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德国的城市化_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2012-11-19 10页 pdf 267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4676

暂无简介

举报
德国的城市化_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肖 辉英   德国城市的兴起与工业化几乎同步进行。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整个经济结构 发生了变化, 农业人口向工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流动。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又加速 了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同欧洲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较,德国的城市化有着突出的 特点。本文试就德国城市化、人口流动特点,以及经济比较均衡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程度的重要标志。德国也不例外,伴随工业化的兴起,农村剩余...
德国的城市化_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肖 辉英   德国城市的兴起与工业化几乎同步进行。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整个经济结构 发生了变化, 农业人口向工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流动。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又加速 了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同欧洲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较,德国的城市化有着突出的 特点。本文试就德国城市化、人口流动特点,以及经济比较均衡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程度的重要标志。德国也不例外,伴随工业化的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从农业 转向工业及其他产业。工业化和农业人口流动使德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各地逐步繁荣。从城 市发展的历史看, 德国的城市化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1815—1840年是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这时期, 农村人口依然多于城市居民,农业 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农村多余劳动力,尤其东部农业区的人 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的经济开始获得较快发展。有些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例如柏林人口 17. 2万、汉堡13万、德累斯顿6万、科隆5万左右、布勒斯劳6万、莱比锡4万、慕尼黑3万。¹ 它们都 是德国城市化的基础, 有一定的文化和商业设施,有比较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同期,德国的小城 市也有发展, 分布比较广,如巴门的人口已达1. 3万、埃尔伯弗尔德1万、勒姆施艾德0. 7万、哈根 0. 2万。º (二) 1840—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是德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德国西部 的一些城市发展很快, 东部一些城市人口增长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大批农村劳动力 转移到城市,因为德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首先集中在城市和原料产地,城市中的工业 部门能够给农村流动人口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例如鲁尔、莱因地区 的新兴工业区、萨克森和上西里西亚、柏林地区,曾经是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业革命以来 已明显地呈现出城市化的新面貌,成为工业、商业集中的地区。同时这些城市不断沿公路、铁路 ¹ º 沃尔夫岗 õ措恩: 《德国经济和社会史手册》( Wolfgang Zorn: Handbuch der deu ts ch en W irt sch af t s - und Zozialg eschich te) ,斯图加特1976年版,第11页。 线向外扩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也迅速增加。在一些较大的城市里, 人口增加更突出, 如 柏林在1850年人口已达41. 9万、慕尼黑11万、科伦9. 7万、布勒斯劳11. 4万。¹ 城市人口不断增 加,说明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和发展。 (三)从1871年帝国建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德国城市化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是德 国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这期间不仅普鲁士各省的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他各邦城 市经济也蓬勃发展,人口迅猛增加, 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10万。为了加强对外来 农村人口的管理,很多城市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商业区大 多位于城内区, 或工业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城市逐渐发展成综合性的大都市。德国城市化的第 三阶段也可谓城市化的鼎盛时期。工业城市从农村获得大批劳动力, 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手工业、商业、服务性行业为主的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不仅工业化带动城市的 发展,人口流动为城市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871年以后,德国的城市化以普鲁士的莱 因省和萨克森尤为突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德意志帝国人口增加了约58% ,从1815年的4110万增 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6490万。在1万居民以上的城市里居住的人口比例从1871年的12. 5% 增加到1910年的34. 7%。