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学与哲学

2012-11-29 50页 ppt 242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1628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与哲学null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与哲学谈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引言引言 一个心理学工作者至少应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1)哲学方面的知识;(2)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3)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4)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掌握一种知识,就多一个透视人类行为的视角。知识越多,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理解就越深刻。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与人有关的,都是我所关心的。 讨论主题讨论主题一 哲学的含义 二 哲学的基...
心理学与哲学
null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与哲学谈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引言引言 一个心理学工作者至少应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1)哲学方面的知识;(2)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3)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4)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掌握一种知识,就多一个透视人类行为的视角。知识越多,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理解就越深刻。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与人有关的,都是我所关心的。 讨论主题讨论主题一 哲学的含义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 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四 心理学的哲学问题 五 对心理学影响较大的哲学流派简介 一 哲学的含义一 哲学的含义(一) 哲学的字面含义 “哲”,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指聪明而有智慧之人。《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大禹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哲学”,字意是智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曾称为“玄学”、“道学”、“理学”。哲学的拉丁文为“phlosophia”,意为“爱智”。在古印度,哲学通常被称为“见”或“察”,前者的意思是“见解”、“思想”、“观点”,后者的意思是“探究的学问”。 (二) 作为学科的哲学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 哲学有两重含义:其一是作为学科的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的学问。在古代,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学问。在近代,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后来是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其二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它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 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的研究对象一 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 (一)上帝(第一存在) (二)物质(自然界) (三)灵魂(精神界) 二 哲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一)经启蒙运动的洗礼,上帝在哲学中的地盘越来越小,只在宗教哲学中占一席之地。 (二)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使传统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为多余的累赘。 (三)心理学的独立使哲学面临继续失去“精神“这一研究对象的危险。 所以哲学将自己定义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的学问。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历史上的哲学家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 (二)世界是否可知,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世界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三 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三 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一)心理学与作为学科的哲学之间的关系 1.在历史上是同一关系,心理学在哲学中孕育; 2.在现代是平行关系,早在100多年前心理学就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二者研究的问题有相同之处,但方法不同。 3.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与哲学是一般学科与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 4.认知科学产生后,二者都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心理学与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1.心理学要接受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不管心理学家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 2.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哲学提供理论依据。 3.某些心理学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如精神分析理论,格式塔理论,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 四 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四 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一)心理同环境的关系问题,心理是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心理同脑的关系问题,心理是否是人脑的机能。 (三) 心理同活动、实践的关系问题,如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 (四)在人的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成熟与学习、先天与后天的作用问题。 (五) 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六) 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 (七)人认识事物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八)意识问题 五 现代西方哲学 五 现代西方哲学(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 1 西方人的观点是从17世纪以来的哲学 2 我国的观点是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以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西方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分类 1地域分类:(1)英美哲学:经验论的传统; (2)欧陆哲学:唯理论的传统。 2按本质特征分类: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唯科学主义自认为是自然科学的同盟军,而人本主义则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科学主义以科学理性为,而人本主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倾向。 3按研究对象分: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生命哲学,心理哲学,存在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六 对心理学影响较大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六 对心理学影响较大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一)理性主义哲学 1特点: (1)理性主义哲学都是以人类的认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人是有理性的。 (2)理性主义的哲学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它们主要关注认识论和知识论的问题。 (3)理性主义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2流派:(1)唯理主义;(2)经验主义;(3)实用主义;(4)还原论;(5)操作主义;(6)马赫主义;(7)现象学;(8)结构主义;(9)解释学;(10)新实在论;(11)实证主义;(12)逻辑实证主义;(13)语言哲学;(14)科学哲学 唯理论 唯理论1定义和主要代人物:一种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学说,与经验论相对。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 2主要观点: (1)认为具有普遍性的可靠的知识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这些“自明之理”如几何学公理、传统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等。 (2)主张将理性的演绎法作为哲学乃至全部科学的最根本的方法。 (3)主张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观念的“清楚”、“明白”,以数学、特别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作为一切知识的标本。 3主要表现形式: (1)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2)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一种认识论的理论或学说,又称经验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培根、洛克、贝克莱。 2主要观点: (1)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不存在与生俱有的天赋的观念; (2)偏重感觉经验轻视理论思维,认为思想愈抽象愈空虚,愈不可靠; (3)重视归纳和分析,演绎只具有次要的作用; (4)认为判定认识的真假必须通过经验的检验和证实。 3主要表现形式: (1)培根对实验和归纳的重视; (2)洛克的“白板说”; (3)贝克莱的物是观念的集合;(4)马赫的“要素说”; (5)孔德的实证主义;(6)詹姆斯和杜威的实用主义; (7)罗素的逻辑实证主义。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属于经验论哲学路线的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杜威等。其特点是注重行动、生活、效果,强调思维是适应环境的工具,把真理等同于有用。 2主要观点: (1)方法论: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实用主义不是系统的哲学理论,而是一种思考方式:不就概念论概念,而要探究它会产生什么效果。 (2)经验论:经验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是超越物质和精神对立的“纯粹经验”或“原始经验”。经验既包括心理的东西,也包括物理的东西。新特点:①用心理学或生理学的术语解释经验,认为经验是“意识流”或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②认为经验具有能动性;③认为经验中就包含理性。 (3)真理观:有用便是真理,能给人带来具体的利益和满意的效果的观念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是美国的国学。从其产生一直到现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美国的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还原论(reductionism) 还原论(reductionism)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指生物学中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规律取代生物规律的思潮。代表人物有拉美利特和洛布(1859-1924)。 2主要观点: (1)主张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活动,再把生物反应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 (2)认为一门科学被还原为另一门科学,既可以增加新的信息,又可提高其预言力。 3还原论的主要论据: (1)科学有层次安排,最下层是物理学,然后是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心理学,最高层是社会学; (2)一门科学的定律或概念可转化为在层次排列上相邻的另一门科学的定律或概念; (3)科学间的还原有两个重要依据:可连结性和可推导性; (4)还原是单方向的,只能从“高”一级的科学还原为“低”一级的科学; (5)任何科学解释所用的概念术语的等级越低,这一解释就越是基本和坚实。 4如何看待还原: (1)还原在一切科学中都是必要的。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中任何真正的解释都必须是还原的,非还原的方法的作用有限; (2)还原有限度,心理现象只能还原到生理水平,至多到生化水平,不能无限还原; (3)还原会丧失一些信息,所以推论时应谨慎。 