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罗马与罗马建筑风格

2012-12-05 5页 doc 48KB 2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7392

暂无简介

举报
古罗马与罗马建筑风格1.历史背景 . , 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 公元前 5 世纪起实行共和政 世纪末, 体,公元前 3 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到公元前 1 世纪末,罗 公元前 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 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 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 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大规 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 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成为...
古罗马与罗马建筑风格
1.历史背景 . , 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 公元前 5 世纪起实行共和政 世纪末, 体,公元前 3 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到公元前 1 世纪末,罗 公元前 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 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 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 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大规 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 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成为一个新的建筑亮 年起罗马成为帝国, 点.公元前 30 年起罗马成为帝国,历任罗马皇帝竞相用建筑来展示 自己显赫的地位和巨大的功绩,由此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的, 自己显赫的地位和巨大的功绩,由此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的,不断创新 的建筑时代, 余年. 的建筑时代,建筑的高潮一直延续了 400 余年. 公元 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 5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世纪中叶灭亡,东罗马帝国在一千年后也走向灭亡, 世纪中叶灭亡,东罗马帝国在一千年后也走向灭亡,这些历史的演变 也同时被建筑风格的转换而忠实地下来了. 也同时被建筑风格的转换而忠实地记录下来了. 2.古罗马的新建筑类型 . 古希腊的粱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古希腊的粱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两个立 柱之间的跨度极限为 5-6 米,立柱最多只能支撑 2 层楼房的压力.罗 层楼房的压力. 马人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结构, 马人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结构,从而获得更加 宽阔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宽阔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神庙和剧场之外,还建有大型的会堂 巴西利卡 公共浴场, 巴西利卡), 除了神庙和剧场之外,还建有大型的会堂(巴西利卡 ,公共浴场,角 斗场,高架渠(图 1),多层公寓大楼,凯旋门,等等. 斗场,高架渠( ),多层公寓大楼,凯旋门, ),多层公寓大楼 尼姆城的高架渠( 图 1 尼姆城的高架渠(Pont du Gard, Nimes,公元前 2 世 , 纪).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该高架渠横跨戛合河谷,现 ).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该高架渠横跨戛合河谷, 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 存长度约 300 米,最高达 49 米, 最大券跨度为 22 米.尽管没有 任何装饰,但建筑结构表现出来的美感更具震撼力. 任何装饰,但建筑结构表现出来的美感更具震撼力.规格一致的半圆 券是采用预制模架的产物,专家还发现了支撑模架的突出物( ). 券是采用预制模架的产物,专家还发现了支撑模架的突出物(T). 3.古罗马建筑的新柱式和柱式组合 .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均被罗马人所继承,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均被罗马人所继承,其中科林斯柱式得 到最广泛的运用.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一是托斯卡 到最广泛的运用.