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2019-09-05 20页 doc 42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据《养正遗规》之古书院学规汇编 编印说明 汇编《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目的,是让在校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认真地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里,体现在学习上,实践在行动中,刻印在心坎处。 本汇编主要是依据《养正遗规》之古书院学规摘编而成,其中绝大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依教奉行,少数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习俗的变化而让学生有选择的灵活运用。 本汇编选入附录三篇,均是古圣先哲们的童蒙学规,是「读书学文」的附录篇目,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目录 一、入则孝 (1) 二、出则悌...
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据《养正遗规》之古书院学规汇编 编印 汇编《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目的,是让在校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认真地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里,体现在学习上,实践在行动中,刻印在心坎处。 本汇编主要是依据《养正遗规》之古书院学规摘编而成,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学生依教奉行,少数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习俗的变化而让学生有选择的灵活运用。 本汇编选入附录三篇,均是古圣先哲们的童蒙学规,是「读书学文」的附录篇目,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目录 一、入则孝 (1) 二、出则悌 (3) 三、谨而信 (4) 四、读书学文 (8) 附录一:颜氏家训勉学篇 (10) 附录二:朱子读书法 (12) 附录三:澉湖塾约 (13) 「道不远人,理不外事。故古人之教者,自其能食能言,而所以训导整齐之者,莫不有法。而况家塾党庠术序之间乎。彼学者所以入孝出弟,行谨言信,群居终日,德进业修。而暴慢放肆之气,不设于身体者,由此故也。 凡为庠序之师者,能以是而率其徒,则所谓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者,将复见于今日矣。」 ——朱熹 一、入则孝(事亲) 为人子在家奉侍父母,当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养则致其乐,居则致其敬。 1、凡父母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坐则起。食在口则吐。手执业则投。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有问,则随事实对。且掩其口。然须听父母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对讫,俟尊长有命,乃复原位。 见父之执者。不问不敢对。有问让而对。不及毋儳言。 父母唤人,高声代唤。 (呼问未及之先,常察尊长颜色所向,庶几不失。) 2、凡侍坐父母尊长,目则常敬候颜色,耳则常敬听言论。有所命则起立。尊长有倦色,则请退。有请与尊长独语,则屏身于他所。 父立则视足。父坐则视膝。应对言视面。立视前三尺。 (弟子分当侍立,或尊长命之坐,则亦当遵命而坐.) 3、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閧,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父母怒骂,低头敬听,不许劲声强辩。 父母前解一怒,舒一忧。 4、冬月,则审察衣被之厚薄,垆火之多寡,时为增益。并候窗户罅隙,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安乐方已。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 5、十岁以上,侵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夜来安否。如父母已起,则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仍一揖退。 昏时,候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 长者必奉水。少者必奉盘。进盥请沃盥。盥卒授以巾。 三日则具沐。五日则请浴。燂潘请靧面。燂汤请濯足。 6、早饭午饭回家,见父母,作揖。问曰,父母饮食多少。 7、家庭之间,出入之节,最所当谨。如出赴书堂,必向父母兄姊之间,肃揖告出。午膳与散学时,入必以次肃揖,然后食息。 其在书堂时,或因父母呼唤,有所出入。则必请问先生,许出方出,不得自专。至入书堂,亦必肃揖,始可就坐。(童子之性,难敛而易放,苟父母以姑息为爱,不谨出入之节.为师者,复无以制御之,鲜有不流于放肆者矣.) 8、父母久立,忙取坐物。父母勤劳,即来待作。不令老亲任劳。 9、凡进馔于尊长: 问所欲而进。甘饴滑以随(用淅米汁浸渍食物,使之柔滑)。柔色以温之。 先将几案拂拭,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 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随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急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馈馔乃子养父母,弟子养师长之礼,今童子多以躬执馈为耻,则无以养其孝敬之心,而折其骄傲之气,最不可略。) 10、父在不远游。所游必有常。出不敢易方。复不敢过时。 11、舟焉而不游。道焉而不径。身者父母体。行之敢不敬。 12、父母或有过。柔声以谏之。三谏而不入。则号泣而随。 劝父母改一过,迁一善。 13、父母疾病,煎尝汤药。疾痛敬抑搔。出入敬扶持。 不厌薄老病父母举动。 14、立不敢中门。行不敢中道。坐不敢中席。居不敢主奥。 15、对亲不疾声厉色。 16、不暴亲短。 