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乘法分配率教案设计[1]

乘法分配率教案设计[1]

2017-10-19 7页 doc 20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乘法分配率教案设计[1]乘法分配率教案设计[1]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2、初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那么你们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看你们的表现啦~准备好了吗,好,上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任务,(课件出示)首先,欣赏几...
乘法分配率教案设计[1]
乘法分配率教案[1]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2、初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那么你们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看你们的表现啦~准备好了吗,好,上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任务,(课件出示)首先,欣赏几组画面,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举手发言)。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景,自然引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渗透环保教育) 师:说得太好了,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就要植树造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 二(共同探讨新知: 师:请学生翻开书自学33页和36页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 题,课件出示自学一: 1、你们在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你能几种来解决这个问题,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要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书本内容,自己寻找信息,独立解决问题,促成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生成,为探索运算规律准备了资源) 汇报:生1、我先算出每个小组有几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即:(4+2)×25 =6×25 =150(人) 师:你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4+2表示什么,谁和第一位同学的算式一样,请举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先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相加,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 4×25+2×25 =100+50 =150(人)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4乘25表示什么,2乘25又表示 什么呢,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时,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思路过程的同时,领悟算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板书: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师:因为方法2算出来的数字都是整十、整百计算起来会简便一些,那让我们继续来观察这两个算式,一边说一边出示课件:(着重分析,突破重难点) 生1:我发现(4+2)×25=4×25+2×25这两个算式相等。 师:那等号左边的算式表示25个几,右边是25个几和25个几相加, 生1:因为他们的结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 师:哦,原来算式左边和右边的运算顺序变了,结果没有变。那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根据左边的算式就能推出右边的算式,既: (4+2)×25=4×25+2×25 师:4加2的和与25相乘可以先把4和2与25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也就是说6个25可以合起来算也可以分开来算。 (学生在观察发现中发现等式之间相等的关系,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式,在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同时,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师总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 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 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师:这个规律里面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3个数,那这个运算定律应该如何表示, 板书: (a+b)×c= × + × a×(b+c)= × + × 师:大家真了不起,让我们为自己的发现热烈鼓掌吧~这条定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提高,加深印象 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进入今天快乐的练习吧~敢于挑战吗, 1、 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对的,正确的画?,错的画 ×。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3)×6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9+9×5=(4+5)×9 36×(4×6)=36×6×4 、、、、、、 师:在解决数学题目时,有些题目先算两个数的和,再算与另一个数相乘简便些,而有些题目先算两个数的积,再把两个积相加会更简便,就像刚才买衣服一样,要根据条件、数据来定,合理的利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 (巩固练习不仅让学生自主选择,还让学生交流选择的理由,这样设计,既让学生提供了熟悉和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机会,又加深了概念的理解,还突出了选择简便运算的意识。) 四、拓展提升,进一步升华 师:大家想一想,乘法分配律对于减法是否适用呢, 课后大家讨论讨论。下课~ (以拓展知识的方法请学生讨论,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提升认识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法的联系,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课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2.过程和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二、说教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四年级学生独有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通过情境的巧妙改设、练习的层次递进、语言的幽默生动,促进学生知识的逐步建构、思维的螺旋上升,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努力将数学教学活动创设成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引领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交流、去释疑。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有探索、发现运算定律并应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的经验,本节课遵循“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交流规律—表达规律”的顺序来呈现内容,这样的安排易引起学生对学过的方法的回顾,也有利于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三、说学法。 在实际教学时,我强调依例题情境引导观察、比较、分析、理解、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亲身经历贯穿学习全过程,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引领他们在合作、交流的和谐氛围中理解算理,一步步发现与成功、探索与理解。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关于植树活动的图片。 课件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我出示例题,启发性谈话:从题目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你是怎么列综合算式的,你怎么想,有和他的列式和想法一致的吗,(板书) 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列式,(板书) 师:看这两种列式,猜一猜两道算式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有猜想就要有验证,要验证就要有行动,请同学们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如我们的猜想, 学生计算交流,师板书:“=” [设计意图:合理利用并依据现实生活实际改造现有的主题图情境,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更易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结果相等的情况下组成等式,这为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现实背景,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 2.交流—类推—表达: 4 合作交流等式(4+2)×25=4×25+2×25;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然后学生交流、讨论、探讨,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自己所理解的这类规律,也就是乘法分配律。之后要求学生用字母a 、b 、c来表示这个规律,教师在板书的同时注意结合手势比划简要说明乘 法分配律的意义。 类似于这样的算式还有吗,你能写出几个吗, [设计意图:新课程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因而在设计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写出一个算式的另一种形式,并说说这样写的理由,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叙述自己写的算式,增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写一写这样的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从而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层次的练习: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相等,又一次诠释了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3(“做一做” 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上,我深入解读教材练习设计的同时,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造,力求体现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思考性、发 5 展性。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全课教学,我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本着“依情境导新课—借观察来猜想—据探索知规律—凭练习固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极力引导学生用 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去感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他们有了足够的学习主动权,他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创造的火花被激发。想起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的话: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我想,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的孩子们,一定积累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
本文档为【乘法分配率教案设计[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