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一是托斯卡 柱,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不同点在于柱身上没有凹 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 槽,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就是在 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 ); 组合柱式 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 , 为了适应多层或高大建筑的需要 罗马人还在柱子的使用方面做出了 叠柱法( ),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 2 项重大发明:一个是叠柱法(图 2),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 项重大发明:一个是叠柱法 ), 立克(或托斯卡)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立克(或托斯卡)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 层,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以一种巨大的柱式贯穿二层 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 或三层建筑(这项技术在千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才被大量运用). 或三层建筑(这项技术在千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才被大量运用). 左图为罗马城内的角斗场( 图 2 左图为罗马城内的角斗场(Colosseum)外墙.叠柱法既 )外墙. 满足了结构的需要,又极具美感,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右图显示角 满足了结构的需要,又极具美感,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右图显示角 斗场的内部结构,大量筒形拱 斗场的内部结构, 构成的复杂通道. 构成的复杂通道. 4.圆拱和十字拱结构 .圆拱和十字拱结构 拱顶结构很早就被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所采用, 拱顶结构很早就被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所采用,但其价值的真正 发现则是由罗马人来完成的.古罗马建筑的门头多为半圆式, 发现则是由罗马人来完成的.古罗马建筑的门头多为半圆式,或楣梁 式,窗头也多为半圆式或弓形式,对构成拱形部分砖石的形状和排列 窗头也多为半圆式或弓形式, 半圆式或弓形式 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 ),使建筑的结构性部件同时还具有 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图 3),使建筑的结构性部件同时还具有 ), 完美的装饰效果. 完美的装饰效果. 石结构. 楔形石垒成的双层罗马券; 突出券心石, 图 3.1-3 石结构.1 楔形石垒成的双层罗马券;2 突出券心石, 楔形石与构成墙壁的石块完全吻合; 券柱式结构, 楔形石与构成墙壁的石块完全吻合;3 券柱式结构,半柱多用以装 砖结构. 平直的过梁券在半圆形减压券之内; 饰.4-6 砖结构.4 平直的过梁券在半圆形减压券之内;5 过梁券之 上砌半圆减压券; 顺平直的过梁券上缘再砌一券. 上砌半圆减压券;6 顺平直的过梁券上缘再砌一券. 半圆形拱顶在古罗马的大型建筑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 半圆形拱顶在古罗马的大型建筑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构成半圆 券的砖,石块皆成楔形,它们被拼成半圆券时相互的接触面呈放射 券的砖,石块皆成楔形, 状,其延长部分正好相交于半圆的圆心(因此,又称为半圆状的放射 其延长部分正好相交于半圆的圆心(因此, 形券或罗马券) 这种半圆券沿着轴向伸展下去就构成筒形拱. .这种半圆券沿着轴向伸展下去就构成筒形拱 形券或罗马券) 这种半圆券沿着轴向伸展下去就构成筒形拱.筒形 . . 拱把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部分地分解为向两侧外推的侧压力 为了防止 建筑物因测向压力过大而跨塌,罗马人用厚厚的墙壁(作为扶垛) 建筑物因测向压力过大而跨塌,罗马人用厚厚的墙壁(作为扶垛)来 加固. 加固. 罗马人又把券脚直接加在柱式的檐部上方, 罗马人又把券脚直接加在柱式的檐部上方,从而创造出了券柱式 ( .这种券柱结构的横向组合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连续券 结构 图 3-3) 这种券柱结构的横向组合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连续券, ) 这种券柱结构的横向组合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连续券, . 一排的柱子就托起了其上连续的拱券.相对于梁柱结构而言, 一排的柱子就托起了其上连续的拱券.相对于梁柱结构而言,这种券 柱式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的跨度 , 柱式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的跨度 从而创造出更加宽阔的内部空 间.