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2012-11-16 25页 doc 759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1957

暂无简介

举报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 第一章 试题概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2005~2011年材料分布 第二章 统计术语 “◆”表示“重点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基本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基期...
资料分析
资料 第一章 试题概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2005~2011年材料分布 第二章 统计术语 “◆”表示“重点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基本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基期、现期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 如果研究“和2006年相比较,2007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2006年为基期,2007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日本相比较,英国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 日本的数据 为基期, 英国的数据 为现期。 ◆增长率、增速(增长速度)、增幅;减少率、减少速度、减少幅度: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增长量÷基期量 增速、增幅:一般情况下,均与增长率相同。(但在特殊语境下,增幅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业6月份的出口额和上月相比,有了800万美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120人,则今年的增长量为120人,增长率为 6% 。(2120-2000=120,120÷2000×100%=6%) 减少率:=(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 = 减少量÷基期量 减少速度、减少幅度:与减少率相同 【例】某校去年毕业人数1600人,今年毕业人数为1400人,则今年的减少量为200人,减少幅度为 12.5% 。(1600-1400=200,200÷1600×100%=12.5%) 【注】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所谓减少量为200人,就是增加量为(-200)人,减少幅度为12.5%,就是增加幅度为(-12.5%)。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n% 即 。 【例】某城市有30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20% 。(6÷3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 (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一般在考试中,单位为“个百分点”。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 8 个百分点 (20%-12%=8%) 【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 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 5 个百分点。(13%-8%=5%)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年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 ,其中n为相差年数 【例】某企业2006年固定资产总值为5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9年固定资产总值为8.64亿元。(5×(1+20%)3=8.64) ◆指数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等。 【注】1.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2.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3.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例】下表显示某地区房地产价格及其指数,以2004年为基期: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实际值 A C 4480 D 5600 6400 指数 B 105 112 125 E F 求A、B、C、D、E、F,以及2009年该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增长率。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例】去年三月完成产值160万元,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00万元,则今年三月完成产值同比增长了 25% 。((200-160) ÷160×100%=25%) 【注】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例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例】某企业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00万元,四月完成220万元,则四月份环比增长 10% 。((220-200) ÷200×100%=10%) 【注】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 ◇成数与翻番   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研究生学历,则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占总人数的 2 成。(60÷300=2/10)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例】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为 20000 亿元。(2500×23=20000) ◇顺差、逆差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   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 “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年”之后的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年”以后至今。 ◇建国以来的十二个“五年计划” 名 称 年 段 名 称 年 段 名 称 年 段 一五时期 1953-1957 二五时期 1958-1962 三五时期 1966-1970 四五时期 1971-1975 五五时期 1976-1980 六五时期 1981-1985 七五时期 1986-1990 八五时期 1991-1995 九五时期 1996-2000 十五时期 2001-2005 十一五 2006-2010 十二五 2011-2015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单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如旅馆、理发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单位;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电影院等单位;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部门,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社团组织等。 