟岸的气概。到了18世纪 晚期,男性服饰的审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 衡量男性魅力的不再是华美的服饰,而是智慧和才能。男 性服饰不再注重过分的装饰,而开始注重男子的威严和绅 士气派,简洁且具有男士气概的西服套装登上了历史的 舞台。 不难发现,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男性服 饰的设计样式在某一历史内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而在 当下社会,男性服饰样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多 种样式共存,呈现出丰富多彩、兼容并包的局面。嬉皮士、 波普、欧普、朋克等打破传统风格样式的服饰,在当下的男 性服饰世界中大放异彩。此外,当下男性服饰在色彩方面 也有很大的突破,以男性西服为例:西服从诞生起就以黑、 灰、深蓝等暗色为主,而在当代社会,白色、米色、红色、黄 色、粉色系等亮色也备受青睐,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 与需求来选择。男性服饰色彩的多样化带动了其样式的 多元化,为男性服饰注入了更多新鲜的元素,这也是当代 男性服饰区别于传统服饰的表现。这些不同样式和类型 的服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它们从 传统服饰的叛逆者到时尚界的宠儿,影响着当今人们的审 美倾向和生活情趣。 此外。随着文化全球性的影响不断深入,东西方的交 收稿日期:2011—11—12 基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1A126) 作者筒介:杨向荣(1978一),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美学与文化研究。 万方数据 流与合作更为频繁,各国服饰在发挥民族或本土特色的同 时不断地吸收外来的元素,使得服饰的样式更为丰富,如 国外的设计师对“中国风”的推崇,就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化 交融的典型。从20世纪60年代皮尔·卡丹、圣·洛朗等 人发表的“中国系列”服饰伊始,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被越来 越多的国外知名设计师所青睐,普拉达、道奇和伽巴纳、乔 治·阿玛尼、约翰·伽利亚诺、亚历山大·马克奎恩、胡赛 因·查拉扬等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图案、装饰 的推崇,使得西方世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中国风”,越 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国的服饰及其文化。而中国的 设计师们在弘扬传统民族服饰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西方 服饰的设计元素,使本土服饰国际化。国内的一些商务男 装如利郎、劲霸等,既运用了传统服饰中的造型、图案,又 融合了西方男装的剪裁手法和风格,在体现民族韵味的同 时又符合国际时尚潮流。可以说,当今男性服饰所体现的 文化交融与合作,是前代所不能匹及的。 (二)艺术风格:由固定转向泛化 与男性服饰的样式转变相对应,当下男性服饰的艺术 风格也由固定转向泛化。在这里,风格泛化并不意味着没 有风格,而是指多种风格并存,从而使服饰风格具有不确 定性。 古希腊罗马时期贯头型和宽敞的缠裹式外衣的组合, 体现了随意、自然的风格,服饰的悬垂性和线条的流畅性 赋予了其自由和变化的特征,以一种无形之形来展现人体 之美。随着基督教文化的普及和深入,中世纪服饰逐渐失 去了古罗马时代的自然之美,取而代之的是服饰的呆板和 保守,服饰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质地、色彩和表面装饰 纹样的变化上,典型的代表就是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运 动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人体美的渴望,这一时期的男性服饰 追求的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对人体的诠释,表现出优雅和 庄重的艺术风格。巴罗克时期的男性服饰既没有古希腊 的典雅,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谨,而是呈现出一种柔 美、奇异的风格。经历了17世纪巴罗克风格的洗礼,18世 纪的男性服饰风格从粗狂、豪放转向了纤细和优美,这就 是洛可可风格。到了18世纪末,服饰抛弃了一切娇媚、纤 巧和繁缛的洛可可风格,表现出简洁、自然典雅的古典主 义风格。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男性服饰以简洁、阳 刚笔挺为主要风格,既精炼、朴素,又有富有浪漫主义的诗 意和婉丽,而男性西服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言,这种庄重、严 肃的风格统治了一个多世纪的男性服饰世界。 可见,前现代时期的男性服饰在每个时期内都有固定 和明确的艺术风格,人们可以通过艺术风格,对各个时期 的男性服饰进行界定和区分。而在当下社会,男性服饰消 解了传统的统一和固定的风格,而处于一种泛化或游离的 状态。高雅与休闲,夸张、大胆与简洁、柔美,复古、自然与 前卫、中性化等等这些风格都是这个时期男性服饰所具有 的。