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

2012-11-24 2页 pdf 133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0676

暂无简介

举报
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 92例临床分析 吕振华 ,张建设 (河北省黄骅市博爱医院 ,河北 黄骅 061100)   [摘要 ]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对 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 性诊断分析 ,凡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在病程的 7~10 d后进行抽血查 MP - IgM。对 MP - IgM 2~5岁 30例 , 5~15 岁 41例。 112 临床表现  发热 92例 (100% ) ,最高体温 40 ℃,多不伴 寒战 ;咳嗽 92例 (100% ) ,其中干咳 37例 (40%...
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 92例临床 吕振华 ,张建设 (河北省黄骅市博爱医院 ,河北 黄骅 061100)   [摘要 ]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对 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 性诊断分析 ,凡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在病程的 7~10 d后进行抽血查 MP - IgM。对 MP - IgM < 1∶160的患儿在 1~2周后复诊 MP - IgM ,观察抗体变化。所有患儿行胸部 X线检查 ,部分行肺 CT检查。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及胸部 X线变化。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组以 5~15岁为主占 44% , 6个月~2岁 (23% )有增加趋势。小婴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气促、喘息 ;年长儿发热程度重 ,咳嗽为主 ,啰音较少。双 倍血清诊断率较高 ,胸部 X线表现多种多样。治疗以大环内酯类为主 ,注意合并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结论  不同 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临床须结合血清学检查助诊。 [关键词 ]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 ] R56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8 - 8849 (2010) 23 - 2931 - 02   肺炎支原体 (MP)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原 ,目前已成 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第 3位病原体 [ 1 - 2 ]。近年来 MP肺 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常有人群聚集性、流行性等特点。本院 儿科 2008年 8月 —2010年 2月共收治 MP肺炎 92例 ,现分 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92例均符合 MP肺炎诊断 [ 3 ]。男 50 例 ,女 42例 ;年龄 6个月 ~2岁 21例 , > 2~5岁 30例 , 5~15 岁 41例。 112 临床表现  发热 92例 (100% ) ,最高体温 40 ℃,多不伴 寒战 ;咳嗽 92例 (100% ) ,其中干咳 37例 (40% ) ,痰中带血 3 例 (3% ) ,气促 17例 ( 18% ) ,喘息 12例 ( 13% ) ,胸痛 6例 (6% ) ;有肺部体征 52例 ( 56% ) ,其中湿啰音 37 ( 71% ) ,干 性啰音 20例 (22% ) ,混合型 5例 ( 10% ) ;合并肺外表现 :皮 肤型 2例 ( 2% ) ,神经肌肉系统 5例 ( 5% ) ,血液系统 3例 (3% ) ,心血管系统 1例 (1% ) ,泌尿系统 2例 (2% )。 113 方法  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咳嗽性质及持续 时间、热型、肺部有无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 疗、转归、随访等资料进行总结。对病程 > 7 d的患儿进 行血 MP - IgM检查 (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 亚 -麦克 Ⅱ试剂盒 ) ,对 MP - IgM < 1∶160的患儿 1~2周后 复查 MP - IgM。所有患儿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血沉 ( ESR)及胸片检查 ,对部分患儿进行肺 CT检查及痰培养、血 EB - DNA等其他检查。对所有存在肺炎支原体血症患儿给 予红霉素静点 ,体温正常后 3~5 d改阿奇霉素静点 3 d,用 3 d 停 4 d,阿奇霉素用 2~3个疗程 [ 4 ]。 