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专家开药方治疗干燥综合症

中医专家开药方治疗干燥综合症

2012-11-20 4页 doc 37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951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专家开药方治疗干燥综合症问: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原则是什么? 答: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原则主要是辨证论治,它是个体话的治疗,这个干燥综合征的特点,我们在临床上观察有几个特点,阴虚内热、气虚血瘀兼有燥毒。 问:干燥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是由于阴虚内热、气虚血瘀兼有燥毒,那我们治疗的时候,要养阴生津、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a.养阴我们一般用白芍、麦冬这一类干寒的能够生津的药; b.益气的药我们一般用西洋参、党参这种的; c.活血的一般都是红花、当归这些; d.毒这块我们用一些免疫制剂...
中医专家开药方治疗干燥综合症
问: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原则是什么? 答: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原则主要是辨证论治,它是个体话的治疗,这个干燥综合征的特点,我们在临床上观察有几个特点,阴虚内热、气虚血瘀兼有燥毒。 问:干燥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是由于阴虚内热、气虚血瘀兼有燥毒,那我们治疗的时候,要养阴生津、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a.养阴我们一般用白芍、麦冬这一类干寒的能够生津的药; b.益气的药我们一般用西洋参、党参这种的; c.活血的一般都是红花、当归这些; d.毒这块我们用一些免疫制剂,雷公藤、金银花这类的。 西医:主要强调,比如刚才说的免疫制剂,起码有10几种都可以用的,但是每一个人用药应该不一样,这个药的剂量和疗程和其他药之间的搭配,这个都是非常关键的,不是说每个人都用同一种药,还有激素的使用,要适量,不要长期大量的使用,那样会出问题。 还有其他一些重症病人,用西药中药都效果不好的,要注意到用一些新的方法,比方说免疫净化、血浆置换这些一些手段,通过把异常的蛋白,异常的细胞清楚掉,这样再加上吃药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您正在阅读的是:干燥综合症的治 中医专家开药方治疗干燥综合症 专家介绍: 路志正 中医世家,主任医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干燥综合征,也称为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属中医 “燥证”范畴,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路老认为,临床诊治时要抓住患者的主要症状,分证分期辨证治疗。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 湿热郁遏,津液失调证 表现为口眼干燥,涎腺肿大,口苦口臭,口中黏腻不适,疲乏困倦,四肢沉重,关节疼痛肿胀。 如湿热并重,可选用藿香、佩兰、薏苡仁、白豆蔻、杏仁、清半夏、苍术、厚朴、连翘、滑石、茵陈、秦艽、木瓜、海风藤;若湿偏重,可选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加减;若热偏重,则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若病程迁延较长或久治不效,可适当增加紫苏梗、砂仁等以醒脾调气、升清降浊,以助化气祛湿。 ◆三仁汤 方药: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4克,杏仁、半夏各10克,生薏仁、飞滑石各12克。 用法:水煎(水5杯,煮取3杯),每日1剂,分2次服。 ◆藿朴夏苓汤 方药:半夏8克,藿香、川朴花、茯苓、杏仁、薏苡仁、大豆卷、泽泻、红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肝肾不足,痰淤痹阻证 属阴虚者,表现为腰膝酸软或疼痛,口眼干燥,唾少泪少,两颧潮红,盗汗咽干,失眠多梦,血液黏度增高,面部色素沉着,皮下结节,或皮下紫癜,大便干结,尿显微黄。 方用一贯煎、杞菊地黄丸、桃红四物汤等加减。 如属阳虚者,则见畏寒怕冷,面色白而无华,有色斑,大便稀烂或溏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薄白。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金刚丸等加减。 东垣清燥汤为主治疗干燥综合征 孝义市李荣峰中医诊所 李荣峰 摘 要;干燥综合征人们一般认为属于中医的“燥征”范畴,但临床上纯属中医燥证者并不多见,而苔白,身倦等湿象的存在,体现了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障碍者,十有八九;笔者用健脾燥湿升清行津之法为主的清燥汤治疗,疗效肯定,更证明了脾的生津,升津,肺的布津功能障碍是本病的根本病机。 关健词;东垣清燥汤;干燥综合征;脾主升津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按症状中医应属于“燥症”范畴,“润燥”当为其正治之法。然而在临床上被现代医学确诊后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除有典型的干燥症状外,大多伴有白苔,身倦等湿象的存在,不符合单纯润燥的条件。