对于后现代社会的服饰所具有的风格特征,不同的研 究者划分的结果也有差异。徐宏力和关志坤在<服装美学 教程>中,将服饰的艺术风格划分为8种,即:突出色彩和 形式而产生视觉刺激的都市风格,简洁、严肃、干练的职业 风格,清淡、自然、舒适的田园风格.极具地域风情的民俗 风格,轻松、幽默和具有反叛气息的嬉皮风格,由抽象几何 图形构成、干净利落的抽象风格,洋溢着个性和浪漫情调 的梦幻风格,富有怀旧韵味的古典风格等。刘晓刚在《时 装设计艺术》一书中,从造型的角度将服饰风格归纳为硬 朗风格、舒展风格、严谨风格、松散风格、华丽风格、简洁风 格、繁复风格、休闲风格、前卫风格、保守风格、清纯风格、凝 重风格等。苏永刚在《男装成衣设计》一书中,将20世纪 中期至今的男性服饰风格归纳为解构主义风格、摇滚朋克 风格、中性主义风格、简约休闲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 格、波普主义风格、异域民族风格、军旅风格、嬉皮风格等。 从20世纪后半叶至今,也涌现出了众多男性服饰品 牌,这些品牌的风格各有千秋,可以说是当今男性服饰风 格泛化的体现,如DIOR的古典风格,PRADA的复古、简约 风格,BOSS的阳刚风格,ARMANY的优雅、简单、中性风 格,D&G的女性化、性感、叛逆风格,皮尔·卡丹的时尚、尊 贵风格,梦特娇的宽松、自然、柔和的风格,七匹狼的商务 休闲风格,日韩的混搭风格,等等。可见,在当下社会中,不 同风格之间的相互兼容和混杂,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和主流 与非主流的界限,也颠覆了传统男性服饰风格固定的模 式,而这正是男性服饰风格泛化之表征。 (三)审美理念:由传统转向开放 恩特维斯特尔曾说:“衣着的实践唤醒了不同性别的 身体,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男女之间的身体差异,否则人 们可能不会意识到这种差异。”⋯1。”从男性服饰的发展史 可以看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服饰只是用来展现人体的 自然美,并不用来区分性别,而到了中世纪,男性服饰短上 衣与紧身裤的分体式组合使服饰造型出现了性别上的分 离,即男性应体现阳刚之气,女性应展露女性阴柔之美。 对此,霍兰德说:“在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时候,两性之间 的紧张关系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可以预想的必然结果:男女 服装的不同设计样式很明显地表明了这种思想。正是在 这个短暂的时期内(在此之前的几代人已经为它的蓬勃发 展作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即女性的服装 应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装饰,而男性服装应该单纯、质朴、 不加雕琢。从那以后,时装在它的几百年发展史上一现代 社会的时装一第一次沿着两条界限分明的道路走下去,直 到今天这两条道路才开始显示出合一的迹象。”悼j_7可见,自 从服饰出现了性别上的分离后,男性与女性在服饰上就存 在明显的差异。男性服饰应当体现阳刚之气,这一审美理 念一直作为金科玉律,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着装行为,而 传统男性服饰在性别审美观念上的严格界定,直接导致了 其设计样式和艺术风格的单一化。 20世纪∞年代以后,随着性别观念的转变以及男性 社会存在状态的改变,服饰的性别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 男性不再甘心屈从于单调和简单的传统服饰,开始将目光 投向女性服饰,借用女性的服饰元素来丰富自身的服饰。 男性服饰的色彩变得鲜艳起来,面料的柔性也增强了,图 . 53 万方数据 案也丰富了,就连一贯视为女性专用的刺绣和印花图案也 开始出现在男装中。而且,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审美理念 下,男性也开始改变传统的阳刚形象,不再介意展示自己 女性化的一面。男性服饰的中性化不再拘泥于粗犷、强 悍、硬朗的男性气质,而是体现出细腻、精致、清新和柔性 的气质。这种转变不仅是对长期以来男性服饰传统概念 的一种颠覆,也是对当下社会对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结构的 解构。 男性服饰对性别对立观念的消解,实际上体现了男性 对美的重视和追求。以往男性服饰对阳刚和男子气概的 推崇,是对服饰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和标识功能的重视,而 当下的男性服饰则将关注点转向了审美功能。男性有了 审美的需求,并在审美需求的驱使下,实现了自身服饰由 阳刚之美向性感之美的转变。男性服饰在表现男性形态 特征的同时,更为注重个性和时尚,而缤纷的色彩和柔美 的线条,也使当下的男性服饰较以往更为大胆和开放。 二 当下男性服饰审美转变的原因 当下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服 饰功能的转型,促进了男性服饰的变革,奠定了男性服饰 审美转向的物质基础,而政治和社会变革也为男性服饰审 美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土壤。而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个体 的“从众”与“异众”心理、身体审美意识的强化,这些都促 进了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发生。 ’ (一)外在环境因素:现实土壤 传统的男性服饰在样式和风格上基本上变化不大,特 别是西服产生以后更是趋于稳定,男性对于服饰更注重的 是简单、方便和其所体现出的男性风度。在进入后现代以 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男性繁重的生产作业负荷逐渐减 轻,以男权为中心的格局和观念也慢慢消解,男性对服饰 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单一、保守的服饰已经不能满足男性 的审美需求,他们开始寻求样式和风格的多变,这就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 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服饰的生产效 率,扩大了服饰的生产规模,为当下服饰呈现出的多样化 姿态提供了保障。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导致了现代生产 领域“出现了全新的生产部门、提供金融服务的各种新方 式、新市场,首要的是商业技术和组织创新得到了极大强 化的比率”[3]191。这种工业生产不断地将文化、艺术生产 吸纳进来,使得它们在逻辑内部更关注符合市场预测、市 场引导的消费需求。当今社会的生产模式,程序化、标准 化地大批量生产符合市场竞争机制的文化消费品,造成艺 术生产和艺术品越来越齐一化,失去了自身原有的灵韵, 如詹姆逊所言:“美感的产生已经完全被吸纳在商品生产 的总体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商品社会的规律驱使我们不 断出产日新月异的货品(从服装到喷射机产品,一概得永 元止境地翻新),务求以更快的速度把生产成本赚回,并且 把利润不断地翻新下去。”HJ429由于机械化大生产造成的 单一化模式,促使了服饰设计者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来赢 54 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不同样式和风格的服饰层出不 穷,不仅刺激着消费者的眼球,也促进男性服饰朝着多元 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服饰的需要上升到更高一层精 神需要,这种精神需要不仅体现在人们对服饰审美的追 求,更体现在对服饰所折射出的地位和经济能力的炫耀, 如凡勃伦所言,“服饰具有证明支付能力的职能⋯⋯它是 金钱成就的适当的直接证明,因此也是社会价值的适当的 直接证明。服装的作用还不止是如明显消费所提供的那 种浅露的、直接的证明,它还有比较微妙的、影响更深远的 潜在作用。””Jl”也就是说,服饰中隐藏着潜在的信息,透 过它能够了解到着装者的身份地位和经济能力。芬科勒 斯坦曾谈到,当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 陌生人时,我们往往是通过其衣着和仪表来判断他的身 份。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人为制造的,衣着都常常被认为是 个体社会地位和道德修养的象征哺Jl”。可见,服饰在无形 之中已成为具有标识作用的符号。而斯莱特认为,在消费 社会中,“人们对审美现代性的体验和震惊已经转换为对 贴有标签的某种商品形象的体验和震撼,转换为室内的舒 适,转换为奇装异服。”[7128消费文化则使得每一样物品都 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我们在消费的同时,也是在界定我们 自己。这就意味着,消费品其实是带有象征性的符号,它 能标识消费者的社会角色,这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我们所 消费的并不完全是商品的实际功能,商品的系列化强化了 它的符号性。商品扮演着一种文化的角色,我们在消费商 品时最终消费的实际上是商品背后所代表的价值体 系[8]27。鲍德里来的观点用来说明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 变也柑当恰当,虽然当下男性服饰的政治功能已经消退, 但是其所具有的标记功能并没有减弱。受消费文化的影 响,人们对服饰的消费已经不再单纯是追求实用,而是追 求服饰内的文化资本、身份角色等隐藏信息。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服饰与政治也有着密切关系。人 类在进入等级社会之后,服饰主要被统治阶级所控制,并 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通过服饰的颜色、图 案、造型等诸方面来区分不同的身份及政治地位。传统社 会讲究“衣冠之治”,服饰成为政治统治的一个工具,服饰 制度受到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因 此,服饰是表达政治和社会功能的符号,如果服饰制度受 到了破坏,也就意味着政治秩序的失范。 当下社会政治格局的转变,可以说为男性服饰的审美 转向提供了条件。后现代政治是一种微观的地方性政治, 它将人们从传统的等级统治中解放出来,并以此影响人们 的日常生活。多中心的政治格局,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 和审美理念的更新,跨越国界、民族、文化和性别界限的服 饰样式和风格的不断涌现,也成为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契 机。此外,女性与男性政治地位的日趋平等,也影响着男 性服饰审美转向的发生。