17、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 一家尊长,俱要恭敬。当合一家之欢心,以事其父母。家中凡事忍默。少年先须日习。如有违犯,父兄即告先生,加倍重责。 二、出则悌(事长) 凡学于此者: 1、必严朔望之仪。 其日昧爽,值日一人,主击板。始击,咸起,盥,漱,总,栉,衣,冠。再击,皆着深衣,或凉衫,升堂。 师长率弟子,诣先圣像前,再拜,焚香,讫。又再拜,退。 师长西南向,立,诸生之长者,率以次东北向,再拜,师长立而扶之。长者一人,前致辞,讫。又再拜,师长入于室。诸生以次环立,再拜,退,各就案。 2、谨晨昏之令。 常日,击板如前。再击。诸生升堂序立,俟师长出户,立定,皆揖。次分两序。相揖而退。 至夜,将寝,击板会揖,如朝礼。会讲,会食,会茶,亦击板,如前。 朝揖,会讲,以深衣,或凉衫,余以道服褙子。 3、凡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 进时当鞠躬低首,疾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然后拜揖。 退时,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 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毋得先出偷安。 君子容舒迟。见尊者斋遫(开也)。足重而手恭。声静而气肃。 4、侍尊长行,必居其后。不可相远,恐有所问。有问,则稍进于左右,以便应对。目之瞻视,必随尊长所向。有所登涉,则先后扶持之。与之携手而行,则以两手捧而就之。遇人于途,一揖即别。不得舍尊长而与之言。 5、凡遇尊长于道,趋进肃揖。与之言,则对。命之退,则揖别而行。如尊长乘车马,则趋避之。或名分相悬,不为己下车马者,则拱立道傍,以俟其过。 6、尊年不敢问。长赐不敢辞。燕见不将命。道不请所之。 7、凡尊长有所事,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傍,致敬服役。如将坐,则为之正席拂尘。如盥洗,则为之捧盘持帨。夜有所往,则为之秉烛前导。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端志,毋使怠慢差错。(尊者宜逸,卑者宜劳。故劳役之事,皆卑幼任之,弟子之职当如是也。) 8、受业于师,必让年长者居先,序齿而进。受毕,肃揖而退。其所受业,或未通晓,如欲请问,当整衣敛容,离席前告曰,某于某事未明,某书未通,敢请。先生有答,即宜倾耳听受。答毕,复原位。(受业时,不以智愚为后先,而以齿为序者,示童子以礼也。今世师或于弟子之聪慧者,令其先长者而进,是教以傲而导之骄也,可乎哉。) 9、凡先生有宾客至,弟子以次序立,俟先生与客为礼毕,然后向上肃揖。客退,仍肃揖送之。先生与客,命无出门, 即各入位凝立,俟先生返。命坐,则坐。 若客与诸生中,有自欲相见者。亦必俟与先生为礼,乃敢作揖。退亦不得远送。非其类者,勿与亲狎。 10、始见于君子。辞曰愿闻名。童子曰听事。不敢与并行。 11、学中以长幼为先。序就齿数,除系相亲,自有称呼外。其余少称长者兄,长呼少者名。行则右行,坐则下坐。长者立则立,长者散则散。 12、戒陵忽师友。谓如相见不敬,退则诋毁。责善不从,规过则怒之类。 13、戒群聚嬉戏。凡初至接见之后,虽同会亦必有节。非同会者,尤不可数见。若群居遨游,设酒聚会,戏言戏动,不惟妨废学业,抑且荡害性情。 14、戒好争。凡朋友同处,当知久敬之道,通财之义。若以小忿小利,辄伤和气,与涂人无异矣。 三、谨而信 1、朝起早 ①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②晨兴,即当盥栉以饰容仪。凡盥面,必以巾帨(手帕)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 ③栉发,必使光整,勿散乱。但须敦尚檏雅,不得为市井浮薄之态。 2、衣贵洁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①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腰,谓以绦(丝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②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③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④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漧。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⑤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 ⑥戒独居安肆。谓如日高不起,白昼打眠。脱巾裸体,坐立偏跛之类。其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 ⑦戒衣服华美。 (能如此虽服布素,亦自可观。今世父母,华其子之衣履,而不能约之以礼,竟亦何益) 3、食必节 ①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 ②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③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逼。 ④凡饮食举匙,必置筋。举筋,必置匙。从容举筋,以次着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 ⑤咀嚼毋使有声。 ⑥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 ⑦非节假,及尊长命,不得饮酒。饮亦不过三爵,勿至醉。 ⑧食已,则置匙筋于案。安放盌筋(碗筷也),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坠地。 ⑨食必以时。戒口馋。 (礼始诸饮食,君子慎之,童子之于饮食,尤所易纵而失礼者也。惟父母毋溺爱,而与之有节,师长毋避怨,而教之以礼,非惟可以养德,亦可以养神,此为最要。) 4、步从容 凡走,缓步徐行。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致动衣裙。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寻常行走,以从容为贵,若见尊长,又必致敬急趋,不可太缓。) 5、立端正 凡立,须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必须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 6、揖深圆 凡乂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离方寸。