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权威资料]

2017-10-31 12页 doc 29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3593

暂无简介

举报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权威资料]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权威资料]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纪行诗在清代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蒙古族诗人柏,著的《奉使朝鲜驿程日记附诗》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柏,出使朝鲜沿途所写诗作描写了作者出使朝鲜一路的所见所感,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清代中国边疆和朝鲜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在朝鲜一些名胜,柏,还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并与一些朝鲜大臣互相唱和,这些诗歌为我们今天研究十九世纪中叶朝鲜的情况以及中朝文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柏,;纪行诗...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权威资料]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权威资料]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纪行诗在清代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蒙古族诗人柏,著的《奉使朝鲜驿程日记附诗》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柏,出使朝鲜沿途所写诗作描写了作者出使朝鲜一路的所见所感,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清代中国边疆和朝鲜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在朝鲜一些名胜,柏,还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并与一些朝鲜大臣互相唱和,这些诗歌为我们今天研究十九世纪中叶朝鲜的情况以及中朝文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柏,;纪行诗;出使朝鲜;中朝文化交流 I20722 A 1006-723X(2014)09-0078-05 清代文学,经过前朝几度变迁,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历史积淀,它较之以往各代文学显得异常繁富、驳杂,诗歌的数量超过以往各代,诗歌曾产生过的类型、作法、风格,也被清代诗人们承袭下来,他们有人模拟创作,也有人创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传世之作。在清代,蒙古族因为帮助满族入关平定中原有功,享有很多特权,可以自由地学习汉族文化,蒙汉文化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蒙古族诗人诗歌创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据《八旗艺文编目》《熙朝雅颂集》《晚清,诗汇》等资料记载,清代有诗集传世的蒙古族诗人不下几百人。他们的汉文创作给中国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以其独特的异质文化和风格给中国文化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纪行诗在清代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尤其是在清代末年明显增多,道咸间大臣,蒙古族诗人柏,著的《奉使朝鲜驿程日记附诗》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首。 柏,(1794,1859),原名松,,字静涛,又字泉庄,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柏,出生于北京,自幼聪明好学,1826年(道光六年)考中进士,后仕途顺畅,不断升迁,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办事。咸丰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不久授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柏,任事正直,与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不和,因主持乡试有弊被劾奏,咸丰虽有保全之意,但被肃顺等人挟持,垂泪杀了柏,。 