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拖延

2012-11-12 6页 doc 23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3544

暂无简介

举报
拖延拖延症:喜欢拖延的人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消极心理学 心里导读:喜欢拖延的人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他们宁可被指责"不努力"也不愿被认为"无能"。如果我没有把事情做完,别人就不能对我作出判断了。 人们早就习惯了将今天应该完成的活儿拖延到明天再做,尽管那样会让他们感到自责,还会给工作中的其他人带来麻烦。如果时间不是一去不复返,拖延或许并不成问题,"你可以拖延,但时间不会。"本杰明·富兰克林如是说。 事实上,拖延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大约20%的成年人会定期会犯"拖延症",70%-90%左右的大学生拖拉得厉害。尽管有部分重度拖延...
拖延
拖延症:喜欢拖延的人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消极心理学 心里导读:喜欢拖延的人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他们宁可被指责"不努力"也不愿被认为"无能"。如果我没有把事情做完,别人就不能对我作出判断了。 人们早就习惯了将今天应该完成的活儿拖延到明天再做,尽管那样会让他们感到自责,还会给工作中的其他人带来麻烦。如果时间不是一去不复返,拖延或许并不成问题,"你可以拖延,但时间不会。"本杰明·富兰克林如是说。 事实上,拖延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大约20%的成年人会定期会犯"拖延症",70%-90%左右的大学生拖拉得厉害。尽管有部分重度拖延人士声称,在时间紧张的状况下他们反而表现得出色,但事实上,拖延很少能带来好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心理学家Piers Steel指出,喜欢拖延的人往往混得不如旁人,苦恼更多、健康堪忧,并且在面对重要抉择时犹豫不决。 一边拖延,一边工作 "在职场中,人们不得不为拖延行为付出昂贵的代价。"企业培训师Rory Vaden指出,调查显示,平均每个职员每天至少浪费2小时在和工作无关的事情上。 既然知道拖延行为会影响自己、他人以及工作进程,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拖拖拉拉?Julie Morgenstern说,原因之一是职场人大多不堪重负,特别是当下这个时代。Morgenstern女士在纽约担任生产力顾问(productivity consultant),并著有《Time Management From the Inside Out》一书。 Morgenstern女士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公司规模缩水,而员工的工作量和压力却在增加。公司要求员工们具备更多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更有效率,员工们却表现得无能为力。此外,网络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比如被E-mail、微博、博客等吸引。回复一封不太重要的邮件或者关注其他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会让人产生一种"工作已经完成"的暂时性错觉,Morgenstern女士说。 工作本身的特点也会导致拖延行为的发生。根据"时间贴现"(temporal discounting)理论,相较于那些"远在天边"的工作,人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近在眼前"的工作上。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哲学副教授Chrisoula Andreou认为,"人们可能会告诉自己,在长期项目中的某个步骤拖延一下不会带来什么大麻烦。的确,每一个拖延单独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上,拖延的行为会成为一种惯例而不是'特例',这会导致项目永远没有完结的一天。" 不仅如此,如果工作本身令人生厌,人们可能也会拖拖拉拉。 谁更喜欢拖延 心理学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拖延行为。根据Steel的研究,人的性格特点和拖延行为之间有一定关系。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不太会拖延,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善于自我约束,他们更加勤奋、有责任感、忠于职守并且坚持不懈。这些人在工作中就像工蜂一样,极其认真又勤勤恳恳。 容易冲动的人却常常拖延,原因是他们往往会被各种眼前事物所吸引,然后放下手头工作去做新的事情。结果就是,他们在很多事情上花费了时间精力却什么都没有完成。 自我管理--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计划和组织的能力,是和拖延行为相关的另外一个因素。想要在截止期限之前完成任务,你必须能够制定出达成目标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判断是否逐渐接近目标,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 美国德保尔大学(DePaul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StillProcrastinating?TheNoRegretsGuidetoGettingItDone》的作者JosephR.Ferrari认为,喜欢拖延的人往往"特别在意别人对他们的想法"。他说,这些人宁可被指责"不努力"也不愿被认为"无能",他们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没有把事情做完,别人就不能对我作出判断。"同时,他们对于成功也心怀恐惧:"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漂亮,下一次别人可能会期待我做得完美,但我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应付得来。" 一念之差 拖延行为的发生除了上述一些看起来很"自然"的理由,人们的一些不太理智的念头,也是潜在的原因。 第一个潜在原因是"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当"自我妨碍"发生时,人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无法达成目标的情境(通常是无心为之)。想象一下,当你需要完成一件工作,而你却认为那项工作会挑战你能力的极限时,你会怎么做? 