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又进一步将两个筒形拱正交,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又进一步将两个筒形拱正交,从而创造出 构成一个十字拱顶.这种十字拱顶可以相互平衡侧推力, 构成一个十字拱顶.这种十字拱顶可以相互平衡侧推力,只要在四个 角上设支柱即可,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由此更为开阔. 角上设支柱即可,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由此更为开阔.将一系列 十字拱组合使用,就可覆盖任意大小的矩形面积( ).这样 十字拱组合使用,就可覆盖任意大小的矩形面积(图 4).这样,把 ).这样, 几十个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组合起来,就能够覆盖复杂而巨大的内 几十个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组合起来, . 部空间 古罗马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建造了可同时容纳三千多人的巨 型公共浴场. 型公共浴场. 图 4.1,筒形拱示意图; 2,二个筒形拱正交,构成一个十字拱; ,筒形拱示意图; ,二个筒形拱正交,构成一个十字拱; 3,罗马的戴克利提乌姆浴场 Thermae Diocletiani, 公元 306 年) , ( 主厅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流畅, 主厅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流畅,装饰十 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 分富丽. 分富丽. 5.混凝土和穹隆顶 . 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还发现了一种火山灰, , 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还发现了一种火山灰 它同水混合后能凝固 . 得同岩石一样坚硬 将这种廉价而丰富的水泥同碎石混合就能成为牢 固的混凝土.与此相配套的工艺如浇筑,大理石贴面( 固的混凝土.与此相配套的工艺如浇筑,大理石贴面(用于贴面的大 厘米)等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理石板材的厚度竟可小于 2.5 厘米)等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混凝 , 土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古罗马拱形结构的发展 使罗马人得以创造举世 闻名的万神庙( ),其穹窿顶直径达 闻名的万神庙(图 5),其穹窿顶直径达 43.3 米,这在当时是一项 ), 世界记录,而且这项跨度记录保持了一千八百余年, 世界记录,而且这项跨度记录保持了一千八百余年,直到钢材用于建 筑以后才被超越. 以后才被超越. 罗马的万神庙, 科林斯柱式, 图 5. 罗马的万神庙,建于公元 118-126 年.科林斯柱式,但柱 身无凹槽,与建筑的浑圆特点相吻合. 身无凹槽,与建筑的浑圆特点相吻合.万神庙的水平和纵向内径都是 43.3m.为了透光,顶部留有直径 8.9m 的圆洞.为了抵消穹隆顶的 .为了透光, 的圆洞. 侧推力, 侧推力,墙壁厚度达 6 米. 古罗马建筑的创作领域极广, 古罗马建筑的创作领域极广,它在结构方法及建筑技艺等各方面 都有创造性的发展,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颠峰. 都有创造性的发展,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颠峰.罗马共和盛期和罗马 帝国盛期以及希腊盛期的建筑又被统称为古典建筑. 帝国盛期以及希腊盛期的建筑又被统称为古典建筑. 年的铁托(皇帝)凯旋门,中上部为复原图. 图 6 建于公元 81 年的铁托(皇帝)凯旋门,中上部为复原图. 详细内部浮雕等可参阅: 详细内部浮雕等可参阅: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Panth eon/9013/Titus.html 哈德良皇帝的离宫( ),残存的券柱式结构仍 图 7 哈德良皇帝的离宫(建于 125-134),残存的券柱式结构仍 ), 很清晰. 很清晰.该图源于 www.GreatBuildungs.com. 更多精美图片可 . 参阅: 参阅: http://www.aniene-tenuta.com/attraction/hadrians%20vi lla%203.jpg 图 8 罗马古城废墟. 罗马古城废墟. 复原的罗马古城中心广场. 图 9 复原的罗马古城中心广场. 罗马风建筑风格 1.历史背景 . 分裂之后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处于日落西山的境 分裂之后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处于日落西山的境 地,最后在北部游牧民族的多次侵扰之下,于公元 4 最后在北部游牧民族的多次侵扰之下, 79 年灭亡.欧洲历史自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在昔 年灭亡.欧洲历史自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日的西罗马帝国疆域内, 日的西罗马帝国疆域内,只有罗马教廷保持了持续性 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中世纪的西欧,战事频发, 中世纪的西欧,战事频发,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 裂和动荡的局面.