º 德国1871年—191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百分比) » 城市的等 级 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百分比) 1871年 1910年 10万以上 4. 8    21. 3 1万人 7. 7    13. 4 2千—1万人 23. 6    25. 4 2千人以上 63. 9    39. 6 从上可以看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大城市的人口增加得比较快,大城 市之间人口流动的数额从1881年到1912年提高了50%。¼增加的人口中有当地出生的,但是主 要是从近区或远区流动进城市的农业劳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之间是相辅相成, 共 同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处于高涨时期,也必然是人口流动的活跃 时期, 反之亦然。在1873年德国人口流动经历了一个小的插曲,即“在1873年大萧条之后,人口 63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¹ º » ¼ 拉尔夫õ默尔维勒:《近代德国和欧洲》( Ralph Melville: Deutschland und Eur op a in der Neuzeit ) ,斯图加特1988年 版,第577页。 沃尔夫冈õ克尔曼:《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 Wolfgang Kobl lmann: Die Bevoblkerung in der in dust riellen Revolut ion) 哥廷根1974年版,第71页。 沃尔夫冈õ克拉伯:《19、20世纪的德国城市)《Wolfgan g Krabbe: Die deu ts ch e S tadt in 19. un d 20 Jahrhu ndert》,哥廷 根1989年版,第71页。 《德国经济和社会史手册》,第14页。 流动处于低潮,在一些城市里人口流动低潮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¹ 从以上情况看, 如果将准备阶段算在内, 德国用了近百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如果 不包括这一段时间,则仅仅用了70年时间。有的历史学家或经济史学家认为, 德国城市化进程 虽然起步晚,但速度较快,到19世纪末与本世纪交替之际已经初步实现城市化,约用了60年时 间。实际上确定一个国家城市化所用的时间,主要在于如何确定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产值在全国 总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如仅以上述两者在整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为 界,那么德国在19世纪末即已达到了这一。19世纪70年代, 德国的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的产 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 ,而农业为32%。到1891年, 德国城市人口比重已高于农村人口的 比重,到1900年已经占全国人口的54. 4%。到20世纪初, 德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 总值中约占70% ,住在2000人以上的城市居民已经占全国人口的60%。笔者认为,用后两个数 据作为确定德国城市化基本实现的依据更有说服力, 德国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如英、法相比 较,其城市化的时间短,特点又比较突出。 二 德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流动,特别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交通运输及其 他服务性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对德国经济较为均衡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城市化发展 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城市化的速度快, 实现城市化所用的时间少于法、美等国。与英、法、美相比,德国工业 革命起步较晚, 但是工业革命浪潮于19世纪中叶席卷德国之后,伴随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 经 济迅速发展。如在城市化的第三个阶段,德国的工业生产提高了5倍, 在生铁生产方面, 德国 1860年超过比利时, 1870年超过法国, 1903年超过英国, 1913年超过美国; 对外贸易仅次于英 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钢的生产方面, 1893年超过英国, 1913年社会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三 位。º随后德国又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政治上稳定, 因此城市的发展异常突出。在60年内, 德国城市人口迅速集中,大中小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和作用日益明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城乡人口和工农业产值的比较中, 城市的人口数量 及从事工业、服务行业的劳动力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德国均占有支配地位。到1910年德国基本 实现城市化,它所用的时间与英国相近, 少于法国和美国, 而法国和美国分别在1931年和1920 年基本实现城市化。 (二)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 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就德国范围内看,它的经 济发展、人口分布及城市布局也有集中的现象, 如西部鲁尔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区,东北 部是主要的农业区,人口分布比北部少些,比南部人口密度大些。但是与英国、法国、美国相比 较,德国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 工业化兴起后,农业劳动力转移以近区流动为主, 流向分散。与 64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 5期 ¹ º 胡戈õ奥托:《经济史补遗》( Hugo Ot to: Die W irt sch af t sgeschich te zum Nach sch lagen ) , 威尔茨堡1984年版,第247 页。 默尔维勒:《近代德国和欧洲》,第583页。 欧洲各国相比,德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中小城市、小城镇星罗棋布于全德各地,城市化过程 中,各类城市相对协调发展,布局较为合理。大城市人口发展很快, 小城市也不落后。到20世纪 初,各类型城市在德国土地上纷纷崛起,奠定了德国今日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大框 架。从城市规模看, 到基本实现城市化的1910年,全国21. 