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

2018-08-11 21页 doc 43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 项目名称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委托单位 眉县博物馆 编制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审核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时间 2017.06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文 本 2017-06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 项目名称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委托单位 眉县博物馆 编制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审核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时间 2017.06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文 本 2017-06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 一、规划对象概况 .............................................................................................- 1 - 二、规划性质 ....................................................................................................- 1 - 三、规划依据 ....................................................................................................- 1 - 四、规划期限 ....................................................................................................- 2 - 第二章 遗产构成 .................................................................................................- 2 - 一、遗产概况 ....................................................................................................- 2 - 二、环境概况 ....................................................................................................- 5 - 三、历史沿革 ....................................................................................................- 6 - 第三章 价值评估 .................................................................................................- 6 - 一、历史价值 ....................................................................................................- 6 - 二、科学价值 ....................................................................................................- 6 - 三、艺术价值 ....................................................................................................- 7 - 四、社会价值 ....................................................................................................- 7 - 第四章 保存现状 .................................................................................................- 7 - 一、本体保存现状 .............................................................................................- 7 - 二、保护工作现状 .............................................................................................- 8 - 三、环境现状 ....................................................................................................- 8 - 四、管理现状 ....................................................................................................- 9 - 五、展示利用现状 .............................................................................................- 9 - 六、研究现状 .................................................................................................. - 10 - 七、现存主要问题 ........................................................................................... - 10 - 第五章 保护区划 ............................................................................................... - 11 - 一、保护范围 .................................................................................................. - 11 - 二、建设控制地带 ........................................................................................... - 