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臭氧层空洞

2017-09-25 3页 doc 14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 科目 化学 年级 文件 sts186.doc 标题 臭氧层空洞 关键词 臭氧/环保 内容 在高层大气中(高度范围约离地面 15,24 km),由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生成可观量的臭氧(O)。光子首先将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 3 hvO2O ,,,2 O,O?O 23 O和O属于同素异形体,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两者都是气体。 32 当O的浓度在大气中达到最大值时,就形成厚度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能吸收波长在220,3 330nm范围内的紫外光,从而防止这种高能紫外线对地球...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空洞 科目 化学 年级 文件 sts186.doc 标题 臭氧层空洞 关键词 臭氧/环保 内容 在高层大气中(高度范围约离地面 15,24 km),由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生成可观量的臭氧(O)。光子首先将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 3 hvO2O ,,,2 O,O?O 23 O和O属于同素异形体,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两者都是气体。 32 当O的浓度在大气中达到最大值时,就形成厚度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能吸收波长在220,3 330nm范围内的紫外光,从而防止这种高能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的伤害。 过去人类的活动尚未达到平流层(海拔约30km)的高度,而臭氧层主要分布在距地面20,25km的大气层中,所以未受到重视。近年来不断测量的结果已证实臭氧层已经开始变薄,乃至出现空洞。1985年,发现南极上方出现了面积与美国大陆相近的臭氧层空洞,1989年又发现北极上空正在形成的另一个臭氧层空洞。此后发现空洞并非固定在一个区域内,而是每年在移动,且面积不断扩大。臭氧层变薄和出现空洞,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辐射线到达地面。紫外线对生物具有破坏性,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强烈的紫外线还会影响鱼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乃至造成某些生物灭绝,会严重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正常生长,又会使由CO量增加而导致的温2室效应加剧。 人类活动产生的微量气体,如氮氧化物和氟氯烷等,对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引起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公认的原因之一是氟里昂(氟氯甲烷类化合物)的大量使用。氟里昂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发泡剂、洗净剂、杀虫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等。氟里昂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不溶于水。但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CI原子,CI原子则可引发破坏O循环的反应: 3 CI,O?CIO,O 32 CIO,O?CIO 2 由第一个反应消耗掉的CI原子,在第二个反应中又重新产生,又可以和另外一个O起反应,因3此每一个CI原子能参与大量的破坏O的反应,这两个反应加起来的总反应是: 3 O,O?2O32 反应的最后结果是将O转变为O,而CI原子本身只作为催化剂,反复起分解O的作用。O就被来3233自氟里昂分子释放出的CI原子引发的反应而破坏。 另外,大型喷气机的尾气和核爆炸烟尘的释放高度均能达到平流层,其中含有各种可与O作用3的污染物,如NO和某些自由基等。人口的增长和氮肥的大量生产等也可以危害到臭氧层。在氮肥的生产中去向大气释放出各种氮的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可能是有害的氧化亚氮(NO),它会引发下列2反应: NO,O?N,O222 N,O?2NO 22 NO,O?NO,O322 NO,O?NO,O22 O,O?2O32 NO按后两个反应式循环反应,使O分解。 3 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于1987年签定了蒙特利尔条约,即禁止使用氟氯烷和其他的卤代烃的国际公约。然而,臭氧层变薄的速度仍在加快。不论是南极地区上空,还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上空,O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关于臭氧层破坏机制的争论也很激烈。例如大气的连续运动性3 质使人们难以确定臭氧含量的变化究竟是由动态涨落引起的,还是由化学物质破坏引起的,这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提出不同观点的科学家在各自所在的地区对大气臭氧进行的观测是局部和有限的,因此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和紫外线强度的监测网络,可能是十分必要的。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对臭氧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效应进行了估计,认为臭氧每减少1,,具有生理破坏力的紫外线将增加13,,因此,臭氧的减少对动植物尤其是人类生存的危害是公认的事实。保护臭氧层须依靠国际大合作,并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对策。
/
本文档为【臭氧层空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