3%的人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 市, 13. 4%的人生活在1—1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25. 4%的人生活在2000—10, 000人口的城镇, 约40%的人生活在2000人口以下的小镇或农村。 在德国历史上, 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即自1871年帝国建立以来,最大的群众性远距离 人口流动潮,就是从德国东北部农业区转移到西部鲁尔工业区的。从全德国人口流动考察看, 德国的近距离人口流动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参加这种流动潮的人数多、流动范围广、流向分 散,如“到1907年, 生活在德意志帝国的人中不到一半是住在出生地,几乎每二个德国人中就有 一个参与了不同形式的近距离人口流动”。¹农业劳动力在近距离流动,主要指在家乡附近, 不 超出省或州界的城市间、城市与农村间从事的职业的变化,这些流动的人口都是从农业转入城 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工业吸收了这些劳动力。德国人口流动的特点也说明 德国小城镇分布广、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协调均衡。 从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看, 有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城市, 如慕尼黑、明斯特 等;有以产煤、冶炼、机器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 如埃森、波鸿、格尔森基兴、杜塞尔多夫、纽伦 堡、马格德堡、莱比锡等。在这些工业城市里一般又划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有较完善的 社会生活方面的设施。此外,德国还有海港城市,如汉堡、不莱梅、基尔等; 有文化城市如柏林、 波恩、威斯巴登等。从地域分布看,具有不同经济和社会生活功能的城市繁星般地坐落在全德 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资源交通及历史条件的影响,德国西南部和中部城市相对偏多,北 部和东部较少, 但未出现布局明显失衡状况。虽然德国也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如柏林、汉堡、慕 尼黑等,但无畸形发展之现象。 (三)城市的发展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联。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往往同资源 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有关。工业革命之后,在开发和利用本国资源过程中,德国西部和南部尤 其是鲁尔区和洛林—阿尔萨斯区大批以采矿冶炼为主的城市,如杜塞尔道夫、多特蒙德、亚琛、 埃森、杜伊斯堡等城市迅速发展。因那里的煤、钢铁资源很丰富。人们往往把这些城市称为工矿 城市。地处内河航运、铁路运输或海运枢纽地区的法兰克福(美茵河畔)、莱比锡、慕尼黑、汉堡 等成为集工业、商业、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机器制造、化工业等新兴 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 德国的一些拥有雄厚实力的传统产业, 如 纺织业迅速得以改造, 向机械化转变。布勒斯劳和开姆尼茨很快成为当时德国的现代化纺织业 城市,由于资源配置合理、交通运输业发达,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城市的第二产业和服务性行 业也发展得比较快。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与城市发展紧密联在一起,共同推动德 国经济均衡稳定地发展。 (四)德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呈波浪式状态,二者之间互为影响,并有互补作用。在城 65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¹ 沃尔夫冈õ克尔曼:《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 Wolfgan g Kobllmann: Die Bevoblkerung in der indust riellen Revolut ion) , 哥廷根1974年版,第110页。 市化进程中, 德国向国外移民逐步减少,国内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尤其在城市化第三阶段,即城 市发展的极大繁荣时期,德国城市包括大中城市人口增加得很快。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多 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的转移流动潮。1800年德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个,到1850年就 有4个, 到1910年除柏林、汉堡、慕尼黑外,科伦、莱比锡、德累斯顿等人口发展得也很快, 10万人 口以上的城市已经有45个。¹ 1880年—1912年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由41个增加到94个,人口由 530万增加到1770万。º 德国八大城市人口增长» 城  市 1870 1900 1910 柏林 774, 498 1888, 313 2071, 907 布勒斯劳 207, 997 428, 517 517, 367 科隆 200, 312 469, 272 600, 304 埃森 99, 887 290, 208 410, 392 法兰克福(美茵河畔) 126, 095 314, 026 414, 576 汉堡 308, 446 721, 774 953, 103 莱比锡 177, 818 519, 726 644, 644 慕尼黑 440, 886 659, 392 665, 266   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变化反映了劳动力转移的情况。1871年后, 德国大城市发展, 人口增加 得多,说明城市化的第三阶段也是农村人口流动的高潮时期。 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¼ 年 代 总 数 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 1871 41059, 000 63. 9 36. 1 1880 45234, 000 58. 6 41. 4 1890 49428, 000 57. 5 42. 5 1900 56367, 000 45. 6 54. 4 1910 64926, 000 40. 0 60. 0 66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 5期 ¹ º » ¼ 克劳斯. J.巴德:《社会文献》第14卷, 1984年版,第95页。 科佩尔. S.平森:《德国近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3页。 《近代德国和欧洲》,第587页。 卡洛. M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4—25页。   在这一时期,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农村人口主要转移到城市的各 不同行业中。