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

《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

2012-11-17 7页 doc 28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1061

暂无简介

举报
《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 1概述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以干燥块根入药。以云南文山州三七为佳品。     《本草纲目》载云:“止血,散血,定痛。金疮箭伤······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目赤肿痛,虎咬蛇伤诸病。”       三七具有止血化瘀之功效:本品味苦,走血分,喜营止血,化瘀生新,行滞通脉,能止血妄,化瘀血,和脉络,通血滞,生新血,为上中下血症要药。       具有消肿定痛之功能:本品味苦行滞,化瘀止...
《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
《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 1概述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以干燥块根入药。以云南文山州三七为佳品。     《本草纲目》载云:“止血,散血,定痛。金疮箭伤······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目赤肿痛,虎咬蛇伤诸病。”       三七具有止血化瘀之功效:本品味苦,走血分,喜营止血,化瘀生新,行滞通脉,能止血妄,化瘀血,和脉络,通血滞,生新血,为上中下血症要药。       具有消肿定痛之功能:本品味苦行滞,化瘀止痛,温通活络,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外伤瘀肿疼痛者,用此通经活血,化瘀消肿。用于痛肿,湿毒壅滞所致无名肿痛,疼痛不止者。用之消痛散结,对于气滞血所致胸痛,胸痹有奇特疗效。 2心脏病的脏象关系与发病基因      中医学将心脏称为“君主之官”。心脏病是中医范畴的胸痹症。心脏病是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耆,短气,喘息不得平卧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胸部满闷而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内经》对“心痛”,“真心痛”等已有记载。“心痛”属现代医学的胃痛,“真心痛”属现代医学的心脏病。《灵枢·厥论》对真心痛的临床现有较详细的描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主血,主要起造血功能,也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为血源,循行隧道,营血行于脉中,全赖心的功能,使之周流全身,濡养机体。心病则可出现血脉运行失畅,气血瘀阻而见心悸,征忡,真心痛等。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不足,“面白少华”。心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审明出焉”。又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官危”。说明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有病变时,可引起其它脏腑功能活动紊乱。 3心脏病辩证施治方法     心脏病属“胸痹”,“真心痛”,“心络痛”范畴。心脏渐衰,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的基础。素体洋气不足,复受寒暑等气侵袭,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思虑劳倦,或情志失调等为主要病因。其病位主在心,涉及肺,脾,肝,肾诸脏;病理变化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导致气滞、寒凝、痰浊、淤血等阻滞心脏而发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即心气,心血,心阴亏虚成心肾阴虚,故心脏病人都有心积水现象。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淤血阻痹心脉等,故心脏病患者有全身浮肿现象。发病过程中本虚与标实往往互为因果而病情加重,呈现虚实夹杂,标本同现的复杂症候。所以凡患心脏病者发生全身关节疼痛及浮肿现缘,治疗当分辨标本虚实,以调和阴阳、温补阳气,疏通气血为治疗方法,观其脉证,随证而治或散手共进,或寒温共投。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以下几种方法如下: 3.1温通心阳法      本法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阴虚寒凝者。