(礼称手容恭敬,童子乂手有法,则拜揖之礼,方可循序而进。)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 下。与长者揖,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举手当心而下。手随身起,乂于当胸。 7、拜恭敬 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两手齐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顿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双手齐按膝上,次起左足。乃一揖而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不可急迫。 低头拱手。稳下双膝。腰当直竖,不可蹲踞。以致恭敬。 (跪者,卑幼事尊长之常礼,请问献进,俱当长跪,或尊长有咈意怒色,则不待呵斥,先跪以听戒责。) 8、坐必端 凡坐,须定身端坐,敛足拱手。不得偃仰倾斜,依靠几席。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致有妨碍。仰为骄,俯为戚。勿箕踞,勿摇髀。 9、言语慎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或有所言,必须声气低平,不得喧聒。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亦不得亢傲訾人,及轻议人物长短。 如市井鄙俚,戏谑无益之谈,尤宜禁绝。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言者,人所易放。苟有所畏惮收敛,则久久亦可简默。今之父母,见其子资性聪慧者,于学语之时,往往导其习为世俗轻便之谈,以相笑乐。此性一纵,必不可反,是教以不谨言也,切宜禁之。) 10、视听专 凡视听,须收敛精神,常使耳目专一。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侧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受,不可杂听他言。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法不敢道。非德不敢行。 (童子聪明始开,发于耳目,耳目无所防禁,则聪明为外物所诱,而心不存矣,故养蒙者谨之。) 11、洒扫涓洁 ①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 注:以木盘置水(弟子职,所谓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是也,拚音偾),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先洒远于尊长之所,请尊长就止其地,然后以次遍洒。毕,方取帚于箕上,两手捧之。至当扫之处,一手执帚,一袖遮帚,徐步却行,不使尘及于尊长之侧。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 ②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 ③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 ④凡借人文字,皆置簿钞录主名,及时取还。 ⑤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旷也)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在脸上雕字或花纹)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12、杂仪 ①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②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做。 ④入境必问禁。入国必问俗。入门必问讳。与人不问欲。 ⑤临丧则不笑。临祭则不惰。当食则不叹。让食则不唾。 四、读书学文 1、学莫先于立志。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直须反复思量。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伏作此等人。一跃跃出,见得圣贤所说千言万语,都无一事不是实语。方始立得此志。就此积累工夫,迤逦向上去,大有事在。 2、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 3、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人。若不将来身上理会,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做不曾读书的人。凡日间一言一动,须自省察,曰,此合于圣贤之言乎,不合于圣贤之言乎。茍有不合,须痛自改易。如此,方是真读书人。 4、读书必以精熟为贵。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能不间断,则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若刻刻欲速,则刻刻做潦草工夫,此终身不能成功之道也。读书要用心,又不可性急。熟读精思, 循序渐进,此八个字,朱子教人读书法也,当谨守之。 5、须将圣贤道理,时时放在胸中。日间须用一二个时辰工夫,在四书上。先将一节书,反复细看,看得十分明白毫无疑了,方及次节,如此循序渐进,积久自然触处贯通。此根本工夫,不可不及早做去。次用一二个时辰,将读过书,挨次温习。不可专读生书,忘却看书温书两事也。 6、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 7、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毋得目视他处,手弄他物。 8、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犹逐日带温,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读书不在多,能下精熟工夫,积久自然有得。今子弟多勉强记诵,不计生熟,旋即遗忘,所宜戒也。) 9、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折。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12、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划,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13、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读经读古文,此是根本工夫。