在前现代时期,男性占据了主导 地位,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政治格局一直延续了几个世 纪,因而男性服饰几乎是服饰界的主流。霍兰德曾提出 万方数据 “男性裁制服装”的论题,认为“在时装发展史上,男性服装 实质上比女性服装更具有先锋性,更倾向于引导方向,为 人们的审美品位设立一个标准,而女性时装只不过是对它 的一个反映。”[2"而在当下社会,男女之间的差距正逐渐缩 小,男性传统的社会角色及权威在社会变革的冲击下,日 益变得多元起来。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无论是服饰设计者 还是着装者,人们都已逐渐接受和认可男性服饰的女性化 趋势,而这也成为当下社会男性服饰呈现多元化局面的一 个重要原因。 此外,服饰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是社会的缩影, 也是文化的符号表征,它的发展和变革,始终与社会文化 紧密相连。而现代精英文化向后现代大众文化的转型,为 男性服饰由传统转向开放提供了可能和依据。在现代主 义运动中,每一门艺术都努力地寻求自身的合法化,于是, 对各种技巧和形式永无止境的追求成为现代主义的一个 显著特征。现代主义是有确定性,有固定风格和同一的审 美标准,这对男性服饰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现代 男性服饰都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模式。而在后现代主义运 动中,文化不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而是一个以大众 文化为主导的多元结构。一方面,“后现代不仅暗示了超 越特定艺术作品表面的领域和艺术之外的平面,而且还暗 示了各种范围和界限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灵活性。”一儿1 这种极具包容性的后现代社会拓宽了服饰表现形式的空 间,而男性服饰也打破了一成不变的风格模式,展现出新 的气息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模糊了高雅和通俗 的界限,将视野转向日常生活,服饰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 值也因此更受关注。审美不再是精英的专利,而成为了大 众的需求。男性服饰也从严肃、沉重的风格中解脱出来, 走向休闲、轻松,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在消费社会 中,审美追求已经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文 化背景下,人们愈加关注服饰对自身形象美的塑造和展 示,看重服饰对于个体身份的确认以及个性的表达,这就 进一步促进男性服饰审美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最后,男性服饰自身审美特质的不断革新也促进其审 美转变的发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 改变,男性服饰的色彩、质料、造型样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男性服饰作为一件艺术品所呈现出来的美的特质不断地 被挖掘和使用。当今的男性服饰在外观上与过去相比已 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服饰的造型、色彩、质料等方面的新鲜 的元素不断地被人挖掘和利用,使得服饰不断地呈现出新 的面孔,从而使男性服饰的审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二)内在主体因素:审美需求 服饰是穿戴在人身上的历史和文化,因此,人作为服 饰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其审美观念、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 等方面都影响着男性服饰的发展。不同时期人们对服饰 美的认识制约着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人们着装活动中的 从众和异众心理,影响着人们对服饰的选择和流行、传播, 促进了服饰的革新;而对身体的强调,也体现了人们对服 饰审美的重视。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位于主流的审美观念实际上是特 定历史时期的审美模式和审美评判标准,而在当下社会, 这种审美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而走向瓦解。以大众 文化为主导的当下社会,人们不断地突破既定的审美界限 和标准,建立起一种多维度的审美观念。随着资本的逻辑 和商品意识进一步向文化渗透,后现代文化打破了精英和 大众之间的界限,抹平了雅与俗之间的鸿沟,使得审美活 动从贵族式的、高雅的、先锋性的个体活动蜕变为一种平 民式的、日常性的群体行为。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 型,唤醒了大众的审美主体意识,人们由被动的艺术接受 变为能动的审美创造。人们不再把审美活动视为与自己 无关的少数艺术家的事情,而是积极地以自己鲜明的个性 特征渗透到审美实践和审美观念的改革活动中。因此,审 7美主体由精英转向了大众,审美对象也从昔日庄严的艺术 象牙塔走下来,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景之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固 定的模式。