11 - 第六章 管理规定 ............................................................................................... - 11 - - 1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一、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 - 11 - 二、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 - 12 - 第七章 保护措施 ............................................................................................... - 12 - 一、保护措施制定要求 .................................................................................... - 12 - 二、本体保护措施 ........................................................................................... - 12 - 三、环境整治措施 ........................................................................................... - 13 - 四、保护管理措施 ........................................................................................... - 13 - 五、展示利用措施 ........................................................................................... - 14 - 六、考古研究措施 ........................................................................................... - 14 - - 2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则 一、 规划对象概况 1.简要介绍:战国秦至汉代宫殿遗址,曾称第五村宫殿遗址。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1000米,面积约60公顷。文化层厚0.7—2.5米,内含大量建筑遗物。遗址内发现多处夯土台基及灰坑,出土有条砖、空心砖、板瓦、筒瓦、瓦当、陶制排水管道。遗址南侧还发现两口水井。成山宫遗址是关中西部渭水南岸大型秦汉宫殿建筑遗址。 2.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第五村乡第五村。 3.级别及公布批次:2003年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公布时代:秦、汉 5.遗存类型:古遗址 二、 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山宫遗址的文物保护管理专项规划。 三、 规划依据 1.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 (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 (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 (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4) - 1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9)《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2.参考依据 (1)《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12) (2)《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 3.其他依据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成山宫遗址(2014) (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成山宫遗址 (3)陕西省眉县成山宫遗址试掘简报 (4)《陕西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编制要求》 四、 规划期限 2017年—2030年 第二章 遗产构成 一、 遗产概况 1.文物本体 成山宫遗址的总体格局尚不清楚,大致分布在南起遗址区南部断崖往北约1000米,西自遗址区西部断崖往东约600米的范围内。2000年考古发掘将遗址区分为三区:一区位于遗址区西南部较为孤立的小塬上;二区位于一区东部,第五村村内水泥路至第五村东部生产路;三区位于一区北部,即北部壕沟至抽水站。 目前已发掘或发现的文物遗存主要有:夯土台基、灰坑、水井、排水设施和散水等。 (1)夯土台基 夯土台基规模较大的有三处。 一号夯土台基:位于遗址区西南,压在现代土路之下,距地表0.2米。东南部被灰坑MDH2打破,南北残长6米,上部残宽1.3米、下部残宽2.4米。从北部剖面观察,是先开沟槽于生土,再填土槽内分层夯打,夯层厚5—8厘米。残存13 - 2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层。夯层明晰,夯打致密坚硬,夯土内涵纯净。平头夯夯成,夯窝排列整齐,夯窝直径5厘米左右。 二号夯土台基:位于一号夯土台基西北约60米。仅存原建筑台基的西南角裸露在壕沟的断崖上,原有形状已无法判明。厚近2米,夯土亦为分层夯打,夯层清晰,夯层厚度5—7厘米。夯土纯净,坚硬。 三号夯土台基:西距一号夯土台基约100米。夯土台基直接裸露在地表,南部因塬边坍塌,已遭破坏。东西长约20米,南北残宽约18米,夯土厚约1米。从断面观察,夯土为分层夯就,每层厚8—10厘米。 (2)灰坑 共发现灰坑六个,包含物主要有瓦、瓦当和砖的残片。 MDH1:位于一号夯土台基与二号夯土台基之间,残半。圆形,口大底小,呈环底状。灰坑原压在民宅之下,上部早已破坏。残径约1.5米,残深0.5米。填土色黑松软,夹杂少量的碳屑、红烧土块。 MDH2:位于遗址区的南部。开口在第一层即现代生活层下。此处原是清末年修围寨东门所在地,灰坑上部已遭破坏,现口呈不规则圆形,残径1.2—2.2米,残深2.5米。坑壁不齐,坑底略呈锅底状。向东打破一号夯土台基。填土色黑松软,夹杂少量的炭屑、红烧土块。 MDH3:位于遗址区西南、村民刘有财宅院正南场院内。西距现塬边约150米。据调查现地表以上土质于“文革”中搬移。灰坑上部已遭破坏。现呈东西长4.5米,南北宽3.5米的不规则椭圆形,其口大底小,底部不平整,最深处距现地表4.2米。填土灰褐较松软,夹杂少量的红烧土块、炭屑等。 MDH4:位于遗址区西南。压在原民宅墙基之下。不规则环底小坑,深0.5米。填土黑灰。 MDH5:位于遗址区西南。原压在民宅之下,因民宅迁移遂被发现。上部已遭破坏。坑呈南北长7.2米、东西宽5.1米的长方形。南浅北深,最深2.5米。坑口稍敞,底部略小。