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连续两起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连续两起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2012-11-22 4页 doc 3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516

暂无简介

举报
连续两起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调查连续2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调查 崔刚 [关键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食品安全;锦江区 在近年的食物化学性中毒事件中,亚硝酸盐导致的中毒是其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1],多因亚硝酸盐误用、滥用、不慎污染及蔬菜变质引起。成都市锦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7年连续接到2起两起亚硝酸盐中毒报告,现将调查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案例1:2007-02-26T16:45及2007-02-27T9:50,锦江区疾控中心接报告,分别有2例及1例患者,于锦江辖区内某超市购买散装中式面条食用,餐后20min~2h,相续出现恶心、腹痛...
连续两起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连续2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调查 崔刚 [关键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食品安全;锦江区 在近年的食物化学性中毒事件中,亚硝酸盐导致的中毒是其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1],多因亚硝酸盐误用、滥用、不慎污染及蔬菜变质引起。成都市锦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7年连续接到2起两起亚硝酸盐中毒报告,现将调查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 案例1:2007-02-26T16:45及2007-02-27T9:50,锦江区疾控中心接报告,分别有2例及1例患者,于锦江辖区内某超市购买散装中式面条食用,餐后20min~2h,相续出现恶心、腹痛、口唇及指甲发绀,全身乏力等症状,遂前往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静注给予亚甲蓝、维生素C并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迅速好转,陆续出院。 案例2:2007-02-27T17:45及2007-02-28T17:45,锦江区疾控中心接某医院报告2名患者(患者1,男,11岁及患者,女,24岁)分别于2月27日食用于案例1中同一超市所购土豆饼后1h,出现腹痛、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2名患者先后就诊于该院,诊断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静注给予亚甲蓝、维生素C并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稳定并好转,陆续出院。 2 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调查表明,案例1中3例患者相互间无关联性,均有进食同种食品史,即于超市购买的散装中式面条,潜伏期为2min~2h。3例患者症状及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出现恶心、呕吐、口唇指甲发绀、全身乏力等症状,按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有效。在现场调查过中采集患者呕吐物、剩余食品、中式面条原料样品数份进行检测。案例2中2例患者相互间无关联性,有进食同种食品史,即散装土豆饼,潜伏时间约1h。该2例患者症状及临床表现亦为恶心、呕吐、发绀、全身乏力等症状,按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有效。 3实验室检查 依据GB/T5009.33-2003食品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检测,对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案例1中患者呕吐物中均检出亚硝酸盐,其中1名患者呕吐物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达262.4mg/kg。对采集的剩余食物进行检测,案例1中2名患者食用的剩余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高达177731.7 mg/kg和9235.9mg/kg。对现场采集的面粉、食盐、食用碱等相关原料及该超市自制的其他食品进行检测,除食用碱中亚硝酸盐含量为28.3mg/kg外,其余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限值。对案例2中患者呕吐物进行检测,其中1名患者呕吐物中亚硝酸盐含量为1242.4 mg/kg,送检剩余食物含量为9507.0 mg/kg,对现场采集的原料及相同批号的土豆饼进行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限值。 4 讨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判定上述2起案例均为亚硝酸盐导致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该食物中毒案例有以下特点:2起事件连续发生,患者相互之间无关联性,分别有共同进食同一食物史。导致中毒的食物为该超市所售自制散装食品,且剩余食物样品及患者呕吐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极高。对其制作的原材料及其他自制熟食进行检测,食用碱中亚硝酸盐含量为28.3 mg/kg,可见并非导致中毒的直接原因。另该超市中食品均为成批供应,但仅报告数例患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排除滥用或大面积投毒,但不能排除误投、误用及人为少量散装投毒的可能,需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为防止今后出现类似事件,特处理该次事件的一点体会如下:①事件对疾控中心的快速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疾控中心应建立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加强快速检测手段[2]。事件中,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送检。虽未出现死亡病例,然亚硝酸盐通常摄入0.3~0.5 g既可引起中毒,1~3 g则可能致死。上述中毒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极高,危害巨大,如能在现场即用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对可疑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将更能明确事件性质,并为患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3]。②加强超市食品安全管理。由于超市内人员流动性大,售卖人员分散,如散装食品包装不善,可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在该案例中,中毒食物均为超市所售散装熟食,即提示应改进售买方式,对散装食品实现柜内销售,防止外来人员直接与其接触。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监管部门应大力开展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使其对亚硝酸盐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化学物有充分认识,以避免在生产流通环节出现误用滥用的可能。 4 参考文献 [1] 刘大星, 唐功臣, 刘延秋,等. 近十年我国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文献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 2008, 25(12):1508-1509. [2] 马淑贞. 重大投毒事件的现场毒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与评价[J]. 预防医学论坛, 2010,16(2):109-111. [3] 周凤琴,胡东风,罗静,等. 快速检测技术在3 起食物中毒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1):108-109. (收稿日期:2011-11-23) �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崔刚,男,大学本科,主管医师,预防医学
/
本文档为【连续两起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调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