第三章 结构阅读法 参考解题步骤 一、粗读材料,阅读材料主旨和结构 二、读题,返回资料当中寻找数据 三、综合分析与计算 资料分析之“结构阅读法” 通用重点 略读 分类重点 参考时间 文字性材料 标题 注释 时间 单位 具体数据 关键标点、关键词、 段落主旨、结构 30-60秒 性材料 横标目、纵标目 15-30秒 柱状趋势图 横轴、纵轴、图示 10-25秒 饼图 类别名称、图示 10-20秒 【例1】文字材料 2007年前三季度,A市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工业增加值380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增长9%;重工业增加值2718.12亿元,增长14.2%。完成工业总产值1577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其中,轻工业完成3550.44亿元,增长9.7%;重工业完成12227.12亿元,增长18.2%。 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是本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前三季度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2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增速较快,共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了8.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5055.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今年以来,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波动较大。1月份因去年基数较低,故增幅较高,为26.3%;2月份受春节影响,增幅出现较大滑落,仅为9.5%;3-5月增幅均低于20%;自6月份开始,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回升,且连续几个月基本稳定在25%左右。 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品,共生产笔记本计算机2526.69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76.4%;显示器81.89万台,增长69.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92.84万信道,增长59.4%;程控交换机294.15万线,下降29.5%。 成套设备产品,生产交流电动机926.7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23.9%;金属切削机床1.12万台,增长5.4%;升降移动机械3.57万台,增长19.3%。 石油化工产品,原油加工量为1317.9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5%;生产乙烯138.42万吨,下降4.1%;橡胶轮胎外胎743.78万条,下降7.9%。 钢材产品,生产成品钢材1633.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2%;生铁1335.64万吨,增长6.3%;生钢1552.59万吨,增长7.5%。 阅读要领:时间、单位、关键标点、关键词、段落主旨、结构 131.2006年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 ) A.3377亿元 B.3311亿元 C.13578亿元 D.13221亿元 134.由以上材料可知( ) A.该市工业行业发展平衡,各行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相同 B.各类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C.工业出口交货值涨幅稳中有升 D.电子信息产品与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135.该市2006年前三个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中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为( ) A.28.59% B.29.56% C.70.5% D.71.% 【例2】表格材料 2000年至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部分科技指标情况表 单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企业总数 个 22276 21776 22904 23096 22276 设有科技机构企业的比重 % 32 28.4 26.2 25.3 24.9 科技人员 万人 145.5 138.7 136.8 136.7 141.1 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 % 4.5 4.78 4.88 5 4.5 科技经费 亿元 665.4 922.81 1046.55 1213.03 1588.61 科技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 % 1.35 1.65 1.67 1.73 1.65 阅读要领: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单位 116. 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销售额约为( ) A. 96279亿元 B. 80241亿元 C. 10375亿元 D. 10026亿元 118. 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例3】柱状图、趋势图材料 阅读要领:标题、横轴、纵轴、标示、单位 116.2002-2006年,我国的贸易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最小的年份是(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6年 118.2003-2006年的的进口额年增长率超过25%的年份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9.与上年相比,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最高的年份的进出口总额为( ) A.17607亿美元 B.14220亿美元 C.8510亿美元 D.5208亿美元 【例4】饼图材料 阅读要领:标题、单位、类别名称(12点顺时针方向) 138.与亚洲相比,整个欧洲的啤酒消费量( )。 A. 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快于亚洲 B. 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 C. 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快于亚洲 D. 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 139.关于啤酒销售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六年来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增长超过了10% B. 北美洲和西欧消费量的差距在六年间缩小了 C. 亚洲的啤酒消费量始终占到了世界啤酒消费的四分之一 D. 无论是啤酒消费绝对量还是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北美都有所增长 140.若中国1998年的啤酒消费量为205亿升,2004年的啤酒消费量为291亿升,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啤酒消费量增长率亚洲最高 B. 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占到亚洲啤酒消费增长的90%以上 C. 除中国外,任一亚洲国家,其六年来的啤酒消费量增长不可能超过3亿升 D. 中国六年的啤酒消费增长量比2004年非洲和大洋洲的啤酒消费量的总和还要多 第四章 核心要点 (一)细节注意 【核心要点之时间表述】 要点提示 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国家及地方考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上做文章的情况非常的普遍,并且也越来越隐蔽化,更是广大考生在匆忙答题时特别容易忽略而掉入陷阱的常见盲区。 “时间表述”五大考点 一、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比如问题问到的年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二、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2007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2002~2006年的数据。 三、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2007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四、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解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他“时间表述”。 五、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的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心。 【例1】下表为某高校理学院各学科招生情况,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数学 113 122 131 133 134 物理 122 118 116 116 110 化学 86 89 94 95 97 生物 98 94 93 91 86 合计 419 423 434 435 427 A. 2001~2005年,数学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上升 B. 2001~2005年,物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C. 2001~2005年,化学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D. 2001、2002、2003这三年生物专业招生人数都有所增长 【核心要点之单位表述】 要点提示 单位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信息,是对材料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因此,“单位表述”作为材料所提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特别引起注意,大家务必养成阅读材料时详细阅读“单位”的习惯。 “单位表述”着重提醒大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 二、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如“百人”、“千”、“百万”、“十亿”、“千亿”、“‰”等; 三、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 四、在“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 【例1】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题】1998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 A. 1.6% B. 16% C. 19% D. 160% 【例2】食品销售额与服装销售额最接近的季度是( )。 SHAPE \* MERGEFORMAT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核心要点之特殊表述】 要点提示 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有着一些需要引起考生特别注意的“特殊表述”,这些特殊的表述想传达的意思往往又是考生在考场之上容易忽略从而导致错误的。 特殊表述一:增长最多/增长最快 增长最多指的是增长的绝对量最大; 增长最快指的是增长的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 特殊表述二:最不恰当/最有可能…… 题干想要考生找出最满足所需条件的选项,因此并非只要满足条件即可。 特殊表述三:可能正确/可能错误 如果题干问到“可能正确/可能错误”,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应该选上。 特殊表述四:一定正确/一定错误 如果题干问到“一定正确/一定错误”,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不应该选上。 特殊表述五:从材料当中可以得到…… 凡是问到“从材料当中可以得到”的时候,选项当中正确的表述并不一定可以选,所选的选项的正确性必须从材料当中得到完全的验证。但反过来,不正确的选项肯定是不能选的。 下图是2003年至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年末值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例1-例2 【例1】根据材料,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最快与增长最多的年份分别是哪两年?( ) A. 2004年 2006年 B. 2007年 2007年 C. 2004年 2007年 D. 2007年 2006年 【例2】根据材料,以下选项一定正确的是?( ) A. 中国外汇储备近年来一直高速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B. 中国经济竞争力持续上升,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C. 中国外汇储备今后几年仍将持续上升,但增幅会略有下降 D. 中国2007年外汇储备增长率高于2006年 (二)应试技巧 【核心要点之适当标记】 要点提示 完成资料分析试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适当标记” ,这对迅速而准确的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适当标记”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标记材料的体系与结构; 二、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等重点信息; 三、标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例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者考生容易遗漏的信息; 四、需要的时候可以在材料当中标记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 五、双单位图中可以在图形与双轴之间做连线标记; 六、在有关联的多个图之间互相标记有用的数据信息; …… 【例1】下表是我国1990-2006年上市公司数量一览表,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年份 全国 上交所 深交所 仅发A股 发A、H股 发A、B股 仅发B股 1990 10 8 2 10 1991 14 8 6 14 1992 53 29 24 53 18 1993 183 106 77 183 3 34 6 1994 291 171 120 227 6 54 4 1995 323 188 135 242 11 58 12 1996 530 293 237 431 14 69 16 1997 745 383 362 627 17 76 25 1998 851 438 413 727 18 80 26 1999 949 484 465 822 19 82 26 2000 1088 572 516 955 19 86 28 2001 1160 646 514 1025 23 88 24 2002 1224 715 509 1085 28 87 24 2003 1287 780 507 1146 30 87 24 2004 1377 837 540 1236 31 86 24 2005 1381 834 547 1240 32 86 23 2006 1434 842 592 1287 38 86 23 以下年份中,发A、B股公司数与发A、H股公司数之比最大的是? A. 2001 B. 2003 C. 2005 D. 2006 【核心要点之定性分析】 要点提示 在图形材料中,很多结论可以通过图形自身的性质得到: 一、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二、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来判定,有时候可以通过其对应的“格数”来判定。 三、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关系来判定,某些明显的比例可以通过目测大致得到。 总之,利用图形的性质,可以迅速得到很多宝贵的信息。 