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2017-10-12 20页 doc 43KB 4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1.《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__写的一篇史论文,所谓“过秦”,即____________。作者以秦王朝不义而亡的史实,借古讽今,以讽汉文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 囊括 拱手要害 (((( B.合从 逡巡 遗镞 鞭笞 (((( C.藩篱 锋镝 劲弩 瓮牖 (((( D.墨翟行伍万乘 作难 (((( 3.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于是秦人拱...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 精品文档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1.《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__写的一篇史,所谓“过秦”,即____________。作者以秦王朝不义而亡的史实,借古讽今,以讽汉文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 囊括 拱手要害 (((( B.合从 逡巡 遗镞 鞭笞 (((( C.藩篱 锋镝 劲弩 瓮牖 (((( D.墨翟行伍万乘 作难 (((( 3.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东割膏腴之地蒙故业,因遗策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逡巡而不敢进 (((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将数百之众 ((( 蹑足行伍之间揭竿为旗 (((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才能不及中人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 5.史论文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你读过本文后,能大 1 / 25 精品文档 致说说本文作为一篇史论文,其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进行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为了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威。从双方攻守之势的对照中,突出 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隐含其的败因。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 ,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 的历史事实,突出了“ ”这一中心,说明 的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而倔起阡陌之中 C.蹑足行伍之间 D.百有余年矣 7.请选出句中没有词的活用现象的一项 A.会盟而谋弱秦 B.追亡逐北C.天下云集响应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委命下吏 C.铸以为金人十二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9.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对比手法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 / 25 精品文档 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在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总起来说,文中有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 与 对比,二是 与 对比,三是 与 的对比。其实力的大小可以用“ , , , ”来示,可结果就是最弱小的 打败了最强大的秦朝。文章通过层层深入的对比,使得结论也越来越清晰,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 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结论之所在。如此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10. 战国四公子:齐国__________、赵国__________ 、楚国__________ 、魏国__________ 。 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__________ 以东,“山东”指 以东,“河南”指__________以南。“百越”指古代__________族居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统称百越,也叫__________。 “黔首”是__________朝对百姓的称呼,“氓”“隶”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泛指下层人民。“七庙”是__________的宗庙。 11.文章从五个方面介绍陈涉,请用五个词语依次概括。、 、 、 、 、 12.请用课文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3 / 25 精品文档 作者用哪句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哪几句写他的对内政策,实行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 ; ; ; 在写陈涉起义一段中,作者用哪些话分述陈涉社会地位低、才能不足、发难时兵员不多和武器简陋,哪句话概括了起义的结果, ; ; ; ; 结尾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陈涉和九国之师作了对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的, ; 。 从后三段中找出三组骈句。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3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3.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迁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 斩木为兵 赢粮而景从 (( 14.“行伍”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陈涉的三个不利的方面依次是:?_________, 4 / 25 精品文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利的方面是: _________ 16.这段话中共有五个“而”,请分别指出其意义和用法。 而迁徙之徒也:而倔起阡陌之中:(( 转而攻秦: 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11 过秦论参考答案 1.贾谊 2.A项 “崤”读作“xiáo”,C项 “镝”应读作“dí”,D项 “乘”读 “shanɡ”。答案:B 3.窥伺,指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两手相抱,形容毫不费力。 肥沃。承接,继承。吝惜。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比喻边疆上的屏障。藩,篱笆。率领。用脚踏地,这里有“出身于??”的意思。举。 4.古义:一般人。今义:中介人。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秦孝公以来六代国君的开拓功业,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威。从双方攻守之势的对照中,突出秦国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隐含其不施仁义的败因。 5 / 25 精品文档 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对比,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土崩瓦解的历史事实,突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中心,说明人心的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6. 解析:A项“没”通“殁”;B项“倔”通“崛”;D项“有”通“又”。答案:C 7. A.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B.亡,动词活用作名词,逃跑的士兵;C.云、响,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答案:D 8. A、B、C三句都是省略句,D是判断句。 答案:D 9.文中有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秦国与山东九国对比,二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对比,三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其实力的大小可以用“陈涉,九国,秦国,秦朝”来表示,可结果就是最弱小的陈涉打败了最强大的秦朝。文章通过层层深入的对比,使得结论也越来越清晰,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结论之所在。如此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10.答案:孟尝君 田 文 平原君 赵 胜 春申君 黄 歇 信陵君 魏 无忌 函谷关 崤山 黄河 越 桂 粤 百粤秦 民 奴隶 天子 11.能,?家境。 6 / 25 精品文档 12.第一问:“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第二问:“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第三问:“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陈利兵而谁何”。第四问:“子孙帝王万世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写其社会地位。“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写其才能不足。“率疲弊之卒??揭竿为旗”写兵员不多和武器简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结果。 第一问:从领袖的社会地位、武器、军队素质、用兵之道四个方面作对比。第二问: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相照应。 被征发;担负。 14.行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这里用“行伍”是用来指代军队。答案:借代 15.不利的方面依次是:?战斗力低下;?人员少;?武器差。有利的一个方面是深得民心。 16.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修饰,可不译;连词,表因果,因而。 11 《过秦论》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含上通假字的一句是 7 / 25 精品文档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倔起阡陌之中 C(赢粮而景从 D(蹑足行伍之间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 (( C.焚百家之言言:言论,句中指著作。 D.??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徒:门徒。 (( 3.下列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蒙故业,因遗策?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A.? B.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秦人开关延敌?秦有余力而制其弊???C.?D.?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履至亲而制六合??????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C.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 5.下边含有相同词类活用同例句“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相同的一句是 [ ]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尊贤而重士。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8 / 25 精品文档 6(对下列各句“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东割膏腴之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有田忌„„之伦制其兵 A(??????/?? B(?????/?/?? C(????/??/?? D(????/??/?? 7(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8,13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 9 / 25 精品文档 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六世之余烈 奋:发展。 B.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镝:兵刃。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C.以弱天下之民 D.南取百越之地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C.