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列宁哲学笔记

列宁哲学笔记

2012-11-16 12页 doc 34KB 2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5719

暂无简介

举报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哲学笔记》由人民出版社发行(1993年7月第2版)是列宁在1895年至1916年期间学习哲学时作的摘要和批注。列宁的哲学遗产主要就是这本《哲学笔记》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笔记的意义在于:其一,它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围,对被严格局限于正统教育下的学习者而言,它是正确了解哲学的一个绝好的渠道。其二,涉及内容较广泛,列宁在一些哲学问题上还是有一些特到的见解。要注意的是列宁毕竟不是职业哲学家,他研究哲学是服从政治上的需要,目的是为了他的革命事业。因此,虽然涉及较广,但在众多哲学问题上不可能研究得很深刻,其局限性仍...
列宁哲学笔记
《列宁哲学笔记》由人民出版社发行(1993年7月第2版)是列宁在1895年至1916年期间学习哲学时作的摘要和批注。列宁的哲学遗产主要就是这本《哲学笔记》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笔记的意义在于:其一,它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围,对被严格局限于正统教育下的学习者而言,它是正确了解哲学的一个绝好的渠道。其二,涉及内容较广泛,列宁在一些哲学问题上还是有一些特到的见解。要注意的是列宁毕竟不是职业哲学家,他研究哲学是服从政治上的需要,目的是为了他的革命事业。因此,虽然涉及较广,但在众多哲学问题上不可能研究得很深刻,其局限性仍然很严重。第一部分 摘要(1-319)1、马、恩《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译文中公式与意义被混为一谈,Justice被译为公平而不是译为法律实践。在这里马克思由黑格尔哲学转向社会主义:这个转变是显著的,——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他是如何转到新的思想领域。P6神学家经常按人的方式来解释宗教观念,因而不断地违背自己的基本前提——宗教的超人性。把私有制关系当作合乎人性的和合理的关系的国民经济学,不断地和自己的基本前提——私有制——发生矛盾。P7哲学是事物现状的抽象表现,是费尔巴哈提出的;费尔巴哈最先把哲学称为思辨的神秘的经验,并加以证明。P12“观念”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P15早在1789年路斯达洛编辑的报纸上就有过这样的警句: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P15黑格尔历史观又不过是关于精神和物质、上帝和世界相对立的基督教德意志教义的思辩表现。黑格尔历史观的前提是抽象的和绝对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承担者是群众。P17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这一点黑格尔早就知道了。P22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共产主义的观念(巴贝夫),这些观念经过不断的研讨,就包含了新世界秩序的观念。P23贸易企业的狂飙;新的资产阶级生活的沉迷;“法兰西的土地得到了真正的开发,土地的封建结构已经被革命的巨锤打得粉碎,现在众多的新所有者以初次的狂热对这块土地进行了全面的耕作,解放了的工业也初次活跃起来。——这就是刚刚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的某些表现。P24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即反对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的公开斗争。黑格尔天才地把17世纪形而上学同全部形而上学以及德国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并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P25法国唯物主义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后者直接导向社会主义。P26在18世纪,实证科学脱离了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变得枯燥乏味了。皮埃尔·培尔用自已的怀疑论武器从理论上摧毁了17世纪的形而上学。一般地说,唯名论是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是培根。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P27只有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对全部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P29慈善事业是富人的娱乐。P31柏拉图已经懂得法律一定是片面的,一定是不考虑个性的。P32道德就是行动上的软弱无力。它一和恶习斗争,就遭到失败。正象现实中的一切差别日益汇合为贫富之间的差别一样,在观念中一切贵族的差别也在变成善恶之间的对立。P352、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费尔巴哈隐居乡村的原因:同“信神的世界”决裂,和“自然界”一起生活,抛弃一切“虚妄的”观念。P38从上帝那是导出自然界,无异于想从图像中、从复制品中导出原物,从关于某物的思想中导出该物。P44事实上却刚刚相反,不是事物以空间和时间为前提,而是空间和时间以事物为前提,因为空间或广延性以有广延性的东西为前提,而时间、运动——其实时间不过是从运动帛引出来的一个概念——以运动着的东西为前提。P45宗教是最初的教育,教育是真正的宗教。P49我(费尔巴哈)的目的是使你们这些听讲者:由上帝的朋友变成人的朋友,由信仰者变成思想者,由祈祷者变成工作者,由彼岸世界的候补者变成此岸世界的探索者,由基督徒(他们自己承认“一半是牲畜一半是天使”)变成人,变成完整的人。P51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善不是别的,而是符合一切人的利己主义的东西。