操作主义(operationism) 操作主义(operationism)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主张以操作定义科学概念的一种学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斯金纳将操作主义引入心理学。 2主要观点: (1)操作主义试图将所有科学概念与实验操作联系起来。操作包括两类:实验操作与精神操作。 (2)认为科学概念与相应的操作同义;凡不能与操作相联系,不能由操作定义的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 (3)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真理标准,在于操作上是否方便和实用。方便和实用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3操作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 (1)操作主义对行为主义有影响,心理学研究中强调尽量就对研究概念下操作定义。 (2)操作主义对认知心理学也有重要的影响。反应时是各种认知操作所用时间的度量。 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奥在利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马赫的哲学理论。其主要著作有《感觉的分析》、《认识的谬误》。 2主要观点: (1)认为世界由一种中性的“要素”组成,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这种要素的复合体。要素就是颜色、声音、压力、时间,即称之为感觉那些东西。 (2)物质、运动、规律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人们生活中有用的假设;因果律是人们心理的产物,应该用数关系取代。 (3)世界表现为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科学对此只能描述而不能解释,描述应遵循“思维经济”的原则,即用最少量的思维对经验事实作最完善的陈述。 (4)提出了区别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感觉主义的标准。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感觉要素所组成的,任何概念如果不能被还原为感觉要素,或者说它所指示的东西不能被感觉觉察,那么,它就是心灵的虚构。按此标准,不仅像“神”、“自由意志”、“灵魂”这样的概念是形而上学的虚构,就连“原子”、“物质”这些物理学中常用的概念也是心灵的虚构。 现象学 现象学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代表人物是胡塞尔。 2现象学的现象观 (1)现象学的是“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本身不是隐藏在现象背后或深处的本质,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存在一层帷幕。 (2)“显现”不仅是对感官,而且也是对意识的显现。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或侧面,意识却能认识事物本身或本质; (3)意识的活动和事物的显现不是主客观的两极。显现总是向意识的显现,是通过意识活动在意识之中的显现,因此是意识的自我显现; (4) 现象既是显现场所,又是显现过程,还是显现对象,它们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因此,现象学不只是对意识的研究,而是通过意识的自我显现揭示事物本身。意识也不是主观的活动,而是揭示真理的过程。事物本身也不是依赖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在意识或在人的存在过程中显现出的内容。 这种关于现象的概念,企图消除传统哲学中内在与外在、本质与表象、主观与客观、心灵与身体、人与物的对立,强调显现于我之物即事物自身,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它也承认没有事物的显现,就没有自我意识和人的存在,“无物”即“无我”。现象既可以从意识方面看,也可以从显现的事物方面看。正如梅洛-庞蒂所说:“现象学最重要的收获,莫过于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主义在关于世界和合理性的概念中统一起来。” 现象学的方法(一) 现象学的方法(一) 现象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方法。斯皮格尔伯格总结了现象学方法的七个要点: 1考察个别现象。其途径为现象学直观.现象学分析和现象学描述。 (1)现象学直观 是从专注于现象的某一点开始而生发开来的自由联想,直到对这一现象一切可能的方面、性质和形态都获得清晰的形态。它不仅起综合作用,而且强调自由联想。 (2)现象学分析 是把呈现于直观中的各种观念加以分类的过程。分类需要概念名称,其中包括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3)现象学描述 即使用分析中所获得的概念、名称对直观内容进行描述,也要在语言中将思想观念明确化、固定化。 2考察一般本质。即理解现象的意义。意义是一般性的本质,对意义的理解也是一种直观,是把呈现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直观中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的结果。本质考察使个别对象获得一般意义。 3理解本质联系。本质联系即概念间的联系,理解概念间联系的直观叫范畴直观。对“是”、“相同”、“差异”、“或者”的意义的理解都属于范畴直观。 现象学的方法(二) 现象学的方法(二) 4关注事物显示的方式。在上述过程中,事物或显现在感性直觉中,或显示在联想中,或显示在概念意义中,或显示在概念联系中,方式不同清晰度也不同,总的说经历了由侧面到整体,又通过淡化整体边缘,集中关注核心的过程。显示过程对显示内容有决定作用。 5探讨现象在意识中的构造,把知觉内容联贯成一个整体。 6 “悬搁”对现实性的信念。对材料不做本体论的区分。 7揭示被蒙蔽了的意义,还事物以真面目。现象虽然在自我显示中表现自己,但自我显示并不意味着自明,相反,现象受到各种偏见,特别是语言的歧义的干扰和蒙蔽。因此,对一些重大的概念必须做解释学的考察。 评价:现象学的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既不是演绎也不是归纳或二者的结合。它的基本精神是摆脱传统和现有理论、学说的影响,相信自我直观的可靠性。现象学的直观既是自由的想象,但又没有主观任意性。主观具有明晰性的标准,要求对概念的意义作细致的分析和明确的描述。这一方法要求在事物、观念和语言三者关系中全面理解事物自身或本质,符合西方哲学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既有德国哲学对理论系统性、综合性的爱好,又有法国哲学对观念明晰性和描述细致性的追求,还有英国哲学对语言哲学的特殊敏感。这一方法对现代哲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之大,怎样估计也不过分。 结构主义(一) 结构主义(一)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取代现象学而崛起的一种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索绪尔、拉康、列维-斯特劳斯、皮亚杰等。它的核心是结构主义方法。 结构主义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他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1)语言是互相差异的符号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实际话语; (2)语言是系统的、整体的,言语是个别的、境遇的; (3)语言是心理原形,以印迹形式存在于机体中,是个人被动记录下来的产物,不需深思熟虑,因此是下意识的、被动的;言语是个人的心理活动,是有意识的、主动的。 (4)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是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 (5)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言语的功能是自然的,并被假定为天赋的。 (6)语言的要素是同质的,言语的要素是异质的。 (7)语言和其他系统一样,具有外力不能破坏,由内力即可恢复的平衡状态,这叫共时态;相反的不平衡状态叫历时态。时间是造成言语活动变化的因素。语言在时间改变的只是要素,而不是关系。 他认为,一个符号区别于其他符号的特点,就在于构成它的一切。因此,对任何一个符号的理解依赖于整个系统即结构的理解。 结构主义(二) 结构主义(二)列维-斯特劳斯(1908-),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 主要观点:(1)人到处都一样,现代西方人和原始人没有区别。 (2)结构主义的人类学重视对社会、文化和人的整体的共时性研究。 (3)差别原则:一个要素的意义不在于它自身的性质,而在于它同其他要素的差别。 (4)亲族关系:四要素:父亲,舅舅,母亲,孩子; 四种关系:夫妻←→兄妹,父子←→ 舅甥,遵循对立的关系。 (5)图腾的作用:造成部落之间的差别和互相依存。 (6)通过神话研究发现了人类思维的重要规律:即表面上看起来两种要素的对立实际上有一个三元结构。在二元关系中总会有一个中介,由此产生一个三元关系。 生 农业 捕食草动物 阴 } 捕猎 { 捕食腐肉动物 } 八卦→ 六十四卦 死 战争 捕食肉动物 阳 结构主义(三) 结构主义(三)结构主义的一般原则 (1)系统性:结构大于要素的总和。结构先于要素。只是由于结构要素才获得意义、功能、性质。不服从结构要素不成为其要素。 (2)封闭性:系统之间无重叠关系。要素不能既属于一系统,又属于另一系统。每一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原则,这些原则之间不存在继承、融合关系。从一系统到另一系统之间的变化是跨越断裂层的“飞跃”。结构之间有共时性,但没有历时性。 (3)文化性。“文化先于自然”。结构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但不是人的有意识的创造,而是人的文化特征。科学研究中的各种现象、事物的结构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背景改变了,人们对其结构的看法也改变了。 (4)集体下意识:“社会先于个人”。社会结构是人的文化本质,而人的文化本质存在于人的集体下意识。 结构主义(四) 结构主义(四)结构主义的方法: (1)认识的对象不是事物的现象,而是它的内在结构。结构与经验事实无关,而与模式有关,结构是理性给予的。不能通过经验的抽象认识事物,而是用先验的概念或模式认识事物。 (2)应把认识的对象看成一种整体的结构。组成结构的要素相互联系,自行调整,要素发生变化,整体也相应发生变化。 (3)整体大于部分,整体的意义不能从个别成分中找到,关系比要素更重要。 (4)同时性观察比历时性观察更重要。 解释学(hermeneutics)(一) 解释学(hermeneutics)(一)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体系、方法论和技术性规则的统称。其前身是释义学。解释学的词根hermes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神的消息。主要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海德格尔、加达默尔、鲍尔德曼等。解释学在当代中国也颇流行,称之为“解读”或简称“读”。 2狄尔泰(1833-1911) (1)认为自然科学中的因果“说明”原则与精神科学中的“理解”原则根本对立,彼此各有其适用范围,互不逾越。。 (2)认为文化现象中的“理解”是一个生命(作品解释者)进入另一个生命(作品创造者)中去的过程。 (3)一切文化现象都是在种种符号中固定化了的生命表现,理解它们就相当于把握符号创造者的主观精神世界。 3海德格尔(1889-1976) 提出了著名的“解释学循环”的理论。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对象的认知期待是待解释意义的一部分。理解活动的结果依赖于理解的 “前结构”,即一组在理解之前就业已存在的决定理解的因素。 4鲍尔德曼(1884-1976) 提出解释学循环论:认为宗教信息解释者必须先有信仰才能理解,但理解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信仰。 解释学(hermeneutics)(二) 解释学(hermeneutics)(二)5加达默尔(1900-)认为人文科学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相对性和文化差异性,在艺术、历史和语言三领域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1)提出了效果历史的概念。他认为历史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历史不是客观的,因为历史总是人的一部分,人不能在历史之外,或历史之上,而必须在历史内部认识历史,历史不是历史学家可以不置身于其中就可以认识的客观对象;历史不是主观的,因为它先于人的反思,它预先决定了反思的对象和方向。加达默尔将这种涵盖了主客观关系的历史叫“效果历史”(effective history) (2)提出“理解界域”的概念。认为理解效果历史是理解界域和理解处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处境是历史的产物,人始终处在处境之中,并在处境中理解,但却不能站在处境之外对它进行完全的把握。因此,处境是人的理解范围的界限,这种界限叫界域。界域不是固定的区域,而是理解在其中悠游,并随理解而移动的生成变化的过程。 (3)认为原文和读者都存在历史性。文本解释和文本原义之间的时间距离也不可能克服。文本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时代背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再现。 解释学(hermeneutics)(三) 解释学(hermeneutics)(三)(4)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模式。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理解不是对作者意图的心理猜想,而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对历史文本的理解所以可能,是因为文本的读者和作者的界域的融合。因为双方都在效果历史中,这一历史对作者而言是他的界域的开放性,对于读者而言是他的界域的传统性。把历史看成流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间距,历史就不是障碍,而是理解的必要条件。 (5)任何理解都是基于现在和未来对过去的理解,都是一种偏见。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是现代史。理解过去就意味着把握未来。承认偏见的合理性并不导致主观性,相反却能避免主观绝对性。偏见是基于历史传统的理解,它的界域是开放的,面向未来,随时准备接受检验、调整和修改。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被理解的内容是文本在历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它比作者想要表现的东西要多得多。理解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是读者的创造,是建造文本意义的无限伸展的过程。 解释学(hermeneutics)(四) 解释学(hermeneutics)(四)( 6)否认自然科学经验是人类的共同经验,自然科学的语言是最精确的语言。