自以为关中之固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 11(“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点词语正确的意思是 [ ] A(奋起 猛烈 振作 B(奋斗 功德 振撼C(发展 功业 举起 D(奋发 烈士 挥动 12(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乃使蒙恬 10 / 25 精品文档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13(下面句子中哪一句的“也”字用法与其他各句不同 [ ]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译: 。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 。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译: 。 15.默写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材木不可胜用也。 11 / 25 精品文档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王道之始也。 16.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研究途径 《过秦论》练习 班级学号 姓名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合从缔交 通“纵”、百有余年 通“又” 3、赢粮而景从 通“影”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流血漂橹盾牌 、然后践华为城 这以后 ((( 3、赢粮而景从 担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 5、宽厚而爱人爱护百姓 (( 12 / 25 精品文档 三、解释下列 加点字,如有活用现象请说明。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卷席子;像提包裹;像扎口袋 (((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对内,名作状;整治、修建 (( 3、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名作状;使??斗,使动 (( 4、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死;继承、沿袭;过去的 ((( 5、西举巴、蜀向西,名作状;攻打 (( 6、会盟而谋弱秦 会合;结盟,名作动;使??弱、削弱,使动 ((( 7、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 ( 8、相与为一 援助;成为 (( 9、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看重、重视,形作动;使??离散,使动用法(( 10、叩关而攻秦 攻打 ( 1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困乏、疲惫 ( 1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漂,使动 ( 13、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功业 (( 14、振长策而御宇内 驾驭、控制;各国、天下 ((( 15、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名作动;天地四方、天 13 / 25 精品文档 下 ((( 16、以为桂林、象郡 把它作为 (( 1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著作;使??愚蠢,使动;百姓 (((( 18、才能不及中人 及得上;平常的人 ((( 1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发语词;变小变弱,形作动 (((( 20、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锋利 ( 2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形容实力小;达到;实力强大 ((((( 22、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有序、使??朝拜,使动 ((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坚固的地势,形作名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地,形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的地势,形作名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巩固,动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6)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本来、原来 7)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14 / 25 精品文档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本来 2、因 1)因遗策 沿袭 2)因利乘便趁着 3)因河为池凭借 3、制 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 3)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控制 4)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缝制 5)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制造、制作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规模 4、亡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丢失、失去 2)追亡逐北——《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或军队,动作名 15 / 25 精品文档 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 4)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灭亡、消亡 5)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6)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7)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灭亡 5、延 1)秦人开关延敌迎接 2)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续 6、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 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4)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遗留下来的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给予 6)因遗策——《过秦论》遗留下来的 7、度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规 16 / 25 精品文档 章、制度 2)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测量、计算 3)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5)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6)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 7)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后序》考虑、思虑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 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推测、猜测 8、爱 1)不爱珍器重宝肥之地 吝惜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 9、兵 1)收天下之兵兵器 2)吴起??之伦制其兵 军队 17 / 25 精品文档 3)兵者,国之大事也 战争、军事 10、策 1)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 2) 蒙故业,因遗策政策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简 4)均之二策 计策 11、道 1)于是废先王之道 方法、主张 2)传道受业解惑道理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说 5)行军用兵之道方法 五、翻译句子,有特殊句式请说明。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在这时,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作为边境上的屏障来守卫,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六国的士兵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 18 / 25 精品文档 二,以弱天下之民。 ——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器,锻铸把它们做成了十二个金属的人像,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缉查盘问过往行人。 5、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是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6、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震慑着边远地区。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然而陈涉不过是个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作户枢的贫家子弟,是农村的下层人,是被征发的一类人。 8、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进攻秦国。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 19 / 25 精品文档 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像影子似地跟着他。 10、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被征发戍边的人并不是比九国军队强。 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一个戍卒发难,宗庙就被毁掉了,子婴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为什么呢, 1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本段文字及上一段文字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从全文看还进行了哪些对比,?作者进行这种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20 / 25 精品文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陈涉与秦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秦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九国的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秦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处于攻势,可以凭借武力,而统一中国以后,处于守势,则必须施行仁义。秦得天下后不施行仁义,灭亡是必然的结果。 过秦论学案测试题及答案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 藩篱 崤山 蒙恬 B.逡巡 锋镝 蹑足 墨翟 C.谪戍 鞭笞 黔首 囊括 D.隳名城 户牖 棘矜 赢粮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 21 / 25 精品文档 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答案:B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委命下吏 命: 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 答案:A 5.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天下云集响应 ?外连衡而斗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序八州而朝同列 ?囊括四海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 B.??/???/??/? C.??/????/?? D.??/???/??/? 答案:D 22 / 25 精品文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答案:C 7.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划线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答案:D 8.下面一组翻译中哪一句最准确 A.振长策而御宇内 译: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23 / 25 精品文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答案:E 9.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以为桂林、象郡 答案:D 10.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24 / 25 精品文档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答案:B 25 / 25
/
本文档为【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