在波浪式的人口流动中,这一时期向国外, 主要是向美国移民越来越少。在19世 纪,移居国外的500万人中, ¹ 1880—1893年是180万。º进入20世纪后,移居国外人数明显下降, 1901—1910年22万, 1912年仅为1. 85万人。 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村。城市化为农村多余劳动力创 造了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新的生活和生存的机遇; 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适应了工业、商业和 服务业的需要,活跃了城市中正在发展的经济, 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工业化、城 市化和人口流动, 是互相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辅相成,互为影响,互为补充。 (五)德国城市化深受德国政治统一的影响。1871年德国的统一为城市的发展消除了许多 障碍。统一的德国在许多方面制定了统一的经济法规,如统一的度量衡制,除巴伐利亚和符腾 堡外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金本位币制,成立了中央国家银行。这些措施为城市和工商活动创造 了更加稳定、更加有利的条件。德国统一加速了大城市的发展, 1870—1910年,柏林、布勒斯劳、 汉堡、慕尼黑等八大城市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到1910年柏林拥有200多万人口,成了欧洲第三 大城市和世界第五大城市。40年中除慕尼黑人口增长幅度较小外,其余大城市人口都增长了 1. 5到2倍。德国统一后人口增加了58%。统一之后农村和城镇的人口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1871 年全国4105. 9万人中,农村人口占63. 9% ,城镇人口占36. 1%。1910年, 全国人口6492. 6万, 农 村人口占40%, 而城镇人口占60%。1871年德国的政治统一极大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加速了 德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也加速了德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德国向工业国转变的 缩影。政治统一推动了德国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对城市化进程产 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 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城市化,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能择其主要的加以论述。 (一)德国工业革命是迅速实现城市化的基本动因和先决条件。19世纪的德国受政治、经 济、思想等因素的制约, 工业革命较英、法等国来得晚。政治上, 德国处于四分五裂, 邦国林立, 并“与教会诸侯和自由帝国骑士以及大修道院, 保持着一个僵化的等级社会, 封建贵族在其中 决定一切”。»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尤其是阻碍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国内市场 的扩大。经济上, 1800年前后,小手工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手工业行会极力排斥一切竞争, 垄断本地区的产品销售,利用行会规章划地为牢,阻止异乡人进入自己的销售区,以保证本地 手工业业主的收入,极大地限制了经济自由发展。思想上,德国早就受到英法启蒙思想影响,各 种思潮泛滥, 不乏要求变革的思想和主张, 但是代表新兴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受到根深蒂 固封建专制思想的遏制,不能变为改变德国社会、经济的实践。所以到19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个 67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¹ º » 迪特õ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第100页。 克劳斯. J.巴德:《社会文献》,第303页。 克劳斯. J.巴德:《德国人口流动》( Klaus J. Bade: Aus und nach Deutschland) ,埃森1994年版,第22页。 有着工业革命准备的农业国。但德国也不乏采用机器生产取代工场和工业生产,进而促进生产 发展的实例。30年代德国采矿业比19世纪初已经提高了30%,消费品的生产也增加了好几倍。 到40、50年代,工业革命全面展开,并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德国传统社会经济的变革。 工业革命就像势不可挡的洪流, 强烈冲击着德国旧有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推动当权者采用 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急起直追,走富国强兵之路。工业化进程中,与社会生产力发 展相适应, 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其他行业,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科学技术取 得巨大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迅速实现现代化, 德国工业化及其引发的 经济发展与转变是“德国近现代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整个近现代史中最令人惊异的篇章之 一”。¹工业革命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否则,无从谈起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也谈不上全国 范围内实现城市化。“工业化是德国近现代城市的创始者”, º此话是有其深刻内涵的。 (二)科技进步极大推动了德国城市化进程,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取得了巨 大进步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从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 202项, 英国为105项,法国为75项,德国超过英法之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些科技发 明与革新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领域,尤其是机器制造、光学、电气等工业部门。德 国经济上的崛起, 特别是工业的勃兴,主要是靠科技进步的力量。科学技术很快变为生产力,使 生产成倍增长。在19世纪德国采矿业中发明了钻探机、空压机、钻探车、通风机和硬煤粉碎机 等。新发明的机器应用于采矿业,迅速提高了矿石开采量,如19世纪初,到工业革命开始至70年 代,德国采煤量由100万吨增加到670万吨,后又达到2600万吨。这种加速的生产量远远超过了 法国。