各地的诸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裂和动荡的局面.各地的诸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纷纷皈依天主教.这样, 纷纷皈依天主教.这样,罗马教廷及其在各地的代理 人(主教)与地方的诸侯就够成了双元化的统治结 主教) 世纪,各地的建筑极不发达. 构.在 5-10 世纪,各地的建筑极不发达.从 10 世纪 开始,西欧逐渐形成一些新的国家,如法兰西, 开始,西欧逐渐形成一些新的国家,如法兰西,日耳 曼,意大利等(西班牙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 意大利等(西班牙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 治),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为持续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 ),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为持续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 提供了可能. 提供了可能. 西欧的这种政治格局很好地被保留下来的建筑所 映衬. 世纪, 映衬.在 10-12 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教堂和 修道院(宗教建筑)以及寨堡(世俗建筑).当时, 修道院(宗教建筑)以及寨堡(世俗建筑).当时, ).当时 人们只能去模仿古罗马建筑中的一些技艺, 人们只能去模仿古罗马建筑中的一些技艺,又要把动 乱年代的防御性功能体现出来,因此, 乱年代的防御性功能体现出来,因此,这些建筑的各 个看起来象古罗马建筑, 个单元看起来象古罗马建筑,但其形式的单一和个体 突出的高宽比又区别于古罗马建筑.现在, 突出的高宽比又区别于古罗马建筑.现在,人们一般 把这些建筑统称为罗马风建筑或罗马式建筑以及似 罗马建筑.与此同时, 罗马建筑.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创造出了另 一种建筑风格——摩尔式建筑 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摩尔式建筑 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 一种建筑风格 讨论之列 . 2.教堂 . 与古希腊人建设圣地的心态类似,地方当权者, 与古希腊人建设圣地的心态类似,地方当权者, 教会以及市民三方利益的一个交集就是在城市中心 地段建设标志性的高大教堂. 地段建设标志性的高大教堂.一座教堂的建设周期往 往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浮躁的现代 往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浮躁的现代 .( 人面对这些往往会发出莫名的感慨) 人面对这些往往会发出莫名的感慨) 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1000-1200 年)建造的教堂在平面布局 上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成拉丁十字形, 上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成拉丁十字形,且主入口朝西 (上一集已经提到).较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样实际上 上一集已经提到).较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样实际上 ). 构成了这个拉丁十字的竖道, 构成了这个拉丁十字的竖道,这一竖道内部分为一个 中厅和两个侧厅,之间由两排立柱分开. 中厅和两个侧厅,之间由两排立柱分开.中厅的内部 开间很大,东端与一平面上呈半圆形的后殿相连, 开间很大,东端与一平面上呈半圆形的后殿相连,后 形的后殿相连 殿中设圣坛.在这一时期的建筑里, 殿中设圣坛.在这一时期的建筑里,一般都在后殿前 又建一与中厅垂直的横向空间, 又建一与中厅垂直的横向空间,其高度和宽度都与中 厅相当.这样, 厅相当.这样,平面上的一字形就变成了一个十字 形.十字的横道比竖道短得多,这就是拉丁十字.由 十字的横道比竖道短得多,这就是拉丁十字. 于拉丁十字象征着耶稣的受难, 于拉丁十字象征着耶稣的受难,并且能与仪式的需要 很好地结合, 很好地结合,天主教会自此就把它视为最正统的教堂 形制. 形制. 大教堂( 图 1 大教堂(1063-1350 年)本身在平面上呈拉 丁十字形 丁十字形.十字交叉处的椭圆形穹隆顶不属罗马式风 格,为后来建造的.比萨大教堂(中)与前面的洗礼 为后来建造的.比萨大教堂( 堂和后面的钟楼(斜塔)构成一个建筑群, 堂和后面的钟楼(斜塔)构成一个建筑群,洗礼堂和 斜塔建造的时期较晚. 斜塔建造的时期较晚. 洗礼堂(最近)建造于哥特时期, 图 2 洗礼堂(最近)建造于哥特时期,但与罗马 风式的大教堂在风格上能够相映成辉. 风式的大教堂在风格上能够相映成辉.较远处的比萨 斜塔(钟塔)的特点是圆柱形并以柱廊相围, 斜塔 钟塔)的特点是圆柱形并以柱廊相围,这可能也 钟塔 是独一无二的. 是独一无二的. 大教堂西侧正门,精美的红, 图 3 大教堂西侧正门,精美的红,白大理石贴面 和镶嵌图纹装饰整个墙面, 和镶嵌图纹装饰整个墙面,一层外墙采用了半圆形重 叠连列假券和半露柱, 叠连列假券和半露柱,并与门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 致,其上由连续的半圆形券柱构成,整座建筑由此看 其上由连续的半圆形券柱构成, 起来韵称端庄. 起来韵称端庄. 