在怎么样都可以的情况下,美与丑的标准不再 那么鲜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喜好去选择和 接受审美对象,因而,主体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维度的状 态,更具随意性和包容性。美的标准已经不是单一的了。 我们可以看到,曾经被上层精英所排斥的嬉皮士、朋克、摇 滚、女性化等男性服饰风格,在当代社会也被越来越多的 人认可和接受。人们对男性服饰的审美观念,不再拘泥于 简单、于练、笔挺,而是融合了多种元素,如刚性与柔性相 结合,简洁与繁饰相兼容,等等。 此外,服饰是人类审美心理的物化,审美心理的变化 也影响了服饰的发展和变革。而“从众”心理和“异众”心 理的共同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男性服饰的流行变迁。从 众心理是一种“随大流”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在服饰领域 表现为对时髦、流行服饰的推崇和追随。服饰本身虽然没 有思想,但是它具有暗示的功能,“服饰在众多人体上显示 出一种总趋势,经常会向着装者发出强烈的心理暗示,意 即告诉着装者,这就是符合现今社会、团体或是时代的服 饰,是总趋势。”m¨23当个体发现周围的许多人都在穿着新 的服饰样式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认为自己如 果不采用这种新样式,可能就会“落伍”、“土气”和“跟不上 潮流”。为了不成为别人眼中的落伍者,为了能够让群体 的其他人认同,个体就会不自觉地采用新的服饰样式,以 跟随流行的步伐。服饰审美的这种从众心理,一方面反映 了人们渴望与比自已优越的人在着装行为上保持一致,通 过模仿和攀比,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也是人们 的归属意识的反映。在这种求同从众心理的作用下,男性 服饰得到迅速传播。此外,人们都有追求新鲜事物的欲 望,这就是主体的异众心理。当一种新的服饰出现时,往 往会因为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多 数人便热衷于追求它以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个性特 点。然而,随着时问的流逝,当大家都熟悉和习惯了以后, 这种服饰的新特点便体现不出来了,人们就会产生审美疲 劳,转而寻求更新的样式。人们的这种不断要求新奇迥 ’ 55 万方数据 异、与众不同的心理,实际上是个性和自我意识的显示。 对于服饰设计师来说,在求新、求异心理的驱使下,为了适 应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他们不断地突破传统,超越定势,创 立新的风格。这促使了服饰无休止的创新,成为了推动男 性服饰发展和变迁的原动力。 此外,在当今社会,男性对自身的美越来越重视,而这 主要体现在对身体的关注上。身体是人作为个体的一个 存在物,因而对身体的重视和身体意识的强化,实质上是 人主体意识的一个表现。尤其是在当下社会,身体不再是 单纯的呈现为肉体,而是化身为一种符号,影响着人们的 审美意识和行为。“在消费形态中,身体不只是个人拥有 的肉身,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和流通符号,更是一个 人人‘购买’和‘使用’的消费品。当代文化所塑造的身体 美学规范,以其时尚的形式,悄悄潜入每个追求现代生活 时尚的个体观念中,成为控制其消费行为和取向的观念。 身体的消费突出了社会身体的符号意义和意识形态特 性。"L¨]140而服饰,则是“将身体社会化并赋予其意义与身 份的一种手段”⋯2。人们对服饰审美的追求,既是对身体 的重视,更是对自我主体身份的一种确认和突显。 在当代社会,身体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形体外观,而 是成为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手段和媒介。“身体构成了我们 在世界中存在的外壳;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从位于身体的地 方产生出来。”⋯”身体是我们自身最直接的存在,对身体 的关注,实际上就是人对自身的审视和改造。长期以来, 身体一直处于被压制或者被遗忘的境地,而在当下社会, 在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身体开始回到审美视野 和日常生活当中。然而,人们对身体的审美观照,总是与 服饰分不开的,人们通过着装活动,力求让自己的身体更 美。然而,当人们着装之后,身体就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的 肉体形式,而是具有了社会性和符号性。可见,服饰是对 身体的改造和修饰,同时也是达到自我认同的媒介和手段 之一,诚如迪萨纳亚克所说:“服装可以为改变身份提供一 个临时的机会,获得例外的权力,躲避日常的单调乏味,换 言之,就是参与到与普通和日常不同的一个秩序中 去。”【12]1卵一方面,个体借助服饰来进行自我定义和表明身 份;另一方面,个体以他者的眼光为依据来审视和改造自 身,试图迎合他者和整个外界环境的审美规范。 