认为自己拥有较低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缺乏取得成功的能力,或许是导致拖延更加常见的潜在原因。低"自我效能"并不等同于不自信,而是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某一类型的工作。比如,你可能在打垒球方面能力过人,但演讲能力却很差。低"自我效能"会导致你对某项任务拖拖拉拉,因为你并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组织协调能力去完成它。 如果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有些人就会习惯拖延,这是第三个导致拖延的潜在原因。看起来有些人把拖延当做了一种"寻求刺激"的方式,而"在压力下工作才会更有效率"其实是一种荒谬的错觉。 最后,害怕犯错误也导致了拖延行为的发生。具有强烈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总是希望他们所交付的工作100%正确无误,他们通常能够及时完成工作但却拖延到最后一分钟,以避免他人过早地对自己作出评价。 "战拖"指南 想要避免拖延,Andreou副教授建议人们"将长期项目划分为很多小任务,并且给每个小任务设置一个清晰的完成节点"。"当你完成了一个任务就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享用美食或者去做个按摩放松一下。"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以避免自己陷入拖延,"比如,通过某种软件让自己暂时不能浏览网页。" 在今天的职场环境中,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打断,"因此职场人士必须具备把大项目化成小任务的技能,每个小任务要在半个小时到两小时之内完成,最多三小时。"Morgenstern女士说,"如果你不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那就向身边的同事寻求帮助吧!" 时间管理技巧对喜欢拖延的人的确有所帮助,但对于20%的重度拖延人士来说,它可能是无效的。Ferrari教授认为,这些人不仅在工作中拖拖拉拉,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在找出各种理由以解释为什么拖延这一点上,他们堪称专家。"Ferrari教授说,对这些重度拖延人士来说,"去做吧"这句话的效果,就像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开心点"一样。 Ferrari 教授建议,重度拖延人士们最好找时间去和致力于认知和行为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家接触一下,"让他们的时间和生命处于掌控之下,那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坦诚的接纳自己,承认自己不善社交,允许自己不完美甚至甘愿自己有些另类、讨人嫌,是根治社交恐惧的良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中。   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有这样一个测验人的情商的题目是: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捂住什么呢?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认为是缺陷,就通过自己方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眼睛蒙上。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   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相当的信息收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这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十分关于收集针对自己的信息,因此可以预见他的未来成长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绝非是一般小孩子能比。   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有人说“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时,都应坚持辨证的观点,不忽视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短处与不足。 曾经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在意别人的关注,那么在意别人的议论,那么傻乎乎地活在别人的眼里。正因为别人能看到的都是外在的,所以自己也就那么刻意的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比如说买衣服吧,专买时尚华丽的,因为穿上它,别人会夸赞自己穿上这衣服有多好看,多有气质。别人的赞美犹如一剂针药,极大的膨胀了自己的那颗虚荣心。其实自己心里很明白,大多数漂亮的衣服是中看不中用的,这些漂亮的服装因为太追求时尚的缘故,穿着舒适度便有所降低,但为了“取悦”观众,也只好舍弃舒服追求时尚了。在那段虚荣心被极大满足的日子里,主观意志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完全没有照顾到它是不是舒服。抛去华丽,蓦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身材也还是比较匀称地,穿那些普通但却舒适的服装一样不难看,既然这样,又何苦“整”那些华而不实的衣服来“折磨”自己呢。于是乎,重拾平跟鞋,休闲服,留起学生时代的短发,潇洒地对自己说,这样很美! 再比如说对待自己的孩子吧,总希望他在人前表现得多出色,学习成绩多优秀,这样自己的面子会多荣光。面子的驱使,让自己一直违背着孩子的意愿,一味地去强逼孩子。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太过于强求,太爱面子,自己的孩子虽然在人前不是最优秀的,但也还是个乖孩子;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也还不错,而且他一直也很用心,拥有这些已经足够了,我还要苦苦强求什么呢?不能再去主宰孩子了,合理的对其施以教育,让他顺其自然的发展吧。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在人前可能真的会活得很光鲜,但也可能会活得很累;但在意自己的想法,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在人前你可能略显平实些,朴素些,但也会过得更舒服些!
/
本文档为【拖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