P52不是要消灭财产,但不能容许只有少数人拥有财产,其余的人却一无所有。P533、费尔巴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阐发和批判》莱布尼茨给实体的概念增添了力的概念,而且是活动力的概念,自己活动的原则。P60斯宾诺莎的本质是单一,莱布尼茨的本质是差异、区别。斯宾诺莎的哲学是望远镜,莱布尼茨的哲学是显微镜。P61单子是莱布尼茨哲学的原则。每一个单子都是一个自为的世界,每一个单子都是一个独立自在的单一体。P62感觉提供事物,理智则为事物提供名称。凡是存在于理智中的,没有不是已经存在于感觉中的,但是,实际上存在于感觉中的东西,只是在名称上存在于理智之中。P684、黑格尔〈逻辑学〉这是列宁哲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哲学不能由一门从属的科学————取得自己的方法。P73列宁评论:在康德那里,认识把自然界和人隔开;而事实上认识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康德那里,自在之物的“空洞抽象”代替了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日益深入的活生生的进展、运动。康德的自在之物是空洞抽象,而黑格尔要求的是和实质相符合的抽象。列宁评论: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P76黑格尔提出两个基本要求:联系的必然性和差别的内在的发生。列宁理解:现象的某一领域的一切方面、力量、趋向等等的必然联系、客观联系。差别的内在的发生,是差别、两极性的演进和斗争的内部客观逻辑。P82黑格尔逻辑学:逻辑对于刚开始接触逻辑和各门科学的人说来是一回事,而对于研究了各门科学又回过来研究逻辑的人说来则是另一回事。P83康德哲学的结果“理性不能认识真的内容,至于绝对真理,只得交付给信仰。P84一方直接消失在另一方之中的运动。P87无论天上地下都没有任何东西不在自身中包含着存在和无这两者。黑暗就是没有光明。但是在纯粹光明中象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见什么东西。P88列宁评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P90无限怎样达到有限这个问题,有时被认为是哲学的本质。P95自为存在,对他物的关系消失了,剩下的是对自己的关系。质达到了顶点就成为量。P96康德有四种二律背反。事实上每个概念、每个范畴也都是二律背反的。(世界在时间上有开始,空间上有限,但时空无限;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但没有单一的东西;世界上有自由,但一切都只服从于自然规律;存在着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和原因的某个必然存在物,但不存在任何绝对的必然存在物。)P98哲学的任务正在于把握、揭示、证明概念的。P100本篇承接上文,还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内容,但其中列宁评论较多。看得出来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是下了一翻功夫的。 存在的变化从来都不仅是从一个量过渡到另一个量,而是从质过渡到量和从量过渡到质,是向他物的变易,即渐进过程的中断以及与先前的定在有质的不同的他物。P103把外观同本质区别开来的规定就是本质自身的规定。P109列宁评论:外观就是存在的规定性中的本质自身。本质具有某种外观。P110如果某物是被肯定地规定的东西,那么,从这个基础出发继续前进,它立刻就会直接转化为否定的东西;反过来,被否定地规定的东西也会转化为肯定的东西,反思的思维会由于这些规定而混乱并自相矛盾。P113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的对立,主要被理解成这样:肯定的东西(尽管从名称上看,它表示拟定的,设之一的存在)应当是一个客观的东西,而否定的东西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它只属于外在的反思,它同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客观的东西没有关系,它对客观的东西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P114反思规定的真理就仅仅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因而就在于反思的每一个规定在其概念本身中都包含着另一规定。P115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并且是在那样的意义上,即这一命题和其他命题比起来更能表现事物的真理和本质。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P116运动就是存在着的矛盾本身。P117列宁评论:普通的表象抓到的是差别和矛盾,但不是一个向另一个的过渡,而这却是最重要的东西。P119思维的理性(智慧)使有差别的东西的已经钝化的差别尖锐化、使表象的简单的多样性尖锐化,以达到本质的差别,达到对立。只有那上升到矛盾顶峰的多样性在相互关系中才成为活跃的和有生机的。——才能获得那作为自己运动和生命在旦夕力的内部、搏动的否定性。P119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P122规律是现象的本质,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和本质是表示人对现象、对世界等等的认识深厚化的同一类(同一序列的)概念,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同等程度的概念。P127现象世界中的恶,就是世界本身中的善。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P128列宁评论:黑格尔充分地用因果性来归纳历史,而且他对因果性的理解要比现在的许许多多“学者们”深刻和丰富一千倍。P135概念是主观性的或自由的王国。P138驳斥哲学体系并不是意味着抛弃它,而是继续发展它,不是用另一个、片面的对立物去代替它,而是把它包含在某种更高的东西之中。P139哲学应当不去叙述什么东西在发生,而去认识在发生着的东西中什么是合乎真理的。P143康德一方面承认思维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断言:我们终究不能认识自在和自为之物是什么样的,真理是认识的理性所达不到的,那个作这客体和概念的统一的真理仍然不过是现象,内容仅仅是直观的多样性。P144一切事物都是推理,即通过特殊性而与单一性相联系的某个一般的东西。