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为了获取某种知识而人为地构造出来的,它有自身的合理性,但并不比其他方法更优越,更基本。他认为,历史内在于经验,经验随历史而变化,经验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开放性和有限性构成了经验的一般结构。 (7)语言是理解的媒介。传统主要通过语言传下来。语言本质上是对话。“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语言表达了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人总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每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承认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各门学科的语言中,没有一门学科的语言表达的世界观表达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不能把自然科学的世界观绝对化。自然科学的语言不能代替日常语言。 新实在论 新实在论1定义和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一种主张具体事物和脱离具体事物的共相都具有实在性的折衷主义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佩里等人。 2主要观点: (1) 科学方法论:认为哲学应主要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研究认为认识主体和被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要追究主体和客体的最终本性。哲学家要严格地使用语言,将含糊而复杂的问题分析成可以处理的明确的问题。将数学和逻辑的方法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 (2)中性实体说:认识的对象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它们的本性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中性实体或中性物。心或物都是同一中性实体在不同关系中的体现。 (3) 存在着某些既独立于事物,又独立于意识的共相或本质。这些共相或本质不能从经验中观察到,但却可以在逻辑上确定它们的存在,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发现它们。这些共相或本质首先是数学或逻辑的范畴。 (4)直接呈现说:认为事物或共相是被直接认识的,是对象直接进入意识之中。当知识发生时,心灵之中的知识内容与被认识的事物是同一的。 (5)内在独立说:“内在性学说”认为,当一个事物被认知时,该事物便进入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把它构成了心灵的内容;“独立说”认为,虽然事物可以进入心灵而具有了内容身份,但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这个身份。 实证主义(positivism)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一、定义   西方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流派。19世纪30-40年代产生于法国和英国。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后来在它的演变中出现了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二、特征 ⑴以现象论的观点为出发点,主张现象即实在的,有用的,确定的,精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一切知识都是对这些现象的共存和相续的描述。只有现象或事实才是“实证”的东西,现象或事实是实证的,科学知识也是实证的,科学认识只能达到可感觉的现象。 null⑵主张从经验出发,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强调经验上的证实对于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因此,实证主义又是一种证实主义。 ⑶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同时带有一定的科学万能和科学至上的倾向。认为只有确实根据的知识才是科学的;科学即实证的知识,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科学的理论以还原论为基础。   20世纪30年代以后,实证主义不断受到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批判,他们宣称实证主义已经死了。但有人认为,实证主义在哲学中死了,但在科学中还活着。null三 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的老实证主义 主要观点: 1从不可知论和现象论出发,建立实证哲学的体系。认为人们只有关于现象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相对的。人们只有关于现象的知识,仅仅知道事实之间的相对关系,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规律。人不可能知道事实的本质和现象的产生方式,也不可能知道它们的终极原因。追求现象以外的知识,就是形而上学。 2知识的进化是基于实证的考察。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⑴神学阶段:人类的知识以虚构为特征,相信超自然的力量,用神的意志说明万物。⑵形而上学阶段:追求万物的根源、本性和终极原因。⑶实证阶段:以科学为基本特征,尊重经验事实,重视观察和理性,主要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 3在科学研究中强烈要求采用实证的方法,主张方法上的还原论。 null四 逻辑实证主义  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 主要观点: 1反对形而上学,认为科学知识只依赖于公认的实验证实,认为人永远也不可能解决象上帝、存在、自由和必然之类的问题。 2主张将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 认为逻辑是普遍的思维形式。 3可证实的意义标准。认为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要了解一个命题的意义就要了解什么使它为真,通过什么被证实为真。 null弗雷格(Gottlob Frege,1848-1925))的哲学思想 德国耶拿大学数学教授,被称为逻辑学界的康德,分析哲学之父。 主要观点: 1主张用命题函项对语言进行分析,命题函项可以用F(x)R(x,y)的形式表示,用形式语言进行逻辑分析。 2对自然数进行定义。认为从逻辑上说,一切事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自身相等同的事物,一类是与自身不相等同的事物。将0定义为“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事物的类”,1被定义为“一切与0相等同的类所组成的类”,2定义为“一切与0相等同的类和一切与一相等同的类所组成的类”。 null3主张逻辑本体论。认为逻辑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的心理活动而存在。一切事物被划分为物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思想领域。思想领域的规律不依赖于人类。思想领域及其规律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4区分含义(meaning)与指称(reference)。他认为,名称是一切表示客体的指示性名词(实在的或非实在的)都是名称。