2 结   果 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 3例 (痰培养 ) ,加用万古霉素后治 愈 ;合并 EB感染 2例 ,使用阿昔洛韦后症状减轻。32例因体 温控制不满意 ,加用地塞米松 0. 2 mg/kg后体温下降 ,减量至 停药无反复 ; 2例使用免疫球蛋白也获得良好控制 ; 1例合并 steven - Johnson者使用免疫球蛋白 +氢化可的松疗效好且无 复发。 3 讨   论 MP为 CAP的常见病原 ,近年来 ,MP感染在全球范围内 均有发生 ,是各年龄段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 原。本资料显示 ,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别 , ≤2岁年龄组低于 > 5岁年龄组 ,但 ≤2岁年龄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大年龄组 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 ,肺部少有啰音 ,以干啰音为主 ;小年龄 组主要表现为发热、气促伴喘息。实验室检查 MP - IgM在病 程的 7~10 d产生 ,并用双倍血清比较 (间隔 1~2周 ) ,若 MP - IgM持续 > 1∶160,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上升 4倍或下降至 原来的 1 /4即可确诊 [ 4 ]。血常规变化不明显 ,合并细菌感染 时往往血 CRP及血象升高。胸片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实 质阴影 ,呈均质性 ,单侧多于双侧 ;支气管周围均质或不均质 的阴影 ,肺血管阴影的境界模糊不清、游走性肺炎等。肺 CT 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或节段性肺不张。 本病治疗上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 ,因 MP为细胞外 寄生菌 ,宜先用细胞外药物浓度高的红霉素控制支原体血症 , 红霉素一般用 7~14 d,待体温正常 3~5 d后用组织渗透性 强、细胞内药物浓度高的阿奇霉素 2~3个疗程序贯治疗。痰 培养药敏示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使用万古霉素 5~7 d;合并 其他细菌感染常使用三代头孢。笔者的体会是 : ①对于高热 的患儿首选红霉素 ,疗效优于阿奇霉素 ,因为红霉素在细胞外 的药物浓度是阿奇霉素的 10倍。②对于高热、精神差、中毒 症状较重的患儿早期使用激素。③对于中等及少量胸腔积液 的可根据情况不必胸穿抽液。 MP感染主要侵及呼吸道上皮细胞 ,导致纤毛运动障碍 , 伴有支气管周围细胞浸润 ,可扩展到血管及淋巴管周围的间 质 ,严重者有肺泡上皮剥脱和气道内黏液栓的形成。故 MP 可侵及大小气道 ,患儿常有发热和剧咳 ,小婴儿可出现喘息、 气促。相当一部分 MP肺炎的诊断是依靠典型的病史、临床 表现、胸部 X线、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而确诊。MP肺炎一 经确诊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序贯治疗。阿奇霉素应用 2~3个 ·1392·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 estern Medicine 2010 Aug, 19 (23) 疗程方可停药 ,总疗程 4~6周。对于耐药或难治性支原体肺 炎 (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敏感 ,仍出现高热等症状 ) [ 5 ]者 ,往 往使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可得到控制。 总之 ,支原体肺炎症状多种多样 ,由于缺乏快速实验室检 查 ,且 MP - IgM产生较慢及近年来小年龄组的增多 ,随着大 环内酯类耐药性的增加 ,给临床诊治带来诸多不便 ,故临床医 师应予重视。 [ 参 考 文 献 ] [ 1 ] Gaillat J, Elahault A, deBarbeyrac B, et al. Community ep idem iolo2 gy of chlamydia and Mycop lasma pneumoniae in LRTI in France o2 ver 29 months[ J ]. Eur J Ep idem iol, 2005, 20 (7) : 643 - 651 [ 2 ] Nagalingam NA, Adesiyun AA, Swanston WH, et al. Prevalence of Mycop 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 pneumonia patients in four major hosp itals in Trinidad [ J ]. New M icrobiol, 2004, 27 (4) : 345 - 351 [ 3 ]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 7版.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002: 1204 - 1206 [ 4 ] 袁壮 ,陆权.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 J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08, 23 (8) : 561 - 572 [ 5 ] 曹兰芳.