柏,虽为蒙古族,但他喜欢汉语文学,尤其擅长用汉文创作,留有诗歌总集《薜,吟馆纱存》先后有三种刻本。“《薜,吟馆钞存》一卷,道光二十四年刻;后增新作,编为《薜,吟馆纱存》八卷,内诗六卷、赋两卷,咸丰三年刻;死后增其诗作,辑为《薜,吟馆钞存》十卷,内诗八卷、赋两卷,同治间刻。”[1](P1417)此外还有《奉使鄂尔多斯驿程记》和《奉使朝鲜驿程日记》,仅有《奉使朝鲜驿程日记》存世。柏,擅写竹枝词,如《银川竹枝词》四首和《朝鲜竹枝词》三十首,以此体描绘各地山川名胜,风土民情。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8月,朝鲜孝显王妃逝世,清政府在12月派柏,作为正使前往朝鲜谕祭?, 柏,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月12日从北京出发,至4月2日回到北京复命,柏,的朝鲜之行,共历时80天,行走3015里。[2](P517,563) 柏,出使朝鲜的时候,正是19世纪40年代,清王朝正逐渐走向衰落,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社会性质向半殖民地转变,传统的朝贡册封体系面临挑战的时期。 完成谕祭任务回国之后,柏,将自己出使期间所写日记和诗词进行整理,刊刻出版。柏,在其《奉使朝鲜驿程日记》前言部分提道:“复命后检行,笥得驿程日记一卷,并诗数十,竹枝词若干首,录而付梓。”[3](P568) 《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中也记载:“《奉使朝鲜驿程日记》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刻本,封面及版心均题薜,吟馆钞存,附薜,吟馆钞存,朝鲜竹枝词。” 也就是说,柏,出使朝鲜期间所作诗歌和朝鲜竹枝词收录于1844年刊印的《薜,吟馆诗存》中,日记部分单独成卷[4](P405)。《奉使朝鲜驿程日记》由序、日记、诗歌和竹枝词四部分构成,里面收诗歌四十首,其中二十九首是柏,沿途所写的诗作,另有十一首柏,与朝鲜文人的唱和之作。朝鲜竹枝词共三十首,主要介绍朝鲜八道的历史沿革、风土民情。 柏,沿途所写的二十九首诗作,大都和日记相对应,日记记事,诗歌抒情。柏,做官多年,常年在外,对羁旅之苦感受颇深,一部分诗作抒发了自己跋涉之苦和思乡之离情。如《汤河站》。 涧仄川流急,山深石径多。漫漫风雪里,辛苦过汤河。 柏,在日记中也提到山海关至凤凰城路段的驿站道路很难走,他描述道: 正月二十日,出关外(山海关)坡坨上下,小河纵横石子如杯,车中颠簸难过;„„二十里汤河站,水深过马腹,耽延甚大;初四日,过薛礼站。连日石子路,河沟亦多,车行款缓;初五日卯初行,十五里蘑菰岭,五里四台子,山坡宛转,石路难行,无半里平易路,吁足畏矣。[5](P578,591) 从这段文字上可以看到,当时清与朝鲜之间的驿站道路建设不太完善,出使朝鲜的道路艰涩难行,尤其是汤河驿站,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漫天风雪里,颠簸的道路上,柏,辛苦跋涉的身影。 又如《宿通州》: 扑面寒风九未消,征鞍乍解马萧萧。拥衾枯坐灯摇壁,此是离情第一宵。 柏,在日记中也提到出了京城,“严风砭肌,黄霾眯目,行馆中炭气炙人,头岑岑然欲卧,行役之况味又渐尝矣。”时值寒冬,新年刚过,柏,奉旨不得不离家远赴异 国,加上途中气候恶劣,道路难行,羁旅寂寞,可以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另一首《上元日宿沙流河东恒诗馆副帅》是柏,在元宵节写给和自己一起出使朝鲜的副使恒兴的诗,诗中写道: 联辔出京国,行行过玉田。乱山千叠出,远树四围圆。今夜上元月,荒村尽九天。双檠一尊酒,聊尔当灯筵。茅店已鸡鸣,登车叱驭行,故园今夜梦,佳节异乡情。四野沉沉黑,孤灯闪闪明。近村篱落里,寒犬吠声声。 上元节,荒村里两人执酒与孤灯相对,而一大清早,又要在寒犬的吠声中踏上旅途,诗中描写的意境颇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味道,而去往异国,又别有一番况味。 另一首《沈阳寄内》则是柏,抚慰在家的妻子,深沉含蓄地达了夫妻之间的眷眷深情的一首诗作: 厌听鸣鸿午夜飞,尺书却寄欲沾衣。上春关外寒犹重,千里辽东梦转稀。眉镜写痕浓也淡,掌珠学语似耶非。闺中莫问金钱卜,陌上花开不缓归。 千里之外的诗人,最怕听午夜孤鸿的鸣叫,因为心中牵挂家中的妻子和正学语的女儿。最后一句用吴越王钱,与夫人戴氏的典故:戴氏每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吴越王思念妻子,给妻子写信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即田野阡陌上的花已经开了,夫人可以一边赏花一边回来了。这九个字,温馨含蓄,情愫暗藏,让戴氏感动落泪,后来此事传扬出去,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这些思乡诗,让我们看到柏,这位清王朝的高官内心感性柔软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他身上诗人的特质。 中朝使行路线,古称“贡道”或“朝鲜贡道”。“清使出使时,由北京出发,经通州、三河、丰润、抚宁等县,出山海关,经连山驿、广宁,至盛京,再由辽东、通远堡,抵凤凰城,渡鸭绿江进入朝鲜境,经义州、平壤、开城,到 达汉城,共三千余里。”