名称的指称是与之相对应的客体,而含义则是所表述的内容。一个名称具有并且只有一个含义,但最多只有一个指称。名称的含义不同于指称,两个名称可以同一指称,但含义却不同,如“晨星”和“暮星”。“2﹢1”和“5﹣2”指称同一数字,但含义不同。二者的区别还在于,有的名称有含义却无指称,如“离地球最远的天体”;有指称的名称必有含义。他认为,一个独立的判断句也是一个名称。一个句子的含义是它的思想内容,而指称则是它的真值。 null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的哲学思想 1外在关系说。传统的观点认为关系是内在于、附属于事物的性质,而事实上关系是外在于实体的独立存在。关系主要表现于命题的词项之间与命题之间,主要指逻辑关系。 2罗素悖论。 3逻辑原子主义。认为世界由事实组成;事实使一个命题为真或为假。感觉材料是个人感官所能经验到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感觉材料的逻辑结构就是世界的逻辑结构。语言结构和世界结构一致,命题和事实相对应。他认为,应在不同的事实中区分出原子事实,从命题中区分出原子命题。一个原子命题表达一个原子事实,原子命题通过逻辑连词结合成分子命题。分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同原子事实的关系。一切知识都可以用原子命题和分子命题来描述。如果认识了所有原子事实,理论上就能推出一切真理。null4类型理论。认为整体与个体有不同的层次,其逻辑形式是类型。一个谓词只有用来表示较低级的对象才是有效的,如果用来表述自身或较高级的对象则是无效的,就会产生悖论或无意义的表述。 5摹状词理论。认为一切名称都是摹状词。通名是非限定摹状词,在中以不定冠词a开始;专名是限定摹状词,在英语中以定冠词the引导。限定摹状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词,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指称一个存在的对象,因而人们很难判断一个句子的真伪。他认为,一个命题的逻辑结构不等同于它的语法结构,它蕴含的意义也不同于表达出的意思。语法结构和表面上的意思往往会造成思想上的矛盾和困惑。命题的真正意义是由逻辑结构决定的,需要经过逻辑分析才能揭示其结构和意义,这是避免日常语言的表达所引起的矛盾和混乱的有效途径。 null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的哲学思想 1逻辑的性质:逻辑是世界的一面镜子。逻辑反映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逻辑所揭示的世界结构,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自然科学的规律只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事物,而事物之间的逻辑结构却是普遍适用的、整齐划一的。自然科学中的规律不排除偶然性,而逻辑则反映必然性,不允许例外。即使上帝也不能违反逻辑规律来创造世界。 2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 3图式论。认为语言是关于事物的图式,每一命题都描述一个事实的图式。语言是一个由无数小图式按逻辑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图式。每个命题的内容都是反映一个现实事件的模型,图式可以形象地说明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图式所以能表述事实,取决于两个条件:⑴图式的每一组成部分与外界现象的每一组成部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⑵图式的结构方式与现象的结构方式一致。图式的本质特征是逻辑特征。null4语言游戏论。⑴语言象游戏一样,是一种没有共同本质的复杂的现实活动。⑵语言的用法、词的功能和语境也象棋子的走法、棋式一样,都是无穷多的。⑶游戏有目的,词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目的。⑷游戏和语言的规则在一定意义上都是随意的。⑸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因此要重视语言的语境的作用。语言游戏的整体对词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⑹命题、语言都没有本质,而只有“家庭相似”。在一个家族中,总有一个成员和另一个成员相似,但没有一种相似之处是所有家族成员共有的。用“家庭相似”能非常确切地说明游戏家族、语言家族和意义家族的本质。 null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思想 1证实原则:理解一个陈述和知道它的证实方法是一回事。为了理解陈述的意义,必须看一下它是如何被证实和如何被证伪的。他认为数学和逻辑的命题属于分析命题,而经验科学的命题属于综合命题。证实综合命题的方法是经验检验。 2经验证实的标准:用“可证实性”代替“证实性”,即是否有被证实的可能性。经验证实的可能性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可能性,而是“或多或少”的或然性。维也纳学派区分了强的和弱的可证实性:强的证实性是指检验普遍命题的一切事例,这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弱的证实性是对普遍命题的某些事例的检验。在科学领域,只要对足够多的事例进行检验,就可以得出普遍的结论。证实原则坚持的是弱的可证实性。这种弱的可证实性就是“概率的意义理论”,这是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检验标准。是“逐渐增强的确证”。null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方法论的含义 1强调科学对象的可观察性:主张将科学的对象局限在可观察的范围之内。 2方法中心:摒弃传统哲学的思辩方法,强调客观的实证的方法。 3元素主义:心理学中的元素主义、原子主义、联想主义。 4还原论:生物还原论,行为主义的将人还原为动物,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人-机类比和人-脑类比。 5描述性:将描述作为理想。 6定量性:重定量的研究,轻质的研究。 实证主义和现代心理学结合之缘由:⑴共同的哲学传统是结合的基本前提;⑵需要互补是结合的动力。null       科学哲学 60年代以后在英美兴起的哲学派别,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关心认识的真假问题。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主要代表人物有波普和库恩等。 一 波普(Karl Popper,1902-1994)的科学哲学 1批判实证主义,反对对重复性的迷信。认为科学发明的关键从来都不是对于重复出现的事物的观察。 科学理论的内容是大胆的猜测,并且是在常识看来是似不可信的猜测。科学理论的真实性概率很低。 2科学理论的内容和真实性的概率成反比。一个理论的内容越丰富,它的真实性的概率就越低。一个陈述的真实性概率越高,它的内容就越贫乏。null3证伪主义:将证伪原则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证伪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试错法。试错法本质上是演绎的方法。 归纳法的程序是:事例→假说→事例 试错法的程序是:假说→事例→(更完善的)假说 波普将可证伪性、可反驳性和可检验性作为同义词使用,它们都是判别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可证伪性有两个特点:⑴它与经验内容成正比。在两个假设之间,如果一个比另一个有了更大的可证伪性,有更多的被推翻的机会,那么它对现实便作了更多的判断,因而也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内容。理论的经验内容与真实性的概率成反比意味着与可证伪性成正比。null⑵检验的严格性。