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 J ]. 临床儿科杂志 , 2001, 28 (1) : 94 - 97 [收稿日期 ] 2010 - 01 - 04 皮下引流管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体会 魏少岷 ,田朝阳 ,蔡东方 ,刘辉莉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 ,河南 长葛 461500)   [摘要 ] 目的  探讨皮下引流管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分析置与不置皮下引流管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再 进行比较。结果  切口置皮下引流管与不置皮下引流管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皮下引流管可明显降低术后 刀口感染率 ,减少了患者痛苦。 [关键词 ] 皮下引流管 ;切口 ;负压吸引 [中图分类号 ] R0619.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8 - 8849 (2010) 23 - 2932 - 02   切口感染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原因与患者的 年龄、体质 (如肥胖、糖尿病等 )以及切口的类型有关。发生 切口感染后 ,轻者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费用 ,加重患者痛 苦 ,重者引起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等导致手术失败 ,甚至死亡。 笔者采用置皮下引流管预防切口感染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道 如下。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2007年 3月 —2008年 3月未使用皮下引流 管 ,共 456例 , 2008年 3月 —2009年 3月应用皮下引流管 ,共 有 504例。 112 治疗方法  置引流管组引流管置于切口肌层或脂肪层 ,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切口的类型进行选择。未引流组常规缝合 切口。 11211 皮下引流管应用的适应证  ①糖尿病患者 ,手术后感 染几率为 10. 4% ,高于一般感染几率 7. 1% ,特别容易遭受金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1 ]。②长期使用激素患者 ,激素抑制机体 对感染的反应 ,影响抗体形成 ,血管的反应性 ,白细胞的功能 及愈合过程中新生长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形成 ,长期使用患 者术后感染几率是未使用激素患者的 2倍。③切口污染严重 者。手术视野已见脓液或有空腔脏器破裂 ,创伤伤口超过 4 h,此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 40% ,远远高于清洁伤口的 1. 5% 及可能污染切口听 5% ~10% [ 1 ]。④凝血机制障碍。易致皮 下积血积液 ,创造一个利于细胞侵入与繁殖的条件。⑤特殊 肥胖患者 [ 2 ]。皮下脂肪较多 ,因为脂肪组织就单位质量而 言 ,血容量与血流量均较低 ,使相对缺血的组织易于脂肪液化 继发感染。⑥术后切口感染 Ⅱ期缝合患者。局部组织炎症细 胞聚集 ,组织相对水肿 ,新生毛细血管丰富 ,易皮下积血积液 , 再次继发感染。⑦麻醉不满意患者。腹部肌松效果不满意 , 缝合张力较大 ,易致腹膜撕裂 ,与腹腔相通 ,腹腔病菌侵入切 口 ,继发感染。 11212 皮下引流管的放置方法  ①放置于肌层。术中发现 切口被细菌污染 ,凝血机制差而至切口广泛渗血 ,或由于其组 织性质的特殊性 ,手术缝合效果不满意存在潜在死腔易于积 血积液 ,通过皮下引流管放置充分负压引流 ,起到减少和消除 细菌滋生环境 ,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适应于任何患者。②放 置于皮下。由于脂肪组织的相对缺血 ,感染以脂肪液化继发 细菌感染为主 ,或术中脂肪层被细菌污染 ,适用于皮下脂肪较 多的肥胖患者。 11213 皮下引流管术后处理  ①接引流袋 ,适应于预防切口 感染。②接负压吸引 ,持续引流 ,适应于术中发现切口轻度污 染。③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可用双套管持续冲洗术 ,适应于术 中认为此切口已被污染 ,术后切口感染可能性极大。 11214 皮下引流管的护理  ①妥善固定 ,防止打折 ,避免脱 出。②保持引流管通畅 ,如果有脓性液体 ,应定时冲洗或抽 吸。③观察引流管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记录。④引流 物逐渐减少 ,可拔除或者分次拔除。⑤定期更换引流袋或负 压吸引器 ,减少外源性感染。 2 结   果 应用皮下引流管预防切口感染有明显的效果 ,结果见表 1及表 2。 ·239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 estern Medicine 2010 Aug, 19 (23)
/
本文档为【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