坑壁修治光洁,不见工具痕迹。南部正中有一斜坡往北直通坑底,斜坡上窄下宽,剖面略呈梯形。坑底不甚平整,不见踩踏的痕迹。 MDH6:位于MDH4的西北3米处。上部已被破坏。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1.5 - 3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米,东西宽0.8米。现深3.5米。坑壁平直,坑土黑褐。 (3)水井 在遗址区南部中段发现一眼水井,位于三号夯土台基西约30米处的崖边。圆口直壁,口径1.3米。已坍塌,井底有破碎的陶制绳纹井圈。 (4)排水设施 遗址区多处断崖上裸露出陶水管头,显示其地下纵横交错的排水设施。一号夯土台基与二号夯土台基之间有两条,均为陶水管套接铺就呈东南-西北走向。经剖解观察,铺设管道时,先于地面起倒梯形沟,置陶水管以沟底,大小口依次衔接,其上再复土并稍经夯打。因东南端已遭破坏,而西北端又压在现民宅之下,其最终走向、长度尚不清楚。 在遗址区西端面向斜水的断崖上,有巨型陶水管道裸露,距现地表面高约3米,管口直径在1米以上。目前尚不清楚其走向与规模。 在二号夯土台基东南6米断崖上,有一垂直向的渗井,残深约4米。自二号夯土台基而来的平行向排水管道与其相接。上部残存40厘米的绳纹陶制井圈,下部为水积土,内含纯净,土质稍硬。 (5)散水 在遗址区内断崖上,残存一段以鹅卵石铺就的散水,长约7米。其上被民房所占压,其走向、等尚不清楚。 2.出土文物 成山宫遗址考古发掘和采集到的出土文物主要有:砖、瓦、瓦当、陶水管等建筑材料和铁器。条砖有素面和涡纹两种,空心砖有柿蒂龙纹饰和素面两种。瓦当有半圆、大半圆和圆形三类;纹饰以饕餮纹、云纹为主。文字瓦当有“成山”和“长乐未央”两种。陶水管以圆形为主,个别的为喇叭形。铁器主要有铁镢和铁斧。 出土瓦当中号称“瓦当王”的大半圆夔凤纹瓦当,面径78.3厘米,高53厘米,边轮宽1.9厘米,边沿残留有10厘米长的筒瓦。瓦当当面饰高浮雕夔凤纹一对,左右对称,图案整体线条较宽粗,凤鸟躯体上还以细棱勾出简单的羽毛状图案。依据现有资料可知,这种瓦当多用于秦代,且只用于大型宫殿或礼制建筑。 - 4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大半圆夔凤纹瓦当的出土,对研究成山宫的性质、规格和用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历史环境 成山宫遗址地处石头河(古斜水)东岸的台塬上,正南方向可遥望太白山,台塬较高,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四面河流沟溪相绕,与石头河西岸的五丈原遥相呼应,南对斜峪关,扼守关中通往汉中和成都平原的交通要道——褒斜道。 二、 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成山宫遗址地处秦岭以北冲积台塬,石头河东岸二级台地上,西距石头河约2600米,与岐山五丈原夹河相峙;南端台塬高起,宛若绝壁,横扼斜谷;北距渭河约2800米;东依台塬,地势舒缓,阡陌相连。遗址区略呈南高北低之势,东、西两边稍低于中心,东、北两面为断崖。台地组成物质主要是冲击的黄土和亚砂土、亚粘土等,底部为砂层、砂砾和卵石层。 (2)气候特征:遗址所在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季节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较大,降水多集中于夏、秋季节。夏季最高气温38?,冬季最低气温-16?,相对湿度最高91,,最低30,。年平均日照为2091.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89毫米,年均无霜期281天。 (3)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生物灾害、地质灾害、滑坡等。 (4)植被:遗址区所在地植被主要以落叶树木和农作物为主。 2.人文环境 (1)交通环境:成山宫遗址北距西宝南线公路(310国道)不足1千米,距眉县县城仅5千米,距西宝高速眉县出入口约8千米,距离西宝高铁岐山站仅8千米,交通十分便利。 (2)村庄环境:成山宫遗址位于首善镇第五村,其西侧崖下有第五村六、七组数十户村民居住,东侧为第三组村民居住区,遗址区中心偏南部有第四组村民居住。 (3)生产环境:第五村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现栽培粮食作物有麦类、水稻、玉米、谷、豆、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辣椒、西瓜、甜瓜、蔬菜等,果树主 - 5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要以猕猴桃为主,多年来辣椒、猕猴桃一直是其主要经济作物。 三、 历史沿革 成山宫作为一处文献史料失载的秦汉宫殿遗址,1981年首次被发现; 1984年,成山宫遗址被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和眉县文化馆对成山宫遗址进行了普查; 2000年,宝鸡市考古队和眉县文化馆对成山宫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试掘; 2003年,成山宫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章 价值评估 一、 历史价值 1.作为文献失载的一处秦汉宫殿遗址,成山宫遗址的发现,对研究秦汉时期关中西部宫殿分布状况及其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成山宫当”的出土,对于研究史料记载中的成山宫位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揭开了文献记载中因“成山”二字所产生的谜团。 2.成山宫遗址规模大,出土的瓦当数量多、规格高,为关中西部渭水南岸秦汉遗址所罕见。成山宫诸多瓦当的出土,为进一步确定成山宫建筑遗址的年代、性质等提供了依据;出土的直径近80厘米的夔凤纹大半圆形瓦当,为研究成山宫的规格、用途及秦汉宫殿制度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 科学价值 成山宫遗址地处石头河东岸二级台地上,此处台塬较高,地势平坦开阔,四面河流环绕,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择址观,是研究古代建筑择址的重要实例。 - 6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三、 艺术价值 成山宫出土的瓦当造型优美、品类丰富,强烈地展示出秦汉时期的艺术风格。瓦当图纹生动活泼、整齐一律、对称均衡,线条优美圆润、多样统一,文字依圆取势,充分反映了古人形式美的构成法则,是秦汉时期瓦当艺术的范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 社会价值 成山宫遗址是眉县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在丰富眉县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实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展示和利用成山宫遗址,对进一步提高眉县的知名度、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章 保存现状 一、 本体保存现状 成山宫遗址分布于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西、南为断崖,断崖上暴露有明显的文化层堆积,文化层厚度一般为0.5,2米。