[6](P56) 柏,沿这条路线出使,沿途记下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及自然风光。 先看柏,对中国境内边疆风貌的描绘。如在《道出榛子镇寄怀李芾堂太守昆季》中柏,描绘了河北滦县榛子镇附近的景象: 咫尺渺炊烟,万户岭头看。近海风来分外寒,无数帆樯林立处,家家都树相乌竿。 诗中所说的相乌竿指的是相风铜乌,是一种风信器。可用来指示风向,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所创。《现象玩占》一书说:“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于竿首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鸟口衔花,花施则占之。”通过柏,的描述我们了解到清代的榛子镇有家家都立相乌竿的风俗。 凤凰边门是明朝在自今辽宁开原附近修建的边墙,通称为边,其出入之门即为边门,朝鲜使臣由此进入中国。据《凤城琐录》记载:“边门在凤城东南三十里,凤凰山之麓,植木栅为缭垣,屋三椽,中为门施管钥焉,边门章京司之,是为通朝鲜之孔道。”柏,在通过凤凰边门时留下了这首诗: 晓日初红四野宽,凌苏泥冻草声干。春分已过霜如雪,谁信东方二月寒。 边疆的早春仍然是一片冬季的景象,柏,就在这样凛冽的春日踏过边门,进入朝鲜。 古代的知识分子、官员想要领略异国风情并非易事,因为交通不发达,清代的水路和陆路交通虽然比前代有了很大改善,但要到异国也不容易,柏,受命出使朝鲜,是他了解异域风情的好机会,而这次出使也是柏,第一次到朝鲜,对朝鲜的认识也是从最为直观的地理形象开始的。先看他的《渡鸭绿江》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马首东瞻乙密台乙密台:在朝鲜平壤的牡丹峰区上,是6世纪高句丽用作平壤内城将台(军事指挥处)而修筑 的。,扬,击汰水程开。客疑槎在青天坐,人指帆冲细雨来。急溜一痕如碧玉,远山几点落苍苔。剧怜岸畔青青草,谁是江郎作赋才。琉璃万顷湛波光,三派西来天堑长。一棹中流催竹箭,半篙浅涨擘瓜瓤。略争银汉三分碧,不似浑河九曲黄。破浪乘风真快事,直将,发问,桑。 诗人在碧绿如玉的江水中乘风破浪,陶醉于边界的美景。渡过鸭绿江,柏,第一个来到的朝鲜城市是义州,义州在朝鲜西北部,属于平安道,是清使必由之路,这里接待清使的工作尤为繁重,清使们在义州通常要稍作停留,例行的工作是:转运赏赐物品,交接礼品,另外还要将部分私人物品及所带马匹寄放在这里,返回时再带走。从义州到汉城,一般清使要走十几天,负责接待工作的朝方官员全程陪同,负责安排所有的饮食起居。不用赶时间,清使们往往可以静下心来欣赏朝鲜的美景。 朝鲜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众多,山上多植松柏,几乎随处可见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柏,一路用诗歌描绘了朝鲜的美景,在《次义州》诗中写道:“双流合鸭绿,群岫送螺青。”柏,在《龙湾馆晓发》中记录了自己清晨出发时看到的景象: 晓风残月别龙湾,沿路松林高下间。立马峰头试西望,一泓江水万重山。 《安州道中》诗描写了安州的美景: 隔岸林峦淡欲无,松杉覆屋水田铺。行程拟借荆关笔,为写溪山平远图。 作者被美景陶醉,想要借来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关仝之笔,画下这幅山水图。 诗歌《洞仙关道中》,也对洞仙关山、水、树相依相伴的独特美景做了描绘: „„山岭及山麓,松柏纷千般。湿翠欲沾衣,秀色如可餐。„„路入万松里,高下松回还。不知山所在,但听泉潺潺。吾乡之行在,盘山有三盘。水石兼松柏,奇境超区 寰。绀宇接琼楼,远眺高难攀。兹山渺人踪,栖息十洲仙。何当访浮邱,挹袖相拍肩。飞上峰上头,长啸忘归还。 异国的相似景色勾起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并在这仙境中浮想联翩,仿佛登上浮邱山,与仙人为伴。 此外,柏,还记述了朝鲜的许多名胜,如东林城、大定江、太虚楼、明雪楼等等,并对清使居住的一些驿馆周围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如林畔馆、南别宫、洞仙别馆、新安馆等,通过他的诗歌,我们仿佛也随柏,一起出使朝鲜,领略了朝鲜的美景。 柏,对中朝历史比较熟悉,在出使朝鲜的过程中路过一些古迹,引发了他的怀古之情。如路过清川江时,柏,写下了《清川江》一诗,并在下面注解:“在朝鲜平安道境内,即隋宇文述全军覆没处。”对这段往事唏嘘不已: 妙香山下滥觞初,浩瀚西来浸太虚。此日使舟欣泛,,当年战士叹为鱼。投鞭萨水流堪断,弃甲将军计太,(疏)。误尽诈降书一纸,扣舷凭吊感何如。 隋代的宇文述可谓权倾朝野,荣华富贵,当时无人能及。可这样一位位极人臣的高官却因为在大业八年讨伐高句丽失败而下狱。一开始是隋军占上风,后来高句丽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宇文述等人渡过鸭绿江追讨,高丽采取疲敌战术,两军一交战就诈退,隋军在一天之内小胜七次,乘胜追击渡过萨水(清川江),高句丽军乘隋军渡过一半的时候,向后军发起猛攻,宇文述等人退到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损失殆尽。柏,来到这段历史的发生地,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并试图宇文述战败的原因。 平壤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朝鲜民族的发祥地。