根据下图回答以下两个例题: 【例1】根据上图数据,我们可以得到2001-2006年该省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共约多少万人? A. 600 B. 650 C. 700 D. 750 【例2】根据上图数据,我们可以得到2002-2006年该省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年? A. 2002 B. 2004 C. 2005 D. 2006 【例3】下图显示某公司近6年来营业收入变化,图中数字可以显示出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年份分别为? A. 2002年 2007年 B. 2003年 2006年 C. 2002年 2006年 D. 2003年 2007年 【核心要点之组合选择】 要点提示 本条要点是在处理“组合选择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则。所谓“组合选择题”,是指题目当中给出多个不确定性表述,要求考生判断出这些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然后选出包含“满足条件的所有表述”的选项。 基本原则 1.如果所有选项都包括某一个表述,那么这个表述是不需要被考虑的; 2.如果所有选项都不包括某一个表述,那么这个表述也是不需要被考虑的; 3.完成“组合选择题” ,需要做到“判断出一个表述就马上做一次排除” ; 4.在表述较多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从相对简单的表述入手。 真题提示 “组合选择题”前三条原则在题目并不严密的情况下,有时单独使用便可以迅速得到答案,但在正常情况下更多的需要在操作中进行“组合使用”与“反复使用”。 【例1】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某校各专业学生情况统计表 男生 女生 合计 文科 173 226 399 理科 307 189 496 工科 701 122 823 师范 73 203 276 体育 37 13 50 艺术 12 35 47 合计 1303 788 2091 Ⅰ、该校男生中理科学生的比例低于女生中理科学生的比例 Ⅱ、该校文科生不足学生总数的19% Ⅲ、该校学习体育、艺术方向的男生比女生多 Ⅳ、该校男生中工科学生的比例低于文科学生中女生的比例 Ⅴ、该校男生中文科学生的比例高于工科学生中女生的比例 Ⅵ、该校学习理科和工科的男生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Ⅶ、该校艺术生中女生的比例高于师范生中女生的比例 A. Ⅰ、Ⅲ、Ⅳ、Ⅵ B. Ⅰ、Ⅲ、Ⅳ、Ⅶ C. Ⅰ、V、Ⅶ D. Ⅰ、Ⅲ、Ⅳ、Ⅵ、Ⅶ (三)解题思想 【核心要点之简单着手】 要点提示 “简单着手”并非仅仅只是一种做题“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完成行测试题的“思想”。整个行测试卷并不是要求大家把每一道题目全部做完、做对,而是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行测要求的并不太高的准确度即可。因此,“避重就轻”从最简单的部分着手便是完成整个行测试卷的一种“灵魂思想”。 四个方面与层次 一、完成整张试卷五大部分(10种左右小题型)应该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着手,把自己最宝贵的精力优先投入到自己得分率最高的题型。另外,如果发现某一部分难度明显高于一般难度,一定要学会先行跳过。 二、完成资料分析文字型、表格型、各种图形型资料题,同样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题型着手先做。一般情况下图形型资料题相对最简单,而文字型资料题相对最难,但也因人而异,也因各套试卷的具体情况而异。 三、一篇资料分析五道小题,如果遇到明显特别难做或者特别难算的题目,一定要学会先行跳过,回头时间充裕再全力思考。有时还会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对前面题目的完成有借鉴作用”的情况。 四、当资料分析题出现“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以下说法哪几个说法是正确/错误的(组合选择题)?”或者“以下说法有几个是正确/错误的?”等需要判断多个表述正误的情况时,可以从明显比较简单的表述(一般是直接可以从材料当中读出答案的表述)着手,对于明显非常困难的选项(一般是需要进行综合计算的题目)可以最后考虑。 难度判定基本 题干短的题优先于题干长的题; 不需要计算的题优先于需要计算的题; 单个计算题优先于多个计算题,单个表述判定题优先于多个表述判定题; 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优先于不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 某地区新千年以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下表显示其2001年以来游客量统计表,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三个例题: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游客量(人次) 1871 3500 8155 26260 83507 452608 【例1】该地区2001年至2006年平均每年游客量约为多少万人次?( ) A. 7.4 B. 8.9 C. 9.6 D. 10.3 【例2】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地区这六年来共接待游客575901人次 B. 该地区2002至2006年,游客量增长最快的是2006年 C. 该地区2002至2006年,游客量每年的增速都超过100% D. 该地区2004年游客量增幅为222% 第五章 速算技巧 【速算技巧之估算法】 点津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例1】根据下图材料,2007年该国产值最高的行业为( ) A. 甲行业 B. 乙行业 C. 丙行业 D. 丁行业 【例2】下表显示了2007年第三季度某市各区流通部门创造产值及其所占比例: (单位:百万元) 东区 西区 南区 北区 中心区 郊区 流通部门创造产值 43.23 84.52 85.39 45.69 845.67 90.32 占该区GDP比例 9.83% 8.35% 3.30% 5.68% 9.40% 8.41% 请问2007年第三季度该市中心区GDP大约为南区GDP的多少倍?( ) A. 1.5 B. 2.5 C. 3.5 D. 4.5 【例3】如果增长趋势与上年保持一致,预计2003年年末移动电话用户约为( )。 A. 21000万户 B. 23000万户 C. 25000万户 D. 29000万户 【例4】2004年财政科技拨款额为1095.3元,其中,科研基建费占8.7%,科研基建费为多少亿元?( ) A. 76.3 B. 64.2 C. 95.29 D. 85.6 【速算技巧之直除法】 方法点津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常用形式 一、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若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 基础直除法: 1.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 2.需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倒数直除法: 通过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的情形。 多位直除法: 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的情形。 核心提示 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1】 、 、 、 中最大的数是( ) A. B. C. D. 【例2】 =?( ) A. 38.5% B. 42.8% C. 50.1% D. 63.4% 【速算技巧之插值法】 方法点津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值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 常见形式 一、“比较型”插值法 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如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即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即可以判定A<B。 二、“计算型”插值法 在计算一个数值f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地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比较 和 的大小 2006年,某厂产值为13057.2万元。