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越高,它能经受的检验的严格性也越高。严格性有两个参数:证据和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指检验时被本领域的科学家普遍接受的知识。如果某一理论和人们的背景知识相反,但却预言某种事实,经受了事实的检验,这种检验就是更为严格的。一个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对既有知识中的事实作出解释,而在于它提出了惊人的、出人意料的预测;它的内容在背景知识中显得不可信和不可能发生,但却在观察中被经验事实所确认(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有经历了这样严格检验的理论才能对人类知识的积累作出贡献。因为假说一旦被 严格的检验所确认,背景知识中与这个假设相矛盾的部分就要被排除,甚至背景知识也会被 新知识替换,这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和科学的进步。 null4知识增长的模式 P1→TS→EE→P2…… 波普认为,科学知识累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problem)。面临问题P1,人们首先提出假说,作为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tentative solution,TS)。然后再对这一假说进行严格的检验,即通过证伪消除错误,即EE(error elimination),进而产生新的问题P2 。如此反复,问题越来越深入,理论的确认度和逼真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人类知识的积累是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质变,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科学知识的增长既是一个开放性的,又是一个非决定论的模式。人们不能完全预测和决定科学知识的未来状况。现有的科学知识描述的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状态,而根据对过去状态的描述,不能预测未来的状态。科学知识具有尝试性和暂时性。null5 三个世界的理论 ⑴波普将存在(to be)一词的含义分为三种:外部事物的存在,思想意识的存在,关系的存在。相应地,他将存在分成三个领域,即三个世界。   世界1是物理世界,如物质、能量、一切生物的有机体等。   世界2是心理世界,包括意识、感觉等心理状态和过程。   世界3是思想的内容,即客观知识的世界。思想的内容既可以被物质化,成为人造产品和文化产品,如语言、艺术品、图书、机械、工具、房屋等;也可以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人的意识的对象,如问题、猜测、理论、反驳、证据等。null⑵世界3的特点 ①世界3不同于世界1。世界3的许多要素虽然可以被物化在世界1中,但知识是物质材料的价值和灵魂,是物质材料的思想内容。 ②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2。世界2是主观的,世界3则是客观的。 ③世界3和世界1和世界2一样,具有自主性,具有本体的地位。世界3还以自身固有的方式产生出人们料想不到的后果。许多世界3的成员是按照人的思想意识进行创造的结果,但是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有了不依赖于人的思想的独立性。null⑶三个世界的关系 ①三个世界是统一的,连贯的。第一,宇宙的发展按照由世界1,经过世界2,到世界3的连贯的方向进行。第二,世界1和世界2、世界2和世界3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世界1和世界3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世界2。世界2和世界3是人类特有的世界。 ②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世界2对世界3的作用尤其重要。其余的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和公认的。世界1对世界2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世界2对世界3的相互作用表现在思想意识对语言、理论和艺术创作的作用,世界3通过世界2对世界1的作用表现为人类知识对物质条件、自然环境的作用。但世界3对世界2的作用容易为人忽视。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认识论的影响。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精神活动创造的,它不可能脱离人的意识自主地发展。但科学发现是从问题开始的。在一般情况下,问题不是人们有意识地制造的,它们从猜测以及对猜测的批判中涌现出来,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始料未及的结果。问题使人们的意识集中于一个焦点,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充分显示了世界3对世界2的作用,这一作用甚至比世界1对世界2的作用还要大。同样的例子还有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影响。null   科学哲学中的社会历史学派 不论逻辑实证主义还是波普的证伪主义都相信科学有一个统一的逻辑,这种统一的逻辑可以划分科学和非科学。这种以科学的逻辑为中心的科学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为强调科学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科学哲学所取代。其主要特点是: ⑴否定有适用于一切科学理论的统一的方法论和发明的逻辑,认为方法论从属于理论,如同理论一样也是多元的;科学研究和发现的方法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⑵否认有独立于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认为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前提,因而也就规定了检验的不同途径和标准。 ⑶不同意对科学理论的模式作统一的解释,认为科学理论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变化的产物,注重科学史中的社会和心理的因素。 ⑷认为波普的证伪主义是科学中的“不断革命论”,否认或弱化了理论的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不符合科学史的实际。null库恩(Thomas Kuln,1922-1996)的科学哲学思想 1范式(paradigm)的概念:范式是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如伽利略的力学对近代科学。范式通过对科学中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的解决,描述一幅关于世界的整体的图式,即世界观。范式的变动是世界观的变化。   科学的作用是解决实际问题,范式的作用在于它对解决科学理论中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个科学理论要成为范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解决了旧范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开拓了新的认识领域,扩大和深化了研究范围和背景条件,具有发散思维的特点。第二,它留下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疑点,为科学界集中力量攻克难关准备了条件。科学家大多都是现实主义者,不愿冒失败的风险投身于解决前途渺茫的问题。