相传公元前2333年,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建立朝鲜国,其都城位于现在的平壤。中国商朝灭亡后,商纣的兄弟箕子带着商的礼仪、制度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建立了“箕子朝鲜”。中国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推翻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兵消灭卫满朝鲜,攻占平 壤,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汉四郡的中心。柏,来到这座古城,对这座有这三千四百余年历史的古城感慨万千,写下了《平壤城怀古》一诗: 檀君降太白,戊辰纪放勋。箕准嗣遗封,卫满张其军。三千四百有余载,沧桑变态如烟云。„„眼前有景或堪道,江水映带山,纷。攘攘乐浪郡,残堞依江,,高高风月楼,老树悲斜曛。九畴遗烈独千古,井田区画何纷纭,三韩割据事已矣,异辞往往相传闻。„„ 以往的一切纷争都已平息,如今的平壤,景色依旧,曾经熙熙攘攘的乐浪郡,现在只剩破旧的城墙似乎还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诗赋外交”是指在外交场合通过吟诗作赋表达立场、传递信息的一种外交话语方式。它历史久远,因其独特的表达情感和带动气氛的作用,在外交场合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人们也较认同这种典雅诗意的外交方式。这种外交方式贯穿中国外交史,甚至在今天还发挥着她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朝鲜深受中国汉字文化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两国使臣往来不断,共通的文字让他们常以诗赋这种形式相互交流感情,切磋作诗技巧,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柏,出使朝鲜也是如此,在他的《薜,吟馆诗存》中,有十一首柏,与朝鲜文人的唱和之作,其中与赵秉铉唱和五首、与李尚迪唱和四首,差备官金静轩索赠一首,护送使李若愚索和一首。 柏,刚刚渡过鸭绿江,远接使赵秉铉便赋诗迎接,和柏,的《渡鸭绿江》,诗中写道:“文星夜照鸭江台,黄仗徐迟彩雾开。傧接多年同内服,黄华今日又东来。关河映雪新生草,驿路清尘淡扫苔。”在柏,即将回国时,两人又互相唱和,表达了彼此同舟赋诗结下的深厚情谊和别后的思念之情,赵秉铉原唱为: 星槎夜泊绛河否,倪石米书同一舟。唱罢郢琴谁所赠,留攀陈辖竟难投。长亭远树情何极,别浦停云梦转悠。东海锦囊堪领略,文章知在四方游。 柏,和道: 信有良缘天假否,异乡千里赋同舟。多仪君重琼瑶报,片什予惭缟苎投。黄海东来情脉脉,绿江西去思悠悠。金台不少星,使,可许班荆话旧游。 清代中朝之间使者往来比起前代来更为密切。李尚迪就是道光时期比较活跃的一位重要的朝鲜使臣,与当时中国很多诗人都有诗歌交流。李尚迪(1804,1865),号藕船,字惠吉,擅长汉文诗歌创作,作品有《恩诵堂集》,他曾十四次出使中国,在北京,曾与中国很多文人宴饮交往,相互唱和。当柏,出使朝鲜的时候,作为差备官,李尚迪与柏,一路唱和,结下了深厚情谊。柏,即将回国时,李尚迪借诗歌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同文异俗须传言,遍采风谣载笔时。董赋徐经皆谰语,弓衣遮莫绣新词。送迎千里到残春,草长莺飞愁杀人。征旆今宵何处所,隔江相看月痕新。 两人虽然语言不同,交流需要翻译人员帮助,但所用文字是相同的,通过文字进行内心的交流,两人互相敬佩,情谊深长。李尚迪很赞赏柏,写的朝鲜竹枝词三十首,在送柏,回国的途中,虽然看到的是春天草长莺飞的景色,但作者的感觉却是愁杀人,接着想到不知道今晚柏,会在哪里度过,两人只能隔江共看一轮新月。柏,回应道: 爱君野渡停骖句,东国声诗继昔时。应有渔洋同记取,淡云微雨小姑祠。千里追陪已暮春,才华笔格见斯人。一篇长吉高轩过,诗卷同留万古新。 柏,写作《清川江》时,李尚迪曾相和一首,柏,很欣赏其中的次联:“野渡停骖春水冷,山楼弭节夕阳疏。”并将其比之昔时王士祯很赏识明代天启年间出使中国的朝鲜大臣金尚宪的诗句:“淡云微雨小姑祠,菊秀兰芳八月 时。”最后,柏,很感谢李尚迪的一路追陪,在这暮春时节两人即将分别,但柏,很赏识李尚迪的才华,将之与李贺相比,诗歌长留万古。后来李尚迪又至龙湾时,还写下了《留龙湾怀柏静涛侍郎》[7](P196)一诗,再次表达了别后的思念之情:“当日鸭江畔,别怀春水深。皇华有遗爱,岁暮独登临。争购香山集,远辞陆贾金。,生偏荷眷,难得是知音。” 以上,我们论述了柏,出使朝鲜期间写下的诗歌,这些诗歌描绘了作者一路出使朝鲜的所见所感,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清代中国边疆和朝鲜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正如柏,的友人麟魁在阅读日记和这些诗歌时感慨道:“遗我新诗释手难,端来权作卧游观。四千里外迹如到,三二月间天尚寒。往事近寻增阅历,彼都初越记平安。„„宦游到此胸襟阔,驿使归来眼界新。”麟魁仿佛随着柏,一同出行,领略到了浓浓的异国风情。同时,这些诗歌也为我们今天研究19世纪中叶朝鲜的情况以及中朝文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2](清)柏,.