笔者结合“气机升降理论”,“脾主升清”,“脾为胃行其津液”和脾在水液代谢等方面作用的理论,认为这种病理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脾的转输功能失常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我用健脾燥湿升清行津之法为主的东垣清燥汤治疗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探讨如下: 一 东垣清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理论依据:脾主升清,乃脾之特性,古今书籍对“清”之诠释,皆指精微物质而言,所谓"升",即上升之意,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而"升清"即指精微物质(含水津)的上升布散。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肺,并通过心肺,分布到周身各处。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水津滋润和物质营养,功能活动才能强健。《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说明在水津代谢过程中脾有生津,升津的作用,肺有布津的功能。气机升降出入协调,脾的转输功能正常,则入胃之水源源而至,达肺之津续续而来,自然肺津可布而燥渴自止。若升降出入障碍,脾失转输之职,不能生津,升津,而饮入之水虽多,无以达肺润燥平焚之用,反成滋湿碍脾之弊,所以升降出入障碍,脾的转输功能失常引起的水谷津液输布和利用上的不平衡及代谢紊乱是本病的根本原因。口为脾之窍,诞为脾之液,口之迎粮纳谷,需唾液之消化,水津之上荣于口,诞液之得分泌,实皆脾之升津所为。且涕,泪皆属津液,也赖脾之升津敷布,始能达其所,溢其窍,可见脾气升清关系到水津之上荣,故脾主升津也。 东垣曰:“气少则津液不行”,脾气不升,水津不得上承,口无津液之滋润,诞无津液之来源,则口干作燥,甚则口无诞,涕泪皆少,此乃脾不升津之燥象表现。肺为水之上源,脏之华盖,故脾虚气少,津不上承的燥症当与肺阴不足,肺燥之证相鉴别。脾燥之由源于阳虚,脾虚津少,口干诞少是其主症,肺燥邪热,口渴咽燥为其证候。口干口渴之情迥异;诚如张景岳云:“口干口渴,大有不同,盖渴因火燥有余,干因津液不足。”且脾开窍于口,口干诞少,纳谷为之逊色,肺司呼吸,燥热伤津,呛咳为其特征,也是泾渭分明。故一寒一热,一干一渴,一涉及饮食,一关系呼吸,当可分辨之。可见本病虽属燥症,但并非一般燥热伤津的内燥征,而是脾气虚之人,水湿代谢障碍,湿邪阻碍气机,升降失常,脾失转输之职引起的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障碍,这就造成尽管有常量或超量饮食摄入体内但不能为正常利用而成本病; 东垣清燥汤本为湿热犯肺之方,而其成份却是以健脾升阳,清热燥湿为主,可见肺受湿热也需从脾论治,一者达肺润燥平焚之物需从脾的转输升清而来;二者湿为脾生之物,犯肺则碍肺,使肺津不布而燥喝生,治脾既可断生湿之源,又可复升津之主。 二 方剂组成及应用: (一)方药组成:黄芪,人参,五味子,柴胡,升麻,白术,苍术,泽泻,猪苓,茯苓,陈皮,甘草,神曲,黄莲,黄柏,当归,生地,麦冬, (二)加减:临证时,一般原方加葛根一味,根据身体状况重在剂量增减,有瘀血征象或病程过长者,加活血化瘀药 (三)方义:本方由生脉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和四苓散加味组成:以健脾升阳为主,益气利湿为辅,佐以滋阴清热,共凑补泻兼施,润燥同用之方;苍术,莲,柏合四苓清热利湿,补中益气合葛根健脾升阳以升津,生地,麦冬引阳入阴,反佐生津,与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选神曲平稳消食健脾之药,消而不伤于正,健而可运于中,既能调脾胃,不碍他药功。葛根,“升麻,柴胡所以升清,猪苓,泽泻所以降浊使湿热从小便出,则燥金肃清,水出高原而诸证平矣”。(《成方切用》) (四)临床应用:病机无错杂,不足言凝难。本病为凝难病,征象为干燥少津,本质为水津不布,所以临证时应注意:(1)要“谨守”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障碍这一“病机”,澄清水津不布的障碍物,或湿或瘀“各司其术”;(2)要把握正邪定君臣,一般健脾益气升津为主,在邪气过盛时,也可暂以祛邪为主;(3)治湿必佐保津,以求引阳入阴,同气相求。(4)健脾必佐保肺,健脾可生津液,升津液,保肺可朝百脉,布津液。 三 典型病例 郭XX,女,58岁,孝义市人,2002-6-20初诊,(病历 [9]41页) 患者一年前因口眼干涩,身倦疼痛等杂症缠身,多处医治,不仅难以控制,反而日益加重,后到天津一医院定为干燥综合症,经治疗效果很好,病情稳定后回来,但停药半年病情死灰复燃。现症:口干,口中不和,多处口腔溃疡,全身困倦乏力,食欲不好,伴有腰及两肩疼痛,脉右寸关实,左细,两尺不及,舌暗红,苔白黄厚腻;根据脉症施用下方:柴胡12,当归15,枳壳10,苍术12,厚朴10,陈皮6,丹参20,葛根15,元参12,泽泻10,藿香10,甘草6,猪苓 8,茯苓12,白术12,官桂2.4,白芍15,水煎服三剂。 2002-6-27日复诊,(病历 [10]3),服上药效果一般,无明显变化,现以腰痛,脚跟痛,咽部稍充血,疼痛,溃疡为主,困倦乏力亦较前加重,病容十分痛苦,右脉沉而小实,左脉细弱,两尺不及,舌质淡红,苔白黄。观其脉症,以虚为主,湿热并存,故选用东垣清燥汤加僵蚕,葛根,元参,煎服三剂, 2002-7-24日三诊,服上药诸症大减,精神大增,但症状仍在,续用上方九剂,症状全除,后遵上法蜜制丸药一料,以资巩固。时隔一年,反映很好。 参考文献, [1]潘文奎,王 湘,脾主升津论[J],《中医杂志》1987(2)53, [2]周德江,董 怡,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级医刊》1988(4)5, [3]章琴韵,沈小珩,茅声杰,胡北平等,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1987(2)44 作者地址:山西省孝义市振兴街工商局楼李荣峰中医诊所 邮政编码:032300 电 话:0358-7611635 电子邮箱:li7611635@126.com [注];本文发表在《中医药学刊》2006-1-162页。 UI
/
本文档为【中医专家开药方治疗干燥综合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