根本有得,则时文亦自然长进。 14、戒立志卑下。谓以圣贤之事不可为。舍其良心,甘自暴弃。只以工文词,博记诵为能者。 15、戒存心欺妄。谓不知为己之学。好为大言,互相标榜。粉饰容貌,专务虚名者。 16、戒侮慢圣贤。谓如小衣入文庙,及各祠。闲坐嬉笑。及将圣贤正论格言作戏语。不盥栉观书之类。 17、戒无恒。夫恒者入圣之道。小艺无恒,且不能成。况学乎。在院生儒,非有急务,不宜数数回家。及言动课程,俱当有常。毋得朝更夕变。一作一辍。 (附录一) 颜氏家训勉学篇 颜氏. 名之推. 北齐人. 「弘谋按教弟子之法。自夫子以学文后于力行。本末固已粲然。兹辑养正规。诸凡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之事。上卷略备。然圣贤成法。非学古安能有获。观颜氏勉学篇。反复提撕。词旨恳到。而以幼而学者。方诸日出之光。则及时自勉. 所当爱惜分阴之意. 溢于言表矣。余故录此为下卷开章。即以朱子读书法继之。盖序固不容淆。功尤不可阙也。」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终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 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 体性稍定。因此天机. 倍须训诱。有志尚者. 遂能磨砺. 以就素业。无履立者. 自兹惰慢. 便为凡人。人生在世. 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计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 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既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 得一阶半级. 便谓为足。安能自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 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有识旁观. 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班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公燕. 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 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 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 诚驽材也。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 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 (以上为不学者言学。以下为学者言实学。)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 欲其多智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 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 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 吾亦谓之学矣。今子既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矟强弓。便云我能为将. 不知明乎天道. 辨乎地利. 比量逆顺. 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发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 移风易俗. 调节阴阳. 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 执辔如组. 反风灭火. 化 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 分剑追财. 假言而奸露. 不问而得情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 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 无不利于事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 本欲开心明目. 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者. 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 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 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 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 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 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 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恤匮。赧然悔耻. 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 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薾(疲也)然沮丧. 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 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 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 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 世人读书者. 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 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 良由是乎。