奉使朝鲜驿程日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清)奉使朝鲜驿程日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杨绳信.中国版刻综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清)奉使朝鲜驿程日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恩诵堂集[A].韩国文集集刊(卷312)[C].民族文 化推进会,2003. Study of the Travel Poems to North Korea Written by BAI Jun WANG Ruo-m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43,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bstract:Travel poetry has a certain share in poem cre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among which was the Diaries and Poems on the Official Visit to Korea by Bai Jun, a Mongolian poet and minister in the Qing dynasty.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Korea, Bai Jun described what he saw and felt on the journey by poems, which gave us a true representation of the local customs, practices and natural scenery of China’s frontier and Korea in the Qing dynasty. In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Korea, Bai Jun also expressed his nostalgic feelings, and even sung to each other with some Korean ministers. These poems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us to study Korean situ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scholars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Keywords:BAI Jun; travel poetry;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Korea;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责任编辑:黎玫〕 文档资料: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 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论云南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美国对华“两反两保”典型案例分析及趋势 山西省煤炭消耗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外资在中国财险市场的布局 论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控制 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探讨 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思考如何激励银行进行成本管理 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加强项目管理是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 加强自主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成因及解决对策 试论企业“渠道”营销的风险及对策 新时期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问题的研究 中小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企业工会工作探析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与对策探析 石油企业加强基层队伍综合素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
本文档为【清代蒙古族大臣柏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权威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