2007年,增产3281.3万元,2007年该厂产值增值率为( )。 A. 25.13% B. 24.87% C. 31.18% D. 18.96% “多位特殊数”及其对应分数 通过上例可以发现:“插值法”本身相对“直除法”特别之处在于两数之间可插入一个“多位特殊小数”。常用多位特殊小数及其对应分数主要包括: 上面各数都是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单位分数”,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多位特殊数”,除此之外的其他“多位特殊数”大家也可以有一定的了解: 几类特殊分数的记忆方法 由 ,可易知其它分母为9的分数的值; 由 ,可易知其它分母为11的分数的值; 由 ,可易知其它分数为7的分数的值. ; ; ; ; 。 【速算技巧之差分法】 方法点津 “差分法”是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常会用到的一种“高级技巧”。“差分法”是一种“比较型”的速算技巧,一般用于解决通过“估算法”、“直除法”、“化同法”、“放缩法”或者“插值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的题目。虽然这种方法看上去非常“神奇”,理论性显得非常强,但是如果大家能够耐心的好好看明白,就会发现其实“差分法”也不过只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它可以使某些看上去难以解决的问题突然变得一点即破。 适用题型 基础型:两分数比较时,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均略大于另一个分数。 即比较:形如“ 与 ”的大小。 变化型:两乘积比较大小,其中每个乘积均含两个因子。第一个乘积的第一个因子大于第二个乘积的第一个因子;第一个乘积的第二个因子小于第二个乘积的第二个因子。 即比较:形如“与”的大小。 核心法则 基本定义:分子、分母都较大的分数称为“大分数” 分子、分母都较小的分数称为“小分数” 差分定义:“大分数”和“小分数”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新的分数为“差分数”。 【例】 和 比较大小: 为“大分数”, 为“小分数”, 为“差分数” 基本法则:用“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若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若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若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例】如上例当中, EMBED Equation.KSEE3 \* MERGEFORMAT 特别说明 “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差分法”的过程相当于扩大两个相隔很近的分数之间的差距,一般比如“差分数”与“小分数”的大小时,常用估算法、化同法、直除法。 如果两个分数相隔特别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 和 的大小 【例2】下表列出了M和N两跨国公司2008年在某国销售额的相关情况,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M公司2007年在该国的销售额高于N公司,2008年全球的销售额也高于N公司。 B. M公司2007年在该国的销售额高于N公司,但2008年全球的销售额低于N公司。 C. M公司2007年在该国的销售额低于N公司,2008年全球的销售额也低于N公司。 D. M公司2007年在该国的销售额低于N公司,但2008年全球的销售额高于N公司。 销售额(亿元) 销售额增长率(%) 占其全球的比例(%) M公司 923.3 2.60 23.9 N公司 1013.1 14.1 27.1 真题演练 一、 某一年份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分行业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立方米) 省份 项目 农田灌溉 林木鱼畜 工业 城镇公共 居民生活 生态环境 合计 青海 取水量 12.45 1.87 0.2 0.43 14.95 耗水量 8.63 1.58 0.13 0.28 10.62 四川 取水量 0.09 0.1 0.05 0.01 0.04 0.29 耗水量 0.09 0.1 0.03 0.01 0.03 0.26 甘肃 取水量 21.16 2.1 10.56 0.96 2.91 0.12 37.81 耗水量 17.11 1.79 7.34 0.81 2.17 0.11 29.33 宁夏 取水量 57.95 9.59 0.96 0.16 0.32 68.98 耗水量 28.67 8.08 0.46 0.14 0.32 37.67 内蒙古 取水量 57.58 5.01 3.65 0.23 0.44 0.1 67.01 耗水量 49.06 3.61 2.98 0.23 0.44 0.1 56.39 陕西 取水量 16.68 2.45 2.87 0.62 1.88 0.42 24.92 耗水量 14.09 2.11 1.89 0.56 1.24 0.42 20.91 山西 取水量 8.09 0.57 1.91 0.29 0.77 0.04 11.67 耗水量 7.44 0.82 1.3 0.26 0.51 0.04 10.07 河南 取水量 20.48 0.82 4.03 0.4 1.63 0.51 27.87 耗水量 19.66 0.7 3.39 0.38 1.48 0.46 26.07 山东 取水量 40.64 0.44 4.81 1.11 2.47 0.97 50.44 耗水量 40.17 0.39 4.59 1.1 2.36 0.96 49.57 河北 天津 取水量 2.14 0.4 1.3 4.24 8.08 耗水量 2.14 0.4 1.3 4.24 8.08 合计 取水量 235.12 22.85 31.18 4.02 12.03 6.72 312.02 耗水量 185.49 18.88 24.25 3.75 9.95 6.65 248.97 说明:地表水取水量是指直接从黄河干、支流引(提)的水量,地表水耗水量是指地表水取水扣除其回到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 126. 下列行业中,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最少的是( ) A.林牧渔畜 B.工业 C.居民生活 D.生态环境 127. 下列省份中,每单位耗水量所需取水量最少的是( ) A.青海 B.宁夏 C.河南 D.山东 128. 内蒙古的地表水取水量 与耗水量 分别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的比重约是( ) A.19.1%与26.3 % B.21.5 %与22.6 % C.19.1%与22.6 % D.21.5 %与26.3 % 129. 引黄各省(区、市)中地表水取水量最大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与最小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重分别约是( ) A.59.7%与2.4% B.59.7%与2.7% C.61.7%与2.4% D.61.7%与2.7% 1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宁夏农田灌溉地表水耗水量高于其他省份 B.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取水量均高于地表水耗水量 C.陕西省居民生活地表水耗水量占该省总耗水量的比重高于山东省 D.地表水取水量最多的省份,其取水量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例不到20% 二、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回落 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71.8 %,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三资”和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20.17亿元和1931.38亿元,同比增长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和2.9个百分点。1~9月产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个行业,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6821.