迅速发展的采矿业和成倍增加的采煤量为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及其他服务行业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促进这些行业的机械化。于是德国很多城市由原来的单一的文化城市、 驻防城市或港口城市,变为集工业、商业、贸易为一身的多功能城市, 加快了全面城市化的步 伐。 (三)德国善于抓住国际国内历史机遇发展自己,同时善于从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英法吸取 经验教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结合本国情况,加以消化改造,少走弯路,使工业化、城市化在 德国土地上长驱直入。19世纪50年代前后,英国开始向自由贸易过渡, 在有些国际事务中德国 保持中立,德国关税同盟得以巩固和扩大; 德国舆论界日益强调民族国家要依靠实力, 把“注意 力集中到如何使民族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都能事实上得到加强,并增长到预期的程 度”。»因此各个经济部门竞相争胜, 发扬首创精神, 首先从英、法、美引进新工艺、成套设备和 管理方法。这时期的德国基本上是技术引进国, 并以英法美等国为榜样, 博采其长处,吸收它们 的优秀成果。与此同时,德国也很善于结合本国情况,消化引进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加以创新 和革新。例如它从英国引进了机器制造、冶炼、采矿等新技术和铁路建设经验, 但决不满足照 搬,而是进行革新和创造,使之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达到更高的效益, 走出一条仿造、改进、完 善、创新的路子。例如德国引进和改造了焦炭炼铁法之后,生铁产量在1850—1870年就增加了5 68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 5期 ¹ º » 迪特õ拉夫:《德意志史》,香港1985年版,第130页。 《德国经济和社会史手册》,第22页。 科佩尔. 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9页。 倍多,使其技术和生产速度更上一层楼。19世纪末,德国已经在以内燃机和电力学为标志的第 二次技术革命中处领先地位,为建立新兴化学工业、电气工业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德国很善于瞄准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工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领域和科学技术, 潜心研究, 大胆尝试,不断革新创新,不断攀登, 走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在机器制造、化工业、 电气工业、光学仪器、汽车工业等方面都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德国投入 的资金多、科研人员素质高,充分信任和放权于有造诣的教授和科学家。德国人领先将合成染 料工业扩大为合成化学工业。1845年德国人霍夫曼在英国创办皇家化学学院, 1865年担任了柏 林大学化学实验室主任。从霍夫曼离开英国至1874年, 英国尚没有有机化学的大学教授。1900 年,德国最大六家染料公司有资本250万镑,工人18, 000人、职员1360人、化学专家500人,同期 英国染料工业雇用的化学专家只有30—40人。1886—1900年, 德国六家最大公司取得英国专利 948项, 英国最大六家公司只获得86项专利。“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 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¹ 此话不无道理。工业进展快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改变, 推 动城市化全面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道路。 (四)消除人口流动的障碍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保证。在德国自工业化以来,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以工业产品为载体的新的科技成果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农业用化肥、除虫除 草剂以及与种种科技手段密不可分的生物工程技术不断推广和应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机械 化程度提高了, 农业产品日趋商品化和社会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减少,农村剩余劳动 力增加了。由此产生了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种转移 只有在生产、经济发展进程中, 不断消除各种障碍才能畅通无阻。首先德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度 的羁绊后, 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农业人口流动开了绿灯。消除民族分裂实现国 家统一, 不仅为工业的发展,同时为农业人口流动消除了障碍,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19世纪 初,德国尚存百余个封建领地, 相当长时间内还保存着36个具有独立行政职能的侯国。政治经 济割裂,货币、法律、海关和度量衡等方面各自为政, 阻碍经济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人口流动。 实现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历了由局部到全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815 年5月, 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 1819年南德商业同盟的建立、1828年 中德商业同盟的建立、1829年普鲁士与南德商业同盟缔结条约、1815年6月公布了德国人自由 迁徙的规定等等,这些都为德国的统一作了有益的必要的准备,为德国统一之后实行统一货 币、统一关税制打下基础,同时使德国人口自由流动成为现实可能,为多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城 市及各个不同行业提供了法律保证,使农村人口流动合法化。上述这些法律和规定, 还有普鲁 士1867年公布 的“职业自由法”等都被统一后的帝国采纳和应用。此外,在德国铁路、造船业的 高速发展及交通运输业革命的条件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畅通无阻。加强了城乡信息交流,逐 步地改变着农民的传统观念,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重要保证。 在城市化过程中, 在德国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诸如住房、社会福利、教育、环境等,同其他发 达工业国家在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差不多。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德有所不 同。面对城市的住房、交通、环境卫生等问题,德国企业家和政府, 从长计议, 进行综合治理。