从暴露的多处断层来看,遗址区的文化堆积距地表很浅,仅0.1,0.5米,甚至部分遗迹已裸露于地表,极易遭到破坏。在第五村内随处可见散落的砖、瓦、管道等建筑遗物,尤以村子南部断崖附近为最多,这些建筑遗物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随意弃置或堆置。 成山宫遗址历史上人为破坏较为严重,清末挖沟起壕,修筑围寨对遗址区西南角造成破坏;文革时期平整土地对遗址区北部造成破坏;近现代主要破坏因素有遗址区南部被民宅、道路所占压;南部村民取土建房破坏;农业生产特别是果树种植对遗址破坏也较为严重。 遗址区总体保存现状:遗址区所在的台塬上,西、南部人为取土及河水冲刷造成塬面减小;遗址区南部现被第五村的第三、四、五、六、七组村民住宅占压;居民住宅南部近年种植果树,对遗址破坏也较大;西南角曾于清代末挖沟起壕、 - 7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筑围寨,形成人为的孤立小塬,近年,由于水土流失,民宅搬迁,塬面变小,几近消失。总体来说,成山宫遗址保存现状一般。 试掘遗迹保存状况:试掘的三处夯土台基均有破坏,一号夯土台基被压于现代道路之下,二号夯土台基因断崖的取土和冲刷对其造成了破坏,三号夯土台基直接裸露在地表被破坏;试掘的6处灰坑,其中三处因村民民居占压破坏,一处为清末修围寨破坏,一处为文革时期取土破坏,另一处的上部同样被破坏;试掘的水井已坍塌;排水设施及散水也被居民建筑占压而破坏。因此,试掘遗迹保存现状较差。 二、 保护工作现状 1.保护区划 根据陕政发[2003]38号文件《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第五村宫殿遗址(成山宫遗址)的保护区划,具体如下: A区(保护范围):1、东至三组西端,西至崖沿,南至四组民宅,北至抽水站; 2、1区西南方现存东西100米、南北50米的土台。 B区(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面外延20米。 2.保护标志 成山宫遗址已设置一通陕西省文物保护标志碑,标志碑注明的保护单位名称为“第五村宫殿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设立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3.保护档案 2014年,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编制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三、 环境现状 1(景观环境 (1)成山宫遗址区整体自然格局、景观风貌未有较大变化,遗址区依旧在古斜水东岸的台塬上,历史自然环境保存较好。 - 8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2)遗址区南部的第五村民居建筑多为1到2层的现代坡屋顶建筑,建筑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对遗址区造成一定破坏,对遗址区的环境风貌有一定影响。 2(卫生环境 (1)成山宫遗址范围内无污染性设施,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较好。 (2)遗址范围内无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设施及垃圾清运系统,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废弃物随意丢弃,对遗址区环境卫生质量有一定影响。 四、 管理现状 1(管理机构与人员 成山宫遗址由眉县文物旅游局管理,现设副局长1人,干事2人,文物保护员4人。 2(管理经费 成山宫遗址的保护管理经费已纳入地方财政,主要由眉县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拨款。 五、 展示利用现状 1.资源特色与利用潜力 成山宫遗址作为关中西部一处大型秦汉宫殿遗址,无论从其与太白山的形胜关系,还是从其扼守汉末三国时期关中通往汉中和成都平原的交通要道——褒斜道北口斜峪关的特殊军事战略地位来看,都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未来展示利用的潜力巨大。从旅游资源网络来看,眉县太白山已成为关中西部旅游的重要代表,隔石头河(古斜水)与成山宫遗址有五丈原旅游景点遥相呼应,旅游发展条件良好。从交通条件来看,成山宫遗址距离眉县县城仅5千米,距离西宝高速眉县出入口仅8千米,距离西宝高铁岐山站仅8千米,交通十分便利。 2.展示利用现状 成山宫遗址目前尚未开放展示,无任何展陈设施。 - 9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六、 研究现状 1.考古工作现状 (1)成山宫遗址考古工作多年来以文物普查为主。1981年,眉县文化馆对成山宫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普查;1988年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和眉县文化馆共同对成山宫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工作;1990年,宝鸡市考古队、眉县文化馆对成山宫遗址进行了复查;2008年,对成山宫遗址进行了第三次普查工作。 (2)2000年,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和眉县文化馆联合对成山宫部分暴露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的试掘。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发现夯土台基3处,灰坑6座,水井一眼。出土瓦当、筒瓦、铺地砖、条砖、空心砖、管道等各类建筑材料200余件。 (3)出版考古一篇——《陕西眉县成山宫遗址试掘简报》,考古调查论文3篇。 2.研究工作现状 成山宫遗址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因成山宫殿史料失载,成山宫遗址的发掘又属抢救性措施,发掘面积小,故对成山宫遗址的总体分布、建筑布局、建筑规模均不清楚。现出版的专著和相关学术论文多以2000年成山宫遗址试掘为基础,对相关研究工作造成了较大限制。至今,出版的成山宫遗址相关研究专著1部——《秦汉珍遗?眉县秦汉瓦当图录》(刘怀君、王力军,2002),相关学术论文2篇——《成山宫秦汉瓦当研究》(王力军,2006)、《历史遗留的谜题 瓦当背后的故事》(刘莉,2012)。 七、 现存主要问题 1(自然破坏因素 遗址区边缘断崖因水土流失造成破坏。 2(人为破坏因素 由于遗址埋深较浅,取土建房和农业生产是目前主要的人为破坏因素。 - 10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3(保护管理有待加强 作为一处大型秦汉宫殿建筑遗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尚未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保护管理人员,没有必要的保护资金投入,虽已公布保护范围但没有制定专门的保护管理规定,无保护范围界标,保护标志碑遗址信息不准确,保护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五章 保护区划 本规划对保护区划进行调整,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 一、 保护范围 东至第五村东侧村道,西至村西断崖,南至村南断崖,北至西宝南线公路(310国道)以南约800米的生产路。面积63.56公顷。 二、 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面积7.18公顷。 第六章 管理规定 一、 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1. 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必须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2. 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作业的土层扰动深度不得超过考古文化层埋深的安全距离。 3. 保留建筑必须按照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进行改造,建筑维修和改建必 - 11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建筑外立面应符合当地民居特色,且与遗址区整体风貌相协调,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6米。 4. 不得建设破坏、影响、污染遗址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破坏影响和污染遗址环境的活动。 二、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1. 若发现重要文物遗存,应及时调整到文物保护范围内。 2. 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建筑总高度一律不得超过9米,规模、风格、色彩均应以遗址以及当地传统民居特征为参照,形式以当地传统民居为主,注重传统民俗元素的体现。 3. 不得进行任何有损整体环境和历史景观风貌的建设活动。 第七章 保护措施 一、 保护措施制定要求 1(必须原址保护。 2(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 3(全面保护现存遗址原状与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4(按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保留和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 5(采用物理保护技术手段,保护措施应具备可逆性及再处理性。 6(注重研究工作在保护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 7(正确把握审美标准。以保存真实历史信息为核心,注重遗址本体和相关环境的整体保护。 二、 本体保护措施 1. 防护加固和回填保护 对暴露的夯土台基和残损井壁进行防护加固和回填保护。 - 12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2. 扰土深度控制 根据遗址埋深情况,对遗址区实施严格的扰土深度控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农业种植进行调整。 三、 环境整治措施 1. 村庄搬迁 结合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对占压成山宫遗址的第五村实施整体搬迁。 2. 生态环境保护 禁止取土、平整土地等破坏遗址区地形地貌的行为,防止人为破坏。 四、 保护管理措施 1(管理机构 建议成立成山宫遗址文物管理所,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管理人员。 2(保护管理用房 建议在保护范围以北、西宝南线公路(310国道)南侧新建保护管理用房一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功能包括办公、研究、文物库房、陈列展示等。 3(日常管理 由成山宫遗址文物管理所负责成山宫遗址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定期巡视制度,及时发现并排除不安全因素,对已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进行监测,对各级保护区内的相关活动按照管理规定进行监查,及时反馈遗址区动态信息。 4(保护标志与保护界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 设立了 5(保护档案 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2009)建立成山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档案,收集整理成山宫遗址本体及环境相关历史信息、保护管理工作详细资料和各种监测资料。 6(编制《成山宫遗址保护规划》 尽快组织编制《成山宫遗址保护规划》,争取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对成山 - 13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本 宫遗址实施全面保护,详细制定并落实各项保护、展示、管理、研究措施。 五、 展示利用措施 1(陈列展示 近期结合保护管理用房新建一处面积500平方米的陈列展示用房,以图片、文字方式对成山宫遗址进行整体介绍,并对遗址区收集的各类砖、瓦等文物进行陈列展示。 2(建设成山宫考古遗址公园 远期在对第五村实施搬迁和全面考古勘探的基础上,建设成山宫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展示成山宫遗址的历史格局和文化内涵。 六、 考古研究措施 1(考古勘探 建议对成山宫遗址实施全面普探,进一步确定遗存分布范围,深入了解遗址 实现成山宫遗址的有效保护文化内涵,为今后科学编制《成山宫遗址保护规划》、 和全面展示奠定坚实的考古研究基础。 2(文物收集与整理 对遗址区大量散落的成山宫遗址砖、瓦等遗物进行收集、整理。 - 14 - 成山宫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图 纸 2017-06 图 纸 目 录 区 位 图…………………………………………………………01 遗存分布图………………………………………………………02 现 状 图…………………………………………………………03 代表性图片………………………………………………………04 保护区划图………………………………………………………05
/
本文档为【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