夫学者. 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陵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 春华也。修身利行. 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 所诵经书。一月废置. 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尔。幼而学者. 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附录二) 朱子读书法 元四明程氏辑. 程名端礼. 号畏斋. 1、循序渐进。 朱子曰。以二书言之. 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 篇章句字。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 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 不敢志乎彼。如是. 则志定理明. 而无疏易陵躐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其循序渐进之说如此。 2、熟读精思。 朱子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遍数已足. 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 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 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时. 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 一一认得. 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其熟读精思之学如此。 3、虚心涵泳。 朱子曰。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 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 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豪杜撰。今人读书. 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 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 便穿鉴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其虚心涵泳之说如此。 4、切己体察。 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学者读书. 须要将圣贤言语. 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 我实能克己复礼. 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 方有益。其切己体察之说如此。 5、着紧用力。 朱子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 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6、居敬持志。 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 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 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明。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附录三) 张杨园学规 先生名履祥。号考甫。浙江桐乡人。 「弘谋按杨园先生. 学术纯正。践履笃实。伏处衡茅。系怀民物。立论不尚过高. 惟以近里着己为主。敦伦理. 存心地. 亲师友. 崇礼让. 一篇之中. 三致意焉。读其遗集. 不能不想慕其人. 而叹其未见诸施行也。学规二则. 虽止为勉朂学侣之语。而于读书制行之大端. 切己反求. 固已本末兼该。彻上彻下工夫. 全在于此。学者其详玩之。」 澉湖塾约 1、初觉( 睡初醒)。即省昨日所业. 与今日所当为。 2、旦起. 读经义一二条。先将正文熟诵精思. 从容详味。俟有所见. 然后及于传注. 然后及于诸说。洗心静气. 以求其解。毋执己见. 以违古训。毋傍旧说. 以昧新知. 乘此虚明. 长养义理。 3、午膳后. 敷述所看经义. 以相质问. 论说踰时。总期有当身心. 勿宜杂及。 4、日间言语行事. 即准于经义而出之。其有不合. 必思所以. 习心隐慝. 种种自形. 力使其去。旦昼梏亡. 庶乎免矣。若人事罕接. 则读史书一二种。(无余力则已)。非徒闻见之资. 要亦择善之务。 5、日暮. 检点一日所课. 有阙则补. 有疑则记. 有过则自讼不寐。焚膏继晷. 夫岂徒然. 对此良宜深省也。(右五条. 日有定程。) 1、问难之益. 彼此共之。有疑则问. 无惮其烦。不止书中义理为然。仆虽寡知. 昔闻于师. 敢不罄尽. 其不知者. 正可互相稽论. 以求其明. 勿以迟暮惘惘而弃之也。 2、精神散漫. 方寸憧憧. 学者通患。惟主敬可以摄之。若劳攘之余. 初欲习静. 则钞录写仿. 亦一道也. 先儒云. 便是执事敬。 3、古人诗歌. 游泳寄托。前喆不废. 特畏溺情丧志耳。余力涉之. 亦兴观之助也。文字虽非急务. 间一作之. 以征所得。(右三条. 无定程. 随时从事. ) 1、为学先须立大规模。万物皆备于我. 天地间事. 孰非分内事. 不学. 安得理明而义精。既负七尺. 亦负父兄愧怍如何。 2、功夫须是绵密。日积月累. 久自有益。毋急躁. 毋间断。急躁间断. 病实相因。尤忌等待。眼前一刻. 即百年中一刻。日月如流. 志业不立. 率坐等待之故。 3、修德行道. 尽其在我。穷通得丧. 俟其自天。营营一生。枉为小人者何限。流俗坑堑. 陷溺实深。探汤履虎. 未足为喻也。 4、凡人险难在前. 靡有不知. 能从而动心忍性者几人。在于少年. 益宜忧患存心. 无忘修省之实。 5、近代学者. 废弃实事. 崇长虚浮。人伦庶物. 未尝经心。是以高者空言无用. 卑者沦胥以亡。今宜痛惩. 专务本实。一遵大学条目. (自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以往八条. 以为法程。)释义曰. 塾者. 熟也。诵之熟. 讲之熟. 思之熟. 行之熟. 愿与子勉之矣。(右五条. 通言大指. )
/
本文档为【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