钟塔在基督教的初期建筑里就有了, 钟塔在基督教的初期建筑里就有了,当时作为一个 独立的建筑设在教堂的旁边,用作地标, 独立的建筑设在教堂的旁边,用作地标,防卫和召唤 信徒. 信徒.这在罗马风建筑时期的意大利得到较好的继 承,如比萨达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但在北部的 如比萨达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 莱因河流域及西欧其它地方, 莱因河流域及西欧其它地方,钟塔往往被集成到教堂 主建筑之中, (拉丁十字的横道) , 主建筑之中,塔搂或与两翼结合 拉丁十字的横道) 或直接建在东西(竖道)两端, 或直接建在东西(竖道)两端,这样钟塔与教堂主体 相互依托,塔楼由此可以建得更高, 相互依托,塔楼由此可以建得更高,并成为罗马风建 筑的一大特色. 筑的一大特色. 当时,玻璃还属稀缺物品,很多教堂的窗口因此做 当时,玻璃还属稀缺物品,很多教堂的窗口因此做 得很小,教堂内部光线比较昏暗, 得很小,教堂内部光线比较昏暗,为了改善室内的光 照,设计师们在纵,横两个中厅交叉点的上方,也建 设计师们在纵,横两个中厅交叉点的上方, 一个尖塔. 一个尖塔. 沃尔姆斯教堂( 图 4 沃尔姆斯教堂(Worms 1125-1140 年)是 较典型的德国罗马风建筑, 座塔楼,形象雄浑有力, 较典型的德国罗马风建筑,6 座塔楼,形象雄浑有力, 极少装饰. 极少装饰.深深陷入山墙内的窗洞揭示了承重墙的厚 度.左图源自 www.tafelrunde-landrestaurants.d e,右图源自 www.static.panoramio.com. , . 10 世纪以后,十字拱等技术从意大利传到西欧其 世纪以后, 它地方, 它地方,原来教堂的木质屋顶普遍被石块砌成的拱顶 所代替,为了承重和抵消侧推力, 所代替,为了承重和抵消侧推力,人们建起了巨大而 厚实的外墙(内部隐藏扶壁),并用粗重的柱墩替代 厚实的外墙(内部隐藏扶壁),并用粗重的柱墩替代 ), 柱式的柱子.后来,在筒形拱和十字拱上使用拱肋, 柱式的柱子.后来,在筒形拱和十字拱上使用拱肋, 使建筑的支撑结构更加明晰.同样是为了承重, 使建筑的支撑结构更加明晰.同样是为了承重,教堂 的门窗都很窄小,实窗一般建在中上层. 的门窗都很窄小,实窗一般建在中上层. 这些城市教堂一般造形复杂,用料考究, 这些城市教堂一般造形复杂,用料考究,尽管大面 积的厚重外墙不可避免, 积的厚重外墙不可避免,但在外墙上大量地采用了具 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半露柱等装饰单元, 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半露柱等装饰单元,并使之与 券廊,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 券廊,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门窗洞口用同心多层 调一致 小圆券,从而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并不十分沉重( 小圆券,从而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并不十分沉重(图 5).在主山墙上,石刻和塑像构成装饰的核心.大 ).在主山墙上,石刻和塑像构成装饰的核心. ).在主山墙上 门成喇叭状陷入山墙内(由此可见外墙极厚),喇叭 门成喇叭状陷入山墙内(由此可见外墙极厚),喇叭 ), 形的门洞由阶梯状半圆拱和立柱修饰. 形的门洞由阶梯状半圆拱和立柱修饰.内部空间成阴 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 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 班贝格大教堂( 图 5 班贝格大教堂(Bamberg 1004-1237 年), 次大火而重建, 塔仍为罗马式, 其间因 2 次大火而重建,东部 2 塔仍为罗马式,西部 2 塔模仿了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哥特风格),全部塔 塔模仿了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哥特风格), ),全部塔 年重建. 顶在 1766 年重建.www.de.wikipedia.org 3 寨堡和修道院 寨堡和修道院 建在远离市区的寨堡( 建在远离市区的寨堡(图 6)和一些早期修道院教堂 ) 则显得极为简陋和粗糙.体形简单( 则显得极为简陋和粗糙.体形简单(仅在门窗位置有 半圆券),砌筑粗糙,石才不齐,灰缝很厚. 半圆券),砌筑粗糙,石才不齐,灰缝很厚.但从远 ),砌筑粗糙 处观察,这些建筑则有雄壮浑厚的质感, 处观察,这些建筑则有雄壮浑厚的质感,它们与周边 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辉, 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辉,浑然一体 图 6 法国南部的卡尔卡松城堡 Carcassonne) ( ) . 公元前 1 世纪罗马人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并于三世纪建 城墙. 世纪, 城墙.现城堡内有塔楼 30 座,主要建于 12 世纪,最 世纪. 外一道城墙建于 13 世纪.尽管城堡的防御设施很齐 全,还是见证了十余次易手. 还是见证了十余次易手. 罗马式建筑的种类比较单一,圆拱和半圆券是主 罗马式建筑的种类比较单一,圆拱和半圆券是主 要鉴别依据, 要鉴别依据,狭小的窗洞以及厚重的承重墙和高塔也 是重要鉴别特征.很多这一时期的建筑往往被后期的 是重要鉴别特征.很多这一时期的建筑往往被后期的 建筑风格所叠加, 建筑风格所叠加,叠加的部分只能出现在建筑的上部 和顶部. 和顶部.
/
本文档为【古罗马与罗马建筑风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