范式保证问题有确定的解,赋予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有崇高的价值。因此范式又具有集中型思维的特点。科学的张力存在于发散和集中之间,这就是范式为什么能引导科学发展的原因。 null2科学革命的过程:范式的社会学意义是科学家的共同体。科学家的共同体根据范式决定什么是常规意义上的科学,决定了研究的问题、方向、过程、手段、方法和标准。常规科学研究时期是范式稳固化和科学集团化、社会化的过程。常规科学的任务是解决理论中的疑点,顶住或消解反常现象对理论的干扰或否证。但是,反常现象总会趋向增加,直到常规科学应付不了,陷入危机阶段。为了弥补漏洞,范式或改变形态,或提出辅助性的假设,产生范式的“增生”现象。但这种变形的范式往往穿凿附会,捉襟见肘,反而会使危机加深。此时,新的范式就会应运而生,对关键问题做出了成功的解释,在竞争中赢得了科学家共同体的信任,新范式取代老范式的过程就是科学的革命。科学革命结束了科学危机时期四分五裂、争论不休的局面。新的范式代表了科学家共同体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技术手段的总体,建立了新的常规科学。   null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常规→危机→革命→常规各个时期的循环往复。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范式的转变和稳定。   这种以范式为中心的科学观成功地回答了科学史中关于科学理论的合理性的问题。合理性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从范式以外看到的明显的谬误在范式内却是合理的。如何决定范式的优劣?科学家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他们取舍范式的原因。后来,库恩认为科学家是根据实践理性来取舍范式。实践理性的特点是:⑴它是信仰转变的过程,而不是逻辑的推演和归纳;⑵它受科学家共同体的社会实践决定;⑶它选择的标准是价值观念而不是理论原则。 null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的科学哲学思想 1无公度性的概念:否认任何科学的方法,否认范式的可比性,认为没有判断范式优劣的客观的、中立的标准。任何标准都是在范式中建立。比较范式的活动不可能摆脱范式影响。   他认为,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被称为真理,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与它研究的事实完全吻合。然而,我们无需关注理论和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情况,因为“不符合”不能证伪理论。对于一个接受了理论的人来说,他可以不理睬与理论不符合的事实,甚至根本否认它们是事实。对他们来说,该理论与一切事实符合。我们也不能比较一个理论是否比另一个理论更有用,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应付问题,并且都有自己“有用”和“成功”的标准。例如,中医和西医各有各的用处,很难说哪一种理论和实践更有效。   他认为,范式的改变并不取决于理性的进步,而是依靠理性之外的力量。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西方科学不是靠理论的说服力,而是靠非科学的力量,如商业的诱惑、传教士的宣传和武力的征服来取代其他地区的文化的。科学与神话之间的距离,比起科学打算承认的,要切近得多。科学是最新的、最富有侵略性、最教条的宗教机构。null2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 他反对“科学沙义主义”,主张科学上放任自流。因为任何科学理论不能比,一个理论不能还原为另一种理论。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是鼓励理论繁衍,不要用理性的规则和整齐划一的方法限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混乱、偏差和机会主义更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他说: “不经常排除理性,就没有进步。” “没有混乱就没有知识。” “一切都行。”(everything goes) 任何人都可以搞科学,任何方法都可以尝试。当事实、观察与理论发生抵触时,要保护新理论,给他以“喘息时间”,耐心地等待它的价值的显现,并用宣传等手段消除旧理论对事实的潜移默化的“污染”,促成事实符合新理论的解释,这就是所谓的“反归纳法”。null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的科学研究纲领说 科学纲领指应用范围大的科学理论。它可以是可以指导一个时代的科学活动,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的理论,如牛顿的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理论;也可以是属于某一学科的理论纲领,如心理学中的模块论和连结主义。科学研究纲领的特征是,它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硬核是经过了漫长的“试探和纠错”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理论,它具有不容反驳和改变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保护带由辅助性假设和应用理论的初始条件构成,它可以随时调整和改变,以应付反常情况,使硬核免遭证伪的伤害。 null与科学研究纲领相对应的是两种方法论规则: (1)反面的启发法。消极应付问题,设法改变保护带,把反常解释得符合“硬核”理论,或者完全推翻反常。 (2)正面的启发法。规定科学研究的方向、问题和途径,不顾反常的干扰,用实际研究成果将反常转变为正常。 两种辅助性假说: (1)积极的辅助性假说:能扩大科学研究纲领的适用范围,并增强其预见力。 (2)消极的辅助性假说:只能应付反常,不能预示新的现象。 能否提出积极的辅助性假说,是衡量科学研究纲领处于进化阶段还是退化阶段的重要标准。在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能增生积极的辅助性假说,不断增强其预见力的强度;当它处于退化阶段,便只能产生消极的辅助性假说,穷于应付反常,预见力逐渐减弱。  非理性主义哲学  非理性主义哲学5.2非理性哲学 5.2.1享乐主义 5.2.2唯意志论 5.2.3功利主义     5.2.4直觉主义 5.2.5存在主义 5.2.6悲观主义 5.2.7生命哲学    享乐主义(hedonism)   享乐主义(hedonism)  又称快乐主义,一种解释道德性质和目的的伦理学说。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的德谟克得特的道德学说。在18世纪由卢克莱修、霍布斯等人进一步发展。   基本观点:将人仅看作为自然的生物,认为只有肉体的或心灵的快乐才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快乐就是善,快乐是一切道德要求的全部内容和唯一目的。人类的一切行为的动因都是趋乐避苦,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   快乐主义是同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在历史上曾有过进步意义,但它带有强烈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性质,因此在理论上往往导致道德伦理的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在实践上往往表现为追求靡烂的生活方式。在当代,在性行为方面的“一杯水主义”和“纵欲主义”就是这种思潮的表现。null      唯意志论(Voluntrism)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认
/
本文档为【心理学与哲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