可是,当然,事物并不是由三个命题构成的整体。列宁评论:黑格尔对推理的(E——B——A,单一、特殊、普遍,B——E——A,等等),令人想起马克思曾在第1章中模仿黑格尔。P148列宁评论:黑格尔的确证明了,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确切些说,不是证明了,而是天才地猜测到了。P152列宁评论:黑格尔力求——有时甚至极力和竭尽全力——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说这种活动是“推理”,说主体(人)在“推理”的逻辑的“式”中起着某一“项”的作用等等。P160列宁评论:黑格尔通过人的实践的、合目的性的活动,接近于作为概念和客体相一致的“观念”,接近于作为真理的观念。紧紧接近于下述这点:人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正确性。P161列宁评论:黑格尔天才地指明了逻辑与认识论的一致。P162如果思想仅仅是主观的和偶然的东西,那么它们当然没有任何更多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由此而逊于暂时的和偶然的现实,这些现实除了偶然性的和现象的价值以外,也没有其他更多的价值。P163列宁评论:观念(应读作人的认识)是概念和客观性(一般的东西)的符合(一致)。这是第一。P164列宁评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P165列宁评论:黑格尔在概念的辩证法中天才地猜测到了事物(现象、世界、自然界)的辩证法。真理就在于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P166凡是配称为哲学的学说,总是以关于什么东西的绝对统一的意识为其基础,而知性对这个东西则是在其分离的状况下才予以承认。P167知性能够不费力地指出:一切关于观念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P170列宁评论:从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最初是个体的意识)中的反映过程和实践对这个意识(反映)的检验这一角度来看,把生命纳入逻辑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天才的。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亚里士多德)P172概念间的过渡:数学直到现在还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即从数学上来证明那些以这种过渡(从一些量到另一些量的过渡)为基础的运算,因为这种过渡不是数学性质的。享有发明微分学荣誉的莱布尼茨,用最不充分、既无概念又非数学的方法实现了这种过渡。P179列宁评论:马克思把实践的引进认识论时,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P181列宁评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P182两个对立着的世界:一个是纯粹的透明思想领域中的主观王国,另一个是外表多样化的现实领域中的客观王国,这个外表多样化的现实是一个未开发的黑暗王国。P184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联系。相反地,在真理的认识中方法不仅是大量的已知规定,而且是概念的自在自为的规定性,这种概念之所以是中项(逻辑推理式中的中项),只是因为它同样也有客观东西的意义。相反地,绝对的方法(即认识客观真理的方法)不是呈现为外在的反思,而是从它的对象自身中取得规定的东西,因为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这就是柏拉图对认识的要求,即要考察自在自为的事物本身,一方面要从事物的普遍性去考察,另一方面也不要脱离事物。P189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P192泰勒斯是自然哲学的创始者;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的创始者;柏拉图是辩证法的创始者。P192从辩证法中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所提出的论断的矛盾性和虚无性。双重念义:客观上即这样自相矛盾的对象扬弃自己并归于虚无,世界、运动、点等等的真理性便被否定了;主观上即认识是有欠缺的,这个辩证法本身在玩弄变出虚假外观的戏法。P193矛盾的思维是概念的本质要素。否定性是自身的否定关系的单纯之点,是一切活动的,即生命的和精神的自己运动的最内在的泉源,是辩证法的灵魂,而所有真实的东西本身都含有这种辩证法的灵魂,并且只有通过它才是真理,因为概念和实在之间的对立的扬弃,以及作为真理的统一,完全是以这个主观性为基础的。P197正是因为观念把自己设定为纯概念与其实在性的绝对统一,从而使自己集聚为存在的直接性,所以,观念作为具有这个形式的总体,就是自然界。列宁评论:《逻辑学》最后一页353页上的这句话妙不可言。逻辑观念向自然界的过渡。唯物主义近在咫尺。《小逻辑》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存在着的观念就是自然界。”P202定义可能有许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哲学则应当证明和推论一切,而不应当局限于下定义。P204哲学的方法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但这并不是说,有限认识的这两个方法单纯并列或单纯交替使用,而不如说是这样的:哲学方法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它们二者,并且在自己的每个运动中,同时表现为分析的和综合的。P206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列宁用了60页的篇幅摘录了《哲学史讲演录》,但内容不全,仅止于新柏拉图派,没有涉及到近代哲学和经院哲学。列宁对本书导言评论:“冗长累赘、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地谈论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总之,几乎长达200页的一篇导言——真要命!!”以我对《哲学史讲演录》的理解,列宁根本没有深入学习本书,所以,对本书摘录略去了。《哲学史讲演录》是学习西方哲学的最好教材,但需要下一定的功夫,看一两遍是不够的。