造成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服饰)和主体(服饰设计者、着装者和消费 者)这两个因素也是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正是这些因 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得男性服饰及其审美在当下 社会呈现出如此多元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 论[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霍兰德.性别与服饰:现代服装的演变[M].魏如明等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3]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 [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桥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64. [6]FinkelsteinJ.TheFashionedSelf[M].Cambridge:Poli— tyPress,1991. [7]SlaterD.ConsumerCultureandModemty[M].Cam. bridge:PolityPress,1997. [8]BaudrillardJ.TheConcumerSociety[M].London: Sage,1998. [9]莱文.后现代的转型[M].常宁生,等译.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5. [10]华梅.服饰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1]汪民安.身体的文化政治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 社。2003. [12]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 [M].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TheAestheticChangeandItsReasonsofCurrentMen’SClothing YANGXiang—rong&LIUYong—li (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411105,China) Abstract:Astheexternalenvironmentfactorsareconcerned,thehish—speeddevelopmentofthesocial productiveforcesand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whichlaythematerialfoundationformen’saesthet— icchange,andthechangeofpolitical,social,andgenderconceptprovidetherealisticconditionsdiversification ofaestheticofmen’sclothing.Astheinnerdemandsofsubjectayeconcemed,thediversificationofaestheticide— a,individualpsychologyof“conformity’’and“differentfromothers”,thestrengtheningofindividualbodyaes— theticconsciousness,promotethechangeofmen'sclothingfromdifferentaspects. Keywords:m@n’sclothing;aestheticchange;reason (责任编校游星雅) ' 56 万方数据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 作者: 杨向荣, 刘永利, YANG Xiang-rong, LIU Yong-li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刊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12,15(1) 参考文献(12条) 1.迪萨纳亚克;户晓辉 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 2004 2.汪民安 身体的文化政治学 2003 3.华梅 服饰心理学 2004 4.恩特维斯特尔;郜元宝 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 2005 5.莱文;常宁生 后现代的转型 2005 6.Baudrillard J The Concumer Society 1998 7.Slater D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ty 1997 8.Finkelstein J The Fashioned Self 1991 9.凡勃伦;蔡受百 有闲阶级论 1964 10.詹姆逊;陈清桥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1997 11.哈 维;阎嘉 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 2004 12.霍兰德;魏如明 性别与服饰:现代服装的演变 200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tgxyxb-shkx201201010.aspx
/
本文档为【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