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高达56.0%。对全省产值增长累计贡献率达53.7%。 二、投资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4.6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3.25亿元,增长20.7%,涨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一、三产业,但涨幅减缓。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增速分别快于第一、三产业8.9个和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0.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亿元,增长16%。1~9月,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增长58.1%、35.8%、72.5%;从绝对额来看,汽车类以259.8亿元零售额仍居榜首,比重由去年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吃的商品以228.7亿元的零售额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趋势,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占1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11.7%。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城市零售额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县及县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额3522亿元,比重由去年同期72.2%提高到72.8%,同比增长1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3.4%。 四、外需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041.5亿美元,仅比去年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少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进口901亿美元,增长17.5%;出口1140.5亿美元,增长28.9%,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 五、物价保持低幅上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通胀局面。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原材料价格上涨7.2%。涨幅稳定在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6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944元,增长23.6%;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11.7%;转移性收入3128元,增长12.9%。从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从不同收入群来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0.7%~15.5%之间的两位数增长。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长14.2%。 8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 82.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 A.15% B.16% C.高于16% D.低于15% 83.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比率是原材料的百分之几?( ) A.1.4 B.1.2 C.7.2 D.16.67 84.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多多少元?( ) A.5224 B.5956 C.5972 D.6023 85. 2006年1~9月,江苏汽车类以及食品、饮料、烟酒等吃的商品以外的其他消费品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 A.81.9% B.66% C.34.6% D.34% 三、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图1:1996~2007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2007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开发合同73320项,成交金额8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5%和22.2%;共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1474项,成交金额420亿元,成交金额同比增长30.8%;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金额分别为840亿元和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0.9%和5.9%。 图2:2007年全国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构成 2007年,在全国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中,涉及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专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动植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共计109740项,成交金额1477亿元,较上年增长23.5%。其中,技术秘密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技术交易成交额居第一、二位,技术秘密合同成交76261项,成交金额1008亿元,较上年增长29.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成交27617项,成交金额25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5.4%。 136. 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 A.8.15% B.14.43% C.25.05% D.35.25% 137. 根据图1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997年至2007年间,年增长率逐年提高 B.1997年至2007年间,年增长金额逐年递增 C.1996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成交金额约为800亿元 D.2007年的成交金额未能实现比1996年翻三番的目标 138. 下列关于2006年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四类合同占全国成交金额比重的图形,描述正确的是( ) 139. 2006年技术秘密合同成交金额占全国技术合同总成交金额的比重是多少( ) A.42.9% B.45.3% C.65.2% D.68.2% 140.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平均每项的成交金额是所有技术合同中最高的 B.2007年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同总数不到全国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总数的一半 C.如果保持2007年的增速,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将在2010年突破3500亿元 D.2007年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成交金额同比增长都超过10% 四、 2
/
本文档为【资料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