首 69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¹ 《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94页。 先建立和健全法规。1868年, 巴登公国率先制定了城市道路管理和住宅建设法规; 1875年普鲁 士制定了城市管理法规。私人企业和地方政府同步实施有关城市扩建与管理法规,不是一切问 题推给地方政府。私人企业在工厂附近盖起简易工人住宅,解决自来水、环境卫生等问题。地方 政府、警察局和建筑师组成协调合作班子,统一规划城市交通, 征用土地修路、建设住宅,城区 面积扩大,政府与建筑师共同起草,经市民广泛讨论,交警察局审核批准。德国基本上是保 留原有的老城区,使其成为商业中心,然后在老城四周有地扩建城市设施和住宅,以一个 中心城市为主,使周围小城镇发展成多中心的城市郊区, 这就使居民和住宅相对分散在古城区 的四周,同时也解决排水、供暖及教育等问题。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中心城市由城市化带来的 问题,也推动邻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防止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德国城市面临农业人口流 入城市而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德国采取地方办学与国家办学同时并举。 普鲁士城市议会早有明文规定: “学校是由国家创办的,但并不是由国家统统包下来的,国家只 负责监督学校的内部事务, 而不是负责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监督”。¹ 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能 力创办学校, 承担教师工资、学校建设费用等。根据1906年公布的“国民学校维护法”,普鲁士也 将国民学校社会化、地方化,地方可以提出任免教师的建议,全社会要使国立学校和地方学校 具有同等地位。为了保证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 国家强调各类学校教师必须经过严格考试才能 被任用,加强对教师的管理,维护教师的地位,无论国立或地方学校的教师一律纳入国家公务 员系列。对各种职业学校城市有权单独选用教师 。这些具体规定与做法,缓解了城市化中的教 育问题,保证了德国的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别不 断扩大。为了保证各自的企业、工厂有廉价的充足劳动力和保证生产的发展, 社会化的服务性 行业、社会保障机构不断健全和完善。首先是城市自发地救援穷人和失业者、儿童的活动,随即 组织成失业救济组织。除工厂实行工伤事故、疾病等保险外,全德国也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组 织,如1896年科伦成立了以工会自救会为基础的失业保险组织,后成立了全国性的介绍工作和 关心失业者的机构。在埃斯林根、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美茵河畔)等地率先建立了职业介绍所。 到19世纪最后的20年里,德国的汉堡、美茵兹等城市成立了自愿照顾儿童和青年的救助组织, 1879年在威斯巴登、1883年在法兰克福(美茵河畔)、1887年还在布勒斯劳等城市建立了医疗服 务学校、医疗专科学校、饮食专科学校和幼儿园等。这些组织机构的建立既解决了人口流动中 存在的社会、环境卫生问题,又发展和增加了城市的职能,由原来城市单一管理财产变为对社 会服务性行业的管理, 说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职能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城市化、工业化、人 口流动互为作用, 共同推动德国经济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德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姗姗来迟,然而它在当时所具有的客观历史条件下和自身的历史环 境中,却长驱直入,突飞猛进。与英、法等国相比,德国在较短时间内走过了一条“在社会史上充 满危机的道路,即从带有早期工业痕迹的农业国转向拥有强大工业的农业国,进而过渡到具有 70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 5期 ¹ 沃尔夫冈. R.克拉伯:《19—20世纪德国的城市》( Wol fgang R. Krab be: Die deutsche Stadt in 19、20 Jahrhu ndert》,哥 廷根1978年版,第107页。 强大农业基础的工业国”。¹在这样一种深刻的历史性社会变革中, 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起到 了现代城市创始者的作用, 也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第三 产业,尤其交通运输业、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多余农业劳动力创造了工作岗位,推动农业人口流 动。农村大批多余劳动力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充足劳动力,活跃了劳务市场,为工业化城市的 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 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确定了今日德国社会经济基本框架。 德国的城市化是在德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实现的,它没有经历过彻底的资产阶级革 命,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内起步的, 经历自上而下的国家统一,并打上了集中和集权的封 建专制统治烙印。在邦国林立的期间,各邦国都有自己的小城镇和经济管理办法。这样一个特 定的历史条件,也决定了德国城市化、人口流动和分布 具有鲜明的特点。德国的城市布局相对 合理,城市化进程中形成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 大城市为龙头,但不显得过分突出,小城市遍地 开花,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正因如此,德国的人口流动的方式和流向呈分散型,农业劳动力的 转移没有出现过分集中的局面。这一切对德国各省、地区经济相对均衡发展, 对防止地区社会 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或畸型发展及缩小城乡、贫富之差别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德国19世纪中 叶开始的城市化痕迹至今依稀可见, 形成了今日德国城市的基本框架。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城市 更加现代化, 城市的人口比重更大了,城乡的差别越来越小了。 [本文作者肖辉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06] (责任编辑: 王家宝) 71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¹ 克劳斯约õ巴德:《德国人口流动》( Klaus J. Bade: Homo Migrans Wanderu ng- Au s und nach Deutsch lan d ) ,埃森 1994年版,第22页。
/
本文档为【德国的城市化_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