6、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但是,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的是这样:各个民族及政府从来都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什么,也从来都没有按照历史中所能吸取的那些教训进行活动。每个时代都具有如此特殊的环境,每个时代都有如此独特的状况,以至必须而且也只有从那种状况出发,以它为根据才能判断那个时代。P270世界历史的三种形式:专制制度,民主制和贵族制,君主制度。划分: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列宁评论:对于中国的特征、制度等等的描述。空洞,空洞,空洞!(黑格尔对中国确实不了解,或者说误解很深,可能是由于翻译的问题,他对中国的哲学也不清楚。)为什么波斯王国覆灭了,而中国和印度没有覆灭呢?继续存在并不就是顶好的事情。“万古长存的山岭并不胜于生命短促、转瞬凋谢的玫瑰。”P273人第一次(在法国大革命中)达到了这个地步:“人是靠头脑,也就是说靠思想站立起来,并按照思想创造现实……”,“这是光辉灿烂的日出……”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概念的发展。P276列宁评论:总之,历史哲学所提供的东西非常之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是在这里,正是在这个领域中,在这门科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前迈了最大的一步。而黑格尔在这里则已经老了,成了古董。最重要的是绪论,其中在问题的提法上有许多精彩的东西。P277有时甚至邪恶可以表现为某种有意义的东西。P2787、其它从279页到319页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等五本书的摘要,都很简略。概念(认识)在存在中(在直接的现象中)揭露本质(因果、同一差别等等规律)——整个人类认识(全部科学)的一般进程确实如此。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的进程也是如此。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史的概括。从各门科学的历史来更具体地更详尽地研究这点,会是一个极有裨益的任务。总的说来,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P289所在这些认识的环节(步骤、阶段、过程)都是从主体走向客体,受实践的检验,并通过这个检验达到真理(=绝对观念)P290黑格尔〈哲学史〉的题词中: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论点不曾被他采纳到他的逻辑学中。P292马克思在1844-1847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P293奈麦西的话:“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认为,无论对于普遍、无论对于单一来说,天意都不存在。”P296赫拉克利特的话:“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现在是并且将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P297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物体”。据说这是就存在和无的统一而言的。时间是存在和非存在的纯粹统一等等。西塞罗说:“我所谓的天命就是希腊人所谓的必然性,即原因的秩序,当一个原因与另一个原因相联系时便于工作从自身产生现象。P298自从“万物的联系”、“原因的链条”的观念产生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了。比较一下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如何理解这些原因的,就会得出无可辩驳的使人信服的认识论。P299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额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P306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所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取系。P308形而上不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P311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P311哲学常常在词的定义等等方面纠缠不清。P312人和马等等都是单个地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本身不是以单一实体的形式存在的,而只是作为一定概念和一定质料所构成的整体存在的。质料本身是不可认识的。质料部分地可感觉到的,部分地是可理解的。形而上学这本书在开始部分坚决反对赫拉克利特、反对存在和非存在同一的思想。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处处、到处都是辩证法的活的胚芽和探索。P313即使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天体,但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之外,许多永恒的实体仍然存在着;任何普遍的东西都不是单个的实体,任何单个的实体都不是由若干单个的实体构成的。活人是否按可能性来说是死人呢?P314要是没有任何能动的东西作为原因,运动怎么能够发生呢?永恒的运动必须出自某种永恒的东西。P316施韦格勒在其评注中说: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肯定地阐述了“自己对数学的东西的观点:数学的东西是从感性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东西。”“科学只涉及一般,但只有个别才是现实的。这就是说科学和实在之间有一道鸿沟吗?存在和思维也纳无法相比吗?”真正认识现实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吗?亚里士多德回答道:知识潜在地面向一般,现实地面向特殊。P318
/
本文档为【列宁哲学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