症见胸痛剧烈或绞痛或感寒而发,或感寒痛甚,起病急剧,常在夜间或感受寒邪时发作,平素畏寒肢冷,体乏无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胸闷气短,舌淡或紫暗,苔白,脉沉迟或旋紧等。究其本多为心阳亏虚,寒客胸中,气机痹阻或命门火衰,气化失司,不能温煦心脉,鼓舞心阳所致,所以患者全身浮肿。寒则凝,温则通,治当温阳益气散寒,活血通脉止痛,尤重于温补心肾之阳,所以自创三七参附桂甘汤,处方;三七,人参,乌附片,生黄芪,桂枝,白芍,川芎,生甘草,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商陆,猪苓等。 3.2益气养心之法      本法适用心阴虚性心脏病,久病血,气,阴虚者。临床表现胸隐痛,时作时休、气促脉微、伴有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短气自汗、失眠多梦,舌淡少苔。多由素体心阴亏虚,或劳心过度,或年高耗精,或发病日久,心脉失养所致。治疗于活血益气养血之法,常用三七天王补心汤。处方:三七,人参,黄芪,甘草,麦冬,天冬,五味子,枣仁,柏子仁,白术,当归,玉竹,黄精郁金,丹参等。 3.3豁痰泄浊法      此法适用于湿热性痰浊心脏病。受热或劳累过度痰浊内阻扪于心窍心阳不宣者,或形体肥胖,或因受恐吓者,胸闷痛如窒,痰多腕闷,苔浊腻,脉滑等特征。治活血开窍,通阳泄浊、豁痰散结;常用三七加栝楼薤白汤。处方:广三七、栝楼、薤白、枳实、半夏、桂枝、茯苓、降香、山栀、胆星、竹沥、郁金、喘息等药。 3、4祛瘀通脉发     本法适用于淤血性心脏病。心血瘀阻,症见心胸、脊背背心刺痛、痛点固定,舌紫唇暗、肢体麻痹、舌下静脉迂曲粗胀。现代医学认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所致冠状动脉痉挛,其机理与斑块破裂,血小板集聚和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及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有关,也就是心血管狭窄的说法。中医属血瘀证,用活血化瘀通脉治疗,广三七加倍加血府逐瘀汤,处方:三七加倍、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降香、柴胡、枳实、血竭、生地、生黄芪、土元、水蛭、人参、三棱、莪术等药加减。 3.5温补心肾法       此方法主要治疗肾源性心脏病。根据五行肾属水、心属火之相生相克之理,肾阳虚克不了心火,肾水不能蒸发,导致闭尿,致于心痛心肾阳虚而致的阳虚水泛症。其症以心痛肢寒、下肢浮肿或全身浮肿的“心水症”为特征。治疗用三七真武汤。处方:三七、乌附片、桂枝、茯苓、白术、生姜、白芍、丹参、生黄芪、猪苓、商陆、泽泻、木通、前仁、石韦、泽兰等药。 3·6滋肾舒脉法        本方法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主用于阴血亏虚,心脏心胸刺痛者,中医脏象学讲“痛则不通,通则不通”的原理,尚见阴血亏虚、血脉失荣、筋脉挛缩的不荣则痛之证。其症以胸中隐隐灼痛,时痛时止为特点,多归于心、肝、肾三脏阴精亏虚。大多上午发作,或起床穿衣洗漱时发作。或亡血或经后而发,常伴有心烦不眠、五心烦热、热潮盗汗、耳鸣、目涩、腰腿酸软、舌红少苔或舌有裂纹。治当滋肾养阴,柔肝解痉,活血疏脉。应用三七左归饮治疗。处方:三七、生地、熟地、龙眼肉、山药、枣皮、女贞子、旱莲草、麦冬、当归、白芍、枸杞、丹参、阿胶、生甘草、枣仁、五味子、柏子仁、川芎、郁金、降香等。 3.7解郁升阳发      本方法多用于肝气郁结性心脏病。肝属木、心属火,肝失调养,不能滋润心脏。解郁升阳,适用于肝气郁结患者。发作时除胸前憋痛外,疼痛多向协肋迁延,连及后背户胛以致手臂,且多由于情绪而引发,《灵枢经》有“肝心痛”之称。发作时手,脚有剧烈麻痹感,惊吓郁怒伤肝,肝气不舒,则血脉不和,多在清晨5—7点(卯时为肝之主时)或情绪波动时发作,症状不典型,但发作却较频繁,常伴胸闷重而痛轻,时作时休,善太息,两肋不舒,脉弦紧等。治当疏肝解郁,升阳解痉,用三七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三七、柴胡、郁金、佛手、血灵脂、白芍、赤芍、川芎,香附,川楝子、元胡、陈皮、积壳、丹参、佩兰、葛根、防风、荷叶等。 3.8宣肃肺气法        本方法主治肺源性心脏病。大部分是肺结核和胸膜炎后遗症等发病机因。主用于肺失宣肃,心肺同居胸中,肺主气,心主血,二者相辅相成。宗气聚于胸中经肺气的宣发以贯通心脉,推动气血的运行,肺输布津气入于心脉,变化而赤则为血,血脉得荣。若肺失宣肃,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甚则动则喘息,入夜不能平卧等。这是肺源性心脏病出现慢性心衰时常见的症状。治宜宣肃肺气,理气宽胸,益气养心。用三七宣肺益心汤。处方:三七、党参、生黄芪、杏仁、百部、白果、前胡、葛根、白芨、百合、桔梗、麦冬、天冬、紫苑、香附、沙参、参须、半夏、五味子、桑皮、橘红等。        心脏病发作时每以温通心阳、泄浊豁痰、祛瘀通脉、解郁升阳之法为主,缓解期常以益气养心、温补心肾、滋肾复脉为主,但临床常见到虚实夹杂,标本互见,所以应当审症求因,认真病机,谨慎辩证,根据虚实的主次缓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不可守一法而图终,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
本文档为【《本草纲目》论三七治疗心脏病的重要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